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吴晓波)

合集下载

吴晓波:用第三只眼睛紧盯下一轮的发展!

吴晓波:用第三只眼睛紧盯下一轮的发展!

吴晓波:用第三只眼睛紧盯下一轮的发展!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弱点已经暴露出来了。

原来认为,做企业只要把产品质量做好,客户服务做好就行,但如今的问题却是—产品的主导技术每天在更新。

中国和美国的互联网创新区别就在这里,美国大部分互联网创新公司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平台,我们的很多互联网企业没有技术支撑,所以淘汰率很高。

■文/沈伟民高峰对话地处中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地区的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自2012年至今,已连续四年推出了《中国企业健康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按照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吴晓波的话说:“该项研究还将继续,并期待着与所有关心中国企业健康发展的人们一起,共同构筑下一个三年、十年、三十年的中国企业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

”作为同样关注中国企业健康的《经理人》,跟踪了该《报告》四年。

我们注意到,《报告》并不局限于浙江区域的企业,而是将其目标对象锁定为全国各经济区域中的企业。

为什么作为一个管理学院,会如此执着于这样一件事情?吴晓波表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愿景就是,培养、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健康力量!”的确,在历年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学生中,不乏那些对行业经济具有引领影响的人物,这些人物包括“不走寻常路”的美特斯邦威集团董事长周成建、家居业知名品牌顾家家居的董事长顾江生、中国蓄电池产业的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以及主导了包括对超华科技、华伍股份和潍柴动力等20多家上市公司投资的深圳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创始合伙人程厚博等企业家群体。

可以说,对于中国民营经济的创新和指导,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扮演了极其重要的导师作用。

在当下新常态和新阶段中,包括周成建在内的无数中国企业家们,正在遇到新的难题和困惑,而作为与中国企业家零距离的吴晓波院长及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老师们,则运用创新思路结合实践探索,为企业家、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应对策略。

跨越机会《经理人》:今年《报告》中,提到“中国企业创新力、领导力、市场力改善缓慢乏力”。

吴晓波60、70退下,让80、90后上吧!

吴晓波60、70退下,让80、90后上吧!

吴晓波60、70退下,让80、90后上吧!未来的改革,真的就跟部队打仗一样。

我们已经习惯用陆军的方式作战,配备也都是陆军的装备,但如果未来是空军作战呢?如果未来你的竞争对手不再是60、70后,而是80、90后这些孩子,他们不在终端店而是在互联网上与你作战呢?到时把陆军部队改成空军部队,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

今年年初,吴晓波的一篇《去日本买只马桶盖》引爆了国人对中国制造的忧思。

7月14日,吴晓波深入惠达卫浴进行调研,与惠达总裁王彦庆就中国制造转型突围之路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后,《执行官》出版人段传敏与吴晓波先生就中国制造及创业的相关话题进行了对话。

年轻人创业更有优势《执行官》:您如何看待“大学生休学创业”的现象?吴晓波:最主要的原因是就业形势紧张。

每年高校有七百多万就业人口,加上城市化转移过程中产生的就业人口也有三四百万,在实体经济下滑的情况下,两重挤压,选择创业的人也越来越多。

另一个原因是现在正处于一个创业风口上,制造业、服务业都处于一个与互联网建立连接的阶段。

很多人把这种创业叫做“积木式创业”,积木模块都是已有的,就看你搭积木的速度以及能搭成什么花样来。

与80年代、90年代国内的创业热潮不同,这一次创业潮是基于互联网的,而现在互联网技术日臻完善,物流系统业已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大部分年轻人选择的创业类型都是“模式创新”,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创新类型。

比如O2O、自媒体、互联网金融等等,模式都是已有的,只不过是借由互联网,以新的工具将其替代。

《执行官》:曾有天使投资人认为60后已经处于巅峰时期了,70后还处于爬上巅峰时期。

但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他们认为80后、90后才是创业主力军。

在您看来,是有一定经济基础和人脉的70后,还是更为年轻的80后、90后创业更有优势?吴晓波:当然是年轻人更有优势。

现在创业基本都是与互联网连接。

70后和80、90后是两个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分割线是QQ。

QQ是1999年才出现的,那时候70后已经成年,基本完成社交部分,这时候才开始接触互联网,而80后、90后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在十几岁、甚至更小的时候就进入互联网,并和互联网一起成长。

