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形态学
实验一 昆虫形态学观察

---------------------------------------------------------------最新资料推荐------------------------------------------------------实验一昆虫形态学观察实验一昆虫形态学观察实验(一)昆虫体躯的基本构造及头部的构造实验一昆虫形态学观察实验(一)昆虫体躯的基本构造及头部的构造一、目的要求:1、了解昆虫体躯的分节现象,以及附肢着生的部位;2、观察昆虫头部的基本构造;3、了解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及类型。
二、内容及方法:(一)昆虫体躯基本构造的观察:取飞蝗一头,使其头朝左,侧放在蜡盘内,用大头针自后胸插入,固定在蜡盘上,将盖在体背的复翅和褶叠的后翅拉开,分别用大头针固定在蜡盘上使两翅向上伸展而不遮盖体躯。
观察:蝗虫的体躯表面坚硬的表皮为外骨骼,它们的体躯和附肢都是分节的,体躯由 18 或 20 个原始的体节组成,各体节按其功能的不同又趋向于分段集中,因而构成了头、胸、腹三个体段。
头部:是由 4 或 6 个体节愈合而成的,头壳上已找不到分节的界限、头部着生有取食用的口器和感觉器官眼和触角,所以头部是取食和感觉的中心。
胸部:由三个体节组成,分节明显,分别称前胸、中胸、和后胸。
1 / 19这三个体节虽然不愈合,但彼此紧密结合,不能自由活动。
中、后胸的背侧各着生有一对翅,分别称为前翅和后翅,各节侧腹面各着生一对足,分别称前足、中足和后足,在中、后胸的两侧各着生一对气门,胸部是运动的中心。
腹部:由 8-11 节组成,分节明显,节与节之间,以节间膜连接;用镊子轻轻拉其腹末,可以伸缩,在腹部末端着生有附肢演化来的尾须和外生殖器。
在 1-8 腹节的两侧各着生有一对气门;气管系统通过气门与外界沟通。
腹部是消化、呼吸及新陈代谢和生殖的中心。
观察蝗虫后,再观察其它节肢动物,并注意进行比较。
(二)观察昆虫头部的构造:昆虫的头部是一完整的体壁高度骨化的坚硬颅壳,没有分节的痕迹,但是有一些与分节无关的后生的沟,沟内有相应的内脊和内突形成头部的内骨骼。
昆虫形态学-胸部特征观察

7、半鞘翅(hemielytron,复hemielytra):又称半 翅,其基部革质,端部膜质;如大多数蝽类前翅。
8、鞘翅(elytron,复elytra):全部骨化,坚硬,主 要用于保护后翅与背部;如鞘翅目前翅。
9、棒翅(halter):称平衡棒,呈棍棒状,能起感觉与 平衡体躯的作用;如双翅目后翅,捻翅目前翅。与膜 翅同源,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变成膜翅,如果蝇的后 翅。为翅型名称统一而改称棒翅。
R1后的室为R1室;当某一翅脉消失,命名时应考虑已消失的 脉名,如R3消失,R2后的翅室叫R2+3室。 • 如小室极多,不一定每翅室都予以命名,如蜻蜒、脉翅类中 。此外,在蜂类中又有中室、盘室、缘室等。 翅痣(pterositma):一些昆虫翅两端部前缘具1深色斑。
翅 的 适 应 与 变 化
基节窝
昆虫的足
(股节)
螳螂的前足
基节
胸
足
的
基
本基 类节
型
变
化
蜜蜂前足
胫节
基跗节
跗节
腿节
蜜蜂后足
转节 基节
胸足的基本构造
着生在侧腹面基节臼(或称基节窝),与侧板的关节: 仅与侧板的侧基突相支接的单关节构造; 同时与侧基突和基前转片相支接的双关节构造
昆虫形态学--头部【植物保护与病害防治】

