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解剖经典PPT课件

合集下载

腹膜解剖课件PPT课件

腹膜解剖课件PPT课件

腹膜的防御功能
保护内脏器官
抵御病原体入侵
腹膜能够保护内脏器官免受外界刺激 和损伤,减少感染和炎症的风险。
腹膜中的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和清除病 原体,增强身体对感染的抵抗力。
防止粘连形成
腹膜能够分泌纤维蛋白等物质,防止 组织粘连,保持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功 能。
04
腹膜的疾病与病变
腹膜炎
急性腹膜炎
急性腹膜炎通常由腹腔内器官穿 孔、炎症或外伤引起,表现为剧 烈腹痛、恶心、呕吐和发热等症
状。
慢性腹膜炎
慢性腹膜炎通常由长期腹腔内炎症 或感染引起,表现为持续的腹痛、 体重减轻和疲劳等症状。
诊断与治疗
腹膜炎的诊断依赖于体格检查、实 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通常 包括抗生素治疗、手术引流和修复 穿孔等。
腹膜肿瘤
原发性腹膜肿瘤
原发性腹膜肿瘤通常由腹膜上皮 细胞或间叶组织异常增生引起,
较为罕见。
02 腹膜移植的缺点包括免疫抑制治疗的需求、术后 感染和排异反应等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期较长。
腹腔手术
腹腔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通 过切开腹部,暴露并处理腹腔内的脏 器和组织。
腹腔手术的缺点包括术后疼痛、感染、 出血等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期较长。
腹腔手术的优点包括手术视野开阔、 操作简便、对周围组织损伤小等,适 用于治疗各种腹部疾病,如胆囊炎、 阑尾炎、肠梗阻等。
血管
腹膜上有丰富的血管,为腹膜和内脏器官提供营养物质 和氧气,并带走代谢废物。
神经
腹膜上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布,调节内脏器官的 功能活动。
03
腹膜的功能
腹膜的分泌功能
01
02
03
分泌润滑液
腹膜能够分泌润滑液,帮 助肠道蠕动,减少脏器和 组织之间的摩擦。

断层解剖学课件:腹部

断层解剖学课件:腹部

(三)肝裂在断层中的识别及意义
(1)正中裂:在肝的上部横断层面上,相当于下腔 静脉左前壁与肝中间静脉的连线,该线分开SⅣ与 SⅧ;在肝的下部横断层面上,则相当于下腔静脉 左前壁与胆囊窝长轴的连线,该线分开SⅣ与SⅤ。
(2)左叶间裂:在肝的上部横断层面上,相当于肝左静脉 主干中点处或左叶间静脉与下腔静脉左前壁的连线,或镰 状韧带附着缘左侧约1cm处,该线分开SⅣ与SⅡ;在肝的 中部横断层面上,相当于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长轴的延长 线,该线分开SⅣ与SⅡ、SⅢ;在肝的下部横断层面上, 则相当于肝圆韧带裂,该裂分开SⅣ与SⅢ。
径较粗且恒定,是识别标志
(二)胆总管各段的横断层解剖特点
1.十二指肠上段 肝门或其下方层面,位于肝门静脉右前方 2.十二指肠后段 肝门静脉右前方,前有十二指肠上部,后有下腔静脉 3.胰腺段 走行于胰头与十二指肠降部之间,下腔静脉前方。下腔静脉是
识别标志
4.十二指肠壁内段 十二指肠降部下份左前壁或前壁的圆形管腔,常可
(四)肝段在断层中的划分
在横断层影像上,可选择肝左中右静脉断面较明显的层面划 分肝段,再以该层面为基础向上、向下逐层辨认肝裂。
标志层面
肝段
第二肝门 三大肝静脉 肝门静脉左支失状部 肝门层面 胆囊体层面 胆囊消失层面
SⅠ SⅡ SⅢ SⅣa SⅦ SⅧ SⅠ SⅡ SⅢ SⅣa SⅦ SⅧ SⅠ SⅡ SⅢ SⅣa SⅦ SⅧ SⅠ SⅢ SⅣb SⅦ SⅧ SⅠ SⅣb SⅤ SⅥ SⅤ SⅥ
2.胰 管
3.胰的分型 一般 形 特殊 形
(二)肝外胆道 1.胆囊
2.肝胆管
3.胆总管
1.十二指肠上段 2.十二指肠后段 3.胰腺段 4.十二指肠壁内段
(三) 肾 1.肾的形态构造

