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名著阅读题

合集下载

高考试卷语文名著导读题及答案

高考试卷语文名著导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名著节选,完成下列题目。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以下节选自《红楼梦》,请结合作品分析下列问题。

(1)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什么场景?
(2)这段文字中的人物形象有何特点?
(3)这段文字反映了哪些社会现象?
二、答案
(1)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贾宝玉在梦中与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情感纠葛,以及贾宝玉对家族衰败的预感。

(2)这段文字中的人物形象有以下特点:
①贾宝玉:聪明、敏感、多情,对家族衰败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②林黛玉:聪明、美丽、多愁善感,与贾宝玉有着深厚的感情。

③薛宝钗:端庄、贤淑、稳重,与贾宝玉有着婚姻之约。

(3)这段文字反映了以下社会现象:
①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身份地位不同,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②封建家族的衰败:贾宝玉在梦中预感到家族衰败,暗示了封建家族的衰落。

③女性在封建社会的地位:林黛玉、薛宝钗等女性在封建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她们的爱情、婚姻受到种种束缚。

总之,《红楼梦》通过这段文字描绘了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情感纠葛,以及封建社会的种种现象,展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和思考。

2020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先进》篇

2020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先进》篇

2020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先进》篇根据要求,完成第13题。

(共5分)《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的许多对话,如《先进》篇:子路问:“闻斯(1)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2),故退之。

”注释:(1)斯:就。

(2)兼人:勇于作为。

请简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并说明此则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答案】三次回答内容:孔子说:“父亲和兄长还活着,怎么可以(不先请教他们)听到了就去做呢?孔子说:“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

”孔子说:“冉求畏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进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提醒他退让些。

”短文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

结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其不同的品质,给予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言语指导。

【考点定位】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

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点评】对文学名著知识的考查,是近几年高考的常考点,主要考查对课内文章和中外名著的理解。

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相关情节、主要的观点态度等。

平时复习时,要有一定的名著阅读量,对课文有总体的把握能力。

【参考译文】子路问:“听到就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做?”冉有问:“听到就做吗?”孔子说:“听到就做。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就做吗’,您说‘有父兄在’;冉求也问‘听到就做吗’,您却说‘听到就做’,我很疑惑,请问这是为什么?”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要鼓励他;仲由胆大,勇于作为。

所以要约束他。

”2020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第1 页共1 页。

【2020】高考语文名著练习题精选Word版

【2020】高考语文名著练习题精选Word版
“使人震动的巧事”指什么?为“减轻她的厄运”,涅赫柳朵夫做了哪些事?11.A陆逊 E 两个问题是姐姐关心的.12. 魏国内乱、黄皓、沓中屯田13.(1)指陪审玛丝洛娃一案(2)多次到狱中探望,并把她调到监狱医院;向枢密院上诉未果,又托人转告御状,最终成功;跟随她前往西伯利亚,并在途中将其调到政治犯队伍,还多次向她求婚,未果.。
E.“今天是咱们的结婚纪念日,好太太:这儿是十块钱给你在圣体节做路祭用.。你不是想了好久吗?得啦,你玩儿吧!你们就乐一下,痛快一下吧,你得保重身体.。噢,我多开心!”“你心中连女儿都容不下,怎么能在家里接待大慈大悲的上帝呢?”她激动的说.。“别……别这样.。今天起,不提那件事啦.。”“谢天谢地!欧也妮,快来拥抱你父亲,”她快活得脸孔通红的叫着,“他饶了你啦!”
D.乞丐王克劳班听说圣母院避难权将要结束,率领成千上万的巴黎流浪人和乞丐,前来攻打巴黎圣母院,营救大难临头的姐妹.。不明真相的卡西莫多死守教堂,他从楼顶扔下巨大的石条石块,不料砸死了克劳班.。卡西莫多明白真相后,痛不欲生.。(《巴黎圣母院》)
E.在押赴西伯利亚的途中,玛丝洛娃认识了一个叫西蒙松的政治犯.。西蒙松腼腆、谦虚而又意志力极强,为人也很正直.。这时,玛丝洛娃必须在西蒙松和聂赫留朵夫之间作出选择.。她不能接受所爱的人为她作出的牺牲,于是接受了西蒙松的爱.。(《复活》)
(2)看了查理的信,欧也妮欢喜得心都要跳出来了,觉得到处都充满了爱意.。她暗暗发誓,要忠实于他,永远爱他.。第二天,她将自己多年的积蓄交给了查理.。可是欧也妮没有想到的是,查理远赴印度后,她的爱却只是换来一厢情愿的等待.。
福州八中20xx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检考试语文试题
1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4分)
厦门禾山中学、石狮永宁中学、南安柳城中学、晋江英林中学联合考试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解析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⒈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调.度/宏观调.控降.解/降.龙伏虎搪塞./敷衍塞.责B.省.视/省.吃俭用拓.本/落拓.不羁纤.绳/纤.尘不染C.圈.养/可圈.可点喷薄./厚古薄.今重.申/老成持重.D.臧否./否.极泰来乐.府/乐.不思蜀屏.蔽/屏.气凝神【参考答案】B项“省视/省吃俭用,拓本/落拓不羁,纤绳/纤尘不染”。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考查要求识记字音,不要求拼写,重点考查声母和韵母,注意读音与意义的相关性。

