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网规划与设计方案

园区网规划与设计方案
园区网规划与设计方案

园区网规划与设计方案

园区网规划与设计方案

一.概述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数字化、信息化、地球化的社会,网络时代已经到来,人们的生活、工作、购物、学习、办公等都已经离不开网络。

所谓园区即包括智能小区、校园网、医院、政府及工厂企业等几个智能建筑的综合建筑群,这几个网的区别在于一些应用软件的安装及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需要。例如智能小区有着重解决居民的通讯自动化,抄表自动化,小区的网络化加上公建配套设施中,物业管理的办公自动化以达到整个小区的智能化,而校园网主要解决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及办公自动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自己和获取Internet网上的教育资源。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能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政府上网实质上是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一个电子政府, 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 有效地实现行政、服务及内部管理等功能,在政府、社会和公众之间有机服务系统的集合。对于现代的企业,已经开始实行无纸办公,公司之间的联系、企业

方便远程用户的拨号接入,又能满足特殊用户高效地连入广域网,使用灵活;具有很强的分布式数据处理能力。同时,在组建中,对网络产品还有以下要求:坚持开放性,采用国际标准和通用标准;采用先进而成熟的技术;易于技术更新及网络扩展,在将来网络技术升级时还能使用现有的网络技术和产品;实用,性价比高,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和ATM网三者性能状况由低到高,但是价格也是由低到高的,在建设校园网时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经济实力,选择“好用,够用,适用”的网络技术是关键。

三.校园网解决方案

硬件是为构造应用环境和运行软件服务的,所以校园网采用什么样的硬件方案要根据学校现代教育模式的需要和软件运行环境的要求而设计的,无法找到统一或者标准的解决方案。

由于在校园网络的建设中,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因此网络建设规模亦不相同,根据具体学校性质、规模,按照小、中、大三种规模进行网络方案分析和设计,分别给出相应实际的解决方案:

3.1 小规模校园网络

3.1.1 应用规模

1个多媒体教室:约40个多媒体用户

1个电子阅览室:约24个多媒体用户

20个校园网用户

3.1.2 应用特点

1.支持多媒体应用,包括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学;

2.高性能,10/100M到桌面全交换,满足用户需求;

3.管理简单,无须专门培训;

3.1.3 方案说明

对于小型校园网络,根据不同学校需求和预算,可以构建:

整个网络完成快速数据交换功能,主干采用可以管理的交换机,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选择快速以太网交换机。

构建全网管的高速局域网络系统,可以全部选择可管理的智能以太网交换机。

方案主干可网管的快速以太网

网络连接如图所示:

整个校园网络采用两层网络拓扑结构,中心采用可网管以太网交换机。在二级节点时,可以选择快速以太网交换机作为多媒体教室或电子阅览室的接入交换机。

交换机之间可采用多链路冗余连接(Port Trunking),用以保证负载均衡及线路备份。二级网络设备可通过端口干路上联到网络中心,提供高速的骨干网络带宽。这种设计可以提高工作站和服务器之间的带宽性能。

该方案特点是

网络中心管理

选用的交换机支持WEB方式管理,并且管理方便,配置容易、简单。

做到无需管理,大大减轻了网管人员的工作量。

3.2 中规模校园网络

3.2.1 应用规模

2个多媒体教室:各约60个多媒体用户

1个电子阅览室:约24个多媒体用户

80个校园网用户实现办公自动化

园区范围内多幢楼宇分布

3.2.2 应用特点

1.高性能全交换,百兆或千兆光纤主干,满足大负荷网络运行需求;

2.支持多媒体应用,包括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学和办公自动化;

3.利用虚拟网络(VLAN)方便的管理、提高网络的安全与性能;

4.卓越的多媒体应用系统,满足用户的点播、广播等需求,实现多媒体教学、管理;

5.管理简单,无须进行专门培训;

6.系统安全,保密性高。

7.带宽优化技术,降低链路费用。

3.2.3 方案说明

方案一

网络连接如图所示:]

在本方案中,采用端口干路骨干连接方式。在网络中心配置高性能的路由交换机,该交换机具有高达9.6G的交换背板,所有端口均线速转发。

该交换机固定带有24个10/100M-TX端口,二个扩展插槽。用户可以根据具体实际需求进行扩展。且支持第三层交换功能,为整个网络做路由解析。其它工作站也可以直接连接到核心交换机10/100M自适应的端口上。

在二级节点上,可根据具体实际需求选择不同型号交换机堆叠系统或者选择较高级的交换机通过端口干路上联到网络中心。

对于边缘接入,可以选择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如果用户分布半径距离在95米以内,可以选择桌面型和机架型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如果用户分布半径距离在2000米以内,可以选机架型可扩展快速以太网交换机。

该方案特点

光纤主干,满足楼宇间高速连接需求。

高速接入:桌面接入10/100M,服务器最大为1000M。

高性能:全网管网络、支持三层交换

扩展升级性能良好

方案二

方案说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