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萌发》导学案

合集下载

《种子萌发导学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种子萌发导学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种子萌发》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了解种子的结构、萌发的过程以及影响萌发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一、导入
1. 引入话题: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发展的吗?发展的第一步是什么?
2. 观察实验:给学生展示一颗种子,让他们观察并描述种子的外部特征。

二、进修内容
1. 种子的结构:种皮、胚珠、胚乳等组成部分。

2. 种子的萌发过程:吸水膨大、发芽、生根、发展等阶段。

3. 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水分、氧气、温度等环境因素。

三、实验探究
1. 实验一: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情况,比较其影响因素。

2. 实验二:探究种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萌发速度,观察种子的发展情况。

四、教室讨论
1. 总结实验结果,让学生分析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种子提供一个适宜的发展环境?
五、教室练习
1. 选择题:种子的结构主要包括(A. 种皮 B. 胚珠 C. 胚乳 D. 悉数)。

2. 简答题:简要描述种子的萌发过程及影响因素。

六、课后作业
1. 观察家中的植物种子,描述其外部特征并记录。

2. 思考:为什么种子需要吸水才能萌发?水分对种子的萌发有什么作用?
七、拓展延伸
1. 了解种子的传播方式及其生态意义。

2. 搜集不同植物种子的图片,进行分类整理。

导学案设计师:XXX老师
以上就是本节课《种子萌发》的导学案,希朿能够引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祝学生们进修愉快!。

生物七年级上册《种子的萌发》导学案

生物七年级上册《种子的萌发》导学案

A.胚芽 B.胚根 C.胚轴 D.子叶
9.我们食用的花生油主要来自种子的 ( )
A.胚 B.胚乳 C.种皮 D.子叶
10 . 一 粒 小 小 的 种 子 能 萌 发 长 成 一 棵 参 天 大 树 的 奥 妙 在 于 种 子 中 存 在
()
A.胚乳 B.胚 C.子叶 D.胚芽
11.胚的哪部分结构将其他部分连接在一起 ( )
瓶子编号
种子数量
种子所处的环境
A
1
少量水,20℃
B
2
无水,20℃
C
3
少量水,—10℃
D
4
水将种子淹没,20℃
1.用 A 号瓶与 B 号瓶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
2.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 和
两瓶作对照试验
3.A 号瓶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D 号瓶预期的实验
结果是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本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是
1.大豆种子中,起保护内部结构作用的是 ( )
A.胚轴 B.胚 C.子叶 D.种皮
2.玉米种子的主要部分是 ( )
A.胚 B.种皮 C.胚乳 D.子叶
3.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一滴碘液,会变成蓝色的部分是 ( )
A.胚 B.胚乳 C.种皮 D.子叶
4.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有的结构是 ( )
A.胚和胚乳 B.果皮和种皮 C.种皮和胚 D.果皮和胚乳


展示要求:
示学
1. 注 意 板 书工整、学
1.两人对学,找出疑难后,在小组内进行群学, 生站位、普
解决个人的疑难问题。
通话标准。
2.各小组在组内预展后,进行分工,进入全班展 2. 展 示 者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导学案》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导学案》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
2. 掌握幼苗的形成过程;
3. 理解种子和幼苗对植物发展发育的重要性。

导学内容:
一、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
1. 种子的结构:种子由种皮、胚和营养物质组成。

种皮是种子的珍爱层,胚是种子的发育核心,营养物质则为胚提供营养。

2. 种子的萌发过程: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吸收水分、膨胀、胚发育、根和茎的发展,最终形成幼苗。

二、幼苗的形成过程
1. 幼苗形成的必要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土壤。

2. 幼苗的形成过程:种子吸收水分后,胚开始发育,根部向下发展,茎部向上发展,形成幼苗。

导学活动:
1. 观察实验:准备一些不同种类的种子,让学生观察种子的结构,并了解种子的萌发过程。

2. 实地考察:指挥学生到校园或者田间地头,观察不同植物的幼苗,让学生了解幼苗的形成过程。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种子和幼苗对植物发展的重要性,并展示他们的讨论效果。

导学总结:
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学生应该能够了解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掌握幼苗的形成过程,以及理解种子和幼苗对植物发展发育的重要性。

