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词语理解与运用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PPT课件
马致远
天净沙 ·秋思
学习目标 :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 歌并背诵。 二、理解《天净沙 .秋思》所描写 的景物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三、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小曲所展 示的画面。
介绍作者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大都 人,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 ,被人称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 致远)之一,更被时人美誉 为“曲状元”。因为这首小令 ,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
写法:采用对比手法,以乐景写哀情 ,更能衬托感情的悲伤。
古道西风瘦马
古道西风瘦马
何为“瘦马”?
马为何而瘦?
改为骏马可以吗 ?
同样是古道西风的背景, 一字之差就把诗人因长期飘 零而瘦变成了侠客行走江湖 之俊,意境全变。
瘦字从侧面写出了游子长 期漂泊之苦。
古道西风瘦马
小桥流水人家
(“我”的境况) 对比 (别人的生活)
二读 对比体会情景关系
枯藤老树昏鸦
枯藤∕老树∕昏鸦
•烘托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如改为
“枯藤老树相缠,枝头立定昏鸦”为什么不
如原句好?)
诗人选择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各自 独立的意象,把它们并列在一起,采用白描手 法,着力渲染,给人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突 出它们的“枯”“老”和“昏”,在深秋的背景下渲 染出一个萧瑟荒凉的意境。
你从“昏”鸦的“昏”字读出了什 么意味?
“昏”鸦的“昏”字,与夕阳西下呼应, “昏 鸦”让我们联想到的是黄昏时乌鸦回巢 的画面,这画面,有几许苍凉,更有 几多温馨,令天涯游子触目伤怀:连 乌鸦都回到自己的家了,而我却仍旧 孤独地游走天涯。
小桥 流水 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潺潺的流水上,横跨一座别致的小桥。水 边桥边的人家,一缕袅袅炊烟飘出屋外。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PPT课件全集(747张)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PPT课件全集(747张)

讲授新课
精读课文 细节探究
讲授新课
小山:围 保暖 小摇篮
—可爱 、充满温情
—卧 (小水墨画)
素淡雅致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山上 —顶白花(像看护妇)
山尖 —全白(镶银)
山坡 —白雪黄草(穿花衣)
山腰 —薄雪露粉色(害羞)
讲授新课
城外远山
素淡雅致
城内--城外(卧 村庄、雪 小水墨画) 狭窄 宽敞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精读课文 细节探究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三:体会文章主旨 1.朗读第一和最后两段,思考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这实际上 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 然的热爱之情。
讲授新课
2.如果把文章题目改成“四季的雨”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讲授新课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讲授新课
1.文中哪一个词写出了济南的冬天独具一格的风貌?


讲授新课
2.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
异地之冬:
北平 伦敦 热带
↓↓ 对比
↓↓ 济南冬天:
(多风) (多雾)(日光毒,响亮)
无风声 响晴 无毒日
特 点 温晴
宝地
讲授新课
3.课文主要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山景、水色
•新:有旺盛的生命力。 •美:活泼生动。 •力:健壮有力。
讲授新课
写作借鉴:文章如何写景?
一、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二、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三、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如从高到低、从近到远等; 四、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课堂小结