二、昆虫的形状 细长、圆形、椭圆形、扁平
(二)体向: 1、头向 2、尾向 3、中向 4、侧向 5、背向 6、腹向 基部和端部、 外边和内边、前缘和后缘、 纵或长、横或阔
第二节 昆虫的体躯
一、体躯的分节和分段
环节---体节、附肢、骨片、节间膜
体节分别集合形成3个体段: 头部、胸部和腹部
二、昆虫的附肢
(二)触角的类型:
变化主要发生在鞭节部分 1、刚毛状 2、丝状 3、念珠状 4、锯齿状 5、栉齿状 6、羽状:双栉齿状 7、膝状: 肘状或曲肱状 8、具芒状 9、环毛状 10、球杆状 11、锤状 12、鳃叶状 此外,有些昆虫特别是其幼虫的触 角构造十分简单,有的呈退化状(如蝇 蛆);还有一些昆虫的触角属于中间类 型,或形状特殊,应根据具体情况进 行描述。
组成吮吸液体食物的喙。
四、舐吸式口器:
双翅目蝇类所具有 • 家蝇口器的上颚消失,下颚除保留1对下颚须外,其余部分也消失。喙由 基喙、中喙或喙和端喙3部分组成。
六、虹吸式口器:
多数娥类、蝶类 其上唇为一条很狭的横片。上颚消失,下颚的1对外颚叶
组成一个卷曲呈钟表发条状的吻。下唇退化,但下唇须发 达。舌亦退化。
七、刺舐式口器:
双翅目虻类 上唇较长,端部尖 上颚变宽成刀片状,端部尖锐 下颚的外颚叶形成坚硬细长的口针,端部有唇瓣舌变成一根较细的口针
八、锉吸式口器:
蓟马特有 上颚及1对下颚所形成的3根口针。 右上颚已消失或极度退化,不形成口针。左上颚发达,形成粗壮的口针, 是主要的穿刺工具。 因此这类口器的特点是上颚不对称,两下颚口针组成食物道,舌与下唇间 组成唾道。
一、咀嚼式口器: 最基本、最原始的类型 具有坚硬而发达的上颚,用以咬碎食物,并把它们吞咽下去。
昆虫形态学--胸腹部

数有减少的趋势。
• 腹节有发达的背板和腹板,没有发达的侧板 • 节间膜、侧膜
成虫腹节均由次生分节形成,后一节的前缘套叠在 前一节的后缘内。 腹殖系统的体外部分,是用以交配、授精、产卵器官,主要 由腹部生殖节上的附肢特化而成。
趾钩: 鳞翅目幼虫腹足末端生有成排的小钩,称为趾钩,是幼虫 分类最常用的鉴别特征。
翅的放置: 平放于后翅之上 或作屋脊状斜覆背侧
平 展
竖 立
第三章 昆虫的腹部
体躯的第3个体段
消化、排泄、循环和生殖系统等主要内脏器官即位于腹腔 内,腹部后端还生有生殖附肢---代谢和生殖的中心。
第一节 腹部的基本结构
一、形状:腹部多为纺锤形、圆筒形、球形、扁平或细长。
二、节数和分区
第二章
昆虫的胸部
运动与生殖的中心 胸部的分节
背板:前胸背板在各类昆虫中变异很大。
昆虫的足
一、结构:基节窝 成虫的胸足常分为6节
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
爪间突、爪垫、 爪垫、中垫
二、类型 步行足、跳跃足、开掘足、捕捉足、携粉足、游泳足、 抱握足、攀缘足
翅:觅食、求偶、寻找产卵和越冬越夏场所以及逃避敌害
第三节 腹部的其它附属器官
一、尾 须 由第11腹节附肢演化而成的l对须状外突物,形状变化较大 尾须上生有许多感觉毛,具有感觉作用。
幼虫的腹足 如蜉蝣目的稚虫,在第1-7腹节有成对的气管鳃,它 是由各节的附肢演化而成的。
鳞翅目幼虫通常有5对腹足,着生在第3 - 6和第10腹节上。 第10腹节的腹足又称为臀足。 膜翅目叶蜂类幼虫的腹足为6 - 8对,有的可多达10对。
• 翅脉: 翅面在有气管的部位加厚,就形成了昆虫的翅脉。 翅脉的主要作用是加固翅膜。 • 脉序或脉相:翅脉分支与排列形式。 • 早在1898年美国昆虫学家Comstock和Needham将昆虫的脉 序归纳成假想的原始脉序,这一命名系统被称为康—尼脉系 (Comstock—Needham system)。
2、第二章昆虫形态学(下)

