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讲故事比赛《文天祥的故事》
爱国人物故事古代事迹文天祥【7篇】

爱国人物故事古代事迹文天祥【7篇】南宋王朝风雨飘摇,张世杰也失败了,弘范在军中置酒大摆庆功宴,演上歌舞升平,弘范对,文天祥说:“你的国家已经灭亡,你作为丞相忠孝已经两全了,若能以是宋之二是我大元皇帝,人不是你的,荣华富贵。
你还可以做宰相。
”文天祥本就无心酒水,此刻更是潸然泪下。
沉声说道:“国家灭亡不能救,作为人臣及时死了也不能免除自己的罪过,怎么还能苟且偷生,另是他主呢?”弘范被文天祥的一片忠心所感动,派人护送她回到京城。
文天祥不愿屈服于皇帝。
最终慷慨就义。
从此却有个多的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和平,民族的振兴,抛头颅,洒热血,从八年抗战到如今的中国梦,文天祥那一片丹心永远在我们心上铭记。
激励着我们,给我们力量,让我们有,大踏步向前走的力量。
让我们时刻铭记着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说出的努力,还有那些英雄,我们相信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而文天祥因为你的一片丹心你也将永载史册,万古流芳,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远远的听到孩子们读书的声音,“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稚嫩的童音读着如此悲壮的诗。
却别有一种意境。
文天祥你听到了吗?还有那些为了中华民族的和平发展的仁人志士,你们听到了吗?后人将永远铭记你们!爱国人物故事古代事迹文天祥【篇2】爱国故事:杨靖宇临危不惧1940年2月,在风雪弥漫、摄氏零下40多度的大森林里,东北抗联杨靖宇同志遭到敌人围追堵截。
两个警卫员一个英勇牺牲了,一个身负重伤隐蔽在树洞里。
他只身一人,边打边走。
他刚到黑龙江濛江县保安屯附近,就被敌人的坐探发现了。
不一会儿,一大群敌人扑了过去。
杨靖宇选择了一棵大树作掩护,拔出两支短枪,左右手同时向敌人射击,独身一人和几百个敌人打了一个多小时。
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被他打回去了,一批批的敌人倒在了他的面前。
杨靖宇身负重伤,枪里也只剩最后一颗子弹了。
他坚强挺起高大身躯,深情注视祖国壮丽河山,用热血和生命,高喊“_日本帝国主义!”随后壮烈牺牲。
文 天祥的故事

文天祥的故事文天祥,南宋末年的一位杰出人物,他的事迹传颂千古,他的精神激励着无数后人。
文天祥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心怀壮志。
在年少时,他便立下了报国之志,刻苦攻读诗书,期望有朝一日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成年后的文天祥,才华横溢,科举考试中一举高中。
然而,此时的南宋王朝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
北方的蒙古铁骑虎视眈眈,不断南侵,南宋的国土日益沦陷。
面对国家的危局,文天祥毫不犹豫地投身到抗元的战斗中。
他散尽家财,招募义军,组织起一支抵抗力量。
尽管敌强我弱,但他毫不畏惧,率领义军与元军奋勇作战。
在战争中,文天祥经历了无数次的艰难险阻。
有一次,他的部队被元军重重包围,陷入绝境。
但他依然坚守阵地,鼓舞士气,与士兵们同生共死。
最终,在他的英明指挥下,部队成功突围。
然而,南宋王朝的腐败和软弱,使得局势越来越不利。
文天祥的抗争虽然英勇,但终究难以扭转大局。
最终,南宋王朝灭亡。
元军占领了南宋的土地后,试图招揽文天祥为他们效力。
但文天祥坚决拒绝,他表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豪迈的诗句,充分展现了他宁死不屈的坚定信念。
在被囚禁的日子里,文天祥遭受了元军的严刑拷打和各种威逼利诱。
但他始终保持着高尚的气节,不为所动。
他在狱中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诗篇,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人的痛恨。
文天祥的坚贞不屈,让元军感到无奈和敬佩。
最终,元军决定处死他。
在刑场上,文天祥从容不迫,面无惧色。
他向南方拜了三拜,然后慷慨就义。
文天祥的一生,是充满忠诚和正义的一生。
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在当今社会,文天祥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告诉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爱国情怀,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我们应该学习文天祥的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努力奋斗,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不退缩,不放弃。
文天祥的故事(优秀7篇)

