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行星地球第五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练习新人教版(202102111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行星地球第四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练习新人教版(202102111

第四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2018 •德州模拟)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野外考察,绘制了旅途中某河流域部分地区地层分布图,图中 PQ距离为5 cm 。
读图,完成下题。
36° 52',在宿营Q 处时,测得北极星高度角为 36° 54',次日观测到太阳在正南方向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4点整。
P 点经度及该图比例尺是(A. 90° E 1 : 37 000B. 130°E 1 : 74 000C. 120° E 1 : 37 000D. 120°E 1 : 74 000解析:选D 。
依据在北半球观看北极星的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则同一经线上的P 、Q 两点纬度差为2',距离为111 km/60'x 2;图上PQ 两点距离为5 cm,则比例尺为1 : 74 000。
太阳位于正南方时为当地时间 12 时,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4时,两地相差8小时,即经度相差120°,可判断该地经度为 120° E 。
(2018 •赣州一模)2017年1月15日北京时间上午约 9时,国家领导人乘专机离开北京, 12时40分抵达瑞士苏黎世国际机场,出席2017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
结合图回答下题。
30° 60° 90° 120° 150° 经度2 .专机飞行时间约为( A. 10小时40分 C. 9小时30分解析:选 A 。
图示苏黎世位于东一区、北京位于东八区,两地相差 7小时;到达苏黎世时当地时间为12时40分,此时北京时间为19时40分;而从北京起飞时北京时间为9时,则飞机飞行时间约为 10小时40分。
(2018 •湖南十三校模拟)向日葵又被人们称为“太阳花”, 在花盘盛开前,花盘白天随着太阳从东向西转, 其指向落后太阳约 12°。
太阳下山后,向日葵的花盘又慢慢往回摆,大约凌晨 3点时,又朝向东方等待太阳升起。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2章行星地球第三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doc

第三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一公转特征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实战演练:::强技提能[基础巩固组](2017 •威海模拟)下图为半球示意图,a为晨线。
读图,完成1〜3题。
1 •此日,我国的节气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2.此时,下列即将日出的城市是()A.兰州B.北京C.上海D.广州3.图中表示地球绕日公转方向的箭头,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题,由图中海陆分布可判断,此半球为北半球,又因为a为晨线,且与北极圈相切,所以可判断,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为北半球冬至。
第2题,读图可知,此时北京、上海、广州己为白天,只有兰州位于黑夜,因而即将FI出的是兰州。
第3题,此时太阳直射180°经线,即180°经线正对太阳,说明①方向是太阳所在的方向;此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因而④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
答案:1. D 2. A 3. D读图,完成4〜5题。
4. P 、Q 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则图小字母L 和S,代表的角的度数为()B. 23° 26’D. 66° 34’5. P 、Q 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当地球越过P 点后的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D.悉尼(约34° S )夏季昼变长解析:第6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 点位于北半球,其纬度数应为70° No 此时P 点出现 极昼现象,则该点位于极昼圈上或极昼圈以内,得出太阳立射的范圉是20° N 〜23° 26zNo 第7题,由图中信息不难得出,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黄赤交角)为20。
当黄赤交 角变小时,地球上温带的范围将变大,故B 项错误;黄赤交角变小时,全球极昼极夜的范围 将缩小,故C 项错误;黄赤交角变小吋,北半球冬季昼长变长,南半球夏季昼长变短,位于 北半球的福州冬季因太阳照射时问增加且正午太阳高度变大而使均温升高,故A 项正确,D 项错误。
(福建专用)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行星地球2.3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思维流程 第1题: 北京时间14:08物影一天中最短→当地地方时 12:00 →120°E当地经度:(14:08-12:00)×15°=88°E→位于天津以 西 。 北京时间10:00日出,当地经度为88°E→该地地方时 7:52 日出 →昼长约8小时,天津昼长大于8小时→冬至日前后北半球纬度越高 昼越 短 →位于天津以 北 。
-30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考点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基础梳理 1.纬度分布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
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
