建筑施工现场重大环境因素
现场施工项目环境因素识别与重大环境因素清单

现场施工项目环境因素识别与重大环境因素清单
1、项目环境因素识别
1.1环境因素识别的对象和范围
应从项目的办公、设计、采购、施工和竣工后服务等活动中识别环境因素。
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本单位在过程、活动中,自身可以管理、控制、处理以及可施加影响(如对供应商、运输商、分包商)的方面和范围。
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六个方面:
(1)三种状态
1)正常状态:指稳定、例行性、计划已做出安排的活动状态,如正常施工状态。
2)异常状态:非例行的活动或事件,如施工中的设备检修工程停工状态。
3)紧急状态:指可能出现的突发性事故或环保设施失效的紧急状态,如发生火灾事故、地震、爆炸等意外状态。
(2)三种时态
1)过去: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而会对目前的过程、活动产生影响的环境问题。
2)现在:当前正在发生、并持续到未来的环境问题。
3)将来,计划中的活动在将来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如:新工艺、新材料的采用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3)六个方面
1)大气排放:包括向大气实施点源、无组织排放的各类污染环境因素,如锅炉的烟尘排放。
2)水体排放:生活污水与施工过程形成的废水等各类污染因素的产生与排放,如食堂含油污水、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排放。
3)各类固体废弃物:包括施工过程以及生活、办公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固体废弃物,如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办公垃圾。
4)土地污染:由各种化学物质、油类、重金属等对土壤所造成的污染、积累和扩散。
5)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耗用:施工和办公过程中对原材料纸张、
水、电等方面资源的耗用。
6)当地其他环境问题和社区问题:如施工噪声、夜间工地照明的光污染。
市政建设工程的重大危险源、关键环境因素及其应对措施

市政建设工程的重大危险源、关键环境因素及其应对措施1. 重大危险源市政建设工程中存在着多种重大危险源,以下列举其中几个常见的:- 高空坠落:在建设高层建筑或搭建脚手架等工程过程中,存在工人从高处坠落的危险。
- 电气触电:施工现场通常存在电气设备和电线,不正确的操作或维护可能导致电气触电事故。
- 坍塌事故:建筑物结构不稳定或地基不牢固可能导致建筑物坍塌,威胁工人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 化学物品泄漏:市政工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物品,如油漆、溶剂等,不当操作可能导致泄漏事故和环境污染。
2. 关键环境因素市政建设工程的关键环境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气候条件:气候因素如温度、湿度、风速等对建筑材料的施工和使用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合理安排工程计划。
- 土壤条件: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需要进行土壤勘察和地质分析。
- 水文条件:水文因素如地下水位、排水系统等对市政建设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合理规划和应对。
- 环境保护:市政建设工程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3. 应对措施为了确保市政建设工程的安全和环保,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对措施:- 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教育培训、施工现场警示标识等,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使用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带等,保护工人在高处作业时的安全。
- 进行定期的建筑结构检查和维护,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严格控制和管理化学物品的使用,加强泄漏应急预案和处理能力。
-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考虑气候、土壤和水文等环境因素,合理规划工程进度和施工方式。
- 符合环保要求,采取措施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如垃圾分类处理、废水处理等。
以上仅为一些常见的措施,具体应对措施应根据具体工程的特点和情况进行评估和制定。
建筑施工场所及周围地段的重大危险源模版

