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808-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版)-第8章《计算机信息安全》教学安排

合集下载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第3版)第八章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第3版)第八章
图像格式
常见的图像格式包括JPEG、PNG、BMP等,每种 格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06 信息安全基础
信息安全概述
信息安全的概念
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信息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泄露、 破坏、修改,或销毁。
信息安全的威胁

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方面的防护措施。
存储器
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部件, 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输入输出设备
用于输入输出数据的部件,如 键盘、鼠标、显示器等。
中央处理器
01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 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 行指令和处理数据。
02
CPU由数百万至数十亿 晶体管组成,采用纳米 级工艺制造。
03
CPU的性能指标主要包 括主频、核心数、缓存 大小等。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的概念
01
防火墙是保护网络安全的重要设备,通过设置访问控制策略,
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传输。
防火墙的分类
02
包括软件防火墙、硬件防火墙、云防火墙等。
防火墙的访问控制策略
03
包括允许、拒绝、记录等策略,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02 03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
计算机网络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机到多机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 分为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分时系统与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体 系结构标准化和互联网四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 等。
输入输出设备
输入输出设备是计算机中用于输入输 出数据的部件。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题答案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选择题1.B2.B3.B4.B5.B6.B7.C8.D 9.B 10.D 11.C 12.A 13.B 14.D二、填空题1、1946 美国ENIAC2、4 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超导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神经计算机4、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5、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信息应用技术6、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7、7445 682 3755 30088、0292 1717 A2FC B1B1 B7D9 E4AE9、500010、72 128三、问答题1、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运行能力可靠性高2、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服务器工作站3、数据计算信息处理实时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办公自动化通信与网络电子商务家庭生活娱乐4、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就是执行程序的过程,而执行程序又归结为逐条执行指令:(1)取出指令:从存储器中取出要执行的指令送到CPU内部的指令寄存器暂存;(2)分析指令:把保存在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送到指令译码器,译出该指令对应的操作;(3)执行指令:根据指令译码器向各个部件发出相应控制信号,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4)一条指令执行完成后,程序计数器加1或将转移地址码送入程序计数器,然后回到(1)。

为执行下一条指令做好准备,即形成下一条指令地址。

5、计算机自身电器的特性,电子元件一般有两个稳定状态,且二进制规则简单,运算方便。

四、操作题1、(111011)2=(59)10=(73)8=(3B)16(11001011)2=(203)10=(313)8=(CB)16(11010.1101)2=(26.8125)10=(32.64)16=(1A.D)162、(176)8=(1111110)2(51.32)8=(101001.011010)2(0.23)8=(0.010011)23、(85E)16=(100001011110)2(387.15)16=(001110000111.00010101)24、(79)=(01001111)原码=(01001111)反码=(01001111)补码(-43)=(10101011)原码=(11010100)反码=(11010101)补码第2章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一、选择题1.A2.D3.D4.C5.B6.C7.C8.A9.D 10.B 11.D 12.C 13.C 14.B 15.D 16.A 17.C 18.D 19.D 20.D二、填空题1、系统应用2、运算控制单元存储器输出/输入设备3、数据库管理系统4、1000赫兹5、ROM RAM Cache6.、RAM 数据丢失7、U盘的文件管理系统中密码8、同一部件内部连接同一台计算机各个部件主机与外设9、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10、32 6411、图形加速接口12、CPU与内存内存13、控制器运算器14、CPU与内存15、指令数据16、CPU与内存及显存间数据的交换第3章操作系统基础一、选择题1.C2.B3.A4.D5.A6.D7.B8.B 9.B 10.A 11.B 12.B 13.A 14.B二、填充题1、文件管理2、并发性3、EXIT4、Am*.wav5、开始6、Alt+PrintScreen7、PrintScreen8、Ctrl+Z9、全选10、添加/删除程序11、输入法三、问答题1、管理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资源分配与运行,它是计算机所有硬件的大管家,是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资料》第8章 计算机信息安全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资料》第8章 计算机信息安全
途径:通过网络或移动存储介质展开攻击
基本手段 合法的、和平的方式搜集泄露的各种信息 在信息交换的通讯过程中实施窃听 ➢ 有线网的窃听与无线网的窃听,无线窃听的严重性 入侵与信息相关的计算机系统,直接盗取或破坏信息 欺骗,让用户主动提供信息,或假冒他人发布假信息
7
8.1.4 信息安全保障
沙箱,功能也较有限,也可能漏沙 还原系统,功能较全面,基本无限制,可运行所有程序 虚拟机:最方便、最安全的运行隔离,首要推荐使用
33
系统级安全管理 病毒、木马与流氓软件查杀 上网浏览安全
有信心和能力保障信息安全!
34
8.4.1 系统级安全管理
用户管理 用户帐号的基本属性:用户名及密码 用户组及其应用 用户管理应当遵循的安全原则
漏洞扫描软件 软件自带的通过网络更新的功能 第三方的免费个人漏洞扫描产品及收费的企业级产品 黑客网站提供的针对网络系统的刺探工具
32
8.3.4 运行隔离
什么是运行隔离?什么时候需要使用? 注意:运行隔离可防对系统的入侵与感染,但无法防范 盗号木马的攻击,无法防范对使用过程中信息的窃取
安全桌面,功能有限 金山密保安全桌面、卡巴斯基安全桌面
➢ 微软定义的较安全家庭或工作网络是指: ☺ 对于无线网络,无线连接已使用WPA2进行了加密。 ☺ 无论是无线还是有线连接,计算机和Internet之间都使用单 独的防火墙设备或具有网络地址转换 (NAT) 的设备相连 ☺ 在家选“家庭网络”、在办公室选“工作网络”的风险
➢ 更改每个区域默认允许的功能:更改高级共享设置
设置能通过Windows防火墙入站的程序或功能
高级设置:端口过滤、出站控制
30
8.3.2 无线网络安全管理
无线网络入侵的特点:接入和窃听方便、较难察觉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版)第十六讲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版)第十六讲