【解析】延续近两年命题思路,完全落实在多音多义词的辨读上,应当说没有难度。

各组每对读音分别是A.diào/tiáo jiàng/xiáng sè B.xǐng/shěng tà/tuò qiàn/xiānC.juàn/quān bó chóng/zhòngD.pǐ yuè/lè píng/bǐng⒉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B.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

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

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参考答案】C A项“极端气象事件”后缺少成分“发生”致搭配不当;B项不合逻辑,“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表意费解;D项为滥用介词“由于”致使主语缺少。

全国通用2020_2022三年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9名著阅读(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通用2020_2022三年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9名著阅读(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通用2020_2022三年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9 名著阅读【2022】(2022·浙江·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子与人歌而善①,必使反之②,而后和之。

(《论语·述而》)【注】①善:唱得好。

②反之:再唱一遍。

1.概括说明第一则材料、第二则材料内涵的共性。

2.(1)在《论语》的记载中,孔子爱好音乐,音乐修养很高,如第三则材料。

另举一个有关孔子与音乐的例子。

(2)对第三则材料中孔子的做法进行多方面解读。

【答案】1.①这两则材料都反映出实质与形式的关系。

②仁是礼乐的核心,礼乐只是仁的外在表现,没有仁的礼乐徒具形式;礼乐的真正意义,不在于玉帛钟鼓等外在形式,而在于内在的根本精神。

2.(1)示例:①击磬(于卫)②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③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2)①修身。

“歌而善”,孔子不掩人之善,择善而从,体现“唯仁者能好人”。

②善学。

“反之”,唱得好就请对方再唱一遍,切磋琢磨,增进技艺。

学无常师。

③遵礼。

“和之”体现了孔子对他人的尊重,“礼以行之”,“依于仁,游于艺”。

④君子风范。

唱歌这件小事再现了孔子虚心谦恭的仁者形象,展现出孔子气象从容的君子风范。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

第一则材料的意思是:礼呀礼呀,仅仅说的是玉器和丝帛吗?乐呀乐呀,仅仅说的是钟鼓等乐器吗?孔子针对春秋时期权贵奢侈成风,礼乐流于玉帛钟鼓等形式而失去了原有的实质内容等现象,发出了深深地慨叹。

孔子教导人们不要专注于这些外在的形式而忽略了其实质。

在那样一个天下无道、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孔子希冀用礼乐教化重建良好的社会秩序,但缺少了这样的认识,以玉帛钟鼓为表现的礼乐教化就会成空洞的形式,没有了内涵蕴义,就不是孔子心中的礼乐了。

2020年【语文】真题和模拟:名著阅读-普通高校招全国统一考试卷(含解析)汇编版

2020年【语文】真题和模拟:名著阅读-普通高校招全国统一考试卷(含解析)汇编版

『真题试炼·引申模拟』『分项汇编·逐一击破』专题14:名著阅读【2020年高考】一、【2020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 不正确的两项是()A.《三国演义》中, 刘备与陆逊在猇亭交战, 诸葛亮得到消息后, 令人迅速在鱼腹浦摆下“八阵图”, 后刘备战败, 陆逊追击至此, 为阵所困, 可见诸葛亮足智多谋。

