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免疫细胞治疗临床应用( 流程)ppt课件

合集下载

PD-1-PD-L1单抗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ppt课件

PD-1-PD-L1单抗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ppt课件

PD-1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巨噬 细胞表面。多种肿瘤细胞表面也表达PD-L1,可与肿瘤浸润 淋巴细胞表面的PD-1分子结合,抑制CD4和CD8T淋巴细胞 的功能及细胞分子的释放,并诱导淋巴细胞凋亡,从而抵 抗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最终导致肿瘤发生免疫逃逸。
2
随着对该通路在肿瘤免疫逃逸现象中所起作用的深入研 究,该信号通路在免疫细胞中的作用逐渐被了解。通过阻 断T淋巴细胞表面的PD-1蛋白与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蛋 白的结合,从而激发免疫系统清除肿瘤细胞的潜力,对肿 瘤细胞发起攻击的治疗方法。现已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 PD-1或PDL-1抗体治疗肿瘤其特应性、安全性更高。
19
不同剂量患者的PD-1受体占有率
20
结果PDL1在肿瘤细胞表面的表达
用免疫组化分析了42位患者(18例黑色素瘤,10例非小 细胞肺癌、7例结直肠癌、5例肾细胞癌、2例前列腺癌、) 肿瘤细胞表面。
其中25例PDL-1阳性,在这25例中9例有客观反应,客观 反应率达36%。17例PDL-1阴性患者均无客观反应。
2.在94例在黑色素瘤患者(0.1-10mg/Kg)剂量中有26例有 客观反应,客观反应率28%,其中3.0mg/Kg体重,客观有 有效率达41%,疾病稳定24周以上占6%(6/94),24周 生存率40%。
12
13
3. 在76例肺癌患者中14例有客观反应,的客观应答率为 18%,鳞状细胞肿瘤应答率为33%,而对非鳞状细胞肿瘤 的应答率为12%。疾病稳定24周以上占7%(6/94),24 周生存率26%。
7
8
方法
BMS-936558是2012年6月百时美推出的一种PD-1单克隆 抗体,可阻断活化的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PD-1受体。 通过抑制PD-1和PD-L1通路可挽救耗竭的T细胞,增强抗 肿瘤免疫力。

细胞免疫治疗(医学PPT课件)

细胞免疫治疗(医学PPT课件)

肝功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检查日期
ALT 正常值 正常值 正常值 正常值 578.5 584 11.6 15.8 398.5 正常值 265.9
AST 正常值 正常值 正常值 正常值 253.3 407.7 16.5 14.5 132.2 61.5 133.6
13
肿瘤综合治疗
治疗时机与方案
联合治疗意义
手术后联合DC/CIK 1. 快速恢复传统治疗手段造成的免疫损伤; 2. 特异清除术后残余肿瘤细胞;防治转移与复 发;
放疗联合DC/CIK 3. 增强放化疗敏感性,减少放化疗毒副作用; 4. 抵抗化疗药物的免疫抑制作用;
化疗联合DC/CIK 5. 对放化疗耐药的肿瘤细胞也有杀伤作用; 6. 支持骨髓功能衰竭后的免疫重建;
11
治疗前应做哪些检查项目?
治疗流程
1、血常规、凝血、传染四项为必须检查。 2、肝功、肾功、心电图临床检查; 3、影像学、肿瘤标志物、T细胞亚群检查;
细胞免疫治疗的流程?
申请治疗 --- 完善相关检查 --- 临床会诊 --外周血采集(约0.5小时)--- 细胞培养(12天)--细胞回输(约15天)--- 疗效随访(1-3个月)
肝功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ALT 34.4 35.2 848.8 45.5 467 69.9 189.9 正常值 58.9 40.5 50 正常值
AST 31.3 32.7 567 35.7 160.9 38.5 74.6 正常值 35.9 28.3 42 正常值
CIK细胞治疗慢性乙肝的优势

头颈肿瘤的免疫治疗PPT课件

头颈肿瘤的免疫治疗PPT课件

前言

HNSCC 是一种相对比较常见的肿瘤,每年全世界新发约 有500,000例。大多数患者都为疾病晚期并且经过了多学 科的治疗。放疗、化疗和手术经常被联合应用以求得最佳 的治疗效果。对于疾病复发和有远处转移的患者来说,治 愈不是治疗的主要目的,化疗是主要的治疗。虽然最近的 进展中,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靶向治疗药物被批准和使 用,但是很晚期的局部复发或转移的 HNSCC 总生存率仍 然很低。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人体会利用一些检查点来抑制免疫反应,并通过这种方式 减少了正常人体组织的破坏,否则在面对外部刺激时会发 生不受控制的免疫反应。而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免疫检查点, 抑制T细胞激活,从而逃避免疫杀伤,生长不受控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这些正常的免疫调节途径,增 强T细胞激活,从而加强免疫监控和肿瘤细胞清除。

