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教师刘效忠感人事迹
最美教师观后感_3

最美教师观后感最美教师观后感1观看了“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那些平凡却又伟大的教师们的感人事迹让我内心深受震撼,眼泪止不住流下了好多次,仿佛接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朴实乡村教师的执着与博爱,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确确实实为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了可亲可敬的榜样。
身兼多职、成年坚守在高原的宋玉刚、用温暖融化冷漠、用爱消除隔阂的邓丽、在孤独、等待、忍耐中坚守教育的徐德光、将一块块璞玉在风雨中打磨成型的肖山、在贫瘠的山村为孩子们耕耘出一片沃土的刘效忠等十位乡村教师的感人事迹,展示了最美乡村教师平凡真实的生活和高尚的内心世界。
接受采访的最美乡村教师们说到他们为什么能够长期默默坚守时,给出的答案是如此的相似————因为爱和责任。
“老师您———好———”一排排整齐的敬礼一声声稚嫩的童音......这一幕幕场景将是我今后工作的动力,不再抱怨工作的琐碎和艰辛。
“累死了”————有时听到老师们的感叹声,特别是刚开学事务多,学校各项工作依次推开,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入学没走入正轨—————老师们累得够呛———但比起他们的困难我们所面对的又算什么呢?,我们的教学条件太优越了,我们应秉承他们的精神,做真正的教育者,和他们一样,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的一生。
平时我也很关心我的学生,时常为他们送去关怀和温暖,真正做到了做学生课上的良师,课下的益友,我也觉得我所做的足够了,认为自己是个合格的老师了,但与他们相比我做的这些还远远不够。
今后我将以他们为榜样,懂得教师不是惊天动地,不是轰轰烈烈,是一支粉笔书写两袖清风,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是倾其所有去爱。
我要大声说,我愿意做最亮的蜡烛照亮孩子们的热生之路,因为选择了我的爱,我就会爱我的选择。
最美教师观后感2近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最美乡村教师的感人事迹,看着那一幕幕动人的画面,聆听着他们感人的事迹,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被这些最美乡村教师的事迹深深感动的落泪了,他们是最美的乡村教师,他们用自己的故事诠释了太阳底下最光辉事业的真正含义,诠释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首先感动于他们对教育事业有着无比的敬业和执着。
最美教师观后感

最美教师观后感最美教师观后感19月10日学校组织我们班全体教师观看CCTV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观看《最美乡村教师》的过程中我一直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几乎是含着眼泪看完的。
“最美乡村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鼓舞了我。
在我抱怨学生素质不高的时候,在我工作疲惫喊累的时候,在不远的另外一个角落,还有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还有这样感人至深的故事,还有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人。
比起他们,我觉得自己工作在这样的乡村已经很幸福了。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形象,而对于乡村教师而言,这种光辉更加闪亮,更弥足珍贵!燃烧自己的能量点亮了学生的梦想,陪着学生成长,他们的确是最美的乡村教师。
我相信所有的人都被这些最美的乡村教师感动着,最美的背后是无私的付出,最美的背后是时刻为他人着想。
那些最美教师事迹的感人之处在于,他们心中都有那份对孩子的真挚而深切的爱,有爱的支撑才会有最美的情感,最美的事迹。
最美乡村教师都有美好的理想,那就是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守护乡村教育的基石。
据称,中国农村中小学生有6600多万人,这么多学生需要优秀的教师,需要优秀的教育,乡村最美教师从事的是最平凡却又非常伟大的坚守工作,传播文明,开启民智,使乡村教育薪火相传。
最令我感动的是那群年轻的特岗教师,乡村的风光虽然美,但很多地方的教学条件却无法与自然风景相比,条件很差,教学硬件奇缺,师资奇缺,面对困难,特岗教师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坚守,与学生相依相伴,呵护学生成长,克服了重重困难,把青春献给了乡村,献给了一群淳朴天真的孩子,放弃自己繁华都市的生活,放下自己在家仍是宝贝的身份,远离自己的亲人,正是他们的奉献才使一些乡村的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得到极大改善,一批批学生才得以从大山中走向外面的世界。
