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剩空气系数计算公式的比较

合集下载

大气污染物基准氧含量与过量空气系数排放浓度折算(含公式)

大气污染物基准氧含量与过量空气系数排放浓度折算(含公式)

大气污染物基准氧含量与过量空气系数排放浓度折算(含公
式)
计算公式
锅炉类型
基准氧含量:ψ(O 2)实测的氧含量:ψ'(O 2)燃煤锅炉
912.6燃油、燃气锅炉 3.5
11污染物
实测浓度:ρ'折算浓度:ρ颗粒物
75107.14二氧化硫
70100.00氮氧化物
2028.57污染物
实测浓度:ρ'折算浓度:ρ颗粒物
75131.25二氧化硫
70122.50氮氧化物2035.00锅炉类型
基准过量空气系数:αs 实测的氧含量:X(O 2)实测过量空气系数:α燃煤锅炉
1.812
2.33燃油、燃气锅炉 1.28 1.62
过量空气系数折算以《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为例
大气污染物氧含量与过量空气系数排放浓度折算
基准含氧量折算
基准含氧量以《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为例
燃煤锅炉
燃油、燃气锅炉
燃煤锅炉
污染物实测标况浓度:C'折算浓度:C
颗粒物7597.22
二氧化硫7090.74
氮氧化物2025.93
燃油、燃气锅炉
污染物实测标况浓度:C'折算浓度:C
颗粒物75100.96
二氧化硫7094.23
氮氧化物2026.92注:黄色区域为输入区,绿色及红色区域为计算结果。

过剩空气系数的计算方法 系数公式

过剩空气系数的计算方法 系数公式

系数公式过剩空气系数的计算方法引言在燃气燃烧产物(烟气)的计算工作中,过剩空气系数的计算是经常遇到的。

一般用于以下两方面:一为在控制燃烧过程中,需要检测燃烧过程中的过剩空气系数,防止过剩空气变化而引起的热效率的降低,以及燃烧工况的恶化。

一为在检测燃气燃烧设备的烟气中的有害物质时,需要根据烟气样中氧含量或二氧化碳含量确定过剩空气系数,从而折算成过剩空气系数为1时的有害物含量。

为了简化计算,通常是采用近似的计算公式。

但是这些近似公式都有一定的设定条件。

不考虑设定条件,盲目地使用近似公式,往往会引起较大的偏差,甚至于出现错误。

这也是在检测工作中经常发现数字矛盾的原因之一。

为了减少读者的查阅资料的时间,本文适当地重复过去推导的公式,强调的是近似公式的使用条件以及应用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最后提出两个比较精确的过剩空气计算公式,供有关人士参考。

一.根据燃烧产物的成分计算过剩空气系数本文讨论的主要是完全燃烧情况下的过剩空气系数。

这里的完全燃烧是指燃烧产物中未完全燃烧成分很低,例如CO与NOX含量属于ppm级。

在计算燃烧产物成分时可以不计入这些未完全燃烧成分。

1.过剩空气的来源在完全燃烧条件下,燃烧产物中有过剩空气,来源于两个情况。

一为在燃烧过程中混入过多空气,使燃烧后燃烧产物中有过剩的空气;另一为根据分析燃烧产物成分的需要抽取烟气样时,混入了周围的空气。

在燃烧以前混入过多的空气,会增加热损失,降低热效率;混入的空气过少(过剩空气系数小于1)也会恶化燃烧,造成污染环境与能源浪费。

为此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烟气样中的成分计算过剩空气系数。

从而做出调整燃烧工况的措施。

在燃烧以后混入周围的空气大多数是在抽取烟气样时发生的。

为了消除多余空气对烟气样中成分的影响,需要折算到没有多余空气时(过剩空气系数=1)烟气样的成分。

这也需要计算过剩空气系数。

虽然在燃烧前混入过多空气会影响燃烧工况,而燃烧后混入空气对燃烧工况没有关系。

但是它们对烟气样的成分的影响是相同的。

大气污染物的过量空气系数折算值计算

大气污染物的过量空气系数折算值计算

大气污染物的过量空气系数折算值计算过量空气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的大气污染物浓度超过了一些特定的标准限值造成的危害。