另一例I期的临床研究, 38 名复发或转移的 EB 病毒相关 鼻咽癌患者在接受四个周期的吉西他滨联合卡铂化疗后, 进行六次的自体 T 细胞输注。虽然通过这个单臂研究很难 分析出在这一过程中的化疗和免疫治疗的相对优势,但值 得注意的是,过继性细胞疗法后,五例患者超过34个月不 需要任何进一步的化疗。

免疫系统在头颈部鳞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免疫系统和肿瘤发生的最新进展也促进了 HNSCC 在免疫 治疗领域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有效并且低毒性的治疗方案。 很多的方法正在研究当中,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疫苗 和过继性T细胞治疗。这里我们将总结HNSCC在免疫治疗 的最新领域异性免疫治疗:目前正在开发针对人乳头状瘤病毒 感染的细胞,使其产生细胞免疫,清除现有的人乳头状瘤 病毒,消除已经存在的与人乳头状瘤病毒相关的病变,并 防止新病变的形成。

肿瘤细胞免疫治疗ppt课件

肿瘤细胞免疫治疗ppt课件
放射治疗癌症还有如下缺点: 放疗无法根治已转移扩散的癌细胞。 放疗只针对看得见的病灶起作用,不能杀死所有的癌细胞。 放疗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带来一系列全身性的功能紊乱与失调,如胃
肠功能紊乱、恶心呕吐、腹胀、低烧不退、食欲下降等。
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 的、具有显著疗效的肿瘤治疗 模式,是一种自身免疫抗癌的 新型治疗方法。肿瘤细胞免疫 疗法它是运用生物技术和生物 制剂对从病人体内采集的免疫 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回 输到病人体内的方法,来激发, 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 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肿瘤细 胞免疫疗法是继手术、放疗和 化疗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技 术。
例约337万例,比2010年增加28万例——这相当于每分钟就有6个人得癌。 年报数字是如何得出的 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的陈万青教授说,根据分布在全 国各地的项目点上报的数据统计,2011年全国新增癌症病例337万例,比 2010年增加28万例。
传统肿瘤(癌症)治疗方法之一【手 术】
3
手术治疗癌症是对癌症组织进行全部或局部的切除,效果直接迅速。 甚至,有些发生部位不是很险恶的早期原位癌,采取根治性手术,有 完全治愈的可能。但由于手术给机体带来的损伤,会使患者的免疫力 降低,术后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
肿瘤生物治疗特点
8
清除微小病灶和 残余肿瘤细胞
增强机体免疫功 能
肿瘤生物
治疗特点
增强放、化疗的
靶向性强
敏感性
无明显毒副作用
治疗流程
9
5、经过多个疗 程的治疗,有 效杀除患者体 内肿瘤细胞, 促进康复,改 善患者的生活
质量。
1、用先进的 血细胞分离机 采集患者自身 一定量的外周 单核细胞。
2、在GMP实验 室里,分离单个 核细胞置于培养 瓶中,加入培养 液和细胞因子刺

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预防赫赛汀心脏毒性
避免在高龄患者中使用赫赛汀
避免联合应用赫赛汀和含蒽环类药物的化疗 方案
如使用蒽环类药物,可先用含蒽环类药物的 方案,继再用赫赛汀,并严密监测。在停止赫 赛汀治疗22周内避免蒽环类药物治疗。
使用脂质体阿霉素或其他心脏毒性小的蒽环 类药物如表柔比星
14
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及护理
西妥昔单抗(爱必妥、C225)
肿瘤免疫治疗的特点
通过主动免疫能够激发全身性的抗肿瘤效应, 作用范围更加广泛,特别适用于多发病灶或有 广泛转移的恶性肿瘤
主动免疫治疗通过调动机体自身的力量达到抗 肿瘤作用,副作用很小
由于部分肿瘤表达的抗原是自身组织的正常成 分,所以用该抗原进行主动免疫可能打破自身 免疫耐受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血液学毒性:少部分患者出现,是轻度,可恢 复的
8
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及护理
预处理
预防用药:30分钟前给予扑热息痛类和抗组 胺类药物
使用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同时备急救物品 滴速的要求:开始滴速50mg/h,每半小时后
增加50mg/h,最大至400mg/h
9
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及护理
曲妥珠单抗(赫赛汀)
使用脂质体阿霉素或其他心脏毒性小的蒽环类药物如表柔比星15西妥昔单抗爱必妥c225egfr竞争性抑制剂her116爱必妥不良反应输注反应90发生于第一次其他腹泻全身乏力2020729imagethankyousuccess18西妥昔单抗爱必妥c225静脉滴速必须5mlmin300ml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面色是否有出汗或头痛等以便发现是否出现早期的超敏反应联合伊立替康时必须在爱必妥输注结束至少1h后再用药并使用不同的输注管线输注结束时需要09ns冲洗输注管线以将剩余药液输注完全只能使用与爱必妥相容的材质聚乙烯制造的无菌容器不能使用玻璃容器用药前给予抗组胺药h1受体阻断剂预处理以降低发生输液反应危险目前有研究显示

