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病普查方法

合集下载

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实施方案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区林业和草原局和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市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__县林业局全面负责此次全县松材线虫病疫情集中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普查工作的相关事宜,并成立了 __县松材线虫病疫情集中普查工作领导小组,以保证这次普查工作的顺利完成。

__县松材线虫病疫情集中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长:副组长:成员:业务负责人:县林业和草原局负责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并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资金筹集和检查验收等事宜。

二、监测普查范围监测普查的范围为我县行政区域内的所有松林,不留死角。

采取踏查和详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重点风景名胜区〔寺庙〕、森林公园、国家级、省级交通干道沿线松林进行全面踏查;对人流、物流频繁,松材线虫病容易传播的较敏感地区及场所,包括城市公园、绿化用地、苗圃、交通〔铁路〕干道防护林,林区内电力、通讯建设工地、驻军营房、电视发射台、大型工程建设工地、城镇〔村庄〕及周围地区进行详细排查;对木材集散地及其包装材料经营单位等重点地带或重点部位周围的松林实施重点调查;对生产、使用、经营松木及制品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逐一登记备案工作;对外省调入我县的松材、制品、种苗及包装物加大复检工作力度,要求复检率100%。

三、日常监测〔一〕监测范围辖区内所有松树,重点是电网和通信线路的架设沿线,通信基站、公路、铁路、水电等建设工程施工区域附近,木材集散地周边,景区,以及松材线虫病疫区毗邻地区的松树。

〔二〕监测时间定期巡查辖区内松树,每月至少一次。

〔三〕监测内容调查是否出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取样鉴定是否发生松材线虫病。

〔四〕监测方法1.踏查。

根据当地松林分布状况,设计可观察全部林分的踏查路线。

采取目测或者使用望远镜等方法观测,沿踏查路线调查有无枯死松树,或者出现针叶褪色、黄化、枯萎以及呈红褐色等松针变色病症的松树。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2018年修订版)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2018年修订版)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为保护我国松林资源,保障国土生态安全,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指导各地科学开展疫情防治,切实提高疫情防治的整体成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疫情监测普查(一)日常监测。

1.监测范围。

辖区内所有松树,重点是电网和通信线路的架设沿线,通信基站、公路、铁路、水电等建设工程施工区域附近,木材集散地周边,景区,以及疫区毗邻地区的松树。

2.监测时间。

定期巡查辖区内松树,每月至少一次。

3.监测内容。

调查是否出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取样鉴定是否发生松材线虫病。

4.监测方法。

(1)踏查。

根据当地松林分布状况,设计可观察全部林分的踏查路线。

采取目测或者使用望远镜等方法观测,沿踏查路线调查有无枯死松树,或者出现针叶褪色、黄化、枯萎以及呈红褐色等松针变色症状的松树。

一旦发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应当立即按照本方案中有关要求进行取样鉴定,确认是否感染松材线虫病。

一旦确认感染松材线虫病,应当立即进行详查。

(2)遥感调查。

采取航空航天遥感技术手段对大面积松林进行监测调查,一旦发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根据遥感图像的卫星定位信息,开展人工地面调查和取样鉴定,确认是否感染松材线虫病。

一旦确认感染松材线虫病,应当立即进行详查。

(3)诱捕器调查。

适用于松材线虫病非发生区林分的监测,严禁在疫情非发生区和发生区的交界区域使用。

在媒介昆虫羽化期设置诱捕器引诱媒介昆虫,将诱捕到的媒介昆虫成虫活体在室内剪碎后进行分离鉴定(或者经过培养后鉴定),确认是否携带松材线虫。

一旦发现携带松材线虫,应当立即对设置诱捕器的林分及周边林分进行详查。

(4)详查。

详细调查疫情发生地点、寄主种类、发生面积(以小班为单位统计,不能以小班统计发生面积的以实际发生面积统计,四旁松树的发生面积以折算方式统计)、病死松树数量、林分状况,以及传入途径和方式等情况,并对病死松树进行精准定位,绘制疫情分布示意图和疫情小班详图。

