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中药白芍 分类标准

中药白芍分类标准中药白芍。
中药白芍,又称为白芍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它是由白芍植物的根部制成,主要产自我国的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
白芍在中医药理论中被归类为“补血活血”药物,具有调理气血、养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下面将从中药白芍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性味归经。
白芍的性味为苦、辛、微寒,归肝、脾经。
在中医药理论中,苦味具有清热泻火、干湿燥湿的作用,辛味具有宣散风寒、行气止痛的作用,微寒则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
白芍的性味特点使其具有活血调经、养血安神、凉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不足、经血不畅、妊娠出血等症状。
功能主治。
白芍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作用,主要包括调理气血、养血止血、活血化瘀等。
具体来说,白芍可以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血过多、痛经、产后血晕、崩漏、带下等妇科疾病,还可以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血虚血瘀引起的头痛、胸痛、乳房胀痛等症状。
此外,白芍还可以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等症状。
用法用量。
白芍的用法用量主要有内服和外用两种方式。
内服时,可以将白芍煎汤或研末入丸、散,一般用量为3~10g。
外用时,可以将白芍研末敷患处或煎汁洗患处。
在使用白芍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结合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合理使用。
总结。
中药白芍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调理气血、养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在使用白芍时,应注意遵医嘱,合理用药,避免不当使用带来的不良后果。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药白芍,为日常保健和治疗提供参考。
白芍(杭芍,毫芍,川芍)

白芍(杭芍,毫芍,川芍)【来源】: 为毛莨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80cm。
叶互生,有长柄;茎下部叶为2回三出羽状复叶,枝端为单叶;小叶狭卵形、披针形或椭圆形,边缘具软骨质小齿。
花顶生并腋生;萼片4,微紫红色;花瓣6~9,白色、粉红色或紫红色;雄蕊多数;心皮4~5,无毛或密被白毛。
�u��果卵形,先端外弯成钩状。
花期6月,果期8~9月。
多栽培。
主产浙江、四川、安徽。
【采制】: 夏、秋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水煮,除去外皮,晒干。
【性状】: 根圆柱形,两端平截,长5~8cm,直径1~2.5cm。
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
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
气微,味微苦、酸。
【化学成分】: 根含芍药甙(paeoniflorin)、氧化芍药甙(oxypaeonif lorin)、芍药内酯甙(albiflorin)、苯甲酰芍药甙(benzoylpaeoniflo rin)、芍药甙元酮(paeoniflorigenone)、丹皮酚原甙(paeonolide)、丹皮酚(paeonol);尚含苯甲酸、胡萝卜甙及多种鞣质类等。
【性味】: 性微寒,味苦、酸。
【功能主治】: 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
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用量6~15 g。
英文名: White Peony Root学名: Radix Paeoniae Alba。
中药材介绍白芍

中药材介绍白芍白芍,学名Paeonia lactiflora,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
它属于毛茛科芍药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白芍以其独特的药理和药效,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学领域,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白芍的产地与生长环境白芍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其中以河北、山东、河南等省份的产量居多。
白芍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对土壤的要求较为苛刻,一般需要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才能生长良好。
二、白芍的药理成分和药效白芍主要的药理成分是芍药苷,它是一种具有明显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白芍具有活血止痛、抗炎、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
在中医药学中,白芍常被用于治疗妇科疾病、肝胆疾病、风湿病、胃肠病等多种疾病。
三、白芍的临床应用价值1. 妇科疾病:白芍对于妇科疾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
例如,白芍可以调节月经,缓解痛经;对于妇科炎症和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 肝胆疾病:白芍具有保护肝脏、降低胆固醇、促进胆汁分泌等作用,对于肝胆疾病的辅助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
3. 风湿病:白芍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可以有效缓解风湿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病的症状。
4. 胃肠病:白芍有抑制胃酸分泌、增加胃黏液产生、促进胃肠蠕动等作用,对于胃溃疡、胃炎等胃肠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四、白芍的炮制方法和用法用量白芍的常见炮制方法是炙白芍,也可以制成白芍颗粒、片剂等多种剂型。
在中医药学中,常用的用法和用量是口服和外用。
口服时,一般以3-10克为宜,可煎汤或冲服。
外用时,可用于药膏、药酒等制剂,涂抹在患处。
五、白芍的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白芍作为一种中药材,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但是,如果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应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六、白芍的市场前景和潜在风险白芍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前景。
白芍

