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制备和性质实验创新共21页

合集下载

第3章 实验探究 氯气的制备与性质实验

第3章  实验探究  氯气的制备与性质实验

答案 (1)D (2)浓盐酸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逐渐降低,最终 浓盐酸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逐渐降低, 变为稀盐酸, 变为稀盐酸,反应不再产生氯气 (3)①证明有水蒸气产生 白色固体变蓝色 ②氯气无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产生的次氯酸有漂 氯气无漂白性, 白性 ③吸收氯气 ④Ag++ClAgCl↓ (4)E F 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湿润的有色布条) 试纸
实验探究 氯气的制备与性质实验
1.反应的原理:用强氧化性物质( 1.反应的原理:用强氧化性物质(如MnO2、KMnO4 反应的原理 等)和浓盐酸反应。 和浓盐酸反应。 +4HCl(浓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稀盐酸与MnO 作用不能制取Cl 注意 稀盐酸与MnO2作用不能制取Cl2。 若没有浓盐酸时,也可用NaCl和浓H 若没有浓盐酸时,也可用NaCl和浓H2SO4与MnO2 NaCl和浓 共热制取Cl2:MnO2+2NaCl+3H2SO4(浓) 共热制取Cl MnSO4+Cl2↑+2NaHSO4+2H2O 2.制气类型: 2.制气类型:固+液 制气类型 气(注意:KMnO4与浓盐 注意: 酸的反应不需加热)。 酸的反应不需加热)。 3.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Cl 3.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Cl2 收集装置 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最小) 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最小)。

通入。用化学方法检验氯气收集满了的方法是 通入。 。 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需要加热, 解析 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需要加热,选 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Ⅰ装置;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由于 装置; KMnO4的氧化性强,可以不加热,选Ⅲ装置;若 的氧化性强,可以不加热, 装置; 选用Ⅳ为氯气的收集装置, 选用Ⅳ为氯气的收集装置,为了防止氯气逸出污染 空气, 空气,应将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团放置在试管 口;由于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导气管应该“长进 由于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导气管应该“ 短出” 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B口处, 短出”;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B口处,试纸 试纸放在 变蓝色,证明氯气已集满。 变蓝色,证明氯气已集满。

氯气制备与性质实验改进与创新

氯气制备与性质实验改进与创新

氯气制备与性质实验改进与创新作者:周晓丽衷明华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第18期【摘要】通过分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氯气的制备及其系列性质的实验的不足,设计出一款集制备性质检测一体化、微型实验装置。

能有效达到药品用量少、易操作、实验教学耗时较少的目的,改进后的实验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节约、环保。

【关键词】氯气制备与性质实验;实验装置改进;一体化微型实验【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011.实验改进原因在人教版化学必修一课本中,关于氯气的漂白性、氧化性、还原性等性质的检验是将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情况下产生氯气,将氯气通入湿润的有色花瓣中,观察氯气的漂白性,虽现象明显,但是实验过程中却存在很大的问题:氯气单独制备,易泄露、污染空气、并且过量的氯气对师生的身心健康有害。

对于氯气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等知识几乎没有提及到,但这一知识点却是高考的考察点,因此教师上课需要知识拓展才能完成考纲的要求。

因此,设计高效、简洁、环保、易操作、现象明显且能将氯气制备、性质检验以及氯离子的检验众多实验集一体的实验装置显然更加有意义。

2.实验改进装置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图:3.实验原理改进成该装置的原因如下:3.1因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是在酸性介质中,用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氯酸钾等氧化剂将氯离子氧化成氯气。

而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都需要在加热条件下进行。

因此我将采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此反应不需要加热。

3.2 Cl2+H2O=HCl+HClOHClO+有色花瓣→花瓣褪色(漂白作用)3.3 KI+Cl2=2KCl+I23.4 AgNO3+HCl=AgCl↓+HNO33.5 2NaOH+Cl2=NaCl+NaClO+H2O+4.实验仪器2个U型试管、两个小试管、橡胶管、两支注射器、棉花5.实验药品浓盐酸溶液、高锰酸钾、碘化钾溶液、NaOH溶液、硝酸银溶液、湿润有色花瓣、棉花6.实验步骤及现象6.1组装仪器:按照实验装置图组装实验仪器,用酒精灯在U型管下缓缓加热,若两只注射筒往上升,则气密性良好。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的实验探究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的实验探究

1.氯气的实验室制备(2023年高考选择题)2.初步理解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问题1: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1)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特点?(复习常见的几种制气装置?)(2)如何制得干燥纯净的氯气?(3)检验氯气有哪些方法?(4)多余的氯气如何处理?[例题1]活动一:构建知识体系1.制取原理实验室通常用强氧化剂(如KMnO4、K2Cr2O7、KClO3、MnO2等)氧化浓盐酸制取氯气。

用MnO2制取Cl2的方程式:。

2.实验装置注意事项(1)反应物的选择:必须用浓盐酸,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为稀盐酸时,反应停止,故盐酸中的HCl不可能全部参加反应。

