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经络本质已被中国证明之八:内证实验舍利子
经络的实质究竟是什么?

经络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在2013年1月31日'中国中医药报'第4版上发表了署名冯盛才的'能量传递系统理论揭示经络实质'一篇文章,引起了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强烈关注,有支持的观点,也有不同意的观点。
人类认识自然界包括人类自己的过程都是逐渐的,循序渐进的,虽然'科学'这个词是近代才出现的,但是科学研究是一直就存在的。
西医是科学的,实际上应该说西医大多数是科学的,中医也一样是科学的。
科学就是实事求是,就是依据事物的存在去探索其中的实实在在的关系规律。
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地积累,人类探索事物的关系规律就越接近事物本身。
人类探索事物的方方面面往往是有差异的,有从这方面探索,也有从另一方面进行探索,知识不断地积累,人类就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进步。
中西医学是在不同时间段,不同方面对于人体进行探索研究的总结。
我们评说中医药学应该从科学的不断地探索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
中医药学是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发展过来的,经络学说是中医药学理论的精华。
因为一时没有找到大家公认的实实在在的经络载体,到现在西医界不承认经络,中医界也只是谈谈经络而已。
我们研究经络要知道经络的概念是不断地发展的,这与中医药的其它不断地发展的概念一样。
叶天士在探索传染病方面就敢于实事求是,与上古的提法不一样。
他提出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在当时算是新颖的学术观点。
他提出了某些传染病的病原体是'温邪'传播途径是'上受',虽然他没有明确地指明这种'温邪'的本质是什么,是细菌?是病毒?更没有指明其分子结构怎么样。
但是我认为叶天士揭示了传染病的一些本质,如果有人继续发展叶天士的理论,就会逐渐发展成完善传染病的理论,因此我们把叶天士看成中国传染病的鼻祖,也许不为过分。
中医药的经络理论也是一样,需要不断地用科学的观点去发展完善,使其成为一种完善的经络理论。
郭东文:人体经络的实质是反物质

郭东文:人体经络的实质是反物质(2017-08-01 17:16:52)转载▼标签:郭东文分类:人体科学(他人)人体经络的实质是反物质人体经络的实质是反物质来源:《武当》作者:郭东文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成立了针灸学会。
我国古老的经络学说和针灸学都成了最热门的研究课题,对此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然而30多年过去了,对经络实质的研究却还没有明确的定论。
我认为以前研究不成的原因有二:一是现代科学发展有一个还未人知的缺陷;二是对中国传统科学文化重视不够。
从西方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是从局部逐步向整体发展的,实际上是一种经验科学,表现为事物经验的发展和变革,总是先进的事物淘汰落后的事物,在逐步的创造经验中又不断地革旧换新,一直达到科技的最先进水平,这就是现代科学发展的规律性。
现代科学的发展是可见、可听、可以捕捉、可以用数学方程描述、可以用计算机描绘等,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现代科学教我们学会了用眼睛观察事物,可事物的真理却往往不是眼睛所能够看到的。
中国古代先哲们通过实践提出的阴阳学说,从一开始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并以整体上进行描述,所以它是宇宙中的“真理”。
这种真理是永恒不变、独一无二的,这种真理只可供人们去验证,去遵循的,而永远不可能发展创造。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
阴阳学说的要点及其对解释人体的运用:要点一是,任何一种事物内部可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事物中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再分阴阳,如此类推,以至无穷。
在解释人体方面的运用,任何一个人内部又可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个人中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如此类推,以至无穷。
《灵枢·寿天刚柔》中讲:“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