B.《茶馆》中, 常四爷在清朝灭亡后自谋生路, 凭良心做事, 却生活贫困, 晚景凄凉, 这说明一个动荡的社会难以让普通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C.《边城》中, 傩送二老一直喜欢老船夫的孙女翠翠, 但因为大老的意外身亡, 他压抑自己的内心, 没有进一步向翠翠表白。

D.《哈姆莱特》中, 奧菲利娅的哥哥雷欧提斯认为哈姆莱特地位高贵, 其意志并不属于他自己, 因此在去法国前叮嘱奥菲利娅不要轻信哈姆菜特的爱情盟誓。

E.《欧也妮·葛朗台》中, 老葛朗台在弟弟去世后, 为保全弟弟的名誉, 按照弟弟来信的请求, 给了夏尔路费和一批货, 让他远赴印度, 接受锻炼。

【答案】AE【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名著阅读的能力。

名著阅读考查, 考点大多落在主要人物、重要情节和主题理解上, 能力层级多为“识记”。

理解时要结合作品具体的情节、人物性格以及作品的主题、情节、环境等。

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 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 有时间时反复读, 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 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另外, 课下可以多读一些名著, 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A项, “诸葛亮得到消息后, 令人迅速在鱼腹浦摆下‘八阵图’”错误, 八阵图是诸葛亮入川时早就摆下的。

E项, “老葛朗台……给了夏尔路费和一批货”错误, 偷换概念, 应该是欧也妮资助夏尔一笔钱。

“接受锻炼”也不对, 只是把他打发到印度去了。

故选AE。

二、【2020年高考江苏卷】简答题。

(1)《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中, 众人联句, 起句为王熙凤所作, 她说, “你们别笑话我, 我只有一句粗话”, “就是‘一夜北风紧’”。

高中语文 名著阅读 真题汇编(含答案)

高中语文  名著阅读  真题汇编(含答案)

专题14:名著阅读【2020年高考】一、【2020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三国演义》中,刘备与陆逊在猇亭交战,诸葛亮得到消息后,令人迅速在鱼腹浦摆下“八阵图”,后刘备战败,陆逊追击至此,为阵所困,可见诸葛亮足智多谋。

B.《茶馆》中,常四爷在清朝灭亡后自谋生路,凭良心做事,却生活贫困,晚景凄凉,这说明一个动荡的社会难以让普通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C.《边城》中,傩送二老一直喜欢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但因为大老的意外身亡,他压抑自己的内心,没有进一步向翠翠表白。

D.《哈姆莱特》中,奧菲利娅的哥哥雷欧提斯认为哈姆莱特地位高贵,其意志并不属于他自己,因此在去法国前叮嘱奥菲利娅不要轻信哈姆菜特的爱情盟誓。

E.《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在弟弟去世后,为保全弟弟的名誉,按照弟弟来信的请求,给了夏尔路费和一批货,让他远赴印度,接受锻炼。

【答案】AE【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名著阅读的能力。

名著阅读考查,考点大多落在主要人物、重要情节和主题理解上,能力层级多为“识记”。

理解时要结合作品具体的情节、人物性格以及作品的主题、情节、环境等。

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另外,课下可以多读一些名著,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A项,“诸葛亮得到消息后,令人迅速在鱼腹浦摆下‘八阵图’”错误,八阵图是诸葛亮入川时早就摆下的。

E项,“老葛朗台……给了夏尔路费和一批货”错误,偷换概念,应该是欧也妮资助夏尔一笔钱。

“接受锻炼”也不对,只是把他打发到印度去了。

故选AE。

二、【2020年高考江苏卷】简答题。

(1)《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中,众人联句,起句为王熙凤所作,她说,“你们别笑话我,我只有一句粗话”,“就是‘一夜北风紧’”。