通常通过将大气污染物的浓度与相应的标准限值进行比较来计算过量空气系数。

当大气污染物的浓度超过标准限值时,过量空气系数就会大于1,表示该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增加。

过量空气系数折算值是通过对不同污染物的过量空气系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用于评估大气中多种污染物的综合危害程度。

折算值的计算需要确定各种污染物的相对权重,即毒性系数,以反映不同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不同危害程度。

过量空气系数折算值的计算方法如下:
1.收集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数据,并确定参考标准限值。

2.将实测的污染物浓度与相应的标准限值进行比较,计算得到每种污染物的过量空气系数。

3.确定各种污染物的毒性系数,这一步通常需要借助相关的环境、生态和健康学研究成果,根据不同污染物的毒性程度进行判断。

4.将各种污染物的过量空气系数与相应的毒性系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折算值。

加权平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如简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等。

大气污染物的过量空气系数折算值计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基于科学的实测数据和环境、生态和健康学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的数学和统
计学方法。

通过该计算可以更好地评估大气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综合危害程度,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武汉培训-烟尘(气)采样常见问题辨析

武汉培训-烟尘(气)采样常见问题辨析

《烟尘(气)采样常见问题辨析》1、烟气含湿量的含义?指烟气中含水蒸汽质量与绝热干烟气质量的比,通常用体积百分数来表达,烟气所含水蒸汽体积与烟气总体积的比,该参数是为了计算干烟气体积及采样流量。

烟气含湿量受烟气的酸露点影响较大,烟气温度一定,酸露点越高,烟气含湿量越小,但液化水反而会更多,而液态颗粒水不是烟气含湿量,即使烟道中再多液态水。

国标认可的含湿量测量方法有:重量法、冷凝法和干湿球法。

2、基准过剩(量)空气系数和基准氧含量的关系?过剩(量)空气系数是指燃烧设备实际进气与理论空燃比下的进气量之比;基准含氧量是根据典型的燃料和典型的燃烧技术来规定的,国标规定燃煤锅炉为9%、燃油及燃气锅炉为3.5%、燃气轮机为15%。

过量空气系数计算公式:α≈21/(21-O 2)。

如果把基准氧含量代入公式计算,就可得到基准过剩(量)空气系数。

我们的仪器上可以直接输入基准过剩(量)空气系数。

国标规定基准过剩空气系数应按α=1.8(燃煤锅炉),α=1.3(燃油燃气锅炉),α=3.5(燃气轮机)。

见附录 3、如何选择预期采样流量?为了保证采集的烟尘样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国标要求:样品体积不小于1m 3,并采样时长不小30min 。

所以推荐采样的目标流量设定为30L/min 左右。

4、为什么要选嘴?如何正确选嘴?烟尘平行采样仪,之所以谓“平行”,其实质就是要求采样流速和烟道流速在理论上实现一致,而不是流量一致,当然流量也不可能一致,所以就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嘴。

仪器是根据烟道工况条件及烟气流速依公式:)Xsw 1(PrBa Tr273Ts 273s P Ba Vs d 047.0r Q 2-⨯++⨯++⨯⨯⨯='计算采样流量,也是目标流量,然后仪器自动按目标流量跟踪采样。

这里,只有确定了嘴径,才能确定目标流量。

由于抽气泵的流量和负载能力限制,所以,在选嘴时,依据泵的中间流量为我们预期的目标流量,保证烟道流速场波动时,仪器能兼顾调节的范围。

加热炉热效率计算

加热炉热效率计算
⑤加热炉的热效率
1 q1 q 2 q3 q 4
3.4.4 正平衡计算热效率
(3-75)
正平衡计算就是由加热炉的有效热量来计算热效率,用公式表示为:

Q8 Q7 Q6 Q5
Q0
(3-76)
管式加热炉的有效热量又叫热负荷,如图 3-2 所示的连续重整加热炉,它的 热负荷由两部分组成,辐射段热负荷和对流段热负荷,分别对原料油和省煤器中 的水进行加热的。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烟气预热预热空气的热量不应该计算在词加 热炉的热负荷中,因为这部分热量又会随着热空气进入加热炉中,只属于热量在 整个体系中的转移。 (1)辐射段的热负荷
(3-69)
(3-70)
A A1 t t a
14
T 4 Ta 4 A2 100 100 t ta
(3-71) (3-72) (3-73) (3-74)
T t 273.15
Ta t a 273.15
LO ——燃料气的理论空气量,kg 空气/kg 燃料;
L——燃料气的实际空气量,kg 空气/kg 燃料。
V1 0.01 X i V1i
(3-54)
V2 0.01H 2 S
29 V3 0.01 X i V3i V0 GH 18 10
I lk V0 C空气 T
Q1 I py I lk
q1 Q1 / Q0
式中: Q0 ——入炉的总能量,kJ/Nm³ ;
; QF ——燃料入炉时带进炉的热量,kJ/Nm³ ; QK ——空气带来的热量,kJ/Nm³ N——鼓风机或是压缩的功,kJ/Nm³ ;
I rt , I rb ——燃料在体系入口温度和基准温度(环境温度)下的热焓,

大气污染物基准氧含量与过量空气系数排放浓度折算(含公式)

大气污染物基准氧含量与过量空气系数排放浓度折算(含公式)

计算公式
锅炉类型
基准氧含量:ψ(O 2)实测的氧含量:ψ'(O 2)燃煤锅炉
912.6燃油、燃气锅炉 3.5
11污染物
实测浓度:ρ'折算浓度:ρ颗粒物
75107.14二氧化硫
70100.00氮氧化物
2028.57污染物
实测浓度:ρ'折算浓度:ρ颗粒物
75131.25二氧化硫
70122.50氮氧化物2035.00锅炉类型
基准过量空气系数:αs 实测的氧含量:X(O 2)实测过量空气系数:α燃煤锅炉
1.812
2.33燃油、燃气锅炉 1.28 1.62
过量空气系数折算 以《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为例
大气污染物氧含量与过量空气系数排放浓度折算
基准含氧量折算
基准含氧量 以《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为例
燃煤锅炉
燃油、燃气锅炉
燃煤锅炉
污染物实测标况浓度:C'折算浓度:C
颗粒物7597.22
二氧化硫7090.74
氮氧化物2025.93
燃油、燃气锅炉
污染物实测标况浓度:C'折算浓度:C
颗粒物75100.96
二氧化硫7094.23
氮氧化物2026.92注:黄色区域为输入区,绿色及红色区域为计算结果。

燃烧所需空气量和过量空气系数

燃烧所需空气量和过量空气系数

二、不完全燃烧方程式 定义:燃料不完全燃烧时,各烟气成分之间的关系。 表达:燃料的元素成分、烟气分析所得各烟气成分。
CO 21 - O2 - (1 )RO 2 % 0.605
(3 - 41)
第四节 根据烟气成分求过量空气系数及烟气焓
一、运行时过量空气系数的计算 运行时过量空气系数可以由烟气分析结果加以确定。
Vy VCO2 VSO2 VN2 VH2O VO2 VCO Nm3 / kg
二、根据燃烧化学反应计算烟气容积
※计算思路: 实际烟气容积=理论烟气容积+过量空气容积(干)+过量空气带入 的水蒸气容积 或:实际烟气容积=干烟气容积+水蒸气容积
(一)理论烟气容积
定义:=1并且燃料完全燃烧 计算:
(1)VRO2 的计算
①燃料中的氢生成的水蒸气
11.1 H y 0.111 H y Nm3 / kg
100
100
②燃料中的水分生成的水蒸气
22.4 W y 0.0124 W y Nm3 / kg 18 100
③理论空气量带入的水蒸气
“空气含湿2128.4量1W0d0y k0”.01是24W指yNm13k/ kgg 干空气带入的水蒸气量,单位为 g/kg干空气。 每标准立方米干空气带入的水蒸气容积为:
“过量空气系数”、“过量空气量”
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
" l
的作用及最佳值
与燃料种类、燃烧方式以及 燃烧设备的完善程度有关
炉膛出口
固态排渣煤粉炉中, 无烟煤和贫煤的炉 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 为1.25,而烟煤与 褐煤则为1.20。 思考:这是为什么?
第二节 烟气成分及其烟气量的计算
一、烟气成分
⑴当=1并且完全燃烧时,烟气由CO2、SO2、N2和H2O组成, 其容积为

