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教学案设计:等值线图的判读技能
高考地理专题十一: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教案

高中地理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教案【教学内容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属于初中地理内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虽没有在明显的位置上提出,但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既是学习地理的工具,又是高中地理学习、历年高考频繁考查的重点知识,也是学习的难点知识,还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知识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可以预料到在未来几年的高考中,该部分内容将会继续以更灵活和新颖的形式出现。
因此,高中地理学习中有必要继续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达到其他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为学好高中地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设计思想】本知识内容的教学设计主要考虑到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要求,借助初中的等高线地形图这一知识的学习,拓展到地理学科中其它重要的等值线(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及等压面、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盐度线、等时线、等潜水位线、等积温线、等温度差线、等震线、酸雨等PH值线、等海底年龄线等等)的判读与应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情分析】本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学习了初中地理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和迁移。
但学生仅仅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还未能真正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及将等高线地形图应用到生产、生活中,也不能迁移到其它等值线的判读和运用。
【学习目标的确定】一、知识和技能1.能够熟练地在等高线地图上,读出某一地点的海拔、读懂等高距、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看懂示坡线。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正确判读地形名称、坡度陡缓程度。
3.能够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水系水文特征、气候特征;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进行人类活动的选址和选线。
4.能正确绘制地形剖面图,并能进行两种图的相互转换和对照。
二、过程与方法1.图示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的画法,加强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理解。
2.通过分析等高线的特点,引导学生对等高线的判读与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等值线图的判读课件

-23-
考点一 考点二
(4)判断地形剖面图 ①抓住几个特殊点——起点、终点、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 若剖面线穿越山脊部位,则对应剖面图中应成“山”状;若剖面线穿 越河流时,则对应剖面图中应成“谷”状。 ②判断两点间能否通视。
连接两点,先看两点之间有无山地、山脊等障碍物,如有则不可 通视,如无则再看两点之间是“凹形坡”还是“凸形坡”,若为“凹形坡” 则可通视。如图:
考点一 考点二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13-
第3题,根据“凸高为低”判断出河流所在地,潜水的流向总是垂直于 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画出潜水流向,可以看出潜水流 向河流,所以潜水补给河流水,A项错误。潜水补给河流水,说明河 流处于枯水期,水量小,所以河流挟带泥沙量较少,B项错误。长江枯 水期在冬季,气温低,苋菜生长缓慢,C项正确。此时为冬季,日落于 西南方向,观景台的影子在东北,与河流基本是平行的,D项错误。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12-
考点一 考点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解析 第1题,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陡,潜水流动 速度越快。①②③④四地中,②地等潜水位线最密集,所以②地潜 水流动速度最快,A项错误。潜水的流向总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 高水位流向低水位,所以②地潜水由东北流向西南,B项错误。根据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观景台到③地之间有一个山脊存在,所以③ 地看不见观景台,C项正确。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得知④ 地海拔为563~564米,④地潜水海拔为561~562米,根据“潜水埋藏深 度=地面海拔-潜水海拔”,得知潜水埋藏深度为1~3米,D项错误。第 2题,①地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不适宜发展种植业,A项错误。③ 地、④地潜水埋藏较深,土壤湿润程度较差,C、D两项错误。②地 在562米潜水位线上,海拔接近562米,所以潜水埋藏较浅; ②地等高 线相对稀疏,地形比较平坦,便于耕作,最适合种植苋菜。B项正确。
高考地理专项十一: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教案

高考地理专项十一: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教案【教学内容分析】等高线地势图属于初中地理内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虽没有在明显的位置上提出,但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既是学习地理的工具,又是高中地理学习、历年高考频繁考查的重点知识,也是学习的难点知识,依旧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知识点。