-31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 中c 线所示。 (2)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 中a 线所示。 (3)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 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b 线所示。
到冬至,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降低,影子增长。结合材
料中方向可知,横梁在“长堤”上的正午投影逐日向北移动。第2题,若黄赤
交角变小,北回归线的纬度变低,该地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投影变长, 所以向北变长,即该地正午时横梁在“长堤”上投影的位置变远。 1.D 2.A
解析
关闭
答案
-11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1.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 2.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 ) A.惊蛰到立夏 B.立夏到小暑 C.白露到立冬 D.立冬到小寒
关闭
1.C 2.A
答案
-26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行星地球 第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讲练课PPT

北回归线 c
赤道 b
南回归线 a
第11页
(2)季节变化:
北半球节气
达最大值地区
夏至 冬至
__北__回__归__线__及__其__以__北_各__纬__度_____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
春、秋分
赤道
达最小值地区 南半球各纬度 北__半__球__各__纬__度___ 南、北两极点
第12页
小提示 夏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并非都达到 了一年中的最大值
第20页
关联 2 黄赤交角及其变化带来的影响 1.黄赤交角的影响 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昼夜长短和正午 太阳高度的变化→导致季节变化和五带形成。 2.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
第21页
考向 1 地球公转示意图判读 (2015·重庆改编)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 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 10 月 8 日左右。据 此完成 1、2 题。
第22页
1.寒露日最可能位于( B )
A.a 点之前 B.b 点之后 C.c 点之前 D.d 点之后
2.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 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
位置为 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C )
A.15°
B.105° C.195° D.285°
第23页
解析 第 1 题,寒露为 10 月 8 日左右,位于秋分日之后, 图中 b 为秋分日,故为 b 点之后。故选 B 项。第 2 题,地球绕太 阳运行一周需要 12 个月,则一个月运行 30°,半个月运行 15°。 春分日 3 月 21 日距寒露日 10 月 8 日约 6 个半月,则寒露日地球 在黄道上的位置约为 30°×6+15°=195°。故选 C 项。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2章行星地球第四讲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doc

第四讲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实战演练:::强技提能[基础巩固组](2016 •高考上海卷)北京(40。
N)某川学高屮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
完成1〜2题。
1.从笫一次到笫三次测量期I'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2.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解析:第1题,依据正午太阳高度= 90° —两地纬度间隔,以及北京纬度为40° N,可计算出三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纬度分别为10° N、0。
、10° S。
又因为是在连续三个月内的测量, 可判断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结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可知,D项正确。
第2 题,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太阳直射赤道,且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故此次太阳直射赤道日期为秋分日,故C项正确。
答案:1. D 2. C(2017 •太原模拟)下图为某地某时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3〜5题。
A. 5月6日左右C. 11月7 口左右4.该地纬度最可能位于()B. 8月7日左右D. 2月6日左右A.赤道B. 11° 34’ SC. 11° 34’ ND. 23° 26’ X3.图中N点日期可能为(5.若测得某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5° ,则该日可能为北半球()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解析:第3题,N、M两日以6月22日为中点呈对称分布,且N位于6月22日之后。
据此推知,N的日期可能为8月7日左右。
第4题,该地5月5日有直射现象,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南。
第5题,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新人教版

探核
心
深度剖 析
