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城市园林绿化带来的生态效益

认识城市园林绿化带来的生态效益
认识城市园林绿化带来的生态效益

认识城市园林绿化带来的生态效益

摘要:文章主要是对绿化效益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园林工程绿化生态效益的方案,以及对如何制订好园林规划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绿化效益;园林工程;生态效益

一、分析当前城市现状及城市绿化的作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的增多和环境的恶化,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加强绿化生态建设对促进经济可持续

发展战略的重要性。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化,在改善气候,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是地球上整个生命之网的一部分,在这个生命网中,植物和大地之间,植物和植物之间,植物和动物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的给人类和动物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伴随着党中央推行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政策的实施,我国各地市纷纷拉大城市框架,加强道路、广场和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但是不可盲目乐观,与党和国家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当我们用科学的态度,专业的观点去分析,

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二、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

当前生态需求是人们的主导需求,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向生态、绿色、环保型发展,园林绿化成为环境建设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实施对象大部分是活体

园林绿化工程大部分实施对象,都是有生命的活本,通过各种彩叶植物的配置,利用各种苗木的特殊功能,来净化空气,吸尘降温,隔音杀菌,营造观光休闲与美化环境空间。

(二)养护管理的长期性

只有长期的精心养护管理,才能确保各种苗木的成活和良好长势,否则,难以达到生态园林环境景观的特殊要求和效果。园林绿化工程建成后必须提供长期的管护计划和必要的资金投入。

(三)营造工程的艺术美

园林绿化工程在景观、小品、植物配置等方面更讲究艺术性,其景观效果要给人以美的感受。这就给施工技术人员提出了专业上的深层次要求和对于园林艺术美的特殊要求。

三、城市园林工程的绿化效益

城市绿化不仅是增加绿地面积,还应该对城市具有较强的美化效果,体现赏心悦目的美学功能。园林绿化是城市园

林绿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环境设计的核心所在。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园林是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户外空间,它不仅能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还能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场地。因此,园林绿化、美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园林工程的绿化效益有以下几方面:

(一)改善气候条件,净化空气质量

绿色环境有降温增湿、改善光照、净化大气污染物、杀菌等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生态效应和作用。

(二)房地产业得益最多,房价因"绿"而涨

新绿地的不断涌现,环境的不断优化,使房地产业真正得到了"实惠"。小区绿化是否配套成为市民购房的重要参考

要素。而房产商则以优美的绿化环境作为"卖点"吸引消费者。据初步统计,建在公园周围的商品房每平方米均有部分上浮。

(三)绿化建设加快了旧城改造进程

随着市中心大型绿地的建设,众多长期居住在拥挤环境中。受到没有卫生设备,没有煤气困扰的市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结合旧城改造建设绿地改善生态环境,对政府、对市民来说是"双赢"的好事。

园林工程的综合效益,最显著的是由其公益性特性所产生的绿化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绿化建设的成效来看,得益最大的是生态环境日益优化的城市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广

大市民,这完全符合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同时,

由绿化建设带动起来的旧城改造、房地产业、旅游业以及相关产业也取得了明显成效,绿化环境的改善对吸引国内外企业到我国城市投资产生了积极作用。实践证明,花钱发展的绿化,最终将反馈于经济的发展。这种由"绿化经济链"引起

的互动效应,将对我国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的协调发展起到长远而有效的推进作用。

四、如果提高城市绿化生态效益

(一)发展垂直绿化

垂直绿化能充分利用了土地和空间,在短期内形成绿化效果,美化了环境,还可以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墙面绿化可保护墙体结构和保持室内适宜温度、湿度,增加空气负离子,减少粉尘和噪声。

(二)增加乔、灌木层绿化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草坪发展越来越快,甚至大有以草代树之势,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草坪和乔、灌木相比,草坪层厚度非常小,其绿量少,生态功能弱、种植及维护费用高,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而茂密森林层厚度非常高,绿量差别明显。在进行城市绿地规划时,只在很有必要的地方如广场等才单独种植草坪,其他地方应多造乔木混交林和乔、灌、草混交复层林,改善植物空间结构,向立体空间要绿量和效益。

(三)绿化大环境,发展城郊森林

目前园林界已经认识到独立、封闭、有限的城区绿化已不足以形成改变城市生态环境的绿地系统,必须越出城区界,向城郊一体化的大环境绿地方向迈进。通过绿量实现大规模组合,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谋求人与环境进一步和谐的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五、制定好城市园林规划来提高城市绿化效益

城镇园林绿化规划是做好城镇绿化的根本依据。在城镇绿地系统规划时,一是要保护好城镇的自然面貌,尤其是要保护好有绿化基础和潜力的山体、水体;二是各类建设要按规划预留足够的绿化用地;三是在规划城镇景观时,应把绿化作为重要内容。

(一)城乡结合,搞好大环境绿化

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建立完整的、大面积的绿地系统,是各国公认的价值最大、花费相对较小的战略措施。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大环境绿化,能把城镇与乡村的优点结合起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土地和空间开辟绿地。