局部解剖学PPT课件 腹部解剖

局部解剖学PPT课件 腹部解剖

肝上间隙
左肝上间隙 • 左肝上前间隙 • 左肝上后间隙
右肝上间隙
镰状韧带 冠状韧带 三角韧带
肝下间隙
右肝下间隙 肝肾隐窝
左肝下间隙
左肝下前间隙 左肝下后间隙(网膜囊)
结肠下间隙
右结肠旁沟
结肠旁沟
左结肠旁沟
肠系膜窦 右肠系膜窦
左肠系膜窦
右沟上下流通,左沟不畅, 右窦封闭,左窦入盆。
膈结肠韧带
胆囊静脉cystic vein
肠系膜上静脉 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门静脉属支
胃左静脉left gastric vein
胃右静脉right gastric vein
脾静脉 splenic vein 肠系膜下静脉 inferior mesenteric vein
门静脉交通(门脉高压)
(二)血管与淋巴
1. 胃的动脉 (1)胃左动脉 (2)胃右动脉 (3)胃网膜右动脉 (4)胃网膜左动脉 (5)胃短动脉 (6)胃后动脉
2. 胃的静脉: 幽门前静脉
3. 胃的淋巴 (1)胃左、右淋巴结 (2)胃网膜左、右淋巴结 (3)幽门上、下淋巴结 (4)脾淋巴结 (5)贲门淋巴结
腹腔淋巴结
外口---腹股沟管皮下环 四壁:前壁---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
后壁---腹横筋膜,联合腱 上壁---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
前壁---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 后壁---腹横筋膜,联合腱 上壁---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
腹股沟斜疝
2.海氏三角
Hesselbach triangle
胃的位置与毗邻、胃周围的韧带及胃的动脉供 应
十二指肠悬肌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肝的位置、毗邻、上、下界的体表投影,肝蒂 的组成及重要结构的排列关系和临床意义

腹部解剖 ppt课件

腹部解剖  ppt课件

腹股沟管 腹环 弓状线
腹直肌 精索内筋膜 腹壁下动脉 联合腱
腹壁下 动脉
腹股沟 韧带
腹环 联合腱 陷窝韧带
精索 腹横筋膜
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外1/3 处有腹内斜肌起
始部加强。 腹内斜肌起于腹股沟韧带的外侧 2/3 ,下缘游 离,弓形跨过精索,后形成联合腱,止于耻骨梳韧带。 其下缘的部分纤维,沿精索形成提睾肌及其筋膜。
femoral ring Femoral canal Saphenous opening Thigh
Passes through inguinal yes canal Exits the superficial inguinal ring Enters scrotum yes yes
hernia sac
processus vaginalis
Transversalis fascia
Femoral canal
Formation of the inguinal canal in males
Formation of the inguinal canal in femalesLeabharlann (四)睾丸下降与腹股沟疝的关系
(五)疝的修补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direct inguinal hernia
Femoral hernia
The fascial coverings of the spermatic cord
六、睾丸和精索被膜的层次与腹壁层次的关系
腹膜 腹横筋膜 腹前外侧壁 腹横肌 精索外筋膜 腹内斜肌 皮肤 腹外斜肌 浅筋膜 提睾肌筋膜 Scarpa筋膜 腹外斜肌腱膜 Camper筋膜 精索内筋膜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皮肤 腹横筋膜 精索内筋膜 睾丸鞘膜 腹膜外脂肪 提睾肌筋膜 壁腹膜 鞘韧带 睾丸和精索 皮肤 浅筋膜 阴囊