独占资源以及恶意使用
5.1 黑客与骇客
“黑客”一词是由英文“Hacker”英译而来,原指专门研究、发现计 算机和网络漏洞的计算机爱好者。黑客们遵从的信念是:计算机是大 众化的工具,信息属于每个人,源代码应当共享,编码是艺术,计算 机是有生命的。 “骇客”一词是由英语的“Cracker”英译而来,是指怀着不良的企 图,闯入远程计算机系统甚至破坏远程计算机系统完整性的人。
4.1 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
病毒的构成
一般来说,计算机病毒包括引导模块、传染模块和表现(或破坏)模
块三大功能模块。三部分的作用如下: (1)引导模块:将病毒主体加载到内存,为传染模块作准备。
(2)传染模块:将病毒代码复制到传染对象上去。
(3)表现模块:病毒间差异最大的部分就是表现模块,前两个部分都 是为这部分服务。大部分的病毒都是有一定条件才会表现其破坏能力。
病毒防治技术
防火墙技术 信息泄漏防护技术
4.1 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
病毒的概念
1994年2月18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 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在《条例》第二十八条中明确指出:“计 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 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 代码。”
3.2 鉴别技术
身份鉴别
口令、令牌…
报文鉴别
报文鉴别 鉴别技术
识别、验证
3.3 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技术是要确定合法用户对计算机系统资源所 享有的权限,以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和合法用户使用非权 限内资源。 网络
文件
访问控制 技术
主机
……
4. 安全保护技术
近年来,为了做好信息的保密工作,针对计算机系统 的安全保护技术不断产生。主要的安全保护技术有: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第3版)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第3版)

2009年9月1日,该教材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该教材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信息技术导论、计算机系统概述、计算机操作系统基础、Windows XP操作系统应 用、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Microsoft Word文字处理程序、Microsoft Excel表格处理程序、PowerPoint演 示文稿制作、多媒体技术及图像处理、计算机络技术应用。
教材目录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
教学资源
该教材配有辅助教材《大学计算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实践教学与应用研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和技术手段,可使 教学方法多样化。
该教材主题内容和结构定位,旨在奠定和提高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技能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及技 术基础,学会自主学习和更深入的系统实践,真正掌握和提高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该教材为适应新经济形势下高校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以及多元化就业需求而编写,是作者集多 年计算机基础教学建设团队一线教学研究和实践的成果,是集体经验的积累。
该教材也是新一轮计算机基础教学建设使用教材,参加新教学方案制定和本教材策划的有张晓东教授、孙瑞 志教授、叶海建教授、孟超英教授、高万林教授、郑丽敏教授等,副教授有杨、陈雷、王莲芝、段清玲、田立军、 郑立华、黄岚等老师,年轻讲师有杨丽丽、李辉、王庆、马钦、程新荣等老师,以及高级实验师胡梅、实验师徐 敏平等老师在多次方案讨论和教学建设中付出了努力。该教材得到了清华大学吴文虎教授、汪惠教授、北京大学 谢柏青教授、北京交通大学王移芝教授、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卢湘鸿教授、同济大学龚佩曾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杨 小平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姚林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教务处谭豫之教授和刘为民研究员等专家学者及部门领导的指 导和支持。

