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阅读指导课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

《水浒传》课外阅读推荐课教案导读目的1、知道《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2、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阅读,深化学生对《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的认识,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同时,潜移默化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导读重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深层的阅读的欲望。
导读难点探究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
课前准备1、《水浒传》电视剧的主题歌。
2、准备好《水浒传》(青少年版)。
指导时间:40分钟导读过程: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课前播放《好汉歌》,进行气氛渲染。
2、它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刚刚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也选自《水浒传》?《林冲棒打洪教头》,谁来讲一讲这个故事?4、小结:《水浒传》里有许多这样精彩的故事,虽然大家以前通过电视、书籍对其中的故事有所了解,但把这本书全部读下来的人不多,对其中的内容了如指掌的更是不多,要想读好这部巨著不容易,所以希望通过今天这堂课,同学们能掌握一些读书的方法,然后真正走进《水浒传》中,去充分感受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魅力。
二、了解《水浒传》的地位1、《水浒传》曾是我国解放后印数最大的一部古籍著作,几乎每户人家都有此书,不管老的少的都喜欢,它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如此厚爱?请看各家各派对水浒的评价。
2、多媒体出示:(1)清代著名小说推理家金圣叹将《水浒传》、《西游记》、《庄子》、《离骚》、《史记》及杜甫诗相提并论,合称“六才子书”。
(2)清代文艺批评家卧虎浪士言:我国小说,汗牛充栋,而其尤甚,莫如《水浒传》、《红楼梦》。
(3)胡适认为:在5000年中,流行最广,势力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书,并非四书五经,也不是性理语录,乃是几部白话小说《红楼梦》、《水浒传》……(4)日本汉学家仓石武四郎称:《水浒传》是中国小说史无前例的杰作。
(5)《苏联大百科全书》的评价是:《水浒传》是14世纪中国文学的纪念碑。
阅读指导课教案水浒传教案

阅读指导课教案水浒传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水浒传》,了解其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学的热爱和阅读兴趣。
使用分析、探究法,促进对经典作品的交流与共享,发展听读说写的多种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经典的魅力,感受经典的价值与意义,提高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形成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尊敬态度。
教学重点:探究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课外阅读的欲望。
教学难点:探究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课外阅读的欲望。
教学设想: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水浒传》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取材于北宋末年XXX起义的故事。
它结合了史书、民间传说、戏曲、话本中的有关故事,并经过选择加工和再创造而成。
小说以艺术的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结局充满着悲剧气氛,把作品“自古权奸害忠良,不容忠义立家邦”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阅读方法指导大部分学生对古典文学不感兴趣,思想意识淡薄,导致不能够充分地利用时间去认真地阅读名著。
因此,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和方法。
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更好地领略古典文学的魅力,徜徉于古典文学的海洋。
三、简要介绍《水浒传》其中一故事武松打虎》是学生最熟悉的故事,也是最喜欢读的故事。
因此,选择这一故事情节,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会运用阅读方法去读懂故事内容,了解故事细节,认识人物形象特点。
课前准备:1、播放《水浒传》电视剧主题歌。
2、准备好《水浒传》(青少年版)。
3、准备《水浒传》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发情趣作为中国人,我们引以为豪的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尤其是古代文化,在世界上很有名。
每个朝代都有在文化方面的杰出成就,比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而四大名著则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你们知道四大名著是什么吗?学生:《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指导PPT课件

金圣叹认为读《水浒传》“即得读一切书之法也”。 那么,我们在阅读《水浒传》这类古代白话小说时,可 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接下来,我们就以《水浒传》为 例,学习古典小说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
(四)古典小说阅读的方法
1.把握题材特点 通过《水浒传》整本书的阅读,同学们一定被小说 中的英雄气质所吸引。那么,书中哪一位英雄的故事令 你印象最深刻呢?请同学们概述这位英雄的主要事迹, 注意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示例:武松路过阳谷县的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一 只猛虎,被阳谷县令聘作都头,与哥哥武大郎异地重逢。 后来,武松为了给其兄长报仇,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 到县府自首,被发配到孟州。在孟州结识施恩,为施恩 夺回被蒋门神抢去的快活林。蒋门神买通张都监,设计 陷害武松,借刺配恩州之机,命公差途中杀掉武松。武 松早有防备,反而杀了两公差,返回孟州,血溅鸳鸯楼, 杀了蒋门神和张都监全家,改扮为行者,上了二龙山。 后来与鲁智深等一同投奔梁山。
