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2008年考古学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考古学导论》习题与答案

《考古学导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考古学:研究人类历史时期的物质遗存的科学。
答案:正确2. 史前考古学:研究人类出现以前的时期的考古学分支。
答案:正确3. 文化层:考古学中,指在地表面或地下堆积的一层具有相同文化特征的遗物。
答案:正确4. 遗址:考古学中,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迹、古墓、古城等遗迹。
答案:正确5. 化石:地质学中,指保存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答案:错误(应为考古学)二、填空题1. 考古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田野调查、发掘、实验分析2. 考古学家通过对遗址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人类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生活、生产、社会制度3. 考古学的三个基本问题是:谁?何时?何地?答案:正确4.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
答案:人类历史时期的物质遗存5. 考古学的分支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艺术考古学三、单项选择题1. 考古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田野调查B. 发掘C. 实验分析D. 文献研究答案:D2. 考古学家通过对遗址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人类的哪些方面?A. 生活B. 生产C. 社会制度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考古学的三个基本问题是?A. 谁?何时?何地?B. 谁?何事?何因?C. 何时?何地?何人?D. 何事?何时?何地?答案:A4.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A. 人类历史时期的物质遗存B. 人类历史时期的非物质遗存C. 人类历史时期的生物遗存D. 人类历史时期的环境遗存答案:A5. 考古学的分支有?A. 史前考古学B. 历史考古学C. 艺术考古学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四、多项选择题1. 考古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田野调查B. 发掘C. 实验分析D. 文献研究E. 模拟实验答案:A, B, C, D, E2. 考古学家通过对遗址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人类的哪些方面?A. 生活B. 生产C. 社会制度D. 宗教信仰E. 艺术风格答案:A, B, C, D, E3. 考古学的三个基本问题是?A. 谁?何时?何地?B. 谁?何事?何因?C. 何时?何地?何人?D. 何事?何时?何地?E. 何因?何时?何地?答案:A, C, D, E4.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A. 人类历史时期的物质遗存B. 人类历史时期的非物质遗存C. 人类历史时期的生物遗存D. 人类历史时期的环境遗存 E. 人类历史时期的地质遗存答案:A, B, C, D, E5. 考古学的分支有?A. 史前考古学B. 历史考古学C. 艺术考古学D. 科技考古学E.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A, B, C, D, E五、判断题1. 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时期的物质遗存的科学。
考古学部分考研真题(北大、中大、南大)

北京大学1993年考题名词解释1直立人:直立人化石最早发现于爪洼,1891年荷兰Dubois发现一块头骨化石,后又发现骰骨化石,1894年正式命名为直立猿人,现称人属直立种。
中国境内发现的直立人化石主要包括蓝田人、北京人、巫山人、元谋人等,中国最早直立人脑量为800-1000ml,一般认为直立人存在的时间为距今200-20万年补充:Homo erectus一类形态特征比能人进步但比智人原始的古人类。
曾称作猿人,含有从猿到人中间环节的意思。
生活在距今约180万~20万年前,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考古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早期。
直立人可能起源于非洲,一般认为大概是由能人进化来的,后来进化成早期智人。