特岗教师教师怀着对教育的无比忠诚,对学生的无比疼爱,他们已然成了学生的哥哥、姐姐,他们最牵挂的是学生,学生最依恋的是他们,为了共同的梦想,师生成了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师生一起战胜了困难,战胜了孤独、寂寞,迎来了灿烂的明天。
最美教师心得体会

最美教师心得体会最美教师心得体会(15篇)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
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最美教师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最美教师心得体会1感人事迹,各不相同。
相同的是这些老师都有一颗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爱心,相同的是他们都是扎根贫困地区,以自己微博的力量试图通过知识改变孩子乃至贫困地区的旧貌,相同的是他们所为之奉献青春的讲台都常年存在于破旧不堪的校舍里,相同的是他们从事的事业都是其他青年哪怕一天所不愿干的职业。
朴实乡村教师的执着与博爱,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了可亲可敬的榜样。
我们应该学习最美乡村教师那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品格:首先我感动于他们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
这些最美乡村教师的物质生活极为匮乏,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他们都是凡人,他们也有妻子儿女,有生活的各种牵绊,当面对生活的种种诱惑也有内心的挣扎,但是当面对那一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他们毅然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岗位,在这样的环境下教书育人,坚持一年两年不困难,难得的是他们这样做了一辈子,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守护着知识的家园,这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他们在用自己的行动撰写者传奇。
其次我感动于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可以说他们把自己能够奉献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农村的教育事业。
好多老师把自己的收入也就是养家糊口的钱,都接济了自己的学生。
活着,就要活出自己的价值;活着,就要体现自己的价值;乡村教师们的坚守,照亮了农村孩子们的求学之路,也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心灵之路。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用自己的爱去扞卫自己的岗位,也想坚守着他们的爱,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整台节目给我传递着这样一种正能量,就是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在以后得工作中,我将以他们为榜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努力工作,甘做基础中的基础,争做基础中的塔尖。
用大爱谱写自己的人生,才活得有价值,到老时才不会因碌碌无为而悔恨终生。
刘秀祥 大山深处的守梦人

刘秀祥大山深处的守梦人作者:赵咏初来源:《中国新时代》2023年第11期从一个家境窘迫、背母上学的少年,成长为如今受万千学生尊敬的“灵魂工程师”,刘秀祥始终初心不改,为山区孩子点亮梦想,引导激勵他们朝着人生理想的方向一路前行。
忠与孝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支柱。
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的大山深处,有这么一个人,带母求学12年,如今报效家乡、教书育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忠、孝之义。
他就是望谟县实验高中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刘秀祥。
现在,走出大山又回到大山的刘秀祥,身上多了许多耀眼的光环: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最美教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两次入选“中国好人榜”、两次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而大多数人认识他、熟悉他还源于15年前,他背着母亲,一手拉着母亲的手,一手夹着巨大的编织袋上大学的故事。
而今,他翻越了生活的大山,将自己受过的苦,化作照亮他人的光。