过剩空气系数地计算方法

过剩空气系数地计算方法

过剩空气系数的计算方法引言在燃气燃烧产物(烟气)的计算工作中,过剩空气系数的计算是经常遇到的。

一般用于以下两方面:一为在控制燃烧过程中,需要检测燃烧过程中的过剩空气系数,防止过剩空气变化而引起的热效率的降低,以及燃烧工况的恶化。

一为在检测燃气燃烧设备的烟气中的有害物质时,需要根据烟气样中氧含量或二氧化碳含量确定过剩空气系数,从而折算成过剩空气系数为1时的有害物含量。

为了简化计算,通常是采用近似的计算公式。

但是这些近似公式都有一定的设定条件。

不考虑设定条件,盲目地使用近似公式,往往会引起较大的偏差,甚至于出现错误。

这也是在检测工作中经常发现数字矛盾的原因之一。

为了减少读者的查阅资料的时间,本文适当地重复过去推导的公式,强调的是近似公式的使用条件以及应用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最后提出两个比较精确的过剩空气计算公式,供有关人士参考。

一.根据燃烧产物的成分计算过剩空气系数本文讨论的主要是完全燃烧情况下的过剩空气系数。

这里的完全燃烧是指燃烧产物中未完全燃烧成分很低,例如CO与NO X含量属于ppm级。

在计算燃烧产物成分时可以不计入这些未完全燃烧成分。

1.过剩空气的来源在完全燃烧条件下,燃烧产物中有过剩空气,来源于两个情况。

一为在燃烧过程中混入过多空气,使燃烧后燃烧产物中有过剩的空气;另一为根据分析燃烧产物成分的需要抽取烟气样时,混入了周围的空气。

在燃烧以前混入过多的空气,会增加热损失,降低热效率;混入的空气过少(过剩空气系数小于1)也会恶化燃烧,造成污染环境与能源浪费。

为此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烟气样中的成分计算过剩空气系数。

从而做出调整燃烧工况的措施。

在燃烧以后混入周围的空气大多数是在抽取烟气样时发生的。

为了消除多余空气对烟气样中成分的影响,需要折算到没有多余空气时(过剩空气系数=1)烟气样的成分。

这也需要计算过剩空气系数。

虽然在燃烧前混入过多空气会影响燃烧工况,而燃烧后混入空气对燃烧工况没有关系。

但是它们对烟气样的成分的影响是相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8·
第 5期
傅忠诚 , 等 :过剩空气系数计算公式的比较
第 26卷
(1)、(2)偏差小 , 比较精确 。
3 结语
① 式 (1)、(2)由于只检测烟气中 CO2 或 O2 的体积分数 , 方法简单 , 计算快 。但偏差大 , 所以用 于控制 、调节和初步判断燃烧过程较合适 。
② 式 (3)需同时检测烟气中 CO2 和 O2 的体 积分数 , 但其计算结果较精确 , 所以用于检测部门评 价燃具烟气中有害物的含量及鉴定燃具对环境的污 染较合适 。
② 在 相 同 的 CO2 、O2 的体 积 分 数下 , 按式
(1)、(2)计算的过剩空气系数相同 , 与理论值的偏 差也相同 。 2个公式具有相同计算结果 。
③ 随着干烟气中 O2 体积分数增大或 CO2 体 积分数减小 , 过剩空气系数偏差也在增大 。
④ 由 于简 化 条件 少 , 式 (3)计算 结 果较 式
19
8.52 9.52 10.0 11.737 1.062 19.010 11.056 11.056 10.012 10.563 10.563 0.124
20
8.52 9.52 10.5 11.737 1.010 19.101 11.605 11.605 10.513 10.619 10.619 0.124
参考文献 :
[ 1] 同济大学 , 北京建筑工程 学院 , 哈尔滨 建筑工 程学院 ,
等 .燃气燃烧与应 用 (第 二版 )[ M] .北京 :中 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 , 1994. [ 2] 金志刚 .燃气测 试技 术 手册 [ M] .天津 :天 津大 学出 版社 , 1994. [ 3] 傅 忠诚 , 薛 世 达 , 李振 鸣 .燃 气燃 烧 新装 置 [ M] .北 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84.
· 27·
第 5期 煤气与热力 第 26卷
空气 , 燃烧 后生成 8.52 m3 干烟 气 , 其 中 CO2 为 1
干烟气中 O2 的体积分数为 :
m3 。当 α>1时 , 1 m3 的 CH4 完全燃烧需空气 9.25
m3 +(α-1)V0 (其 中 V0 为理 论 空气 量 , 单 位为
m3 ), 燃烧后生成 8.25 m3 +(α-1)V0干烟气 , 其中
CO2 仍为 1 m3 。
根据上述分析 , 干烟气中 CO2 的体积分数为 :
φCO2
=V0fd
VCO2 +(α-1)V0
(4)