腹部解剖课件PPT

腹部解剖课件PPT

腹壁的肌肉
四、腹壁的神经支配
1.肋间神经 2、肋下神经 3、髂腹下神经 4、髂腹股沟神
经 5、生殖股神经
腹壁的神经支配
腹壁的神经支配
1、肋间后动脉 2、肋下动脉 3、腰动脉 4、腹壁上、下动
脉 5、旋髂深动脉
腹壁的血管
Hale Waihona Puke 五、腹壁的血管腹股沟区的解剖
1、腹股沟管 2、腹股沟疝 3、睾丸下降与
腹部解剖
1、境界 2、分区 3、表面解剖
腹部概述
腹前外侧壁
浅层结构 1、皮肤 2、浅筋膜 脐平面以下浅筋膜分两层 camper筋膜 和scarpa筋膜 (与 会阴浅筋膜colles相延续) 3、皮神经和浅血管
浅筋膜中的结构
1、皮神经 2、浅血管
浅筋膜中的结构
1、肌层
深层结构
腹直肌鞘
腹壁的肌肉
疝的关系
七、腹股沟管的解剖
七、腹股沟管的解剖
七、腹股沟管的解剖
七、腹股沟管的解剖
七、腹股沟管的解剖
腹膜
请同学们注意
下课后请大 家到实验室 去继续解剖

腹部的局部解剖课件

腹部的局部解剖课件

8
腹膜腔、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腹膜腔的概念: 腹、盆腔脏器与腹膜的关系:
腹膜内位器官 腹膜外位器官 腹膜间位器官
腹部的局部解剖
9
第二节 腹前外侧壁
腹部的局部解剖
10
腹壁层次
皮肤 浅筋膜 肌层 腹横筋膜 腹膜外筋膜 壁腹膜 ☆ 局部结构
腹部的局部解剖
11
皮肤
特点:
前外侧皮肤薄而有弹性, 皮下组织松弛,
约1横指处—大腿阔筋膜相 愈着。 浅、深两层之间还有丰富的 淋巴管和小血管:腹壁浅动 脉、旋髂浅动脉和腹壁浅静 脉、旋髂浅静脉,以及脐周 静脉网。
腹部的局部解剖
13
浅筋膜深层
中线 — 附于白线
两侧向下—腹股沟韧带下 方约一横指处—大腿阔 筋膜
耻骨联合与耻骨结节之 间—向下—会阴浅筋膜 和阴茎浅筋膜(腹部浅 筋膜的深面与会阴浅隙 相通)。
肠系膜下静脉
腹部的局部解剖
42
胃的淋巴引流
胃左、右淋巴结 胃网膜左、右淋巴结 幽门上、下淋巴结 脾淋巴结
腹部的局部解剖
43
胃的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腹部的局部解剖
44
胰腺和十二指肠
腹部的局部解剖
45
十二指肠 duodenum
胰腺 pancreas
腹部的局部解剖
脾 spleen
46
腹部的局部解剖
35
位置

毗邻
网膜、韧带
血管
淋巴回流
神经
腹部的局部解剖
36
胃贲门:在第11胸椎左侧;
胃幽门:在第1腰椎下缘 右侧。
胃的位置
腹部的局部解剖
37
胃的毗邻
“胃床”:由胃后壁隔网 膜囊与胰、左肾、左肾 上腺、膈脚、脾、横结 肠及其系膜共同构成。