(二)市区要大力增加总绿量

市区要在积极巩固现有公园和各类绿地的同时,大力发展新的绿地,公共绿地建设要与专业绿地建设相结合,多渠道、多形式兴建公园、广场、街头小游园和绿化圈。

(三)加强居住区的园林绿化

居住区的绿化水平,是决定居住区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之一。要维护和保持城镇生态平衡,在居住区必须有30 %~50 %的绿化面积。在园林绿化设计上要突出艺术性和美化效果,以绿叶植物造景为主,适当点缀高质量的园林小品。

(四)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园林科研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对发展我国的园林事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在园林绿化建设中,要加强科学研究,大力发展一些涉及面广、应用急需的关键技术,造就出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专业化队伍和园林绿化企业家,不断发展我国的园林工程建设事业。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意义

题目: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学号 XXXXXXXXX 姓名 XXX 专业 XXXXXX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 摘要:加快园林绿化美化的建设,建设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的,具有多姿多彩,五颜六色的城市园林美景。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

目录 中文摘要 (Ⅰ) 目录 (Ⅱ) 引言 (1) 1、×××××× (4) ×××××××× (4) ××××××× (10) 2、×××××××××××× (18) ............结语 (113) 参考文献 (115) 致谢 (118) 附录 (121)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规模、数量和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建设优美的环境已逐渐成为各城市的园林建设的也成为工作的重点。绿化是园林景观的主体,选择与应用好绿化的要素决定了园林景观的最终效果。 1 园林绿化树木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树种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点,关系到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效果。树种选择合理,不仅可大大提高绿化、美化效果,还可以节约建设投入与以后的管理养费用。园林建设树种的选择应满足栽培目的,应能够适应栽植地的立地条件,要选择的树种要来源广、成本低、繁殖和移栽较容易。总之,园林树种的选择应满足目的性、适应性、经济性三个基本的原则。 2 主要绿化树种选择 街道树 是为了满足美化、遮荫和防护等目的,在道路栽植的树木,是城镇绿化的主要部分。一般对街道树种的选择与配置有两种,一是单一树种配置,即一条街道应用一种树种,整齐化并便于管理;另一种则采用多树种配置,主要是因为单一树种可能在结构上具有不稳定的因素。道路绿化应统一的规划,根据道路级别,位置等条件来确定树种。选择树种要具有代表性、能反映城市风貌,避免树种的单一化,一般街道树以种植有一定冠幅的高大乔木为主,常绿与落叶树种比例要适当,既能遮蔽夏季的阳光又不影响冬秀的采光,同时不妨碍交通。 庭荫树 是指树冠浓密,形成较大绿荫的树木,常栽植于庭园、庭院、公园等绿地中,主要为了人们提供一个阴凉、避免日光曝晒和清新的室外休憩声所或作为景点装饰用。 孤植树

中国园林景观行业概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和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园林景观行业概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和行 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近十年来,政府对园林绿化的投入加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速度极快,城镇化率已从1978年的 17.90%跃升至2016年的57.35%,但是距离发达国家80%的平均城镇化率仍 有较大差距,未来我国城镇化率有较大可能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根据世界城镇化趋势的一般规律,我国已经逐步进入城镇化发展的中后期,大型城市的规模增长放缓,而居民对城市质量的要求与日俱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质量提升、基础设施更新换代等多重需求将逐步释放,共同作用于风景园林市场的扩大。 2006-2016 年我国城镇化率情况(%)

鉴于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投入金额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近年来,受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下滑影响,2015年,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资额亦有所降低,但仍达到 2,075 亿元。 2005-2015 年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资额 二、风景园林行业四大细分领域发展空间较为广阔 风景园林设计主要涉及市政公共园林、休闲度假园林、生态湿地和地产景观园林四大领域。发行人所处行业的市场容量与四大领域的投资建设规模紧密相关,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为四大领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进而扩宽了风景园林行业的市场前景。 (1)市政公共园林市场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①城镇化支撑市政公共园林市场继续扩容 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给风景园林行业带来了契机,近年来,政府在园林和绿化方面的投资金额从2005 年的 411 亿元增长到2015 年的 2,075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7.57%。城市建设逐步向精致化、园林化迈进,市政公共园林的建设需求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②旧城区的改造将提升存量需求 我国未来市政公共园林的市场不仅来自于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新增市场容量,也同样来自于现有城市化水平下存量市场的再升级。在我国城市中存在大量旧城区、城中村等居住环境较差、利用率较低的区域,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紧缺,为了改善市容市貌,盘活中心城市的存量土地,旧城区改造和城中村拆迁成为许多城市的建设重点。过去片面地追求经济高增长,单纯追求城市建筑建设的行为导致城市公共绿地用地紧张、绿化面积少,这不符合现代人对城市环境的要求,因此政府也在不断地加大对现有城区绿地的投资力度。 ③园林建设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园林建设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城市人居环境、生活水平、生态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指标。发达的城市园林不仅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和满足感,而且有利于旅游开发和招商引资。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县区将园林建设作为发展规划的重点之一,不断加大对园林建设的投入。2015 年,全国城市绿地面积已达 266.96 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0.1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 13.35 平方米。 2005-2015 年我国城市(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情况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规模和面貌日新月异,人们对城市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构建园林城市已成为一大趋势。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阐述了建设园林城市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期有利于构建园林城市。 关键词:城市园林;园林绿化;现状及问题;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size and look of the city’s ever-changing requirements also will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build a garden city has become a major trend.in recent years, china’s urban landscaping business has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a garden city,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stage of china’s urban landscape, and targeted several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in order to favor building a garden city.key

