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品德课件-3.3《祖国的宝岛台湾》 |人教新课标 (共18页)
合集下载
五上品德与社会《祖国的宝岛台湾》ppt

赵梓含制作
俯视中华大地, 在祖国东南辽 阔的海域上, 有一座形似芭 蕉叶的岛屿, 显得格外翠绿, 那就是祖国的 宝岛——台湾。
最早开发台湾的是三国时的东吴,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 卫温和诸葛直率船队渡海到达台湾,同当地人进行了经济和 文化交流,后来在17世纪初向外侵略扩张的荷兰趁明朝内忧 外患之际侵占了台湾,随后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 年清军收复台湾,把它置于中央政府统治之下,1895年, 日本侵占台湾,1945年台湾光复,随后蒋介石败退台湾, 直连,共有
中华传统习俗,共享中华灿烂文明。
台北故宫
台湾孔庙
从1949年起,台湾与祖国大陆一直处于 分离状态。为了实现我国统一,我国政府采 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党中央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在两岸人民的
共同努力下,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逐渐从隔 绝走向交流,从陌生走向熟悉。
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人
郑成功的母亲叫田川氏,是日本人(郑成功的父亲曾经是海 盗,人称老郑,为逃脱官府的追捕,流落在日本多年。郑成 功在日本出生,7岁的时候,因为老郑归顺了明朝廷,郑成 功和母亲回到了老郑在中国福建的老家 郑成功长大成人的时候,正值清兵入关,嘉定三屠,扬州十 日,疯狂屠杀国人。郑成功坚定地举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 被南明朝廷封赐“国姓”,所以人称“国姓”爷。)
俯视中华大地, 在祖国东南辽 阔的海域上, 有一座形似芭 蕉叶的岛屿, 显得格外翠绿, 那就是祖国的 宝岛——台湾。
最早开发台湾的是三国时的东吴,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 卫温和诸葛直率船队渡海到达台湾,同当地人进行了经济和 文化交流,后来在17世纪初向外侵略扩张的荷兰趁明朝内忧 外患之际侵占了台湾,随后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 年清军收复台湾,把它置于中央政府统治之下,1895年, 日本侵占台湾,1945年台湾光复,随后蒋介石败退台湾, 直连,共有
中华传统习俗,共享中华灿烂文明。
台北故宫
台湾孔庙
从1949年起,台湾与祖国大陆一直处于 分离状态。为了实现我国统一,我国政府采 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党中央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在两岸人民的
共同努力下,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逐渐从隔 绝走向交流,从陌生走向熟悉。
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人
郑成功的母亲叫田川氏,是日本人(郑成功的父亲曾经是海 盗,人称老郑,为逃脱官府的追捕,流落在日本多年。郑成 功在日本出生,7岁的时候,因为老郑归顺了明朝廷,郑成 功和母亲回到了老郑在中国福建的老家 郑成功长大成人的时候,正值清兵入关,嘉定三屠,扬州十 日,疯狂屠杀国人。郑成功坚定地举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 被南明朝廷封赐“国姓”,所以人称“国姓”爷。)
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祖国的宝岛台湾全公开课PPT课件(精品)

日月潭
日月潭
阿里山
高雄港口
台北
台北
台湾的美丽富饶与人们的
辛勤开发是分不开的。很早以 前,人们就对宝岛台湾进行了
开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种、
悉心经营。
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吴国船队 曾到达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一千三百 多年前的隋代, 政府派万余人 去台湾,其中 有相当一部分 人留居在岛上, 和当地居民一 起开发台湾。
七百多年前的元代,中国政府正式在台 湾设置行政机构,中央政府对台湾的开发更 加深入。
三百多年前,明 台湾汉族移民垦荒图 末郑成功收复台湾 后,在台湾设置府 县。他不仅把军队 分派到各地垦田, 还招来福建、广东 移民开垦荒地,并 派人携带农具、耕 牛等,传授先进的 农业生产技术。
思考问题:
从台湾的开发历史及台湾的形成 知道了什么?