背母求学自强不息1988年,刘秀祥出生于望谟县的一个偏远小山村。
刘秀祥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一家6口人虽然过得清贫,但也算其乐融融。
然而,在刘秀祥4岁那年,快乐无忧的童年戛然而止,他的父亲积劳成疾,因病去世。
家里遭受如此重大的变故,母亲接受不了打击,患上了间歇性精神失常,生活再也不能自理。
刘秀祥还来不及享受童年的乐趣,就被迫承担起照顾母亲的重任。
事实上,刘秀祥苦难的童年才刚刚开始。
10岁那年,他的哥哥姐姐们给他留下一句“照顾好妈妈”,便一去不返,杳无音信。
短短6年时间,这个家庭已支离破碎,只剩下刘秀祥和母亲相依为命。
年纪轻,体格小,刘秀祥种不了地,只能将自家土地转租,租金为每年500斤稻谷,这是他和母亲1年的口粮。
但这些粮食仅能维持温饱,母亲要看病吃药,根本拿不出钱。
刘秀祥小小年纪,就开始捡废品,跟着大人上山采药,独自承担起照顾母亲的重任。
被压上了生活的重担,刘秀祥却笃定: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最美乡村教师的心得体会5篇

最美乡村教师的心得体会5篇小小渡船,小小渡船,渡船就像一个摇篮。
日出时摇来满河的童话,日落时摇走彩色的梦幻。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最美乡村教师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
最美乡村教师的心得体会1前几天看了中央电视台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颇为感动,其中几个镜头令我看了之后久久留下思索。
其中一个乡村男教师说:“教师用左手写字也十分漂亮!”画外旁白:其实教师右手因患病已抬不起来!还有几个镜头也是如此。
另一个乡村女教师山村支教几十年如一日,每一天背着孩子淌水过河,冰凉的河水长期浸泡早已使教师的双腿患上了风湿。
教师不得不住着木棒背孩子过河。
年幼的孩子说:“教师,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我给教师带回汽车,飞机让教师坐着!”孩子天真纯朴令观者动容。
看了之后感动加心痛。
我们都明白根据以往经验,凡是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社会各界和当地政府必须会千方百计的为该校的办学努力改变教学环境和办学条件。
上节目的几位教师是幸运的,至少他们的付出会赢来社会的尊重和关注。
在中华大地上其实有千百万个乡村教师像他们一样在为祖国的未来孩子的明天,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默默地奉献,像蜡烛一样燃烧自我奉献青春。
因为心中有信念,有梦想他们甘受清贫,病痛而无怨无悔。
我想起了那句话“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那句话,多么感人至深。
那教师的苦和穷谁来管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在他最终一届执政时还债,还教育上的债!中国经济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可谓是飞速发展,此刻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实体。
在军事上我们已经拥有了航空母舰,不久会有我们国产的航空母舰,我们已经研制出了第五代隐形战机;在航空上我们已经具备了制造大飞机的本事能够和欧美竞争;在太空技术上神舟九号的飞天使我们成为世界太空技术的第三大国;北京奥运会的举行确立了中国体育大国的地位和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国家在这些领域的巨额经济科技的投入,可在教育上的投入呢在教育上国家投入还达不到国民经济的百分之二都不到,这也是温总理要还债的原因。
2023年刘秀祥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

2023年刘秀祥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2023年刘秀祥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1(804字)润物无声,正能量感染师生越是偏僻贫穷的地方,越需要优质的教育,也更加需要优秀的老师,从农村走出来的刘秀祥感同身受。
刘秀祥说,阻断贫困代际相传,核心就是教育。
如果一个贫困地区的娃娃能够通过读书走大山,那他的下一代命运就会不一样。
当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有思想、境界和格局。
“现在读书的孩子,未来要挑起这个国家发展的大梁。
如果老师没有思想、境界和格局,是无法帮助孩子们承担起这些重任的。
”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老师这个职业,刘秀祥认为,“自己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在望谟县实验高中,刘秀祥办起了工作室,主要进行教师组团式培训。
“工作室在今年6月开始动工建直录播室,目前已投入使用,计划每一期招25至30名学员,主要针对黔西南州德育教育相对薄弱的学校,负责德育工作的老师。
