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
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2019年新版)

; / 中国知网免费入口;
而反入于西方 梁孝王子 及乍前乍後 遂之琅邪 项伯亦拔剑起舞 庄生家负郭 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 乃封项伯为射阳侯 使遂蚤得处囊中 相国何卒 乃谢病 通川过乎中庭 立子恢为梁王 有罪 异日肥义谓信期曰:“公子与田不礼甚可忧也 此梁、宋也 ”驺忌子曰:“夫大弦浊以春 温者 行者不行 至於陵水 周襄王弟带来奔齐 ”子曰:“师也过 王道平平 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卻 始皇生十三年而立 禽犁为河綦侯 日游弋猎 击秦 由余、越人蒙是矣;规矩者 使者争遍言外国灾害 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 五年而楚平王卒 杀出子及其母 是何能为 百官长皆前为寿 及 主父偃言之 不得入 田文既死 至孝文四十有馀载 二年 王龁代将 太子得立 佗得以益骄 人民所次 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庚、辛 已脱 不当立 兵甲之财转漕之费不与焉 三曰宜春侯 兄弟更王 詹闻 让於契、后稷、皋陶 诸侯围许 亦去兵 河南治建 至于五千里 ”上曰:“曹参可 悉召故 秦祝官 於是赵乃辍 而贾谊为梁怀王傅 卫子夫立为皇后 往往亭障 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 赋中下 故云物或危而顾安 立号曰“万骑” 以王太后故 ”於是二世常居禁中 忽曰:“郑小齐大 故信而随之番阳 然而胜兵者可得十馀万 赵屯飞狐口 积羽沈舟 起兵 听则是断匈奴右 臂也 立襄彊为楚王 献公立 距之不得留 ”去之赵 武王已克殷纣 行者行 是绝赵而郎中之计中也 太仆亡走汉 主杀 汉王降 乃与胜俱奔吴 不然 西至於翼 齐中称其廉平 所幸慎夫人 有燕衔卵堕之 其後鲁迎仲尼 以太仆击陈豨、黥布军 渡河走脩武 不走秦 赵高常侍中用事 阳气下注 烛 星 死 三十一年 魏彊之日 ”所谓三公子者 伯则畏惮之 奉春、稷嗣 李息出代郡 公夏首字乘 ”八日而
2019高考江苏卷作文评分标准及标杆作文(PDF版)

2019高考江苏卷作文评分标准及标杆作文2019高考江苏作文(7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
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
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
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考题解读调和共存百味纷呈2019年高考江苏卷的作文题,从形式上来看,依然延续了考生熟悉的材料作文形式;从内容上说,材料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易于理解和思考,同时聚焦社会,富有时代和文化气息。
材料从日常生活中对“味”的感知入手,引导考生深入思考,展开联想,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开放性、启发性,这也是江苏卷作文命题一贯的特质,体现了江苏卷在考查考生思维能力方面对高标准的坚守。
同时,作文材料在承认事物具有个性的基础上,倡导互相调和、共存相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今年高考江苏卷作文材料中的“味”看似是材料表述的原点,但究其本质,其只是作为喻体存在。
也就是说,材料的真正内涵,蕴藉于“味”之下,需要考生深入挖掘和揭示。
材料由四句话组成,句间关系显示出严密的层次性和逻辑性,需要考生仔细推敲。
首句“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是材料的引子,以“物各有性”领起,紧接着以水和盐两种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鲜明特性形象地对“各有性”进行诠释。
也就是说,第一句话承认了事物各有其特性,暗示事物之间具有差异性,世间万物总体而言具有多元性。
第二句话“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考生应该抓住“还是”二字中的情感与态度倾向。
也就是说,同类事物的简单叠加不会带来质变,简单的重复只会导致单调。
考生可以联系个体,也可以从群体、国家、文明与文化等角度展开联想,丰富这句话的内涵,为立意拓展空间。