美丽的宝岛
俯视中华大地, 在祖国东南辽阔 的海域上,有一 座形似芭蕉叶的 岛屿,显得格外 翠绿,那就是祖 国的宝岛——台 湾。
台湾岛是中国的第一大岛。 远古时代,台湾岛与祖国大陆相 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 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台湾 岛才与祖国大陆分离。
台湾地区包括台湾本岛及其 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 屿、绿岛、兰屿等几十座岛屿。
在党中央政策的有力推 动下,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 力下,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 逐渐从隔绝走向交流,从陌 生走向熟悉。
中央电视台开设的“海峡 两岸”节目,为两岸人民架起 一座相互交流的桥梁。
近年来,两岸的经济交往日 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台湾商品走 进祖国大陆人民的生活中。
通过一系列的交流活动,两岸人民 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
台 湾 高 山 族
高山族约占台湾人口的2%
五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祖国的宝岛台湾人教新标版PPT课件

8
通过一系列的交流活动,两岸人民加深了 了解,增进了友谊。
“明月共潮生”海峡两岸各民族中秋联欢晚会
9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4
一九九五年,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 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一文。
5
在党中央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在两岸 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 逐渐从隔绝走向交流,从陌生走向熟悉。
6
中央电视台开设的“海峡两岸”节 目,为两岸人民架起一座相互交流的桥 梁。
7
近年来,两岸的经济交往日益 频繁,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祖国一定要统一
从1949年起,台湾与祖国大陆一直处于 分离状态。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我国政府采 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2
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人民日报登载 了《告台湾同胞书》。文中提出,要考虑 现实情况,采取合情合理的办法实现祖国 的统一。
3
一九八四年,邓小平提出用“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的办法实现祖国统一。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通过一系列的交流活动,两岸人民加深了 了解,增进了友谊。
“明月共潮生”海峡两岸各民族中秋联欢晚会
9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4
一九九五年,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 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一文。
5
在党中央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在两岸 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 逐渐从隔绝走向交流,从陌生走向熟悉。
6
中央电视台开设的“海峡两岸”节 目,为两岸人民架起一座相互交流的桥 梁。
7
近年来,两岸的经济交往日益 频繁,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祖国一定要统一
从1949年起,台湾与祖国大陆一直处于 分离状态。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我国政府采 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2
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人民日报登载 了《告台湾同胞书》。文中提出,要考虑 现实情况,采取合情合理的办法实现祖国 的统一。
3
一九八四年,邓小平提出用“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的办法实现祖国统一。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祖国的宝岛台湾》课件3

美丽的宝岛
一千三百多年前 的隋代,政府派万余 人去台湾,其中有相 当一部分人留居在岛 上,和当地居民一起 开发台湾。
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
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据史籍 记载,610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到 宋元时期,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 汉人开拓澎湖以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了 当时先公元12世纪,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进 的生产技术。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戍守。元 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 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 明朝后期开始出现台湾的名称。进入17世纪之
共 同 的 风 俗
根脉相连
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心相系、脉相连,共 有中华传统习俗,共享中华灿烂文明。
共 同 的 文 化
根脉相连
台湾故宫
台湾故宫博物院是
中国宫殿式建筑,馆藏
有商周青铜器、历代的 玉器、陶瓷、古籍文献、 名画碑帖等。
根脉相连 孔子庙
台湾台南孔子
庙内奉祀着中国古
代各位圣贤:孔子、
孟子、朱熹等。
美丽的宝岛
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代,人们 就渡海去台湾,对台湾进行了开发。
最早开发台湾的是三国时的东吴, 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和诸葛直率 船队渡海到达台湾,同当地人进行了经济 和文化交流,后来在17世纪初向外侵略扩 张的荷兰趁明朝内忧外患之际侵占了台湾, 随后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 收复台湾,把它置于中央政府统治之下, 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1945年台湾光复, 随后蒋介石败退台湾,直至现在!