五、昆虫的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与构2、交感神经系统
3、周缘神经系统
图 2100 昆 虫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二)神经系
统的基本构造 1、神经原 (neurone) 与神经反射弧
图2-101 昆虫神经原构造与神经反射弧
2、神经节(ganglion) (三)神经冲动的传导机理 1、基本概念 ⑴ 静止膜电位与动作电位(statical potential and action potential) ① 静止膜电位 ② 动作电位去极化 电位差 形成电脉冲
图2-56
翅的基本构造(仿Snodgrass)
2、翅脉
昆虫用来飞翔的翅为膜质,翅面上 有纵横交错的翅脉,翅脉实际上是翅面 在气管部位加厚形成的,对翅面起着支 撑、加固的作用,还与飞行时翅的扭转 运动有关。有的昆虫翅脉多,如蜻蜓、 蜉蝣、草蛉等。也有的翅脉稀少,如蝇 类、蚜虫仅有几根翅脉。每一类昆虫的 翅脉都各有其独特分布形式,叫脉相 (或称脉序)。
主要是尾须和外生殖器。
图2-79 蝗虫腹部
图2-80 蝎蛉、蜾蠃和泥蜂的腹部
图2-81 雌性昆虫产卵器构造(仿Snodgrass) 1.尾须 2.肛上板 3.肛侧板 4.第1产卵瓣 5.第二产卵瓣 6.第三产卵瓣 7.第1负瓣片 8.第二负瓣片 9.生殖孔 10.第八腹板 11.中输卵管 12.第 八腹板 13、14.间产卵瓣 15.受精囊孔 16.附腺孔
② 聚集信息素(aggregation pheromone) ③ 报警信息素(alarm pheromone) ④ 疏散信息素 ⑤ 标迹信息素(trail pheromone)
蚜虫的腹管(排出告警信息素的空口)
长管蚜
⑵ 种间信息素(allelochemics)
第一章 昆虫形态学

第一章昆虫的外部形态第一节昆虫纲的特征一、体躯的分节和分段昆虫的身体是由一系列的体节(Somite)所组成。
这些体节分别集合为三个体段,分别是头、胸和腹。
组成头的体节已经愈合不能分了,而每个体节上的附肢(Appendage)则特化形成口器和触角。
胸部三个体节分为前、中、后胸,这三节紧密相连,不能自由活动。
每节各具一对附肢——足;腹部11节,其附肢大部分已退化,并且依不同类群保留了一些附肢。
二、体面和骨化区昆虫的整个身体或每一个体节大体呈圆筒形,以肢基节为准,其上面为背面,下面为腹面,两侧着生肢基节的为侧面。
成虫的体壁大多硬化,称为骨化(Sclerotization)。
体壁的骨化不仅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支撑身体,而且着生肌肉,是重要的运动机械。
每个体节的骨化区为:背面的叫背板(Tergum),腹面的叫腹板(Sternum),两侧的叫侧板(Pleuron)。
这些骨板上常被褶和膜分割为许多块,相应的叫作背片(Tergite)、腹片(Sternite)和侧片(Pleurite)。
为了增强骨板的强度,同时也为了着生肌肉,在骨板上发生了一些皱褶,在表面上留下的褶叫沟(Suleus)。
沟下的陷入叫内脊(Ridge),向下伸达较长或分叉的叫作内突(Apodeme)。
这些Ridge和Apodeme 构成内骨骼(Endoskeleton)。
缝(Suture)是由两块骨片相接而留下的分界线。
在昆虫中可能仅“外咽缝和后颊缝”两条,但也不是真正的缝。
三、分节方式相邻的体节之间形成环状的凹褶(节间褶),可扭曲和伸缩身体,是与胚胎中的分节方式相一致,这种叫初生分节,其节叫初生节(Primary Segment).因体壁骨化而产生的分节方式叫后生分节,其节叫后生节(Secondery Segment),其以节间膜作为相邻体节的分界。
在后生节中,包含初生节中的节间褶,但节间褶已经骨化形成一条沟。
在背板中,该沟叫前脊沟,内方叫前内脊,沟前骨片叫端背片(Acrotergiye),沟后叫主背片。
昆虫的形态学