2024年秋季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二词语理解与运用

2024年秋季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二词语理解与运用
人教 七年级上册
期末专题训练 专题二 词语理解与运用
期末专题训练
1.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早上,我刚准备出门去学校,大雨就淅.淅.沥.沥.地下起 来了。妈妈一边拿雨伞,一边絮.絮.叨.叨.地说:“上课要认 真听讲,出门要加一件外套,还要注意书包不要被雨淋湿
了……”听爸爸说妈妈看到我周末和朋友肆.意.玩.耍.,很为 我的学习状态担心。我走出大门时,对妈妈说:“不用为
不完(看不过来)。此处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123456789
9. 依据文段,文中画横线的空白处词语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眼前云浪留痕的天空、草花烂漫的大地、绿树丛中婀
娜多姿的乡村,宛如一幅渐次舒展的长轴画卷。四野苍翠
的群山,
出这方山水的美丽轮廓:说是山,似乎
有些夸张,这里的山很温柔低调,更不无任性与傲慢;低
123456789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A. 我们中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底蕴深厚的文章,要 从中断.章.取.义.,反复斟酌。
B. 弼马温果是神.通.广.大.!末将战他不得,败阵回来请 罪。
C. 为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使游客不被参.差.不.齐.的旅游 信息欺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123456789
5.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A. 同学们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
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 他喜得眉.开.眼.笑.,巴不得去奉承。 C. 近年来,曲靖市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
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D. 监控画面中,每道工序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A. 勾画
深情款款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教学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教学ppt课件
牧羊人不让“我”帮他挑选橡子,一是因为“我”是借 宿的客人,是对“我”的关照,二是怕“我”挑选的橡子 不够好,担心种下后不能发芽、生长。
7.“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表现 了牧羊人怎样的态度?
“轻轻地”“仔细”两个词语,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牧羊 人对橡子的爱惜和种树时的认真态度。
8.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 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一句的妙处。
4
⑥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文中指不安心工作,
内容探究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从介绍白求恩同志的生平事迹入手 ?
首先,这篇文章是为纪念白求恩同志而写的。当时白求恩同 志在晋察冀敌后根据地和游击区工作,很多人还不知道他,所以有 必要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其次,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叙述白求恩同 志来华帮助中国抗日的经过,使下文的议论有了充分的依据,增强 说理的效果。最后,由简单介绍白求恩同志的主要事迹引发下文的 议 论 , 符 合 先 感 性 后 理 性 的 认 识 规 律 , 使 读 者 容 易 理 解 和 接 受。
14
1. 重难字词。
薰 衣草(xūn )
坍塌 (tān tā )
废 墟 (xū )
干 涸 (hé )
敬 佩 (pèi ) 山毛 榉 ( jǔ) 流 淌 (tǎng ) 酬 劳(chóu )
2. 词语释义
① 干涸:干枯,没有水。
② 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③ 酬劳:给出力的人的报酬。
5.写出第7段表现牧羊人挑橡子动作的词语,并体会它的作用。
词语:拿、倒、散、挑选、分开、挑出、拣等。 作 用 : 生 动 形 象 地 写 出 了 牧 羊 人 仔 细 挑 选 橡 子 的 全 过 程 , 表 明 了 他 郑 重 其 事、 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1 《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1 《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

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译文: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 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浮云一 样。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平民百姓的志向却是不 能改变的。
命题点
结合作者观点谈体会
(1)考点解说
“结合作者观点谈体会”是指在把握作者观 点态度的基础上,进行有创意的解读,拓展研究, 获得个性化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
(2)考查形式 ①文中作者提出了哪些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②文中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 ③结合作者的观点,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④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作者观点的理解。
真题演练
(中考真题)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蛛与蚕 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黄口灿然, 固之自裹。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躯。然其巧也, 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 为文章,天子衮龙,百宫绂绣,孰非我为?汝乃枵腹而营口,吐 经纬织成网罗,会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 饱。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或为汝自谋,宁为 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
积累拓展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①“君子”,与“小人”相对,有两种意思:一是指地位高 的人;二是指人格高尚的人,即有才德的人。这里是第二种 意思。 ②“忠”指竭尽自己的心力,是与他人相处的原则,不仅指 臣对君,也包括其他人。“信”即“诚信”,对待所有人都 应如此。 ③“义”即“宜”,是行为的尺度。 ④“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指仁德,是道德的本体。仁义 相连,仁是发端,义是体现。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PPT课件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PPT课件

2024/3/26
6
教学方法建议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预习、复习等方式,激活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新
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2024/3/26
创设问题情境
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创 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探究欲望。
开展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 论等方式,开展合作学习,培 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
4
七年级语文上册内容概览
古代诗歌四首
包括《观沧海》、《闻 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寄》等经典古诗。
2024/3/26
散文单元
包括《春》、《济南的 冬天》等优美散文,领 略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