依照新课程标准,能够预料到在以后几年的高考中,该部分内容将会连续以更灵活和新颖的形式显现。
因此,高中地理学习中有必要连续在等高线地势图判读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达到其他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为学好高中地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设计思想】本知识内容的教学设计要紧考虑到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要求,借助初中的等高线地势图这一知识的学习,拓展到地理学科中其它重要的等值线(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及等压面、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盐度线、等时线、等潜水位线、等积温线、等温度差线、等震线、酸雨等PH值线、等海底年龄线等等)的判读与应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情分析】本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学习了初中地理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和迁移。
但学生仅仅学习了等高线地势图,还未能真正判读等高线地势图及将等高线地势图应用到生产、生活中,也不能迁移到其它等值线的判读和运用。
【学习目标的确定】一、知识和技能1.能够熟练地在等高线地图上,读出某一地点的海拔、读明白等高距、运算两地的相对高度、看明白示坡线。
2.在等高线地势图上正确判读地势名称、坡度陡缓程度。
3.能够利用等高线地势图判定水系水文特点、气候特点;在等高线地势图上进行人类活动的选址和选线。
4.能正确绘制地势剖面图,并能进行两种图的相互转换和对比。
二、过程与方法1.图示等高线、地势剖面图的画法,加强学生对等高线地势图、地势剖面图的明白得。
2.通过分析等高线的特点,引导学生对等高线的判读与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等高线地势图判读、等高线地势图的综合应用。
高考地理人教版专题复习学案:等值线图专题方法

2020 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专题复习:等值线图专题方法命题特色:图表包含地图、原理表示图、统计图、联系图等。
图像信息指各样种类的图像所供给的信息。
以地图为例,所供给的信息包含地物散布情况、符号及注记、经纬网、比率尺、图例等。
表格信息是指以表格形式体现的数字资料信息及数字资料的属性、类型、单位等信息。
专题方法:等高线图的信息获得方法典型例题:以下图为某湖泊地区地质结构表示图。
图中等值线为该地区 250 万年以来堆积物等厚度线。
据此达成以下各题。
(1)该湖湖盆形成主要因 ()A.风化侵害B.搬运堆积C.结构抬升D.断裂下陷(2)在外力作用下 ,该湖盆区的湖泊最简单形成陆地的是()A.甲B.乙C.丙D.丁分析 : 第(1)题,从图上看 ,该湖湖盆的形成既波及外力作用 (堆积 ),又波及内力作用 (断层的形成 )。
需要理解的是 ,先形成深湖盆 ,后发生堆积作用。
湖盆自己的形成与内力作用相关 ,而湖盆属于地堑区 ,因此为断裂下陷。
第(2)题,地势越低洼,堆积越明显(越明显说明高差越大),总的来说外力堆积会使地势较低地域与较高地域的高差变小。
图中甲地域等厚度线稀少 ,说明湖盆平展 ;堆积厚度较小 ,说明深度较小 ,故甲地最简单被泥沙淤积形成陆地。
答案 : (1)D (2)A等温线图的信息获得方法典型例题以下图表示海南岛 1 月和 7 月等温线散布 (单位 : ℃)。
据此达成 4~6 题。
4.依据海南岛气温散布特色推测,影响海南岛冬天与夏天气温散布的主导要素分别是 ()A.地形、降水B.纬度、地形C.地形、季风D.洋流、纬度5.图中甲地所在地区 ,1 月等温线发生曲折的主要原由是()A.地处河谷地带 ,河流向北注入大海B.深居岛屿内部 ,海陆热力性质差别大C.地形低洼且狭长 ,狭管效应较明显D.南下冷空气影响大 ,大海调理作用小6.与丙地对比 ,乙地 7 月均匀气温较高 ,其主要原由可能是 ()A.地形闭塞 ,大气保温作用强B.长久受人类活动影响 ,植被受到严重损坏C.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 ,夏天降水少D.沿岸有季风洋流流经 ,增温效应明显分析 :第 4 题,海南岛气温冬天大概南高北低——纬度要素 ,夏天中部高周围低——地形要素 ,即影响海南岛冬天与夏天气温散布的主导要素分别是纬度和地形。
高三地理专题2《等值线图的判读》教案

高三地理专题2《等值线图的判读》教案
专题二等值线图的判读
[知识梳理]
等值线图是中学地图中较为普遍的一种专题地图,常见的有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压线图等。
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
一、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形一般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缓坡、陡坡和洼地,但容易忽视的是利用等高线数值来判断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形类型。
(一)判读规律
1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数值(海拔高度)大致判断地形类型。
①海拔在200 米以下一般为平原。
②海拔在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 米为丘陵。
③海拔在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在100 米以上为山地。
④海拔在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部分十分密集,而顶部稀疏为高原。
2 .当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时,凡内高外低的为山顶,如图一中 A 处,凡外高内低的为洼地,如图一B 处。
3 .凡等高线重合,并用锯齿状表示的为陡崖,如图一中的 C 处。
悬崖的相对高度可用公式计算:(n-1)d≤H②D.③=④
6.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
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B.蒸发较高,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讲解:等高线值的判读(含答案)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等高线值的判读一、知识讲解等高线值的判读是以等高线为基础,综合题目信息对所求地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判读。
1、根据流水的方向判定。
