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海洋生态学发展简史和研究现状33页PPT
海洋生态环境概述PPT(共 37张)

浙江 省
464
海 湾
亚健 基本 康 稳定
福建 5 海 亚健 略有 省 063 湾 康 下降
广东 1 980 口 康 稳定
广东 1 珊瑚 亚健 基本 省 150 礁 康 稳定
•二是人为的因素,即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合理 利用和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海洋污染,使海洋生态 环境受到破坏。本世纪以来,工业迅速发展,人 口大量增加,海洋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因此, 随之而来的是生产和生活的大量废水、废弃物、 有毒化学物品大量排放入海,超过了海洋的自净 能力,造成了日益严重的海洋污染。
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依然是无机氮、活 性磷酸盐和石油类。上述污染物超第二类海 水水质标准的站位数比例分别为52%、29%和 19%。
近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2008年,国家海洋局对18个生态监控区进行 了生态监测。监控区总面积达5.2万平方公里,主 要生态类型包括海湾、河口、滨海湿地、珊瑚礁、 红树林和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监测内容 包括环境质量、生物群落结构、产卵场功能以及 开发活动等。
我国海域污染示意图
2008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2008年,我国污染海域面积减少,较清洁 海域面积增加,近岸局部海域水质略有好转, 但总体污染程度依然较高;近海大部分海域为 清洁海域;远海海域水质保持良好。
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 约为13.7万平方公里,其中较清洁海域面积 约6.5万平方公里,比2007年增加约1.4万平 方公里;污染海域面积约7.2万平方公里,比 2007年减少约2.2万平方公里。污染海域主要 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 杭州湾、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 域。
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也 具有重大作用。世界上大多数沿海地区气候宜人, 资源丰富,适合于人类居住生活;沿海地区适合 于建立临海工业,外贸事业,旅游业,以及海产 品加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因此,在世界范围内 居住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0%以 上,而且近百年来人口一直处于向沿海地区集中 的趋势;沿海地区也是经济和技术密集区。我国 沿海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共有4亿多人口,约占全 国人口的44%;沿海地区的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 工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沿海地区的人类生活 和经济发展,都要求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海洋生态学课件-1 绪论共33页

