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旅游学概论总结,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整理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整理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整理第一章旅游学基本问题什么是旅游学?——旅游学就是将旅游作为一个综合的社会现象,以其所涉及的各项要素的有机整体为依托,以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活动在旅游运行过程中的内在矛盾为核心对象,全面研究旅游的本质属性、运行关系、内外条件、社会影响和发生规律的新兴学科。

旅游学的研究内容——1.旅游的本质与起源;2.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旅游活动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三要素构成);3.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与旅游企业经营管理;4.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影响;5.旅游的组织机构和旅游政策法规(旅游政策对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有着决定性影响)。

旅游学的研究框架:1.旅游活动认知模型框架:O-D模型(旅游客源地、途径地区、旅游目的地)——由旅游者、旅游业、地理区域三个基本元素构成。

2.旅游系统的机制解释框架:由客源市场系统、出行系统、目的地系统、支持系统构成。

第二章旅游学的核心概念旅游的定义——旅游是人们出于主观审美、娱乐和社会交往等非就业性目的,暂时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旅游目的地进行的一年以内的短期外出访问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旅游的基本属性——1.旅游的消费属性;2.旅游的休闲属性。

旅游者的产生条件——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1.收入水平(尤其是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水平,个人或家庭的可支配收入越高,其成为旅游者出游的可能性就越大);2.闲暇时间(即自由时间或可随意支配时间,包括每日余暇、周末双休、公共假日和带薪假期);3.其他条件(身体能力状况、家庭状况、旅游交通条件、旅游点的社会治安情况以及政府对待旅游业发展的态度等)。

旅游者产生的主观条件:1.探新求异;2.增知广识;3.寻求尊重和自我实现。

旅游者的类型及特点——类型:观光游览型旅游者、娱乐消遣型旅游者、文化知识型旅游者、公务商务型旅游者、医疗保健型旅游者等。

特点:1. 观光游览型旅游者:(1)观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增长见识、陶冶情操;(2)在旅游地逗留时间较短、花费较少;(3)对旅游景点特色和价格比较敏感。

《旅游学概论》复习资料

《旅游学概论》复习资料

《旅游学概论》课程期末复习资料《旅游学概论》课程讲稿章节目录: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第一节十九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第二节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第三节现代旅游的兴起第二章认识旅游活动第一节旅游活动的界定第二节旅游活动的类型第三节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第四节衡量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指标第三章旅游者第一节旅游者的界定第二节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因素第三节旅游者的类别第四章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分类第三节旅游资源的特点第四节旅游资源的开发第五节旅游资源的保护第五章旅游业第一节旅游业概述第二节旅游业的产品第六章旅游业中的主要经营部门第一节旅行社业第二节饭店与住宿业第三节旅游交通第四节旅游景区(点)第七章政府调控与旅游组织第一节政府对旅游发展的干预第二节国家旅游组织第三节我国的旅游组织第四节国际旅游组织第八章旅游市场第一节旅游市场的概念第二节旅游市场细分第三节全球国际旅游市场状况第四节我国旅游业的客源市场第九章旅游的影响第一节旅游的经济影响第二节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第三节旅游的环境影响第四节可持续旅游发展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一)、选择部分★考核知识点: 人类旅行需要的出现和旅行活动的历史发展附1.1.1(考核知识点解释)随着产品交换的发展,到了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社会形成之际,出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为了实现产品交换,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区的产品生产和市场需求情况,需要前往其他地区交换产品,对外出旅行的需要也由此产生。

附1.1.2(考核知识点解释)人类最初的主动旅行外出,不是出于消遣性动机,而是出于现实的商贸目的而自发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

正如世界旅游组织在其研究报告中曾指出“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辟了旅行的通路”。

★考核知识点: 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附1.1.3(考核知识点解释)产业革命对旅游活动发展所产生的推动性影响包括:(1)生活环境的变化(加速了城市化进程);(2)工作性质的变化;(3)阶级关系的变化(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扩大了有条件外出旅游消遣的人数);(4)运输条件的变化(蒸汽火车和轮船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外出旅行的交通条件)。

旅游学概论1文档

旅游学概论1文档

旅游学概论1文档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授课学时:4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让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并能从中了解到旅游的概念。

