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加密与网络安全综述文献(附有大量参考文献)

合集下载

网络安全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参考文献网络安全参考文献网络安全是当前互联网时代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发布了许多与网络安全相关的参考文献。

本文将介绍一些经典的网络安全参考文献,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进展。

1. Anderson, R.(2001)《Security Engineering: A Guide to Building Dependable Distributed Systems》:该书由Ross Anderson撰写,是网络安全领域的经典参考书之一。

它涵盖了网络安全的各个方面,包括密码学、网络协议、访问控制、恶意软件等。

这本书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对于系统管理员、安全专业人员和网络开发人员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参考资料。

2. Stallings, W.(2011)《Cryptography and Network Securit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该书由William Stallings撰写,是密码学和网络安全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

它介绍了密码学的基本原理、公钥基础设施、安全协议等内容。

这本书对于学习密码学和网络安全的读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材料。

3. NIST(2014)《特别出版物800-30》:该文献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发布的一份特别出版物,介绍了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实践。

它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方法来评估和处理网络安全风险,对于组织和企业来说是一份非常实用的参考资料。

4. Pfleeger, C.P. and Pfleeger, S.L.(2002)《Security in Computing》:该书由Charles P. Pfleeger和Shari Lawrence Pfleeger撰写,涵盖了计算机安全的各个方面。

它介绍了安全策略制定、脆弱性分析、防御机制等内容,对于计算机安全的初学者和从业者来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网络安全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参考文献网络安全是信息技术领域中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下面是几篇值得参考的网络安全相关文献。

1. 《网络安全基础理论与技术》,高卫民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这本书全面介绍了网络安全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包括网络安全的概念、原则、策略,以及防火墙、入侵检测和抗拒绝服务等技术。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书是非常好的入门教材。

2. 《网络安全与保密》,刘增文、华柱中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这本书主要介绍了网络安全与保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包括密码学、访问控制、身份认证等内容。

这本书内容丰富,对于想要深入了解网络安全和保密的读者来说是很好的参考。

3. 《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余志忠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这本书主要介绍了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攻击手段,如网络钓鱼、恶意软件等,并详细介绍了常见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运维实践。

这本书结合了理论与实践,适合网络安全从业者和研究人员的参考。

4. 《网络攻击与防范技术》,谢希仁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漏洞和防御技术,包括网络入侵检测、入侵响应和漏洞管理等内容。

这本书对于安全运维人员和安全审计人员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5. 《网络安全管理与技术》,赵安龙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这本书主要介绍了网络安全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安全策略、安全管理模型、安全风险评估等内容。

这本书适合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和网络安全政策制定者的参考。

以上是几篇值得参考的网络安全相关文献,这些文献涵盖了网络安全的不同领域和层面,对于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和提高网络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网络安全与技术文献

网络安全与技术文献

网络安全与技术文献
网络安全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保护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免受恶意攻击、损害或未经授权访问的技术和措施。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文献涉及到网络安全的技术和方法。

一篇有关网络安全的技术文献是《网络安全技术综述及其研究趋势》。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研究的趋势。

文中指出,网络安全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攻击防御、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和数据备份等方面的技术。

同时,文中还介绍了当前研究的趋势,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安全技术、区块链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等。

另一篇有关网络安全的技术文献是《网络安全技术评估及其方法研究》。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网络安全技术的评估方法。

文中指出,网络安全技术的评估是确保网络系统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介绍了多种网络安全技术的评估方法,如风险评估、漏洞评估、渗透测试等。

同时,文中还讨论了这些评估方法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并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估方法,以帮助企业和组织选择合适的网络安全技术。

这两篇文献都对网络安全的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文章通过介绍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评估方法,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和理解网络安全技术的视角。

这些文献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研究人员、网络安全从业者和决策者在网络安全技术领域提供参考和指导。

信息安全与加密技术论文素材

信息安全与加密技术论文素材

信息安全与加密技术论文素材信息安全是当前备受关注的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信息安全与加密技术作为重要的一环,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信息安全与加密技术的相关概念、原理、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信息安全与加密技术的基本概念信息安全是指在信息系统中保护信息及其相关资源免受未经授权访问、使用、披露、破坏、修改、干扰等威胁的一系列技术与措施。

而加密技术则是实现信息安全的一种手段,通过将明文转换为密文,使得只有经过授权的人才能够理解和解密信息。

二、加密技术的原理与分类加密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数学算法来实现对信息的混淆和保护。

