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案例分析

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案例分析

全与价格挂钩的做法违背了WTO基本原则和WTO《技术性贸

壁垒协议》的有关规定,事实上构成了对中国打火机产品和产
业的歧视,中方对此不能接受。由于此草案已进入最终表决程
序,经过交涉,欧方承诺,草案一旦通过将立即修改。2002
年5月13日,欧洲标准化委员会通过并正式公布了EN13869号
标准
2002年7月,欧方启动了对该标准的修改程序,对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美国对玩具的考察的严格也是对中国 玩具产业的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他不仅对生产玩具的原材料 有严格要求,对生产环境、运输环节等方面也有要求。
我国生产的玩具产品能够进入美国市场,但却频繁遭受“召 回”的威胁,存在以下几点原因:
一、送检样品表面符合有关机构的标准要求。
例如:ASTHF963-96aE2或EN71、EN50088,但标准有 其局限性,它只是一个最低限度要求,并不能涉及玩具所有不 安全的因素,与国际相关标准相比门槛较低。
从蜂蜜遭遇的技术性壁垒事例分析,造成农产品技术性壁垒 原因是两方面的,其中既有国内自身农产品生产质量环节的内 部原因,又存在一些国家利用技术性壁垒进行贸易保护的外在 原因。具体来说:
(一)农产品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建设滞后,以质量、 安全为重点的意识在农业生产还没有很好树立。
1. 不良的操作习惯。 2.蜂产品质量标准相对低下。 3.检测设备、技术相对落后。 4.农产品质量体系论证滞后。
广泛性。产品角度, 包括初级、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过程角 度, 从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到消费。领域 角度, 从有形商品扩展到金融信息等服务贸易及环境保护等。表 现形式,涉及法律、法令、规定、要求、程序等。
隐蔽性。一是它在理论上一视同仁, 避免了进口配额、进口许可 证等非关税措施的不合理和歧视性问题;二是它的涉及面广、内 容复杂、形式灵活多变, 具间接性。三是其利用安全、卫生及环 境标准作为武器, 易把视线转到健康和环保上, 具更强的隐蔽性。

专题十六我国出口产品遭遇技术贸易壁垒的典型案例分析 王树明 1030193

专题十六我国出口产品遭遇技术贸易壁垒的典型案例分析 王树明 1030193

一、技术贸易壁垒概述
2019/9/20
2008年和2009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激增凸显了继2008年金 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下滑,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风 起云涌,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我国与外国贸易摩擦的增多。2007 年技术贸易壁垒事件占贸易壁垒总数的比重(30.3%)还不足 1/3,后来三年所占比重均达到60%左右,2008~2010年技术贸 易壁垒所占比重分别是56.8%、62.0%和55.1%,也充分说明 了这一点。
(二)印染业现状 国内有数百家生产染料的企业,但环保型的活性染料
市场有6成以上被德国巴斯夫等国外大公司所控制,其价格 相当于国内企业的2倍。
由于国内同类染料的性能不够稳定,纺织品出口企业 还是忍痛花高价买进口染料。而结果直接导致我国纺织品 的原有价格优势就岌岌可危。
二、案例介绍
2019/9/20
( 三)案例深入 1998年,绍兴钱清镇的永通染织集团有一批价值100万
Thanks
2019/9/20
案例介绍
案例背景: 众所周知,温州的打火机一向是以低价出售的,在出
售国外也是价格低廉,收益很少,但是当技术贸易壁垒的 存在,尤其是欧洲地区,温州打火机的主要销售地区,对 温州打火机进行了进口检验,主要是对温州打火机的安全 性进行了检验,他们提出,因为在打火机上没有设置安全 锁,所以会对儿童造成安全隐患,从而对中国温州的打火 机进行驳回,这是对温州打火机直接的价格成本和技术的 打击,一来,装安全锁不是不可以,但是在中国境内已经 出现了装安全锁来减少安全隐患的,这样如果在打火机上 也进行安全锁的装置,这样就是对产品专利权的侵犯;二 来:如果真的要进行加安全锁,安全锁的有限性的确认机 构不是中国的某个机构,这样一来,一只打火机的认可费 用高达USD3000元以上,这样一来一只打火机的成本必然 会大大的提高,加重了企业的经济负担!