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
总之,人体组织结构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部分之间,以及内脏之间,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
中国传统医药——经络学说

中国传统医药——经络学说中国传统医药——经络学说(组图)中医的经络,是指联系全身、运行气血的通路,它们纵横交叉,循行于人体内外,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
这一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只要想象着自然界的江河、湖泊、溪流,便不难理解。
1. 经脉:在经络学说中,将形如主干的纵向气血通道称为“经”。
其中最主要的是与各脏腑紧密相连的“十二正经”。
这些经脉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如环无端的循环圈。
各经脉的名称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相关脏腑之名、手或足、三阴三阳属性,例如:肺手太阴之脉、膀胱足太阳之脉等。
手太阴肺经图2. 经别:是经脉的主要分支,起到加强经脉与所系脏腑,及经脉间联系的作用。
古代医书中有关如何为孕妇施行针灸术的记载。
3. 络脉:是次一等的经脉分支,由此构成经脉间的横向联系。
大的络脉有15条;周身所布无数细小络脉,称浮络和孙络。
仿明版《十四经穴图》之“手阳明大肠经”图4. 奇经八脉:在《黄帝内经》将“十二正经”比作江河的基础上,《难经》复将此前文献中提到的其他一些“脉”比作自然界中蓄积江河之水的湖泊,谓之“奇经八脉”。
但后世对其属性的描述有根本性的改变,无论是医家还是习练武术气功者,都对其中位于人体正中线的“任脉”、“督脉”赋予了比“十二正经”更为重要的意义解释。
5. 经筋、皮部:《黄帝内经》将人体的筋、肉、关节等组织分别隶属于“十二正经”,谓之“十二经筋”;又将体表按十二正经的循行部位分为“十二皮部”。
二者虽非经络,但却是“十二正经”气血结聚、散落之处。
6. 腧穴:是气血出入、经脉交会之点。
但也有与经络无关的“经外奇穴”,或以痛为腧(有痛感之处便是穴位)的“阿是穴”。
这显然是源于针刺疗法与经脉学说的一体化。
现代解剖学并不能在人体上找到这些经络、腧穴存在的丝毫踪迹。
因此长期以来,中医的经络学说成为最具神秘色彩、最能体现自身特色,并受到当代科学家最多关注的古代医学知识。
尽管目前尚无法弄清经络现象的本质是什么,但也并非完全不能对其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完整word版)经络本质已被中国证明之六:关于经络的演化

经络本质已被中国证明之六:关于经络的演化六、关于经络的演化我们知道,自有生命的物体体开始出现时,它们就一直存在着与宇宙交通的生命活动中,所以可以这样说,自生物体伊始,经络就一直不断地存在于进化的历程中。
但是,只有在生物体演化到结缔组织出现后才拥有真正意义上的经络,严格地说这个时候也不能全称之为经络,只能谓之络脉,特别地这个时候指的是孙络一级以上的络脉。
而这个时候所谓的穴位也常指原穴。
在植物体里,这种情况还普遍地存在,而在动物体内,则由于高度进化的结果,情况则截然不同。
特别地,在人体内部,这种情况要复杂得多。
为了更好地研究经络问题,我们不妨返回经络演化的初期,研究一下当时的简单经络要容易得多。
根据生物进化的结论,我们知道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体最早演化出现的是胃,但这个时候所谓的胃其实包含了所有新陈代谢的特征,其功能包括吸收消化与排泄等等,这个时候的胃并没有被分化出来,我们姑且称之为原始胃吧。
而刚开始时并没有心脏出现,所以我们说经络与血液并不存在直接的关系。
而经络与体液中分不开的,只有那最早出现的细胞及其液体,即细胞液,这里主要指的是组织液。
因为后来人类高度进化了,出现了细胞液可分化为组织液和血浆两部分。
但很明显的是,这里的血浆是后来演化的结果。
而组织液或称细胞间液,是存在于细胞间隙的液体,包括淋巴液和脑脊液。
在细胞内液和组织液之间隔有细胞膜,在组织液与血浆之间隔有毛细血管壁。
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都有一定的通透性,水分和一切能透过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均可在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之间进行交换。
由于在组织液与血浆之间隔有毛细血管壁,所以组织液也血液之间其实就可以互为转化,这就是中医之所以称“气为血之母”的真正原因。
很明显这里所指的气就是组织液,而元气就是促使组织液生成的微波。
由于后来经络与血液之间产生了紧密的联系,所以在人体内部,每当论及经络时,就必须考虑血液的因素在内。
而这种情况在络脉中要明显得多。
因此,在研究络脉时,机体的微循环也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之一。
经络的本质,再一次清楚地告诉你,它能观察!