浅谈园林绿化的生态建设发展

浅谈园林绿化的生态建设发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居住和工作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园林绿化业迅猛发展,绿化公司日益增多,各地相继出现了很多有特色的园林绿化小区,形式喜人,特别是沿海地区,城市园林绿化市场正在慢慢步入正轨。但在内陆各中小城市中,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等方面却存在不少问题,必须予以重视。 关键词:园林绿化; 生态建设; 城市建设; 发展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improving, working and living environment to demand more and more. landscaping industry rapid development, landscaping company increase, there are many have all hav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cape village, form gratifying, especially in coastal areas, urban landscape garden market is slowly on track. but in the interior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urban landscape management,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attentions must be paid.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urba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园林绿化中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社会的,城市园林绿化中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业、工农业、交通业、贸易业、文化教育业、旅游业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城市的规模、数量和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一片兴旺发达的景象时期,园林绿化的重要性逐步增强,人们的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 【关键词】园林绿化城市重要性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居住和工作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园林绿化业迅猛发展,绿化公司日益增多,各地相继出现了很多有特色的园林绿化小区,形式喜人,特别是沿海地区,城市园林绿化市场正在慢慢步入正轨。但在内陆各中小城市中,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等方面却存在不少问题,必须予以重视。 一、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园林绿化是城市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为活跃的生物多样性因素,城市园林绿化不仅具备环境效益,同时具有休闲娱乐、美学、生态和社会效益。从功效上看可以防止土壤侵蚀,滞尘、涵养水源并保持地下水不受污染,调节温度,减少声、光、视觉污染等,园林绿

