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区经济状况描述
新都商业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新都商业市场调研报告范文《新都商业市场调研报告》一、引言新都商业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对于我们了解市场需求、竞争形势以及商业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新都商业市场进行全面的调研,为商家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为商业发展提供可行的参考。
二、研究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和分析新都商业市场的潜在需求、竞争情况以及消费者行为等因素,以帮助商家制定更加有效的营销策略。
调研方法主要包括市场调查、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
三、市场概况1. 人口和消费水平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新都地区人口数量约为100万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千米5000人以上。
消费水平较高,居民对品牌和质量有较高的要求。
2. 商业发展情况新都商业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现拥有多个商业广场、超市和小型商铺。
各类商铺经营范围涵盖食品饮料、服装鞋帽、家居用品等多个行业。
四、竞争情况1. 商业市场竞争分析根据市场调查,新都商业市场竞争激烈,商业广场和超市占据市场主要份额。
各商业广场通过不同的宣传手段和促销活动争夺消费者的青睐。
2. 竞争对手分析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两家大型商业广场和三家超市。
这些竞争对手在产品质量、价格和促销策略上都有一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五、市场需求分析1. 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在新都商业市场的购物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时尚服饰和家居用品。
他们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品牌和服务质量。
2. 潜在需求根据问卷调查,消费者对个性化定制和特色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在健康食品、环保产品和智能家居方面,市场存在较大的潜在需求。
六、营销策略建议1. 品牌建设和服务优化商家应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提升服务质量,以增加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和购买欲望。
2. 促销活动和差异化竞争商家可以通过促销活动吸引更多消费者,同时可以通过差异化竞争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提供独特的产品和服务。
3. 创新发展和市场扩展商家需要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开发,同时考虑市场扩展,拓宽消费者群体。
成都市各城区经济综合实力分析

【 关键 词】 成都 市; 经济综合 实力 ; 主成分分析 ; 聚类分析 ;P S SS
vl meteeo n ir ti hnd , e n a J j n , i yn, hnh aWu o dJ nud tc rahte i et_ eo n l l f ie s isnC eg u w dt ti i g Qn ag C egu , hua ni ir tec g s e p v n d tc i f h n a g n i s i h h h - cnmcdvl metee a dte o pees e cnmcse g s i e r tWh e tef r ir t Wej n, i  ̄ oo i ee p n vl n icm rhni oo i t nt si t o ; i, u s i , ni g Qn i o l , h r ve r h ltnh f n l h o d tc s a h g —
i e d v lp n f x o t o in e o o . h c n mi e eo me to ee fu sr t i s w, ny r lig o ep mi v n t e eo me t p r r t e n my T e e o o cd v lp n ft s o d t c s l h oe - e d c h r i is o o l yn n t r t e e h i i a c mu ain o d s i e eo me t Mo o e , h w i c me a d lw- r w h a r u tr c n my o c p e ag r p r o c u l t i u t a d v lp n . r v r t e l - n o o f n rl e o n o g t g i l a e o o c u is alr e p o o t n o e c ul i f c n mi e eo me ti h s it c s T o xe t h v a tr n u n e t e rn i g o t e c mp e e s n mi e o o c d v lp n n t e e d s it . o s me e tn ,t e a o e fc os if e c h a k n h o r h n ie o o o e r b l d f v c s n t . n s ot t ee o o cd v lp n ie d s it e g u i o v n l g a s b t e n d sr t i r f o r - t gh I h r, c n mi e eo me t n n it c i Ch n d n t e , a e g p ew e t cs n t ms o mp e r h f o rs n s e r i i e c e h n iee o o csr n t . e sv c n mi te gh
成都新都发展前景

成都新都发展前景
成都新都是成都市重点发展的区域之一,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以下是我对成都新都发展前景的看法。
首先,成都新都的地理位置优越。
新都位于成都市东北部,交通便利,依托成温绵线、成温广高速、京港澳高速等交通网络,可以快速连接到成都市区以及周边城市。
随着成都市城市扩张的不断推进,新都的地理位置将变得更加重要,成为连接成都市和其他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
其次,成都新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新都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历史遗产,如青城山、都江堰、三圣乡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也为新都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再次,成都新都有良好的产业基础。
新都拥有一批优质的企业和市场,涵盖了多个行业领域。
例如,新都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吸引了一系列高新技术、文化创意、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的落户,极大地促进了新都经济的发展。
此外,新都还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园林绿化资源,可以支撑起新都农业、旅游、生态环境等多个产业的发展。
最后,成都新都还具有良好的人口基础和市场潜力。
随着成都市区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口将涌入新都。
同时,新都的市场潜力也在不断增长,特别是在旅游、文化、农业等领域。
这为新都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和机会。
总体而言,成都新都具备了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
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潜力,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积极推动新都的开发建设,推动新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我对成都新都的未来充满信心。
新都家具产业集群与新都区经济发展分析