一、海洋科学研究的对象及特点
海洋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海洋及与之密切相关联的大气 圈、岩石圈、生物圈。它们至少有如下的明显特点。
首先是特殊性与复杂性。在太阳系中,除地球之外,尚未 发现其它星球上有海洋。
全球海洋的总面积约3.6×108km2,是陆地面积的2.5 倍。 在总体积13.7×108km3 的海水中,水占96.5%。
水与其它液态物质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性质,如极 大的比热容、介电常数和溶解能力,极小的粘滞性和压缩 性等。
海水由于溶解了多种物质,性质因而更特殊,这不仅影响 着海水自身的理化性质,而且导致海洋生物与陆地生物的 诸多迥异。
其次,作为一个物理系统,海洋中水-汽-冰三 态的转化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这也是在其它星 球上所未发现的。海洋每年蒸发约44×108t 淡水,可使大气水分10-15 天完成一次更新, 势必影响海水密度等诸多物理性质的分布与变 化,并进而制约海水的运动以及海洋水团的形 成与长消。
海洋科学的任务,就是借助现场观测、物理实 验和数值实验手段,通过分析、综合、归纳、 演绎及科学抽象等方法,研究这一系统的结构 和功能,以便认识海洋,揭示规律,既可使之 服务于人类,又能保证可持续发展。
海洋科学研究也有其显著的特点。
首先,它明显地依赖于直接的观测。这些观测 应该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长期的,且最好是周 密计划的、连续的、系统而多层次的、有区域 代表性的海洋考察。
第三,海洋作为一个自然系统,具有多层次耦合的特 点。
地球海洋充满了各种矛盾,如海陆分布不均、海洋的 连通与阻隔。海洋水平尺度逾数万千米,而铅直水深 只有3795m,两者差别悬殊。其它如蒸发与降水,结 冰与融冰,海水的增温与降温,下沉与上升,物质的 溶解与析出,沉降与悬浮,淤积与冲刷,海侵与海退, 潮位的涨落,波浪的生消,大陆的裂离与聚合,大洋 地壳的扩张与潜没,海洋生态系平衡的维系与破坏等, 共同组成了这个复杂的统一体。
海洋环境保护ppt课件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23-12-29
目录
• 标题页 • 海洋简介 • 海洋污染现状 • 海洋污染的后果 • 海洋保护措施 • 恢复海洋生态的方法
01
标题页
标题
• 海洋环境保护
副标题:珍爱蓝色家园,共建美好未来
副标题
从我做起,为海洋 生态贡献一份力量
副标题
了解海洋生态系统 的重要性,倡导绿 色发展理念
总结词
促进海洋垃圾清理是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措 施之一,可以清理海滩、河流和近海水域的 垃圾。
详细描述
海洋垃圾不仅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还会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因此,需要 采取措施促进海洋垃圾清理,清理海滩、河 流和近海水域的垃圾。同时,也需要加强宣 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减少垃圾的产 生和排放。
。
海洋中的生物种类繁多,是地球上最丰 富的生物资源之一,对维持生态平衡起 着重要的作用。
海洋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对人 类生活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海洋中含有大量的盐、碱、硫等资源, 可用于化工、制药等领域,对人类经济 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03
海洋污染现状
塑料垃圾数量
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这些塑料垃圾在海洋 中分解成微小颗粒,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
海洋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能源 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这些 资源对人类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
义。
海洋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地球 上总水量的97%左右,但可用于
人类直接饮用的水仅占2%。
海洋对全球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等方面有重要影响 。
海洋是地球表面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和调 节器,对全球气候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海洋生态环境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环境 著名的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或生 物群体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或是研究生活着的生物及其与 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科学,其中特别强调了生物群体的生 物学以及在陆地、淡水和海洋环境中的功能过程的科学。
第一章 绪论
1.1 环境 环境的概念
生态学中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 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第一章 绪论
1.5 海洋生态环境研究与保护的意义
第一章 绪论
1.5 海洋生态环境研究与保护的意义
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的现状及保护的必要性 (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它包括海洋水体、海床和底土,海面上方的大 气,海洋中的生物。海洋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 意义物理;无论怎样形容也不过分。海洋几乎对地面 上的一切变化过程都产生重大影响。
思考题
• 下列行为可能导致海洋环境污染的有①全球气 候变暖,海平面上升②大面积围海造田③核电 站的冷却水排入海洋④沿海地区农民喷洒农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思考题
• 造成海洋生态破坏的人为原因是[ ] • A.厄尔尼诺现象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 B.人类在海上开辟大量航线影响海洋生物的
海洋生态环境学
海洋生态环境学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海洋生态环境概述 第三章 海洋生物生态类群 第四章 海洋生态环境要素对生物的作用 第五章 海洋环境的主要生态过程 第六章 主要海洋生态环境类型 第七章 海洋灾害及其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八章 退化海洋环境的生态修复 第九章 海洋环境污染控制 第十章 人类活动与海洋生态环境问题
绪论 海洋生态学发展简史和研究现状

2006年的海洋普查中,在澳大利亚东北部珊瑚海一种虾,此前认为早在500万年前 就已灭绝,故称为“侏罗纪虾”。 此外,还利用声纳技术,在美国东海岸跟踪到约由800万尾鱼组成最大鱼群。 发现500多种新物种是此次普查的重大收获之一。如在大西洋中部的一种乌贼,能 够将猎物撕咬成碎块然后吞食。 目前正在对全球海完成一个海洋生物普查计划。 14
海洋调查 “金星号”于1957年在渤海及黄海西部开展了我国首次的海洋综合调 查。 1958年,对渤、黄、东、南海的近海部分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调查 (通称“全国海洋普查”)。绘制了我国第一套海洋图集,出版了我国 第一部《海洋调查规范》,是我国海洋生态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 程碑。 全国海洋普查之后,又先后组织了全国海岸带和海洋湖沼综合调查。 从1956年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到基本实现了“查清中国海,进军三 大洋,登上南极洲”的宏伟夙愿;
23
专题综合调查,包括“渤海、黄海生态系统综合 调查”、“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综合科学考 察”、“大亚湾环境、水域生产力及资源增殖研 究”、“闽南一台湾浅滩上升流生态系研 究”„„等等。 这些调查都围绕着海洋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的目 标,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为中心进行较深入 的专项研究。 例如,对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本底和动态限踪 调查,为我国开创一条“核电站与水产增殖共同 繁荣”的途径提供科学依据。 2004年,国家决定开展全国海洋普查(908专项)
16
3)、大海洋生态系(LMEs)管理和海洋 农牧化研究
近30年来,近海渔业资源普遍存在利用过度的问 题,渔业资源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海洋生物资源(主要是一些经济鱼类)开发利用的 研究由过去偏置于单个种类的研究向多种资源和 系统水平的研究和管理方向发展. 1984年Sherman和Alexander提出200 000km2以上的“大海洋生态系统”的慨念 通过国际间协调、综合管理和持续利用海洋生物 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稳定性。
海洋生态学发展的三个阶段1初始阶段