(2017·湖南师大附中二模)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 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 气根据太阳在黄道面上位置确定,见下图。二十四节气由七十二物候构成,物候 内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时令变化的观察。读图,回答3~4题。 3.大暑节气包括“腐草化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三个物候,以此推 断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地域是( C ) A.江淮地区 B.华南地区 C.黄河中下游地区 D.川渝地区 4.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同, 河南、山东“寒露种麦最当时”,而北京 “秋分种麦最当时”,形成此地域差异的 主导因素为( D ) A.降水 B.霜冻期 C.光照 D.热量
(1)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移动的同时始终往西移动; (2)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看作匀速运动时,其纬度方向 的移动速度约8°/月,或约1°/4天。
探核
心
深度剖 析
(2017·重庆市巴蜀中学三诊 ) 下图是拍摄于北京时间 11月20日20时,位于21°W,极圈附近某海域的卫星云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天气系统( C ) A.为北半球反气旋 B.生成于太平洋洋面 C.带来强雨雪天气 D.会发展成强台风 2.拍摄云图时( A ) A.当地时间是20日上午 B.该区域可见“午夜太阳” C.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D.太阳直射点逐渐向赤道移动
探核
心
深度剖 析
解析:第 1 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 太阳辐射”说明阴影区域处于极夜,结合图 中纬度可知图示为北半球,故图中最左侧和 最右侧的日期为冬至日,进而推断 M 为夏至 日。 第 2 题, a 、 b 两点对应春分日和秋分日, 全球昼夜平分,排除 B ;图示为大气上界接 收到的太阳辐射,与发生在大气圈内的天气 状况及地表海陆位置无关,排除C、D。在昼 长相同的前提下,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 多少取决于太阳辐射强度差异,即太阳高度 的大小差异,A正确。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行星地球 第5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
赤道Evaluation only. 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
C黄o道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2L3°td26.′
(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_南__北__回__归__线___之间往返运动。
第二章·行星地球
eated wi第th A5s讲pose.S地lEid球veasl的ufoa公rti.oNn转EoT及nl3y其..5 C地li理ent意Pr义ofile 5.2.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第二章·行星地球
最新考纲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以与生产、生活有关的自然地理现象为背景,考查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时间或节气以及与季节有关的地 理现象。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考点一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公转特征
Evaluation only. 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以热点E事v件a的lu发at生io或n 重on大ly科. 考(或航行)路线示意 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
命题方向Co图py为ri背g景ht,2考0查04昼-2夜0长11短A的s变p化os规e 律Pt与y昼L夜td长. 短的计
太阳直射C北o半py球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2章行星地球第二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练习新人教版

第二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基础稳固组 ]1.(2017 ·永州模拟 ) 右图是太阳系某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轨道示企图,该行星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为R°。
依照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判断该行星的自转方向是()A.自西向东B.逆时针C.自东向西D.顺时针分析:注企图象中的“ N”,该行星自转方向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为自西向东。
答案: A(2017 ·江西名校联考) 以下图为地球自转等速度线散布表示图,R、 T 在同一纬线上。
据此达成 2~3 题。
2.该地区所在的地点是()A.南半球低纬度B.北半球中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北半球高纬度3. R 点地形最有可能是()A.丘陵B.盆地C.山地D.高原分析:第 2 题,由“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向北两极递减”可知,该地区位于南半球;图中线速度数值大,介于 1 447 ~ 1 670 km/h ,故可判断为南半球低纬度。
第 3 题, R 点与同纬度T点对比,线速度较小,最可能为盆地地形。
答案: 2.A 3.B从罗马到北京的某国际航班经过18 小时的飞翔,于某礼拜一的 17 时 10 分安全下降在北京机场。
