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18年第2届)》

合集下载

2018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形势展望报告

2018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形势展望报告

2018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形势展望【内容提要】 2017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呈现出稳健增长态势。

外部环境回暖趋势延续,供需两端整体韧性较强,产业景气度继续提振,外需复苏形成产业出口支撑力。

固定资产投资企稳加速,引资呈良好增长态势。

集成电路(IC)、新型显示强势稳增,通信设备智慧化变革迭代创新。

展望2018年,基于智能汽车、新型显示、高端服务器、智能手机发展对产业的提振作用,产业整体将延续10%到15%增长趋势。

新兴领域脉动频现,有望引领产业变革新势能。

与此同时,部分领域需警惕产能盲目扩张风险,有序竞争体系尚待构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领域核心硬件发展仍不完善,支撑配套能力有待提升;投融资困难与投资过热并存,产业投融资体系配置仍待均衡;新业态新领域野蛮生长态势凸显,预先研判与监管体系机制有待构建。

建议政府构建内外结合的有序竞争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新兴领域技术创新、助推供给侧改革,制定推动新业领域发展的精准政策体系、细化创新引领和放管结合程度。

【关键词】 电子信息制造业 发展形势 展望2017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宏观环境延续企稳回暖趋势,外需复苏利好出口,投融资加速,规模、效益均有所提升。

展望2018,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与宏观经济走势呈一致性趋势,内部动能持续提振产业景气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领域强势发力,通信设备智慧化变革打开增量空间,新兴领域亦将蓄力孕育产业势能递增阶梯。

新时代下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正站在高质量发展引领、新领域动能将释、由大变强的历史拐点。

2018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形势展望一、对2018年形势的基本判断(一)外部环境回暖趋势仍将延续,供需两端整体韧性持续加强回首2017:世界经济进入同步复苏轨道,中国经济延续企稳回暖趋势。

美国经济相对稳健,美联储启动缩表,欧洲于德国强劲牵引下走出经济周期底端,加拿大政府加息。

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外部环境改善、内需强劲,经济增长提速。

2018年5G产业链深度分析报告

2018年5G产业链深度分析报告
2018年5G产业链深度分析报告
内容目录
1. 基站结构的变化,带来射频侧 PCB 价值量增长 .................................................................... 7 1.1. 5G 基站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射频高频材料用量大幅增加 ............................................. 7 1.2. 5G 基站(宏基站)覆盖密度有望至少达到 4G 的 1.5 倍............................................... 9 1.3. 5G 技术演进,射频侧 PCB 空间测算 .......................................................................... 11 2. “电子系统之母”——PCB 产业 .............................................................................................. 13 2.1. 产能逐步转向国内,中国有望逐步实现高端替代 ........................................................ 15 2.2. 行业结构:内资 PCB 厂仍然中低端聚集,通信板有望率先实现高端突破 ................. 17 2.3. 上游:覆铜板材料分享 5G 行业附加值 ....................................................................... 20 2.4. 下游应用广泛,核心看 5G 基建带来的弹性................................................................ 21 3. 高频/高速覆铜板——5G 时代国产替代的成长逻辑 .............................................................. 26 3.1. 覆铜板的分类——复合及特殊基板空间最大,有望实现国产替代 .............................. 26 3.2. 中国覆铜板市场:5G 带来的高端国产化机遇,从周期走向成长 ................................ 30 3.3. 传统覆铜板:涨价基础仍然未变,周期性景气周期持续 ............................................. 33 3.3.1. 传统 FR-4 覆铜板:上游铜箔、树脂、基材成本占比大,行业周期属性明显 .... 34 3.3.2. 环保趋严+供给侧改革,行业门槛提高,优胜劣汰加速 ..................................... 36 3.3.3. 覆铜板集中度高于下游,覆铜板涨价并非简单的成本传导 ................................ 38 4. 高频高速 PCB 工艺要求提高,工艺+材料将瓜分 5G 天线主要附加值 ................................ 42 4.1. 高频高速材料研究要超前布局,“闭门苦练”方得绝世武功 .......................................... 44 4.2. 高频/高速产品盈利能力远高于传统板材 ..................................................................... 47 4.3. 5G 附加值将由掌握“材料技术”和“核心工艺”的公司共同分享....................................... 48 4.4. 5G 基站大容量、多通道要求,对背板、高速多层板的要求提升................................. 51 5. 5G 投资时钟——基站射频前端率先敲响 .............................................................................. 54 5.1. 罗杰斯:基础研究提前+细分领域并购,打造电子材料王国 ....................................... 56 5.2. 沪电股份:4G 周期蛰伏,5G 拐点将至 ...................................................................... 58 5.3. 生益科技:覆铜板龙头,引领 5G 高阶材料国产化突破 ............................................. 59 5.4. 深南电路:通信 PCB 龙头之一,布局封装基板和电子装联 ....................................... 61