建筑施工场所及周围地段的重大危险源模版背景:在建筑施工现场和周围的地段,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危险源,这些危险源可能给员工、施工工人和周围居民带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风险。
因此,需要对这些重大的危险源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减轻事故带来的伤害。
一、机械设备危险源建筑施工现场常见的机械设备包括起重机、挖掘机、塔吊等大型设备,以及钻机、剥光机等小型工具。
这些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的危险源:1. 高处坠落风险:施工人员在机械设备上操作时,存在从高处坠落的风险。
这可能是因为操作人员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带或没有依照相关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2. 机械设备故障风险:由于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故障或磨损,如果没有经过及时的维修和保养,就有可能导致设备的突然停机或其他故障,给操作人员和周围人员带来伤害。
3. 机械设备操作不当风险:如果操作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或疏于对机械设备进行正确的操作,就有可能导致设备的误操作,从而引发事故。
二、建筑材料储存危险源建筑施工现场常见的建筑材料包括水泥、钢筋、砖块等,这些材料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的危险源:1. 堆放不稳风险:建筑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如果没有正确地进行固定和支撑,就有可能导致材料的堆放不稳,从而引发倒塌和滚动的风险。
2. 货物坠落风险:建筑材料在搬运和安装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安全措施,就有可能导致材料的坠落,给工人和周围人员带来伤害。
3. 高温和易燃材料风险:一些建筑材料,如油漆和溶剂,具有易燃性和挥发性,如果没有正确地储存和处理,就有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三、周围环境危险源建筑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也存在着一些危险源,可能给周围居民和施工人员带来风险和威胁。
1. 噪音和振动风险:建筑施工现场常常伴随着噪音和振动,给周围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干扰和不适。
2. 粉尘和有害气体风险:建筑施工现场常常伴随着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长期接触这些物质可能对工人和周围居民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施工现场重大危源预测、评估、监控、措施

施工现场重大危源预测、评估、监控、措施背景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建筑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建筑过程中,危源是一些潜在的或明显存在的因素,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后果,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对危源开展预测、评估、监控和措施,使其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危害的发生。
危源种类在建筑工程中,危源种类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建筑结构危源:如建筑物的自重、地基地质、建筑墙体的稳定及水压力、地震危险等;•施工现场危源:如工地环境的复杂性、道路交通及行人安全、现场作业人员的职业危害等;•施工设备危源:如塔吊、施工升降机等设备的载荷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运行状态及使用安全等;•施工作业危源:如施工人员在高空的安全作业、施工人员操作机械时的误操作、工作环境中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危害等。
预测、评估、监控、措施为了有效地控制危源,在建筑工程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对危源开展预测、评估、监控和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预测在建筑工程开工前,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源情况提前进行预测,采取权衡利弊的方式,确定风险,以及安全措施。
评估对建筑工程的危源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明确危源的性质、范围、程度,以及可能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财产安全造成的风险。
评估结果应作为危险性分析的重要依据,为危源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监控当建筑工程进入施工阶段,应加强对危源的监控。
采取现场巡查、技术检查、空中拍摄等多种手段,及时掌握危源发生的情况,保证该危源能够及时得到处理。
措施根据危源评估和监控结果,制定相应的危险控制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考虑到不同危源的差异性和复杂性,措施应逐一具体化,制定相应的时间表和任务书,确保施工安全。
总结建筑工程是一个综合性极强、需要动态管理的工程项目,危源的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对危源的全面预测、评估、监控和措施,能够在建筑工程的整个过程中控制危害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
建筑施工项目重大危险源清单及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项目重大危险源清单及控制措施建筑施工是一个涉及众多工序、工人、设备和环境的复杂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可能会出现一些重大危险源,对工人的生命安全、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周围环境的安全造成威胁。
本文档旨在识别这些重大危险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进行。
一、重大危险源清单1.高处坠落:工人在高处作业时,可能因安全设施不完善、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坠落事故。
2.物体打击: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工具等可能由于堆放不稳、吊装不当等原因造成落下伤人。
3.触电事故:施工现场的电气设施、电线电缆等可能存在漏电、短路等风险,导致触电事故。
4.坍塌事故:基坑、土方开挖等作业中,可能因支护不当、地质条件复杂等原因导致坍塌。
5.火灾与爆炸:施工现场的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不当,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
6.起重机械事故:塔吊、施工电梯等起重机械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因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事故。
7.中毒与窒息:施工现场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或粉尘,工人长时间吸入可能导致中毒或窒息。
二、控制措施1.高处坠落控制措施;完善高处作业的安全设施,如安装安全网、设置警示标志等。
对工人进行高处作业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定期检查高处作业区域的安全状况,及时消除隐患。
2.物体打击控制措施;对施工现场的材料、工具进行规范堆放,确保稳定可靠。
加强吊装作业的管理,确保吊装设备性能良好、操作规范,在可能产生落物的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3.触电事故控制措施;定期对施工现场的电气设施、电线电缆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
为工人提供合格的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垫等;加强工人的电气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电气安全意识。
4.坍塌事故控制措施;在基坑、土方开挖等作业前进行地质勘察和评估,制定科学的支护方案。
加强现场监控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支护结构变形等问题;对工人进行坍塌事故应急演练,提高他们的逃生和自救能力。
市政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识别及相关措施