此时,飞翔员看到一轮红日正在跑道西边的终点。
据此达成4~5 题。
4.飞机下降时,晨昏线的地点应当是以下四图中的()5.飞机从罗马( 东一区 ) 腾飞的时间是当地时间()A.礼拜一的16: 10 B.礼拜一的12: 10C.礼拜日的16: 10 D.礼拜日的5: 10分析:第 4 题,在北京机场17 时 10 分看到日落,说明该日北京昼短夜长且北京正处在昏线上,图 D 与上述剖析符合。
第 5 题,北京机场位于东八区,礼拜一的17:10 时,正是罗马当地时间礼拜一的10:10;飞机从罗马经过18 小时飞翔到达北京,则在罗马腾飞的时间为礼拜一 10: 10 减去 18 小时,即礼拜日的16: 10。
答案: 4.D 5.C(2017 ·江西赣州一模)2017 年 1 月 15 日北京时间上午约9 时,国家领导人乘专机走开北京,于当地时间正午12 时 40 分到达瑞士苏黎世国际机场,列席2017 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2016 •高考北京卷)2016年8月21 - 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
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
读图,回答下题。
1 •本届大会期间,北京(A. 适逢中国农历处暑节气B. 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C. 比首尔正午太阳高度大D. 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晚解析:选A。
由材料可知会议举行时北半球为夏季。
北京八达岭长城红叶出现在秋季;和北京相比,首尔的纬度较低,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可知,此时段首尔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北京大;此时段北京的昼长比华盛顿长,故日出的时刻早于华盛顿。
故排除B C、D三个选项。
处暑在秋分之前,且与秋分中间隔一个白露,故处暑与秋分时间相差约1个月,A项正确。
(北京时间),完成2〜3题。
(2018 •天津一模)2016年冬至日,M P两地的日出、日落时间如下表所示X日出日落M07: 26: 4616: 52: 03P08: 46: 2419: 00: 582. 关于两地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A. M在P东北方向B. M在P西北方向C. M在P东南方向D. M在P西南方向3. 关于表中M P两地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区时相同B. 同在东半球C. 线速度相同D. 同在大陆西岸解析:第2题,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除极昼、极夜地区外,越往南昼越长。
表中数据显示,P地昼长大于M地,贝U M位于P的北方;再依据日出、日落时刻,可知M地日出时间比P地早,则M位于P的东方。
故A正确。
第3题,依上题分析,M地正午地方时12时,是北京时间的12: 09左右,则M地经度约为118° E;而P地正午地方时12时,北京时间约为13: 53,则P地经度约为92° E;两地同在东半球。
答案:2.A 3.B(2018 •长沙质检)图1为甲、乙、丙三地等高旗杆正午影长变化曲线和朝向示意图, 图2为①②③④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 .有关图1中甲、乙、丙三地地理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地有阳光直射现象B. —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乙地C. 自转线速度:甲地 <丙地 <乙地D. —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是甲地 5. 图2中四条曲线能够反映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是( )A. ① B .② C.③D.④解析:第4题,甲地旗杆影子始终朝北, 说明甲地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乙地旗杆影子既有朝北也有朝南,说明乙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丙地旗杆影长最小值为 0,说明丙地在回归线上。
所以甲地没有直射现象,乙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小;而自转线速度:甲地 <丙地 <乙地。
第5题,乙地旗杆影子既有朝北也有朝南, 但朝北的时间较长, 说明乙地位于北半球热带地区, 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答案:4.C5.C6.(2018 •天津耀华中学模拟)某日,昼夜分布状况如下图所示,ABC 弧线上太阳高度角为 0°, 一旅游者在距离B 地正南方3 330 km 的青海湖边观测到北极星仰角为37°。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游者在青海湖边看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________________ ;此时赤 道上东半球新一天的范围与旧一天的范围的比为 ____________ 。
B影子性度皿N l^子醤向(2)若此日旅游者在湖边于北京时间__________ 6:05看到日出,则该日昼长为小时,写出简单的计算过程。
解析:(1)北极星只能晚上看到,因此该游客所在地位于夜半球,弧ABC以南为夜半球;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青海湖纬度是 37° No 纬度相差1°,实地距离相差111 km,可算出B 地与青海湖的纬度差是30°,B 地位于67° N, 67° N 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在 23° No 100°E 地方时为零时,80 ° W地方时为12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80 ° W 23° N )o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 H = 90°—直射点与所求地的纬度差,可算出青海湖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76°。