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

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

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采取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通过技术标准、认证、检验等手段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从而保护本国产品。

这种壁垒不仅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公平竞争,也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实际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

首先,美国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关税,限制了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的销售。

美国以中国光伏产品的价格倾销和补贴为由,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这导致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受到了限制,对中国光伏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欧盟对进口汽车的技术标准要求较高,限制了日本和韩国等国家汽车产品在欧盟市场的销售。

欧盟对汽车产品的排放标准、安全标准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使得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汽车产品很难进入欧盟市场,对这些国家的汽车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再者,中国对进口食品的检验标准较为严格,限制了一些国家的食品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对进口食品的卫生标准、质量标准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一些国家的食品产品很难符合中国的标准,导致这些国家的食品产品难以进入中国市场,对这些国家的食品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印度对进口电子产品的认证要求较为严格,限制了一些国家的电子产品进入印度市场。

印度对进口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安全性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认证要求,一些国家的电子产品很难通过印度的认证,导致这些国家的电子产品难以进入印度市场,对这些国家的电子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各国应该加强沟通合作,共同制定公平合理的技术标准和认证制度,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动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同时,企业也应该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以更好地适应国际贸易的挑战。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够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绿色贸易壁垒的案例(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

绿色贸易壁垒的案例(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

绿色贸易壁垒的案例(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绿色环境标志【案例1】随着国际环境公约的频繁出台和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许多国家纷纷制定和修订环境与贸易法规,并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发了环境标志("绿色标志"),这无疑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

但是,由于各国环境与技术标准的依据和指标水平、检测和评价方法等不同,有可能对外国商品的市场准入需求构成贸易壁垒或被新贸易保护主义所利用,从而必然引起种种的贸易纠纷,尤其威胁和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

据统计,因发达国家绿色标志的广泛使用,至少影响我国40亿美元的出口。

欧盟一些国家实施纺织品环境标志(对棉花生产中农药的使用,对漂白剂、染色剂等提出较高环保要求)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产生严重影响。

如厦门丝绸进出口公司出口到欧盟的丝绸由于此标志的实施而出口量大大下降。

【案例2】1996年-2003年6月,我国仅有38家纺织服装企业获得环境标志认证。

对此,专家指出,我国服装企业积极应对外贸“绿色壁垒”,实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意义重大。

目前欧盟及各成员国或相关组织构筑“绿色壁垒”的速度正在加快。

仅在纺织品服装贸易领域,去年以来就有10余项新的法规、指令或标签标准出台。

其中涉及面较广的主要有:关于禁用偶氮染料的欧盟指令、关于纺织品生态标签标准的欧盟委员会决定、关于禁止使用和销售“蓝色素”的欧盟委员会指令等。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对于规范国内纺织服装市场,大力倡导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面对国际市场,特别是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出口地欧盟、日本及美国市场,企业必须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全方位满足国际市场要求,申请国际认证。

绿色包装制度【案例3】有些国家为强制实施再循环和再利用相关法律,建立了绿色标签制度,无绿色标签包装的产品禁止进口。

1998年,美、加、英、欧盟等相继以天牛虫问题为由,禁止我国所有未经熏蒸处理的木制包装进入其境内,这一规定使包装成本增加了20%,并影响我国对上述地区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强。

技术贸易壁垒案例

技术贸易壁垒案例

技术贸易壁垒案例技术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对外国技术产品和服务设置的限制和障碍,这些限制和障碍可能包括技术标准、认证程序、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条件等。

技术贸易壁垒的存在对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下面将通过几个案例来具体分析技术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首先,美国对中国的5G技术产品设置了技术贸易壁垒。

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美国对中国的华为等公司进行了一系列制裁,限制其在美国市场的发展。

这些制裁包括禁止美国公司向华为出售芯片和其他关键零部件,以及限制华为参与美国国内的5G建设。

这些技术贸易壁垒严重影响了中国在全球5G市场的地位,也给美国国内的通讯设备供应链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其次,欧盟对美国的基因改良农产品实施了技术贸易壁垒。

美国生产的基因改良农产品在欧盟市场上面临着严格的技术标准和认证程序,这给美国农业产品在欧盟市场的销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由于欧盟对基因改良农产品持谨慎态度,美国农业产品在欧盟市场上的市场份额一直很小,这也导致了美国和欧盟之间在农业贸易上的持续摩擦。

