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历史重要会议之瓦窑堡会议详解 精品
中国近代重要会议及其内容归纳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上海)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确立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上海)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党的最高纲领就是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
大会还提出了在目前历史条件下的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各民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不足之处是,对于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对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联系的问题,认识上不清楚。
3、八七会议(大革命失败之后,1927年8月7日,汉口,紧急会议)李维汉主持会议,共产国际代表G·罗米纳兹作长篇报告。
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断。
最后改选了中央领导机关。
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给政出一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革命挽救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中共六大(1928年6月,莫斯科)指出:中国社会的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阶段的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目前的政治形势正处于两次革命高潮之间;党的总任务不是进攻,而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
会议批判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特别是盲动主义的错误。
六大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但也存在着缺点,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
中国近代史重要会议的时间及详细内容

中国近代史重要会议宏观时间把握: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国民革命(1919~1927)→土地革命(1927~1937)→抗战(1937~1945)→解放战争(1945~1949);二、过渡时期(1953~1956);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2050)重要会议:中共一大——党初步提出统一战线方针中共二大——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中共二大——《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中共三大——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中共四大——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七大——对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加以概括中共七大——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科学全面概括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布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国家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中共八大提出的国内主要矛盾——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的矛盾中共八大——董必武——健全法律制度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首次提出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中共七届三中全会——1950年6月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党“六大”——莫斯科八七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八七会议——枪杆子出政权八七会议——汉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为过渡时期总任务第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6方面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一次会议——第一次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遵义会议——结束王明左倾遵义会议——确定毛泽东的党中央领导是正确的1947年——毛泽东提出十大军事原则1950年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6年毛泽东提出文化工作基本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42年延安整风——反对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中共重要会议:1.中共的诞生(一大)时间:1921.7.23地点:上海内容:①确立党的名称。
最新中国近代重要会议及其内容归纳

1、中共一大:1921.7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
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确立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与上海召开。
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党的最高纲领就是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
大会还提出了在目前历史条件下的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各民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不足之处是,对于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对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联系的问题,认识上不清楚。
3、八七会议: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李维汉主持会议,共产国际代表G·罗米纳兹作长篇报告。
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毛泽东在会议上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里取得的”的著名论断。
最后改选了中央领导机关。
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给政出一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革命挽救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中共六大:1928年6月,在莫斯科召开。
指出:中国社会的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阶段的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目前的政治形势正处于两次革命高潮之间;党的总任务不是进攻,而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
会议批判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特别是盲动主义的错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要会议重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要会议(一)党的创建时期1 “一大”(1921、7、23,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
(1)内容:①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斗争目的是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
③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④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以陈独秀为书记。
(2)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就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2.“二大”(1922,上海),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
内容——①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它在当前阶段的纲领应当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②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
③中共二大提出“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
3 “三大”(1923),1923 年6 月,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二)土地革命时期1 八七会议(1927、8、7,汉口)(1)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③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
④还提出“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
(2)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2 遵义会议(1935)(1)内容:①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②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
③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中国近现代史会议归纳(完全按照《政治大纲解析》整理)