常见的加密技术可以分为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两类。

对称加密使用相同的加密密钥对明文和密文进行加解密,加解密速度较快,但密钥的分发和管理较为复杂;非对称加密则使用公钥和私钥进行加解密,安全性更高但速度较慢。

此外,还有哈希加密技术和数字签名技术等。

三、加密技术的应用领域加密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保护着人们的个人隐私和重要信息。

在电子商务中,加密技术用于保护用户的交易过程和支付信息;在网络通信中,加密技术可以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在物联网领域,加密技术用于保护物联设备之间的通信;在云计算中,加密技术则起到了保护数据迁移和存储安全的作用。

四、加密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加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未来,加密技术将更加注重数据隐私保护、算法的安全性以及可量子计算抵抗性。

同时,结合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加密技术也将在认证和安全风险评估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结语信息安全与加密技术在当前信息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简单介绍了信息安全与加密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我们对于信息安全和加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需要不断深入,以更好地保护人们的数据和隐私。

网络安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网络安全技术是保护网络免受各种威胁和攻击的一种技术手段。

在研究网络安全技术的过程中,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相关领域的前沿进展和研究成果。

以下是一些关于网络安全技术的论文参考文献,供您参考。

1. Kandula, S., Pope, S., Ives, R., & Nichols, K. (2007). Scalable threat-aware forwarding in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networks. ACM SIGCOMM Computer Communication Review, 37(3), 59-70.本文讨论了在不同服务网络中对威胁进行可扩展的转发和鉴别的方法。

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威胁感知路由算法,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

2. Wang, H., & Jajodia, S. (2008). Data mining for intrusion detec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20(8), 1105-1117.该论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方法。

研究者使用了一种基于异常检测的数据挖掘方法来识别网络中的入侵行为,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

3. Sion, R., & Falkner, K. (2007). Toward intrusion prevention as a service. Computer, 40(2), 62-68.该文研究了一种以服务形式提供入侵防范的方法。

研究者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入侵预防服务模型,可以帮助用户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

4. Somayaji, A., & Forrest, S. (1997). Automated response using system-call arguments. ACM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andSystem Security (TISSEC), 1(4), 262-288.该论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系统调用参数的自动响应方法。

网络安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Bashar, A., & Rao, H. R. (2019).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security breache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 29(4), 906–929.本文通过对信息安全事件的研究,深入分析了信息安全漏洞的根本原因和潜在的管理措施。

2. Cavusoglu, H., Mishra, B., & Raghunathan, S. (2004). The Effect of Internet Security Breach Announcements on Market Value: Capital Market Reactions for Breached Firms and Internet Security Develop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9(1), 69–104.本文通过研究大型网络安全漏洞事件对相关公司市值的影响,分析了市场对于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以及与市值之间的关系。

3. Soltani, S., Lee, Y., & Aiken, A. (2011). The Price of Free: How Online Companies Profit from Cybersecurity Risks. Journal of Cybersecurity, 5(2), 159–187.本文探讨了网络安全漏洞对在线公司的影响,并研究了这些公司如何以免费服务的形式获取消费者的个人数据,并在其中获得利润。

4. Anderson, N., Choo, K., & Renaud, K. (2019). 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Cyber Insurance in Managing Risk: Evidence from the UK.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86(3), 599–627.本文通过研究英国的案例,分析了网络保险在管理风险方面的作用,并探讨了网络保险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网络安全技术在信息保密中的应用研究

网络安全技术在信息保密中的应用研究

网络安全技术在信息保密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

然而,这种便利也伴随着信息泄露和攻击的风险。

因此,为了保护敏感信息的安全,网络安全技术在信息保密中的应用研究变得非常重要。

信息保密的需求在数字化时代,各种敏感信息,如个人身份信息、商业机密、国家安全信息等,都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

因此,信息保密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信息泄露可能导致很大程度的经济损失、声誉受损甚至引发社会混乱。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为了实现信息的保密,网络安全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应用:1. 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保护敏感信息的基本手段之一。

利用密码学原理,将原始数据转化成看似随机的密文,只有掌握密钥的人才能将其还原为原始数据。

加密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邮件、在线支付、网络传输等领域。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是最常见的加密算法,它们能够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提供数据的保护。

2.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它通过对进出网络的数据流进行检测和筛选,保护内部网络免受未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防火墙可以有效地阻止恶意软件、网络攻击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3. 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VPN技术通过建立加密隧道,确保远程用户之间的通信安全。