调查病死树数量时,需将疫情发生小班内的枯死松树、濒死松树一并纳入病死松树进行调查和统计。

乡村松材线虫病外业普查实施方案

乡村松材线虫病外业普查实施方案

乡村松材线虫病外业普查实施方案乡村松材线虫病外业普查实施方案根据松防指【20**】2号《关于做好20**年全县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及时、准确查明我乡范围内有无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切实做好我乡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普查工作准备1、当地森林资源情况及分布图和林相图。

2、历年松材线虫病调查情况。

3、当地主要交通干线的分布情况,当地生产、经营、使用松木及其制品主要场所。

4、调查表格。

5、样本采集用具主要是直径3厘米左右的手摇钻、油锯、刀、样本包装袋、标签等。

6、人员劳保用具。

二、普查技术要求1、时间要求:普查从9月2日开始,9月30日之前完成整个普查工作,并上报普查报告。

2、普查范围:普查范围为全乡所有松材线虫病寄主植物分布区和辖区各建设工地。

乡重点预防区内、公路沿线、通讯基站、农网改造区域以及电力设施附近的山场的重点监测点。

同时对生产、经营、使用松木及其制品的主要场所也要进行全面检查,普查率要达到100%,并认真填写外业调查小班登记表。

3、外业踏查:根据当地松林分布的特点,涉及具体他查路线。

主要用目测方法查找有表现无松材线虫病典型症状的病株。

可以根据以下判断:(1)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出新芽的松木,(2)有天牛危害的痕迹,(3)目前已出现死亡现象的。

4、取样数据标准:在每年发病的林班内,对可疑病树的取样标准为:10株以内全部取样;10株以上的,根据其分布情况,先抽取10株,再抽取可疑病树总数的1%——5%调查。

对踏查时发现的表现松材线虫病典型症状的植株按上述取样数标准取样,取样本尽可能在树干中上部截取厚2厘米左右的'松木圆盘部位。

取样时要注意先把取样部位的树皮剥净,选取靠近蛀道。

蛹室的部位,用直径3厘米左右的手摇钻钻取少量木屑(不少于10克),要钻到树心。

将钻取的木屑或圆盘用塑料袋装好,贴上标签,注明编号,同时填写相关表格。

5、枯死松树清理。

在普查中发现濒死、枯死松树,要登记造册(火烧木单独统计),注明其死亡时间、地点和原因等,发现一株,清理一株,取样一株,同时做好死树清理档案记录,以备检查。

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实施方案为切实做好X市区松材线虫病监测调查工作,保护X市区森林资源安全,根据《自治区森防总站关于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工作的通知》(X林检发[X]X号)要求,现就做好X市区的普查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通过开展普查行动,全面掌握我市松科植物的分布、种类、生长状况,松木制品的使用以及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情况,为进一步有效监测、防控打好基础。

同时,加强对林业植物检疫法律、法规的宣传,抵御外来带有松材线虫病等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林业植物及其制品的流入,保护我市林业生态安全,促进林业“双增”目标,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普查时间X年6月5日至X年6月12日。

三、普查方式本次普查采取线路踏查和样地详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四、普查内容1、对市区内的油松、樟子松及白皮松等松科树木进行踏查,重点查看有无枯死树,或针叶褪色、黄化,或呈红褐色等症状。

2、对枯死、褪色或黄化的松树重点检查是否有松褐天牛的产卵刻槽、排粪孔、羽化孔、蛀孔、蛀道。

3、对松木及其制品重点检查木材是否有蓝变现象。

4、对枯死、黄化或褪色的松树要查明枯死原因,要将是否是松材线虫病作为首要原因考虑。

5、对疑似松材线虫病的要及时取样、分离鉴定,并上报结果,建立调查档案,实行跟踪监测。

五、普查范围1、对市区各类公共绿地的松科植物进行踏查,重点踏查的路线包括:X、X、X林地。

2、对经营、使用松木及其制品的单位进行检查。

重点检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X广电、X电力等企业使用的电缆盘、光缆盘等松木制品。