”“他是个很拼的人,是个很有激情的人,是个充满正能量的人。
”同事杨通鸿评价刘秀祥。
有一次,杨通鸿和刘秀祥一起查寝,发现一个学生没在寝室,便在校园内四处寻找。
找到学生后,刘秀祥并没有教训学生,反而给学生穿上棉衣,开口第一句就是:天气冷,先穿上衣服!“这样的方式瞬间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在我看来,这才是教育。
”杨通鸿说。
成风化人,润物无声。
刘秀祥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影响着老师和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刘秀祥极力反对“以分数论英雄”。
他认为,教育最根本的是树人,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而不是“立分树人”。
要通过正确的引导,为学生树立起正确价值观。
,望谟实验高中在校生2800多名,748人参加高考,318人本科上线,但刘秀祥丝毫不敢懈怠:“教学的路还很长,讲台上的每分钟都值得珍惜。
走好当下每一步,就是成功。
”2023年刘秀祥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2(640字)展示“伤疤”,激励学生相信梦想,刘秀祥“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举动被媒体广泛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成为流传广泛的动人故事。
从1998年到,从10岁到20岁,从初中到大学,从贵州望谟到山东临沂……10年时间,刘秀祥一边艰难求学,一边不离不弃地照顾母亲。
《最美乡村教师》家长观后感

《最美乡村教师》家长观后感《最美乡村教师》家长观后感徐德光、邓丽、宋玉刚、肖山、于贵勤、刘效忠、马复兴、陈万霞、吴金成、阿力甫夏?依那亚提汗。
这原本只是十个再普通不过了的名字,却在xx年的教师节变得家喻户晓。
是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让他们感动天、感动地,是他们为山村教育事业的伟大付出让他们为人们所景仰。
他们就是xx年最美乡村教师。
泪流满面观看完为他们颁奖的全过程,我深受感动。
我感动于他们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付出和无私奉献,感动于他们对学生最真挚的爱。
他们都是凡人,他们也有妻子儿女,有生活的各种牵绊,也会面临生活的种种诱惑和内心的挣扎,但是当面对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他们毅然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岗位。
可是乡村的物质生活条件极为匮乏,非常艰辛。
在这样的环境下教书育人,坚持一年两年不困难,难得的是他们这样坚守了一辈子。
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守护着知识的家园,在这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他们在用自己的行动撰写着传奇。
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我觉得那不过是一个好听的称呼,可当我看到为乡村教师颁奖的那些孩子们脸上绽开的笑脸,我才真正明白了园丁的内涵。
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是蜡烛,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别人。
以前我总是一笑而过,别傻了,现在哪里还需要这样的傻瓜。
可当我看到颁奖典礼上学生们泪流满面的与他们的老师拥抱,我才明白,那眼泪中包含的幸福与感谢,是对“傻瓜”最好的回报。
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还是不以为意,有谁见过灵魂?可当我看到颁奖典礼上那一个个因为乡村教师的付出而怒放的生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给老师最恰当不过的称呼。
最美乡村教师用自己的汗水浇灌了乡村的花朵,用自己的青春托付起了乡村孩子的未来,用自己的幸福带给了乡村孩子们希望,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着这一个个荣耀而神圣的称呼,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感动之余,我也在思考,我该做些什么?也许有时机,我也会走进大山,为乡村孩子做点什么。
现在我能做的就是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自己最诚挚的爱去关心每一个学生,教育每一个学生,多为教育好他们找方法,少为教育的不成功找借口,为学生点亮生命之灯,为他们生命的怒放奠定坚实的根底,为他们谱写生命的传奇开启一个良好的开端。
22、最美乡村教师、乡村医生、消防队员、感动中国、中国好人

最美乡村教师、乡村医生、消防队员、感动中国、中国好人时政背景:1、9月9日,在第28个中国教师节来临之际,由光明日报社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举行。