同时,学生也应该培养对植物发展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植物发展的奥秘。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关注植物的成长,热爱大自然,珍惜我们的环境。

《种子的萌发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种子的萌发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种子的萌发》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种子的萌发过程;3. 理解种子萌发与植物发展的干系;4. 培养学生对植物发展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导学内容:一、种子的结构和功能1. 种子的外部结构:种皮、胚乳、胚;2. 种子的内部结构:种皮、胚乳、胚轴、胚乳、种皮、胚乳、胚轴;3. 种子的功能:存储养分、珍爱胚、传播后代。

二、种子的萌发过程1. 吸水膨大:种子吸收水分,种皮裂开,胚乳膨大;2. 胚发育:胚轴伸长,根尖向下发展,芽尖向上发展;3. 出土发展:幼苗伸展,根系向下发展,茎叶向上发展。

三、种子萌发与植物发展1. 种子的萌发是植物发展的起点,标志着植物的生命周期开始;2. 种子的萌发受到光、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3. 种子的萌发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支持。

导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扣问他们如何繁殖;2. 激发学生对种子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进修1. 讲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室中的不同种子;2. 展示种子的萌发过程,让学生观察实验中种子的吸水膨大和胚发育;3. 引导学生理解种子的萌发与植物发展的干系,讨论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

三、实践1. 给学生分发种子和种植材料,让他们亲自体验种子的萌发过程;2. 让学生观察种子的发展情况,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3. 引导学生总结种子萌发的规律,探讨植物发展的关键因素。

四、总结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进修内容,总结种子的结构和功能;2. 强调种子萌发对植物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关注植物发展过程;3. 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观察植物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精神。

导学延伸:1. 让学生自主收集不同种类的种子,观察其外部结构和颜色;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不同环境下种子的萌发情况;3. 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探究种子的最佳发展条件。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深入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种子的萌发过程,理解种子萌发与植物发展的干系,培养对植物发展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导学案》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导学案》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导学案一、导入种子是植物发展的起点,而种子的萌发是植物发展的第一步。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是植物发展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节课将盘绕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展开讲解,帮助同砚们更好地理解植物发展的过程。

二、目标1. 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种子的萌发过程和影响因素;3. 理解幼苗的形成过程和发展特点;4. 能够分析种子的萌发对植物发展的重要性。

三、导学1. 种子的结构和功能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包括种皮、胚、胚乳等部分。

种子的结构紧凑,能够珍爱胚和提供养分,是植物在不利环境条件下存活的重要手段。

2. 种子的萌发过程和影响因素种子萌发是种子内部生理和生化过程的开始,主要包括水分吸收、胚乳解化、胚轴伸长等过程。

温度、水分、光照等因素会影响种子的萌发过程。

3. 幼苗的形成过程和发展特点种子萌发后,胚开始发展,形成幼苗。

幼苗的发展主要包括根系的发展、茎轴的伸长、叶片的展开等过程。

幼苗发展迅速,对外界环境敏感。

4. 种子的萌发对植物发展的重要性种子的萌发是植物发展发育的起点,直接影响着植物的发展和发育。

种子的萌发过程顺利与否,将影响植物的成活率和发展速度。

四、实践1. 观察实验:种植小麦种子,记录种子萌发的过程;2. 实地考察:到校园或家庭菜园观察幼苗的发展情况;3. 讨论交流:小组讨论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对植物发展的影响。

五、总结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是植物发展发育的重要环节,对于植物的发展和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们对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进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拓展1. 了解不同植物种子的萌发特点和适宜条件;2. 钻研种子萌发与气候变化的干系;3. 设计实验观察不同因素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发展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为探究植物发展发育的规律奠定基础。

愿同砚们在未来的进修中不息探索,不息进步,成为对植物发展发育有深入了解的优秀学子。

种子的萌发导学案一

种子的萌发导学案一

种子的萌发学习目标:1.通过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知道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

2.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能指出种子结构与幼苗各结构的对应关系。

3.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实验现象,分析种子萌发的原因,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重点和难点: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运用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

3.学习抽样检测的正确取样方法。

复习旧知种子的表面有一层,里面是。

实际就是幼小的生命体,包括、、、和;有的种子还有。

自主学习1.种子的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和。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