化可以使环境更加优美,更有吸引力,能促使人们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缓解精神压力,充分体现城市活力和城市风貌。所以要在城市开展高标准园林绿化带,在近郊建森林公园、风景林、防护林、公益林,以此提高城市森林覆盖率。合理布置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是提高城市森林覆盖率的有效措施。要以高大的落叶乔木或常绿乔木为上木,以半耐阴的小乔木或常绿灌木为中木,以耐阴的小灌木作下木,由下木过渡到地被植物,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了。 二、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绿化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主管部门难以掌握,致使一些绿化工程不达标,如住宅小区内绿化,开发商为了达到规划部门30%的绿地率的要求,同时又为了迎合人们现今“择绿而居”的时尚要求,必须要绿化,但为了节约资金,降低成本,就请一些个体户,胡乱种上几棵树,铺点草,算是绿起来了。整个工程未经正规设计单位设计,景观效果差,品位低, 严重影响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也对经济造成无以挽回的损失. 2.绿化施工队伍参差不齐,难以充分体现工程的设计思想。绿化工程不同于建筑工程,其严谨性、技术性不是很强,这让许多人误认为绿化施工不过是种种树,铺铺草而已,再加上其可观的利润,致使许多素质不高的个体队伍纷纷涌入绿化施工行业,不结合实际,机械地照搬图纸。殊不知:“三分设计,七分施工。”一个良好的景观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 发表时间:2012-12-05T14:25:33.70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年7月作者:许华保 [导读] 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许华保湛江市园林管理处 524013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离不开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本文结合多年的园林养护经验从灌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园林植物的养护与管理措施。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 On urban landscape pla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The XuHua zhan jiang city garden management office 52401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people to demand more and more,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urba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Urba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must be urban landscap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years of the garden maintenance experience from water, fertilization, pruning, pest control,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garden plant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Keywords: landscape; Plants; Maintenance management 人们常说植物的种养关系是“三分种植,七分养护。”这说明,园林绿化植物的施工种植时间不是很长,而建成后的养护管理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精心养护,才能长期保持现有的绿化成果,使园林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人文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才能为一个城市或者地区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让人们能真正感觉到大自然的亲切美好。 1 常见园林绿化植物种类 常绿乔木:如雪松、湿地松、龙柏、广玉兰、枇杷、桂花、女贞等;落叶乔木:如银杏、水杉、玉兰、红叶李、桃、樱花、合欢、龙爪槐、垂柳、榆树等;常绿灌木:如千头柏、铺地柏、含笑、山茶、茶梅、夹竹桃、南天竹、海桐、黄杨、杜鹃、金丝桃等;落叶灌木:如榆叶梅、棣棠、中华绣线菊、紫荆、木槿、迎春花、绣球花、紫玉兰、腊梅、八仙花、红瑞木、紫叶小檗、石榴等;藤本植物:如常春藤、紫藤、爬山虎、凌霄等;竹类植物:如刚竹、紫竹、孝顺竹、尾凤竹、箬竹、鹅毛竹等。 2 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 2.1 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是园林树木生长的关键。水分过多时,根际含氧量减少,根系呼吸作用微弱,影响树木养分的运转与合成;水分不足时树木光合作用效率降低,枝叶生长缓慢,花芽形成量减少。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园林树木绿化的效果。 2.1.1 灌溉。在土壤中含水量不能满足树根的吸收量,或地上部分的水分消耗过大的情况下,都应采取灌溉措施,以满足树木的需要。新栽的树木、小苗、灌木、阔叶树要优先灌水,长期定植的树木、大树、针叶树可后灌。夏季正是树木生长的旺季,需水量很大,但阳光直射、天气炎热的中午最好不要浇水及叶面灌水。灌溉时要作到适量,最好采取少灌、勤灌、慢灌的原则,必须根据树木生长的需要,因树、因地、因时制宜的合理灌溉,保证树木随时都有足够的水分供应。 当前生产中常用的灌水方法是树木定植以后,一般乔木需连续灌水3~5 年,灌木最少5 年,土质不好或树木因缺水而生长不良,以及干旱年份,则应延长灌水年限。每次每株的最低灌水量———乔木不得少于90kg,灌木不得少于60kg。灌溉常用的水源有自来水、井水、河水、湖水、池塘水、经化验可用的废水。采用的方式主要有单堰灌溉、畦灌、喷灌、滴灌等。 灌溉应符合的质量要求有:灌水堰应开在树冠投影的垂直线下,不要开的太深,以免伤根;水量充足;水渗透后及时封堰或中耕,切断土壤的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 2.1.2 排水。土壤水分过多,氧气不足,抑制根系呼吸,降低吸收机能,严重缺氧时,根系进行无氧呼吸,易积累酒精使蛋白质凝固,引起根系死亡。可通过地形处理,将地面整成有一定坡度,自然排水;夏季多雨季节在地势低洼易积水处,要开明沟或暗沟排水,保持雨天能及时排水,严防淹根。常用的排涝方法有:地表径流:地表坡度控制在0.1%~0.3%,不留坑洼死角;明沟排水:适用于大雨后抢排积水;暗沟排水:采用地下排水管线并与排水沟或市政排水相连,但造价较高。 2.2 土壤管理 城市绿化树木生长的土壤十分贫瘠,土壤管理主要是通过各种措施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为树木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土壤管理措施主要有: 2.2.1 深翻。土壤深翻,可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促进土壤形成团粒结构,增加孔隙度及含水量,使土壤水分和空气条件得到改善,微生物活动加强,加速土壤熟化,使难溶性营养物质转化为可溶性养分,提高土壤肥力。合理深翻、树木断根后还可刺激发生大量的新根,提高吸收能力,促使树体健壮,叶片浓绿,花芽形成良好。 2.2.2 培土。有的城市绿化树木受环境和地理位置限制不能翻土,则需要培土。培土具有增厚土层、保护根系、增加营养、改良土壤结构等作用。在多雨区、寒冷季节、土层薄的地区多在晚秋初冬采用培土措施,防止土壤流失、保温防冻,以促进树木健壮生长。 2.2.3 中耕除草。通过中耕,能使土壤表层松动,使之疏松透气、保水、透水和增温。除草可减少杂草与树木争夺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特别是新栽植的乔灌木或浅根性树种利于生长,同时除草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清除了病虫害的潜伏处,除草还可保持绿地的整洁。 2.3 施肥 树木一旦定植后,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养分,而土壤中的养分是有限的,必须采取施肥的手段给予补充。 2.3.1 施肥的方式。施肥的方式主要有:基肥:在播种或定植前,将适量的肥料翻耕埋入土壤。追肥:根据植物的生长季节和生长速度,补充所需的肥料。种肥:在播种和定植时施用的肥料。种肥细而精,经充分腐熟。含营养成分完全,如腐熟的堆肥、复合肥料等。根外追肥:在植物生长季节,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及时喷洒在植物体上,如用尿素溶液喷洒等。 2.3.2 施肥的方法。施肥的方法主要有:全面施肥:在播种、育苗、定植前,在土壤上普遍地施肥,一般采用基肥。局部施肥:根据情况:将肥料只施在局部地段或地块,有沟施、条施穴施、撒施、环状施等。 2.3.3 施肥注意事项。有机肥料要充分发酵、腐熟,化肥必须完全粉碎成粉状。因吸收养料和水分全在须根部位,所以施肥要在根部四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 论文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业、工农业、交通业、贸易业、文化教育业、旅游业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城市的规模、数量和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一片兴旺发达的景象时期,园林城市也就油然而生了。 1.城市园林化的含义 园林城市是在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适应城市需要,顺应当代人的需要,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它的总目标是“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城中有乡,郊区有镇,城镇有森林,林中有城镇,总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共同提高。 2.建设城市园林的原因 2.1 保护生态与环境的要求 经过工业化、城市化急速的发展,人们猛回首,惊觉我们的环境已经变的如此恶劣,生态失去平衡,大自然饱受蹂躏,空气、水、土壤遭受污染,动植物灭绝,森林消失,水土流失,沙漠化,温室效应等使人类生活品质下降,各种“城市病”随之而起威胁人的健康。这些促使人类觉悟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我们必须从工业化的黑色道路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转折。建设园林城市可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 2.2 发展民族文化特色的要求 由于信息传播和网络化的发展,造成了文化国际化倾向的加剧。城市和建筑的标准化和商品化,使建筑和城市特色逐步消失,城市面貌千篇一律,文脉难以继承,这是一种文化的失落。文化是衡量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尺度,只有文化的发展,才能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科技和经济国际化的时代,更加要求文化的民族化,地方化和多样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全球的。