要点及难点:1、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2、托马斯·库克开创了旅游经营的先河;3、现代旅游的概念授课方法:举例法,陈述法,启发讨论法第一节十九世纪以前的旅游活动发展开场:现今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为强劲而且持久不衰的产业。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缓解了就业压力,据调查,全世界每10名就业人员中就有一名服务于旅游业,那么旅游业作为这样一个新兴并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行业是如何产生的呢?一、旅行的产生1、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及其性质迁徙行为,是人们出于谋生的目的,或者出于自然原因(如气候、天灾等对生存环境的破坏),或者出于人为原因(如战争)的威胁而被迫离开定居地,在新的定居点定居下来,不再回到原来的定居点。

如非洲原始人类向亚洲、欧洲的迁徙;亚洲东北部的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通过北令海峡向美洲大陆迁移,成为那里的原始居民。

讨论:迁徙活动算不算人类早期的旅行活动?为什么?(因为(1)目的是为求生存而不是消遣游玩。

(2)离开原来居住地而不是暂时的。

在原始社会早期人类客观上没有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也没有自愿外出旅行的愿望。

)2、人类最早旅行需要的产生旅行产生的根本前提:社会大分工。

在早期人类历史上,有三次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是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第二次是手工业从农业、畜牧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是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早期,商业从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出来。

商业的发展,促使商人到处奔走,旅行活动由此而开始。

纵观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诸多著名的古老旅游线路,例如“丝绸之路”、“香料之路”、“琥珀之路”等,都是这类活动踏出的踪迹。

旅游学概论内容总结【可修改文字】

旅游学概论内容总结【可修改文字】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旅游学概论内容总结1、旅游学研究对象:主体-旅游者;媒介-旅游业;客体-旅游资源。

2、早期的旅游学研究;集中在意大利、德国、英国和美国,主要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旅游问题最早从学术角度研究旅游现象的文献:1899年,波迪奥(意大利),《关于意大利外国旅游者的动及其花费》首次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现象进行系统剖析论证1927年,马里奥蒂(意大利),《旅游经济学讲义》。

3、旅游活动: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以外的其它目的,暂时离开自己通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前往外地他乡的旅行以及在该地的逗留活动。

4、旅游活动的构成条件:1、非移民性和非就业性2、异地性:离开自己生活的惯常环境3、暂时性:不超过一年4、旅行与逗留的合成性旅游活动的根本性质: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政治和经济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5、古代旅行活动的特点:1、旅游活动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有直接联系2、商务旅行始终占居主导地位3、消遣性旅行活动的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

6、产业革命对现代旅游的影响:加速城市化发展;改变工作性质;阶级关系新变化;技术的进步。

7、二战后旅游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需求方面:世界人口迅速增加;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供给方面:政府发展旅游业的支持态度和鼓励措施;目的地旅游景点开发和接待设施建设。

8、大众旅游:大众化旅游:旅游活动的参加者范围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

大众型旅游: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旅游模式。

大众性旅游的功过:功:帮助人们解决旅游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帮助人们克服心理安全感障碍;节省开支过:给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9、季节性产生的原因:旅游目的地自身方面一气候条件;客源地方面一出游目的,带薪假期的放假时间。

我国旅游活动季节性波动不大的原因:疆域辽阔,各地的气候环境不一:吸引外国旅游者的大部分是历史人文资源。

袁国宏旅游学概论

袁国宏旅游学概论

袁国宏旅游学概论旅游是指远离日常环境,到一个不同的地方去度假、娱乐、学习、体验和交流的活动。

旅游行业的兴起和发展,不仅促进了地区经济和文化交流,也促进了人类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学的入门课程,涵盖了旅游定义、分类、特点、历史、理论、发展、影响和管理等方面内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袁国宏教授的《旅游学概论》进行简要概述。

一、旅游定义和分类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日常生活,前往不同地区旅行、娱乐、学习和交流的一种行为活动。

旅游可以根据旅游目的、旅游时间和旅游方式等方面进行分类。

按照旅游目的,可以分为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学术旅游和探险旅游等。

按照旅游时间,可以分为短期旅游和长期旅游。

按照旅游方式,可以分为自助旅游、跟团旅游、商务旅游和背包旅游等。

二、旅游的特点和历史三、旅游发展和影响旅游发展的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发展、成熟和转型期。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都受到了影响。