《水浒传》所写的英雄人物,个性虽然比较单纯, 却并非写得简单粗糙。
李逵,从反面着墨,通过似乎是“奸猾”的言行 来刻画他的纯朴。
鲁智深性格暴烈,却常在关键时刻显出机智。 林冲性格的前后变化,忍让妥协 愤怒爆发。
下面,我们结合“黑旋风斗浪里白条”“梁山 泊好汉劫法场”“黑旋风扯诏谤徽宗”等情节,以 及其中对李逵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拟一份好 汉李逵的小档案。
专题三:分析章回体小说的艺术特点 通读小说,看看这部古典小说在结构、人物刻画、 语言等方面具有哪些特点,选择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 文字。
请同学们在课后自主阅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运用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古典小说阅读鉴赏方法,结合 一段情节或选取一个鉴赏角度,写一段赏析的文字。
《水浒传》载“忠义”之道,达警戒之心。它谱写了 一曲忠义的赞歌,表达了人民期盼明君的共同愿望。它还 给我们展示了宋代的社会面貌,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的经济 政治、世态人情以及多种文化,提高了我们审美鉴别的能 力。希望同学们今后可以大量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从中汲 取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水浒传》人物形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启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4.提高自主阅读能力:指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自主阅读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5.增强团队协作与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借助创意表达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学重点
(1)情节理解:《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复杂,涉及众多人物和事件。教学重点之一是帮助学生梳理主要情节,理解各情节之间的联系,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冲雪夜上梁山等,以及这些情节对整个故事发展的影响。
其次,在古文阅读方面,学生对《水浒传》中的古代汉语表达存在一定的困难。虽然我结合课文注释进行了讲解,但显然还不够。为了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古汉语词汇和句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古文阅读技巧。
此外,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发现部分学生表现较为拘谨,不够积极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氛围。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人物形象分析的基本概念。人物形象分析是对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角色的性格、行为、动机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它是理解作品内涵、把握故事发展的重要途径。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水浒传》中的鲁智深。这个案例展示了鲁智深的勇敢正义在实际故事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人物形象。
《水浒传》阅读指导与规划课件(共38页)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日期 阅读进度
阅读任务
七月二十 二日
第九至十二 回
①摘抄第九、十回回目。 ②林冲与鲁智深分别后,来到柴进庄上,受到厚待。林冲 与洪教头比武取胜,哪些细节看出林冲武艺高? ③陆虞候再次设了什么计谋陷害林冲? ④细读林冲进入山神庙后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就将 杯中牛肉下酒”一段,圈画文中的动词,思考,从这一系 列动词可以看出林冲的什么个性? ⑤摘抄第十一、第十二回回目。 ⑥柴进举荐走投无路的林冲去哪里安身?从林冲被逼上梁 山的过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⑦王伦为何刁难林冲?杨志为何不愿在梁山落草? ⑧杨志杀了泼皮牛二后被充军大名府,被谁留在身边并受 到抬举? ⑨整理第十一、十二回出现的人物及绰号。
日期 阅读 进度
阅读任务
七月 二十 七日
①摘抄第三十三、第三十四回回目。 ②刘高妻子恩将仇报,在元宵节晚上抓了宋江,后来宋江被花荣抢 回,奸诈的刘高再次抓住宋江,又与谁合谋抓住了花荣? ③谁又劫了囚车救了宋江、花荣,杀了刘高? 第三十 ④宋江用什么计谋拉秦明入伙?你怎么看待宋江为拉秦明入伙派人 三至三 把城外数百人家烧光并杀死村民的行径? 十六回 ⑤ 整理第三十三、三十四回出现的人物及绰号。 ⑥摘抄第三十五、第三十六回回目。 ⑦宋江为何没有与花荣、秦明等人同上梁山? ⑧宋江再次被官府捉住后刺配江州牢城,在半道上被梁山好汉救下 后,为何没有留在梁山? ⑨宋江在揭阳岭又结识了哪四个兄弟? ⑩整理第三十五、三十六回出现的人物及绰号。
作品主题
《水浒传》核心是“替天行道”和“忠义”
所以《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 即梁山好汉对皇帝和朝廷的忠诚, 对宋江的忠心, 对兄弟们的忠贞。
作品主题
揭示农民起义失败的必然原因之一。“招安”是 起义失败的直接原因,也体现了农民起义领袖思想上 的局限性宋江、卢俊义等人具有浓厚“忠君”思想, 他们又是梁山义军的主要领导,影响和左右着义军的 发展趋势,宋江上梁山后,把“聚义厅”改为“忠义 堂”, 梁山泊上高悬“替天行道”的杏黄大旗;他 们起义的原因是博取功名,封妻荫子。故“招安”是 其必然选择,失败是起义的必然结局。严重的忠君思 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进步意义。
名著阅读水浒传指导课 获奖课件

民出生
《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小 说
作者在刻画这些人物时,非常注意他们之间共 性和个性,试以鲁智深、李逵、武松为例说一 说。
人
共性:武艺高强、不畏强暴、性格刚烈、 坚决反对接受招安
物
个性:
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李逵头脑简单,天真坦诚、毫无心计
武松光明磊落、干练果断、复仇不留情
小
节 结果:被迫无地容身、只好
出家当和尚。
小
2. 作者对鲁达的“三拳”,不是简笔勾
说
勒,而是淋漓尽致地详细描写,主要用
意是:
情
答:①痛快淋漓地写出了横行霸道。欺
节
压良民的郑屠的可悲下场 。②体现了鲁达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的
个性。③表达了被压迫人民伸张正义的
的愿望。
小
3、鲁达为什么要三次消遣郑屠?