3.种子的发芽率= 。

4.种子的萌发过程: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

或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

随后,发育,突破种皮,形成。

伸长,发育成茎和叶。

参考答案复习旧知:种皮胚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胚乳自主学习:1.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2.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地度过休眠期的胚3.4.水分胚乳子叶胚根胚轴胚芽胚根根胚轴胚芽随堂检测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A.水、阳光、空气B.水、空气、适宜的温度C.水、土壤、适宜的温度D.水、阳光、土壤2.播种在水涝地的种子很难萌发,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需要的()A.水分B.空气C.养料D.温度3.下列最适合种子萌发的环境是()A.潮湿松软的土壤B.干旱疏松的土壤C.北极的冻土D.潮湿板结的土壤4.种子萌发是需要充足的空气,是由于种子不停地进行()A.制造营养B.蒸发水分C.呼吸D.制造氧气5.早春播种以后,用“地膜覆盖”的方法可以促进早出苗的原因是()A.防止害虫破坏B.防止鸟类取食种子C.保温、保湿、有利于萌发D.种子萌发需要避光6.煮熟的玉米种子种下去,在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条件下不能萌发的原因是()A.种子不完整B.处在休眠期C.胚已死亡D.无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7.种子仓库在保存种子的时候,选择适宜的环境条件是()A.干燥,高温,空气流通B.干燥,低温,空气流通C.潮湿,高温,空气流通D.潮湿,低温,空气流通8.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A.子叶B.胚根C.胚芽D.胚轴9.某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小麦发芽实验,共用了250粒种子,其中没有发芽的种子共有10粒,该实验小组种子的发芽率是()A.9% B.95%C.96% D.98%参考答案1.B 2.B 3.A 4.C 5.C 6.C 7.B 8.B 9.C。

种子的萌发教案(优秀8篇)

种子的萌发教案(优秀8篇)

种子的萌发教案(优秀8篇)四年级科学《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过程与方法:1、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2、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教学难点: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俗话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那么,农民为什么要在春天播种呢?2、农民播种的种子都能萌发吗?需要哪些条件?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阅读教材P90—P9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分组完成探究实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实验方案:讨论和完善方案;参照P92中1—6题进行修订和完善。

预测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课下完成:实施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反思实验得失。

2、拓展反思:(1)种子萌发是否还需要其他环境条件?(2)有人说光也是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你如何探究?学习任务二:阐明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1、阅读教材P92最后一文字,总结出种子萌发的自条件。

2、阅读P93—P94《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各小组根据课本思考讨论5个问题,并制定出你认为可行的方案。

然后完成P94的“讨论1和2”。

3、小组展示交流成果,代表描述如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4、拓展反思取三粒完整且具有生命力的玉米种子,甲切去了胚乳(只留下胚),乙切去了胚,丙不作处理,然后,将三粒种子种在适宜条件的土壤中,三粒种子的萌发状况将会怎样?学习任务三: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1、观看课件,种子萌发的过程,2、展示自学成果,小组代表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三、系统总结四、尝试应用:1、某良种站想把一袋优质玉米种子邮寄给远方的农民朋友,为保证邮寄的种子质量,应注意哪些问题?2、如果你到种子公司购买当年作物播种所需要的种子,你应当怎样挑选种子呢?五、诊断评价1、早春播种以后,农民常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促进出苗,其原因是A保湿保温,有利萌发B防止鸟类啄食种子C种子的萌发需要避光D防止大风大雨侵袭2、播种在水涝地的种子很难萌发,这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需要的A水分B空气C养料D温度3、玉米种子萌发出幼苗后,种子空瘪的原因是胚乳里的营养物质()A被胚根吸收掉B被胚吸收发育成幼苗C转移到幼苗的幼叶上D被土壤中的其他植物吸收4、在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的实验中,下下列列说法正确的是A、挑选粒大饱满的种子为样本B、为了避免浪费只需取3~5粒种子为测定样本C、重复测定1~2次,取几次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D、为了使测定结果准确至少要取10000粒种子为样本5、小明在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时,共重复测定了三次,每次都是种下100粒,出芽的情况分别是95粒、90粒、94粒。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种子的萌发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种子的萌发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种子的萌发》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说出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

2.分析影响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3.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自主探究】探究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出假设: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o (书中91页)3、制定计划:(如图)很多水橱柜(1)图中有组对照实验。