2028年,中国将发生巨变我们现在引以为傲的能力和资源将荡然无存……

2028年,中国将发生巨变我们现在引以为傲的能力和资源将荡然无存……

2028年,中国将发生巨变我们现在引以为傲的能力和资源将荡然无存……胡子哥导语:过去的10年,是世界发生剧烈变化的10年。

站在2018回望2008,可以发现这十年中很多事情的发展变化是如此不可思议。

中国企业在这10年中,之所以诞生那些成功者,是因为他们跟上这个时代变革的步伐,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和突破。

未来十年的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将会走向何方?来看看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见解。

以下为吴晓波演讲全文(有删改):10年好像并不是很遥远,但是我们站在2018年的5月份回望2008年的5月份,你会发觉很多事情的变化是我们10年前根本难以想象的。

比如10年前没有智能手机,乔布斯还活着,当时全世界最大的手机公司是谁?诺基亚,今天它已经倒闭了,倒闭的时候全球总裁在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倒闭了,我们好像什么东西都没有做错,但是我们今天就倒闭了。

”10年前没有微信,甚至10年前没有微博,10年前没有天猫,10年前没有小米,10年前没有共享单车,10年前没有今日头条,没有滴滴打车,没有美团大众点评,10年前京东的销售额是10亿人民币,去年1000亿,10年涨100倍,10年前这些东西都没有。

10年里面中国发生了特别多的数据变化:经济总量增长2.5倍中国人民币规模总量增长3.25倍外汇储备增长1.5倍汽车销量增长3倍电子商务在社会零售总额占比增长13倍世界500强中国公司从33家增加到115家高铁里程增长183倍城市化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北京十亿美元富豪数超过纽约深圳房价涨了4.7倍阿里和腾讯交替成为亚洲最大市值公司……我们看到的这些变化,有些是线性的,有些是非线性的。

但是,每个企业在过去的10年、20年里面,没有一个企业跟这个国家是一帆风顺的。

过去的10年里面,一些能够走到今天的企业,比如阿里和腾讯,都是因为他们不断自我突破和变革。

中国制造黄金10年,1998年到2008年,2008中国外贸出去,08年跌了24%,09年跌了16%,然后开始稳定。

吴晓波2小时超长演讲:传统行业如何转型升级都讲清楚了未来趋势:新实业新消费新金融新城镇化

吴晓波2小时超长演讲:传统行业如何转型升级都讲清楚了未来趋势:新实业新消费新金融新城镇化

吴晓波2小时超长演讲:传统行业如何转型升级都讲清楚了!未来趋势:新实业、新消费、新金融、新城镇化近日,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厦门发表演讲,阐述了2015年是大企业危机年。

吴晓波认为,过去的经验已经不行了,中国大企业面临的危机是系统性的、生态性的,而人才、资本战略转型是系统性问题,如果你用过去成功的方式走到今天,你会发现如果你不进行变化的话,你一定会被淘汰。

以下是吴晓波的演讲全文:大家上午好,说到产业的变革,首先要花一点时间谈宏观经济。

4月15日是物价局公布一季度数据的时间,有10个人参加,其中有5个经济学家,去之前我们大家还没有看到最终的数据,但大家都知道,今年的GDP是2014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最差的数据。

总理开了两个半小时的会,所有的部长都在,5个经济学家给到总理的意见,其实只有一个意见,就是货币必须更加的宽松。

而且5个人里面有3个认为中国和全球都处在新常态,未来5年内全球经济都好不了,每个国家货币发行的容忍度更大。

开完会我说不到一个月就会降息,宏观层面没有太大的办法,我觉得这个应该是近十年来最大的一次资产泡沫的崛起。

整个数据从去年的四季度以后到今年一季度的,所有的数据都处在下滑的阶段。

从宏观来看,实业在往下走,泡沫在往上涨。

我们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智囊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上个礼拜的经济论坛有一个判断,他认为中国经济会在未来的两年内成功探底。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策层的判断,他认为未来两年我们处在探底的通道中。

这个探底怎么达成呢?他用了另外一个词“高投资处理”,通过货币大规模的投放,来推动产业转型。

这一次李总理在经济复苏过程中使用的办法很新,就是拉网抓鱼。

湖里面很多鱼,一张网,船往中间挤,所有的鱼都会自己跳起来,政府说未来一定有相当一部分投资会转移到实体经济。

北京有一个新三板,今年有2000家以上的公司上市,然后加快直接融资,政府通过拉网的方式把资金往资本市场赶,这个就是今天经济的景象,然后就出现了产业的问题。

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方向简析

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方向简析

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方向简析提示: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方向简析.由于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外制造业元气大伤,2011年以来欧债危机的波及,资金短缺再次困扰行业。