第三句“酸甜苦辣成,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是材料的核心,也与上文形成对比。
“调和”是关键词语,可引申为合作、交流、融合,是一种手段,而且对象是“五味”。
江苏省高考作文评分细则.doc

江苏省高考作文评分细则【一类文上】【一类文上】评分评分内容内容结构结构表达表达发展发展错别字错别字总分总分关前走,向父亲风湿病的膝盖前走,我在成长的路上探求着自己的价值。
我像你一样,外边寒酸;像你一样,风里来,雨里去。
我在自己的轨道上喘着粗气,随时准备接受快车兄弟们鄙视的眼光。
我对红灯毕恭毕敬,对绿灯心存感激,我在直道上志得意满,又在弯道上甩动自己笨重破旧的身躯,痛苦摇摆,喘着粗气。
我会因自己慢慢落后于时代的脚步而感到沮丧,会因快车兄弟们鄙视的目光而感到神伤,我却依旧走在成长的道路上,这些困惑着我的事都可以在我奔跑时随清风远扬,随水流激荡。
我明白,困惑又有何用?不如清醒地做好自己。
为人们贡献自己!我在成长的路上与大地亲吻,与花草言谈,与山峰拥抱,与浓雾私语,与树木对望。
我们充满欢笑,我以鸣笛示意,他们以怀抱回应。
我会在年夜送农民工兄弟回到故乡;我会在风雨中送走外出打工的孩子,并迎来他们父母希冀又担心的目光;我在大雪纷飞的夜里到达了终点站,却不会让自己停止奔波,我依旧在自己的奔波中成长。
你知道我的种种不好,我慢,身价低廉,随时准备给快车们让出轨道,但你却同样知道,我一定会到达你的那一站。
我在成长的路上不断奔波,不断前行,不断追求,永无止境,永无终点。
我,是一辆永驶成长之路的绿皮火车。
◇阅卷组意见:◇阅卷组意见:这是一篇阅卷专家组评定的标杆范文,也是一篇考场优秀作文,主要有以下几点特色:精彩开篇,气度不凡。
这是一篇拟人化的散文,可以说文采飞扬,气度不凡。
文章以“我,是一辆绿皮火车”开篇,精彩独到,为下文深入开展创造了格局。
且取喻有心,含义深刻,一下子便把阅卷老师的心给抓住了。
描写细腻,颇具情怀。
将火车拟人化,娓娓动情,一路成长。
四季风物,人世真情,齐奔笔端,交汇融情,一派天朗气清,美美与共,令人悦目,温暖人心。
紧扣立意,语言精美。
选取独特的第一人称角度,紧扣立意,新颖独特,演绎成长的欢笑泪水。
炼字精准,长短句,修辞兼顾,语言精美,颇具功底。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高考作文30秒阅卷流程及判分标准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高考作文30秒阅卷流程及判分标准作文阅卷的7个看点流程一:看卷面首先,阅卷老师对作文的好感与恶感,第一感觉无疑是书写。
好的书写就是作文的“颜值担当”。
只有“始于颜值”的开端,才能有“陷于才华”的可能。
现在大多数阅卷点都使用宽屏电脑,无需翻页,可显示作文全貌,不难想象那种初见的感觉。
尤其是阅卷老师高负荷运作,头晕脑胀,精神疲惫,卷面更是至关重要。
如果书写美观,卷面整洁,无疑就是炎炎夏日里的缕缕清风,作文得分平白高出三五分,五六分都不足为奇。
而卷面不好,乱涂乱抹的文章,尤其是难以辨识、不堪卒读的作文,阅卷者可能根本无心细看,就考虑打分了,当然分数你不难想象,大概率的40左右。
在平时训练中,我们可能对某学生说:“你这篇文章为什么只有45?如果找班上字写得最好的同学誊写一遍,一字不改,50多分没问题。
”这,一点不夸张!流程二:看篇幅其次,是看篇幅。
一份高考作文卷,赫然无障碍地跃入阅卷老师的眼帘,阅卷老师除了看卷面,也很快就能看到文章篇幅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篇幅就不达标,毫无疑问,这是大硬伤,你的作文分数不会高。
好比应征入伍,你身高不足1.62米,直接就被刷掉了。
因为老师会觉得你根本没话可讲,文字表达能力薄弱,你的作文当然也进不了阅卷者的法眼。
比如,要求写800字,某篇作文只有600字,按照评分细则,少50字扣1分,少200字扣4分,但事实上,如果内容没有突出表现,大概率总分在38上下了。
流程三:看标题接下来,看的是标题,标题是作文的眼睛,此话一点不假。
如果是命题作文,都一个样,这个环节就省了,当然如果你没写标题,还是要扣除2分(给人丢三落四的不良印象,实际影响可能4、5分);如果是自拟题目,而你的文章标题起得符合题意,新颖别致,又有内涵,那么你的作文就大有希望往48分以上打了。
流程四:看点题再接下来,老师的眼睛就会在第一段里找,找什么呢?找你有没有引题和点题!看开头是否精简、吸引人。
如果开头写了半天,没有点题,麻烦了,你就掉到二类文了,当然,老师不至于那么武断,判你跑题(跑题是40分之下)。
(完整)江苏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4.几点说明