2、单眼
有些昆虫除复眼外,额区上部还生有1-3个单眼, 称背单眼。如椿象、蛾类有2个背单眼,蜂类有3 个背单眼,也有不具有背单眼的,如盲蝽等。 完全变态昆虫幼虫的头部两侧,一般各有1-6个单 眼,称侧单眼。如叶蜂幼虫的头部每侧各1个,蛾 类幼虫的头部每侧各6个。 单眼只有在一定的近距离才能成象,是近视的。
★ 胃毒剂—咀嚼式口器害虫(对刺吸害虫无效); ★ 内吸剂—刺吸式口器害虫; ★ 触杀剂、熏蒸剂—各类害虫。
第二节 昆虫的胸部
胸部是昆虫的第二体 段,是昆虫的运动中 心。 前胸—前足; 中胸—中足、前翅; 后胸—后足、后翅。
昆虫胸部的体壁高度硬 化,肌肉发达。各节发达程 度与足、翅发达程度有关。 昆虫的每一胸节,都由 四块骨板组成。在背面的叫 背板,两侧的叫侧板,腹面 的叫腹板 。此外,胸部骨板 又被一些沟和缝划分为若干 骨片。
纵脉:从翅基部伸到外缘的翅 脉。 横脉:横列在纵脉之间的短脉。 翅室:由于纵横翅脉的存在, 把翅面划分为若干小区,每个 小区称为翅室。 闭室:四周完全被翅脉封闭的 翅室称闭室。 开室:一边无翅脉的翅室称开 室。
3、翅的变异
适应特殊需要,发生变异, 最常见有以下几种:覆翅、 鞘翅、半鞘翅、平衡棒、缨 翅、鳞翅、毛翅、膜翅。
一、体壁的构造和特性
体壁由表皮层、皮细胞层和基底膜组成
表皮层由内向外依次是内表皮、外表皮和上表皮。
●内表皮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层,一般无色柔软,富有延展 曲折性。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几丁质。 ●外表皮是由内表皮外层硬化而来,化学成分主要为骨蛋 白、几丁质和酯类等。 ●上表皮是表皮层最外的一层,从内到外是脂腈层、蜡层 和护蜡层。
一昆虫基本知识与形态学

昆虫纲繁盛的原因
有翅能飞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有翅 的一类,也是动物界中最早有翅的一个类 群;飞翔能力的获得给昆虫在觅食、求偶、 避敌、扩散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鞭节各节向一侧突出,呈细枝状,形如梳齿,如雄性 绿豆象、雄性芫菁
锤状触角-Capitate antennae
鞭节端部数节突然膨大,形如锤, 如埋葬虫、瓢虫、郭公虫
棒状触角-clavate antennae
触角细长,近端部数节膨大,如球杆形状,如蝶类
Butterflies
Antlion
念珠状触角-Moniliform
昆虫体壁的作用
(1)支撑身体; (2)保护作用; (3)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4)防止外界微生物侵入; (5)防止外界有毒物质。
每一体段均有特殊功能?头上有口器眼单眼和复眼触角和其他感觉器官其内着生脑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胸部着生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是运动的中心?腹部含有许多内脏器官是内脏和生殖的中心昆虫纲的特征单眼触角复眼单眼一昆虫头部口器口器复眼复眼触角单眼触角结构触角沟antennagroovex285昆虫的外部构造不同类群的触角各有不同念珠状刚毛状锤状鳃叶状羽毛状栉齿状环毛状球杆状具芒状膝状丝状锯齿状丝状触角filiformantennae?细长如丝由基部到端部各节大致相同渐向端部变细如蝗虫雌蛾类丝状触角丝状触角刚毛状触角setaceousantennadragonflies?短小基部12节较粗鞭节纤细如蝉叶蝉蜻蜓羽毛状plumoseantennaemoth?鞭节各节向两侧突出形如禽类羽毛如雄性蛾类羽毛状触角羽毛状触角环毛状触角whorledantennamosquitoes?鞭节各节生有一圈细毛愈近基部者愈长如雄性的蚊等蚊子的环毛状触角栉齿状触角pectinate?鞭节各节向一侧突出呈细枝状形如梳齿如雄性绿豆象雄性芫菁锤状触角capitateantennae鞭节端部数节突然膨大形如锤如埋葬虫瓢虫郭公虫棒状触角clavateantennaeantlionbutterflies触角细长近端部数节膨大如球杆形状如蝶类念珠状触角moniliform?鞭节由近似圆珠状小节组成形如念珠如白蚁锯齿状触角serrateantenna?鞭节的各亚节向一侧突出成三角形整个触角形象锯条?雌性豆象膝状触角geninculateantennaeweevilsandants柄节特长梗节短小鞭节由大小相似的亚节组成在柄节与梗节间成肘状弯曲如蜜蜂象鼻虫wasp具芒状触角aristateantennahouseflies触角很短鞭节仅一节粗大其上生有一根刚毛状的触角芒触角芒上生有许多细毛如蝇类鳃片状触角lamellateantennascarabbeetle鞭节基部几节扩展成片形似鱼鳃金龟科触角沟antennagroovex285?复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