出手收购海外战略性资源,或进行战略性的海外布局,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出海的首要目标。

以前民营企业出海为找技术、找市尝找品牌,现在一些有实力的民企更对战略资产感兴趣,或是进行战略性海外布局。

导读: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方向简析.由于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外制造业元气大伤,2011年以来欧债危机的波及,资金短缺再次困扰行业。

出手收购海外战略性资源,或进行战略性的海外布局,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出海的首要目标。

以前民营企业出海为找技术、找市场、找品牌,现在一些有实力的民企更对战略资产感兴趣,或是进行战略性海外布局。

参考:《中国地震专用仪器制造及地震服务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五年投资战略分析报告》一、产业转移随着我国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进入深化阶段,有关制造业产业转移的讨论愈发激烈。

由于世界各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相对变化,新一轮的全球制造业产业转移已经拉开了序幕。

在这种国际产业大的变动背景下,制造业产业转移呈现出了许多新的趋势。

从转移方向上看,此次制造业产业转移表现出由中国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转移的总体趋势。

从制造业结构比例来看,全球先进制造业比重不断提升。

发达国家凭借其在品牌、知识产权、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主动发展先进制造业,同时引导先进生产力回流发展。

受人力成本制约明显的劳动密集型产能则逐渐从我国向东南亚、墨西哥、巴西等国家和地区转移。

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严峻局面。

在国内的调整,则是沿海地区的工厂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是一个主要的方向。

产业转移不是简单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而是借助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在转移过程中趋利避害,在转移中转型升级,以单向转移发展为多向转移,以盲目的转移到理性的转移,特色产业转移、产业链条化转移等。

转移的核心就是增强后发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加快推进地区间经济的均衡发展,并着眼于提高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给制造业安上“脑袋”和“翅膀”——对话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波

给制造业安上“脑袋”和“翅膀”——对话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波

这 股潮流 正 在 改变企 业
浙江 大 学


创 新 管理 与 持续 竞

争 力研 究

国家创 新 基 地 主 任


浙 商 》 : 这 些 都 是 我 们 企 业 突 出重 围 的 新 方 向 《

选 国家教 育部 才
“ ”
新世纪优秀人 得
我 们 很高 兴 地 看 到 浙 江 很 多的 制造 业 企 业 在 突


总部 经 济 不 是 楼 宇 经 济 包括 科 技服 务


更重 要 的是 搞 好现



l 新 能源 bk ~l:
,
新 材料

创意产 业 等

创意 产 业 将 特别 是与制

研 发服 务
金 融服 务

在浙商 的新
轮 发 展 中扮 演 重 要 的角 色

人才 眼 务等
造 业 联 系 紧 密的 工 业 设 计 与 IC 设 计 将 成 为 我省 制 造 业
tj j
编者按 :
浙商》杂志与浙江大学管理 学院强强 联手 达 成战略合作 《 从本期开 始 我们将推 出系列文章 来展 示 来 自这 所百 年高校与

学 晴





线实践相结合的商业 智慧




郏 番挢 工大学管理 学 院常务副院长吴 晓波

我 认 为 做强 制造业 是体现 浙商实 力的关键 但在新 的竞争环 境下 必 须 给 制造业 安 上 个 脑 袋 : 商业 模 式 的 创 新 ; 接 上 翅膀 : 对接信息化 与对接金融 资本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走向和发展方向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走向和发展方向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走向和发展方向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中国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制造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制造业未来的走向和发展方向将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中国制造业未来的走向和发展方向。

一、发展趋势1.高端制造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中国制造业已不再是低成本劳动力的制造中心,而是开始向高端制造业转型。

例如:中国已成为全球产能最强的电动汽车生产国。

未来,中国制造业将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实现向高端领域的跨越。

2.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成新的趋势在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未来,中国制造业将积极推进绿色制造,努力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制造,发展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绿色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智能制造加速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领域,为智能制造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未来,中国制造业将继续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制造模式,应用新兴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发展方向1.加强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高科技是制造业向高端发展的基础。

未来,中国制造业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推进技术升级和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全球技术竞争。

2.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制造业必须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等技术,提高效率和质量。