请结合这句诗简析王熙凤的形象。

(2)《社戏》开篇记述了“我”成年后在北京看戏的经历。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真题 语文试题(解析版+范文)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真题 语文试题(解析版+范文)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试题★祝考试顺利★语文I 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共11题)、非选择题(第7题~第11题,第13题~第14题,第17题,第20题~第21题,共10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好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禹疏理百川,班超投笔从戎,李时珍悬壶济世,林则徐虎门销烟……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

野火沃土,,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的奋斗史。

A. 以身许国多难兴邦不屈不挠B. 以身试险多难兴邦不卑不亢C. 以身许国一言兴邦不卑不亢D. 以身试险一言兴邦不屈不挠【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以身许国:把自己的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以身试险: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

指明知故犯。

此处主语是“志士仁人”,指他们挺身而出为国效力,故选“以身许国”;多难兴邦: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姜堰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考前指导
名著阅读题
一、试从人物关系角度分析高老太爷复杂的形象特征。

(6分)
参考答案:专制,软禁参加游行的觉慧等(2分);狠毒,逼死鸣凤(2分);略有温情,当生命走到尽头,终于同意放弃给觉民订的婚约,又和觉慧说了心里话(2分)。

二、《红楼梦》中谁出面试探鸳鸯是否愿意成为贾赦的小妾?结果如何?(6分)
参考答案:邢夫人(1分)。

鸳鸯用剪发坚决抗婚(1分),表示谁也不嫁(1分),表态一辈子在老太太身边(1分),贾母发话留住鸳鸯,不得打鸳鸯的主意(1分)。

贾赦只得作罢(1分)。

三、有人说刘备“伪善”,是“伪君子”,试举四个例子说明这种说法的依据。

(5分)
参考答案:三让徐州;携民渡江;怒摔阿斗;因为考虑同是汉室宗亲,不忍杀害刘璋;白帝城托孤。

四、诸葛亮是智绝的代表,同时,他也善于采纳别人的建议。

在平定南方和北伐中原前,他都采取了哪一位谋士的什么建议?目的分别是什么?(5分)参考答案:马谡(1分)。

平定南方采取的是攻心计,目的是彻底消除南方少数民族的反叛心理。

(2分)北伐中原采取的是离间计,目的是利用曹睿对司马懿的怀疑消除这个蜀中大患。

(2分)
五、曹操历来重视人才。

《三国演义》中“曹孟德败师淯水”中,如何体现曹操对人才的重视?(5分)
参考答案:刘备来投(1分),曹操采用郭嘉的建议(1分),接纳刘备,收买天下人之心(1分)。

典韦战死在与张绣的军事冲突中(1分),曹操亲自哭而祭奠(1分)。

六、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

凤雏是谁?请举与其有关的细节。

(4分)
参考答案:庞统(1分)。

献铁索之连环计,减少船体震动,使北兵如履平地。

(1分)被刘备安排至耒阳处理政务,每天无所事事,但一天之内处理了一个月的事务。

(1分)刘备取汉中,庞统从小路突袭,遇一地名落凤坡,中箭丧命。

(1分)
七、《红楼梦》第六十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中,五美指古代哪五位女子?(5分)
参考答案:西施、虞姬、明妃、绿珠、红拂。

八、《红楼梦》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中,贾母安排谁点戏?点了哪三部?(4分)
参考答案:贾珍。

《白蛇记》《满床笏》《南柯梦》。

九、《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中,刘备曾言:“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知味。

”这句话陈述的对象是谁,请简要概述情节。

(6分)参考答案:徐庶(1分)。

徐庶化名单福投靠刘备,击败曹军数次(1分)。

曹操得知,采用程昱计谋(1分),将徐母取至许昌(1分),又伪作家书,骗徐庶前来(1分)。

徐庶临行前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1分)。

十、贾府中被称作“玫瑰花”的人是谁?请简述两件体现其性格的事件,并分析其性格特点。

(5分)
参考答案:探春。

(1分)在抄捡大观园时,探春为维护尊严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体现了孤高的性格。

(2分)赵姨娘兄弟死了,探春按惯例给了20两银子。

赵姨娘表示不满,但探春坚持原则,并痛斥赵姨娘“没有脸面”“忘了根本”,体现她决断果敢的品行。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