※简化:中共一大:成立中国共产党;工人运动中共二大: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群众路线中共三大:国共合作和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议案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枪杆子里出政权”遵义会议: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挽救了..挽救了..挽救了..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瓦窑堡会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批判左倾关门主义洛川会议;全面抗战路线;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战中的领导权问题)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指导思想七届二中全会:两个转变、两个务必新政协:《共同纲领》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主要矛盾;“即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八届九中全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重心转移;改革开放十二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建设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十六大:三个代表写进党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七大:全面阐释科学发展观;概括中特理论体系一.有关三个代表: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首次提出2000年6月全国党校工作会议——江指出:三个代表是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而展开的2000年7.1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系统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标志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终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
三个代表写进党章。
二.有关科学发展观:2003年7月全国抗击“非典”总结大会——阐述了加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2004年3月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进一步阐明了科学发展观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全面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二.有关和谐社会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2004年2月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全面论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刻阐明了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四位一体)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首次将和谐列入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近代史及考研政治背诵资料)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不仅串联了毛中特和史纲两门课程,更是我们考研政治每年选择题的必考题型。
许多同学反映,会议跨越史纲和毛中特两门课程,时间长,内容多,根本记不住。
为了帮助大家节省复习的时间,文娟老师把历次重要会议会涉及考试的重要内容进行了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的。
一.中共一大时间:1921年党的纲领: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等。
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中共二大时间:1922年内容:提出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意义: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三.中共三大时间:1923年内容:讨论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意义:党的三大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孙中山先生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召开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促进了中国革命的高涨。
四.中共四大时间:1925年内容: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五.八七会议时间:1927年8月7日内容:①批判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右倾机会主义错误;②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③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
意义:八七会议的及时召开,并制定出继续革命斗争的正确方针,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革命从此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
六.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内容: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意义:是党史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幼年党向成熟党转变的标志。
是共产党人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革命问题的开端。
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历史重要会议之瓦窑堡会议详解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时间:
1935年12月17日—25日
地点:
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
背景:
这次会议是在全国抗日民主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下召开的
内容:
会议主要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那种认为不可能争取民族资产阶级与中国工人、农民联合抗日的“左”倾关门主义的观点,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参加会议代表:
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刘少奇、秦邦宪(博古)、彭德怀、邓发、凯丰(何克全)、李维汉、吴亮平、张浩(林育英)、杨尚昆、郭洪涛等10多人。
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也参加了会议。
李闻天主持
历史意义:
瓦窑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发展。
它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经验,批评了“左”倾关门主义,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党的政治策略问题,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
既着重批判了“左”倾教条主义在政治策略上的错误,也警戒全党汲取大革命中无产阶级放弃领导权而导致革命失败的教训,从而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要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这有力地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革命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成熟起来,能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共产党所有重要会议汇总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共产党所有重要会议汇总一大立党,二大立纲,三大国共要合作,四大领导工农忙,八七枪杆出政权,古田军队要增强,遵义军事与组织,瓦窑堡一起来抗日,洛川全面来抗战,减租减息是关键,六届六中马中化,七大确定毛领导,七届二中转城市,三中一化三改阶段和路线,十三大终于研究好,后来(十四大)市场经济有目标,小平思想成指导,十五大跨世纪,十六大三代表,十七大发展观,十八大成小康。
二、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经典总结一、党的创建时期1.1921年7月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产生,标志着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核心,新的指导思想,新的革命前途,新的革命方法。
2.1922年7月中共二大:指出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性质、动力,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3.1923年6月中共三大:提出了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思想。
4.1925年1月中共四大:提出无产阶级争取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以及建立工农联盟的问题。
二、土地革命时期1.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1)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②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③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④提出了“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
(2)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2.遵义会议(1935年)(1)内容: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③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如果考单选:遵义会议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2)意义:挽救了党、红军、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成为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3.瓦窑堡会议(1935年)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历史重要会议之瓦窑
堡会议详解
时间:
1935年12月17日—25日
地点:
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
背景:
这次会议是在全国抗日民主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下召开的
内容:
会议主要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那种认为不可能争取民族资产阶级与中国工人、农民联合抗日的“左”倾关门主义的观点,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参加会议代表:
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刘少奇、秦邦宪(博古)、彭德怀、邓发、凯丰(何克全)、李维汉、吴亮平、张浩(林育英)、杨尚昆、郭洪涛等10多人。
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也参加了会议。
李闻天主持
历史意义:
瓦窑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发展。
它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经验,批评了“左”倾关门主义,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党的政治策略问题,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
既着重批判了“左”倾教条主义在政治策略上的错误,也警戒全党汲取大革命中无产阶级放弃领导权而导致革命失败的教训,从而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要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这有力地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革命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成熟起来,能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