旅游产业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就业、环境保护、文化保护、社会和谐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旅游产业也存在诸多负面影响,如资源浪费、环境破坏、文化冲突和旅游压力等。

四、旅游管理和创新旅游管理涉及到旅游政策、规划、营销、服务和监管等多个方面。

有效的旅游管理可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旅游需求的不断升级,旅游产业也需要进行创新和转型。

例如,智慧旅游、绿色旅游、文化旅游和海外旅游等都是当前旅游创新的热点领域。

五、结语旅游学概论是旅游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旅游理论、实践和管理的起点。

本文简要概述了袁国宏教授的《旅游学概论》的几个重点内容,展现了旅游行业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影响。

同时,也探讨了旅游管理和创新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在未来,旅游行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旅游学概论学习总结

旅游学概论学习总结

旅游学概论结课论文题目名称:河南淮阳旅游发展问题分析班级:XXXX姓名: XXXX学号:XXXXX2015年06月目录1. 淮阳概况 (3)2. 旅游特色 (3)2.1景点 (3)2.2美食 (4)2.3特产 (4)3. 淮阳旅游发展取得的成绩 (4)4.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5. 淮阳旅游发展的建议 (6)6. 参考资料 (7)1.淮阳概况淮阳县地处河南省东南部、周口市8县1市1区腹心,西临川汇区、西华县,北倚太康县、鹿邑县,东接郸城县、沈丘县,南邻项城市、商水县。

地理位置为北纬33°20'至34°00,东径114°38'至115°04',南北长56公里,东西宽40.6公里。

境域系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暖温带季风半湿润气候。

淮阳地区总面积140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4.8万亩。

辖镇6个,乡12个,农场2个,辖497个行政村,2273个自然村。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总人口135万人(2012年),其中农业人口104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43人。

其中有回族、满族、壮族等民族21个。

淮阳古称宛丘、陈、陈州,历史上曾三次建国、五次建都,历史长达6500年,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

2.旅游特色如今淮阳文化旅游业已经成为“一大优势、一大支撑、一大后劲、一大名片”,形成了“羲皇故都、水城淮阳”主题形象文化品牌,姓氏文化、伏羲八卦文化、农耕文化主流文化品牌,中华姓氏文化节、羲皇故都朝祖会、荷花节“两节一会”品牌。

2.1景点平粮台古城遗址平粮台古城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唯一一座有史书记载的原始社会时期的两代帝王(太昊和炎帝)都城遗址。

[14] 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47处,淮阳县城所在地就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陈楚故城。

太昊陵太昊陵位于河南省淮阳县,传说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长眠的地方。

太昊陵包括太昊伏羲氏陵和为祭祀地而修建的陵庙,是中国著名的三陵——太昊陵,黄帝陵、大禹陵之一。

旅游学概论一至四章重点

旅游学概论一至四章重点

旅游学概论一至四章重点第一篇:旅游学概论一至四章重点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1.近代以前的旅游发展有哪些特点?P16(1)(2)(3)2.试分析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P17-18(1)(2)(3)(4)3.为什么人们将托马斯·库克尊称为旅游业的先驱① P20 简述1841年的活动② P22 简述1845年的活动③ P24 简述1872年的活动④ 总之,托马斯·库克组织的旅游活动包括了旅游路线考察,旅游产品设计,市场宣传,销售组团安排陪同和导游服务等,体现了现代旅行社服务的基本内容。

可以说是托马斯·库克开创了现代旅行社服务的基本服务。

4.试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认识这些原因的意义何在? P26-28(1)(2)(3)(4)(5)(6)意义没找到,自己发挥吧5.铁路的出现对现代旅游的影响P19-P20(1)(2)(3)(4)(5)扩大了外出的人数和规模,缩短了时间和距离,不仅使商务旅行的数量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是为消遣旅游活动的增加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6.1923年陈光浦创立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旅游业在中国出现1949年厦门华侨服务社1957年中国旅行社1964年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1982年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改名为国家旅游局第二章关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1.南朝沈约《悲哉行》中最先提出旅游一词(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2. P58 名词解释①旅游: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②旅游活动:一个人到其(生活和工作的)惯常环境之外的某地去旅游、在该地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其出行的主要目的不是去该地从事就业性活动。