文天祥的故事(优秀7篇)因为前几天在新会的崖山看到宋朝和元朝的最后一战的战场,对文天祥的故事非常感兴趣,今天看了一下文天祥的历史,记录下来,我知道北京有个文天祥祠,数次经过都没进过。
以后一定去看看。
文天祥(1236—1283),男,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自号文山,民族英雄。
选中贡士后,他以天祥为名,宝佑四年(1256)中状元,历任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官、湖南提刑、知赣州等职。
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正月,因元军大举进攻,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朝廷下诏让各地组织兵马勤王。
文天祥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招募当地豪杰,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开赴临安。
宋朝廷委任文天祥知平江府,命令他发兵援救常州,旋即又命令他驰援独松关。
由于元军攻势猛烈,江西义军虽英勇作战,但最终也未能挡住元军兵锋。
次年正月,元军兵临临安,文武官员都纷纷出逃。
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派他出城与伯颜谈判,企图与元军讲和。
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却被伯颜扣留。
谢太后见大势已去,只好献城纳土,向元军投降。
元军占领了临安,但两淮、江南、闽广等地还未被元军完全控制和占领。
于是,伯颜企图诱降文天祥,利用他的声望来尽快收拾残局。
文天祥宁死不屈,伯颜只好将他押解北方。
行至镇江,文天祥冒险出逃,经过许多艰难险阻,于景炎元(1276)五月二十六日辗转到达福州,被宋端宗赵昺任命为右丞相。
文天祥对张世杰专制朝政极为不满,又与陈宜中意见不合,于是离开南宋行朝,以同都督的身分在南剑州(治今福建南平)开府,指挥抗元。
不久,文天祥又先后转移到汀州(治今福建长汀)、漳州、龙岩、梅州等地,联络各地的抗元义军,坚持斗争。
景炎二年(1277)夏,文天祥率军由梅州出兵,进攻江西,在雩都(今江西于都)获得大捷后,又以重兵进攻赣州,以偏师进攻吉州(治今江西吉安),陆续收复了许多州县。
元江西宣慰使李恒在兴国县发动反攻,文天祥兵败,收容残部,退往循州(旧治在今广东龙川西)。
文天祥从小立志的故事

《文天祥立志的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给你们讲一个古代大英雄文天祥从小立志的故事。
文天祥小的时候,特别爱读书。
有一天,他在学堂里听老师讲了很多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可激动啦。
他回到家,就对爸爸妈妈说:“我长大了也要像那些英雄一样,做了不起的事情。
”文天祥学习可认真啦,每天早早起来读书。
小伙伴们叫他出去玩,他都摇摇头说:“我要读书,以后才能有大本事。
”有一次,文天祥看到村子里有坏人欺负老百姓,他心里特别生气,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变得强大,保护大家。
”就这样,文天祥一天天长大,他的志向也越来越坚定。
小朋友们,我们也要像文天祥一样,从小立志哟。
《文天祥从小就有志向》小朋友们,咱们来讲讲文天祥的故事。
文天祥小时候,去学堂读书。
老师讲的故事,他都听得特别入神。
有一回,老师讲了一个英雄打坏人的故事,文天祥眼睛睁得大大的,心里想:“我也要这么勇敢。
”他每天读书都特别努力,就算很累了,也不放弃。
记得有一天,下着大雨,文天祥还是坚持去学堂。
他说:“这点雨不算什么,不能耽误我学习。
”慢慢的,文天祥心里的志向越来越清楚,他要做一个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好事的人。
小朋友们,是不是觉得文天祥很棒呀?《文天祥立志的事儿》小朋友们,今天来说说文天祥。
文天祥小的时候,聪明又好学。
有一次,他看到一本讲英雄的书,被深深地吸引了。
从那以后,他就想着自己也要成为那样的人。
文天祥读书可刻苦啦,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在努力。
小伙伴找他玩,他都不去,说要好好读书实现志向。
有一天,他看到一位老爷爷摔倒了,赶紧跑过去帮忙。
他想:“我要多做好事,像我心中的英雄一样。
”就这样,文天祥一直为了自己的志向努力着。
小朋友们,我们也要向他学习哦。
爱国故事:文天祥救国故事