它能够在公共网络上创建一个虚拟的、安全的通信通道,使用户可以安全地访问公司内部网络或传输敏感信息。

VPN技术常用于远程办公、移动办公和跨地域通信。

4. 传输层安全协议(TLS):TLS是一种网络协议,提供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保证。

它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安全的通信连接,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听、篡改或伪造。

TLS广泛应用于网上银行、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等领域。

5. 入侵检测和入侵防御技术:入侵检测和入侵防御技术是网络安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入侵检测系统(IDS)可以监测网络上的异常活动和攻击行为,及时发现并报告潜在的入侵事件。

网络安全 文献综述

网络安全 文献综述

网络安全文献综述网络安全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和策略,保护计算机网络和网络中的信息不受到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修改、破坏、干扰和泄露的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的迅速发展,网络安全已成为各个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综述一些关于网络安全的文献研究成果。

首先,网络安全的威胁是多样化和复杂化的。

网络攻击的方式包括计算机病毒、恶意软件、网络钓鱼、拒绝服务攻击等。

许多研究都着眼于寻找和分析这些威胁的特征和行为模式,以便能够及时有效地检测和防御。

例如,Michael Bailey等人在《A Survey of Botnet Technology and Defenses》一文中细致地分析了僵尸网络(Botnet)的研究现状和特征,探讨了不同的防御方法。

其次,密码学被广泛运用于网络安全中。

密码学是一门研究加密和解密信息的学科,可以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许多研究都关注如何设计高效且安全的密码算法。

例如,Ran Canetti等人在《Towards Universally Composable Security》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密码学框架,该框架能够提供更强的安全性和可组合性。

此外,网络安全的研究还涉及到基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方法。

由于威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传统的规则和签名检测方法往往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因此,研究者们借助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方法,建立起自动化的威胁检测和防御系统。

例如,Ian Goodfellow等人在《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中提出了生成对抗网络(GAN)的概念,该网络可以生成与真实样本相似的虚假样本,用于检测和防御网络中的恶意活动。

此外,网络安全还与隐私保护紧密相关。

尽管网络安全的主要目标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的安全,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到用户的隐私权。

许多研究致力于设计匿名化、数据脱敏和隐私保护算法,以平衡网络安全和用户隐私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Differential Privacy: A Survey of Results》一文中,Cynthia Dwork等人综述了差分隐私的研究成果,说明了该技术在数据隐私保护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加密与网络安全综述摘要本文从信息加密问题开始,论述了密码学及其发展、现状和应用,分析了一些加密技术。

之后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探讨,分析了不同的网络安全问题。

最后探讨了网络安全问题的防范。

关键词:密码学;公钥密码体制;主动攻击目录1.信息加密技术 (1)1.1前言 (1)1.2密码学的发展 (1)1.2密码编码与密码分析 (2)1.2.1密码学分类 (2)1.2.2密码体制分类 (2)1.2.2.1对称密码体制 (2)1.2.2.2公钥密码体制 (2)1.2.3 密码分析学 (3)1.2.3.1强力攻击 (3)1.2.3.2线性密码分析 (4)1.2.3.3差分密码分析 (4)1.3密码协议 (4)1.3.1认证协议 (4)1.3.1.1数据源认证 (4)1.3.1.2实体认证 (4)1.3.1.3密钥建立认证协议 (5)1.3.2 协议面临的典型攻击 (5)1.4密码学的发展 (5)1.4.1标准化趋势 (5)1.4.2公理化趋势 (5)1.4.3面向社会的实用化趋 (5)2. 网络安全问题 (6)2.1计算机网络 (6)2.2计算机网络安全 (6)2.3 面临的威胁 (7)2.3.1 计算机软件设计上存在的漏洞和缺陷 (7)2.3.2外部攻击 (7)2.4 网络安全技术 (8)2.4.1操作系统安全 (8)2.4.2 防火墙 (8)2.4.3 反病毒技术 (8)2.4.4 入侵检测技术 (8)2.4.5 数据加密技术 (8)2.4.6 容灾技术 (8)2.5网络安全对策 (9)2.5.1 漏洞和缺陷方面 (9)2.5.2 外部攻击方面 (9)2.6总结 (9)参考文献 (10)1.信息加密技术1.1前言随着计算机网络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对计算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网络在带给人们信息交流方便的同时,网络中的信息安全成为人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密码学就应运而生了。