另外,日本对外国汽车的技术标准和认证程序也构成了技术贸易壁垒。

日本对外国汽车的技术标准要求非常严格,而且认证程序复杂繁琐,这使得外国汽车在日本市场上难以获得市场准入。

虽然日本政府声称这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和环境的利益,但实际上也给日本汽车产业带来了一定的保护主义色彩,对外国汽车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综上所述,技术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各国之间在技术贸易上的摩擦不断,技术贸易壁垒也成为了全球贸易谈判的重要议题之一。

解决技术贸易壁垒,促进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将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因此,各国应该加强合作,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技术贸易上的分歧,共同推动全球技术贸易的健康发展。

绿色贸易壁垒案例3篇

绿色贸易壁垒案例3篇

绿色贸易壁垒案例3篇篇一:绿色贸易壁垒案例1、从1996年开始,我国对欧洲的服装出口开始趋缓,主要原因是相当一部分服装残留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

我国苏南一家服装厂出口的服装因拉链用材“含铅过度,白白损失10万多美元,最终导致企业破产。

仅1996年,欧盟国家禁止进口的非绿色产品价值就达220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产品占90,。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些国际组织在禁止生产和使用氟里昂之后,正着手对污染物控制采取新的行动,如联合国现已拟订《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议定书》初步草案,一旦通过,必将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企业生产和商品出口产生很大影响。

欧盟一些国家实施纺织品环境标志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产生严重影响。

如厦门丝绸进出口公司出口到欧盟的丝绸由于此标志的实施而出口量大大下降。

各国对进口商品的环保技术标准日趋复杂和严格,其中食品的环境技术标准是最高的,各国政府尤其是日本、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和有毒物质含量标准规定到了近乎苛求的地步,过去我国大量出口冻猪肉和冻兔肉到欧洲,现在都被禁止。

同样我国的很多纺织品由于环保原因不得不退出国际市场。

产品包装方面,有些国家为强制实施再循环和再利用相关法律,建立了绿色标签制度,无绿色标签包装的产品禁止进口。

1998年,美、加、英、欧盟等相继以天牛虫问题为由,禁止我国所有未经熏蒸处理的木制包装进入其境内,这一规定使包装成本增加了20,,并影响我国对上述地区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强。

2、在农产品和食品出口中,我国正是一些发达国家名目繁多的卫生和检疫措施的直接受害者。

如我国出口日本的大米,日方规定的检验项目多达56个。

其中有90,以上是卫生和检疫措施项目;又如我输日的家禽,其卫生标准要求竟高出国际卫生标准500倍;出口至德国的蜂蜜曾经因为不能满足进口方的特殊卫生要求使输往德国的3万多吨蜂蜜不得不停止出运而一度退出欧洲市场;出口至欧共体国家的冻兔肉也因卫生标准不符合进口方过于苛刻的规定要求而被迫退出市场;出口至美国的陶瓷产品因与美国植物检疫措施有违而被勒令销毁;甚至因我国一家生产厂某一规格的蘑菇罐头有不符合检疫的嫌疑,而使我国几百家生产厂出口至美国的所有蘑菇罐头全部遭卡关、连已在美市场上销售的也全部被撤下来,其损失是巨大的。

绿色贸易壁垒案例

绿色贸易壁垒案例

绿色贸易壁垒案例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为了保护本国环境或生产者利益而设置的对
进口商品的环境、健康、安全等方面的技术壁垒。

这些壁垒可能会对跨境贸易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绿色贸易壁垒的案例。

首先,欧盟对进口木材产品的监管就是一个典型的绿色贸易壁垒案例。

欧盟为
了保护全球森林资源,制定了《欧盟木材法规》,要求所有进口木材产品必须符合一系列的法规和标准,包括木材的来源、采伐方式、运输过程等。

这些要求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木材生产商来说,增加了进入欧盟市场的门槛,也增加了他们的生产成本。

其次,美国对进口食品的农药残留限制也是一个绿色贸易壁垒的案例。

美国食
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环境保护局(EPA)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限制非常严格,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由于农药残留超标而无法进入美国市场。

这就迫使这些国家的农民不得不改变农药使用方式,增加了生产成本,甚至可能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另外,日本对进口废电子产品的处理要求也是一个典型的绿色贸易壁垒案例。