肿瘤的免疫治疗 ppt课件

肿瘤的免疫治疗  ppt课件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作用机制
• 在T细胞激活过程中,T细胞与树突细胞需 要为期8~20小时的稳定接触。而PD-1与PDL1的结合会破坏T细胞与树突细胞之间稳定 接触的产生,从而导致T细胞激活过程的中 止。
• 肿瘤限制宿主免疫反应的一个重要机制是 提高PD-1配体PD-L1,PD-L2在肿瘤微环境中的 表达量。
PPT课件
11
已上市的PD-1/PD-L1抗体
PPT课件
12
适 应 症
• 自2014年9月以来,PD-1抑制剂已经被FDA正式 批准用于: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肝 癌、胃癌、肾癌、膀胱癌、头颈部肿瘤、霍奇 金淋巴瘤、Merkel细胞癌以及所有微卫星高度 不稳定(MSI-H)的实体瘤。 • 此外,PD-1抑制剂在结直肠癌、食管癌、三阴 性乳腺癌、鼻咽癌、卵巢癌、宫颈癌、前列腺 癌、子宫内膜癌、胶质瘤、神经内分泌肿瘤、 恶性间皮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胸腺癌等其他 多种实体瘤中,显示出了初步的、鼓舞人心的 疗效。
2
肿瘤免疫治疗的历史和现状
• 19世纪中期:免疫治疗的萌芽阶段 • 上世纪70年代:免疫治疗的发展阶段: 1984 年高剂量白介素2(IL-2)治愈第一例病人给肿瘤 免疫治疗带来一线曙光。 • 上世纪末,免疫检查点对T细胞免疫应答的开 关控制使机体免于伤害性免疫反应基础研究的 突破,为肿瘤免疫治疗带来了转折:细胞毒性 T淋巴相关抗原4(CTLA4, 其基因于1987年被克 隆);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细胞死 亡蛋白1配体1(PD1-PDL1)1mg/kg16%3mg/kg26%
10mg/kg
15%
3年OS
5年OS
13%
PPT课件
26%

《肿瘤免疫治疗》课件

《肿瘤免疫治疗》课件
1 预防性疫苗
预防性疫苗可预防导致某些肿瘤的病原体感染。
2 治疗性疫苗
治疗性疫苗可激活免疫系统对已经存在的肿瘤进行攻击。
肿瘤免疫治疗的优势和挑战
优势
无毒副作用、个体化治疗、长期免疫保护。
挑战
治疗适应症、耐药性、治疗费用、临床研究进展。
临床应用及案例分享
肿瘤免疫治疗已在多种癌症中取得显著疗效。以下是一些成功的临床案例:
2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3 疫苗治疗
通过抑制免疫抑制分子, 恢复免疫系统对癌症的 攻击。
通过注射疫苗增强免疫 系统对癌症的免疫应答。
肿瘤免疫治疗的原理
抗原呈递
肿瘤细胞通过抗原呈递激活 机体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激活
T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被激活, 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记忆效应
免疫细胞形成记忆细胞,提 供长期对抗肿瘤的免疫保护。
《肿瘤免疫治疗》PPT课 件
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创新的癌症治疗方法,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 癌症。本课件将介绍免疫治疗的种类、原理、优势和临床应用案例。
免疫治疗概述
免疫治疗是一种以加强或调节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的治疗方法。它与传统的放疗和化疗不同, 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1 T细胞疗法
利用患者自身的T细胞 对抗癌症细胞。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止抑制分子与受体结合,增强免疫细胞活性,激活免疫系统攻击肿瘤。
PD-1 抑制剂
பைடு நூலகம்PD-1抑制剂阻止PD-1与其受 体结合,恢复T细胞对肿瘤的 攻击。
CTLA-4抑制剂
CTLA-4抑制剂阻止CTLA-4与 其受体结合,增强T细胞的激 活。
PD-L1 抑制剂
PD-L1抑制剂阻止PD-L1与其 受体结合,增强T细胞的攻击 能力。