氮(BUN)显著降低,其有效成分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1mg/只、
2.5mg/只或5mg/只就有显著作用。白芍提取物凝聚素(agglutinins)能改善 急性失血所致家兔贫血,醋酸泼尼松龙可拮抗此作用。芍药甙在体外或静脉 注射,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苯甲酰芍药甙也有抑制血小 板聚集的作用。
白芍
药剂1001 李巍
• 白芍药(学名:Paeonia sterniana Fletcher in Journ.)也称白花芍药,是毛 茛科芍药属植物。在中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 史,驰名中外,其根并入药。多年生草本或
亚灌木,地下部块状或粗厚;叶基生或茎生,
大,互生,羽状或三出复叶或深裂;花大而 美丽,单生于枝顶或有时成束,白色;萼片5, 宿存;花瓣5-10,但在栽培种中的常为重瓣; 雄蕊多数;花盘环状或杯状;心皮2-5,离
戊四唑所致惊厥
•
抗炎、抗溃疡作用 芍药或芍药甙有较弱的抗炎作用,对酵母性、角叉菜胶性和右旋糖酐性 足跖肿胀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与甘草成分FM100合用有协同作用,对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 也有较弱抑制作用。白芍提取物对大鼠蛋清性急性炎症和棉球肉芽肿均有抑制作用。
•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白芍在体内和体外均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白芍 - 药理作用
•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 (d-儿茶精和没食子酸乙酯 有抗血栓和抗 血小板聚集作用) • • 护肝作用 对四氯化碳、黄曲霉毒素B1、D-半乳糖胺 所致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解痉作用 对肠管和在位胃运动有抑制作用,显著对抗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收缩
•
镇痛作用 能抑制小鼠扭体、嘶叫、热板反应,对吗啡抑制扭体反应有协同作用,并能对抗
白芍

白芍目录“白芍”在《中国药典》“白芍”在《*辞典》“白芍”在《中华本草》《中国药典》:白芍【拼音名】 Bái Sháo【英文名】 RADIX PAEONIAE ALBA【别名】芍药【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干燥根。
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长5~18cm,直径1~2.5cm。
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
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
气微,味微苦、酸。
【鉴别】(1)本品粉末黄白色。
糊化淀粉团块甚多。
草酸钙簇晶直径11~35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数个簇晶。
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直径20~65μm。
纤维长梭形,直径15~40μm,壁厚,微木化,具大的圆形纹孔。
(2)取本品粉末5g,加乙醚50ml,加热回流10分钟,滤过。
取滤液10ml,蒸干,加醋酐1ml 与硫酸4~5滴,先显黄色,渐变成红色、紫色,最后呈绿色。
(3)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振摇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斑点。
【炮制】炒白芍:取净白芍片,锅内炒至微黄色。
酒白芍:取净白芍片,用黄酒喷洒均匀,稍润后放锅内炒至微黄色。
(每100斤用黄酒10斤)【性味】苦、酸,微寒。
【归经】归肝、脾经。
白芍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白芍的功能主治与用量一、白芍的功能白芍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又名白芍药、白芍草,属于毛茛科植物。
白芍的根部是常用的药材部分,具有多种功能。
1.活血调经:白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经血的流动,对于经期不调、经血过多等问题有很好的疗效。
2.镇痛止痛:白芍具有镇痛作用,可以缓解各种类型的疼痛,尤其是妇科疼痛和胃肠道疼痛。
3.清热解毒:白芍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热毒病症,如口腔溃疡、痈肿疮疡等。
4.抗炎消肿:白芍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减轻肿胀和疼痛的程度。
5.祛湿利水:白芍对湿热引起的水肿、尿频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能够促进尿液排出,排除体内湿气。
6.安神益智:白芍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改善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问题,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二、白芍的主治白芍的主治范围很广泛,适用于多种疾病和症状。
1.妇科疾病:白芍对于月经不调、痛经、经血过多等妇科问题有很好的疗效。
2.消化系统疾病:白芍可以缓解胃肠道疼痛,改善胃肠功能,对于肠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皮肤疾病:白芍对于口腔溃疡、痈肿疮疡等皮肤疾病有一定的消炎和解毒作用。
4.风湿骨病:白芍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等病症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5.神经系统问题:白芍可以镇静安神,改善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问题。
三、白芍的用量白芍的用量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来确定,一般建议按照以下剂量使用:1.煎剂用量:一次用量一般为10-15克,可煎服,每日2-3次。
根据具体需要可以调整剂量。
2.酒剂用量:一次用量一般为5-10克,可配制成酒剂,每日2-3次。
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剂量。
3.丸剂用量:一次用量一般为3-9克,可制成丸剂,每日3次。
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剂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白芍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药师的建议,根据自身情况来确定用量和使用方法。
四、注意事项使用白芍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白芍具有活血调经的作用,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来说,可能会影响胎儿和乳汁分泌,所以在这些阶段需要慎重使用。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白芍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功效与作用。
以下是关于白芍的一些介绍。
1. 活血祛瘀:白芍具有很强的活血祛瘀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血不畅引起的各种疼痛。
因此,白芍常被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
2. 缓解炎症:白芍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它常被用于治疗关节炎、风湿痛、痔疮等炎症性疾病。
3. 镇静安神:白芍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以舒缓紧张情绪、缓解焦虑和失眠。
它常被用于治疗情绪不稳、失眠多梦等相关症状。
4. 改善肝功能:白芍可以保护肝细胞,并有助于提高肝脏的解毒功能。
它常被用于治疗肝功能异常引起的不适和其他肝病。
5. 增强免疫力:白芍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它常被用于调理身体,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白芍虽然具有许多功效与作用,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适用情况也有所不同。
在使用白芍之前,最好还是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使用。
白芍

