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组织形式

合集下载

(完整)平面构成形式

(完整)平面构成形式

平面构成形式重复构成一、重复构成概念重复是指一个或一组相同的单位形,按照相同的间隔不断反复出现的构成.重复是构成中最基本的形式.所谓重复,指的是骨格的单元、形象、大小、方向等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同一设计中,相同的形象出现过两次以上。

重复构成的形式,来源于自然界万物周而复始的更迭。

重复构成具有节奏感、秩序美、整体性强,连续效果好,能产生和谐统一的单纯美。

(鱼鳞\树叶\花瓣等)二、重复构成分类A基本形重复排列B重复基本形正负交替排列1.重复骨格重复基本形 C重复基本形位置变化重复排列D重复基本形的单元反复排列2.重复骨骼近似基本形3.重复基本形的群化近似构成一、近似构成概念及特点平面构成中的近似是指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的基本形构成画面,在统一中呈现出生动变化的效果.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但是如果近似程度大,就产生重复之感;近似的程度太小则破坏统一感,失去近似的意义。

总之,平面构成中的近似构成要让人感觉到基本形之间是一种同族类的关系.二、近似构成分类1。

形状的近似:两个形象若属同一族类,他们的形状均是近似的,如同人类的形象是近似的一样。

在形状的近似中,一般首先找出一个基本形作为原始的材料,然后在这个基本上作一些加、减、变形、正负、大小、方向等方面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强弱要特别注意,不能变得形状之间一点相似的因素都没有了.要保持形状同族的关系。

2。

骨格的近似骨格可以不是重复而是近似的,也就是说骨格单位的大小、形状有一定的变化,是近似的,或将基本形分布在设计的骨格框架内,使每个基本形以不同的方式、形状出现在单位骨格里。

三、近似构成方法1.同形异构法:是指外形相同、内部结构不同的造型方法。

2.异形同构法:是指外形不同、内部结构相同的造型方法。

3.异形异构同趣法:外形不同,内部结构不同,但内在的趣味和功能相同的造型方法。

渐变构成一、渐变构成概念及特点渐变是一种变化运动的规律,它是对应的形象经过逐渐的规律性过渡而相互转换的过程。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
• 将一些几何形状的面 作自由组合,表现规 则、平稳、较为理性 的视觉效果。
精品ppt
2
三、平面构成研究的内容: • 如何创造形象; • 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 • 如何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根据美的形式法则,构成所需要的图形。
在经过一定量的学习和练习后,扩大和丰富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造型手段,再过 渡到平面设计(应用设计)的新阶段,这就是平面构成的作用和实质。
四、平面构成的原理与技法:
精品ppt
30
⑵ 几何曲线形的面——以严谨的数学方式构 成的几何性质的面。
比直线形柔软,有数理性的秩序感。特别是圆形,能表 现几何曲线的特征。但,由于正圆形过于完美,则有呆板 和缺少变化的缺陷。而扁圆形,呈现出一种有变化的曲线 形,较正圆形更具有美感。在心理上能产生一种自由整齐 的感觉。
精品ppt
例如:用手撕开纸张所产生的形;用颜料喷洒 所产生的形;用“油水分离法”产生的形等等。
精品ppt
33
三、图与地:
在构成设计里,一般我们把具有形象感的实 体称为“图”,而把形象周围的空间称为 “地”。
一般容易被识别为图形的是:
⑴居于画面的中央,或处于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形,易于 成为“图”;
⑵被封闭的图形,在画面中容易显现出来,也容易被人 们认为是“图”;
31
⑶ 自由曲线形的面——是不具有几何秩序的 曲线形。这种曲线形能较充分地体现出作 者的个性,所以,是最能引发人们兴趣的 造型,它是女性特征的典型代表。
在心理上能产生幽雅、魅力、柔软和带有人情味的温暖 感觉。
精品ppt
32
⑷ 偶然形的面——以特殊方法构成的意外的 形态。具有其它形态表现不出来的、独特 的视觉效果。
精品ppt