经络的本质,再⼀次清楚地告诉你,它能观察!经络学说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之⼀,它为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贡献,也帮助⽆数的患者重拾健康。
可它现在却得不到主流科学界的认可,因为科学家们所依赖的精密仪器始终没有观察到它,基于观察不到就不存在的理由,否定它是⼀种必然的事件。
不过,对中医来说,如果证明不了经络的客观存在,中医的科学性就⼤打折扣了!经络在中医学上⼀直是没有什么疑问的,《素问 经脉别论》中说:"饮⼊于胃,游溢精⽓,上输于脾,脾⽓散经,上归于肺,通调⽔道,下输膀胱,⽔经四布,五⾏并⾏。
“⼜如《钟吕传道集》中说:⼈⾝之中,阴多阳少,⾔⽔之处甚众,车则取意搬运,河乃主象于多阴,故此河车,不⾏于地,⽽⾏于⽔,⾃下⽽上,或前或后……。
“根据现代科学对⽔的研究,我们很容易知道,⼈体能量主要是靠⽔来传递的,所谓的经络就是组织液循环通道。
很多⼈可能会问,中国古⼈凭什么说经络是⼈体的组织液循环通道?要说明这⼀点,就必须了解中国古⼈认识万物的⽅法论——取象⽐类。
中国古⼈⼀直认为万物不仅由同⼀种物质组成,也由同⼀个原理⽀配,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万物在运动原理上的统⼀性,通过系统间的类⽐来认识万物。
有了这种⽅法论,我们就可以从宏观系统来认识微观系统,从可观察的系统现象来认识不可观察的系统现象,进⽽得到对⼤⾃然更本质的认识。
经络的本质就是中国先⼈通过⼈体系统与地球系统的类⽐得到的认识。
我们知道,随着⾃然变化,万物均有潮汐效应,但唯有⽔的潮汐效应最强,这说明⽔和⾃然之间存在某种共振,它可以更强烈地吸收⼤⾃然变化的能量,⾃然变化也主要是通过作⽤于地球上的⽔来影响地球的。
⼈是地球的⼀个缩影,⽔在地球表⾯占70%,在⼈体也占70%,⽽且其中的化学成分类似。
类⽐到⼈,我们就很容易得出⾃然变化也主要是通过作⽤于⼈体的⽔来影响⼈体的,⼈的众多⽣理周期就是⾃然周期在⼈体的⼀个缩影。
同理,地球上的能量循环主要是⽔循环,即海⽔蒸腾为云,风对云的运输,⾬雪的肃降,⼟地对⽔的汇聚,通过河流重回⼤海。
经络的骗局

经络的骗局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构建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石之一。
据《黄帝内经》记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说明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什么是经络在中医理论中,经络指的是人体内的通道和联络系统,最早以“脉”的概念出现,后演变为“经脉”与“络脉”等。
现行中医教材认为,经络的形态是管道与通路,功能是输送某些气态或液态的物质即气与血,也可能包括某些生命信息。
数千年来经络一直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黄帝内经》云:“凡刺之理,经脉为始”,并指出针刺的作用是“通其经脉,调其气血”。
经过历代中医不断演绎和推测,认为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经筋、皮部四部分组成。
经脉是纵行的主干,大多循行于人体深部;络脉是纵横交错的分支,循行于体表;经络系统网络今身并分布有众多的腧穴(穴位)。
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的联络系统,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联通脏腑、传导物质与信息,从而调节人体生命活动。
自现代医学传入中国以来,经络学说一直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既找不到具体的形态结构,也无法验证其具体功能。
中医界一方面依赖于患者的主观感觉来强调经络的存在,另一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寻找经络存在的客观依据。
在人体解剖学的层面上,人类已经进行了数千年的观察,逐步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认识。