徐德光(贵州)、邓丽(湖北)、宋玉刚(西藏)、肖山(海南)、于贵勤(河北)、刘效忠(黑龙江)、陈万霞(安徽)、阿力甫夏(新疆)、吴金成(湖南)、马复兴(青海)10位教师,和以林子闳为代表的农村教育志愿者团体获得活动组委会授予的“最美乡村教师”称号,田育才等40名乡村教师被推选为活动“特别关注乡村教师”。
2、“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自10月22日启动,历时83天,跨越数十个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行程30多万公里,寻找乡村医生典型人物。
颁奖典礼于2013年1月13日进行。
居马泰(新疆)、钟晶(贵州)、李前峰(广西)、张振江(安徽)、洛松江村(西藏)、谢爱娥、何太瑜(湖北)、陈凡经(江西)、王布和(内蒙)、周月华(重庆)、邓前堆(云南)10位医生,获得活动组委会授予的“最美乡村医生”称号,马云飞等10名乡村医生被推选为活动“特别关注乡村医生”。
3、2013年3月20日,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2013年“寻找最美消防员”大型公益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
4、2013年2月19日,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揭晓,罗阳、林俊德、李文波、张丽莉、陈家顺、陈斌强、周月华艾起夫妇、何玥、高秉涵、高淑珍被选为年度人物。
5、2012 “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南阳邓州市彭桥镇彭桥村乡村医生曾伟、平顶山市郏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员马俊欣、开封退休教师李玉萍、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生李博亚、濮阳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二大队民警李权卿、郑州铁路局郑州车站离休职工左春秀、生前系驻马店市遂平县褚堂乡屈庄村农民李国喜、洛阳市伊川县鸦岭村农民胡发生、信阳市固始县往流镇邓圩村农民李守禄、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刘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美乡村教师刘效忠感人事迹:18个大学生的启蒙老师
“2012年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现场,来自黑龙江的2012年最美乡村教师刘效忠感人事迹引起了小编得注意,2012年最美乡村教师刘效忠感人事迹是不是也感动了电视机前的你?作为一个初中毕业生,能在条件艰苦的乡村学校30年坚持不辍,并且为这个仅有二十户人口的小村庄培养出18个大学生,真是让任何人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而最让人感动的是,当媒体曝光后,有企业赞助刘老师10万人民币,但刘老师却将10万元捐给了学校,此情此景,令人佩服并肃然起敬。
一切为了学生
看了相关报道,刘效忠老师初中毕业,临危受命成为西二屯下伸点的授课老师,从此以后,他努力学习知识,每个寒暑假、节假日,都骑上自行车到几十里外地镇子去学习,并校长、主任、任课老师全部一肩挑,开始了自己的带课生涯。
很多学生在说起刘效忠老师时,都会记得没到夏天发大水时,刘老师都会站在学校门前的那条河边,挽起裤腿将学生一个一个背过河,而这种习惯已经坚持了30年。
为了改善教学环境,刘老师还利用业余时间,自费把教室里的桌椅板凳修理好,让孩子们安心学习。
家人是后盾
刘效忠老师家里有老有小,但为了学校里的孩子们,他几乎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父母和妻儿。
作为他的妻子,虽然有怨言,但却理解他,承担了照顾家人老小的重任,并包揽了所有家务活,以便让刘老师将更多的心思和时间花在教学和培养孩子上。
一个都不能少
刘效忠所在的村子比较落后,很多家长不太重视教育,导致每年都有孩子辍学,为了让他们上学,刘老师作为班主任,却暗暗发誓绝对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并主动家访,说服家长让孩子读书。
正式凭借着这股热情和韧劲,在刘老师任教的30年中,他所在的屯子几乎没有不入学的适龄儿童并且没有中途辍学的,真正做到了一个都不能少。
其实,2012年最美乡村教师刘效忠感人事迹还有很多,而这一桩桩一件件的感人事迹,足以打动任何人。
作为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老师,却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可能对很多城市里的孩子来说,一个村子才有18个大学生,实在是少得可怜,但要知道,这是一个只有20户的小村子,只有一所很简陋的小学,只有一个初中文化的老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真是不容易。
作为18位大学生的启蒙老师,刘效忠老师的成绩可圈可点,也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