爱国故事:文天祥救国故事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少陵野老,江西弋阳人,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而奋斗,他的爱国事迹和坚定信念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本文将通过讲述文天祥的生平事迹,展现他伟大的爱国精神。
一、文天祥的成长经历文天祥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的父母都是忠诚的儒家学者,他们教育文天祥要忠于国家、忠于人民。
在家庭的熏陶下,文天祥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有用之才,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
二、文天祥的仕途生涯文天祥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先后考中进士、状元等荣誉。
他在官场上一直秉持着公正、廉洁的原则,深受皇帝和百姓的信任。
然而,南宋末年,金朝侵略南宋,国家危亡在即。
文天祥在这个特殊时期,毅然放弃了个人的仕途,投身于抗金救国的事业。
三、文天祥的抗金斗争1275年,文天祥被任命为临安知府,负责组织抗金军队。
他亲自率军征讨敌人,屡次取得战斗胜利。
然而,由于朝廷内部的投降派势力逐渐壮大,文天祥的抗金斗争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四、文天祥的宁死不屈1278年,元军攻破临安,南宋灭亡。
文天祥被俘虏,但他始终坚定信念,拒绝投降。
在狱中,他写下了著名的《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达了自己宁死不屈的决心。
最终,文天祥被元军杀害,年仅47岁。
五、文天祥的爱国精神传承文天祥的爱国事迹和坚定信念,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他的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更是成为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历史上,文天祥被誉为“忠烈祠”的主要祭祀对象之一,他的事迹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文天祥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而奋斗。
他的爱国事迹和坚定信念,成为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历史上,文天祥被誉为“忠烈祠”的主要祭祀对象之一,他的事迹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天祥的爱国故事

文天祥的爱国故事
文天祥是中国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将领,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
的安危奔走。
他的爱国情怀和不畏强权的精神,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天祥生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他年轻时就展现出了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在他二十岁的时候,金国入侵南宋,文天祥毅然参加了抗金的斗争。
他曾在战场上多次立功,被封为“忠武将军”,并被任命为守卫边疆的要职。
文天祥的爱国情怀不仅表现在战场上,更体现在他的政治活动和文学创作中。
他曾多次上书反对当时南宋朝廷的妥协投降政策,主张坚决抗金。
他的一封《白马江南书》更是成为了中国古代名篇之一,其中表达了他不畏强敌、宁死不屈的决心,激励了无数后人。
文天祥的爱国精神也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
他的诗歌多以抒发爱国之情为主题,如《过零丁洋》、《青玉案·元夕》等,都表现出了他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民族复兴的渴望。
他的诗歌以雄浑豪放、慷慨激昂而著称,深受后人喜爱。
文天祥的爱国情怀和不畏强权的精神,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在历
史上被尊为“忠烈祠”,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他的爱国故事也被历代传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文天祥的爱国故事告诉我们,爱国不分贵贱、不分老少,只要心中有国,就应
该为国家的安危负责。
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的安危奔走,他的爱国情怀和不畏强权的精神,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愿我们能够继承文天祥的爱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文天祥爱国的故事

文天祥爱国的故事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一江一西吉安人,南宋民族英雄。
文天祥出身于书香世家,受酷一爱一读书的的熏陶,从小也博览群书,尤其喜欢看忠臣烈士的英雄故事。
文天祥十分敬佩杨邦乂、一胡一铨这些前辈英雄,立志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二十岁时,文天祥高中状元,从此走上了坎坷仕途。
当时的南宋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内有政治腐败,外有蒙古人频繁南下攻宋。
文天祥在朝廷中权位低微,空有一腔报国之心却始终得不到重用。
后被外放到地方,担任负责断案的官员,一直没有参与抗击外族侵略的机会。
1274年7月,年仅四岁的宋恭帝即位。
蒙古人见南宋政权一交一替,内部动荡,便派二十万铁骑借机进犯南宋。
南宋军队仓促应战,根本无法抵抗蒙古铁骑的猛烈攻击,城池相继陷落。
蒙古铁骑很快便打过了长一江一,南宋都城临安岌岌可危。
朝堂内外一片混乱,官员纷纷外逃,太皇太后紧急下诏,要求各地进京勤王。
然而,宋军将领都被蒙古军队打怕了,如此大的一个王朝,仅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响应。
文天祥以一介文人的瘦弱身躯挑一起了与蒙古铁骑斗争的重担。
他捐献所有财产,并募集大量军费,组建了一支三万人的抗元军队,立即开赴临安。
但南宋政权已经腐朽不堪,丞相陈宜中及大部分官员都主张议和,连太皇太后都准备携年幼的皇帝投降。
文天祥对南宋政权彻底失望,他离开临安,赶往福建南剑州招募士兵继续抵抗元兵。
之后,文天祥协同各地抗元义军,转战福建、广东、一江一西等省,一路收复了众多州县。
1278年冬,元军开始大举反攻,义军节节败退,文天祥战败被俘。
元军将文天祥关押在战船上,赶往崖山剿灭南宋将领张世杰。
抵达崖山后,元军将领张弘範威一逼一文天祥写信劝张世杰投降。
文天祥不由想起了惨死的家人和沿途破败的村镇,愤怒地说:“你也曾是宋朝的将领,投靠了蒙古人,为虎作伥,杀戮了多少百姓?你难道不感到羞愧吗?让我劝张世杰投降,休想!”张弘範听完,仍不死心,他再三威胁强迫文天祥就犯。
文天祥不予理睬,他凝望北方,悲壮地吟道:“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中华传统文化讲故事比赛《文天祥的故事》