2018年中国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分析及展望报告

2018年中国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分析及展望报告
2017 年, 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延续向好态势, 信息技术领域内需企稳回
暖, 外需逐步复苏㊂ 产业创新持续活跃, 投融资加速, 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步伐加快, 规模实现较快增长, 出口形势明显好转, 效益质量持续提升㊂ 展
望 2018 年, 我国信息技术产业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时期, 在国家供给侧结 增长点和新动能将引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㊂
图 3㊀ 2017 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分月增速
(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情况
1������ 业务收入及利润稳步增长
2017 年 , 我国软件 和 信 息 技 术 服 务 业 继 续 呈 现 稳 中 向 好 运 行 态 势 ㊂
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 5������ 5 万亿元 , 同比增长 13������ 9% , 较 2016 年提高 0������ 8
2������ 1 个百分点 , 比收入增幅高 1������ 9 个百分点 ㊂ 值得注意的是 , 第一至第四 上升态势 ㊂
个百分点 ; 实现利润总额 7020 亿元 , 同比增长 15������ 8% , 比 2016 年提高 季度利润总 额 的 增 速 分 别 为 9������ 6% ㊁ 14������ 2% ㊁ 15������ 6% 和 21������ 2% , 呈 逐 步
显著改观, 并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 3������ 5 个百分点, 在规模 设备行业出口增速较快, 出口交货值增速达 13������ 9% , 是 2016 年 3������ 4% 的 4

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中的占比达 41������ 4% ㊂ 分行业出口呈现良好势头, 通信 倍; 计算机行业出口交货值增长 9������ 7% , 与 2016 年的下降 5������ 4% 相比, 提高