3.推动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制造业必须推动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制造,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4.加强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促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国家掀起“中国制造2025”新浪潮,中国的制造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未来的中国制造业会呈现出哪些趋势呢?本文从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智能制造以及全球化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呈现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

技术创新技术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未来,中国制造业将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核心技术为支撑,以提高产品品质和降低成本为目标,推进制造业的智能化、精益化、绿色化和服务化。

以人工智能为例,未来中国制造业将大力扶持研发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等关键领域,实现真正的智能制造。

此外,国家还将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领域的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和核心竞争力。

产业转型随着制造业产业链的逐步完善,未来中国制造业将加快产业转型,由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型。

制造业转型的属性是质变,未来的中国制造业需要创新、升级、拓展新业务和新领域,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除了传统的制造业领域,未来还将涌现出一批高端制造领域,如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等。

国家将通过政策扶持、技术研发、财税金融等多维度的手段,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方向转变。

智能制造智能化是未来制造业的大势所趋,未来的中国制造业将以智能制造为发展方向。

智能制造要求工厂数字化、智能化,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获取生产线运行数据,实时调整生产流程和效率,减少人工干预,最大程度优化企业的生产效益和企业效益。

未来,智能制造将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将加大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积极支持建设信息云平台和智能机器人示范工厂,促进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推动制造业的整体智能化。

全球化制造业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未来的中国制造业将继续加强国际合作,开展全球化经营。

一方面,企业可以引进国外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全球产业分工的优势,提高产品品质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扩展国际市场,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吴晓波在2014年至2015年的演讲中表示,中国制造业正在在发生着一场非常有趣的变化,一次重大的创新。

但是很可能在很长时间里面,中国的这些制造业的转型是走入了一个误区,被马云同志带到沟里面去了。

来源:A股那些事以下为演讲内容摘录:大家好,我记得我读大学的时候,读过一本书,其中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深,马克在战壕里对另外一个人讲,我们这一代人是否比上一代人更值得信任。

一代人重要的使命就是把上一代人干掉,只是干掉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分配到一家全国最大的一家通讯社,里面有两位我的前辈,一位是离休干部,一位是50年左右的人,我上班第一天领导就给了我一个热水瓶,上班的时候,你到传达室,每个人排队,拿自己的水瓶上去写稿采访,下班的时候再把水瓶拎下来。

所以我觉得不能这么过,记得工作没几年就买了一台电脑,电脑这个事在整个大院里面就变成特别大的新闻。

我们的单位特别好,他分配你所有的东西,除了你老婆以外,然后买台电脑回去,当时我输入的是中文之星输入,我那两个前辈跟我讲说,单位什么都发给你,你干吗还要用电脑呢?后来他们知道了,因为我有了电脑,我写的更快,赚的钱就多,还可以保存很多东西。

1998年以后房地产起来了,我买了商品房,他们又疯了,单位分你房子了,你还买另外一个房子,你要包二奶吗。

房地产起来后我们很多的煤炭、钢筋、电力,整个能源产业赚很多的钱,当能源行业起来的时候,中国经济由一个吃穿用的产业经济机构向重型化进行。

然后我每年买一套房,跟着泡沫一直涨到今天。

今天,如果我们有计划做一个时光穿梭机回到1998年的时候,你要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买房子来不及了,你干的第一件事应该是跑到山西去找一个小煤窑签一个协议,做煤老板,这个就是红利问题,从轻型化向重型化转型,从内贸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型。

2015年的今天,中国的经济很困难,房地产不行了,外贸又出了问题,我们还能看到大规模城市化建设吗?看不到了,说明今天又走到了一个新的产业经济的转型点。

我在中国见过40后出生的企业家,这两年也碰到一些老朋友,我不愿意和他们喝茶,因为看到他们心情很差,见到他们唉声叹气的,他们都说自己很困难,原来所有的赚钱模式变了,这些世界不再属于他们了。

李宁大家认识这个人吗?这个是1949年后中国最伟大的运动员,2008年我们办奥运会,全国找人点火炬就请了李先生,他1990年就创业了,他是中国第一个做个人品牌营销的人。

1990年的时候把自己的名字做成一个品牌,品牌营销最早的人。

我有一个出版公司叫蓝狮子,2005年开始我们为中国公司写专辑。

2010年的时候,李宁创业20周年要写一本书,我派了两个研究员去写,书写完之后我去北京见张志勇(李宁CEO),他北京郊区有一个很大的研发中心,他说中国市场已经打完了,他说我要打欧美市场,所以他请了NBA球员来代言,2011年我们帮他写了一本书,张总就下台了。