《局部解剖学腹部》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腹部》PPT课件

向上延伸至膈。
2402.1/脾7/1 结肠韧带:脾前端 a
36
八、肝门静脉
1.的组成:通常由肠系膜上静脉 与脾静脉汇合而成,......。 2.位置与毗邻:胰颈后方→十二 指肠上部的深面→肝十二指肠韧 带→ 肝门→ 左、右支→ 肝。 3.属支与收集范围 4.特点:始、末端均为毛细血
管,缺乏静脉瓣。 5.与腔静脉间的吻合 :主要是三 处……。
2021/7/1
腹股沟镰
a
11
一、层次结构
(四)腹横筋膜 贴于腹横肌、腹直肌鞘后层和弓状线以下腹直肌的深 面。上部较弱,近腹股沟韧带和腹直肌外侧缘处较致 密。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1.5cm处,呈漏斗状向 外突出—腹股沟管深环。
4
2021/7/1
a
12
一、层次结构
(五)腹膜外组织 向后和向下分别与腹膜后隙、盆部的腹膜外隙相续。
2021/7/1
a
37
结肠下区
2021/7/1
a
38
一、空 肠 和 回 肠
位于横结肠及其系膜与小骨盆上口之间。将大网膜翻 向上,鉴别大肠与小肠。 1.位置形态 2.肠系膜:双层腹膜组成, 含有血管、神经和淋巴, 将空、回肠固定于腹后壁, 其着处为系膜根。 系膜根从第L2→右骶髂关 节前方。
横结肠系膜
沟平面。
2021/7/1
L1
a
9
(三)肌层 1.腹直肌:前中线两侧的腹 直肌鞘内。腱划。 2.腹外斜肌:腹股沟韧、腔 隙韧带、耻骨梳韧带、腹 股沟管浅环。
一、层次结构
腹 外 斜 肌
腹 直 肌
腱划
2021/7/1
浅环
a
10
一、层次结构
3.腹内斜肌:起自腹股沟韧 带外侧1/2或2/3、髂嵴及胸腰筋 膜……。 4.腹横肌:起自7~12肋软骨 的内面、胸腰筋膜、髂嵴及腹 股沟韧带外侧1/3。……。 腹股沟镰:腹内斜肌与腹横肌 的下缘呈弓状,跨过精索的上 内侧,在腹直肌外侧缘二者呈 腱性融合称~。

腹部手术的解剖ppt课件

腹部手术的解剖ppt课件
腹部手术的解剖
腹部手术的解剖
一、解剖图
腹部手术的解剖
腹部手术的解剖
二、腹部手术切口
做腹部手术时,先要考虑腹壁切口的位置及其 走行方向。理想的切口,应能充分显露手术野, 使手术顺利进行,并可避免产生一些术后并发症。 简言之,良好的腹部切口应满足三个要求:
易达性 可延长性 安全性
腹部手术的解剖
1、腹壁
腹部手术的解剖
【手术步骤】
皮肤切开位于腹直 肌内外缘之间,距中线 3-4cm.切开皮肤、皮下 组织和腹直肌前鞘后, 用刀柄在腹直肌中间做 一小口直达后鞘。然后 用刀柄和手指顺肌纤维 方向顿性分离,再切断 并结扎。后鞘显露后, 与腹膜一同提起切开。
腹部手术的解剖
1.2.4肋缘下斜切口
肋缘下斜切口为位于右或左侧肋缘下。 优点:显露良好,腹膜缝合较易。对肥胖病人而肋角宽广者尤 为适合。如前次胆道手术采用直切口,再次手术时宜选用肋缘下 斜切口进腹。 缺点:损伤较大,需切断1或2根肋间神经,操作较直切口费时,
腹部手术的解剖
(3) 切开白线,白线为腱 性组织,切开时不应见 到肌肉,否则说明切线 偏斜,应加改正。白线 于近脐部分较宽,近剑 突部分较窄,为避免切 线偏斜,也可先切开下 部白线,再向上切开上 部白线
腹部手术的解剖
(4)用盐水垫或刀柄将 腹膜外脂肪推开,露出 腹膜。如行胆道手术, 应将脂肪层推向左侧, 腹膜切口位于肝圆韧带 的右方;如行胃、脾手 术,应将脂肪层推向右 侧,腹膜切口位于肝圆 韧带的左方。如系腹膜 炎手术,在切开腹膜前 用盐水垫保护好伤口, 防止污染。
腹部手术的解剖
【手术步骤】
(1)术者和助手分 别用一手将皮肤向两侧 拉紧,或以术者左手拇、 食指将皮肤向两侧并向 上绷紧。右手持刀,自 剑突开始向下达脐孔上 方,沿正中线切开皮肤 和皮下组织直至白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mper 筋膜
2❖. 在Su腹p壁e下rfi部ci(al约f在as脐c平ia面:以主下要)由,脂浅筋肪膜和分疏为松两结层:缔浅组层织称组为成Ca。mper1`6s
fascia,含有丰富的脂肪组织,又称脂肪层,向下与股部的浅筋膜相互延续;
Scarpa 筋膜
❖ 深层称为Scarpa` fascia,是富有弹性纤维的膜性层,在中线附于白线,
向下在腹股沟下方约一横指处,紧附于股部的深筋膜,在耻骨结节之间17,越 过耻骨联合向下至会阴,与会阴浅筋膜(Colles筋膜)相延续。
Skin
Superficial fasica Camper’s fascia
Scarpa’s fascia