水往低处流,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由高值流向低值。
2、根据示坡线判定。
示坡线也叫降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3、根据等高距判读。
等高距全图一致,结合图中所提示的信息,如海平面、某等高线高度等,进行综合分析,推算出所求地高度。
4、根据两地间的气温差判读。
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约为0.6℃/100m),可计算出这两地间的相对高差。
5、根据“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判断。
比如两条等高线之间,或闭合等高线的等高值相同,那么如果这两条线(或闭合线中间)比外圈的等高值小,那么之间的数值即小;如果这两条线(或闭合线中间)比外圈的等高值大,那么之间的数值即大。
6、根据公式法对相对高度的判读。
(1)如果能从等高线图上直接读出所求甲乙两点间的海拔高度。
则甲乙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两点之差。
(2)如过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为不确定值,可以根据公式计算。
H高—H低<∆H<H高—H低+2d,其中H高表示两点所夹等高线最高值的高程,H低表示两点所夹等高线最低值的高程。
二、例题分析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甲地处湖心岛,1~6为地质勘探队采集的样本岩石序列,其中1、3、4、6与2、5分别为两个不同时期的地层,且前者比后者形成较早,现旅游规划部门欲连接点2~5,修建玻璃栈桥。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湖心岛的最高点可能是( )A. 675米B. 650米C. 625米D. 600米2. 下列关于该区域的旅游开发思路不正确的是( )A. 陡崖处可开发成瀑布,盛夏时节观赏瀑布效果较好B. 陡崖处进行雕刻题字,内容高差不超过200米为宜C. 湖心岛的地质构造稳定性较好,可建大型游乐设施D. 行走于玻璃栈桥上无法观看甲处为起点的漂流项目【答案】1. C 2. D【解析】1.如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0米,湖心岛海拔最低处约为500米,最高点的海拔应当在600~650米之间,结合选项故选C。
高中地理等值线教案

高中地理等值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等值线的概念,掌握等值线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读取和分析等值线地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地理空间分布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等值线的定义及特点2. 等值线的绘制方法3. 等值线地图的解读与应用4. 等值线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等值线的概念、绘制方法及特点,等值线地图的解读与应用。
2. 难点:等值线的绘制方法,等值线地图的解读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等值线的定义、绘制方法和特点,等值线地图的解读与应用。
2. 演示法:展示等值线地图,讲解等值线的绘制过程。
3. 练习法:学生动手绘制等值线地图,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等值线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等值线概念、绘制方法、地图解读等内容的课件。
2. 等值线地图:准备一些等值线地图,用于展示和练习。
3. 绘图工具:如直尺、圆规、绘图软件等,供学生绘制等值线地图使用。
4. 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等值线地图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等值线地图,引导学生思考等值线在地理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等值线的定义、绘制方法和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等值线地图的解读与应用,让学生理解等值线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
4.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绘制等值线地图,巩固所学知识。
5. 练习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等值线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实例,分享心得体会。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等值线的概念、绘制方法和特点。
2. 强调等值线地图在地理学中的应用,提醒学生关注地理现象中的数量特征。
八、作业布置1. 绘制一幅等值线地图,可以是关于海拔、温度等地理要素的。
九、课后反思1. 学生对等值线的概念、绘制方法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读取和分析等值线地图的能力提高情况。
高中地理必修二《等值线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姓名
学段学科
高三地理
区县
学校名称
教学题目
等值线图的判读
所选教材
高中地理必修二
一、学习内容分析
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能够熟练掌握等值线的共同特征,并依据等值线的特征,总结出主要等值线的判读规律和方法;并能够简要分析造成各种等值线弯曲变形的原因。
4、判读读疏密程度
展示:中国某时天气图(等压线)
设问:比较A、B两地风力的大小?为什么?
(过渡)局部地区的闭合常有发生,在等值线图中如何去判读闭合区内数值的大小,这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5、读局部小范围闭合
展示:2012年全国新课标1(等高线图)
设问:1、A、B为什么会闭合?
2、A、B的数值范围是多少?
讲解:所谓等值线,就是在地图上把某地理要素数值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
示范:等地价线的定义。并总结出等某某线的表达式。
设问:什么是年蒸发量等值线?
(过渡)接下来我们来看这幅年蒸发量等值线图,判读出这幅图中有哪些共同特征?
二、等值线有哪些共同特点?
展示:图“年答。
学生开口回答问题,迅速进入课堂状态,同时课堂氛围很快活跃起来。
图表直观,内容丰富,比老师单纯的强调等值线判读在等值线专题中的作用效果要好。
组织
教学
等值线的概念
等值线的共同特点
等值线的判读技巧
图片
(过渡)这堂课我们围绕三个课题展开:
1、什么是等值线?2、等值线有哪些特点?
3、怎样判读等值线?
一.什么是等值线?