20多年所形成的成功外型,服装行业是第一个遭到危机的。

张志勇说我这个企业已经和耐克、阿迪达斯处在第一位的服装企业差不多,但是我怎么失败了?我们其实在品牌、市场产业趋势、技术投入上不需要有很大的投入,中国很多大型企业,从饮料开始到服装,研发部门非常的多,打开一看都没东西,因为我们不需要,很长时间对中国企业来讲模仿是最大的创新。

模仿使我迅速地提升,当你跑到第一名的时候,你发现我没有人模仿,我已经是领跑了。

这个行业的趋势在哪里,这个行业的核心技术在哪里,这个品牌发展应该怎么做我们都不知道。

所以我们中国品牌要打败就要打败欧美品牌。

回到中国市场,你有很多连锁店,今天你的朋友聚在一起说买鞋都到天猫、京东买。

我问我女儿知道李宁这个品牌吗?问她说知道李宁吗?我女儿说知道李敏镐。

今天面临困难不止他一家,家电、服装、餐饮等一系列企业面临这样的困境,这个就是产业的周期。

同样一个冰箱、空调、洗衣机,在不同的时代活的方式不一样,80年代你极力提高产业线就行,1990年我当记者到家电去采访,我写了一篇稿子,那个老总觉得很好,他说吴记者你来一趟,我有东西送给你,我骑着自行车去,他给我一个彩电票,我当时工资170元,他给一张彩电票顶我两个月工资。

到90年代中期的时候李东生(原公安部副部长)都背了一个红袋子到王府井[-8.67% 资金研报]百货门口去卖彩电。

因为彩电已经过剩了,董事长、总经理必须冲到前线去卖彩电,这个时候你要拍广告片,要做营销打价格战。

后来挂红袋子送东西也卖不掉彩电,只有把彩电卖到全世界去。

现在全世界卖彩电也不行了,现在怎么做呢?我到海尔,人家说,冰箱里面有一个放鸡蛋的格子,在格子旁边放一个传感器,当你的鸡蛋吃了只剩下两个的时候,他会告诉你只剩两个了,你需不需要补充。

如果你的牛奶在里面放到第7天的时候,他会告诉你不能再喝了。

未来的冰箱会变成家庭膳食的管理工具,整个盈利模式都变了。

但是我讲的这个场景是属于阿里巴巴?是属于苏宁?还是属于海尔的?所以不同的年代,同样一个行业,几乎所有的行业都一样,都在发生一些大的变化。

张瑞敏海尔的张瑞敏先生,他讲过一句很绝的话,自杀重生,他杀淘汰。

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话叫断臂重生,还有一个壮士断腕,断一个指头都很困难。

68岁的人跟我讲现在要自杀重生,他甚至可以金盆洗手不干了。

今年初他跟李总理汇报说,我做海尔30多年,我一直认为有两个绝杀的武器,第一个,我有8.2万的产业工人,经过30年的训练,全世界最精炼的工人是山东人,纪律性很强。

第二个,我在全国有万家海尔连锁店全部是直营和加盟的海尔专卖店,他说这两个是我以前大杀全国的武器,他说今天这两个差点把我干死。

所以他把海尔全部打散变成小微企业,然后做渠道创新。

他说我的利润、人员、生产线、研发、物流、品牌、管理全部产生危机,他讲完以后总理很感动,总理说你们看一个企业都敢那么搞,这个就是中国大企业一代的英雄,在它末年的时候,面临一生中最大的危机,没有比这个更可怕的事情。

制造业转型:专业公司+信息化改造+小制造有没有变化呢?我认为在中国经济出现危机的时候,制造业正在在发生着一场非常有趣的变化,一次重大的创新。

但是很可能在很长时间里面,中国的这些制造业的转型是走入了一个误区,我认为被马云同志带到沟里面去了。

前年我在上海讲课,一个浙江温岭做服装老板听我讲课,我说互联网对行业有很大的冲击,我说要转型,他回去就转型了。

今年年初来听我讲课,他说亏了500万,他的营业额是6000万。

他说网上比线下还难做,首先线上线下价格不一样,经销商体系把我搞得半条命没有了,到了网上发现线上成本比线下高,你要买页面,要搞光棍节的促销,货是卖出去了,赚不到钱。