园林由于更贴近人的生活,承载着大量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建造园林所用材料,如植物、山石等更具有地方特色,因而更有利于产生具有民族化、地方化的效果。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地方流派和民族风格,对东亚国家和欧洲的园林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些传统特色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随着时代的前进,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符合现代人生活需要,又具有民族的、地方的文化特色的园林,是时代对园林工作者的呼唤。 2.3 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据联合国1995 年统计:全世界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48.1%,我国1998 年城镇人口约占30%,据预测,到2030 年我国城镇人口可达60%。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将会使小城市增多,大城市扩大。城市是人口大量聚居的地方,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对市民的身心健康影响至深。因此,园林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 2.4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据统计,我国60 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3 亿,占总人口的10%;等到2020 年,这个比率将达到16%,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目前我国已有1/4 的省市率先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山东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老龄化社会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退休制度、劳保制度、社会福利政策、医疗保健及保险业,以及居住环境等。老龄化社会对园林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从公园、绿地的分布、服务半径,到园内的布局、设施,都要求能适合老年人散步、健身、娱乐、休闲和交往的需要,以创造一个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环境。 2.5 工作时间的缩短,闲暇时间的增多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使工作时间缩短,人们的闲暇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余佳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余佳 发表时间:2018-07-24T16:09:40.96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作者:余佳梅芳萍[导读] 从而促进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实现行业可持续的发展与绿化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这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面广泛支持和努力。 杭州景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11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的增多和环境的恶化,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加强绿化生态建设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化在改善气候,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是地球上整个生命之网的一部分,在这个生命网中,植物和大地之间,植物和植物之间,植物和动物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的给人类 和动物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关键词:园林绿化;绿化建设;城市绿化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绿化的步伐也迅速提升,一些城市大力引进多品种的种植树种进行配种与栽植,意图通过绿化数量的增加、达到满足绿化标准、美化城市环境的目的。然而在种植过程中建管单位却忽略了必要的养护与协调配比,舍近求远的引进、盲目的栽种,密集的分布导致种植树种水土不服、相互抑制、争抢阳光和肥料,易受到病虫害的大面积侵袭,反而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 1 城市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潜存的关键性问题参差不齐的施工队伍,不能够很好的展现工程设计理念。在众多工程当中,尤属绿化工程的专业技术型、严谨性比较低,这就会令不少人产生一个错误的认识:绿化施工极为简单,加之绿化工程能够为施工单位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为此就出现了目前不少的人在不具备绿化施工专业素质的情况下进入到绿化施工队伍当中来,在日常施工过程中仅仅知道参考图纸施工,却不会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重的缺乏专业性技能。众所周知,对于一个工程来讲“三分靠设计,七分靠施工”,要想创造一个良好的园林绿化工程在拥有一个完美的设计以后,必须要具备一支拥有专业性科学技术的施工队伍。 2 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措施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及掌控的重点是加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为达到有关合同及规范的质量标准必须要开展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经过利用有关检查方式对施工情况进行定期检验,而在施工管理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2.1创建科学规范的绿化管理方式绿化工程建设管理是选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促使工程在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工程进展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掌控,以此保证园林工程在预期内得以竣工。 2.2对城市园林绿化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掌控城市园林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是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保障,如果所使用的原材料达不到有关要求,那么工程质量奖会受到巨大的威胁,为此,对园林绿化材料进行严格掌控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 2.3对园林绿化施工开展全方位掌控,着重把握相关工序质量园林绿化工程通常是由多个项目组合而成的,要想保证工程质量达到优质工程的效果,是一定要对工程开展全方位掌控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工程早总体上达到最终的质量要求。可以看出,唯有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工序质量掌控,才能够有效的把握好工程质量。 2.4不断创新,提高绿化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只有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得到最大的进步。对于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来讲亦是如此。依据施工管理项目的自身特征,不断的进行有关创新,促使绿化管理模式具备很强的操作性能,以有效的提升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工作效率。 3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3.1 提升管理者素质,令管理者拥有一个正确的理念;统一管理者思想意识,树立管理者威信。工程施工管理其实是对施工过程中所有参与人员的一种管理,建设单位管理者唯有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起到带头的作用,才能够使得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3.2 明确工程最终目标,创建管理体制,促使日常管理工作有明确的规范约束。 3.3 明确管理者的责任,对其进行有关考核。建设单位管理者一定要真正的明白哪些是自己应该做的,预防有越级的情况出现。在进行施工管理过程中药充分调动设计、施工、监理部门管理者的能动性。 3.4 加强施工管理者的定期培训,促使其掌握有关绿化工程基本知识,以便于所开展的园林绿化工程在建设单位的科学指导下达到最佳的一个完成状态。 4 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措施4.1遵循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原则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当中一定要遵循园林绿化管理原则,依据每一座城市自身的特殊性,制定城市专属的用地指标,同时选择对应的绿化用地区域,科学安排城市的园林绿化体系,当做进行城市绿化管理的重要依据。 4.2运用科学园林绿化管理方法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方法有很多种方式,具有显著的主观性、目标性以及程序性等特征,开展有效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一定要具有先进合理的管理方法。在现代化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中,多阶段决策是经常在园林绿化管理当中得以有效运用的管理方法。 4.3规范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同时是引导城市开展城市园林绿化的政府行为,同时能够有效的推动城市公民全体参与到社会运动当中去。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的制定一定要具备综合性、阶段性及区域性等特点,同时一定要根据国家城市发展及建设有关方面的方针政策以及城市所处在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因素来进行编制。科学合理制定城市园林规划一定要很好的展现城市绿化发展客观规律,与目前城市各方面状况相吻合,促使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4.4转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