2018年电子信息产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电子信息产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电子信息产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报告编号:2目录第一节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仍然薄弱,芯片发展迫在眉睫 (4)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利润率低,处于国际分工下游 (4)二、集成电路主要依赖进口,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 (4)三、中兴制裁为我国芯片发展敲警钟,中国芯需自强方能减少外部制约 (7)第二节政策支持,大基金一期助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崛起 (10)一、政策、资金支持逐步落地,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提速发展 (10)二、大基金一期投资在制造领域成绩斐然,晶圆代工产能产将爆发式增长 (15)三、借助国际并购,封测企业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23)第三节政策资金持续加码,大基金二期即将启动 (28)一、大基金二期有望向设计企业加大投资力度 (28)二、材料、设备亟待加强,保证产业自给能力 (32)三、促进上下游企业合作,塑造健康产业生态 (37)第四节全球半导体第三次产业转移,中国迎来追赶机会 (40)一、韩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成功离不开政府支持 (40)二、我国应当借鉴他国经验,积极迎接全球第三次产业转移机遇 (42)第五节行业景气持续回升叠加政策立体式加码支持 (44)第六节重点公司分析 (46)图表目录图表1: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产值高,但整体利润率低 (4)图表2:中国集成电路市场高速发展(十亿美元) (5)图表3:集成电路成为进口额最大商品 (6)图表4:我国集成电路销售额在大基金支持下提速 (14)图表5: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结构得到一定调整 (14)图表6:我国晶圆代工年产值快速增长 (16)图表7:全球foundry使用晶圆尺寸趋势(2004-2020) (17)图表8:目前我国12寸晶圆厂各企业产能占比 (18)图表9:全球IC封测环节各区域产能占比 (24)图表10:主要厂商的先进封装晶圆份额 (27)图表11:2010年-2017年国内IC设计环节企业数量 (30)图表12:2012-2017年国内IC设计环节销售收入 (31)图表13:我国半导体材料国产化情况 (33)图表14:全球前五大硅片厂商份额达90%以上 (33)图表15:我国半导体设备市场快速增长(单位:亿美元) (35)图表16:中国大陆将成长为第二大半导体设备市场 (36)图表17:IDM公司产业链 (38)图表18:集成电路两种业务模式:垂直一体化和专业分工 (38)图表19:集成电路的两次产业迁移 (40)表格目录表格1:中国国产芯片占有率情况 (6)表格2:美国针对中国制造2025发动贸易战的回顾及梳理 (8)表格3:我国多项政策扶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10)表格4:大基金部分投资项目汇总 (11)表格5:.地方成立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情况 (12)表格6:各领域主要投资成果 (15)表格7:截止2017年底我国12寸晶圆厂投产产能汇总 (18)表格8:截至2017年底我国12寸晶圆厂在建产能汇总 (19)表格9:我国12寸晶圆厂规划产能汇总 (20)表格10:我国12寸晶圆厂未来产能汇总 (21)表格11:我国未来12寸晶圆厂企业产能占比 (21)表格12:2017年全球前十晶圆代工企业排名 (22)表格13:国内外先进制造工艺对比 (23)表格14:大基金资金支持封测业情况 (25)表格15:2017年全球前十封测代工企业排名 (25)表格16:我国封测业龙头拥有先进的封装技术 (26)表格17:大基金投资IC设计企业概况 (29)表格18:2017年大陆前十IC设计公司营收情况及主营业务 (30)表格19:半导体材料分类 (32)表格20:2017年全球前十大半导体设备厂商排名 (34)表格21:大基金材料设备领域的投资情况 (37)表格22:两次产业转移中各国政府提供的支持及成果 (41)。

2018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

2018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

2018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2018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行业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生产和投资增速在工业中保持领先,出口平稳增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一、总体情况2018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6.9个百分点。

12月份同比增长10.5%。

2018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9.8%,增速比2017年回落4.4个百分点。

12月份同比增长2.0%。

2018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0%,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1%,主营收入利润率为4.51%,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9.1%。

12月末,全行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4.8%。

2018年,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4%。

12月份同比增长0.4%,环比持平。

2018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6%,高于制造业整体投资增速7.1个百分点。

二、主要分行业情况(一)通信设备制造业2018年,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2.6%。

主要产品中,手机产量同比下降4.1%,其中智能手机同比下降0.6%。

2018年,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6%,受上年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利润同比下降11.8%(2017年为增长38.0%)。

(二)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2018年,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4.0%。

主要产品中,电子元件产量同比增长12.0%。

2018年,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9%,利润同比增长20.6%。

(三)电子器件制造业2018年,电子器件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7.0%。

主要产品中,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9.7%。

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公报

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公报

2018年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公报2018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调整转型地重要一年。

面对国际环境新变化和国内经济运行新形势,全行业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地成果,产业发展呈现出生产较快增长、投资高位运行、外贸出口逐步趋稳、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地良好局面,为推动信息化发展和促进两化融合发挥积极作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地位不断提高。

一、产业地位保持领先,经济贡献日益突出(一>在工业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2018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投资增速分别高于工业平均水平 2.0和近20个百分点。

行业收入、利润占全国工业比重分别达到8.9%和6.1%,电子制造业在整体工业中地领先和支柱作用日益凸显。

b5E2RGbCAP(二>对国民经济地贡献日益加大2018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从业人员940万人,比2018年新增60万人,占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地4.9%。