新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经线向东到180°,图中B点所在经线100°E 地方时为0时,新一天的范围是从 100°E 向东到180°,东半球是从20°W 向东到160° E , 东半球新一天有 60°,旧一天从20°W 向东到100°E 共120°,东半球新一天范围与旧一天范围比是1 : 2。
(2)北京时间为120°E 的地方时,该地位于 100° E ,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20分钟,北京时间 6: 05时,该地 的地方时为4: 45,昼长=(12 —日出时间)X 2,可算出该地的昼长为14小时30分钟。
答案:(1)(80 ° W 23° N ) 76°1 :2(2)14.5 小时 青海湖湖边日出时的地方时:6: 05 — 1 : 20= 4: 45 昼长=(12 — 4: 45) X 2= 14.5小时。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0分)(2018 •济南一模)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F 图为二十四节气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农事活动中的谚语与“惊蛰”这一节气相吻合的是A. 春雷响,农夫闲转忙B. 麦熟一晌,虎口夺粮C. 东风不倒,雨下不小D. 有霜有霜,晚稻受伤 2 .有关济南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寒露的夜较清明的昼短B. 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早C. 立春与立冬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夏半年与冬半年时间长度一样解析:第1题,图示惊蛰是 3月上旬,此时为春初,气温回升,错误;我国3月份还处在冬季风(西北风)控制下,故东风、下雨现象可能性较小,故C 错误。
第2题,图示立春与立冬关于冬至日对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则此两个节气太阳直射点均位于南回归线以北、 赤道以南的同一纬度上,故这两天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作物正在成长,还处于农闲时期,故 正确。
华北地区一般 6月初冬小麦成熟,东北地区是秋季收割春小麦,此时节无麦熟、晚稻等现象,故B 、DC 项正确。
寒露是秋分之后 15天,直射点在南庫至半球;清明是春分之后15天,直射点在北半球,但直射的纬度数是一样的,这两天中,一天的昼长应该等于另一天的夜长,A项错误;小寒距离冬至日较大寒更近,昼长更短,日出时间应该更晚,则B项错误;地球在近日点附近(冬半年)运行速度较快,故相同长度内经过的时间短,则冬半年的时间长度短于夏半年,则D项错误。
答案:1.A 2.C(2018 •大连重点高中联考)广州(113 ° E)的陈先生到纬度大致相同的夏威夷(156 ° W木假,飞机在北京时间5: 30从旭日东升的当地机场起飞,降落到夏威夷时正值日落。
据此回答3〜4题。
3 •陈先生乘坐的飞机大约飞行了()A. 6小时B. 8小时C. 10小时D. 11小时4. 陈先生习惯在每天同时与在伦敦和悉尼(32 ° S, 151° E)的两个女儿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已知其在伦敦的女儿当地时间 6 - 9时空闲,在悉尼的女儿当地时间18 - 21时空闲。
则陈先生到达夏威夷后与女儿们联系的时间是()A. 当地时间22 - 23时B. 当地时间19-20时C. 当地时间21 - 22时D. 当地时间20- 21时解析:第3题,当陈先生从当地机场起飞时,当地的地方时约为5: 30- (120 —113)X 4= 5: 02,同样可计算出此时夏威夷的地方时约为11: 06;由于广州与夏威夷大致位于同一纬度,昼长相同,该日的昼长约为(12 —5: 02)X 2,即卩13小时56分钟;此日夏威夷日落的地方时约为12+ 6: 58= 18: 58,故飞机飞行的时间为18: 58 —11: 06= 7小时52分钟,约为8小时。
第4题,陈先生所在的夏威夷位于西十区,伦敦位于中时区,陈先生在伦敦的女儿的空闲时间是当地时间6- 9时,此时夏威夷的区时是20- 23时;悉尼位于东十区,陈先生在悉尼的女儿的空闲时间是当地时间18-21时,此时夏威夷的区时为22时一次日1时,综合考虑,陈先生与两个女儿联系的时间应为夏威夷时间22 - 23时。
答案:3.B 4.A(2018 •天津十二重点中学联考)某地理小组野外考察日志记录,某日北京时间7: 00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日落时北京时间19: 15,晚上观北极星的仰角为40°,次日白昼开始变短,北极星的仰角变大。
据此回答5〜6题。
5. 研究小组的行进方向是()A. 向西北B.向东北C.向西南D.向东南6. 又经过15天,研究小组到达新营地,小组成员推测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A. 赤道地区太阳从正东升起B. 北半球的昼与夜比值变小C.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缩小D.新露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50°解析:第5题,只有位于北半球才能看到北极星,且看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纬度,结合材料内容,可 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且向北行进。
该日日出正东,说明太阳直射赤道,当地昼长应该为12小时;而该日7:00日出、19 : 15日落,昼长长于12小时,说明行进路线与太阳视运动 (一天中太阳在空中自东向西运动 )方向一致,即向西行进。
故 A 正确。
第6题,由日出正东方可知,出发时间为春、秋分日,该地位于北半球,次日 白昼变短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又经过15天变化更大,则昼与夜的比值变小。
因向西北行进,则15天后,新露营地纬度要大于 40°,太阳直射点也移动到赤道以南,则新露营地与太阳直 射点之间的纬度差要大于 40°,故新露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要小于50°。
答案:5.A6.B(2018 •黄冈一模)“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 大约15天一节气,用于指导农业耕种。
2016年11月30 日, “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
据此完成 7〜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