(2)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减少HCl挥发。

(3)实验结束后,先使反应停止并排出残留的Cl2后,再拆卸装置,避免污染空气。

(4)尾气吸收时,用NaOH溶液吸收Cl2,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因为澄清石灰水中含Ca(OH)2的量少,吸收不完全。

[例题1]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消耗完B.Ⅱ图中:生成蓝色的烟C.Ⅲ图中:试管中发生了加成反应D.Ⅳ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浓硫酸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练习1]1.含0.4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共热,能否得到0.1 mol Cl2?含0.1 molMnO2的与足量的浓盐酸共热,能否得到0.1 mol Cl2?为什么?2.Ca(ClO)2、KClO3、KMnO4均能将盐酸中的Cl-氧化成Cl2,试分别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探究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探究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探究1.Cl 2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装置(2)实验原理及过程①反应原理:用强氧化剂MnO 2[其他氧化剂KMnO 4、K 2Cr 2O 7、KClO 3、Ca(ClO)2等]氧化浓盐酸。

其方程式为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

其他制取Cl 2的原理:14HCl +K 2Cr 2O 7===2KCl +2CrCl 3+7H 2O +3Cl 2↑16HCl +2KMnO 4===2KCl +2MnCl 2+8H 2O +5Cl 2↑ 4HCl +Ca(ClO)2===CaCl 2+2H 2O +2Cl 2↑ 6HCl(浓)+KClO 3===KCl +3H 2O +3Cl 2↑其中,前三个使用稀盐酸就可发生反应产生氯气。

②制备装置类型:固体+液体――→△气体。

③净化方法: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 ,再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

④收集气体: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⑤尾气吸收:用强碱溶液(如NaOH 溶液)吸收,不用Ca(OH)2溶液吸收的原因是Ca(OH)2溶解度小,溶液浓度低,吸收不完全。

⑥验满方法:将湿润的淀粉­KI 试纸靠近盛Cl 2的试剂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集满;或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Cl 2的试剂瓶口,观察到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则证明已集满。

[注意] ①用KMnO 4与浓HCl 反应制Cl 2的发生装置,可不用酒精灯;①干燥Cl 2可以用盛有CaCl 2的干燥管或U 形管;①吸收尾气也可用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或U 形管;①反应物的选择:必须用浓盐酸。

稀盐酸与MnO 2不反应,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为稀盐酸时,反应停止,故盐酸中的HCl 不可能全部参加反应;①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减少HCl 的挥发;①实验结束后,先使反应停止并排出残留的Cl 2后,再拆卸装置,避免污染空气。

2.Cl 2性质探究的示例分析装332置的前后分别加干燥装置。

氯气的性质及实验室制法教案(2024)

氯气的性质及实验室制法教案(2024)

拆卸装置
实验结束后,按照相反的顺序拆 卸装置,清洗并整理好仪器和药 品。
01
02
加热反应
点燃酒精灯,加热反应混合物, 观察反应现象。
03
04
尾气处理
反应结束后,将尾气通入NaOH 溶液中吸收处理。
2024/1/26
11
03
氯气的检验与鉴别
2024/1/26
12
氯气的检验方法
2024/1/26
观察法
氯气的性质及实验室制法 教案
2024/1/26
1
目录
2024/1/26
• 氯气的基本性质 •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 氯气的检验与鉴别 • 氯气的用途与危害 • 实验室制氯气的注意事项与实验技巧 • 课程总结与回顾
2
01
氯气的基本性质
2024/1/26
3
物理性质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9
实验室制氯气的操作步骤
准备工作
检查装置气密性,准备好 所需药品和仪器。
2024/1/26
装配装置
按照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尾气处理装置的顺序装 配好实验装置。
加药品
向发生装置中加入强氧化 剂和浓盐酸,注意药品的 用量和顺序。
10
实验室制氯气的操作步骤
收集气体
当反应开始后,用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氯气。
在进行氯气检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 规范,穿戴好防护用品,确保实验过程安全

防止污染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采用定量 检测方法进行氯气的测1/26
定量检测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容易与许多物质发生反 应。在检验过程中要避免引入其他物质,以 免干扰实验结果。

氯气的制备及性质PPT课件

氯气的制备及性质PPT课件

第17页/共21页
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次氯酸 的性质
强氧化性、漂白性,用于杀菌、消毒 。
不稳定:
光照
2HClO = 2HCl
+
O2↑
弱酸性: HClO ClO- + H+
第18页/共21页
思考题:新制氯水、久置氯水、液氯成分比较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液氯
类别
混合物
混合物 纯净物
微粒
HH2+O、、ClC-、l2 C、lOH-ClO、HCl2-O、H+
密度 溶解性
比空气密 可溶于水
度大
(1:2)
液氯
闻法:用手轻轻
地在瓶口扇动,使 极少量的气体飘入 鼻孔。
第10页/共21页
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请大家画出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简单推断它 的性质。
+17 2 8 7
预测
由于氯原子最外层电子为7个,所以它极易从外界获得1 个电子达到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氯气的化学性质极 为活泼,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具体表现在: 1.氯气可以和绝大多数的金属反应 2.氯气可以和许多非金属反应 3.氯气可以和水反应 4.氯气可以和碱反应
“氯水”
Cl2+ H2O
(部分反应)
HCl+HClO (次氯酸)
思考:氯水中溶质微粒以什么形式存在?
新制氯水的微粒:
Cl2、H2O、HClO、ClO- 、H+、Cl-
第14页/共21页
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新制氯水成分探究
探究一:
AgNO3溶液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结论:新制氯水中有 Cl-
第15页/共21页