日本环境部门规定,进口的废电子产品必须符合日本的废物处理标准,否则将无法进入日本市场。

这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意味着他们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来处理废电子产品,否则就无法将这些产品卖给日本。

综上所述,绿色贸易壁垒对于跨境贸易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虽然一些
国家出于保护环境和生产者利益的目的设置这些壁垒,但是这些壁垒也可能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努力,通过对话和合作,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促进全球贸易的健康发展。

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案例分析、借鉴和对策

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案例分析、借鉴和对策

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案例分析、借鉴和对策一、技术贸易壁垒定义: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以下简称TBT)是指一国或区域组织以维护其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命及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

这些措施对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的商品、服务和投资进入该国或该区域市场将造成影响。

TBT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TBT主要是指WTO《TBT协议》规定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广义的TBT还包括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和检疫措施(SPS)、包装和标签及标志要求、绿色壁垒、信息技术壁垒等。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案列:案例1、浙江某丝绸进出口公司,产品主要销往日本和欧洲。

2005年成品出口量为1.2亿美元。

但其中有两单业务,一项是5万米的印花丝绸成品,价值10万美元,另一项是4万米已经染色和砂洗的丝绸,价值10万美元,共计20万美元的货品因未考虑禁用染料问题而被迫积压。

案例2、浙江某集团出口日本的一批纺织品被中间商处以16万美元的罚款,而另一批出口欧盟的3万米窗帘布被迫回销,理由都是因为这些纺织品没有达到生态纺织品标准。

以上两个例子,是贸易壁垒对浙江纺织品出口的影响,他们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理由很简单,是中国的纺织品的技术没有达标,在产品创新上面也没有很好的体现,这是对我国纺织技术的一大挑战,因为在进入WTO以后,很多地区,尤其是美国队中国的产品的反侵销日趋严重,他们对质量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他们有些都是按照国际标准来要求进口产品的,有些甚至是超过了国际标准,而中国的纺织品的技术只有国际标准的40%,这显而易见,这是对中国产品的歧视,这样一来,我省的纺织产品必然在国际竞争中因技术门槛提高而出口受阻。