3、对涉木加工企业进行检查。

重点检查X木材交易市场、木材加工、经销企业、家具生产商及使用木质包装箱的企业和商户。

六、工作要求1、加强领导,强化组织。

为确保本次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专门成立了以主管副局长X为组长,森防站站长X为副组长,X 等技术人员为成员的普查工作小组,负责整个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解决普查工作的遇到的各种问题。

2、提高认识,增强防范。

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与防治技术

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与防治技术

第4期(总第412期)2024年4月农业技术与装备AGRICULTURAL TECHNOLOGY&EQUIPMENT No.4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与防治技术梁涌(北流市清水口镇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537409)摘要为了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疫情的发生,对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与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

提出应根据松材线虫病的发病特点,先从监测范围、监测时段、监测的内容、监测方法等方面制定监测普查方案,再从取样方法、分离鉴定等方面确认疫情和疫情详查,最后根据疫情情况从检疫检验、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4方面进行防治,从根本上控制松材线虫病的扩散。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普查;防治中图分类号S763.18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4.04.042Surveillance Survey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Liang Yong(Qingshuikou Rural Construction Comprehensive Service Center,Beiliu537409,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occurrence of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the surveillance,survey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were discussed.It is suggested tha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a surveillance and general survey plan should be formulated from the aspects of surveillance scope,monitoring period,monitoring content and monitoring methods,then the epidemic situation should be confirmed and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 the epidemic situ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sampling methods,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and finally,according to the epidemic situation,control should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quarantine inspection,physical control,chemical control and biological control.Fundamentally control the spread of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Key words: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epidemic;monitor;general survey;prevention and cure松材线虫病是最具危险性和毁灭性的一种松树病害,它传染快、致病力强,可防、可控但不可治,被称为松树的“癌症”,是国家重点防控的森林病虫害之一。

松材线虫病监测调查及检疫检验技术

松材线虫病监测调查及检疫检验技术

松材线虫病监测调查及检疫检验技术做好松材线虫病重大疫情监测普查是有效预防其传入的基础和首要环节。

通过监测调查,一是在林间可以初步判断枯萎的松树是否为松材线虫病的症状,二是对枯萎的松树进行取样、培养、分离、镜检进行室内鉴定,最终确定是否为松材线虫病所致。

一、松材线虫病的症状松材线虫病的发病高峰期一般在8~9月份,从表现出针叶变黄、到树脂分泌减少甚至停止至死亡约1个月至1个半月时间。

在松林中一般是优势树先发病。

由于松材线虫病的潜伏侵染以及不同松树的抗性差异等原因,一些松树仅部分枝条表现出感病的外部症状,枯死的针叶在小枝上下垂倒挂,当年并不脱落。

二、常年监测以县(市、区)为单位,以乡镇林业站和林场为基本单元,组织专、兼职监测人员在树木生长季节,随时对重点地区附近松林进行巡查,凡发现松树患有感病症状,立即取样分离鉴定,发现松树异常枯死现象要立即报告。

三、定期调查由县级以上森防检疫机构于每年秋季10月具体组织实施。

要求对县级行政区内的全部松林实施全面调查。

重点调查交通沿线、风景区、木制品生产和使用单位(木材加工点、木材市场、建筑工地、仓库、通讯塔站、电站、电视塔、光缆、电缆架设区和一些厂区)等人为活动频繁地区附近的松林,特别是曾经从疫区调入松木及松木制品(如电缆盘、垫木、设备包装及铺垫材料等)地方的松林。