已经清晰地了解到人体通道联络系统的形态结构,将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区分开来,并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生理功能。
在肉眼可见的范围内,人体结构早已被反复审视了数千年;在微观层面上,近几百年人们借助高倍显微镜也对人体进行了细致入微的了解。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认识从模糊的整体观逐渐微观细化,组织学与细胞学也应运而生,甚至直至分子和基因水平。
而中医的经络学说还停留在2000年前的认识水平,如果承认经络就是古人对人体通道联络系统的模糊认识是中医界无法接受的,这会导致中医的针灸、推拿、养生等疗法失去理论依据,甚至导致中医理论的全面崩溃。
浅谈经络实质

浅谈经络实质古人如何发现了经络,到目前为止,没有确凿的证据,因此有多种推测。
有人认为古人先发现了有治疗作用的穴位,然后按一定的线索将穴位联系起来形成经络,并逐步完善;有人认为首先发现经络现象,在经络的基础上发现穴位,以后又不断充实内容,形成经络系统。
虽然经络系统建立的立论依据不清楚,但从古代文献和现代针灸临床实践以及现代经络研究来看,经络系统可能是在对前人针灸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并通过推演的思维方法而建立起来的,并逐步完善形成经典的经络系统理论。
从中医经络联系内外的描述来说,经络应该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但由于古人对神经认识的局限性,古人认识到的经络和神经根本就不相同在古代理论中,经络本是营卫气血运行的通路,也就是说,经络是营养物质和防御因子的传输渠道,而只要有一点生理学知识的人,也知道机体营养物质和防御因子主要是通过血管和淋巴管系统传输的,而绝不会把经络同神经等同起来,可是,现在却有那么多科学家,运用着现代最科学的手段,孜孜不倦的在神经中找寻着经络的蛛丝马迹,这就是很耐人寻味的事情了.如果仅仅从把经络看作是营卫气血运行的通路的意义上说,经络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血管淋巴管系统是对的,但古人研究经络并不是以解剖方法研究的,而是来源于生活和临床实践中缜密的观察和理论上大胆的推理总结,所以经络学说的内容并不是描述的解剖上的血管淋巴管,而是记述的流行于经络之中的——“营卫”的循行和变化的整体规律,从这一点意义上说,经络和淋巴管血管并不相同,淋巴管、血管的走行也解释不了经络现象和经络学说的内容。
在机体的调控系统中,免疫与疾病过程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神经系统对各种感觉刺激调节,在人的生理调节中起主导作用;但是各种病毒、细菌的有害刺激神经是不能感知的,首先对它起反应的是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只是接受免疫系统的信号而已,所以在疾病过程中,当机体的整体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是免疫对整体的调控起主导作用,所以有人称呼免疫为“流动的大脑”,就是强调免疫在疾病调控中的主导地位。
经络本质已被中国证明之一:从气的本质说起

经络本质已被中国证明之一:从气的本质说起经络本质已被中国证明经络是什么,存在于人体何处?经络有哪些作用,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这些问题既是中外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老百姓非常想了解的奥秘。
至今,尽管有关经络的研究已取得相当的成果,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无论是实验研究,还是众多的假说论证,似乎存在于更大的迷团当中。
全世界这么多的科研人员花了那么多的时间,最终得到的结果却还是没有结果,这当中很明显出现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就是,他们的研究方向错了,要研究经络是不能停留在人体这个位置去钻牛角尖的。