而且当美国实行了一些反侵销的战略来对待中国的出口的时候,欧洲一些国家也开始对中国产品的反侵销,他们的条例完全是照搬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条例,这样一来又是对中国的一大打击,基于,中国纺织品的贸易国方向基本是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三个贸易壁垒发源地,大多数的海关检验都是超过了国际标准的,并积极运用了技术贸易壁垒对进口产品进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收集:陈聪聪、姚明星、黎康弟、余亚琼、
张巧琳、虞小丽、罗晶晶、杨虹、陈阳
PPT 制作:余亚琼、杨虹 PPT 讲解:陈聪聪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 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 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制定 的一些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技术法规、标准以及 检验商品的合格性评定程序所形成的贸易障碍, 即 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 建立技术标准、 认证制度、检验检疫制度等方式, 对外国进口商品 制定苛刻繁琐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 签等标准, 从而提高进口产品要求, 增加进口难度, 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于2002年3月至4月赴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葡萄牙、西
合理性。设立技术法规、标准及检验程序, 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家 安全及消费者利益, 因而有其合理的一面。
复杂性。其涉及的技术和适用范围的广泛性。 灵活性。不断发展的技术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形式的多样化. 影响大。尽管要求采取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尽量减少对贸易的影响,
但其影响程度较之于关税和一般非关税壁垒要大得多且具全球性。
【案例一】 蜂产品技术性标准案
案情
2002年1月25日,欧盟理事会以浙江舟山地区的冻虾仁 氯霉素含量超标为由,通过《关于对产自中国的进口动物产 品实行某些保护性措施的决议》(2002/69/EC)。
欧盟提出,蜂蜜中氯霉素检出量不得超过0.1ppb,即10万 吨蜂蜜中氯霉素含量不能超过1克,这个标准比原先严格了 100倍。随后,英国食品标准局在市场抽样检测中查出我国蜂 蜜含欧盟禁用药物——氯霉素残留。2月20日,英国食品标准 局发布公告,建议英国商店停售所有产自中国的蜂蜜。与此 同时,英国蜂蜜进口协会也建议所有的会员停止销售任何含 有中国蜂蜜的混合蜂蜜,寻找其他蜂蜜进口渠道,直到中国 的兽用药达到标准。2月底,欧盟通知其各成员国,对所有工 厂、仓库及以包装上市的中国蜂蜜进行强行检查。
(二)缺乏专门针对贸易对象国产品标准的研究。
(三)生产环境的污染。
(四)进口国对本国市场进行贸易保护的动机。
一些国家和地区出于保护本国市场动机,制定过于苛刻的 品质条件。我国加入WTO后,日本、韩国、欧盟这些我国农 业主要出口国和地区等成员利用关税来保护本国本地区市场, 纷纷以食品安全为借口,采取提高产品质量标准等办法,致 使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增加。实际上,案例中欧盟对中国蜂蜜 氯霉素检测限量提高到0.1ppb(即10万吨蜂蜜里不能含有1克 氯霉素),过于苛刻,且检验方法未经公开论证。据欧盟进口 商反映,欧盟食品中氯霉素残留0.3ppb以内可视为未检出。 欧洲蜂蜜进口商协会也认为,欧盟对蜂蜜中残留规定过于苛 刻,是不合理的,即使是欧盟自产蜂蜜也很难做到。即便是 大气粉尘中氯霉素的含量也要超过这一标准。可以看出,有 关组织和国家对我国农产品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已经成纷纷仿效,导致我国蜂产品 出口严重受阻。2002年2月初,沙特宣布禁止进口中国蜂蜜; 2月初,日本也开始对进口的中国蜂蜜进行10%的抽样检验氯 霉素等抗生素残留;2月20日,加拿大开始对中国蜂蜜加强抗 生素检验,并要求对进口蜂蜜中苯酚和19种磺胺等残留进行检 测;5月,美国FDA宣布中国蜂蜜氯霉素残留检测限为0.3ppb。 墨西哥农业部6月2日下令把扣留的356吨受污染的中国蜂蜜销 毁或退回中国,主要是在抽样检查中,发现这些蜂蜜中含有链 霉素等一些有毒物质的残留物和一些“对人体健康和
国家养蜂业造成危险”的污染物。
分析
1991~2001年中国蜂蜜的TC指数表
蜜蜡 蜂蜂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0.953 0.932 0.940 0.932 0.929 0.949 0.933 0.953 0.932 0.936 0.961 0.797 0.696 0.825 0.774 0.905 0.922 0.931 0.864 0.815 0.800 0.835
广泛性。产品角度, 包括初级、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过程角 度, 从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到消费。领域 角度, 从有形商品扩展到金融信息等服务贸易及环境保护等。表 现形式,涉及法律、法令、规定、要求、程序等。
隐蔽性。一是它在理论上一视同仁, 避免了进口配额、进口许可 证等非关税措施的不合理和歧视性问题;二是它的涉及面广、内 容复杂、形式灵活多变, 具间接性。三是其利用安全、卫生及环 境标准作为武器, 易把视线转到健康和环保上, 具更强的隐蔽性。
【案例二】
欧盟打火机CR标准案
案情
2001年秋,欧盟启动制定限制中国打火机出口的CR法
规程序。该技术壁垒规定出口价在2欧元以下的打火机必须
安装防止儿童开启的“安全锁”,否则不准进入欧洲。在核
实有关情况后,外经贸部立即开展了相关工作。针对草拟中
的CR法规,为加强对重点国家的交涉力度,外经贸部公平贸
易局会同欧洲司组团,并邀请温州烟具协会及企业代表参加,
(资料来源:根据FAO数据库计算整理)
2002年我国对欧盟蜂蜜出口额减少83%,损失2960万美元, 对美国出口约7614吨,比2001年下降52.35%,出口额约809 万美元,下降43.56%。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蜂产品出口省份, 全省年蜂产品出口贸易额为2000万美元左右。2002年1-11月, 浙江省蜂产品出口欧盟同比减少271万美元,下降63.61%。
从蜂蜜遭遇的技术性壁垒事例分析,造成农产品技术性壁垒 原因是两方面的,其中既有国内自身农产品生产质量环节的内 部原因,又存在一些国家利用技术性壁垒进行贸易保护的外在 原因。具体来说:
(一)农产品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建设滞后,以质量、 安全为重点的意识在农业生产还没有很好树立。
1. 不良的操作习惯。 2.蜂产品质量标准相对低下。 3.检测设备、技术相对落后。 4.农产品质量体系论证滞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