文天祥舍生取义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刚才我朗诵的这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过零丁洋》就是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所作。
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他舍生取义的故事。
1271年,元兵攻打南宋,都城临安危在旦夕。
文天祥虽是个文官,但他认为自己既然是国家的一分子,就应当担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
1275年,他毅然变卖了家产,招兵买马,购买军粮,百姓纷纷响应,加入他的抗敌队伍。
元军势力强大,文天祥的抗敌队伍抵抗不住,不得不退守临安.1276年,朝廷派文天祥同元军讲和,元军将领趁机逼其投降,甚至威胁要把他杀死。
文天祥毅然说道:“国家存在,我也存在;国家灭亡,我也灭亡。
你们就是把刀、锯、油锅放在我面前,我也不怕!"元军将领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扣留起来,再押送到大都。
途中,文天祥得到一个船夫的协助,趁机逃脱。
其后历经许多艰险,文天祥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南方,重新组织抗元救国队伍,还打了几次胜仗,收复了一些失地。
1278年,文天祥在一次战役中,被元军俘虏了。
元军主帅劝文天祥投降,被文天祥一口拒绝。
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的残余部队,文天祥得知国家灭亡,伤心欲绝,他说:自古以来,哪一个人不会死去呢?但是死也要死得有价值,让我们把红心留在史册吧!于是他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被押送到大都,关在地牢里。
元朝统治者劝文天祥说:“只要你投降,为我们出力,我们就让你享尽荣华富贵."可是,不管他们怎样威逼利诱,也无法动摇文天祥精忠报国的决心。
文天祥在地牢里,受尽了折磨。
1283年,元朝统治者知道无法逼他投降,就下令把他杀了。
文天祥临死时,朝南方拜了几拜,沉痛地说:“我报答国家的机会,只能到此为止了.”文天祥热爱自己的国家,宁死不屈,以身殉国,舍生取义,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他的伟大精神永垂不朽.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天祥舍生取义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刚才我朗诵的这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过零丁洋》就是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所作。
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他舍生取义的故事。
1271年,元兵攻打南宋,都城临安危在旦夕。
文天祥虽是个文官,但他认为自己既然是国家的一分子,就应当担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
1275年,他毅然变卖了家产,招兵买马,购买军粮,百姓纷纷响应,加入他的抗敌队伍。
元军势力强大,文天祥的抗敌队伍抵抗不住,不得不退守临安。
1276年,朝廷派文天祥同元军讲和,元军将领趁机逼其投降,甚至威胁要把他杀死。
文天祥毅然说道:“国家存在,我也存在;国家灭亡,我也灭亡。
你们就是把刀、锯、油锅放在我面前,我也不怕!”元军将领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扣留起来,再押送到大都。
途中,文天祥得到一个船夫的协助,趁机逃脱。
其后历经许多艰险,文天祥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南方,重新组织抗元救国队伍,还打了几次胜仗,收复了一些失地。
1278年,文天祥在一次战役中,被元军俘虏了。
元军主帅劝文天祥投降,被文天祥一口拒绝。
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的残余部队,
文天祥得知国家灭亡,伤心欲绝,他说:自古以来,哪一个人不会死去呢?但是死也要死得有价值,让我们把红心留在史册吧!于是他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被押送到大都,关在地牢里。
元朝统治者劝文天祥说:“只要你投降,为我们出力,我们就让你享尽荣华富贵。
”可是,不管他们怎样威逼利诱,也无法动摇文天祥精忠报国的决心。
文天祥在地牢里,受尽了折磨。
1283年,元朝统治者知道无法逼他投降,就下令把他杀了。
文天祥临死时,朝南方拜了几拜,沉痛地说:“我报答国家的机会,只能到此为止了。
”文天祥热爱自己的国家,宁死不屈,以身殉国,舍生取义,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他的伟大精神永垂不朽。
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