式中 VCO2 ——— 1 m3 燃气完 全燃烧生成的 CO2 体 积 , m3
21
8.52 9.52 11.0 11.737 0.964 19.183 12.174 12.174 11.014 10.670 10.670 0.125
2.2 结果分析 ① 随着过剩空气系数的增大 , 烟气被空气稀
释的程度增加 , 因此 , 干烟气中 CO2 含量不断减少 , O2 含量不断增大 , CO2 和 O2 的总含量不断增大 。
φ′O2 =V200fd.+9((αα--11))VV00
(6)
式 (4)和式 (6)是根据燃烧反应式计算的干烟
气中 CO2 的体积分数和 O2 体积分数与过剩空气系 数的关系 。
2 计算 结果及分析
2.1 计算结果
首先根据燃烧反应方程式 , 用式 (4)和式 (6)计
算出在 不 同过 剩空 气 系数 下 完全 燃 烧 干烟 气 中
3
8.52 9.52
2.0 11.737 5.543 11.023 2.117 2.117 2.001 5.868 5.868 0.069
4
8.52 9.52
2.5 11.737 4.386 13.090 2.676 2.676 2.502 7.042 7.042 0.082
5
8.52 9.52
3.0 11.737 3.628 14.439 3.235 3.235 3.003 7.825 7.825 0.092
α φCO2, max/% φCO2 /% φ′O2 /%
α1
α2
α3
e1 /% e2 /% e3 /%
1.0 11.737 11.737 0.000 1.000 1.000 1.000 0.000 0.000 0.000
2
8.52 9.52
1.5 11.737 7.530 7.491 1.559 1.559 1.501 3.912 3.912 0.046
φCO2, max =VVCO 0fd2
α1 、α2 和 α3 与 α的 偏差 , 可验证公 式计算的 准确 (5) 性 。 计算结果见表 1。
表 1 CH4 燃烧计算表 Tab.1 CH4 combustioncalculationtable
序号 1
V0fd/m3 8.52
V0 /m3 9.52
(3)
式 (3)是式 (1)没做 b点假设的公式 。
④ 通过燃烧反应方程式计算过剩空气系数 。
以 CH4 为例 , 燃烧反应方程式为 [ 3] :
CH4 +2O2 +2 ×3.76N2
CO2 +2 ×3.76
N2 +2H2 O
当 α=1时 , 1 m3 的 CH4 完全燃烧 , 需 9.52 m3
计算燃烧过程的过剩空气系数 , 对控制燃烧过
程 , 实现安全 、高效和低污染燃烧是非常重要的 , 对
确定燃具燃烧产物中有害气体含量及其对环境的污
染程度也是必要的 。 目前对现用公 式有不同的理
解 ,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及应用的对比 , 提出不同公式
的使用范围 。
1 公式简述
① 根据干烟气中 O2 的体积分数计算过剩空 气系数 α[ 1] :
V0fd——— 1 m3 燃 气 完 全 燃 烧 生 成 的 理 论 (α=1)干烟气量 , m3
CO2、O2 的体积分数 , 该值为理论值 。然后将理论值 分别代入式 (1)、(2)和 (3), 计算 出过剩空气系数
如果 α=1, 式 (4)变为 :
α1 、α2 和 α3 , 再与理论值 α相比较 。 e1 , e2 和 e3 为
9
8.52 9.52
5.0 11.737 2.146 17.079 5.470 5.470 5.006 9.390 9.390 0.110
10
8.52 9.52
5.5 11.737 1.947 17.433 6.028 6.028 5.506 9.603 9.603 0.112
11
8.52 9.52
空气系数 α[ 2] :
α=φCφOC2,Om2 ax
(2)
式中 φCO2, max———在 α=1且完全燃烧时干烟气中 CO2 最大的体积分数 , %
φCO2 ———干烟气中 CO2 的体积分数 , % 式 (2)是在式 (1)基础上 , 考虑燃料特性系数 β
后演变而成 。 式 (1)的 2点 假设对式 (2)也适 用 。
α=2
20.9 0.9 -φ′O2
式中 α———过剩空气系数
(1)
20.9———空气中氧的体积分数 , %
φ′O2 ———干烟气中氧的体积分数 , % 推导式 (1)有 2点 假设 :a.燃料 中 N2 含量很
少 , 可忽略 。 b.干烟气中氮的体积分数接近 79%。 ② 根据干烟气中 CO2 的体积分数计算过剩
摘 要 : 介绍了常用的过剩空气系数计算公式 , 通过计算比较 , 提出不同公式的使用范围 。 关键词 : 过剩空气系数 ; 理论空气量 ; 理论烟气量
中图分类号 :TU9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4416(2006)05 -0027 -03