1
海洋生态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1、初始阶段( 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在捕鱼、晒盐、航海等活动中与海洋
发生联系,逐步对海洋进行定性研究。)
2、第二阶段( 20世纪初至50年代,主要特点之一是在大量定性研究的基础
上开展定量研究。 )
3、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迫切要求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
其他: (4)大海洋生态系统(LMEs) (5)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GLOBEC)Global Ocean Ecosystem
Dynamics 了解海洋各种过程及变化与全球变化的关系。
7
1)、 海洋初级生产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究方面
丹麦Steemann—Nielsen用C14示踪技术测定海洋初级生产力
和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生态系统生态学成为生 态学研究的主流。 )
2
捕鱼、晒盐、航海
18世纪初,零星的海 洋调查。
英国的E.福布斯用底
拖网采集并观察底栖
潮间带(littoral zone) 昆布带(laminarian zone)
生垂物直,分提 布出的海分洋带生现物象:珊深瑚海藻珊带瑚带(co(draelelipneseaalgcaoerazloznoene)。
1970年代初,对世界海洋浮游植物生产力估计、区域分布和影响因 素已有相当的了解,为海洋生态系统能流和物流的定量研究打下基础, 且为估计可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的潜力提供重要依据。
30年来,初级生产的DOC的认识,海洋实际的初级生产力水平比70 年代的估计要高得多。
一些超微型浮游生物在初级生产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正对过 去被认为是海洋贫瘠“沙漠”的广阔热带反气旋区的生产力进行重新 研究。
《海洋生态保护》课件

结论
海洋生态保护是我们 共同的责任
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海洋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积极 参与保护行动。
每个人都可从自身做起
通过减少塑料使用、节约 水资源等个人行为,保护 海洋生态系统。
我们要珍惜海洋资源,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保护的前景
1 目前的成效
海洋保护区的建立和环 保措施的实施已经取得 了一定的成效,减过度捕捞等问题依然存 在,对海洋生态保护构 成了巨大的挑战。
3 未来的发展方向
加强全球合作、提高意 识、加强科研和环境法 律的制定将是海洋生态 保护的未来发展方向。
海洋生态保护措施
1
减少海洋污染
2
加强监管、控制固体废弃物和化学物
质的排放,减少海洋污染的发生。
3
建立海洋保护区
4
划定特定区域为保护区,限制人类活 动,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合理利用海洋资源
通过限制渔业捕捞数量、禁止破坏性 的捕捞方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海洋 资源利用。
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建立海洋保护区、限制破坏性捕捞和 破坏栖息地等,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脆弱性
海洋生态系统容易受到人 类活动的影响,例如过度 捕捞、污染和气候变化等。
海洋生态破坏
人类活动对海洋生 态的影响
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海底 破坏等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 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海洋生态破坏的表 现
生物灭绝、珊瑚礁褪色、海 洋死区等现象是海洋生态破 坏的明显表现。
海洋生态破坏的危 害
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渔业 资源衰退、生态平衡被打破 等是海洋生态破坏所带来的 危害。
《海洋生态保护》PPT课件
# 海洋生态保护 ## 简介 - 什么是海洋生态保护? - 为什么需要海洋生态保护? - 海洋生态保护的意义和目标
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变历史现状与未来

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变历史现状与未来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涵盖着丰富的物种和复杂的生态关系。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洋生态系统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本文将介绍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变历史、现状以及可能的未来走向。
一、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变历史1. 古代海洋生态系统从地球形成至今,海洋生态系统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
在古代,海洋中存在着简单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最早形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复杂的生物进化出现,形成了多样的海洋生态系统。
2. 工业革命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到来导致了人类活动的大规模发展,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
工业废水、渔业过度捕捞以及人类活动带来的废弃物等都对海洋生物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破坏了生态平衡。
二、海洋生态系统的现状1. 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海洋生态系统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
海洋温度的升高导致许多物种的栖息地减少,生态链受到破坏。
海洋酸化也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对珊瑚礁等生态系统造成了威胁。
2. 过度捕捞及海洋污染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是当前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
过度捕捞导致了许多物种数量的急剧下降,打乱了生态平衡。
海洋污染包括了工业废弃物、塑料垃圾和海洋油污等,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
三、未来海洋生态系统的走向1. 加强保护和管理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国际社会需要加强保护和管理力度。
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渔业捕捞政策,控制污染排放,限制塑料使用等都是必要的措施。
此外,建立海洋保护区和监测网络也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有效手段。
2. 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了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合理规划渔业资源,实施科学捕捞管理,防止过度捕捞,为海洋生态系统提供发展的机会。
3.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公众对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的意识和认识,提倡绿色生活方式,减少对海洋的污染和破坏,从源头上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