“ 人 人 格 否 认 制 度 ” 在 英 美 法 上 被 法
称 为 “ 破 公 司 的 面 纱 ” 其 具 体 含 义 是 , 刺 。
在经 济 管 理 、 信 用评 级 、个 人资 产 调 查 等 各 方面 建 立 相 关 的 配套 制 度 。 因 此要 避 免
一
当 股 东 滥 用 公 司 法 人 独 立 地 位 和 股 东 有 限
分 析 集 群竞 争 优 势 以 及存 在 的 问题 ,探 讨 产业 集 群 的 发 展 与优 化 ,促 进 区域 经 济 发 展 ,具 有 重 要 的 理论 和实 践 意 义 。本 文 以 新都 家
具 产 业 集 群 为 对 象 , 介 绍 了 其 发 展 概 况 ,探 讨 了 家 具 集 群 对 区 域 经 济 的 作 用 , 通 过 对 家 具 集 群 发 展 存 在 问 题 的 分 析 , 得 出 了 加 快 新 都家具产业集群发展的措施。 【 键 词 】 都 家 具 产 业 集 群 经 济 分 析 关 新
系在 一 起 的 空 间积 聚 体 ,代 表着 介 于 市 场
的 很 多 决 议 往 往 只 出 于 其 个 人 , 如 果 不 将 其 进 行 书 面 记 载 , 很 多 决 策 在 事 后 无 法 提 供 对 证 , 那 么 则 很 有 可 能 造 成 对 债 权 人 利 益 的 极 大 损 害 。 所 以 , 新 公 司 法 在 对 一 人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的 股 东 作 出 重 大 决 议 时 要 求 其 进 行 书 面 记 载 , 同 时 要 求 其 实 行 严 格 的
集 群 化 是 产 业 呈 现 区 域 集 聚 发 展 的 态 众 多具 有 分 工合 作 关 系 的 不 同 规模 等 级 的
新都家具产业集群与新都区经济发展分析

员 4万余人 ,2 0 年 全区规 模 家具企业 完成 工业产 值 2 . 07 2 3亿元 ,同比增 长 6 7 0. %,工 业增加 值 7 8 . 7亿 元 ,同比增 长 5 . %,全 区家具 行业生 产销 售 68 额 占成都 市 的三分之 一 强,已成 为 中西部 同行业最 具影 响力产 业 。同时 ,新 都 区被 中国家 具 协会 认 定为 全 国五 大 家具 生产 基地 之 一 。集 群拥 有 台资 先 驱 ,列维 士 、好风景 、鸿基 等 国家省市 著 名商标 品脾 数 十个 。形 成 了以列维 士 、华龙 为代表 的酒 店办公 家具 特色 ,以鸿基 木业 为代 表的实 木门 、地 板特 色 ;以喜 洋洋 、浪度 为代表 的沙 发家具 特色 -以 台资先 驱、好 风景为代 表 的
近于 球 形 ,成型 效 果更 好 。
家 具集 群对 区域 经 济 的作 用 ,通过 对家 具 集群 发 展存 在 问题 的分 析 ,得 出 了加快 新 都家 具产 业 集群 发 展的 措施 。 [ 关键 词】 新都 家具 产业集 群 经 济 分析 【 中图 分类号】 F 【 献标识 码] 文 A
【 章编 号]09 1X (0 9 4 ( 文 10 -94 2 0 )0 b)-0 l- 2 17 0
刀片在 初始位 置时 ,BC和 AO 重合 ,即 BC与 X 轴重 合 , 0=O 。。
如上 面 的分 析 ,丸 子 自动 成 型剪 切 装置 中的 六个 刀 片 同时受 一个 外 界 驱动 力的 作用 ,绕 一个臂 端做 偏摆运 动 ,通 过导 向曲线 槽 引导 六个 刀片的 实 际运 动 ,从而使 其形 成一个 正六 边形 。设计 时 ,可 以通过 改变旋 转驱 动盘的 旋转 角度 来改变 球状 食 品的直径 大小 。此外 ,若将 此装 置的刀 片增加 为十二 把 ,刀片 的开 口将形成 更接 近于 圆形 的正十 二边形 ,那 么所生产 的产 品更接
新都区鲜食玉米产业现状调研报告

