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材料类别性能与质量要求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19年修订】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19年修订】【2000年1月10日国务院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2000年1月30日国务院令第279号公布;根据2017年10月7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87号)第一次修订;依据2019年4月23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714号)第二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等有关活动及实施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必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
第三条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从事建设工程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超越权限审批建设项目或者擅自简化基本建设程序。
第六条国家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建设工程质量。
第二章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第七条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
建设单位不得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
第八条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进行招标。
第九条建设单位必须向有关的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供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原始资料。
原始资料必须真实、准确、齐全。
第十条建设工程发包单位,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不得任意压缩合理工期。
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设计单位或者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建设工程质量。
第十一条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
新GB150材料要求

新GB150材料要求新版GB150中关于压⼒容器⽤材料的问题压⼒容器⽤材料1. 总则1.1 通⽤要求(1)压⼒容器选材时应考虑容器的使⽤条件(如设计温度、设计压⼒、介质特性和操作特点等)、材料的性能(⼒学性能、⼯艺性能、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容器的制造⼯艺以及经济合理性,并尽可能选⽤国产牌号的材料。
(2)压⼒容器⽤材料的质量、规格与标志,应当符合相应材料的国家标准或⾏业标准的规定。
(3)压⼒容器专⽤钢板的制造单位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
(4)材料制造单位应当向材料使⽤单位提供质量证明书,材料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应当齐全,清晰,并且盖有材料制造单位质量检验章。
(5)压⼒容器制造单位从⾮材料制造单位取得压⼒容器⽤材料时,应当取得材料制造单位提供的质量证明书原件或者加盖材料供应单位检验公章和经办⼈章的复印件。
(6)对于采购的第Ⅲ类压⼒容器⽤Ⅳ级锻件,以及不能确定质量证明书的真实性或者对性能和化学成分有怀疑的主要受压元件材料,压⼒容器制造单位应当进⾏复验,符合相应材料标准的要求⽅可投料使⽤。
1.2 熔炼⽅法压⼒容器受压元件⽤钢,应当是氧⽓转炉或者电炉冶炼的镇静钢。
对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于或者等于540MPa的低合⾦钢钢板和奥⽒体—铁素体型不锈钢钢板,以及使⽤温度低于-20℃的低温钢板和低温钢锻件,还应当采⽤炉外精炼⼯艺。
1.3 化学成分1.3.1 ⽤于焊接的碳素钢和低合⾦钢碳素钢和低合⾦钢钢材,C≤0.25%、P≤0.035%、S≤0.035%。
1.3.2 压⼒容器专⽤钢中碳素钢和低合⾦钢钢材,其硫、磷含量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碳素钢和低合⾦钢钢材基本要求,P≤0.030%、S≤0.020%。
(2)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于或者等于540MPa的钢材,P≤0.025%、S≤0.015%。
(3)⽤于设计温度低于-20℃并且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于540MPa的钢材,P≤0.025%,S<0.012%。
(4)⽤于设计温度低于-20℃并且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于或者等于540MPa的钢材,P≤0.020%、S≤0.010%。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8

1.明确本标准适用于新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补充了本标准未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验收要求。
2.优化调整了施工质量验收单元单元划分,补充了站场路基填筑、工程材料、路堑坡体排水、防风沙设施、防雪害设施的验收单元,取消了混凝土工程的模板验收单元,调整了地基处理验收单元分类及划分;并规定了施工前施工单位结合工程特点制定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方案,由监理单位审批,建设单位备案的要求。
3.规定了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要求以及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施工影像资料的留存要求。
4.为确保材料进场质量,保证材料进场进行专业化检验和验收,并减少材料进场重复验收和资料归集的工作量,新增了工程材料一章,统一规定了路基工程所用填料、混凝土、砂浆注(喷)浆材料、土工合成材料、钢筋(钢料)和拉锚材料、石料、预制构件、其他材料的原材料制品和检验要求。
5.补充了CFG桩、螺杆(纹)等素混凝土桩和托梁、承载板的验收要求;明确了施工前和施工期间地址核对工作相关要求,补充完善了成桩、垫层、预压、岩溶及采空区注浆等地基处理的验收要求。
6.补充了按过渡段设计的短路基、提堑连接处、半挖半填路基的检验规定;明确了过渡段及锥体采用同种材料、不同填料填筑时的填层检验要求;完善了化学改良土混合材料的块料粒径技术条件和掺水泥级配碎石的使用时限技术条件。
7.补充了槽型挡土墙的验收要求,完善了锚杆、锚索注浆检验规定,取消了短卸荷板式挡土墙、锚定板挡土墙、沉井基础等高速铁路路基不使用支挡类型的验收要求。
8.补充了空心砖内客土植生防护、喷混植生、植生袋、生态袋、植被毯的质量验收内容,充分体现生态和环保理念;完善了一般地区、旱地地区、寒冷地区不同地区植被覆盖、成活的验收要求。
9.补充了孔窗式护墙(坡)、柔性防护网、拦石墙的验收要求;完善了边坡防护的防冻胀设施及措施的验收要求。
10.补充了纤维混凝土及混凝土防(隔)水层、轨道板与封闭层构造缝嵌缝等新型防(隔)水措施的验收要求;补充完善了吊沟消力池及挡水墙、盲(渗)沟、坡体仰斜孔及引水、排水管的验收要求,细化了地面排水工程系统化的一般规定。
材料验收标准【范本模板】