园林绿化机械设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a13682572.html, 园林绿化机械设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作者:朱权 来源:《现代园艺》2011年第24期 摘要:在园林绿化中使用机械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对此,本文分析了园林机械的国内外 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园林绿化机械;绿化机械;园林机械;机械 园林绿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既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它既要体现生态功能,又要体现经济、文化、娱乐、休闲等功能。因此,园林绿化作业具有涉及面广、行业多、差异大、季节性和时限性强、地域性特殊等一系列鲜明特点。 1 园林机械的国内外现状 园林绿化机械设备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20世纪早期,西方发达国家已开始在园林 绿化的繁重作业中应用机械,那时主要使用起重运输机械和农业机械,如用汽车和起重机运输和装卸物料,用拖拉机和犁等进行种植前的土地整理等。 国内园林绿化机械设备的发展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其主要标志是除了园林机械厂、林业机械厂生产园林绿化机械设备以外,一批实力较强的通用机械厂、机床厂也开始生产不同品种的园林绿化机械,部分小型园林绿化机械已开始出口国外。先进的园林绿化机械设备的进口大幅度上升。英国、德国、瑞典、日本等国的一些大公司的园林绿化机械纷纷进入国内市场,经销国内外园林绿化机械设备的公司大量涌现,规模也日益扩大,并已初步形成了全国经销网络。但是总的来看:国内园林绿化机械设备的品种还比较单一,性能、质量和制造水平都还比较落后,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国内园林绿化机械化作业的比重还很小,与发达国家全盘机械化程度相比,差距十分明显。总体上国内目前仍处于园林绿化机械设备发展的初级阶段。 2 国内外园林机械的发展趋势 进入2l世纪,国内外园林绿化机械设备的发展会进一步加快,国内也将会很快实现园林 绿化作业的全盘机械化,国外发达国家的机械化水平则将进一步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今后的一段时期,国内外园林绿化机械设备发展将呈现下述几方面的趋势。 一是继续大力开发园林绿化机械设备新产品,向操作自动化、舒适化方向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当草坪修剪机进入家庭庭院时,是以步行操纵推行式为主导产品,到