后,汉人在台湾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
美丽的宝岛
七百多年前的元代,中国政府正式在台 湾调车行政机构,中央政府对台湾的开发更 加深入。
五年级上册品德PPT教学课件:《祖国的宝岛台湾》 人教新课标

•
4.文章通过对比,论证了只有完成由 传统经 济模式 到新动 能模式 的转型 升级, 中国经 济才有 无可限 量的未 来这一 观点。
•
5.文艺高峰的出现,除客观社会环境 外,创 作主体 至关重 要。政 治清明 、经济 繁荣、 文化昌 盛,为 文艺家 勇攀文 艺高峰 创设良 好客观 条件, 但伟大 杰出作 品的产 生依然 有赖于 文艺家 自身努 力,换 句话说 ,创作 主体高 度决定水声,是流水声,细弱又清 亮。它 来自幽 暗的捞 纸房某 个角落 ,水从 一只装 满纸浆 的槽缸 里溢出 来,匍 匐进地 面。几 近难以 察觉的 流水声 ,被无 边的寂 静扩大 了。水 声泠泠 ,像由 远及近 的银铃 声从云 霄洒落 大地。
•
2.自从古代朝廷采用科举考试选拔人 才以来 ,“金榜 题名”与 “名落 孙山”始 终结伴 而行。 于是, 针对考 生开发 的“补 习班”便 应运而 生。
•
3.书院除了要求学生熟读“四书五经”, 还锻炼 学生们 写八股 文的能 力,熟 悉八股 文的格 律、步 骤等。 唐朝和 宋朝的 科举考 试,策 问一科 是学生 们的重 点复习 对象。
台湾与祖国大陆共有的传统习俗 说明什么?
同根同源 血脉相连
1642年荷兰入侵台湾,后由郑成功收复,台 湾回归祖国怀抱。
1895年,日本强行夺走台湾岛,1945年,抗 日战争胜利,台湾重归中国版图。
1949年,蒋介石国民党退败台湾。从此,台 湾与祖国大陆一直处于分离状态。
一 个 国 家 , 两 种 制 度
共同的饮食文化 共同的节日习俗
共
在
同
的
语
言
文
字
台湾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宫殿式建筑,馆 藏有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 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
五年级上册品德教学课件-《祖国的宝岛台湾》 人教新课标

•
4.“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取代了音 乐成为 一种表 达最高 意境与 情操的 民族艺 术。”其 中或有 溢美之 词,但 也足见 中国人 对笔墨 艺术的 特殊感 情。
•
5.游解说词,用于电影电视风光片的 解说词 ,多用 文学、 散文手 法,既 抒情又 有解释 说明, 语言绚 丽多彩 ,情感 真挚浓 郁。
台湾与祖国大陆共有的传统习俗 说明什么?
同根同源 血脉相连
五年级上册品德教学课件-《祖国的宝 岛台湾 》 人教新课标
1642年荷兰入侵台湾,后由郑成功收复,台 湾回归祖国怀抱。 1895年,日本强行夺走台湾岛,1945年,抗 日战争胜利,台湾重归中国版图。 1949年,蒋介石国民党退败台湾。从此,台 湾与祖国大陆一直处于分离状态。
台湾美名
海上粮仓 天然渔场 东方糖库 水果之乡 森林之海 兰花王国 蝴蝶王国 东南盐库 樟脑王国
思考:
人们赋予台湾不胜枚举的美名说明什么?