③大众旅游:大众旅游一语有两层含义。

它首先是指旅游活动的大众化,旅游和度假已经不再只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发展成为普通大众享有的权利。

旅游学概论知识要点

旅游学概论知识要点

旅游学概论知识要点旅游学是一门研究旅游现象及其相关问题的学科,其研究范围涉及旅游的各个方面,包括旅游的定义、旅游市场、旅游规划、旅游发展、旅游政策等。

以下是旅游学概论的主要知识要点:1.旅游的定义:旅游是指为了消遣、娱乐、休闲、观光、参观、商务或其他目的而离开日常居住地,前往非常住地的活动。

2.旅游市场:旅游市场是指所有旅游者和旅游产品、服务供应商之间进行交换的地方。

旅游市场的特点包括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动态变化、多样性等。

3.旅游规划:旅游规划是指制定和实施旅游发展的目标、策略和行动方案的过程。

旅游规划包括目标设定、资源评估、市场调研、产业分析、发展策略等。

4.旅游发展:旅游发展是指利用旅游资源、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促进旅游市场发展的过程。

旅游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5.旅游政策:旅游政策是指国家、地区或组织为了推动旅游发展、保护旅游资源、提高旅游质量而制定的相关政策措施。

旅游政策涉及旅游规划、法律法规、财政支持等方面。

6.旅游者行为:旅游者行为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决策和行动过程。

旅游者行为包括旅游决策、需求预测、旅游动机、旅游满意度等。

7.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指供旅游者观光、娱乐和消遣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文化景观、人文景观等。

8.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未来世代的需求和利益。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

9.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是旅游者到达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地方。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和发展对于旅游业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10.旅游活动:旅游活动包括观光、娱乐、度假、休闲、商务旅行等。

旅游活动的发展与旅游需求、旅游产品和服务等密切相关。

旅游学概论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还可以深入了解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同时,通过旅游学概论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旅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对旅游业的管理能力和创新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旅游学的概念和框架1、国外旅游学研究具有哪些基本态势?答:把旅游学作为社会科学范畴来研究;比较多的通过理论途径来研究;把旅游现象作为旅游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2、国内旅游学研究的四个基本态势?答:开展旅游学研究时间比较晚以翻译借鉴为主认识论的功利性倾向旅游学研究依赖高等旅游教育3、旅游学:研究旅游活动中的各种矛盾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4、旅游学的研究对象?答:旅游者、旅游吸引物、旅游业5、旅游学研究的基本任务?a)对象问题:旅游学应该界定为:“旅游学是研究旅游活动过程中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

”b)价值问题:研究者在从事旅游学研究时往往会受到价值判断的干扰。

是否存在客观的标准或科学的标准。

c)假定问题:旅游学中的假定总是具有非现实性。

d)实验问题:旅游学研究存在四个方面的不足:旅游学理论不仅难以实证,而且难以证伪旅游学理论中的分歧甚至对立倾向越来越明显旅游学理论和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旅游学理论在传播过程中越来越技能化,导致人们误认为旅游学只是一门讲究吃喝玩乐的实用性学科e)量化问题f)体系问题g)预测问题:严格说来,只能对趋势进行预言,而不能做出准确的预测。

h)检验问题i)发展问题:不仅要对旅游业发展实践进行总结,更重要的是用理论指导旅游业实践。

旅游学的自主创新研究,引进再创新研究和集成创新研究,是保持旅游学理论先进性和实践指导性的重要保证。

6、旅游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答:国内:旅游发展史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与旅游需求旅游资源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业旅游组织旅游影响国外:旅游发展史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与旅游需求旅游资源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开发规划旅游业经营管理旅游组织旅游影响7、旅游学研究的基本过程?答:选择课题与提出假设、设计研究方案、收集资料、整理与分析材料、解释结果与验证假说8、旅游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答:1)《旅游学教程》:机构方法、产品方法、历史方法、管理方法、经济方法、社会学方法、地理学方法、跨科学方法、系统方法2)《旅游学概论》:综合考察发、供给资料分析法、旅游图表法、抽样调查法 3)旅游学的研究还必须注意以下四种方法:系统分析法理论分析与实际调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多学科综合研究法9、为什么要进行旅游学研究?因为我国的旅游学哲学理论发展很欠缺,如果不解决好旅游学的哲学问题,不仅将限制旅游学的学科进步,使旅游学在学科建设中边缘化,从而失去特殊性和独特性;而且将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使旅游业在产业体系建设中被零碎化,从而失去成长的机会和发展的优势。