认识城市园林绿化带来的生态效益

认识城市园林绿化带来的生态效益 摘要:文章主要是对绿化效益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园林工程绿化生态效益的方案,以及对如何制订好园林规划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绿化效益;园林工程;生态效益 一、分析当前城市现状及城市绿化的作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的增多和环境的恶化,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加强绿化生态建设对促进经济可持续 发展战略的重要性。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化,在改善气候,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是地球上整个生命之网的一部分,在这个生命网中,植物和大地之间,植物和植物之间,植物和动物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的给人类和动物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伴随着党中央推行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政策的实施,我国各地市纷纷拉大城市框架,加强道路、广场和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但是不可盲目乐观,与党和国家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当我们用科学的态度,专业的观点去分析,

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二、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 当前生态需求是人们的主导需求,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向生态、绿色、环保型发展,园林绿化成为环境建设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实施对象大部分是活体 园林绿化工程大部分实施对象,都是有生命的活本,通过各种彩叶植物的配置,利用各种苗木的特殊功能,来净化空气,吸尘降温,隔音杀菌,营造观光休闲与美化环境空间。 (二)养护管理的长期性 只有长期的精心养护管理,才能确保各种苗木的成活和良好长势,否则,难以达到生态园林环境景观的特殊要求和效果。园林绿化工程建成后必须提供长期的管护计划和必要的资金投入。 (三)营造工程的艺术美 园林绿化工程在景观、小品、植物配置等方面更讲究艺术性,其景观效果要给人以美的感受。这就给施工技术人员提出了专业上的深层次要求和对于园林艺术美的特殊要求。 三、城市园林工程的绿化效益 城市绿化不仅是增加绿地面积,还应该对城市具有较强的美化效果,体现赏心悦目的美学功能。园林绿化是城市园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管理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管理 摘要: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质量是项目建设的核心,以安全为前提,加强施工组织,以求绿化工程在园林工程中的最佳效益。本文就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 abstract: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is the core that the project builds, in the premise of safety, strengthen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in order to greening works in landscape engineering in the best benefits. in this paper, the botanical garden afforesta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alyses the problems. key words: landscape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project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s24 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城市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生态型的园林城区建设也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这种背景下,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并且必须满足更高的要求,因此怎样的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质量进行控制管理就成为一个课题。 1 园林绿化工程概述 园林绿化工程主要包括改造地形、铺装场地、修筑道路、绿化栽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近年来,城市绿化建设已被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绿化建设投入不断加大,步伐进一步加快。城市绿化的重要性已被政府和市民所共识。但城市绿化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充分认识绿化养护的重要性,切实做好绿化养护工作已成为城市绿化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在这里分析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主要环节,并针对这些环节探讨了具体养护管理措施。 一、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要性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过程就是把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园林景观的过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设计人员预想绿化工程完成后所要达成的效果,就必须深刻领会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并严格按施工图进行绿化施工,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园林产品。但这还远远不够,如果种植前后不注意绿化养护工作,种植好的树木不久就可能枯萎死亡,那么前面的绿化工作就全部白费,设计者的意图和园林景观更无从谈起。实际上要想获得园林绿化工程的理想效果,还要在园林绿化施工的全过程中始终重视园林养护和管理工作。因为体现园林绿化的主体材料是有生命的植物材料,而有生命的植物是需要浇水、施肥等养护、管理,而且是需要连续的而不是间断的养护和管理。只有在全过程中重视了养护和管理工作,园林植物造景效果才能真正实现;园林绿化工程的建造成本才能降低;有限的植物材料资源才能充分利用。

园林绿化养护在绿化工程施工结束后显得更加重要,只有精心养护,才能保持现有的绿化成果,才能充分体现绿化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人文价值;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的亮点,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二、目前绿化养护滞后的主要原因 1、对绿化养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一个绿化工程美不美,是否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方案设计、施工管理固然重要,但绿化养护更为关键。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如果不进行绿化养护或养护不到位,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就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园林绿化建设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就不能得到最大效率地发挥,园林建设必将失去其本来的意义。只有实施良好的养护,才能取得预期的绿化效果,才能给人以愉悦的心情、美的享受。其生态、减灾、教育等功能,才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尤其是很好的养护可以提高广大市民惜绿、护绿意识,激发他们参与支持园林绿化事业的热情,巩固现有绿化成果,从而促进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 2、绿化养护经费不足 绿化养护经费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绿化养护工作的关键因素。由于财政比较紧张,加上一些个人和部门对绿化养护重要性认识不足,这几年许多城市的绿化养护经费得不到较好地解决,经费严重不足,造成绿化养护技术装备落后,绿化养护措施不到位,绿地景观效果差。 3、养护工作缺乏创新,养护管理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采取的一些养护措施,方法比较简单,技术含量低,养护管理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城市基础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绿化建设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关键步骤之一,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的风貌、生态环境都有一定影响,并渗透到各行各业中,且对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有积极作用,文中从我们目前城市绿化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园林;绿化;问题;对策 引言 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以及城市生态问题等。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将生态学科和环境学科列入城市科学中,在推动城市环境建设的同时寻求生态平衡发展。目前,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正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1 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1.1 乔灌草结构不合理,生态效能低下 在城市绿化建设中,以自然形态出现的绿化环境占主导地位的树木、尤其是乡土树木的种植绿还是比较低的,这会严重影响到城市的生态绿化。而普遍存在的绿地结构层次不协调,草坪多,乔灌木尤其是高大乔木少的现象导致城市的绿化量不足,从整体上看,植物群十分单调。 1.2 管理难度大,绿化维护成本高

由于城市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其绿化环境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大。首先是人们普遍的法律意识较差,城市公用绿地被侵占、花草树木被攀折、草坪被踩压、景观遭毁坏的现场比较常见;其次就是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办事能力不强,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手段落后等。 1.3 园林绿化建设城乡脱节 城郊防护林建设是城市绿化建设中的一部分,也是保持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突进。但我国现代城市绿化建设往往回呼市城郊防护林的建设与维护,就算有建设计划,其绿化设计与质量也有缺陷和不足。从前的城郊防护领建设理念落后,只关注于防护,不管是布局、设计还是树种的选择等方面都没有与城市风格、文化艺术、市民体闲、医疗健康、保健等保持协调。加上行政部门在执行中受到各种条款的约束,一些已经成熟的防护林体系往往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被忽视和破坏。例如一些沿河林带和沿路林带,在城市的扩大建设中,在河岸整治或道路拓宽过程中被轻易采伐,其它林网也在由农用地转为城市开发用地过程中被切割或占用,防护林的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 1.4 城市园林绿化的非均衡性 每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和政府决策都有不同,这导致各地绿化发展的不均衡,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环境意识不高的地方,常常会导致城市绿化投入不足,总体水平偏低的问题。虽然一些城市带人均绿化面积高,绿化率也较高,但整体的结构布局缺乏科学性