上缴税金1245亿元,同比增长31.0%,增速高出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6.2 个百分点。

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1292.3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地31.0%。

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重要性不断提高。

p1EanqFDPw(三〉为信息化建设发挥有力支撑截至2018年底,我国手机普及率达到73.6部/百人,比2018年提高9.2部/百人;3G网络渗透率达到13.0%,比2018年提高7.5个百分点。

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其中手机上网用户占到网民总数地69.4%,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地彩电、计算机拥有率超过135台/百户和70台/百户,均比上年有所提高。

金融、电信、电力、能源和政府等领域地软件业务收入增势迅猛;信息技术对其他行业地渗透进一步深化,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工业节能减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及推动通信业转型发展等发挥积极作用。

DXDiTa9E3d(四〉全球产业大国地位不断凸显2018年,我国彩电、手机、计算机等主要电子产品产量占全球出货量地比重分别达到48.8%、70.6%和90.6%,均名列世界第一。

2018年电子信息产业调研报告-优秀word范文 (7页)

2018年电子信息产业调研报告-优秀word范文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电子信息产业调研报告导语:成功没有尽头,生活没有尽头,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对我们的考验没有尽头,在艰苦奋斗后我们所得到的收获和喜悦也没有尽头。

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电子信息产业调研报告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电子信息产业调研报告1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明显。

近几年,我市信息产业发展获得了明显进步,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但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近期,我们深进信息产业有关部分、企业,了解了信息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题目,提出了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建议。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以下:一、全市信息产业发展历史聊城市电子产业始于1968年。

1973年,全市有电子企业35家、产品20种。

xx年,电子产品市场竞争剧烈,盲目上马的企业因产品无销路而渐次被淘汰,电子企业减少到13家。

1978年开始,电子产业在调剂、改革、整顿、进步方针的指导下得到了较快发展,至1985年,产品有5大类39个品种,年产值150万元;至1996年,产品有45种,共完成产业总产值1676万元,实现利税217万元。

1998年至XX 年,阳谷电缆团体的光纤拉丝、通讯电缆、通讯光缆项目,高唐蓝山团体的液晶显示器、电极板项目,高唐天海电装项目、冠洲团体的稀士钕铁硼等一批电子信息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标志着聊城市电子信息产业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XX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产业总产值2.5亿元,同比增长62.2%。

十五期间,信息产业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利用。

XX 年,全市信息产品制造业资产总额5亿元,实现销售收进4亿元,通讯服务业实现业务收进13亿元,信息产业总收进完成16亿元。

信息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全市有范围较大的科技市场3家,从事计算机系统集成服务企业200余家,从业职员达4100余人。

2018年中国信息消费发展态势暨综合指数报告

2018年中国信息消费发展态势暨综合指数报告

2018年中国信息消费发展态势暨综合指数报告
日前,中国信通院发布《中国信息消费发展态势暨综合指数报告(2018年)》,报告显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

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信息消费作为新兴的消费领域,是创新最活跃、增长最迅速、辐射最广泛的经济领域之一,预计2017年规模达4.5万亿,对新时期提振国民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发挥着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18年第2届)2018年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延续上年的指标体系,包括产业规模、企业和产品竞争力、产业发展环境、产业效益、研发创新和产业机遇把握等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

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体系由全国、重点行业和分地区三个发展指数构成。

综合发展指数依据权威数据,搭建了能够展现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规模与效益、短期与长期、内生动力与外部环境的全面评价体系,对引导产业把握时代机遇、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显示,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效果进一步显现。

一、全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指数全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指数(简称全国发展指数)以2014年为基期,基期指数得分为100。

近三年全国发展指数得分快速提升,本届全国发展指数得分164.7,比上年提升30.2分,呈现加速增长态势(见图1)。

全国发展指数六个一级指标均有所上升,其中研发创新、企业和产品竞争力指标表现突出(见图2),对全国发展指数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9.2%和22.4%。