我说为什么赚不到钱?我说2014年阿里巴巴的净利润是多少?阿里巴巴的净利润是46.8%,46.8%就是我这个同学付的学费,阿里巴巴赚钱都是我们传统企业付的学费。

我认为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无论是品牌还是市场转型,如果你没有进行任何的变革,你做服装、奶粉、饮料的,当你跑到网上的时候,如果没有质量和差异化竞争,你将面临一个价格战,这个价格战中的钱是被平台赚了,你还是一个死。

所以传统企业一定不仅仅是营销渠道的危机,你遭到的危机是生态性的危机,所以你要转型是生态型的转型。

过去一年半张瑞敏去了青岛的一家企业9次,这是一家做了30多年的鞋服企业。

5年前老板女儿回来接班,原来是一双板鞋、一套西装做5万件去销售卖不掉就留在渠道里。

他女儿说,你看一件服装我生产线出来200块,商场卖2000块,其中一半是渠道成本。

5年后的今天张瑞敏为什么去9次,因为这家企业进行了全面的系统化转型,如果我说需要一件西装,她派一个人过来把我的尺寸量好,量完以后把我所有的数据变成一个产品扔到他的生产线上,一个礼拜以后可以为我这一个人定制这一件西装,她现在一天可以接受2000件单品。

当这2000个数据扔到网上的时候,意味着她的供应链、数据计算、物配各流程全部要进行再造。

所以她那个工程叫3D智能服装工厂。

我说你做这个工厂和原来的工厂有什么关系,她说没一毛钱的关系,是全面新建的。

这意味着她能这么做的时候,其实是打破了传统家电企业或者服装企业这些大规模集约化生产的基本逻辑,集约化逻辑就是我大规模生产标准款式来获取利润,这样的模式是的单一定制大规模的生产方式。

我们在顺德还见到一个企业,还专门为他出了一本书,两年前我们发现这个案例。

顺德是全中国做家居企业的地方,我们坐的沙发、桌子、凳子都是顺德生产的,所有企业都很困难。

在过去两年多以来,顺德出现了几家企业做定制家居,有一家很小的企业到去年年底做到20多亿,他们怎么做家居的?原来凳子、椅子生产完之后到红星美凯龙,没有卖完就打折。

你现在跑到他的门店里面,你看到很多酗子和小姑娘拿了一个Ipad来跟你商量,根据你家的面积,根据你需要欧式的、美式的、日式的,他说全中国的客厅有180个款式,全中国的中式厨房,无论你怎么调整,100个款式而已,他全部都是数据化,然后就打勾,打勾完成之后就付2万定金。

现在大型制造业都在发生由大规模定制变成个性化定制。

上半年汉诺威工业展出,最大的展台西门子,有两件展品,一件是一瓶香水,所有走过路过的人,你在电脑上选一个你喜欢的瓶子,上面签一个名字,喜欢一个香型,他可以为你一个人生产。

旁边是一台玛莎拉蒂,一台跑车,所有走过路过的人,你要买这个车子,你可以对它的颜色、凳子,各种各样的细节,只要不违反交通规则和汽车的基本性能都可以进行改造,改善完以后,玛莎拉蒂和西门子专门为你定制这辆汽车。

你可以想象中国的家具企业,服装企业,和全世界第四工业最领先的西门子公司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们也要完成上面的转型。

第一在中国做企业一定要做专业企业,一定要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你公司的内部和外部,用信息化的手段改造你内部所有的流程(生产线、物流、管理、OA、财务、学习),你首先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再通过信息化手段再造和消费者的关系。

当你做完以后你由一个大规模制造企业变成小规模企业,现在所有一线的企业都在想这个东西。

我有一个朋友在浙江做奶粉叫贝因美,上一次我跟老板吃饭,我说你现在在想什么?他说我想未来三年内要干一件事情,中国所有孩子生出来之后可以做一个基因测试和身体偏向测试,我可以为这个孩子定制奶粉,因为每个孩子的体质不一样,我为你的身体体质做一个测试,测试完以后我为你定制奶粉。

奶粉都能做成这样,当他定制完了以后,其实这个孩子就会一直吃他的奶粉。

所以中国所有的企业都在想这些问题,信息化、小制造。

制造业升级:面向中产阶层的性能+品牌创新这是我们讲到的转型的一部分,我们再来讲升级的一部分,我前面讲转型升级在中国第一次出现是在1997年中央政府文件中间。

但是在很长时间里面我们碰到老板朋友们跟他说企业转型升级,没有人睬你,他说转型升级干什么?我现在生意做得非常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