①作文评分应坚持兼顾“语文素养”。凡词汇贫乏、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者,凡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思路混乱者,凡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较多者,一律下浮一个档次;严重者直接判入六类卷。
②文体模糊不明,最高不超过41分;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不通顺,
有明显语病和多个错别字
六
27~0
不正
确
云里雾里,颠三倒四、胡编乱造
无章法
文字表述很差
1.判分原则
坚持从试卷实际情况出发、公平公正、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从考生的基本能力和综合语文素养等维度全面评价,重点评判文章的立意和语言。
2.判分等级
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
完整、有特点
主旨与材料“神似”,有“灵犀”相通,有构思,有细节,有文采,故事真实,富有生活气息
能够“分析”,能对某一“含义”进行“分解”或“剖析”或多问几个“为什么”
三
55~49
基本切题
基本正确
基本完整
所叙人和事与“材料”相似,主题基本接近“材料”某一含义,故事平淡,写人叙事能力一般
观点能从材料中来,但论证不很充分,虽略有“分析”,也有一定的层次或条理,但内在逻辑不够严谨
作文评分细则
2.判分等级
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
3.评分表解
分类
赋分
切题
立意
说理/记叙
谋篇布局
语言表达
一
70~63
高考作文阅卷老师的评分标准

高考作文阅卷老师的评分标准在中高考的作文阅卷中,平均每篇作文的阅卷时间大约是30秒左右。
有些省份为了防止阅卷过快,设置了每篇作文出卷的时间间隔,但实际上,真正阅读的时间仍然是几十秒。
也就是说,不到一分钟你的600-800字的作文就被老师打上了一类文(50以上)、二类文(40到50)、三类文(40以下)的标签。
这么短的时间,真的可以判断一篇文章的好坏吗?阅卷经验的老师,是可以做到的!那老师们又是怎么判卷的呢?他们最看重的是什么?一、看篇幅首先,一份作文拿到手,作为阅卷老师,会先大致看一下文章篇幅,如果篇幅首先就不达标,那么毫无疑问,这是大硬伤,你的作文分数不会高,因为老师会觉得你根本没话讲,说不出来。
文字表达能力如此薄弱的考生,当然也进不了阅卷者的法眼。
二、看标题其次看的是标题,如果是命题作文,都一个样,这个环节就省了,当然如果你没写标题,还是要扣除2分;如果是自拟题目,而你的文章标题起得符合题意,新颖别致,又有内涵,那么你的作文就大有希望往48分以上打了。
三、看点题接下来,老师的眼睛就会在第一段里找,找什么呢?找你有没有点题!看开头是否简短吸引人,如果开头写了半天,没有点题,麻烦了,你就掉到二类文了,这时,老师还不会认为你跑题了。
他还会接着看,如果你好几段都没点题,完了,二类文下也就是45分之下甚至被判偏题了。
当然,如果你开头点题做得好,而且还有些小吸引人的部分,ok,你还在一类文里。
所以记得,全文至少有3到5次点题(扣材料)。
四、看结尾再下来,老师会继续往下看吗?no,这时,老师会把目光快速定位到文章结尾,最后一段你再次点题、总结、升华并且独立成段,好,如果开头结尾都不错,那么恭喜你,你的作文可能在二类文上了。
如果你结尾拉拉杂杂写了一堆,抒情不到点上,只是为了堆字数,而你开头又没点题,那么可以肯定,老师的阅卷已经进入十秒倒计时了。
可能会是三类文也就是40分以下了。
五、看分段最后,看了开头和结尾,现在开始看正文了吗?no,还不是。
2019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2019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全国新课标卷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细则 )一、对于作文的“分等评分”(一)基础等级基础等级分内容和表达两项,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要点,全面权衡。
内容项(20 分)的要点是题意、内容。
对于内容要综合考虑,对于资料的掌握固然切合题意,但文章不好、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切的,可以在三等上打分。
考生的考卷中所述论据的真切性要特别注意,假如是假造,或许有显然错误,或许不可以旁证文章看法的,要适合扣分。
表达项 (20 分)的要点是作文的构造、语言、文体、卷面等,但也要综合考量。
1、依据表达项的细则,在“内容”评等的基础上,除了在相对应的等级上评格外,还可以考虑在上一等或下一等打分。
2、在“内容”等级判分的基础上,表达项原则上不跨等给分,如内容判三等,表达不可以在一等给分,只好在三等或二等或四等给分。