中医讲求“天人合一”,我们又怎能忽略除了人体以外的东西呢?事实告诉我们,经络既在人体内,也在人体外,且与宇宙息息相关。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我们可以知道,宇宙中的物质与能量之间是可以划等号的,由于经络从属能量这一层次,而一般学者却在物质的曾面上寻找答案,显然是有点背道而驰了。
现在的经络研究就像“瞎子摸象”,都只是只看到经络本质的一面,现在,我们把这些零碎的信息综合起来,惊奇地发现:经络本质早已被中国所证明!声明:本论文为作者原创,转载时请说明出处,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作者简介:钟伟川,字知霖,广州中医药研究员。
有学术专著《发现中药》一书,该书目前由作者第一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施旭光教授作最后修正。
如想与作者交流请发邮件至acan159@126.com。
一、从气的本质说起要研究经络的实质,就必须要了解中医所论的气是什么物质。
中医气的范围比较广阔,至少包括: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如果按脏腑来分类,则又有肝气、肾气、胃气、胆气等等。
所以说,气的指代意义是很不明确的,但总的来说,中医所谓的气是指人体生化所产生的功能活动。
也就是说,中医所谓的气有其物质基础,但它所指代的却往往偏于功能活动。
以大自然的水与水蒸气为例,虽然二者的物质基础一样,但其功能却大有不同之处,前者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物质,后者则更偏向于能量的范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络本质已被中国证明之八:内证实验舍利子八、内证实验舍利子在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引用了祝华英道长的大幅论述,而这些论述却基于一直让很多人接受不了的实验:内视反观实验,又称内证实验。
当今的刘力红教授指出:“在传统文化里,存在很细微、很精深的‘内证实验’,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正是因为这个内证实验和理性思考的结合,才产生了传统文化,才构建了中医理论。
”明代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说:“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
”所谓内景即藏象,隧道即经络,返观者即指进行内证实验(修道)的人。
李时珍还在书中指出,某些经脉在常人是闭而不开的,只有修道达到一定程度的人才能体察到它的存在。
由此可见,内证实验是认识藏象、经络等中医学基本理论的重要方法。
至于远古时代,则更为推崇这种内证实验,没有这种认识,我们很难想象古人是如何认识与发展经络及其理论的。
但是,古人是如何拥有这种功能的呢?我们认为,古人也并不是每人都拥有这种功能,只有那些天生就能够与宇宙很好地交通的人才具备此能,一般称这种人为“经络人”,就连现代也有这样的人物,否则就只能依靠后天的修炼了。
论述到这里就不能不谈论一下佛门的舍利子。
因为内证实验属于一种方法,是虚无的,很难另人信服,但是,舍利子却是可见的实物。
由于舍利子的形成与经络及其能量有关,所以如果清楚舍利子的形成过程,相信大家必定会对中医这种古老的“实验”信服至极。
我们知道,佛陀释迦牟尼并没有刻意修炼什么气功,但是由于他时刻思考着宇宙万物的事情并亲身追求着宇宙的最基本法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在这样的反复磨练以及与宇宙交通的背景下,他最终是得道了,是能够与宇宙自由进行高层次的交通了,所以佛陀释迦牟尼逝世后,遗体经弟子阿难等人火化后,获得舍利子无数,被后人建佛塔以做永久性纪念。
其密度十分坚硬、晶莹闪光、色彩瑰丽、不轻易腐蚀,可以长久性的保存。
佛陀的舍利子是典型的代表,是开拓者的遗物,因此后来的许多佛家高僧遗体火化后也都出现过,形成了佛门独有的特色。
而在中国的古代,类似于佛陀的圣人大有人在,如老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从此就有了道教。