最近几十年来,不论是中国的旅游业还是世界的旅游业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了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观上迫切需要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旅游学”尽快成熟起来。

第二章、旅游的发展简史腓尼基人是最早的海上王国缔造者。

1908年,斯塔特勒在美国纽约建造了第一座商业饭店,因此,他被称为“饭店开业鼻祖”1841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人们参加戒酒大会,被认为是近代旅游与开端的标志。

托马斯.库克正式创办了国际上第一家旅行社:通济隆公司1927年,陈光甫正式成立了中国旅行社。

这标志着中国近代旅游业的产生。

1、工业革命对现代旅游业具有哪些贡献?这场大革命既是生产技术的巨大革命,也是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为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使资本主义制度最后战胜封建制度而居于统治地位。

具体表现在:1)工业革命使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工业革命推动了新式交通工具的产生,蒸汽机和蒸汽轮船相继诞生。

3)工业化的发展,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社会财富大大增加,为人们外出旅行奠定了物质基础。

4)工业化的发展导致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2、为什么说托马斯·库克开创了近代旅游业的先河?答:他不仅组建了旅游的各种经营机构,开发了多种多样的旅游活动,向游客提供综合性的旅游服务,而且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旅行业务和履行方式,使古老的旅游活动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之后,世界各地许多类似的旅游组织纷纷效仿托马斯·库克的举动。

随着旅行社业务的开展,旅游活动空前兴盛,世界旅游业从此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第三章、旅游的实现条件1、旅游的特殊属性?以审美和愉悦为内核的文化性(内核)、,以消遣余暇时间为标志的社会性(标志),以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供需关系为枢纽的经济性(枢纽)。

2、旅游的特征?异地性,暂时性和流动性。

3、旅游的内部性条件?答:指对旅游的存在、发展和变化起决定作用的各种内部要素,包括旅游者、旅游吸引物、旅游接待、旅游交通及旅游中介等。

a)旅游者:是最基本的要素b)旅游吸引物:自然吸引物、人造吸引物、节事吸引物c)旅游接待:服务型住宿接待单位、非服务型住宿接待、非住宿型接待d)旅游交通:交通是旅游的前提条件,他促进了人员流动,并为旅游者完成从其出发地到达目的地最后返回出发地的真个旅游过程提供了条件。

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形式:旅游陆路交通、旅游水云交通、旅游航空交通。

e)旅游中介:旅行代理商、旅游经营商f)旅游智业:旅游咨询业(包括:旅游专业机构和人员向旅游组织或企业的决策层和各部门提供信息和建议;旅游专业机构和人员向旅游者提供专门放的旅游信息和建议)、旅游教育业、旅游新闻出版业4、旅游的外部性条件?答:指影响和制约旅游活动的各种外部因素,如政治因素,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

第四章、旅游者1、旅游者的产生需要哪些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答:客观条件:1)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水平2)个人课自由支配的时间主观因素:1)旅游的需求和动机(社会动机、家庭动机、个人动机) 2)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1>社会文化对旅游动机的影响:民族性格、价值观念2>社会阶层收入状况对旅游动机的影响3>家庭对旅游动机的影响:家庭结构、家庭生命周期4>模仿现象对旅游动机的影响2、国际旅游者一个游览者离开常驻地到另一个国家旅行,至少停留一夜但不超过一年,主要目的不是在所访问的地区从事获取经济利益的活动。

第五章、旅游资源1、什么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具有哪些特点?答: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能被旅游业所利用,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

旅游资源具有的特点:1,观赏性2,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

3,广域性和区域性。

4,多样性和综合性(人文和自然)。

5,发展变化性6,文化性、季节性、共享性、可创造性2、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是什么?答:1,特色原则2,市场导向原则3,效益原则4,保护原则5,统筹规划、分期开发原则。