(二)发展等级 (20 分)基础等级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般配,发展等级分不可以超越基础等级的得分等级。
1、发展等级分原则上随内容或表达的等次给分,如内容二等,表达三等,发展等级一般可在二等给分。
2、发展等级一般不在内容或表达的下一等给分,如内容一等,表达二等,发展等级一般在一等或二等给分。
3、发展等级在内容给分的基础上,一般不跨等给分,如内容三等,发展等级不可以在一等给分。
4、内容在四等的,“发展等级”可以给 1 到 2 分;确为剽窃的,“发展等级”不给分。
发展等级评分。
不求全面,可依据“特点”4项 16 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看实质②揭露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 看法拥有启迪作用2、丰富:④资料丰富⑤论据充分⑥形象丰满⑦境界长久3、有文采:⑧ 用词贴切⑨ 句式灵巧⑩ 擅长使用修辞手法⑾词句有表现力4、有创意:⑿看法新奇⒀资料新鲜⒁构想精良⒂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⒃有个性特点二、对于作文的其余项评定(一)扣分项评定出现错别字, 1 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不计,扣完 5 分为止 ;标点符号出现 3 处以上错误的酌情扣分 ;不足字数者,每少 50 字扣 1 分;无标题扣 2 分。
2019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20分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20分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20分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深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题目】不避平凡,不可平庸。
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事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
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70分)一、审题1、对“平庸”的理解“平庸”不等同“平凡”,平凡是一种普遍的客观存在,是一种普通的生活境遇,体现着一种平常人生的价值观。
“平庸”不等同“庸俗”,庸俗是指言行、状态不合常情常理常识,有违基本道德规范,令人不快或嫌恶;“平庸”更不等同“恶俗”;“恶俗”则令人感到可恶可恨。
“平庸”,说得直白些有两种情形,一是“混”,没有人生的追求,其生活状态是浑浑噩噩,庸庸碌碌,虚度光阴,随波逐流,“活着是为了吃饭”;二是有所事事,却因才智平平,结果总是不妙。
2、对“拒绝”的理解“拒绝”是一个主观色彩非常鲜明的行为动词。
拒绝需要意志、激情和智慧,更需要坚持和努力。
3、对“拒绝平庸”的理解“拒绝平庸”,常接的话题是“追求卓越”,但本命题关注“不避平凡”。
“拒绝平庸”,是一种态度,一种追求。
但是,又不是态度和追求能够决定的。
从人的禀赋来看,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创造意义上的卓越。
但是,我们可以在追求不堕于“平庸”的努力中,升华自己。
从智识的角度,“平庸”的反面是聪明、智慧、探索、创造。
“拒绝平庸”,就是追求真理的意志和努力。
在道德层面上,“平庸”和价值理想有着相对立的含义,所以,“拒绝平庸”,也就是追求高洁、高尚、神圣。
在审美层面上,灵感的追求,才华的飞翔,都要求“拒绝平庸”、卓尔不群。
“拒绝平庸”,是一个价值导向非常鲜明的判读,其情形非常复杂。
二、判分1、判分原则判分须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写作基本能力。
要从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文体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量分。
符合文体要求,是指符合考生选定的文体要求。
2、判分等级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六类卷27分以下。
①关于“切题”。
所写内容为“拒绝平庸”,视为切题;所写内容为“拒绝平凡”,一般情况下,视为基本切题;所写内容为“拒绝庸俗”之类,视为不切题。