作为道教的道长,祝华英通过内证实验论证经络运行有什么不妥呢?正如科学家李约瑟所预言的那样,“经络之谜终将由中国人民自己揭开”,理由很简单,内证实验在中国。
舍利子经化验得之与胆结石、肾结石的化学成分相同。
因而前段时间人们就认为所谓“舍利子”是由于僧人平常生活简朴而形成的胆结石或肾结石。
这样的解析有点接近可笑的程度了。
稍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结石经高温后就与骨头一样化为灰烬了,否则,世上有这么多的人患有结石,但却没听说他们死后留下什么舍利子。
据物理特性的验证,舍利子是一种骨质结晶物,其形与一般晶体一样粒粒精莹通透且有光泽。
由此可知舍利子是磷酸钙、磷酸镁等等的晶体,它与胆结石、肾结石的关系就犹如钻石与石墨、水晶与硅土。
另外从人体产生的磁效应也可以进一步证实“舍利子”是晶体而不是一般的结石。
因为晶体中物质的排列方向一致,在外呈现出磁场;而一般的结石内物质排列杂乱无章,没有什么磁性。
那么,舍利子到底是怎样形成呢?我们知道,舍利子是磷酸钙、磷酸镁等构成的晶体,这明显是穴位富集Ca2+和Mg2+等离子所造成的。
由于能够与宇宙进行高层次的交通,使得其自身能量可比一般人强大很多倍,在这种人体较强磁场的定向影响下,Ca2+和Mg2+等离子逐渐定向排列而形成晶体微粒,晶体微粒累积后就形成舍利子。
其化学机理大概是这样的:由于NO产生了cAMP和cGMP,从而使细胞内有Ca2+、Mg2+和H3PO4浓度增加,分子间容易发生碰撞而产生Ca3(PO4)2及Mg3 (PO4)2。
再由于cGMP加强了视觉光信号传导,从而抑制了松果体的功能,使代谢逐渐减弱,这尤如PCR技术中的“退火”,再加上人体微磁场的定向影响,逐渐形成晶体微粒,晶体微粒累积后就形成“舍利子”。
从另一角度大家观察磷酸镁、磷酸钙这些分子中的原子核外电子分布都是氖型或氩型,即最外层电子只有s亚层与p亚层。
当这些物质在体内高速运输时(即细胞生化反应剧烈时),由于轨道的体积越来越小,s亚层与p亚层中的电子就由原来的相斥变为结合,形成超导。
这就是是经络呈现出超导性的根本原因。
舍利子的硬度,有较大的差异。
一般来说,修行者的层次越高,舍利子越硬。
释迦佛的舍利,坚固无比,以铁锤锤击,也不损分毫。
在雪域藏地,按密法修持者,得各种成就的较多,遗体火化得舍利子的也多,因为见得多了,便总结出规律来,共将舍利子分成五种不同的层次,较普通的舍利子藏语称为“让布哲”,用石头砸得碎,得道高僧的舍利称为“东”,意即坚不可摧,实际上也确实很硬,用石头砸不碎。
由此可知,越是能够与宇宙交通的人,其吸收与利用宇宙微波能量的能力就越强,所得到的舍利子由于不同程度的能量聚合所以出现不同的硬度。
由于舍利子含有宇宙的这种特殊的能量,所以使得修行次第较高的人,走近高僧的舍利塔,或靠近舍利子,就能有所感应;感觉较敏锐的人,静下心来,对舍利子也可有一定的体察。
你若有机会得到舍利子,从世俗的层面上说,它源源不断释放出来的能量,对调节人体健康有一定的或明显或不明显的作用。
其实不只是舍利子,就连水晶这样的晶体也能源源不断释放出能量来,从而对调节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当然,太多的能量也会因人体的不适应而产生祸害。
按照佛家的说法,佛家修炼重在修心,经过“戒定慧”的修持,即:守戒,使精气旺盛,入定,使意念专一,出慧,出现智慧明光。
相当于道家在“炼神”方面得到了成就。
然后佛家得慧光的高僧,用这慧光观照身体,即“神融炼后天精形”,就如同用火焰对铁矿进行回炉重炼,于是后天精形得到重新组合,如同碳经过强力压缩,形成了钻石(碳和钻石,都是相同的元素构成,只是分子结构不同而已)。
如果这种光融炼精形的情况非常深入,通常身体精形也会在光的核磁共振中同化为“光”,出现“虹化”现象。
不完全的虹化现象,往往伴随留下的一些零落的“舍利子”。
可以说,舍利子,是没有完全光化的象征,就如同炼钢炉里面,没有完全液化,还有部分固体留着。
因此,有舍利子,证明此人精神确实修炼到了出现慧光的境界,并且他的精神能内守于身体内,使身体的后天精形发生质变。
但没有舍利子的高僧,也很多,他们完全放下了身体这个皮囊,精神与更加精微的层面结合。
如果了解道家的成就方法,就会了解,有舍利子,能证明该人有成就,但没有舍利子,却无法判别该人的成就。
舍利子与道家金丹一样吗?回答是肯定的,他们只是从不同的方法修炼而达到同一效果的产物而已。
由于用“光”炼形骸,即后天精形,是非常困难的,例如火焰能烧纸张,但如果要烧铁块,那么需要的温度就要非常高。