密码学是一门编写或读取密码报文的科学,它是支持认证、数据完整性和数据私有性机制的基础。

在网络通信中,发送方将称为明文的原始数据加密成密文后进行传输;接收方对收到的密文进行解密,还原成明文。

1.2密码学的发展密码学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学科,早期的密码技术是把人们能够读懂的消息变换成不易读懂的信息用来隐藏信息内容,使得窃听者无法理解消息的内容,同时叉能够让合法用户把变换的结果还原成能够读懂的消息。

密码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

手工阶段的密码技术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这个时期的密码技术相对来说是非常简单的。

可以说密码技术是伴随着人类战争的出现而出现的。

早期的简单密码主要体现在实现方式上,即通过替换或者换位进行密码变换。

一个密码算法的安全性往往是就一定的时间阶段而言的,与人类当时的科技水平息息相关。

随着人类计算水平的提高,针对密码的破译水平也突飞猛进,因此密码技术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人类对于密码算法的安全性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往往导致所设计的密码算法的复杂度急剧增大。

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密码算法效率越高越好,因此人们就采用了机械方法以实现更加复杂的密码算法,改进加解密手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管是政府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对信息的安全有了更多的认识,信息安全需求也不断增长。

在1976年,Diffie和Hellman提出了“密码学新方向”,开辟了公钥密码技术理论,使得密钥协商、数字签名等密码问题有了新的解决方法,也为密码学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手工阶段和机械阶段使用的密码技术可以称为古典密码技术,主要采用简单的替换或置换技术。

DES的公布与公钥密码技术问世标志密码学进入高速发展的现代密码学时代。

密码技术不但可以用于对网上所传送的数据进行加解密,而且也可以用于认证,进行数字签名,以及关于完整性、安全套接层、安全电子交易等的安全通信标准和网络协议安全性标准中。

对于密码而言,其最基本的功能在于通过变换将明文消息变换成只有合法者才可以恢复的密文。

信息的加密保护涉及到传输信息和存储信息两个方面,其中存储面临的安全问题更大。

1.2密码编码与密码分析1.2.1密码学分类根据目的和用途,密码学分为密码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

密码编码学是把来自信息源的可理解的原始消息变换成不可理解的消息,同时又可恢复到原消息的方法和原理的一门科学。

密码分析学是在不知道关于密钥的任何信息这一情况下,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试图通过密文来得到明文或密钥的全部信息或部分信息。

密码分析也称为对密码体制的攻击。

1.2.2密码体制分类通常,密码体制分为对称密码体制与非对称密码体制,而非对称密码体制往往又称为公钥密码体制。

图1给出了密码体制的基本模型。

图1密码体制的基本模型在图1中,消息发送者从密钥源得到密钥,通过加密算法对消息进行加密得到密文,接收者收到密文后,利用从密钥源得到的密钥,通过解密算法对密文进行解密,得到原始消息。

1.2.2.1对称密码体制就对称密码体制而言,除了算法公开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可以比较容易的互相推导出来。

对称密码体制按其对明文的处理方式,可分为序列密码算法和分组密码算法。

对称加密的流程如图2所示。

图2对称加密的流程1.2.2.2公钥密码体制公钥加密体制的思想是找到一种密码体制,其加密算法与解密算法不同,同时,利用加密算法推导出解密算法在计算上是困难的,这样加密密钥就能够以一种比较容易的方法长久的公布出去(避免了对称密钥需要安全信道)。

公钥密码体制不能够提供无条件安全。

实际上,一个攻击者完全可以在得到一个密文后,尝试着对大量明文逐一进行加密直到出现一样的密文,此时对应的明文就是要破译的结果。

就公钥密码系统而言,其主要特点在于加密密钥公开,解密密钥保密,二者具有对应关系,但是基于公开密钥很难推导或者求出解密密钥,其安全基础是“单向函数”。

函数f(x)如果满足:给定输入变量x,计算f(x)容易,而给定f(x)计算x 是困难的,则被称为单向函数,这里的“容易”和“困难”的含义是复杂性理论中的定义。

从密码学的角度,上述两条性质已经能够用来构造密码算法。

公钥密码体制解决了对称密码算法在应用中的致命缺陷,即密钥分配问题。

就公钥密码体制而言,除了加密算法公开外,其具有不同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加密密钥是公开的(称作公钥),解密密钥是保密的(称作私钥),且不能够从公钥推出私钥,或者说从公钥推出私钥在计算上是“困难”的。

然而,在效率方面,公钥密码体制远远不如对称密码体制,其处理速度比较慢。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把公钥技术和私钥技术结合起来使用,即利用公开密钥实现通信双方问的对称密钥传递,而用对称密钥来加解密实际传输的数据。