四、检疫监管各级森防检疫机构要全面开展从松材线虫病疫区调入松木及其制品(含电缆盘、光缆盘、包装箱等)的检疫宣传工作,主动与电力、电信、机电、医疗卫生、科研机构等签订复检协议,要求其在调入前登记、调入后告知,并及时做好复检,合格后方可分散使用。

要重点对公路、铁路、电力、电信、采矿等工程建设中调入、存储、使用的外来松木制品(如电缆盘、光缆盘、包装箱等)进行检疫巡查,严格查验《植物检疫证书》,复检确认是否携带松材线虫病疫情。

对违法调入的,要依法进行严肃查处,对调出地森防检疫机构行政不作为行为要及时进行告知,并按规定层层上报。

工作方案:县林业有害生物越冬期调查和松材线虫病春季普查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县林业有害生物越冬期调查和松材线虫病春季普查工作方案

××县林业有害生物越冬期调查和松材线虫病春季普查工作方案为提前作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的各项防灾减灾准备工作,准确地预测、预报我县的森林虫害发生趋势,掌握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及发展分布动态,为我县××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将林业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为确保××年林业有害生物越冬期调查和松材线虫病春季普查工作顺利进行,成立××县林业局有害生物越冬期调查和松材线虫病春季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森林植物病虫害检疫防治站,××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同志负责具体办公。

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编制调查方案、开展外业调查和内业资料的汇总整理、标本制作、拟写调查报告等。

各乡镇(街道办)林业站负责组织干部职工和乡镇护林人员完成本辖区内的林业有害生物越冬期调查和松材线虫病春季普查工作,县森林植物病虫害检疫防治站负责技术指导、样品鉴定及资料汇总上报。

二、时间安排(一)有害生物越冬期调查时间1.外业调查阶段:从××年3月1日至3月15日;2.内业资料汇总阶段:××年3月16至3月18日。

(二)松材线虫病春季普查时间1.外业调查阶段:从××年3月25日至4月15日;2.内业资料汇总阶段:××年4月16至4月18日三、调查范围和调查对象为提前作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的各项防灾减灾准备工作,准确地预测、预报我县的森林虫害发生趋势,掌握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及发展分布动态,为我县××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将林业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一)调查范围全县所辖区域内的有林地、苗圃、交通沿线、风景区、电力、通讯基站、大型企业和建筑工地等,重点是设在各乡镇的固定样地。

松材线虫普查监测技术规程

松材线虫普查监测技术规程

松材线虫普查监测技术规程松材线虫是松树枯萎的主要病因,它的繁殖和传播能力极强,给松林生产和森林资源保护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对松材线虫的普查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为规范松材线虫普查监测工作,制定本技术规程,以期提高松材线虫普查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适用范围本技术规程适用于对松材线虫进行普查监测的工作,包括采集样本、识别、统计和分析等。

三、采集样本1. 样本的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采集,应涵盖松林不同地段、不同生长阶段、不同树种、不同树龄和不同树径等因素。

2. 采集方法(1)取样点的选择:在松林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地或样线。

(2)取样数量的确定:样本数量应根据松林的面积和密度合理确定,一般为每公顷10-20个样地或样线。

(3)采集方式:采用削皮法或钻孔法进行采集。

(4)样品保存:样品应保存在密闭容器内,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四、识别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识别,确认是否为松材线虫。

识别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观察样本是否有松材线虫危害的典型症状,如树皮开裂、松脂流出等。

(2)观察样本内部是否有松材线虫幼虫、成虫、卵等存在。

(3)观察样本的寄主、损伤部位等特征。

五、统计和分析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松材线虫的分布范围、密度等指标。

统计和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采集到的样本数量和面积计算出松材线虫的密度。

(2)根据样本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分析松材线虫的分布规律。

(3)对不同地段、不同树种、不同树龄、不同树径的样本进行分析,得出松材线虫的偏好和分布情况。

(4)对不同年份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比较,分析松材线虫的变化趋势。

六、结论根据对采集到的样本的识别、统计和分析,得出松材线虫的分布范围、密度、偏好和变化趋势等结论,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材线虫病普查方法
1 调查组织与责任
1.1 县级负责组织普查人员,确定责任区,具体实施调查,样本初步鉴定。