新都区鲜食玉米产业现状调研报告鲜食玉米是集粮、蔬、果、饲、工于一体的五元经济作物,较普通玉米具有产值高,生产周期短,可灵活搭配茬口的优点,主要包括甜玉米、糯玉米、甜加糯玉米等。
随着“十三五”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四川已发展成为鲜食玉米种植大省,并呈逐年增长态势。
鲜食玉米产业发展不仅成为众多农户提质增收的利器,还是很多地区种植结构调整、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
新都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面积496km2,海拔472~584m,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有1/6的浅丘,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长,春季气温回暖早,大春作物生长季(3月1日至10月31日)>10℃的有效积温2551.9℃,良好的气候条件为鲜食玉米的高效种植奠定了基础。
新都地处成都平原经济圈的腹心地带,占据成都平原都市现代农业战略布局的重要位置。
近年来,随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与新都区院区合作的深入推进,城郊鲜食玉米发展迅速,形成了适度规模化种植特征。
本次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座谈咨询等方式,剖析了新都区鲜食玉米产业特点、存在的自然风险、技术设施风险和市场风险,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以期为鲜食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 产业发展现状新都区鲜食玉米种植面积约0.20万hm2(含复种),3.33hm2以上规模种植以专业合作社、产业园、种植大户经营为主,中小农户以村为单位,形成了“一村一品”集中连片种植特征。
全区不同类型鲜食玉米种植比例约50%为甜玉米、50%为甜加糯玉米及糯玉米。
近年来随着消费市场的变化,甜加糯玉米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有逐渐替代纯糯玉米种植的趋势。
种植品种呈区域性分布,主要有泰系、华威甜、系列甜玉米和天贵糯932、金玉满滩等甜加糯玉米品种,高端甜玉米品种雪甜7401和金银粟也有一定种植规模。
新都光热资源较好,有30%的种植区域采取“玉-玉-菜”种植模式,种两季鲜食玉米,在鲜食春玉米收获后,复种一季鲜食秋玉米,再续一季优质蔬菜。
其余区域多运用“玉-稻-菜”“玉-菜-菜”“玉-休耕-菜”等轮作体系,或间套作大豆、花生等经济作物进行多季、多模式灵活种植,大幅提高了光资源利用率和土地复种指数。
成都新都区连锁经营被打击

成都新都区连锁经营被打击
摘要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成都新都区连锁经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对
最近连锁经营遭受打击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可能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背景
成都新都区是一座繁荣的城市,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前来投资开业。
连锁经营在
这里也很常见,包括餐饮、零售等行业。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连锁经营遭受到打击,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打击情况分析
1.竞争加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新进入的竞争对手以低价或
者新颖的服务吸引了原有连锁企业的顾客,导致销售额下降。
2.管理不善:一些连锁企业在扩张过程中管理不善,导致人员流失、
供应链问题等,进而影响了经营状况。
3.市场下滑:受到宏观经济走势影响,整个市场的需求下滑,也对连
锁经营造成了打击。
应对措施
1.优化经营策略:针对市场竞争,连锁企业可以优化经营策略,提升
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2.加强内部管理:连锁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确保人员稳定,供应链
畅通,避免因为管理不善而影响业务。
3.创新发展:在面对市场下滑的情况下,连锁企业可以通过创新发展,
推出新产品或者服务,扩大市场份额。
结论
成都新都区连锁经营遭受打击的情况需要及时引起重视,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实
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应对激烈的竞争环境。
同时,政府部门也可以出台政策支持,帮助连锁企业顺利度过难关,促进经济发展。
新都区概况