公钥加密的流程如图3所示。

图3公钥加密的流程1.2.3 密码分析学密码分析学主要研究在已知密码算法的条件下,不需要密钥,如何由加密得到的密文推导出明文或密钥的相关信息。

随着密码算法设计技术的发展,密码分析技术也得到了深入的研究。

1.2.3.1强力攻击强力攻击包括查表攻击,时间一存储权衡攻击,字典攻击以及穷举搜索攻击。

对于任何一种分组密码来说,强力攻击都是适用的。

1.2.3.2线性密码分析线性密码分析作为一种已知明文攻击方法,线性密码分析方法的本质思想在于,通过将一个给定的密码算法有效且线性近似地表示出来以实现破译。

现有密码分析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推广。

为了提高攻击效率,可以结合差分密码分析和线性密码分析技术,即差分一线性密码分析技术。

1.2.3.3差分密码分析差分密码分析特别适用于迭代密码。

差分密码分析的本质思想在于,通过分析相应明文对差值和密文对差值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来得到密钥的一些比特信息。

对于差分密码分析也有很多推广,其中比较常见的包括高阶差分密码分析等。

1.3密码协议密码学的用途是解决人们生活遇到的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通过合理的使用密码算法来解决。

密码学要解决的问题是面临第三方攻击的通信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信息机密性、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信息的完整性、通信实体的完整性、通信实体的欺诈性等。

利用密码算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密码算法采取一系列步骤进行实施,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一系列步骤就称为密码协议。

可见,所谓密码协议指的是在完成某项安全通信任务的过程中,通信各主体需要采用密码技术进行的一系列步骤。

1.3.1认证协议认证协议是一个认证过程,是两方或多方通信实体为达到向对方证明自己拥有某种属性进行的一系列步骤。

认证协议可以分为三个子类型:数据源认证、实体认证、密钥建立的认证。

1.3.1.1数据源认证数据源认证与数据完整性认证无法完全隔离开来,逻辑上来讲,被篡改过的消息可以认为不是来自最初消息源。

不过,这两个概念差别很大,且用途功能不同。

1.3.1.2实体认证所谓实体认证指的是依照认证协议进行通信的一个过程,基于实体认证技术,一个通信实体可以向另一个通信实体证实自己的身份并得到对方的确认。

认证协议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体认证。

1.3.1.3密钥建立认证协议认证密钥建立协议_3主要实现以下功能:为参与某具体协议的若干个参与者实现身份认证,并为这些参与者建立一个新的共享密钥,用于后续的安全通信。

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通信协议之一,认证密钥建立协议所生成的会话密钥可以构建安全通道,保证应用层上的后续通信的安全。

1.3.2 协议面临的典型攻击在密码技术领域中,认证协议会面临多种攻击方法,这就是认证协议的安全性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所在。

正如毛文波博士在其书中指出:对认证协议或认证的密钥建立协议的成功攻击,通常并不是指攻破该协议的密码算法,相反,它通常是指攻击者能够以某种未授权并且不被察觉的方式获得某种密码信任证件或者破坏某种密码服务,同时不用破环某种密码算法。

这是由于密码设计的错误,而不是密码算法的问题。

密码协议面临的典型攻击众多。

常见的攻击方法有中间人攻击,平行会话攻击,交错攻击等。

在协议的攻击类型中,还有其它更多的攻击方法,比如姓名遗漏攻击、类型缺陷攻击、密码服务滥用攻击等。

如何设计安全的密码协议或如何检测一个密码协议是否安全是密码技术中的一个严峻课题。

1.4密码学的发展人们一方面要设计新的算法以便满足各种新应用的挑战,同时又要面对密码分析的新技术以便保证密码安全性。

然而,除了编码与破译,密码学还涉及到安全协议设计和安全管理等内容。

因此,密码学的研究应该紧跟时代的要求。

综观全局,密码学的发展呈现出如下趋势。

1.4.1标准化趋势密码的标准化是密码理论与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晶和原动力,包括AES、安全哈希算法(SecureHashAlgorithm3,SHA3)、以及eSTREAM计划和NESSE计划等都极大地推动了密码学研究。

1.4.2公理化趋势在设计密码算法的过程中,保证算法的可证明安全性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密码协议的形式化分析方法、安全多方计算理论、可证明安全性理论以及零知识证明等仍将是密码协议研究中的主流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