6,可持续发展原则3、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略)答:突出特色原则、遵循市场原则、效益最优原则、保护资源原则、分期开发原则、持续发展原则第六章、旅游产品1、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开发原则)?答:1,市场导向问题2,突出主题特色的问题3,综合效益的问题4,系统开发的问题5,可持续发展的问题2、旅游产品有哪几种创新方式?a)原始创新:主题创新,结构创新,类型创新,功能创新,过程创新b)引进再创新c)集成创新:把个别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于旅游产品生产,形成新产品。

3、旅游产品的开发战略?市场型策略、产品型策略、组合型策略3、旅游产品的内涵是什么?旅游产品是指一地的旅游经营者为了满足旅游者特定的需求所产生或开发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总和。

第七章、旅游体验1、什么是旅游体验?有哪些因素影响旅游体验?答:旅游体验是一种特定的心理体验活动,它是在一个特定旅游地游览参观所形成的,它带有浓厚的旅游者个人情感,这种情感既包括旅游者对旅游地和旅游产品及服务的预期和满意度,也包括旅游者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某种认知程度。

影响旅游体验的因素有:1)旅游者自身因素:旅游经历、个人能力、旅游期望、个性心理特征2)旅游产品:主题特征、可参与度、活动丰富、文化含旅游环境氛围3)相关人群:旅游同伴、其他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服务人员4)旅行经历:方便性、快捷性、舒适性、充裕性2、旅游体验的基本特征?愉悦性、真实性、亲历性、综合性、经济性和价值性第八章、旅游市场1、旅游市场的概念?A.从经济学的角度,旅游市场是指旅游产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现象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B.从营销学的角度,旅游市场就是指那些对旅游产品具有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群体。

C.完整意义上来说,旅游市场应该是指在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旅游者和旅游产品经营者之间所产生的各种关系和现象总和。

2、对旅游市场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说明其在旅游市场营销中具有哪些作用?答: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有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和市场中介。

关系:市场中介为市场主体提供市场客体的市场信息,市场客体是市场主体的交易对象。

各要素的作用:A.市场主体:产生供需关系以促进商品交换活动的进行。

B.市场客体:作为交换商品或旅游吸引物刺激旅游主体的消费欲望并发生交易行为。

C.市场中介:市场主体之间的连接体,提供给市场主体之间一个交流的平台第九章、旅游业1、旅游业的含义?答:旅游业就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合性产业2、旅游业四个基本特征?答:①是系统化的经营型行业②是国际化的服务性行业③是人格化的精致性行业④是产业化的综合性行业3、旅行社的定义?是指有营利目的、从事旅游业务(指为旅游者代办出境入境和签证手续,招徕、接待旅游者旅游,为旅游者安排食宿等有偿服务的经营活动)的企业。

4、旅行社的类型?外国:旅游批发商、旅游经销商、旅游代理商我国:国际旅行社、国内旅行社第十章、旅游地1、什么是旅游地?旅游地的形成需具备哪些条件?答:是指在一定空间上旅游资源相对富集、具有一定的旅游经济结构和规模、能开展旅游活动、由若干景区组成的复杂的多层次系统。

旅游地的形成需具备的条件有:具有一定数量的旅游吸引物,要有一定的旅游设施,具有一定的可进入性,具有一定的旅游经济结构和规模。

第十一章、旅游规划1、什么是旅游规划?旅游规划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是指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

旅游规划的类型有:按空间范围分为跨国旅游规划,国家旅游规划,省级旅游规划,地县级旅游规划,旅游地旅游规划,景区景点规划。

按规划的时间长短分为远期旅游规划,中期旅游规划,近期旅游规划,短期旅游规划。

按规划的不同性质可分为: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

按旅游规划的内容可分为:旅游项目开发规划,旅游线路规划,旅游地建设规划,旅游营销规划,旅游区保护规划。

第十二章、旅游影响1、什么是旅游影响?旅游将带来哪些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即旅游效应,是指由于旅游活动所引起的种种效应,即旅游效应,是指由于旅游活动所引起的种种影响,即旅游者与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三者之间的社会交换所引发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种种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