增加绿量是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增加绿量是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发表时间:2015-12-07T09:08:05.53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8月供稿作者:魏永萍 [导读] 黑龙江省尖山农场林业局,黑龙江,嫩江增加绿量是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综合加以利用才可以达到目的。 魏永萍 (黑龙江省尖山农场林业局,黑龙江,嫩江,161444) 【摘要】目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也进入快发展时期,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改善并进一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从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 一、提高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增加城市绿量是提高城市绿化生态效益的重要出路。 我国绿化统计指标体系主要是针对绿化面积设定的,这些指标主要是绿地总面积、绿地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等。这种指标体系实际上只考虑了绿地量的问题,需忽视了绿地的质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绿量这个不仅能反映量的概念,还能反映质的概念。即:一是城市“总绿量”既城市绿化的总叶片面积,它反映了一个城市园林绿化总的生态效益能力,二是“绿地单位绿量”既城市绿地每平方米上所载负的绿量,它反映了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质量。三是“人均绿量”既城市中每人所能分摊的绿量,它能反映一个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 2.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 前各地都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这种发展前景需要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建设做出适应发展的科学决策。如何积极而合理地增加绿量是至关重要的,也是目前在园林建设当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增加绿量有两个途径,第一积极扩大绿地面积,以发挥其生态效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要解决一个绿量问题。要使得城市的空间同园林绿化形成的自然空间协调共存;第二,进一步提高城市园林建设的科学性,重视生态效益的统一,重视绿量结构。改善现在绿地的种植结构,提高绿地的质量和水平。总的来说,面积的扩充和水平的提高,是抽调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改善环境质量的必由之路。关于提高城市绿量的问题,首先应从提高绿地的单位面积绿量做起,不同类型的绿地,在生态效益的量化上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按照平均每一公顷绿地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包括释放氧气、固定二氧化碳、蒸腾、吸热、滞尘、减菌和吸收有害气体等等)综合的量化指标,现有绿地中公共绿地为最高,第二位是单位附属绿地,第三是道路绿地,第四是居民绿地。最差的是片林,即防护隔离带。这是由于树种单一,结构单一,缺少复层结构,树体的体量比较小等原因所致。以上各类绿化,主要是树种的配置方式和蕴含绿量的不同导致生态效益的不同。在增加绿量的问题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要重视绿地景观的多样性。由形态上、功能上有所不同的不同类型绿地所组成,这是园林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要尊重多样性。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城市园林绿化必须坚持树木为主体,以乔木、灌木和草坪所组成的群落,作为城市绿化的主旋律,不要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在技术路线上要克服只追求形象美,或者是表现美这一单一的价值取向,注重科学和艺术性相结合。 (2)近年来,国内有一些城市出现了一种草坪热,搞大草坪过量。很多城市也受此潮流的影响,种植了大量的草皮,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这是缺乏对城市园林植被须保持合理绿量以对生态环境进行调节和改善这一基本概念的认识,只强调追求开阔疏朗的景观效果的单一价值取向,应当说明,这种景观效果只是园林中的一种,决不是园林景观的全部。过量发展大草坪,缺乏对功能多元化这一规律的尊重和应有的科学作为支撑,这种认识和追求,本身就是一个误区。过量的搞大草坪,危害很多,一是绿量和生态效益大大减少。由乔、灌、草结合,组成的绿地,其综合生态效益为纯草坪的五倍;二是从景观效果来看,过量的搞草坪,就会丧失园林复层种植结构所能展示的丰富多彩的本维空间景观,而且在大量丧失绿量和生态效益的同时,只能造成城市大量园林景观的单调和雷同;三是过量的大草坪,不适合人类行为的需求。可以说是对只追求装饰和景观美而忽视以人为本这种思潮的一种批评;四是过量的以草代木,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资源五是如过量搞大草坪,它的养护费和由乔、灌、草组成的群落相比是三到五比一,也就是说群落的一平方米需要一元,它就需要三到五元,这将给城市带来新的沉重的负担,如果说我们养护的投入多些,也能得到很好的综合效益也就罢了。但多花这么多钱仅仅是维护一种景观,而我们失掉的是大量的绿量、大量的生态效益,失掉了一个城市的园林三维景观的丰富多彩,这就得偿失了;六是根据城市土地紧张的情况,是对有限绿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草坪不可不建,但决不可滥建。 (3)重视绿量结构,增加城市绿量,必须讲究科学性和合理性。强调绿量结构不是越密越好,不是绿量的堆积,要和园林美学和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在营造乔、灌、草结合群落的前提下,要在考虑美学的同时通过生态效益的计算合理确定乔、灌、草的数量比例、密度。 (4)积极拓宽城市绿地面积,增加城市绿量。要搞好规划,规划必须预留土地,规划的关键问题是城市发展面积和绿地面积要有合理的比例。应有理论支撑,有法律保证。将来城市的发展蓝图是在普遍绿化的基础上,提高档次、提高园林绿化的美学水平和生态效益水平,下一步的发展必须注意这样一个问题,既越是黄金地段,就越是要重视绿化用地的预留,决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实际上,城市环境好了地价会增值,经济效益为仅不会差甚至会更好,这是相辅相成的。 总之,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最大化的途径是多样的,增加绿量是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综合加以利用才可以达到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