ComparisonofCalculationFormulasforExcessAirRatio
6.0 11.737 1.782 17.727 6.587 6.587 6.007 9.781 9.781 0.114
12
8.52 9.52
6.5 11.737 1.643 17.975 7.146 7.146 6.508 9.931 9.931 0.116
13
8.52 9.52
7.0 11.737 1.524 18.187 7.704 7.704 7.008 10.060 10.060 0.118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五 )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的力度 加快建立和完善以 《节约能源法 》为核心 , 配套法规 、标准相协调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 , 依法强化监督管 理 。一是研究完善节约能源的相关法律 , 抓紧制定 《节约用电管理办法 》 、《节约石油管理办法 》 、《能源效率 标识管理办法 》、《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等配套法规 、规章 。 二是制定和实施强制性 、超前性能效标准 。 包括 主要工业耗能设备 、家用电器 、照明器具 、机动车等能效标准 。组织修订和完善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 、 建筑节能标准 , 加快制定建筑物制冷 、采暖温度控制标准等 。 当前重点是加快制定机动车燃油经济性限值标 准 , 从 2005年 7月 1日起分阶段实施 , 同时建立和实施机动车燃油经济性申报 、标识 、公布三项制度 。 三是 建立和完善节能监督机制 。组织对钢铁 、有色 、建材 、化工 、石化等高耗能行业用能情况 、节能管理情况的监 督检查 ;对产品能效标准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行业设计规范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 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 (章 )的规定进行监督检查 。 健全依法淘汰的制度 , 采取强制性措施 , 依法淘汰落后 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 、设备 。 充分发挥建设 、工商 、质检等部门及各地节能监测 (监察 )机构的作用 , 从各 环节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 (六 )加快节能技术开发 、示范和推广 组织对共性 、关键和前沿节能技术的科研开发 , 实施重大节能示范工程 , 促进节能技术产业化 。建立以 企业为主体的节能技术创新体系 , 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 引进国外先进的节能技术 , 并消化吸收 。 组织先 进 、成熟节能新技术 、新工艺 、新设备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 同时组织开展原材料 、水等载能体的节约和替代 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 。 重点推广列入 《节能设备 (产品 )目录 》的终端用能设备 (产品 )。 国家制定节能技术开发 、示范和推广计划 , 明确阶段目标 、重点支持政策 , 分步组织实施 。国家修订颁布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 引导企业有重点地开发和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 , 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投资方向 。 在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等各类国家科技计划以及地方相应的计划 中 , 加大对重大节能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 。 建立节能共性技术和通用设备科研基地 (平台 )。鼓励依托科研单位和企业 、个人 , 开发先进节能技术 和高效节能设备 。引入竞争机制 , 实行市场化运作 , 国家对高投入 、高风险和项目给予经费支持 。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 , 加大资金投入 , 加强节能技术开发 、示范和推广应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