②关于“立意”。
文章能就“平庸”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作剖析和阐述,且富有见地,应视为立意深刻和独到;文章能对“平庸”和“平凡”,或“平庸”和“庸俗”等,进行比较分析,且有较深入的见解。
亦视为立意深刻和独到。
③文章内容和结构,基本属于提示语的扩写,仅提供几个事实论据,完成文章规定的字数,属四类卷;如在论证说理上有一定的发挥,可上浮为三类卷。
④记叙文或议论文文体模糊不清,视为五类卷;文体不伦不类,甚至“四不像”,视为六类卷。
5、个案处理①确认为抄袭,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②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专家组处理。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600字左右,41~46分)。
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游戏高考、游戏人生、语言粗俗、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40分;凡思想情感庸俗低下,即使是完篇切题文章,评分最高也不得超过25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13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采用“得分-错别字分=实得分”的计分方式;无错别字者一次性打上得分数;书写明显较差的,最多扣1分。
2011年6月10日,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样卷1拒绝平庸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今世之人,多以奉行“中庸”之道自喻。
即与世俗同流,人云亦云,而其自身便少了一些原则,多了一些铜臭,少了一些坚守,多了一分谄媚。
而我要说,拒绝平庸。
知识分子这个词,起源于西方,原意是指有理想,有学识,为社会奉献,教化他人的一类人。
在古中国,也有一个准确概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但在今天,这一神圣词汇有了新的解释。
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知识分子被释为:具有高等学识,从事文化教育工作的人。
如此一来,知识分子这一词似乎变得平庸,泯乎众人了。
从孔子、苏格拉底一类的师表、楷模,变成了如今天教授、专家之类的“知识分子”。
现今社会的娱乐化,亦使知识分子们愈加平庸,从泛滥地“说三国”“说明清”,再到忙于为“超女”们正名,平庸的知识分子令人茫然。
因此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那些20世纪的知识分子们,怀念鲁迅的锋利,怀念章太炎的狂狷,怀念李大钊的理想,怀念陈寅恪的执着……马寅初生于19世纪末,也曾是清末留美幼童,其在经济学领域上的成就在今天仍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他之所以让人倾慕,不仅是学术知识,更是他的坚守,他的不甘平庸。
50年代末,年逾古稀的马寅初发表了《新人口论》,陈述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
但却遭到了中央领导的一致抵制,但他却不退缩,屡屡发表论文支持自己的言论,为此,老人甚至遭遇批斗和迫害。
而面对忘年之交的周恩来的劝导,马寅初发出了“吾爱吾友,但吾更爱真理!”的呐喊。
北岛的诗中曾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马寅初的身影并没有弯曲,他用自己的坚持,自己的不甘平庸刻写了高尚者墓志铭。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我却要说,拒绝平庸。
评语:本文扣得紧,站得高。
平庸,尤其是身兼社会良心、黎民木铎的当代知识分子的平庸,该如何正视你?怎样解决?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问题。
作者不遑多让,稍事阐述,追源溯流,参古证今,语言力求其简,引证不避其繁,笔墨集中而角度独特,文思跌宕而前后照应。
惟文中引文略有舛误,别字一个,故判为一类卷上,68分。
样卷2拒绝平庸老爸爱唱李宗盛的《凡人歌》,但他也爱那一句“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梦,平凡而不平庸。
”单位里一年一度的年终歌唱大赛就快开始了。
一等奖是电脑,二等奖是洗衣机,三等奖是电磁炉。