图1全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指数图2全国发展指数一级指标得分从2018年全国发展指数看,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产业规模指标增势平稳,对工业增长的贡献逐年增大。

产业规模指标得分101.1,比上年提升6.4分,主要得益于主营业务收入、出口交货值、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工业比重三个二级指标得分的增长。

2017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13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1.2%,比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

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4.2%,扭转了连续两年下降的不利局面,通信设备、视听设备、电子元器件等子行业的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均超过10%。

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7.2个百分点,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工业经济中的地位和贡献进一步提升。

图3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工业的比例二是企业和产品竞争力指标明显增强,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产品和企业竞争力、产业效益指标得分分别为147.6和124.9,比上年增长37.9分和3分,其中产品高端化和龙头企业数量两个二级指标增长明显。

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品持续向高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电视和智能手机占国内总产量占比分别达到63.4%和74.3%。

智能化升级带来产品附加值不断增加,多类产品平均价格提升,在统的358类电子信息产品中,有263类平均价格同比提升。

创新型数字化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智能家居产品、虚拟现实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新产品不断涌现。

与此同时,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主营业务收入40亿元以上的企业数量稳步增长。

华为、小米手机在全球出货量中的份额分别从2016年的9.5%和3.6%增至2017年的10.4%和6.3%,华为在高端手机市场影响力提升显著。

从产业效益看,2017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0.1%,增速比上年加快4个百分点。

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5.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行业人均创收和人均利税水平均增长10%以上,产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三是产业发展环境指标持续优化,固定资产投资活跃。

产业发展环境指标得分202.1,比上年增长23.6分,连续三年快速增长。

随着减税降费力度加大和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信息消费快速发展,产业投资环境、企业税收环境、市场消费环境等二级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2017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入三级指标得分191.2,比上年增长53.7分,其中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等细分行业投资增势显著;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投资额占制造业的比重升至11.1%,电子信息制造业对投资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为产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是研发创新能力指标大幅提升,产业基础和创新体系日益完善。

研发创新指标得分265.1,比上年增长83.3分,是全国发展指数增长的第一大拉动要素。

二级指标中研发投入快速增长达到144分,创新环境得分增长一倍。

产业从技术跟随向技术创新方向演进,创新活力进一步显现,企业对研发投入的重视程度增强。

在统企业中近60%的企业研发强度超过3%,其中集成电路材料和设备、无线和光设备及元器件、光电显示器件等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研发强度超过15%。

同时,国家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激励政策,进一步优化了产业创新发展环境。

2017年,我国在高性能计算机、集成电路、光通信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取得新进展,新型显示产品供应能力显著增强。

五是产业发展机遇指标逐步上升,产业融合持续深化。

产业发展机遇指数得分142,比上年增长15.1分,连续三年平稳增长。

智能硬件、应用电子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等二级指标得分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新兴产业快速增长,智能硬件产品不断创新,虚拟现实设备、智能家居产品出货量和产值同比快速增长,正在形成新的增长点。

同时,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向其他行业领域渗透融合,汽车电子等应用电子领域快速增长,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GPU、CPU、FPGA等集成电路企业重点布局车载芯片领域,在汽车产业链中的地位逐步上升。

面板厂商得益于车载显示产品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整车企业的一级供应商。

2017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数量从上年的42个增加至48个1,推动产业融合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有力支撑了两化融合水平快速提升。

二、重点行业发展指数选取手机和集成电路两个关注度高、对产业影响大的行业编制重点行业发展指数,以规模、竞争力、效益、环境和创新作为一级指标。

指标得分计算以2014年为基期,基期分数为100。

(一)手机行业发展指数本届手机行业发展指数得分为127.7,比上年略有下降。

2017年我国手机产量增速下降明显,产业规模指标得分出现较大幅度回落。

由于全球手机普及率处于高位,5G到来前用户换机周期拉长,手机产量增速从2016年的13.6%下降到2017年的2.2%,但是产品竞争力、产业效益和研发创新水平等产业发展质量指标提升明显。