说 为了激怒郑屠,使其主
梁山好汉总特点:嫉恶如仇 有勇有谋
说
打抱不平 行侠仗义 仗义疏财 扶危济困
人
仗义英雄 擎天好汉
物
义
三打祝家庄
小
大闹五台山
说
误入白虎堂
醉打蒋门神
情 节
大闹清风寨
扯诏骂钦差
智取生辰纲
吴用 武松 宋江 李逵 花荣 鲁智深 林冲
小 把握情节的方法
说 1、理清事件的前因后果,才能完
整的突显人物完整形象。
情
艺
链式结构,前四十回先讲单个英雄 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归海。首尾
术 成
完整的总体与局部有机结合。全书 起义的全过程构成总体,使读者清 晰地看到梁山泊的来龙去脉;同时
就Hale Waihona Puke 又把108位好汉各自走上梁山当作 独立局部,使每个人的局部反抗成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阅读经典,致敬英雄——《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学目标】1.了解古典小说中章回体的特点。
2.以回目为抓手,认识主要人物形象,学会整本书阅读。
(重点)3.体会梁山英雄的智慧勇敢,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水浒》的主题曲《好汉歌》。
师:一群英雄豪杰,一个理想社会,一种反抗精神,一部英雄传奇,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的英雄形象,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阅读经典,致敬英雄!(板书课题:阅读经典,致敬英雄——《水浒传》阅读指导课)二、检测预习“水浒知识我了解”。
三、探读回目《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回目是了解这部作品非常重要的窗口,它具有画龙点睛、提示情节等作用。
请同学们阅读下列两组回目,并进行圈点勾画,说一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提示:可从形式、内容、人物等方面进行思考。
)第一组 3-13回第3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4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第5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第6回九纹龙剪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瓦罐寺第7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第8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第9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第10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第11回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第12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第13回急先锋东郭争功青面兽北京斗武第二组 41-50回第41回宋江智取无为军张顺活捉黄文炳第42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第43回假李逵剪径劫单人黑旋风沂岭杀四虎第44回锦豹子小径逢戴宗病关索长街遇石秀第45回杨雄醉骂潘巧云石秀智杀裴如海第46回病关索大闹翠屏山拚命三火烧祝家庄第47回扑天雕双修生死书宋公明一打祝家庄第48回一丈青单捉王矮虎宋公明两打祝家庄第49回解珍解宝双越狱孙立孙新大劫牢第50回吴学究双掌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1.多为七言的对偶句2.高度概括故事情节3.由人物+事件构成,有些还包括时间、地点4.前40回采用单线式人物结构(3--7回讲的是鲁智深的故事,8-12回讲的是林冲的故事。
小学课外阅读书目《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小学课外阅读书目《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掌握本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2.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指导,让学生深刻感知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是通过具体的事例刻画出来的。
3.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导读重点:通过导读,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深层的阅读欲望。
教学重点:1.了解《水浒传》的主要故事,进行泛读和复述。
2.通过精读片段,分析人物形象,研究阅读赏析的方法。
教学难点:1.回读全书,了解艺术特色,掌握《水浒传》流传至今的原因。
2.研究英雄,拥有英雄气概,通过阅读教育学生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见义勇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少不看《三国》,老不看《水浒》”吗?你们认为这句话是为什么而说的呢?(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水浒传》不仅流传至今,而且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它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上《水浒传》探索之旅,了解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它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二、简介作者,了解背景、作品内容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浒传》的作者是谁吗?它产生的年代是什么时候呢?你们知道它写的是什么内容吗?它的主题是什么?请同学们介绍一下,《水浒传》的作者是XXX,它产生于明朝,写的是108位梁山好汉的故事,主题是反抗封建统治和揭露社会黑暗。
三、泛读全书,复述水浒故事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浒传》中写了多少人物形象吗?你能说出多少个人物名称?你能说出某个人物在《水浒传》中的哪些事迹吗?让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故事,突出主要人物,并通过练检查巩固。
四、精读片段,分析人物形象同学们,通过精读片段,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物形象,研究阅读赏析的方法。
请看这个片段:XXX在XXX做了一番事业,成为了梁山好汉的头领。
他为人正直,重义气,对待兄弟非常忠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苏联大百科全书》的评价是: 是 14世纪中国文学的纪念碑。
.