市政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识别及相关措施1. 引言市政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对此需要进行全面的识别和有效的控制措施。
本文将重点介绍市政建筑工程中的重大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2. 危险源识别及相关措施2.1 高处作业市政建筑工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高处作业,对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因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高处作业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确保工人掌握相关的高处安全技术;- 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如安全带、安全网等,强制工人佩戴使用;- 设立高处作业现场专门的监控和巡检人员,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安全行为。
2.2 物体坠落市政建筑工程中,经常需要进行吊装和运输重型物体,如不加以防范,容易导致物体坠落伤人。
针对此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严格控制吊装作业的规范,使用合格的吊装设备和专业人员;- 在吊装作业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保持周围人员与吊装设备的安全距离;- 对吊装物体进行可靠的固定和保护措施,防止其在运输中发生意外坠落。
2.3 施工噪音市政建筑工程的施工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噪音污染,对周围环境和附近居民的生活造成困扰。
为减少施工噪音对环境的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 在工程施工前,进行周边环境的噪音测量和评估,制定合理的施工噪音控制标准;- 采取隔声措施,如搭建隔声围挡、使用隔音材料等,减少噪音的传播;- 合理规划施工时间,避免在夜间或人口密集区进行噪音较大的工程作业。
3. 环境因素识别及相关措施3.1 空气污染市政建筑工程中,施工过程中的烟尘、有害气体等物质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空气污染。
为保护环境和人员健康,应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环保型材料和设备,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尘埃排放;- 加强施工现场的粉尘和气味控制,如定期清洁、覆盖等;- 设立空气质量监测装置,及时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手段。
3.2 水污染市政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引起水污染问题,例如污水排放、泥浆渗漏等。
施工现场主要环境因素的识别及控制

第一部份:施工现场重要环境因素识别及预防措施 (1)一、环境因素识别及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 (1)二、对施工现场主要环境因素分类识别及控制方案 (3)三、施工过程对环境监督管理方法及措施 (11)第二分部:施工现场主要危(wei)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措施.. 13一、施工现场主要危(wei)险源辨识 (13)二、危(wei)险源分类 (13)三、危(wei)险源的辨识方法 (14)四、风险控制策划 (19)(一)对环境因素的识别1、在环境管理体系中要求识别的环境因素是指组织在其活动范围内,在产品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它能够控制或者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是指在组织的管理权限内能够实施管理的环境因素;“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是指当法规或者合同无要求时,对生活、产品或者服务中的环境因素不能直接进行管理,但能够对其施加影响。
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环境因素可以通过监理服务施加影响,但监理单位不能对其实施控制.2、识别环境因素主要从其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原因加以识别。
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振动、固体废物、能源和资源消耗、有毒有害化学品的使用、臭氧层的破坏、电磁辐射、光热辐射、恶臭及其它因素.3、重要环境因素确定:施工现场生产活动中对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或者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是必须加以控制和消除的重要环境因素。
4、重要环境因素普通判断(1)已违法或者接近违反法律及强制检测结果的环境因素。
(2)并不违法但当地政府高度关注或者强制性监测的环境因素,如噪声、排水污染、垃圾抛洒、扬尘等。
(3)政府或者法规有明文但无定量指标的环境因素:废弃物的管理(工业废弃物、生活废弃物、危(wei)险废弃物) ,能源和资源消耗,危(wei)险化学品管理等。
(4)政府或者法律命令禁止使用、限制使用或者限期代替使用的物资:如氟利昂气体等应用等。
(5)异常或者紧急状态下将产生严重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如火灾、爆炸、危(wei)险品泄露、蓦地断水断电、大风扬尘等。
施工现场主要环境因素的识别及控制