过程与方法:
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提高运用知识联系和迁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地理图表判读6.1 等值线图的判读技能【思维导图】类型一等值线图的通用判读【考例导悟】例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
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
据此回答1~3题。
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葫芦岛B.秦皇岛C.大连D.烟台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A.成本过高B.破坏环境C.资源量不足D.市场需求不足【主干精讲】1.等值线的共性特征(1)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
(2) 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可以相等(如河谷两侧相邻的等高线),也可以按周边地区趋势依次递减或递增;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间隔相等。
(3) 同一幅图上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不会相交不重叠(陡崖除外)。
(4) 等值线一般应是闭合曲线,在局部图中受图幅所限不一定全部闭合,但一定在相邻的多张拼接图中闭合。
(5)等值线弯曲度越大,其弯曲处的两侧变化越大。
2.等值线的判读步骤关注等值线图中特殊的地方,如等高线图中几条线交会的地方表示七看特殊陡崖,等压线非常密集且气压较低的环形区域可能形成台风(1) 找共性——等值线的共性是各类等值线中都通用的,特别是在分析不常见的等值线时是运用最多的一点。
(2) 求差异——同一幅等值线图中不同地点的数值、弯曲、走向、疏密等的差别及不同地点的等值线影响因素是考查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数值的大小往往被忽视,因此解题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迁移应用】等水压线是指水压相等的点的连线,在等水压线上各点的水压相等,即这些点上的水在水压作用下都可以升到同样的高度。
右图为华北局部区域某时期深层地下水等水压线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四地中水压最大的是A.北京B.沧州C.德州D.衡水2.天津的水压值可能是A.-8米B.-46米C.-35米D.-53米下图为1961~2004年我国宁夏暴雨次数空间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地点中,20世纪90年代前后暴雨次数变化最小的是A.银川B.西吉C.贺兰山D.麻黄山4.从图中可知,20世纪90年代前后宁夏暴雨次数空间分布的共同特点有①发生次数总体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②暴雨高发区位于南部六盘山东南麓③宁夏中部地区暴雨次数最少④暴雨主要集中在夏季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类型二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考例导悟】例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地形B.水源C.植被D.坡向2.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主干精讲】1.判断基本地形类型(下左图)2.判断河流特征(上右图)3.判断气候特征(1) 根据海拔信息(下左图)(2) 根据坡向信息(上右图)4.分析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地质条件→水坝选址、交通线路走向、农业布局、工业区和居住区布局【迁移应用】2018年11月3日,突发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体阻断了金沙江。
右图示意金沙江某段河流及附近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回答1~3题。
1.山体滑坡之前,河流①②段A.①处流向②处西南流向东北B.①处流向②处西北流向东南C.②处流向①处西南流向东北D.②处流向①处东北流向西南2.若堰塞体上游河流流量稳定,在堰塞体自然崩溃之前,①处水位变化为3.山体滑坡发生后,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滑坡处的相应等高线A.没有变化B.向高海拔处凸出C.向低海拔处凸出D.趋于平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有“千碉之县”的美誉,根据其功能,碉楼可分为要隘碉、烽火碉、寨碉和家碉。
该县的梭坡乡是碉楼最集中的地方,历史上,该乡家家户户争相修建家碉,它们多与房屋相连,其规模往往象征着主人的社会地位。
家碉一般有六七层楼高,外部由石块建造而成,内部由木材简易地搭建,历经千百年来的洗礼,许多家碉内部已破败不堪。
图Ⅰ为梭坡乡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Ⅱ为家碉景观图。
据此回答4~5题。
4.关于梭坡乡家碉功能的描述,最不可能的是A.战争防御B.彰显身份C.用于居住D.贮藏物资5.图Ⅱ中要隘碉分布最集中的位置是A.AB沿线B.CD沿线C.EF沿线D.GH沿线类型三等压线图的综合判读【考例导悟】例下图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推断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2.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A.冬至B.小满C.夏至D.立秋【主干精讲】1.风向的判断(1) 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2) 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3)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纬度越高,偏转角度越大。
2.风力大小的判断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3.天气特征的判读4.季节或月份的判断【迁移应用】1.右图为某日08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图示区域A.①地的风向为东南B.②地有大雾出现C.③地未来有强降水D.④地寒暖流交汇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不同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2~4题。