《肿瘤免疫治疗》PPT课件

《肿瘤免疫治疗》PPT课件

ZHAN Hai-lun,et al.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12;125(21):3771-3777
122例非小细胞肺癌
36例腺癌,18例鳞癌
Lili Yang,et al.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2013) 62:65–73
DC-CIK细胞免疫技术
➢肾癌 137例 分成三组:DC-CIK,TNF-α,对照组
调节性T细胞明显下降
五年生存率:100%,93.3%,88.9%
33个GBM病人 平均存活时间(月):
17.2 vs 10.2 1年生存率
88% vs 36%
Dillman et al.J Immunother Volume 32, Number 9, November–December 2009
活性杀伤的免疫细胞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 TIL) 来源于肿瘤组织,引流淋巴结,胸腹水; 分离后用高浓度IL-2诱导,主要是CD8+的T细胞; 同时用免疫抑制剂能增加TIL效果; 效果是LAK的50-100倍,副作用小,细胞存活周期长;
DC-CIK细胞免疫技术
➢抗原附载:多肽,肿瘤细胞裂解物,肿瘤细胞; ➢效应细胞:CIK(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特点:结合了DC附载的靶向性特异性和CIK的快速增殖,光谱杀瘤能力;
DC-CIK细胞免疫技术
➢NIH clinical trials: 12项临床试验 ➢治疗:鼻咽癌,胃癌,乳腺癌,胰腺癌,肝细胞肝癌,食道癌,肾癌;
Nathalie Labarrie`re ,et al. 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2002) 51: 532–53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突状细胞(DC)
一类专职抗原递呈细胞,辅佐T、B细胞参与特异性杀伤肿瘤的 过程。
肿瘤发生时
肿瘤细胞 • 肿瘤细胞免疫原性弱及抗原调变 • 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覆盖”或“封闭” • 肿瘤抗原的加工、呈递发生障碍
机体免疫细胞
CTL • MHC限制性 • 肿瘤细胞反凋亡 NK •肿瘤患者的抑制性T细胞、抑制性 单核细胞、抑制性巨噬细胞以及 肿瘤细胞均可产生PGE2,可抑制 NK的活性。 DC • 诱导DC凋亡 • 干扰DC分化的环节,导致DC数 量下降、成熟受限、功能障碍
免疫细胞治疗—筛选标准
适应症:
• 经常规治疗仅部分缓解的患者; • 经治疗后肿瘤完全消退,但存在复发、转移风险; • 应用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生物治疗的疗效与残存病灶的大小成反比,残存病灶越 小,效果越好 × 禁忌症: • T淋巴细胞病变所致的肿瘤(NK细胞除外); • 晚期/肿瘤负荷大的患者; • 恶病质;
NK细胞首选异体外周血来源的免疫细胞。 脐带血来源的优势
• 低免疫原性。 • 与患者自体来源细胞相比,不因患者自身免疫功能而影响体外分离和 (或)扩增效应细胞的数量。(DC无法体外扩增) • CIK的主要效应细胞为CD3+CD56+,具有NK非MHC限制性特点。
DC、CIK细胞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脐带血来源的免疫细胞。
• 因严重的免疫抑制,疫苗无法诱导有效的抗肿瘤免疫者。
靶向性CTL适应症
• 经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活检或手术获得的肿瘤组织,MHC-Ⅰ类分子 为阳性的患者。 • 若患者无法获得肿瘤组织,患者未至终末期或恶病质,可考虑给予治 疗。但仍建议对其进行MHC-Ⅰ类分子检测。 • 停止化疗或放疗后,外周血白细胞恢复至正常值或接近正常值(使用 升白细胞药物达到的正常值除外)。
体外分离、活化