目录第一部分:施工现场重要环境因素识别及预防措施 (1)一、环境因素识别及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 (1)二、对施工现场主要环境因素分类识别及控制方案 (3)三、施工过程对环境监督管理方法及措施 (11)第二分部:施工现场主要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措施 (13)一、施工现场主要危险源辨识 (13)二、危险源分类 (13)三、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14)四、风险控制策划 (19)第一分部:施工现场重要环境因素识别及预防措施一、环境因素识别及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一)对环境因素的识别1、在环境管理体系中要求识别的环境因素是指组织在其活动范围内,在产品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它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是指在组织的管理权限内能够实施管理的环境因素;“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是指当法规或合同无要求时,对生活、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不能直接进行管理,但能够对其施加影响。
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环境因素可以通过监理服务施加影响,但监理单位不能对其实施控制。
2、识别环境因素主要从其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原因加以识别。
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振动、固体废物、能源和资源消耗、有毒有害化学品的使用、臭氧层的破坏、电磁辐射、光热辐射、恶臭及其它因素。
3、重要环境因素确定:施工现场生产活动中对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是必须加以控制和消除的重要环境因素。
4、重要环境因素一般判断(1)已违法或接近违反法律及强制检测结果的环境因素。
(2)并不违法但当地政府高度关注或强制性监测的环境因素,如噪声、排水污染、垃圾抛洒、扬尘等。
(3)政府或法规有明文但无定量指标的环境因素:废弃物的管理(工业废弃物、生活废弃物、危险废弃物),能源和资源消耗,危险化学品管理等。
(4)政府或法律命令禁止使用、限制使用或限期代替使用的物资:如氟利昂气体等应用等。
(5)异常或紧急状态下将产生严重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如火灾、爆炸、危险品泄露、突然断水断电、大风扬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在/正常
环境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程序
4
化学危险品、油品的泄露或挥发
试验室(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硫酸、盐酸、磷酸、硝酸)
污染土地
现在/正常
将来/异常
环境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程序
油漆库、油库、化学材料库及其作业面
污染土地
现在/正常
运行控制程序
5
有毒有害废气物的排放
施工现场(废化工材料及其包装物、容器等、废玻璃丝布、废铝箔纸、工业棉布、油手套、含油棉纱棉布、漆刷、废旧测温剂)
污染土地、水体
现在/正常
环境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程序
6
光的污染
施工现场夜间照明灯光
影响居民生活
现在/正常
环境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程序
7
火灾、爆炸的发生
油漆、易燃材料库房及作业面、木工房、电气焊作业点、氧气瓶库、乙炔气瓶库、食堂液化气瓶、油库、建筑垃圾、冬季混凝土养护作业、施工现场配电室、中心试验室使用的乙醇、松节油
污染大气
将来/紧急
环境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程序
8
混凝土抗冻剂(氨味)的排放
产品使用当中
影响客户健康
现在/正常
运行控制程序
9
生活、生产污水的排放
食堂、现场搅拌站、厕所、现场洗车处
污染水体
现在/正常
环境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程序
10
生产水、电的消耗
办公室、现场
资源浪费
现在/正常
环境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程序
11
办公用纸的消耗
污染土地、水体
现在/正常
环境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程序
试验室有毒害容器清洗液及废试液瓶(重铬酸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强酸等)
污染土地、水体
现在/正常
运行控制程序
现场清洗工具废渣、机械维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养废渣
污染土地、水体
现在/正常
运行控制程序
办公区废复写纸、复印机废墨盒、废白带、废电池、废磁盘、废计算器、废日光灯
办公室、现场
资源浪费
现在/正常
运行控制程序
现在/正常
运行控制程序
模板支拆、清理与修复
影响人体健康、社区居民休息
现在/正常
运行控制程序
2
粉尘的排放
施工场地平整作业、土堆、砂堆、石灰、现场路面、进出车辆车轮带泥砂、水泥搬运、混凝土搅拌、木工房锯末
污染大气、影响居民身体健康
现在/正常
环境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程序
3
运输的遗洒
现场渣土、商品混凝土、生活垃圾、原材运输当中
建筑施工现场重大环境因素
序
环境因素
活动点/工序/部位
环境影响
时态/状态
管理方式
1
噪声的排放
施工机械: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打桩机、打夯机、混凝土输送泵。运输设备:翻斗机。电动工具:电锯、压刨、空压机、切割机、混凝土振捣棒
影响人体健康、社区居民休息
现在/正常
运行控制程序
脚手架装卸、安装与拆除
影响人体健康、社区居民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