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国情备忘录》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500字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500字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500字【第1篇】上节课我们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看了《国情备忘录》资源扫描这部纪念几部,可谓受益匪浅,感慨万分。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用“地大物博”来形容中国的富饶。

的确,如果单纯从数量和种类上来看,我国的各种资源如煤炭储量,石油储量,天然气探明储量,金属储量主权国家等等都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然而中国这片土地上的资源,地区一性一分布不均,资源的品位较低。

同时,我国还面临着一个更加特殊的现状,那就是,再大的资源储量,用13亿做基数来除,都将是一个很小的结果。

况且,中国在多种资源方面都是很大的。

如果不履行职责强有力措施未必的话,那么有可能就会一浪一费严重短缺的资源。

2021年,上海市政一协委员沈思建议:应该尽快把“我国地大物博”这种描述退出中小学课本,强调人均的不足,提倡节约意识。

确实, 如果融为一体把地大物博和我们中国迅速推进的工业化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再来看我们的资源,就会发现,地大物博这个概念,它发生了变化。

而如今,我国已经正式成为煤炭、钢铁、铜的世界第一消费经济大国,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发电大国。

像这样一个正行走在道路上的大国,对能源资源的高需求不可避免。

因此,对于中国来说,资源的缺乏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又必须发展经济,我们正在做出自己的可以选择。

我们13一千万人口现在占了世界人口总量人口的20%,我们面对是全世界的资源已经被这些发达国家消耗掉了60%。

所以,大量地依赖进口资源来支撑我们中国支撑力完成工业化,这条路我们是走梁毅的。

2021年,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明文规定:“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扎实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21年《节约能源法》第四条再次明确:“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风能、太一陽一能、生物能等等,一个个新能源也加入到经济建设的能源大军行列之中。

千年前资治通鉴里那散发着智慧光芒的箴言,“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国情备忘录〉观后感》在闲暇时光,我观看了《国情备忘录》这部纪录片,看完之后,心中可谓是五味杂陈,感触良多。

这部片子从多个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中国这片广袤土地上正在发生的种种变化,以及面临的诸多挑战。

它就像是一幅长长的画卷,缓缓在我眼前展开,每一个细节都如此生动,每一处描绘都饱含深意。

片中提到了我国的资源状况,这让我想起了一次旅行中的所见所闻。

那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四周环绕着青山绿水,风景美不胜收。

我原本以为,生活在这样如诗如画地方的人们,定然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然而,当我深入了解后,却发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村里的人们虽然守着大片的山林,可却无法从中获得太多的收益。

因为那些树木大多是生态林,不能随意砍伐。

而土地资源也有限,能耕种的土地不多,且土壤并不肥沃,产出的粮食仅仅够一家人糊口。

水资源呢,看似清澈的溪流,却因为缺乏有效的水利设施,难以被充分利用来灌溉农田。

为了生计,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

我遇到了一位老大爷,他满脸皱纹,眼神中透露出无奈和沧桑。

他跟我讲述,以前他们也尝试过发展一些产业,比如养殖家畜,但由于交通不便,饲料运输成本高,养出来的家畜又卖不出好价钱,最终只能放弃。

他说这些的时候,声音微微颤抖,我能感受到他心中的那份失落和对未来的迷茫。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资源的分布不均和利用不当,给很多地方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限制。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但并不是每一寸土地都能轻易地孕育出财富和希望。

在一些地区,人们依然在为了基本的生存而苦苦挣扎,他们守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却无法将其转化为改善生活的有力武器。

再说到我国的人口问题,那也是一个极其复杂且严峻的挑战。

记得有一次去医院,那场景真的让我印象深刻。

挂号处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候诊区坐满了人,就连走廊里都挤满了患者和家属。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和疲惫。

医生们忙得不可开交,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我在想,这么多的人都在生病,需要医疗资源,可医院的设施和医护人员是有限的,怎么能满足得了这么大的需求呢?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侧面,反映出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所带来的压力。

国情备忘录读书心得

国情备忘录读书心得

《国情备忘录》读书心得一、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状况(一)物种灭绝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高等植物和野生动物物种均占世界的10%左右,基保约有200个特有属。

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了动植物生境的破坏,物种数量急剧减少,有的物种已经灭绝。

据统计,我国高等植物大约有4600种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占高等植物的15%以上,近50年来约有200种高等植物灭绝,平均每年灭绝4种;野生动物中约有 400种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近年来,非法捕猎、经营、倒卖、食用野生动物的现象屡禁不止。