氯气的制备与性质

氯气的制备与性质

氯气的制备与性质第一篇范文:实验一氯气的制备及性质《化学实验第二课堂》学案(一)实验一氯气的生成及其性质的微型实验[实验目标]:1、复习氯气的制取原理,通过微型实验制取少量氯气,验证其性质。

2、体验实验微型化与规范化的关系。

3、培养进行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的意识。

[实验原理]:化学实验广泛用于化学制品的研制与开发,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化学实验又给人类生存的环境带来了潜在的污染隐患。

于是,绿色化学实验理念的途径之一——微型实验。

为我们减少或消除化学实验时产生的污染隐患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实验用品]:1.药品:氯酸钾晶体、淀粉-碘化钾液、溴化钠溶液、0.1mol/L、12mol/LHCl、酚酞试液、0.1mol/L硫氰化钾溶液、0.1mol/L氢氧化钠溶液、0.1mol/L硫酸亚铁溶液。

2.用品:表面皿、玻璃片、白纸、药匙、滴管。

[实验过程记录]3.实验后填写下面的实验记录表。

[问题与讨论]:1.氯酸钾与浓盐酸的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请分析反应中的电子得失情况。

2.利用这套装置,你设想还能进行那些实验?请举出一些。

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特点?2022-27.(13分)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

(5)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北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2第二篇范文:氯气的制法和性质氯气的制法和性质知识点一:氯气的工业制法(1)原理:(2)装置:(3)生成物的检验:【典型例题】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离子是A.钠离子B.氯离子C.钙离子D.镁离子知识点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原理:MnO2+4HCl(浓)MnCl2+Cl2↑+2H2O(2)实验装置:(3)Cl2中可能含有的杂质:可能有HCl气体和水蒸气。

氯气相关知识共21页

氯气相关知识共21页

氯气相关知识一、氯气: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1、氯气的制备方法:1)电解熔融食盐金属钠的同时得到氯气。

Nacl Na+CL22)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氢氧化钠时得到氯气和氢气。

Nacl+H2O NaOH+H2+CL2氯气的纯度要求:含水≤0.05%,含氢≤0.6%2、氯气的应用及用途:1)国防工业:高氯酸盐、氯酸盐。

2)金属氯化冶炼:氯化钛、氯化镁。

3)化学工业:医药、染料、触媒、农药、溶剂、制冷剂F12、F22、合成树脂。

4)强氧化剂、漂白剂(次酸钠、漂白粉)、洗涤剂。

5)消毒杀菌:自来水厂、游泳池、电厂、医院。

3、氯气的物理性质:1)密度:1.47千克/升。

沸点:—34.5℃.熔点:—101.5℃.2)氯气比空气重2.5倍,在空气中不易扩散。

3)溶解性:能溶于水,易溶于碱。

4)燃烧性:助燃物5)氯气的液化:0.1Mp,-35℃、和0.86Mp,30℃条件下可液化。

在常温20——25℃;氯气在0.6-0.8 Mp压力或-35—-40℃常压下液化而得,密度:常温下是水的1.4倍。

在0时1升液氯可汽化变成450升以上的气态氯,即1千克液氯可汽化变成315升气态氯。

4、氯气的化学性质:属于卤族元素,很活泼的氧化剂。

1)氢与氯的反应:H2+CL2→ HCL(爆炸性混合气体)受到阳光照射,振动,高温或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激烈爆炸。

2)氨与氯的反应:CL2+NH4OH→NHCL 氯化铵在空气中似白烟状态,可用于检查氯气泄露的方法。

3)氯与有机物的反应。

会引起爆炸。

4)氯与乙炔的反应:CH≡CH→CLCH﹦CHCL 当氯与乙炔直接接触能立即反应且爆炸力很强。

5、氯的腐蚀性:纯净干燥的氯气对铁设备无腐蚀性,当遇到水后生成盐酸与次氯酸,对铁及金属产生很强的腐蚀作用,故氯气中的含水量控制在0.05%以下(液氯钢瓶内部检验含水量的控制范围)6、氯气对人体的危害:氯气对人体引起刺激的实质是粘膜上的水分与氯形成次氯酸,而对粘膜的破坏与腐蚀,也就是对粘膜的刺激造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