一是选读法,即根据自己在课内 外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 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 分,以便学以致用。
二是粗读法,即对所读的书报, 不是逐字逐句地读下去,而是快速地 观其概貌。
三是精读法,即对书报上的某些 重点文章,集中精力,精细地读。
.
全书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 分为第一至第七十一回,写鲁智深、林冲、杨 志、宋江、吴用、武松、李逵、石秀、杨雄、 卢俊义等一百零八名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经 过,是梁山好汉的个人英雄传奇故事;第二部 分从第七十二回至八十二回,写梁山起义军同 官军对抗作战,后来又合伙受招安的过程,是 梁山事业发展壮大的写照和梁山好汉的集体传 奇故事;第三部分从八十三回至一百回(一百 二十回至一百二十回)写梁山义军受招安后奉 命征辽、征方腊(一百二十回本包括征田虎、 王庆的内容)直至最后失败的经过,是梁山起 义的最终悲剧结局。
.
1.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将 和《西 游记》《庄子》《离骚》《史记》及杜甫诗 相提并论,合称“六才子书”。
2.胡适认为:在5000年中,流行最广, 势力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书,并非四书五经, 也不是性理语录,乃是几部白话小说《红楼 梦》和 。
3.日本汉学家仓石武四郎称: 是中国 小说史无前例的杰作。
.
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水浒》这部名 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能结合作品故事情 节来分析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片段的学习,掌握小 说阅读赏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水 浒》及其他文学名著的兴趣,体验文学作品的 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
1.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 2.初步了解《水浒》这部名著的主要 内容和现实意义; 3. 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 课外阅读习惯,今后运用到平时的阅读当 中。
.
黑旋风李逵
花和尚鲁智深
相同点:爱憎分明,刚爽豪迈,见义勇为,扶危济困,
嫉恶如仇。
不同点:鲁智深粗中有细,做事前有思考,有分寸;李逵
比较莽撞,做事欠思考,常常.因为鲁莽而做错事。
1.用简洁的话概括这一回的主要内容; 2.评论本回的某个细节;(随文批注) 3.作者借本回传达了哪些观点?你是否同 意作者的观点? 4.这一回带给你哪些启发?(可以从思想、 写法等多个角度考虑)
——“一字一哭,一哭一血,至今如闻其声。”
2.第十四回中阮小五说∶“如今那官司一处处动掸便 害百姓,但一声下乡村来,倒先把好百姓家养的猪羊鸡鹅 都吃尽了,又要盘缠打发他。”
——“千古同悼之言,《水浒》之所以作也。”
3.宋江被捕下狱,李逵说:“吟了反诗,打甚鸟紧, 万千谋反的,倒做了大官!”
——“骇人语!快绝,快. 绝!”
.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 看就“醉”,就在他结婚 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 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 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 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 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 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 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 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 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 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 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 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 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 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 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 烧死。他说:“书籍一面 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 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 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 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 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 流淹死。”
.
明初文学家宋濂自幼好学, 因家境贫困,买不起书,只好 向别人借,并一定按时送回, 决不拖延时日。他一借到书, 就抓紧时间抄写,即使是大冷 天,砚台结了冰,手指被冻得 麻木了,弯都弯不过来,也决 不怠慢,赶着抄写,决不敢超 过预约归还的日期。因此,大 家都愿意借书给他,宋濂才能 遍观群书。后因其学识渊博, 深得明太祖的宠信,曾奉命主 修《元史》。
.
“读书应该慢慢地读,一边读,一边动 脑筋想一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是怎样 讲清楚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 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
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 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
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 —— 徐特立
1.制卡片:将文章中精彩语段、重点 词句摘抄,分类整理,便于查问。
2.作批注:用不同符号对内容、字句、 艺术特色等方面理解、体会、质疑等。
3.写心得:即读后感,就是读书或读 文章后写出的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 和启发。
.
人物:武 松 绰号:行 者 事件:景阳冈打虎
血刃潘金莲 斗杀西门庆 醉打蒋门神 血溅鸳鸯楼 独臂擒方腊
.
.
1.第十回写林冲感叹自己被高俅陷害得有家难奔,有 国难投,不得不上梁山落草。
四是摘读法,即用抄文章有关内 容或重要词句的. 方法去读。
关于目录:
“目”即篇目名 称
“录”即序言
清代学者王鸣 盛的《十七史商 榷》中所说: “目录之学,学 中第一紧要事, 必从此问途,方 能得其门而入”。
.
应从以下方面勾画目录: 1.作者信息 2.主要人物、内容及写作特色
.
施耐庵,元末明 初人,一般认为是长 篇小说《水浒》最早 的创作者。祖籍苏州。 19岁中秀才,29岁中 举人,35岁中进士。 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 年官,其余时间一直 以教书为业,著名小 说家罗贯中,即为他 的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