广东省吴川县非法出售犀牛角,珠海活熊取胆等案件在国际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二)植被破坏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

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盖率仅13.9%。

尽管建国后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仍很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

同时,大量林地被侵占,1984~1991年全国年均达837万亩,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植树造林的成效。

草原面临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三)土地退化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较为严重的国家,近十年来土地沙漠化急剧发展,50~70年代年均沙化面积为1560平方公里,70~80年代年均扩大到2100平方公里,总面积已达20.1平方公里。

40年来初步治理了50多万平方公里,而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79万平方公里。

我国的耕地退化问题也十分突出。

如原来土地肥沃的北大荒地带,土壤的有机质已从原来的5%~8%下降到1%~2%(理想值应不小于3%)。

同时,由于农业生态系统失调,全国每年因灾害损毁的耕地约200万亩。

十大环祸患威胁人类(四)土壤遭到破坏据参考消息报道,110个国家(共10亿人)可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

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由于森林植被的消失、耕地的过分开发和牧场的过度放牧,土壤剥蚀情况十分严重。

裸露的土地变得脆弱了,无法长期抵御风雨的剥蚀。

国情备忘录读后感

国情备忘录读后感

国情备忘录读后感国情备忘录读后感国情备忘录读后感《国情备忘录》一书,就当下中国的人口、三农、耕地保护、资源环境、社会保障以及创新能力等我国国情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进行了客观详尽的展现,使我们在感受到我国经济取得重大进步的同时,不忘我国最基本的国情,读后令人深思,也有很多感想。

一、要厉行节约。

人口多,底子薄,教育科技文化发展水平低,人均资源相对紧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世界后列,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奢侈,在我们的身边,和“时尚”画了等号。

节约不是光荣,浪费反受追捧,这种败家子的歪风竟然左右了相当一部分人。

于是,摆阔、斗富、纵欲被当成“潇洒”;大款、大亨、大腕成为偶像;金钱、豪宅、靓车成为成功的标志。

这种蔓延开来的奢侈之风,说到底,与毫无节制的公-款消费有紧密的联系。

就在两会上,我们听到政协委员冯培恩慷慨陈词,列举了一系列很有说服力的数据,证实了种种公-款消费的铺张浪费。

他说,我国目前有公车数百万辆,每年消耗超过2000多亿元,其中真正用于公务的只约占1/3;我们每年公-款吃喝的费用达上千亿元;公费出国一年耗资数以千亿计。

我国1/5的城镇建设存在"政绩工程",楼越盖越高,广场越建越大,马路越修越宽。

某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年财政预算不足1亿元,却建起了耗资1000多万元的办公大楼。

难怪群众感慨,不是花自己口袋里的钱,不知道心疼呀!曾几何时,传统文化教导我们,要珍惜盘中餐,因为“粒粒皆辛苦”;老一代革命家把浪费视为与贪污一样,“是极大的犯罪”,为什么在今天,奢侈成为一种荣耀?难道我们真的繁荣富足到不在乎败家,真的有资格全民奢侈? 中国正在发展的关键时刻,几十年的改革,成就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社会经济创造了财富,但是,大家都非常清楚,这些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非常粗放的资源消耗。

中国固然地大物博,但被13亿人口一除,可利用的土地、矿产及其他资源总量都并不丰富,而且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整体水平存在着明显差距,资源的严峻形势,应该是很让人触目惊心的。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一):
《国情备忘录》从当前发展和我国的人口、三农、土地、资源、环境、民生、创新和教育等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出发采用
了一系列的准确数据和现实存在的事实说明了当前我国的国情。

中国在各种缺损的条件下获得了持续的经济增长,令世
界为之震惊,诺兰将这种局面称为“中国之谜”。

紧之后第二集谈
到了人口问题,虽然30年计划生育政策,我们少生了4亿多人,使中国的13亿人口日推迟了四年,我们也使全世界60亿人口的
人口日也推迟了四年。

但这天,我们依然是世界上人口压力最大
的国家。

中国这块土地,究竟能够承载的人口极限是多少,此刻
看来仍是一个未知数。

在第三集中,讲到了农村的贫困人口问题,虽然农民总体上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小康方向迈进。

但是我
们要看到我们此刻的农民的人均收入也仅仅是相当于城市居民收
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落后我们城镇人
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这个差距此刻还是在继续扩大。

三农问题由
此成为中国政府关注的重点。

农民不小康,中国就不能完全实现
小康,因此要重点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力图实现全面小康。