亳白芍: ◆圆柱形,平直,长9~15cm, 直径0.6~1.5cm ◆表面白色,较粗糙。 ◆断面白色或灰白色,细腻粉性 大,切片粉稍挂手。
饮片
◆白芍片 为圆形片,厚约3mm;周边类白色或微带红色;切面形成 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质细腻坚实。气微,味微苦、酸。 ◆炒白芍、醋白芍或酒白芍 切面黄色或棕黄色,气味各 不相同。 ◆白芍炭 外表黑褐色,折
主要化学成分
●鲜根含芍药苷3.5%~8%,加工后减少至1%左右。
●还含白芍药苷、丹皮酚、羟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
苯甲酰芍药苷等。
●尚含鞣质、苯甲酸等。
鉴别
1、粉末特征: ◆ 无色糊化淀粉团块。 ◆草酸钙簇晶较多,直径 11~35μm , 有 的 一 个 细 胞含2至数个簇晶,也有含 晶细胞纵列成行。 ◆ 木纤维长梭形,壁厚,微 木化,具大圆形纹孔。
商品特征
杭白芍
◆根圆柱形,平直而长,两端平截。 长 9 ~ 18cm,直径 0.8 ~ 2.5cm 。
◆表面棕红色或浅棕色,较粗糙。
◆质坚体重,不易折断,断面灰白 色或牙白色,中间有菊花纹,角
质状。
◆气微,味微苦而酸。
川白芍: ◆圆柱形,稍弯曲,头粗尾 细,两端不平截,长6~ 15cm , 中 部 直 径 0.6 ~ 1.5cm。 ◆表面粉红色。 ◆断面粉红色, 细腻光润。
杭白芍 二等 20-26元/kg 杭白芍 三等 12-14元/kg
炮制品种
白芍片:原药材拣去杂质,粗细分档,用清水润透后切片, 片厚约3mm,晒或烘干,筛去灰屑。 炒白芍:取白芍片用麸皮(每 10kg 药材用麸皮 1kg )拌炒或 清炒至微黄色。 酒白芍:取白芍片,加酒(每 10kg 用黄酒 1kg )拌匀,闷透, 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 醋白芍:取白芍片,用米醋(每 100kg 用米醋 15kg )拌匀, 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 白芍炭:取白芍片,置热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 部焦黄色,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芍
文章目录*一、白芍的概述*二、白芍的功效与作用*三、白芍的分类*四、白芍的药方选录*五、白芍的服用方法*六、白芍的选购方法、保存方法
白芍的概述
1、白芍的概述白芍,中药名。
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
常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
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2、白芍的别名金芍药、白芍药。
3、白芍的性状形态圆柱形,粗细均匀,大多顺直。
长5~20厘米,直径1~2.5厘米。
表面棕色或浅棕色,外皮未去尽处显棕褐色斑痕,较粗糙,有明显的纵皱纹及细根痕,偶见横向皮孔。
质坚实而重,不易折断,切断面灰白色或微带棕色,角质样,木质部
呈放射状。
气无,味微苦而酸。
4、白芍的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酸。
归肝经、脾经。
5、白芍的来源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
6、白芍的产地分布生于山坡、山谷的灌木丛或高原丛中。
分布于浙江、安徽、四川等地。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1、白芍的化学成分、营养成分本品含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白芍苷、常春藤皂苷元、芍药苷元酮、没食子酰芍药苷、山柰酚-3,7-二-O-β-D-葡萄糖苷、胡萝卜苷、β-谷固醇、芍药乳糖酮等,挥发油中主要含苯甲酸、牡丹酚等。
2、白芍的功效作用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
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血药。
3、白芍的毒副作用不宜与藜芦同用,虚寒证不宜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