新都区概况简介新都区位于川西平原腹心地带,为古蜀国三大名都之一,距今已有2800多年历史,素有“天府明珠”、“香城宝地”之美誉。
新都区是四川省省会城市成都市的都市新区(城北副中心),区域北与德阳市广汉、成都市青白江区毗邻,西与成都市彭州、郫县接壤,东、南与成都市金牛区、成华区、龙泉驿区相连,位于“绵-德-成-眉-乐”城市带核心位置,区位优势突出。
新都区三分之二为平原,三分之一为浅丘,属都江堰水系自流灌溉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自古被誉为:“天府膏腴,川西碧玉”。
新都区幅员面积497平方公里,辖13个镇(街道),127个行政村,126个社区,常住人口67.6万人。
新都区是成都市新设立的城市建设区,是2004年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已形成“机械、电子、食品、医药、家具”五大支柱产业。
经济概况新都区自1994年以来,连年被评为“四川省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县”之一。
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0.8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
全口径财政收入59.26亿元,比上年增长17.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50元,比上年增长13.05%;农民人均纯收入7699元,比上年增长8.7%。
新都区荣获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区县二十强的第二名。
拥有新都工业开发区、新都物流中心和成都家具产业园3个招商载体。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90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66.40亿元,增长18.7%;第三产业增加值76.52亿元,增长13.0%。
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6.9:63.8:29.3。
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60.09亿元,增长17.7%,占GDP的比重为61.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7.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3%。
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1%,居住类价格下降1.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与上年持平,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0.3%,烟酒及用品上涨3%,衣着类下降5.6%,交通与通信下降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环境分析
新都区位于川西平原腹心地带,西邻郫县,北连彭州,东南与青白江区和金牛区接壤,距离成都市区16公里。
凭借地理区位的优势,新都区被定位为成都市城北副中心,承担成都市机械、电子、食品、生物制药、旅游和物流基地的功能。
依托于四川省平原都市群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成都一个特大城市,绵阳一个大城市,德阳等10个中等城市,位于平原经济圈核心的新都区在经济和地理上的重要地位逐渐彰显,被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成(都)-德(阳)-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桥头堡”。
一、新都区经济运行状况概述
近年来新都区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在县级行政单位中经济实力相对较强;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新都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近年来实现较快增长。
2013年实现地区GDP总额502.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68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315.41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163.66亿元,增长12.3%。
全年规模以上机械制造业、电子行业、食品及饮料业、医药行业、家具行业五大支柱产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64.83亿元,增长13.0%,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72.8%。
表1. 新都区主要经济指标
资料来源:新都区统计局/
此外,在地区经济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的同时,新都区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效果逐步
彰显。
2013年第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4.7 : 62.7 : 32.6,与2012年和2011年的三产业的比例关系(分别为:5.0: 63.8 : 31.2和5.4 : 64.6 : 30.0)对比分析可知,新都区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份额逐年下降,第三产业份额稳步提升,并逐渐实现地区经济从农业与制造业为中心向服务类产业转移的新格局。
2013年新都区全口径财政收入40.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全年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340.80亿元,增长12.0%,占GDP的比重为67.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0.0%。
非公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显著促进了新都区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34元,比上年增长11.3%;农民人均纯收入13800元,比上年增长12.6%。
另外,新都区固定资产投资近年来呈现较快增长势头,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额为443.42亿元,增长19.8%,民间投资额为323.60亿元,同比上升21.2%。
全年实现新增固定资产173.27亿元。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6亿元,增长529.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94.06亿元,下降0.5%,其中工业产业投资下降较为显著,绝对量为93.39亿元,同比下降1.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41.80亿元,增长24.7%。
固定资产的增长比例进一步彰显了新都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向——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等政策以进一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地区内生产总值的提升。
新都区201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10亿元,增长11.4%。
从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111.13亿元,增长11.6%;乡村实现零售额2.97亿元,增长4.6%。
分行业分析,批发业实现零售额4.81亿元,增长14.7%;零售业实现零售额85.59亿元,增长11.6%;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32亿元,增长25.2%;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2.38亿元,增长9.1%。
全区省外到位资金216.82亿元,增长4.9%;实际使用外资22787万美元。
实现出口总额36264万美元,增长27.1%。
二、新都区与成都其他主要辖区宏观经济状况对比分析
从成都市下辖行政单位2013 年的主要经济指标来看,新都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排名靠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两项指标均排
名第三,在县级行政单位中经济实力相对较强。
此外,在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下,第三产业发展带动了地区经济增长率的提升,其中生产总值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
长率分别为10.2和9.6,高于平均增长率的3.4个和7.8个百分点,且固定资产投资的
增加率为19.8%,在成都13个主要辖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中排名第二位。
表2. 各辖区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资料来源:成都统计信息网/index.asp
依托于机械、电子、食品、医药、家具五大工业经济支柱产业,新都区近年来不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具备较好的发展潜能。
截至2013年,新都区入驻企业达
到300余家,包括可口可乐、澳大利亚RHEMM豪特容积热水器(成都)有限责任公司、台湾统一、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一汽青岛成都分厂、四川科伦大药业、世创达等
国内外著名品牌龙头规模企业。
2013年实现80.4%的工业集中度,同比提高1.4个百分
点,依据现代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效应将有助于上下游企业更高效的磋商与协作,
从而提高各企业生产运营效率。
新都区凭借着区域内部产业集聚优势,上一年度产销率高达98.2%,且今年有望进一步提升。
在优化发展产业经济的同时,新都区进一步优化提升区域内部功能区的发展规划。
根据成都市委、市政度在功能区建设上的“产城一体,产城相融”的要求,区内各行政单位贯彻落实功能复合、开放式园区竖向发展的区域经济理念,重点完善高端产业链,形成了集“生产、销售、研发、博览”为一体的全球家居CBD产业核心。
同时构建了新都“198”生态及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西部机电装备制造工业区、西部公路物流枢纽(北区)四大功能集聚区。
随着区域内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新都区的竖向产业链日趋完善,复合型产业格局将有更利于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联动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区域内部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运行效率,实现产能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