直立人化石最早是1890年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发现的;以后发现地点不断增多,主要集中在亚洲南部和中部、非洲东部和西北部及欧洲西部。
直立人头骨平扁,骨壁厚,眉脊粗壮,脑量平均小于1000毫升(从早期的800毫升左右增加到晚期的1200毫升左右)。
身材明显比南方古猿高大,平均身高为160 厘米,平均体重据估计约有60千克,肢骨与现代人差别不大。
有名的直立人化石,有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人、中国的蓝田人和北京人、北非的毛里坦人等2类型学:也称为形态学或标型学,是研究考古遗存(包括遗迹和遗物)的外部形态顺序的方法论。
在近代科学中,生物学最早使用这种方法。
1903年瑞典考古学家蒙特留斯在《东方和欧洲的古代文化诸时期》一书中专门总结并论述了类型学原理。
二十世纪30年代类型学理论传入中国。
类型学最初是为了解决考古遗存的时代问题,也被应用于各考古学文化的比较研究,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3铜石并用时代:1877年意大利学者G.基耶里克提出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增加铜石并用时代作为过渡期,从此确立了这一概念。
铜石并用时代以红铜的使用为开始的标志。
世界各地进入铜石并用时代的时间是不同的。
中国铜石并用时代的上限可以到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时代则是晚期铜石并用时代,中国铜石并用时代的金属工具不仅仅是红铜,还有黄铜、青铜,只是后二者较少。
南京大学2005年考古学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南京大学2005年考古学基础专业硕士研究
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9分,共72分)
1、丁村文化
2、屈家岭文化
3、二里头文化
4、狮子山汉墓
5、六朝建康城
6、隋唐扬州城
7、云冈石窟
8、明十三陵
二、问答题:(每题26分,5题中选做3题,共78分)
1、试述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基本特点
2、试述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编年序列和文化特征
3、试述商代都城考古的主要发现及其意义
4、试述东晋南朝墓葬形制的基本特征
5、试述西安地区隋唐墓葬形制的基本特征
1。
南京大学考古学历年考题

南京大学2001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简答题石器制作的间接打击法及其几种方法。
良渚文化的玉礼器简述商之西周青铜器在形制方面的演化汉代五铢钱的变化二.简答题1. 概述华北地区“ 河——丁村系”和“周口店第一峙峪系”地点的石器特征,生态环境和经济生活。
2. 用考古资料分析仰韶文化早期的社会形态。
3. 阐述二里头文化两个类型的文化特征4. 概述汉魏洛阳城的地理位置,沿袭过程,平面布局南京大学2002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简答题简述北京猿人的头骨特征概述河姆渡文化的文化特征。
简述西周时期的“列鼎制度”简述隋唐墓葬的形制特征二.问答题1. 分析丁村文化的文化时代和文化特征2. 分子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文化时代,文化特征及其所处的社会(用考古资料分析)。
3. 用郑州商城和安阳殷墟的考古资料分析商代所处的社会形态。
4. 概述战国都城的特征南京大学2003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简答题1. 山顶洞人2. 大溪文化3. 三星堆器物坑4. 碳十四年代5. 夏商周断代工程6. 汉长安城7. 龙门石窟8. 青花瓷二.问答题1. 概述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分布特点2. 概述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区系特点3. 概述西周宫室建筑的基本发现,特点和对中国宫廷建筑的影响4. 概述汉代诸侯王陵墓的主要发现和墓室建筑的结构特征5. 概述唐代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和城市布局特点南京大学2004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 南京(汤山)人2. 石家河文化3. 尸乡沟商城4. 满城汉墓5. 长沙走马楼吴简6. 唐长安城7. 莫高窟8. 明孝陵二.问答题1.试述周口店遗址的主要发现及其意义2. 试述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发展序列和文化特征3. 试述西周贵族墓葬所反映的等级制度的基本内涵4.试述两汉王陵考古的主要发现5.