《苍茫大地》和《资源扫描》两节则讲述了中国的资源现状,使。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500字_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500字_观后感

精心整理国情备忘录观后感500字_观后感【第1篇】上节课我们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看了《国情备忘录》资源扫描这部纪念片,可谓受益匪浅,感慨万分。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用“地大物博”来形容中国的富饶。

的确,如果单纯从金属储,我说,资源的缺乏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又必须发展经济,我们正在做出自己的选择。

我们13亿人口现在占了世界人口总量的20%,我们面对的是全世界的资源已经被这些发达国家消耗掉了60%。

所以,大量地依赖进口资源来支撑我们中国完成工业化,这条路我们是走不通的。

2005年,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明文规定:“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7年《节约能源法》第四条再次明确:“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风能、太一阳一能、生物能等等,一个个新能源也加入到经济建设的能源大军行列之中。

千年前资治通鉴里那散发着智慧光芒的箴言,“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176种。

不管是资源总量还是资源种类都居世界前列。

2008年,我国的煤炭储量为3261.44亿吨,占全世界的11.09%,在世界上排名第3位。

我国的石油储量为28.90亿吨,占世界储量的2.6%,排在第11位。

天然气探明储量为34049亿立方米,排在世界的第14位。

我国的河川径流量为27000亿立方米,在世界上排名第6位。

即使这样,我国还面临着一个更加特殊的现状,那就是,再大的资源储量,用13亿做基数来除,都将是一个很小的结果。

我国的煤炭人均可采储量为98.94吨,是世界人均水平的53%。

石油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5%。

天然气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0%。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我国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

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

我国的铜和铝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6和1/9。

我国人均占有资源率远远言吧。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国情备忘录〉观后感》在观看了《国情备忘录》这部纪录片后,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了。

它就像一部生动的大百科全书,把我们国家的方方面面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了我的眼前。

片子里的那些画面和数据,让我对自己生活的这个国家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以前啊,对于国家的了解,我更多的是从身边的小事、从新闻里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来的。

但这次,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仿佛戴上了一副高清眼镜,看到了许多以前从未注意到的细节。

其中,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我国农业发展的那部分。

我从小生活在城市,对于农村和农业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几行字和偶尔在电视上看到的画面。

但这次纪录片里的展示,让我仿佛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了中国农业的巨大变迁。

记得有一年暑假,我跟着父母去乡下的亲戚家做客。

那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当我们的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开进去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和在田间劳作的农民们。

亲戚家有几亩地,主要种的是水稻和一些蔬菜。

当时正是水稻快要成熟的季节,亲戚带着我们去了他家的稻田。

我站在田埂上,脚下的泥土软软的,还带着点儿湿气。

放眼望去,那一片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亲戚弯下腰,随手摘下一穗稻子,放在手里搓了搓,然后吹去稻壳,递给我几颗饱满的稻谷。

他笑着说:“孩子,你尝尝,这可是咱们自己种的粮食,新鲜着呢!”我把稻谷放进嘴里,轻轻咬开,一股清甜的味道弥漫开来。

亲戚告诉我,以前种地可辛苦了,全靠人力,播种、施肥、除草、收割,每一个环节都要付出大量的汗水。

而且收成还不好,经常要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

要是遇到天灾,那一年的辛苦可能就白费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各种现代化的农业设备和技术,种地轻松多了。

播种有播种机,收割有收割机,施肥也有科学的配方。

而且政府还经常派农业专家来指导,教大家怎么种能高产、怎么防治病虫害。

他还带着我们去看了他家的蔬菜大棚。

大棚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西红柿红彤彤的,黄瓜挂满了架子,豆角长得又长又嫩。

电视纪录片《国情备忘录》观后感五篇_观后感_

电视纪录片《国情备忘录》观后感五篇_观后感_

电视纪录片《国情备忘录》观后感五篇六十年的辉煌,让我们自豪,六十年的成就,让我们喜悦,看罢《国情备忘录》,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越走越宽,中华崛起的梦想指日可待,和谐社会的幸福图景将呈现在每个中国老百姓心中。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国情备忘录》之感为了加强学风建设,系里组织我们所有党员和预备党员观看了《国情备忘录9》,虽然这只是备忘录的一部分,也只有短短的四十四分钟,但我感受颇多。

本片由一对在中国工作了三十多年的美国夫妇谈论对中国三十年变化的感受起笔,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变化,人民的生活面貌,同时也描述了我国遇到的几大灾害和当前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看过本片我为伟大祖国的巨大变化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也为当下的问题而担忧。