1.2 市级负责参加重点区域调查,复检可疑样本,抽查核实县级普查结果,并对可疑新疫点进行复查。

1.3 省级负责督察与技术指导,新疫情发生区样本检测、认定及疫情上报。

2 调查围
各级组织普查单位所在地行政辖区所有松林。

重点是:交通沿线、风景区、厂矿、松木制品生产和使用单位(木材加工点、木材市场、建筑工地、仓库、驻军营房、电视机及配件厂、纺织机厂、通讯站、基站、电站、电视塔、光缆和电缆架设区)等人为活动频繁地区附近的松林,特别是与疫区比邻地带、曾从有疫情分布的国家或地区调入松木及松木制品(如电缆盘、垫木、设备包装及铺垫材料等)的地方。

3 调查时间
每年春季3-4月和秋季9-10月份开展两次全面普查。

4 调查容
查明发生分布地点、围、树种、发生面积、病死树数量,确定疫情分布边界,绘制疫情分布示意图、疫情分布详图。

5 统计标准
5.1 松材线虫病症状:
5.1.1 针叶逐渐变为黄绿、黄褐、红褐色,整株萎蔫枯死或部分枝条萎蔫枯死,针叶当年不脱落;
5.1.2 树干部多数有松褐天牛产卵刻槽、侵入孔;
5.1.3 树脂分泌减少、甚至停止,材质干枯有蓝变。

5.2 病株率:在发病面积,按病株数除以松树总数乘以100计算,即:病株率=病株数/松树总株数×100。

5.3 危害程度
5.3.1 纯林以病株率为指标,轻微一病株率低于0.1%、中等一病株率O 1%--1%、严重—病株率高于1%。

5.3.2 混交林用发病围涉及的小班面积、比例、病死树数量几个指标表示。

5.4 发生面积
5.4.1 纯林以小班为单位进行统计,无小班区划的以实际面积统计;
5.4.2 混交林折合成纯松林面积统计。

5.5 疫情发生点:有疫情发生的乡(镇)、国有林场。

5.6 疫情发生区:疫情发生点所在的县(市、区)。

6 调查准备
6.1 各级组织、实施普查的单位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6.2 有关资料及常用工具和仪器
a)行政区划图、森林资源分布圉。

b)松林区的小班卡片。

c)发生区松材线虫病疫情分布现状图。

d)周边地区疫情发生情况、与疫区交往情况资料。

e)调查表格(表1、表2、表3、表4、表5、表6)。

f)望远镜、手摇钻(钻头直径10 -15㎜)或电钻、锯、斧或砍刀、塑料袋、标签、记号笔,生物显微镜、解剖镜、玻璃漏斗、乳胶管、止水夹、离心机、培养箱、培养皿等。

7 调查方法
7.1 踏查
根据松林分布的特点和到当地访问乡镇林业员、农户等,初步了解本地松树死亡情况,设计具体踏查路线。

7.2 详查
在踏查中,发现可疑松树,应以林业小班为单位作进一步详查。

7.2.1 抽样
7.2.1.1 抽样对象的选取
7.2.1.1.1 对发现的枯死、濒死松树首先排除其它死亡原因(如人畜破坏、森林火灾、冻害、水渍及其它病虫害等)。

7.2.1.1.2 查找是否表现松材线虫病典型外部症状
7.2.1.1.3 抽取尚未完全枯死或刚枯死不久的优势木(针叶呈黄绿或黄褐色,尚未完全枯萎,树皮尚未脱落,材质尚未腐朽)。