台湾美丽富饶
元代疆域图
思考问题:
从台湾的开发历史及台湾的形成 知道了什么?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 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合作学习:
寻找台湾与祖国大陆 共有的华夏传统习俗。
•
6.注重文艺性。解说词不是空洞的说 教,必 须通过 形象的 语言实 物进行 描绘, 就像报 告文学 是报告 事实和 文艺创 作一样 ,解说 词是说 明和描 写的结 合,具 有文学 的一些 特点, 好的解 说词是 一支感 人的歌 ,一首 动人的 诗。
•
7.全文通过对众多宇宙画面的说明, 向我们 展示了 宇宙空 间的奥 秘及天 体的物 理特征 和遨游 太空的 收获, 引发世 人对宇 宙探索 的兴趣 ,激发 献身宇 宙科学 、造福 人类的 勇气和 斗志。
五年级上册品德PPT优秀课件-3.3《祖国的宝岛台湾》 |人教新课标

•
2.俗话说“蛇不知道自己有毒,人不知 道自己 有错”, 还有一 句俗话 说“穷 养富养 ,不如 有教养” ,无论 贫穷还 是富裕 ,孩子 有教养 ,即使 再平凡 的躯体 ,也能 因此增 色不少 。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的引导是十分 重要的 。
•
3.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 生活, 注重材 料的启 发和引 导作用 ,更能 体现学 生分析 问题、 解决问 题的能 力,同 时在角 度、立 意、文 体和标 题等方 面,给 考生留 出更大 的自主 选择空 间。
共同的饮食文化 共同的节日习俗
共
在
同
的
语
言
文
字
台湾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宫殿式建筑,馆 藏有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 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
台湾孔庙内奉祀着中国古代各位圣贤: 孔子、孟子、朱熹等。
归纳总结: 台湾与祖国大陆共 有的 华夏传统习俗——
语言文字 饮食文化 节日习俗 历史渊源
思考问题:
台湾美名
海上粮仓 天然渔场 东方糖库 水果之乡 森林之海 兰花王国 蝴蝶王国 东南盐库 樟脑王国
思考:
人们赋予台湾不胜枚举的美名说明什么?
台湾美丽富饶
元代疆域图
思考问题:
从台湾的开发历史及台湾的形成 知道了什么?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 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合作学习:
寻找台湾与祖国大陆 共有的华夏传统习俗。
台湾与祖国大陆共有的传统习俗 说明什么?
同根同源 血脉相连
1642年荷兰入侵台湾,后由郑成功收复,台 湾回归祖国怀抱。
1895年,日本强行夺走台湾岛,1945年,抗 日战争胜利,台湾重归中国版图。
1949年,蒋介石国民党退败台湾。从此,台 湾与祖国大陆一直处于分离状态。
五年级上册品德课件-3.3《祖国的宝岛台湾》 |人教新课标 18张

•
5语 言 在 他 们 手里被 赋予新 的生命 ,而不 仅仅是 将它修 修补补 ,使之 有力一 点,用 法多样 一些而 已.
•
6.他 们 审 慎 的 态度 和巧妙 的手法 使语言 具备了 不寻常 的气势
•
7.经 过 大 家 的 运用 和驾驭 ,语言 的价值 大为提 高
•
8.真 正 的 大 家 并不 着意去 创造新 词,而 是想方 设法使 自己所 用的词 语丰富 起来, 使其含 义和用 法更加 深刻, 更有分 量
共同的饮食文化 共同的节日习俗
共
在
字
台湾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宫殿式建筑,馆 藏有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 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
台湾孔庙内奉祀着中国古代各位圣贤: 孔子、孟子、朱熹等。
归纳总结: 台湾与祖国大陆共 有的 华夏传统习俗——
语言文字 饮食文化 节日习俗 历史渊源
思考问题:
•
2.促 进 消 费 有 利于 扩大内 需,统 筹国内 国际两 个市场 ,减少 对外依 存度。
•
3.优 秀 的 诗 文 作品 清新自 然,不 落言筌 ,用朴 实的语 言、平 常的事 物创造 出似浅 而实深 的意境 ,使读 者在平 淡的语 句中体 味作者 的深意 。
•
4.引 导 社 会 力 量办 教育是 普通百 姓难以 作壁上 观的事 ,它不 仅关系 到教育 资源多 元化的 配置, 也有利 于办好 人民满 意的教 育。
一九八四年
交流:
看到两岸人民如此密切地交流互往, 你想到了什么?