2.图中(a)时刻,台北的风向是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3.图中(b)时刻,北京的天气状况是A.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B.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小(a)5月6日14时(b)5月7日14时C.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大D.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大3.从图中(a)时刻到图中(b)时刻A.台北风力变大B.上海气压降低C.北京风向不变D.平壤气温升高类型四等温线图的综合判读【考例导悟】例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城市可能位于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B.40°N附近大陆西岸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D.40°N附近大陆东岸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主干精讲】1.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气温的分布受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等温线分布因此也存在差异,具体图文分析如下左图(注:m、n为纬度,m>n,t1>t2>t3>t4)。
2.等温线图的判读应用(上右图)(1) 判断南北半球根据数值递变方向,向南增加为北半球,向北增加为南半球。
如图中等温线自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
(2) 判断温差大小等温线密集,温差大;等温线稀疏,温差小。
如图中甲处温差小,乙、丙两处温差大。
(3 )判断季节(月份)遵循“高高低低”规律,如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大陆气温高,当地为夏季;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大陆气温低,当地为冬季;根据数值判断。
如图中数值较低,为冬季。
(4) 判断洋流流向、性质。
①判断洋流流向海水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即洋流的流向。
如图中丁处洋流向东北方向流动。
②判断洋流性质海水等温线凸向低值(高纬)则是暖流;等温线凸向高值(低纬)则是寒流。
(5) 判断地势起伏同纬度地区等温线数值较低或向高值弯曲处,地势较高,反之地势较低。
【迁移应用】下图为某地1月、7月等温线分布图(等温距为4 ℃)。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地1月、7月的温差可能为A.8 ℃B.12 ℃C.16 ℃D.20 ℃2.导致图中②地7月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A.洋流B.海陆热力性质C.地形D.冬季风3.图中R河的汛期可能出现在A.3~5月B.6~8月C.9~11月D.12月~次年2月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河流流向为A.自西北流向东南B.自东南流向西北C.自东北流向西南D.自西南流向东北5.导致图中①②两地等温线弯曲的因素分别是A.纬度、地形B.地形、洋流C.洋流、地形D.纬度、洋流【专题演练】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比例尺为1∶50 000。
读图回答1~3题。
1.该地聚落集中在A.①B.②C.③D.④2.图中区域与过境省道上跨河大桥的相对高度最大可能是A.59 m B.69 m C.79 m D.89 m3.“远处的地平线上,一轮太阳将要落下,西边的晚霞挥动着绚丽的纱巾,迷糊间,山坡的茅草都镀上了一片金黄色。
”该文来源于该地一位同学的寒假作文,下列四地中能看到文中景观的是A.①B.②C.③D.④地下水位指地下水水面的海拔,浅层地下水水位的起伏形势通常与该地地表一致且催生地下径流,而地下水埋深则是其相对于地表的埋藏深度。
下图示意苏州市2005~2015年浅层地下水平均水位与平均埋深。
据此回答4~6题。
4.苏州市地势A.西南高东北低B.东南高西北低C.西北高东南低D.东北高西南低5.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浅层地下水流速最快的是A.甲B.乙C.丙D.丁6.图中丁地的海拔约为A.5.2 m B.2.8 mC.4 m D.1.2 m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7~9题。
7.此时,北半球正处于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8.与②地相比,此时①地A.降水少B.风力大C.气温高D.气压高9.形成①②两地气候差异的原因是A.冬季风影响,①地气温低B.西风带影响,①地降水多C.夏季风影响,②地风力大D.副热带高气压控制,②地气压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家庭拥有汽车数量的增加,我国“堵城”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发展受到巨大挑战。
下图为某城市中心商务区(阴影处)向外四条主要道路在高峰时段行车时间等时线图(图中数字单位为分钟)。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最可能与主要住宅区连接的道路是A.甲B.乙C.丙D.丁11.下列交通方式,对解决“堵城”问题作用较小的是A.市区快速公交系统B.地铁C.高铁D.高架道路12.下面左图为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等积温线分布图(单位:℃),右图为该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单位:mm)。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说出该区域种植业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 分析甲农业区小麦单产高的自然原因。
(3) 分析乙农业区成为世界海拔最高的水稻种植区的原因。
13.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下面图甲为世界某半岛及附近地区等高线图,R地盛产地中海栓皮栎,生长缓慢,环境适应性强,其外层树皮是理想的软木塞原料。
栓皮栎栎炭火力强而耐久,是良好的薪炭材;皮质坚硬不易燃烧,是防火林的优良树种。
我国云南也有少量栓皮栎分布,欲大量引种地中海栓皮栎。
图乙为波尔图和巴塞罗那的年降水量资料(单位:毫米)。
(1) 根据材料判断R地地形类型并说明理由。
(2) 比较波尔图和巴塞罗那的降水差异并分析原因。
(3) 根据材料,简析并推断栓皮栎的生长习性。
(4) 评价大量引种地中海栓皮栎对云南省的生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