新编计算机基础教程 第8章 计算机安全基础知识

新编计算机基础教程 第8章  计算机安全基础知识

新编计算机基础教程
第8章 计算机安全基础知识
第16页
(4)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广泛应用,各类应用 人员队伍迅速发展壮大,教育和培训却往往 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需要,操作人员、编程人 员和系统分析人员的失误或缺乏经验都会造 成系统的安全功能不足。
新编计算机基础教程
第8章 计算机安全基础知识
第17页
(5)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涉及许多学科领域, 既包括自然科学,又包括社会科学。就计算 机系统的应用而言,安全技术涉及计算机技 术、通信技术、存取控制技术、校验认证技 术、容错技术、加密技术、防病毒技术、抗 干扰技术、防泄露技术等等,因此是一个非 常复杂的综合问题,并且其技术、方法和措 施都要随着系统应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新编计算机基础教程
第8章 计算机安全基础知识
第7页
(2)按照计算机病毒的链接方式分类 ① 源码型病毒。 ② 嵌入型病毒。 ③ 外壳型病毒。 ④ 操作系统型病毒。
新编计算机基础教程
第8章 计算机安全基础知识
第8页
(3)按照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分类 ① 良性病毒。 ② 恶性病毒。
新编计算机基础教程
第8章 计算机安全基础知识
第9页
(4)按照计算机病毒的寄生方式或感染对象 分类 ① 引导型病毒。 ② 文件型病毒。
新编计算机基础教程
第8章 计算机安全基础知识
第10页
(5)按照传播介质分类 ① 单机病毒。 ② 网络病毒。
新编计算机基础教程
第8章 计算机安全基础知识
第11页
计算机病毒传播方式
8.1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护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 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的代码,能影响计算机使用, 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1986年,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正式发表了编号为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版)(一)2024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版)(一)2024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版)(一)引言: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版)是一本系统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材。

本文将从五个主要方面对该教材进行概述和阐述:计算机硬件基础、操作系统概述、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基础和计算机网络基础。

通过这些方面的深入学习,读者可以建立起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全面理解。

正文:1. 计算机硬件基础1.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1.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运算、存储和控制。

1.3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主频、存储容量、带宽等。

1.4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机械计算机到现代计算机的演变。

1.5 计算机硬件的选购和维护:如何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计算机硬件,并保持其正常运行。

2. 操作系统概述2.1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2.2 操作系统的分类: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等。

2.3 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等。

2.4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从单道批处理系统到分布式操作系统的演变。

2.5 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OS等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3. 程序设计基础3.1 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算法、流程图、程序等。

3.2 编程语言的种类和选择:C、Java、Python等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3.3 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变量、运算符、控制结构等。

3.4 常见的程序设计范例:求解最大公约数、排序算法等。

3.5 调试和测试程序:排查和修复程序中的错误,并进行测试保证程序的正确性。

4. 数据结构基础4.1 数据结构的定义和分类: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形结构等。

4.2 常见的数据结构:数组、链表、堆栈、队列等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4.3 数据结构的操作和算法:插入、删除、查找等基本操作及相关算法。

4.4 数据结构的存储表示:顺序存储、链式存储、索引存储等方法。

4.5 数据结构的应用:图像处理、数据库管理、网络搜索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第8章计算机网络安全(new1)

第8章计算机网络安全(new1)
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
面向21世纪计算机素质课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八章
网络安全技术
2021/4/6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八章 网络安全技术
1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扩展
到了世界范围,涉及到学术、科研、商务、 金融、军事、政府机构等各领域。现在所说 的一般意义上的信息安全就是网络安全。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八章 网络安全技术
13
8.1.3 网络安全研究种设备的物理安全是信 息安全的前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环境安全:系统所在环境的安全保护问题; 设备安全:如防盗、防毁、线路截获等; 媒体安全:媒体数据和媒体本身的安全问题
2021/4/6
抵赖与防抵赖的措施
通过身份认证、数字签名、数字信封、第三 方确认等方法,来确保网络信息传输的合法 性问题,防止“抵赖”现象出现。
2021/4/6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八章 网络安全技术
12
8.1.3 网络安全研究的主要问题
网络安全涉及5个层次的安全
2021/4/6
图 7-2
管理安全 应用安全 系统安全 网络安全 物理安全 网络安全所涉及的内容
2021/4/6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八章 网络安全技术
3
学习重点
掌握加密/解密的方法 防火墙原理与功能 计算机病毒原理与种类
2021/4/6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八章 网络安全技术
4
学习过程
网络安全问题概述 密码与信息加密 防火墙技术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2021/4/6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八章 网络安全技术
2021/4/6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八章 网络安全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