小说单元
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 书屋》、《社戏》等经 典小说,了解社会百态
和人物形象。
5
古诗文阅读
学习《论语》十二章等 经典古文,感受传统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PPT课件
2024/3/26
1
contents
目录
2024/3/26
• 教材介绍与背景 • 课文阅读与赏析 • 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 • 口语交际与写作能力提升 • 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 • 考试复习策略及备考建议
2
01
教材介绍与背景
2024/3/26
3
部编版教材特点
01
02
03
默风趣和浪漫主义风格。
《骆驼祥子》
引导学生阅读老舍的小说《骆驼 祥子》,理解其反映的社会现实 和人性问题,分享阅读体验和思
考。
2024/3/26
11
跨文化对比阅读
2024/3/26
中西方节日文化对比
01
通过对比中西方节日的起源、庆祝方式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件:词性 (共37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件:词性 (共37张PPT)

表示确数:三分之二、七百……
数 词
表示概数:成千上万、若干……
表示序数:初一、第八……
物量词(数词+物量词+名词)
丈 尺 米 两 磅 吨 亩元 角
量 词
动量词(动词+数词+动量词)
次回趟遍下阵遭笔口
我、你、他、自己…… (人称代词)
代 词
谁、什么、哪、怎样…… (疑问代词)
起替 代作 用
这、那、每、各…… (指示代词)
★请辨别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词性:
1.他手里拿着一束鲜艳的花。 2.今天我买东西花了很多钱。 3.他那天穿了一件花衣服。
1.你快叫几个人过来帮忙。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2.这两个数的和是几?
1.这两个数的和是几? 2.我和他都是苏州人。 3.我和他说了几句苏州话。
1.他顺利通过了这次考试。
词,是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 由运用的单位。
例:
山、水、走、兴奋、玻璃、坦克、中 国、人民、奥林匹克、中华人民共和 国……
名 语气



连 介副


形的



量 代
实词:
意义较实 在,能独 立充当句 子成分; 加上一定 的语气语 调,一般 可独立成 句。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量词
代词
副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A.肃穆\肃立 B.也许\立刻
C.聪明\智慧 D.欣然\果然
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
1.他昨天上午在家里,下午在图书馆看书,现在在开会。
2.两块连草都不长的地连起来了。
3.你比我强,我比不过你。

【部编版】统编版语文初中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教学课件PPT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

【部编版】统编版语文初中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教学课件PPT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