(四)砂、石料(1)资料验收生产单位应保证出场产品符合质量要求,产品应有质量保证书,其内容包括生产厂名及产地、质量保证书的编号、签发日期、签发人员、技术指标的检验结果.如为海砂,还应注明氯盐含量.(2)质量验收砂、石应按批进行质量检验,其检验批按以下确定:1)对集中生产的,以400m3或600t为一批;对分散生产的,以200m3或300t 为一批;不足者以一批记。
2)对产地、质量比较稳定,进料量又大时,以1000t检验一次.3)检验项目:①石。
每验收批至少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检验。
对重要工程或特别工程应根据工程要求,可增加检测项目.对其他指标有怀疑时,也应检验,石颗粒级配应理想,粒形以近似方块为好,针片状颗粒不得超过25%,在大于C30混凝土中,不得超过15%.注意鉴别有无风化石、石灰石混入。
含泥量一般混凝土不得超过2%,大禹C30的混凝土,不超过1%。
砂石含泥量的外观检查,如黄砂颜色灰黑,手感发黏,抓一把能黏成团,手放开后,砂团散开,发现有念连小块,用手指捻开小块,指上留有明显泥污的,表示含泥量过高。
石子的含沙量,用手我石子摩擦后无尘土黏于手上,表示合格。
②砂。
每验收批至少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检验.砂颗粒坚硬洁净,黏土、泥灰、粉末等不超过3%—5%。
如海砂,还应检验氯离子含量。
对重要工程或特别工程应根据工程要求,可增加检测项目。
对其他指标有怀疑时,也应检验。
4)不合格品的处理:建筑用卵石、碎石的检验结果不符合GB/T14685—2001规定指标,砂的检验结果不符合GB/T14684—2001规定指标时,可根据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要求,结合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措施,经试验证明能确保工程质量时,方可使用该石或砂拌制混凝土。
(3)砂、石料的数量验收砂石的数量验收按运输工具不同、条件不同而采取不同方法。
①量方验收.进料后把材料做成梯形堆放在平整的地上,即做方。
凡是有计数凭证的以发货凭证的数量为准,丹药进行抽查。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19年修正版),2019年4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14号)公布,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部分条款予以修改,修正以后的全文如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等有关活动及实施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必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
第三条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从事建设工程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超越权限审批建设项目或者擅自简化基本建设程序。
第六条国家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建设工程质量。
第二章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第七条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
建设单位不得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
第八条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进行招标。
第九条建设单位必须向有关的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供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原始资料。
原始资料必须真实、准确、齐全。
第十条建设工程发包单位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不得任意压缩合理工期。
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设计单位或者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建设工程质量。
第十一条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
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批准的,不得使用。
第十二条实行监理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工程监理单位进行监理,也可以委托具有工程监理相应资质等级并与被监理工程的施工承包单位没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该工程的设计单位进行监理。
IPC 中文版挠性印制板质量要求与性能规范

挠性印制板质量要求与性能规范1.范围本规范包括挠性印制板的质量与性能要求。
此处所指的挠性印制板可以是单面板,双面板,多层板, 或者刚挠结合多层板. 所有这些板的结构可以包括或不包括增强层、镀通孔、和盲孔或埋孔.1.1 目的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依照 IPC-2221 和 IPC-2223 标准设计的挠性印制板提供质量要求与性能规范.1.2 性能分级,印制板分类, 安装用途1.2.1 性能分级本规范认为, 挠性印制板应依照其最终使用时的性能要求划分等级. 在 IPC-6011 规范中将性能分为三个等级,即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1.2.2 印制板分类依照性能要求, 挠性印制板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类型 1 单面挠性印制板包含一层导电层,有或者没有增强层.类型 2 双面挠性印制板包含两层导电层以及镀通孔,有或者没有增强层类型 3 多层挠性印制板包含三层或更多导电层以及镀通孔,有或者没有增强层.类型 4 刚挠结合多层印制板包含三层或更多导电层,以及镀通孔。
类型 5 挠性或刚挠结合多层印制板包含两层或更多导电层,无镀通孔。
1.2.3 安装使用类别A 类 安装过程中能承受弯曲B 类 能承受采购文件规定的动态弯曲C 类 高环境温度( 超过 105 °C[221 °F] ).D 类 经UL认证.1.2.4 采购的选择为达到采购目的, 应该在采购文件中指定采购商品的性能级别及其安装使用的类别.采购文件应向供应商提供充分的数据以便供应商能按要求制造挠性印制板并保证采购方得到所需产品. 采购文件中包含的信息列在IPC-D-325中.1.2.4.1 ( 默认)选择采购文件应该在本规范内选择其要求。
然而,在采购文件中没有作出明确规定的情况下, 引用下列各项选择:性能级别–等级 2安装使用类别–类别A1.2.5 电镀工艺和表面涂覆用材料1.2.5.1 基材在采购文件中应明确列出基材型号,级别,和类别.1.2.5.2 电镀工艺电镀工艺用来提供印制板中孔的导电性。
全车密封条技术要求