扩增和(或)增加靶向性
疗 效 评 估
质量合格
免疫细胞治疗流程图
我们提供的免疫细胞
静脉/灌注:为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的100ml细胞制剂 局部注射:为未稀释的1ml细胞制剂
细胞来源的选择原则
MHC的遗传限制性
70年代R.M.津克纳泽尔等在小鼠 实验中发现:杀伤T细胞与靶细胞的 MHC必需一致才有杀伤作用,因此 又称此现象为MHC限制性。 • 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又称为HLA基因复合体。 • 定位于动物或人某对染色体的特定区域,呈高度多态性,除非同卵双 生,否则很难有MHC完全一致的个体。 • 表达于不同细胞表面,参与抗原递呈,制约细胞间相互识别及诱导免 疫应答。 • 所有的有核细胞表面都表达MHC-Ⅰ类分子, MHC- Ⅱ类分子主要表 达在APC表面。
靶向性CTL治疗肿瘤抗原的筛查
• CEA、CK19、PSA、AFP、PAP、SCC的血清检测值异常: 患者可无需相应的肿瘤抗原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直接选为目标抗原 接受靶向性CTL细胞治疗。 • 如果上述肿瘤标志物血清检测值正常: 患者必须提供肿瘤组织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以提供目标抗原靶点。
免疫细胞临床应用—预处理
免疫细胞治疗原则
手术、放疗、化疗 减少肿瘤负荷、打破免疫耐受、改变肿瘤微环境 DC细胞治疗 诱发机体抗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 CIK细胞治疗 广谱性杀伤肿瘤细胞,整体提升机体免疫功能 NK细胞治疗 主要针对MHC-Ⅰ类分子阴性的肿瘤细胞进行广谱性杀伤 靶向性CTL细胞治疗 针对MHC-Ⅰ类分子阳性的肿瘤细胞进行杀伤
DC、CTL细胞首选自体外周血来源的免疫细胞
NK的KIR-配体错配
• 患者自体的NK因功能失调, 不能识别、杀伤肿瘤细胞, 而影响临床疗效。 • KIR-配体错配,致使异体NK 细胞被激活、扩增。 • 非肿瘤组织缺乏激活NK细胞必须的配体或者这些活化性的配体在肿 瘤与非肿瘤组织的表达有差异,所以异基因反应性NK细胞可以有效 杀伤肿瘤而不会伤及正常组织。
肿瘤免疫细胞 治疗临床应用( 流程)
为什么要进行肿瘤的免疫治疗?
细胞的免疫效应
细胞毒性T细胞(CTL)
免疫逃逸机制
肿瘤免疫的主要途径,通过释放毒性 物质或促发靶细胞上的死亡受体而直接 溶解靶细胞,或通过分泌IFN-γ间接杀 伤肿瘤细胞,在机体发挥免疫监视作用。
自然杀伤细胞(NK)
固有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之一,机体一线防御机制的一部分, 非MHC限制性,不需要对宿主或其免疫功能进行调整适应。作用 类似于CTL,还可以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来调节机体免疫反应。
肿瘤患者的免疫耐受状态会严重影响肿瘤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 治疗的临床效果。通过对宿主进行预处理,可以达到纠正免疫抑制微 环境、提高细胞的免疫活性、延长细胞体内存活时间,最终达到最佳 临床疗效的目的。 • 淋巴细胞的减少可以诱导机体发生自稳增殖,诱导、激活新生的 初始T细胞快速分泌IFN并具有杀伤活性,介导肿瘤排斥。 • 自稳增殖还可恢复无能CD8+T细胞的应答能力。 • 预处理后,可清除机体抑制性细胞,减少内源性淋巴细胞对各种 调节性细胞因子,如IL-2、IL-7、IL-15、IL-21等的竞争性消耗,同 时降低回输的免疫效应细胞增殖活化的阈值,提高杀伤活性。
目前备受关注的抑制性细胞亚群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 • 髓系来源的异质细胞(MDSCs)
预处理方案
• 非清髓性的放疗、化疗 • 研究发现,Treg细胞较为敏感的化疗药物: 环磷酰胺、吉西他滨、氟达拉滨、多西紫杉醇等 • 据相关报道显示,MDSCs在鳞状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胸腺 癌和头颈部肿瘤患者的外周血中大量存在。 吉西他滨可以下调MDSCs 舒尼替尼(索坦)可以有效降低转移性肾癌患者体内的 MDSCs数量
• MHC-Ⅰ表达低下或缺失
• 缺乏共刺激分子 • 分泌免疫抑制因子
肿瘤细胞逃逸
免疫功能低下、耐受、缺陷、失调
通过免疫细胞治疗,从根本上提升机体免疫功能,控制肿瘤进展!
免疫细胞治疗
通过采集成体免疫细胞,经过体外分离、活化、培养扩 增或增加靶向性后,再回输至患者体内,以达到杀灭机体内 肿瘤细胞、打破免疫耐受,激活和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的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