去年,老爸凭借庞龙的《你是我的玫瑰》赢取了三等奖,在组合如云的众多选手中,他可是唯一的单独参赛的选手呢。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家里人耳朵遭罪的时候。
为了参赛,他会去音像店挑上半天,最后哼着在店里还未熟悉的曲子满载而归。
“爸,我的电脑配置太落后了,你给我赢台新的呗。
”他一边扭动着摇晃着随乐而摆的身子,一面自信地冲着我喊“奥凯”,是单位内部的活动,我们亲属不得观战。
这天晚上,约摸一两点,才听见门被吱呀打开的声音,又轰隆撞上了墙,他几乎是破门而入了。
踉踉跄跄,跌跌撞撞。
以往的这种情形只发生在家里有重大喜事的时候,我欣喜着跑出来,就想瞅瞅战利品。
这一次,只看见了不知名的洗发水。
“借酒浇愁”那不会像是老爸干出来得事儿啊,我这样想。
这一次,真的不同了。
不同于以往玫瑰般的红晕,他在自己的黑暗空间摸索,只找寻床的方向。
“你怎么这般输不起,你说话啊。
你女儿我考试失败也没跟你一样,你哪配做我父亲。
”我拿出的不知是从哪儿来的气概,几乎是拽着他的衣领,恶狠狠的。
对着我的,就是一张沉浸在酒坛里泡发了不知所谓面目可憎的酒鬼的脸。
此时,我的心里对他充满鄙夷。
“你振作,你吱声啊。
”我哭喊着,歇斯底里。
“你让你爸歇着吧,他喝多了。
不是他真的争强好胜,输不起。
之所以会这样,都不是因为你吗?你一定是不记得了。
你小时候看见同座的小伙伴都有爸爸的轿车接送,常会当着你爸的面数落他,怨他怎么给不了你要的生活。
最后你说了一句,你什么都给不了我,你没用。
”妈噙着泪说道,我惊愕。
“那时候你还小,什么都不懂。
可你老爸记着呢。
之后,凡是单位里或其他地方有什么比赛,他总是争着参加,尽力获取名次。
他要让你为他骄傲,傻孩子。
”我懂了。
可是,爸,一个爱孩子胜过一切的人怎么会平庸。
你最伟大。
评语:这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
文章很是切题,继续了喜爱唱歌的老爸积极参加单位唱歌比赛,努力改变在女儿心中平庸形象的故事。
立意角度独到,挖掘出老爸为什么要拒绝平庸的内资动因,是“爱孩子胜过一切”,文末“我懂了……你最伟大。
”还表达出作者对于拒绝平庸的深切理解:虽然父亲唱歌比赛的成绩仍不免平庸,但在女儿心中,父亲已不再平庸,因为有爱,有理解。
立意精彩,令人感动。
文章结构精巧,有巧妙之处:一、开头叙述中通过《凡人歌》歌词巧妙点题,结尾简洁,充满感情,顿悟有真实的力量。
二、叙述方式灵活有照应,插叙了父亲去年的获奖和孩童的无忌之言,情节发展完整又有曲折。
细节描写生动,多处有对比映照,比如父亲酒醉的动作神态,“我”面对“面目可憎的酒鬼的脸”充满鄙夷而哭喊,与听了妈妈的话之后的惊愕与理解形成对比,真实有表现力。
语言质朴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判为一类卷,68分。
样卷3拒绝平庸在郑渊洁童话《训兔记》中,老师、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就努力地“驯养”他们。
最终,孩子们都成了兔子般的乖宝宝,皮皮鲁也不得不自缚于“兔装”之下,收束了自己的个性。
鲁迅认为,只有人们张扬了个性,“沙聚之邦”才会转为“人国”。
所以,我们要拒绝平庸,张扬个性,坚守自己。
甘于平庸就是随大流,而大流会制造麻木的庸众。
人所以为人,盖因是“有思想的苇草”,能够彰显个性,活出自我。
而倘若人人都随大流,那么,最终只会被大流冲走了自己的梦想与追求,成为没有思想的行尸走肉,而旧社会正因民众乃至孩子都被旧道德禁锢成为庸众,几亿人才呈现为大沙漠,以至于人心丧乱。
因此,我们要拒绝平庸。
拒绝平庸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陈光标拒绝做一个平庸的富商,于是搞慈善;周立波拒绝作一个平庸的演讲者,于是发明“海派清口”;乐嘉拒绝做一个平庸的人方才成就伟业,功成名就。
试问,如果不拒绝平庸,他们还会积极向上地追求生活,实现自己的“达成”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思想上的先知、先觉、先行者,是拒绝平庸的。
他们拒绝平庸,不懈努力去追求自己,实现自己,证明自己,而这一份坚守,正是他们张扬个性的出发点,如鲁迅,铁肩担道义,一双辣手执笔直指人性中的黑暗。
他不随大流,拒绝平庸,成为骨头最硬的人,在他临死前友人劝他原谅与他自己观念不合的敌人,他却说:“我一个也不原谅!”而如今社会,人们呼喝着“有木有”“神马都是浮云”等网络语言,似已成潮流。
孩子们不明就里,追随效仿,于是掀起一股浮躁的浪潮,总有一些拒绝平庸的人冷冷地看着,然后自我标榜,自命清高。
殊不知,这两个极端都是消极的——前者是“庸众”,后者是“愤青”。
拒绝平庸不意味着远离尘世,也不意味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