全车胶条技术和质量要求一、技术要求1密封条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并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2密封条工作温度为 -40 ℃~80 ℃。
3材料要求3.1 密封条用材料类别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密封条用材料类别4、橡胶密封条胶料性能按此标准执行5、外观质量按照以下要求执行6、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6.1密实胶密封条尺寸公差6.1.1密实胶密封条截面尺寸公差密实胶密封条截面尺寸公差按此表进行,其中装配尺寸公差按E2级,非装配尺寸公差按E3级规定;密实胶密封条截面尺寸公差(单位:mm)6.1.2密实胶密封条长度尺寸公差实心橡胶密封条长度尺寸公差按此表进行,其中接角、接头产品按L1级。
密实胶密封条长度公差(单位:mm)6.2海绵橡胶密封条尺寸公差6.2.1海绵橡胶密封条截面尺寸公差,安装尺寸按G1执行,非安装尺寸依照G3执行。
海绵橡胶截面尺寸公差(单位:mm)6.2.3海绵橡胶接角的长度公差。
)6.3海绵类密封条的尼龙扣钉孔距偏差按±1.5mm,排气孔距偏差按±10mm。
6.4密封条冲孔、冲槽、端头冲切尺寸偏差按GB/T 3672.1表7中EC2级的规定。
7、成品性能要求7.1橡胶密封条成品性能8. 供方提供的产品需要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a) 禁限用有害物质:标准符合Q/CC JT098-2008《汽车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中关于铅、镉、汞、六价铬、PBB、PBDE的限值要求。
汽车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详细检测方法依照IEC 62321、DIN3314执行。
试验周期为:“不定期抽检”。
b)针对内饰非金属件气味散发性应符合Q/CC JT001-2009《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散发性试验方法和限值》中4级要求。
9、出厂检验9.1外观质量、成品长度检验:出厂前按GB/T2828.1-2003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取AQL为1.5和一般检验水平Ⅱ随机抽样进行检验。
如检验不合格,退回生产部门逐根检查。
幕墙主要材料选择及质量要求

幕墙主要材料选择及质量要求为保证材料采购供应、搬运、储存、标识、使用材料验收进行全过程的控制,本公司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中,编制了有关程序文件,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做保证在执行中严格按质量要求和标准,验收并记录保证不合格的材料不入库,不使用。
一、程序控制:程序控制按ISO9001有关程序文件1、《材料供方的评价程序》:对材料供方的资质、供应渠道、供货能力、价格、质量保证能力和信誉进行评价、考察、登入《合格供方名录》定点采购。
2、《材料采购控制程序》:制定材料计划,按供方名录联系采购,核实所提供的合格证、质保书、检验报告等,然后按标准、规范、检验规程检验记录,不合格的材料,按《不合格产品处理程序》处理。
3、《工程材料检验程序》:规定了对所采购材料的检验依据、要求、处理方法和检验记录的填写和保存。
二、过程控制所采购的材料在入库前进行质量检验,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还需进行核对检查,是每道工序进行前必须的检查项目之一。
1、各种材料都详细分别制定了检验规程,包括检验项目、抽样方法和判断规则。
2、各种材料的检验都设计了检验记录表,供记录和保存备查。
3、为了达到上述两项的工作落实,本公司还制订了质量检验制度,约束责任人的行为,纳入考核。
4、所有材料都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质保书和质检报告。
5、接受监理工程师和业主的检验监督。
三、一般要求1、我司保证本工程幕墙选用材料均按照“合同”的要求去执行,并保证所使用的材料符合JGJ102-2003及JGJ133-2001现行国家标准关于幕墙材料使用的有关规定等。
2、我司保证用于本工程的材料均为符合合同规定及施工设计要求的,其来源均为国家批准生产的正规厂家并获监理工程师的批准,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现行国家规范以及现行产品标准并满足本工程要求,并按照相应的材料标准和试验规格进行材料性能试验或质量检验,附有真实的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测报告,进口材料必须附有报关手续及商检报告证书,以确认材料的质量与其他材料的配合性,不合格材料或未经批准的材料绝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