试述唐代城市考古的主要发现南京大学2005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 丁村文化2. 屈家岭文化3. 二里头文化4. 狮子山汉墓5. 六朝建康城6. 隋唐扬州城7. 云冈石窟8. 明十三陵二.问答题1. 试述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基本特征2. 试述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编年序列和文化特征3. 试述商代都城考古的主要发现及其意义4. 试述东晋南朝墓葬制度的基本特征5. 试述西安地区隋唐墓葬形制的基本特征南京大学2006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 丁村遗址2. 龙山文化和龙山时代3. 侯马盟书4. 汉阳陵5. 六朝建康城6. 永宁寺遗址7. 南唐二陵8. 应县木塔二.问答题1. 试述黄河中游地区吸收其时代的发展序列及其基本特点2. 试述长江中游地区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基本发现及其特征3. 试述秦始皇陵考古的主要发现及其意义4. 试述隋唐两京地区墓葬的形制演变特点5. 试述元大都遗址的主要发现和布局特点南京大学2007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 北京(直立)人2. 良渚文化3. 二里岗上,下层文化4. 马王堆汉墓5. 南朝陵墓石刻6. 唐大明宫遗址7. 白沙宋墓8. 麦积山石窟二.问答题1.试述考古遗存中断代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主要特点2. 试述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序列及其基本特点3. 试述长江下游地区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基本发现和特征4. 试述南京级周边地区发现的两晋家族墓葬的主要特点5. 试述隋唐洛阳城遗址的考古发现和城市布局特点6. 试述明代南京城都城的布局特点,保存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南京大学2008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 龙山文化2. 二里头遗址3. 黄肠题凑墓4. 土墩墓与石室土墩5. 上村岭虢国墓地6. 昭陵六骏7. 魂瓶(谷仓罐)8. 长沙窑9.“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壁画10.仿木结构砖印壁画墓.问答题1. 简述考古遗存中断代研究的基本方法。
精选各大高校历届考古学考研试题

《考古通论》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示例:一、名词解释1南方古猿 2莫维斯线 3兴隆洼文化 4牛河梁5新莽嘉量 6冯素弗墓 7文思院 8熹平石经9炳灵寺石窟 10园冶二、简述1中国铁器的出现及其意义2西汉帝陵的布局特点3瓷器的出现时间及地域三、大题1试述华北旧石器文化两大系统说的内容及其意义2从姜寨聚落的布局分析仰韶时期的社会组织3从考古材料论周代的丧葬制度4简述我国古代城市里坊制度的变革【答案】1、从上新世延续到更新世中期的一大类形态接近猿类的早期人科化石。
归属于人南方古猿身材比现代人短,颌骨和牙齿都大,脑容量小,直立行走。
南方古猿生存的时代由上新世延续到更新世中期。
迄今发现的化石最早距今约370万年前,最晚的估计约距今50 万年。
目前公认的南方古猿化石仅发现于非洲。
亚洲爪哇的粗健猿人也被有的学者认为属于南方古猿。
中国湖北恩施地区发现过4枚牙齿也曾被报道为属于南方古猿,但化石太少,还有待于发现更多材料才能予以肯定。
各地发现的南方古猿大体上可分为纤细型和粗壮型两型。
2、参见《“手斧”研究与莫维斯理论》中红字部分。
3兴隆洼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因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得名,年代公元6200-5400年间。
主要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和教来河以及大凌河流域。
主要遗址包括白音长汗、查海、北京上垞、北埝头遗址。
兴隆洼文化的房址多长方形或方形半地穴式单间建筑,成排分布,窖穴多在房址附近。
聚落外有环濠,有大量的居室葬。
陶器烧成温度低,多手制。
常见压印“之”字纹,基本器类为筒形罐。
石器有打制、磨制、琢制和压削四类,器形以锄形器最有特色。
发现有细石器。
4牛河梁:中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宗教祭祀的遗址。
位于辽宁省建平与凌源两县交界地带。
发现女神庙、积石冢群,出土大型女神塑像和猪龙等玉器,对中国文化起源、文明起源史以及宗教史、建筑史、美术史的研究,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女神庙位于牛河梁主梁顶南侧平台上,建筑为半地穴式,由一个多室和一个单室两组建筑组成,庙址内堆满了神像和动物塑像残块;以大墓为中心的积石冢已发现多处,大墓四周用大型石块叠筑成规则的石墙,周围或上部附葬小墓,上部封土积石成坛,出土精美玉器等。