7.2.1.1.4 抽样时可考虑以下因素:
a)7-8月份病植株陆续表现感病的外部症状,9-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出现典型病死树最多),从出现初期外部症状至整株死亡约2周。

b)在林分中一般是优势木先发病。

C)由于环境条件、接种线虫量、抗性差异等原因,一些松树仅部分枝条表现感病外部症状,这种现象在混交林中表现的尤其明显。

d)濒死树的针叶在小枝上下垂倒挂,当年不脱落。

e)不应将树干部有无松褐天牛危害状作为判定的必备条件,对不同时期出现的病死树应区别对待。

7.2.1.2 抽样数量
在一个小班,可疑松树10株以下全部取样;10株以上先抽取10株,再选取其余数量的1%。

7.2.1.3 现场填写《松材线虫病林业小班调查抽样记录表》。

7.2.2 取样
7.2.2.1 取样部位
a)整株枯死的,在树干胸高处取样;如果胸高部位木质部材质新鲜、有松脂,或没有松材线虫病发生记录的可疑点,在树干下部(胸高处)、中部(上、下部之间)、上部(主侧枝交界处)3个部位分别取样;
b)仅部分枝条表现症状的,要在树干上部和枯死树枝上取样;
c)在春季松褐天牛化蛹期,在蛹室周围取样。

7.2.2.2 取样方式
a)已发生地区的可疑病株,剥净树皮和去除外围木质部,砍取100-200克木片,或用手摇钻从木质部至髓心钻取同样重量的木屑。

b)对没有松材线虫病发生记录地区的可疑罹病树,在取样部位分别截取2-5cm厚的圆盘。

7.2.3 在样品上及时贴上标签(包括样品号、采集地点、树种、树龄、采集时间等)。

7.3 样品保存
样品应及时分离鉴定,若需要保存可采用以下方法
7.3.1 将木片或木条放入塑料袋,扎紧袋口,在袋上扎几个小孔,放入4℃冰箱;
7.3.2 木段、圆盘可直接裹上几层湿纱布后放入4℃冰箱保存,若需保存时间较长,样品需经常喷水保湿。

7.4 样品检测
样品分离检测按中华人民国林业行业标准《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LY/T1123-93)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鉴定结果填入《松材线虫病样品检测记录表》。

8 疫情确认
8.1 样品鉴定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先由县级森检机构初步鉴定,报市级森检机构复核。

最后由省森检站确认。

对具有松材线虫病典型症状,经反复取样未检出松材线虫的松树,要及时填写《新疫情发生区(点)样品送检表》和《疑似松树发生情况统计表》上报省站,并于次年跟踪取样检测,直至查明松树死亡原因。

8.2 疫情上报
有关单位及个人发现疫情或疑似疫情时,应立即向所在地的林业主管部门报告。

所在地林业主管部门
核实后应在24小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并逐级报送至省林业厅,省林业厅应在2个工作日上报至省政府和国家林业局。

因瞒报和缓报造成疫情扩散者,追究主要责任人责任。

9 疫情公布
我省疫情发生信息经国家林业局同意后,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发布。

10 普查结果上报
每次调查结束后,各级森检站要及时对普查资料进行汇总,通过网上传输和邮寄逐级上报至省站检疫科。

10.1 上报时间
每年分别于4月底、10月底上报两次春季和秋季普查材料。

10.2 上报材料
a)普查工作总结;
b)有关图表
11 附表
附表11-1 新疫情发生区(点)样品送检表
附表11-2 省市县(市、区)年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统计表
填表人:审核人:日期:年月日注:1、单位:以县(区、市)级为单位统计。

2、取样数量按《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3、取样部位:“上”指树冠部;“中”指树干中部;“下”指树干胸高部。

附表11-3 省市县(市、区)年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统计表
注:1、发生面积按小班统计。

2、如为当年新发生,请在县、乡名称后用※注明。

3、疫情发生区应注明属于哪个市(地区)。

填表人:审核人:分管领导审核:日期:年月日
附表11-5 松材线虫病林业小班调查抽样记录表
市县乡(镇、场)小班小地名面积(亩) 权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