图4手机行业指数得分变化情况从一级指标看,企业和产品竞争力指标、研发创新指标较上年实现了更快的增长,分别提升41.5分和25.6分;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提升0.5个百分点,产业效益指标得分由降转升;手机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占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比重连续三年提升,产业发展环境指标继续平稳增长。

表1 手机行业发展指数一级指标得分手机行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产品和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效益明显改善。

国产品牌手机高端机型出货量增长较快,平均价格较上年提升近300元,促进企业效益的提升。

手机龙头企业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出货量居前三位的华为、OPPO和小米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较上年提升4.4个百分点2。

二是手机企业创新活跃。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报告数据,从1990年-2013年,手机行业的专利占所有申请专利数的30-35%3。

作为全球手机产业主要生产制造基地,我国手机企业创新活跃,研发强度连续三年提升,2017年已超过3.5%。

2数据来源:IDC(二)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指数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指数得分为127.7,比上年增长8.9分。

五个一级指标中,企业和产品竞争力指标比上年提高37.5分,对行业指数拉动作用较大;产业发展环境以及研发创新指标比上年分别提高19.2分和12.4分,也有较大提升。

图5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指数得分变化情况集成电路行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终端需求带动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快速增长。

在智能化浪潮引领下,整机产业对集成电路需求不断加大,2017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20%4,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二是我国集成电路制造能力快速提升,出口稳步增长。

据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出口集成电路2043.5亿块5,同比增长13.1%;出口金额668.8亿6美元,同比增长9.8%。

三是集成电路企业实力逐步增强。

2017年我国在沪深港上市的集成电路企业数4数据来源: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5数据来源:中国海关量同比增加9.9%7,市值同比增长24.9%8;进入全球前50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数量从2009年的1家增长到2017年的10家9;封测龙头企业实力居全球前列。

四是集成电路产业投资活跃。

集成电路行业投融资与并购活跃,投融资环境明显改善,来自企业和民间的投资增多。

2017年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113亿元,同比增长27.2%。

五是产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2017年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利润总额达359.3亿元,同比增长9.3%。

六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目前,我国集成电路的品种和数量还不能完全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部分核心器件仍受制于人,行业基础研发投入仍不足,产业链协同较弱,需充分发挥市场规模优势,加大基础创新投入,加强上下游协同创新,进一步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三、分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指数分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指数(简称分地区指数)包括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与全国综合发展指数的指标体系保持一致,计算方法有所区别,通过灰色关联评价模型进行计算。

各单项指标设定2020年发展指数目标值为100分。

近几年各地区的指数得分均在1007数据来源:Wind8数据来源:Wind以内,由此可反映各地区产业当前发展水平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可对各地区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横向比较。

2017年分地区指数最高分78.6,最低分63.8,均分为68.6,比上年提升1.3分,均分以上省市12个(如图7所示)。

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连续三年处于前五名之内,其中浙江提升两名至第三位。

图6 分地区指数得分在平均分以上的省市根据分地区指数,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东部地区指数得分高于全国均分,中西部地区提升较快。

东部地区指数得分70.9,比上年提高1分,地区凭借传统规模优势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规模指标、企业和产品竞争力指标分别增长2.0分和1.7分。

中部地区指数得分67.8,比上年增长1.8分,地区创新政策密集出台,产品结构优化,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带动企业和产品竞争力、研发创新指标分别增长4分和1.8分。

西部地区指数得分67.2,比上年增长1.6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快,产业发展环境指标增长1.6分。

东北地区指数得分66.6,比上年增长0.4分,地区汽车电子等应用电子产业快速增长,两化融合指数进一步提升,产业机遇把握指标增长1.1分。

图7 分地区指数平均得分二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特征,部分地区重点产业发展规模明显增长。

集成电路和显示面板产业具有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特点,当前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聚集区,带动了当地产业规模增长,同时研发创新指标快速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