各大学历年考古学考研真题

城安长汉、6
瓷花青、8 程工代断周商夏、5
窟石门龙、7 代年四十碳、4
6
现发古考大重来年十近国我例两举试、41 �样这是概大�点特要主和局布面平的城都唐汉述试、31 点特要主和列序年编的化文学古考代时器石新区地湾州杭、域流湖太述试、21 点特要主和法方本基的代断中究研古考述试、11 �分 051 共�题 3 作选题 5�分 05 题每�题答问、二 墓画壁印砖构结木仿、01 画壁砖印模”期启荣与贤 七林竹“、9 、8 墓墩土、7 骏六陵昭、6 �罐仓谷�瓶魂、5 �窑沙长�窑官铜、4 墓凑题肠黄、3 址遗头里二、2 化文山龙、1 �分 051�题 01 共�分 51 题每�释解词名、一 题试试考学入生究研业专学馆物博及学古考年 8002
陵三十明、6 点特局布及存遗化文址遗城州扬唐隋、5 葬墓朝六边周城鄂、4 点特化文商夏游下河黄、3 点特及列序化文器石新游中江长、2 点特及法方本基的析分量定学古考、1 �样这是致大�答问、二 窟石山龙天、8 都大元、7 俊六陵昭、6 墓伽安、5 址遗铜铸马侯、4 墓汉山子狮、3 城古渚良、2 化 文沟 洞 水 、 1 释解称名 、一 )版友网(题试研考础基学古考年 9002
址遗寺宁永、6 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马侯、3
塔木县应、8 陵二唐南、7 城康建朝六、5 陵阳汉、4 代时山龙与化文山龙、2 址遗村丁、1 �分 27 共�分 9 题每� �释解词名、一
题试试考学入生究研位学士硕读攻年 6002
7
首空 。6
化文辛北 5
。石化类人要主的代时器石旧的现发国中�1 述论�二 窑越 01 凑题肠黄 9 宫明大 8 墓 好妇 7 布 化文学古考 4 代时用并石铜 3 学型类 2 人立直�1 释解词名、一 3991
南京大学2007年考古学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南京大学2007年考古学基础专业硕士
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8分,共144分)
1、北京(直立)人
2、良渚文化
3、二里冈上、下层文化
4、马王堆汉墓
5、南朝陵墓石刻
6、唐大明宫遗址
7、白沙宋墓 8、麦积山石窟
二、问答题(每题52分,6题选做3题,共156分)
1、试述考古遗存中断代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主要特点
2、试述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为文化的发展序列及其基本特点
3、试述长江下游地区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基本发现和特征
4、试述南京及周边地区发现的两晋家族墓地的主要特点
5、试述隋唐洛阳城遗址的考古发现和城市布局特点
6、试述明代南京都城的布局特点、保存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
南京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古学通论》考试真题

南京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古
学通论考题
一.名词解释
1.三棱大尖状器2.城背溪文化3.蒙特柳斯4.周原5.滇王之印
6.印纹硬陶
7.新考古学
8.法门寺9大明宫含元殿
10.号墓为陵
二.简答
1.简述有关稻作农业起源阶段的考古新发现.
2.考古学是怎么研究古代遗存年代的.
3.简述秦始皇陵的重要考古发现.
三.问答(4选3)
1.叙述马家窑文化的特征并画出具有代表性的陶器.
2.试述商周贵族墓葬形制及其等级意义.
3.评述邺城考古发掘的成果及其意义.
4.元大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大学2008年考古学基础专业硕士研究
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5分,共10题,150分)
1、龙山文化
2、二里头遗址
3、黄肠题凑墓
4、铜官窑(长沙窑)
5、魂瓶(谷仓罐)
6、昭陵六骏
7、土墩墓
8、
9、“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壁画10、仿木结构砖印壁画墓
二、问答题(每题50分,5题选作3题,共150分)
11、试述考古研究中断代的基本方法和主要特点
12、试述太湖流域、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序列和主要特点
13、试述汉唐都城的平面布局和主要特点(大概是这样)
14、试举两例我国近十年来重大考古发现
15、试结合下图,指出各部分的名称,并说明唐长安城的平面布局和特点(图例主要是长
安城明德门城门遗址)(这个也不太清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