即2和:2和:2和(2) 1和2中,实验变量是::对照组是,实验组是(3) 2和3中,实验变量是::对照组是,实验组是(4) 2和4中,实验变量是::对照组是,实验组是4、实施计划:按确定的探究计划进行实验,定期观察,认真记录种子萌发情况。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发现_____ 号瓶子中的种子萌发了,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探究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是完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己经度过____ 。

(书中91页)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子具有休眠特性,是植物长期的结果。

(书中92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探究三:种子萌发的过程8、当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_________ o _____________ 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O随后,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I伸长,发育成茎和叶。

(书中92页)<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丿【学以致用】基础训练(基础题)1.早春播种以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其主要原因是()A .增加了土壤水分 B.增加了空气C.提高了土壤温度D•减少了阳光照射2.种子萌发时,最先伸长突破种皮的是()A.子叶B•胚芽C.胚乳D.胚根3.下表为某同学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的部分操作,他所探究的环境条件是()罐头瓶实验材料处理(拧紧瓶盖)环境 ① 浸水的棉花+干燥的玉米种子 拧紧瓶盖 室温 ②干燥的棉花+干燥的玉米种子拧紧瓶盖室温A斥考热身(必做题)4. 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是() ①一定的水分 ②阳光 ③适宜的温度 ④充足的空气 ⑤营养物质 A.①②④ C.①②⑤5. 将饱满的种子分为甲.乙两组,在25〜30C 分别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 壤里,乙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6. 有人将100粒黄豆均分成两组,一组在黑暗条件下培养,一组在有光条件下培 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结果都正常萌发,这说明黄豆萌发的必需条件不包括()综合突破(选做题)7.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小凤以当年饱满的大豆种子为材料进行探究,方案见下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第21课时)
班级:组名:姓名:批阅情况:。

【抽测反馈】
1、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由、、、四部分构成。

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或中。

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以外,其他条件的实验,叫做。

3、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学习目标】
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自身条件以及种子萌发的过程
2、学会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重点难点】
学会设计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自主学习】
1、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植株的生长、、、和的过程。

2、(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一定的和充足的。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有完整且活的,且子粒饱满,度过期。

3、种子萌发的过程:当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

同时或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轴。

随后,胚根突破种皮,形成;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和。

4、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测时可采用,即从监测对象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检测。

5、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中,发芽率=
【展示提升】
1、阅读教材P89-91,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提出问题: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呢?
(2)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
(3)制定计划
请在表格中该瓶具有哪项条件就打“√”,不具备的条件则打“×”。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
(6)讨论:
①2号瓶所提供的条件与其他三只瓶依次对比你会发现:
号与号对照,不同的变量是,其他条件相同。

号与号对照,不同的变量是,其他条件相同。

号与号对照,不同的变量是,其他条件相同。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本实验属于实验,对照组是,设计了组
对照实验。

1、3、4号瓶探究的外界条件分别是。

②1号瓶和3号瓶各检验一种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这是一组对照实验吗?
2、根据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想一想,如果要保存种子,不让其萌发,需要控制哪些环境条件?
【梳理巩固】{导学案和书本上做好笔记}
【达标检测】
1、下列最适合种子萌发的环境是()
A.潮湿松软的土壤B.干旱疏松的土壤
C.北极的冻土D.潮湿板结的土壤
2、春天,播到湿润土壤中的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
A.胚不完整 B.种子已死亡
C.种子处于休眠状态D.以上都有可能
3、玉米种子萌发时,转运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
A.子叶 B.胚乳 C.种皮D.胚轴
4、在播种前要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随机抽取1000粒小麦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有50粒种子未发芽,这一批种子的发芽率为()
A、5%
B、50%
C、90%
D、95%
5、为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伴,有人选取若干绿豆种子平均分成4组,然后放在同一环境中分别按下列方式培养:①组:常温+湿润土壤;②组:冷藏+湿润土
壤;③组:常温+干燥土壤;④组:常温+湿润土壤+隔绝空气。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②能验证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②和③能验证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C.②和④能验证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D.③和④能验证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目标回顾】
这节课我掌握了什么?
【学(教)反思】
这节课我的表现:很好()一般()很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