精读细研
13 植树的牧羊人/
文中写了作者几次遇到牧羊人? 每次的情形是怎样的?默读课文,找 一找。
精读细研
13 植树的牧羊人/
初见牧羊人
1.第一次遇见牧羊人的时候,“我”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 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 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 些野生的薰衣草。
精读细研
13 植树的牧羊人/
2.结合前面分析,说说牧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 他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的人。 他是一个有着非凡毅力和坚定信念的人。 他是一个不计名利、不图回报、毫无私心的人。 他是一个勤劳的人。 他是一个有着心灵的伟大节操的人。 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他是一个单纯的人……
动作描写,“爬”“戳”“放”“盖”这几个动词 写出了牧羊人一丝不苟、执着忘我的劳动情景,同时也 展现了植树的过程。
精读细研
13 植树的牧羊人/
表明“我”无比惊讶、意外。
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 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 知道。
“不是他家的地,他为什么还要种树”?
精读细研
13 植树的牧羊人/
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 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
为什么不让“我”帮他呢?
一、因为“我”是借宿的客人,这是对“我”的关照。 二、怕“我”挑选的橡子不够好,他担心种下后不能发芽生长。
精读细研
13 植树的牧羊人/
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二百米。他 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 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 A.天刚蒙蒙亮,大家都来到公园里,小朋友们呼朋 引伴,放起了风筝;老人则玩起了太极拳,舒活舒活 筋骨。 • B.李济生废寝忘食,把全部心智都用在了解这道难 题上。 • C.节日中的古镇十分热闹,一片鸦雀无声的景象。 • D.身为主管,怎能对部属的疾苦如此麻木不仁呢? 解析:“鸦雀无声”的意思是连乌鸦和麻雀的叫声 都没有。形容自然环境很静或形容人们默不作声; 一声不响。与语境不符,应该改为“人声鼎沸”。
解析:A选项中“手舞足蹈”的意思是形容 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与语境不符,应该用“不知所措”。
• 5.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 A.到底是怎样丧尽天良的人,才会犯下这桩骇人听 闻的灭门血案。 • B.一提起玛丽亚公爵小姐,尼古拉就体验到一种连 他本人也不可名状的羞赧的,甚至害怕的感觉。 • C.唱片取下了,整栋房子沉寂了。只有落在铁皮屋 顶上的雨声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 D.一方沃土孕育了特有的风土人情,世代淳朴的人 民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化,改革开放的大潮书写了孤 芳自赏百业向荣的绚丽诗篇。
• 4.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是( ) B • A.我们除了继承祖先的文化遗产,更要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 B.他刚刚一直没听老师讲课,老师点到他回答问题时,他尴尬 地站了起来,有些手舞足蹈。 • C.望着镶满繁星的夜空,望着萤火虫那微弱的光,不由得令我 们冥思遐相径庭。
• 3.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 A.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马 马虎虎。 • B.霸王还有一种把戏,就是把你的业绩据为己有。 • C.花团锦簇却不隆重,清新淡雅又不失温暖,在花海 中舒展你的身心,今夜梦中该是另一番明媚风光。 • D.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深不可测的,我们没有理由对任 何人妄下断语:“你是庸者,你是天才。” 解析:A选项中“马马虎虎”的意思是形容做事不 认真;不仔细。与语境不符,应该用“精益求精”。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复习专题二
词语理解与运用
• 1.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 2.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也比喻姿态 优美。 • 3.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 4.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 5.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 6.絮絮叨叨:来回地说,指说话啰嗦。 • 7.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 8.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 9.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 10.截然不同:界限分明,像割断一样。形容两件事物 毫无共同之处。
• 21.踉踉跄跄:走路不稳的样子。 • 22.倾盆大雨:比喻雨势非常急,非常猛。 • 23.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 24.冷冷清清:文中是冷淡的意思。 • 25.麻木不仁:原意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文中指缺 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 26.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 更好。 • 27.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文中 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 28.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 • 29.沉默寡言:不声不响,很少说话。比喻人性格内向 • 30.刨根问底:追究底细,寻根究底。
• 41.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很远。 • 42.蹒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 43.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形容人或事物坏到 无法挽救的地步。 • 44.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 事)。 • 45.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 有主见。 • 46.神通广大:原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特别高明的 本领。 • 47.莽莽榛榛:形容草木丛生的样子。 • 48.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不能忍受。 • 49.生气蓬勃: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 50.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二、专题训练
• 2.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 A.尽管在无数人迹罕至的地方风餐露宿了大半生,经 历了数不尽鲜为人知的磨难,但是终于到达了大彻大悟 的境界,所以大和尚在佛法上比国师都略胜一筹也就不 足为怪了。 • B.他说话总给人一股咄咄逼人之感,令人很不舒服。 • C.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 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 D.转眼间杰拉尔德的绿眼就更加没精打采,在它们热 烈的注视下,伯莎满面绯红。 解析:D选项中“没精打采”的意思是形容精神萎靡; 不振作、不高兴。与语境不符,应该用“神采奕奕”。
• 31.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 • 32.妄下断语:不经考虑,凭借个人的主观臆断轻易、 随便地下结论。 • 33.扶摇直上:原意为凭借旋风直上高空。形容地位、 名声、价值等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 34.据为己有:以不正当的手段占据国家、集体或他人 的钱、财、物品等。 • 35.孤苦伶仃: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 • 36.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 37.恋恋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 • 38.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 39.谢天谢地:表示感激或庆幸。 • 40.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
一、知识梳理
• 11.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 12.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 13.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 14.不求甚解: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入了 解。 • 15.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 事物。 • 16.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 • 17.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 18.煞有介事:好像真有这回事似的。 • 19.饥肠辘辘:形容非常饥饿。 • 20.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