因此,佛家真正能炼化形骸,或者虹化的,都是非常有成就的人。
但绝大多数人,一辈子恐怕很难做到这种程度。
佛家用神直接融炼后天精形,如同用小齿轮带大齿轮,非常的吃力,很多人一辈子螳臂撼车,最后留下几个舍利子走了,非常可惜。
道家找到了更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小齿轮制造一个大一点的传动齿轮,再制造一个更大一点的……这样小齿轮很容易就能带动大齿轮,运转起来。
这其实是很科学的传动原理,道家在身体领域的研究,确实有一定的亮点。
道家通过神气结合,由于气比后天精形精微,很容易就能出现“核磁共振”,但这还是炼气功的初级境界。
只有到精神出现“慧光”以后,炼丹才是可能的。
当出现慧光,用慧光寂照炼气,就会凝集先天真气,先天真气又能凝练出先天元精。
由于先天元气和先天元精,都是神制造出来的,因此就能结合成一个“身外身”。
从而有了自由,如果他想长生住世,就可以让先天元精跟后天精形结合,维持形态的完整;如果他想离开红尘俗世,就阳神出窍,脱体飞升。
道家通过神气的修炼,再造了一个“身体”,最后真正抛下了“臭皮囊”。
佛家结舍利子之前释放出的金光是很薄的,象一层保护罩一样,有一种合聚力;舍利珠不在身内,金光连成一片,中间有一些光点,光点旋转而成为舍利珠;到空定处时,舍利珠被融到一个禅定的境界,空下去之后,舍利珠回归,在身内相合而成为舍利子。
所以佛家炼舍利子的过程不是靠身内精气的转化,而在身外合化。
出舍利子之后,很快与本性相合,本性发现即是明心,就回到生命的本来之处,一切外缘俱都放下。
从此以后,不去念经了,也不去讲法了,需要闭关修持,也就达到炼神返虚的位置,在虚空之处温养本性。
道家通过三花聚鼎、五气朝元等方法也能达到这种境界。
五气朝元的炼法类似于体内的阵法演化;炼神圆满以后,那就是身外空间的阵法演化了。
如果大家对于以上解说感到有点形而上学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引入“等离子体”的概念以方便解说。
等离子体又叫做电浆,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及原子被电离后产生的正负电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它是除去固、液、气外,物质存在的第四态。
等离子体是一种很好的导电体,利用经过巧妙设计的磁场可以捕捉、移动和加速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可分为两种:高温和低温等离子体。
高温等离子体只有在温度足够高时发生的。
太阳和恒星不断地发出这种等离子体,组成了宇宙的99%。
低温等离子体是在常温下发生的等离子体(虽然电子的温度很高)。
低温等离子体体可以被用于氧化、变性等表面处理或者在有机物和无机物上进行沉淀涂层处理。
其实,人们对等离子体现象并不生疏。
在自然界里,炽热烁烁的火焰、光辉夺目的闪电、以及绚烂壮丽的极光等都是等离子体作用的结果。
对于整个宇宙来讲,几乎99.9%以上的物质都是以等离子体态存在的,如恒星和行星际空间等都是由等离子体组成的。
用人工方法,如核聚变、核裂变、辉光放电及各种放电都可产生等离子体。
1966年前苏联科学家基里安夫妇用“基里安摄影技术”发现了人体经络的存在。
起初,他们用这种方法来研究特异功能如何治病。
在高频场中拍摄的照片表明:特异功能者可以发出一种光,它随着发出者的注意力而变强变弱,接受者会感觉到一种灼热。
他们还拍摄了植物的照片:每一个叶片都能发出火焰,当叶片被剪掉2/3时火焰依然存在。
1953年,圣彼德堡的医学博士米哈伊尔. 库思米奇. 盖金看到了基里安拍摄的人体照片,很受启发。
人体可以发出无数红黄与蓝色两种成对的光线,而且呈现出很多亮点。
他联想到中医理论:人体有一种能,他按着经络运行,并可以在穴位处抽出。
盖金经过研究后发现这些亮点与5000年前的中医记载的穴位完全一样,那些光线的运行轨迹也与经络图吻合。
从而第一次证实了古老的中医。
阿拉木图基洛夫国立大学的科学家们将巨大的显微镜和基里安仪器连结起来,观察到了人体在高频场中的运动形式,他的表现形式是火焰和光。
1968年,W. 伊纽辛等博士宣布他们发现了这是一种能量体(等离子体),他有别于分子组成的自然体。
俄国科学界还有人通过实验提出:自然体被截去一部分,等离子体还存在(这就可以解释断肢的人为什么还能感觉到肢体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