在“一国两制”的政策推动下, 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祖国一定能统一。
课外延伸:
请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段对 台湾同胞的寄语。
我对台湾同胞的寄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同的饮食文化 共同的节日习俗
共
在
同
的
语
言
文
字
台湾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宫殿式建筑,馆 藏有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 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
台湾孔庙内奉祀着中国古代各位圣贤: 孔子、孟子、朱熹等。
归纳总结: 台湾与祖国大陆共 有的 华夏传统习俗——
语言文字 饮食文化 节日习俗 历史渊源
思考问题:
台湾与祖国大陆共有的传统习俗 说明什么?
同根同源 血脉相连
1642年荷兰入侵台湾,后由郑成功收复,台 湾回归祖国怀抱。
1895年,日本强行夺走台湾岛,1945年,抗 日战争胜利,台湾重归中国版图。
1949年,蒋介石国民党退败台湾。从此,台 湾与祖国大陆一直处于分离状态。
一 个 国 家 , 两 种 制 度
台湾美名
海上粮仓 天然渔场 东方糖库 水果之乡 森林之海 兰花王国 蝴蝶王国 东南盐库 樟脑王国
思考:
人们赋予台湾不胜枚举的美名说明什么?
台湾美丽富饶
元代疆域图
思考问题:
从台湾的开发历史及台湾的形成 知道了什么?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 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合作学习:
寻找台湾与祖国大陆 共有的华夏传统习俗。
一九八四年
交流:
看到两岸人民如此密切地交流互往, 你想到了什么?
在“一国两制”的政策推动下, 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祖国一定能统一。
课外延伸:
请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段对 台湾同胞的寄语。
我对台湾同胞的寄语
•
1应该认识到,阅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 组成部 分,一 个孩子 如果在 十多年 的教育 历程中 没有养 成阅读 的习惯 、兴趣 和能力 ,一旦 离开校 园,很 可能把 书永远 丢弃在 一边, 这样的 结果一 定是我 们所有 的教育 工作者 不想看 到的。
•
8.能够由具体的阅读材料进行拓展和 迁移, 联系相 关的文 学名著 展开分 析,提 出自己 的认识 和看法 ,说出 自己阅 读文学 名著的 感受和 体验。
•
9巧妙结合故事情节,在尖锐的矛盾冲 突中, 充分深 刻显示 人物复 杂内心 世界, 突出了 对人物 性格的 刻画, 使其有 血有肉 ,栩栩 如生。
•
10保尔身上的人格特征或完美的精神 操守: 自我献 身的精 神、坚 定不移 的信念 、顽强 坚韧的 意志
•
11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 融合为 一体, 充满诗 情画意 。如描 写百草 园的景 致,绘 声绘色 ,令人 神往。
•
12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 有激情 、幻想 、反抗 和坚持 不懈的 精神; 对人间 自由幸 福的渴 望和对 更高精 神境界 的追求 。
•
5.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本文言 简义丰 、讲究 修辞。 文章骈 散结合 ,以骈 句为主 ,句式 整齐, 节奏分 明,音 韵和谐 。
•
6.了解和名著有关的作家作品及相关 的诗句 、名言 、成语 和歇后 语等, 能按要 求向他 人推介 某部文 学名著 。
•
7.能够根据所提供的有关文学名著的 相关语 言信息 推断作 品的作 者、作 品的名 称和人 物形象 ,分析 人物形 象的性 格和作 品的思 想内容 并进行 简要评 价。
•
2对教育来说,阅读是最基础的教学手 段,教 育里最 关键、 最重要 的基石 就是阅 读。
•
3但是现在,我们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 ,还不 够重视 阅读, 尤其是 延伸阅 读和课 外阅读 。在深 ,有龙 则灵” 四句, 简洁有 力,类 比“斯 是陋室 ,惟吾 德馨” ,说明 陋室也 可借高 尚之士 散发芬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