Muscles of anterior
abdominal
21
(二)深层结构 The Deep Structures
• 肌肉层次 Muscular layer • 血管、淋巴及神经
Vessels, lymph and nerve • 腹横筋膜 Transversalis fascia • 腹膜下筋膜 Extraperitoneal fascia • 壁腹膜 Parietal peritoneum
❖ The Scarpa` fascia:
1) is attached to linea alba medially.
2) continuse downwards cross the inguinal ligament to
blend with the fascia lata of the thigh about 1.5cm below
❖ Above the level of umbilicus, it is a fatty layer.
❖ In the inferior part of the anterolateral wall, the subcutaneous tissue is composed of two layers, the fatty outer layer, known as Camper`s fascia, and the membranous inner layer, the Scarpa` fascia.
22
1. 肌层 The Muscular layer
❖前外侧群 The Anterolateral Group The three flat muscles are the:
– 腹外斜肌 external oblique muscle – 腹内斜肌 internal oblique muscle – 腹横肌 transversus abdominis: – 腹直肌 rectus abdominis – 锥状肌 pyramidalis

wall

Transversalis fascia
18
2. Superficial fascia
❖ Superficial fascia consists of a layer of connective tissue that contains a variable amount of fat.
The Anterolateral Abdominal Wall
• 浅层结构 Superficial structures • 深层结构 Deep structures
12
1.Skin 2.Superficial fascia 3.Deep fascia and muscles 4.Transverse fascia 5.Extraperitoneal fascia 6.Parietal fascia
皮肤 浅筋膜 深筋膜和肌肉 腹横筋膜
腹膜下筋膜 壁腹膜
The layers of the anterolateral abdominal wa1l3l
(一)浅 层 结 构
The superficial structures
• 皮肤 Skin • 浅筋膜 Superficial fascia
14
1. Skin: thinner and more elastic 薄而富有弹性15
the inguinal ligament.
3) is continuous with the superficial fascia of the perineum
(Colles’ fascia).
19
浅 动 脉 、 浅 静 脉 、 皮 神 经
20
髂腹股沟区和下腹部的皮瓣
The ilioinguinal and the lower abdominal flaps
(四分法)
7
二、表 面 解 剖 The Surface Anatomy
• 体表标志 Surface landmark • 表面投影 Surface projection
8
1. 骨 性 标 志
Costal arch 肋弓
Pubic tubercle 耻骨结节
Pubic crest 耻骨嵴
Xiphoid process 剑突
腹部(1)
1
主要内容 Main Content
• 境界与分区 The boundary and region
• 表面解剖 The surface anatomy
• 腹前外侧壁 The Anterolateral Abdominal Wall
2
一、境界与分区
Boundary and Region
3
1. 腹部的境界
•上界:为胸廓下口, 即剑突、肋弓、第 11肋前端、第12肋 下缘和第12胸椎围 成;
• 下界:为耻骨联合 上缘、耻骨嵴、耻 骨结节、腹股沟韧 带、髂嵴至第5腰椎 下缘的连线。
4
2. (固有)腹腔的境界 • 上界:膈 • 下界:骨盆上口
53A. 腹 部 的 Fra bibliotek 区(九分法)
6
3B. 腹 部 的 分 区
Iliac crest 髂嵴
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
髂前上棘
Superior edge of pubic symphysis 耻骨联合上缘
9
Location of inguinal ligament
2. 软 组 织 标 志
10
3. 体 表 投 影
11
三、腹 前 外 侧 壁
23
腹外斜肌 External obliqu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