20xx,那一年我们是高三应届生,准备经历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

祖国母亲在这一年也经历了太多太多。

雪灾,汶川地震,至今仍然铭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带着剧烈的伤痛,我们向全世界奉献了一场有史以来最为宏大的奥运盛会。

我时刻提醒自己,党员应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

而这“为人民服务”并不是浮云一片。

小到个人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大到国家大事的关注。

渺小的我并不能像温总理那样去汶川慰问,也不能给予特别大的帮助,只能通过网络送去祝福,通过学校献上我的绵薄之力。

记得主席在黑板上写下的“多难兴邦”四字,道出了我国的基本状况也反映出了,我国人民在困难和灾难面前,熬不畏惧,不断进步的勇敢决心。

目前,我国的发展让全世界都叹为观止,但这快速的发展中间也有许多问题。

工业化污染的日益严重,三农问题仍迫切需要解决,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就业问题越来越难,技术人员大量缺乏等等。

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一步一步的解决。

记得本片最后,主持人眺望祖国未来十年可能取得的成就,我希望,到那时,我伟大的祖国又跨了前进的一大步,我国的问题与矛盾也能得到很好的改善。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回顾祖国的过去展望她的未来,深刻地认识我们的国家,懂得这个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国情备忘录》心得体会
《国情备忘录》是中央电视台一部同名纪录片的文字版,该书从人口、资源、环境、科技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当前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通过阅读该书,使我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对我国现行的一些基本政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我国今后的前途命运更多了几份忧思。

《国情备忘录》第一章介绍了我国的人口现状。

目前我国共有13亿人口,每年净出生人口约1800万,未来我国人口顶峰预计将达16亿。

如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不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我国人口已达16亿。

这么多的人口,对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能源资源需求能力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由于施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30十年少生了3亿人口,这极大的缓解了我国面临的生存压力,否则,在当时的发展水平下,仅仅是解决我国人口的吃饭问题就会耗去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这也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我国的耕地。

查看我国的人口分布图,就会发现我国的人口分布极不均匀,95%的人口分布在从云南的腾冲到黑龙江的漠河一线以东。

因此,虽然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适合人类生存居住的地方却非常有限。

并且我国山多、丘陵多、平原少,可用耕地少。

同印度相比,虽然印度只有3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但耕地面积却大于我国。

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更是少的可怜。

现在,随着城市化运动的扩张,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
施的建设,又占用了大量耕地,使的我国耕地数量在逐年减少。

按目前的减少趋势,当我国人口达到顶峰时,每年的粮食产量将不足以满足需求,届时,为了弥补粮食生产能力的不足,必将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粮食。

和平时期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来弥补缺口,战时一旦发生粮食禁运,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国制定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国土政策,我国必须严格落实该项政策,否则我国的命运就讲有别人掌握。

第三章介绍了我国的资源。

初中教科书中常讲,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扩张,能源资源需求巨大,已从能源资源出口国变成了能源资源进口国。

由于我国能源需求量巨大,但能源资源定价权又不掌握在我们手中,导致我们买什么什么涨价,我们卖什么什么降价。

比如:我们每年都需求大量的铁矿石,国际铁矿石厂商联合起来涨价。

我国稀土储量占世界的75%,世界上大部分的稀土都由我国出口提供,同样由于我们不掌握资源的定价权,大量稀土被贱卖。

看到此处让人感到痛心棘手,让人想不到,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依然在遭受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殖民。

但是在当前我国的国力还不够强大的情况下,还无力改变的现行的世界经济秩序,为了早日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唯有发展、发展、再发展,直到发展到足够强大,改变这个不合理的世界。

第四章介绍了我国的科技。

目前我国的科技发展很快,每年的专利申请数量居世界第一,但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专利却数量有限。

这说明目前我国是科技大国,还不是科技强国。

目前我国的
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还不能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比。

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源于我国的专利保护不力,在西方专利得到了严厉的保护,谁侵犯了别人的专利,将受到高额罚款。

我国虽然也有专利法,但执行上却很是敷衍了事,这导致了一个新产品研发出来,仿造这蜂拥而入,山寨产品横行,从而使企业的研发动力不足,创新产品乏力。

为了实现创新性大国的目标,我国必须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形成人人想创新,人人愿创新,创新才有发展,创新才能变强的良好局面。

《国情备忘录》我觉得是每一个关注我国发展形势的人都应该看的一部书。

古人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军事上如此,国家发展上亦如此。

只有深刻的了解我国的短板和不足,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地将个人的发展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实现个人和国家的共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