平面构成 第三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 PPT

平面构成 第三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 PPT

触觉肌理——用手摸,接触物体后面而感到的肌 理效果。触觉肌理是从设计表面有凸凹的浮雕感 的半立体性的纹理而得到。
平面肌理制作的表现技法
除了通常意义上的纸跟笔以外,各种材质的物
品都会给视觉上带来各种肌理的表现,创造出千变 万化的肌理意义来, 以下介绍些常用的制作技法: 1、点绘法:用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点来描绘图象, 如使用马克笔、钢笔、针管笔等绘制规则的点,也 可以用油画笔,海绵等描绘不规则点。
特异点是一种刻意突变,所以常常成为视觉中心, 特异打破了重复造成的单调,并以对比形成视觉 焦点,引起强烈的感知效果,是平面广告中常用 的手法。
变异基本形——方向、大小、位置的改变造成的 变异感。最常见的是使用基本形的数量的对比。 为数种多的有规则排列的基本形与不规则的少量 基本形对比形成特异感。
2、渐变表现空间感
3、矛盾空间: 使画面产生多透视角度,来完成 空间的构成 。是空间构成中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它 利用了我们的视错觉,象我们展现了一个“不可 能的世界”并带给人以哲学化的玄奥思考。
分割构成
分割:将一个整形按需要划分成若干局部,称 为分割构成。例如:干涸龟裂的土地、冬日冰裂的 湖面、枯藤老树开裂的树皮等,都是自然界的分割 现象。报纸的版面设计、博古架的分割是人为的分 割。
相同形的密集——把形式相同、大小基本一致的 形象,按照一定的疏密关系编排在平面内达到视 觉上的平衡。
相似形的密集——把形式相同、大小不同的相似 形在密集构成中要考虑到由于大小图形的视觉重 不一样会影响画面上的安定感,因此在构成中必 须注意他们之间大小变化的程度和间隔位置等。
类似形的密集——形状类似,但大小不同、形状 不完全一样的形称为类似形。如三角形中各种三 角形,虽然边长、角度、形状不完全相同,但是 有三个角的相同条件,在构成的时候除了位置和 它们之间的疏密外,形状也在构成中起到重要作 用和影响。

平面构成的八种形式

平面构成的八种形式

平面构成的八种形式1、重复构成形式重复构成形式就是用一个基本的元素在一定的形式下重复排列,排列对方向和疏密会产生一种秩序的美感。

谈起重复构成,我想顺便介绍一下重复构成的两种方式:第一种:二方连续。

二方连续是图案的一种组织方法。

二方连续是由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反复连续而形成的纹样。

第二种:四方连续,是由几个纹样组成一个单位向四周重复地连续和延伸扩展而成的图案形式。

2、近似构成形式近似构成形式是使用相似的元素进行构成的一种方式。

近似构成讲求在统一中带有变化。

设计上采用基本形状之间相加相减求得近似的基本形。

基本形类似的构成形式就是近似构成形式。

总结来说就是看着一样实则要有变化。

3、渐变构成形式渐变构成形式是把基本元素的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

渐变可以是通过颜色、方向、虚实的变化也可以是通过外形的变化来完成,不一定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颜色渐变。

4、发射构成形式发射构成形式是以一个点或多个点为中心向周围发射扩散等效果,就会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

首先我们需要有骨骼线。

骨骼线就是我们画面走向的一个看不见的线索。

其次我们可以选择使用离心式、向心式、同心式几种发射方法来设计。

5、特异构成形式特异构成形式是在整体画面都有规律有固定形态的状况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单调画面的形式。

特异构成的部分可以用颜色、形状、线条等方法来做。

很多运营类设计也会应用到特异构成形式。

6、密集构成形式密集构成就是在画面中使用大量重复密集的元素来给观察者一种压迫感和与留白的对比,密集构成很容易给观察者造成震撼和心理压力。

7、对比构成形式我们做对比构成的时候,可以使用元素的形状、大小、方向、位置、色彩、肌理等进行对比,以及重心、空间、有与无、虚与实的关系元素的对比。

对比会产生强烈的反差和感官刺激。

8、肌理构成形式视觉可理解的物体表面图案的纹理,我们就叫做肌理,以肌理为构成的设计,就是肌理构成。

三大构成之平面构成

三大构成之平面构成

02平面构成中的形式
(2)反复 在平面构成中,反复也称重复,即以相同或相似的构成元素,进行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重复构 成形式。反复是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重复的条理。这种有规律的反复,能使构成作品产生一 定的节奏美。在平面构成中,反复的构成形式可以分为单纯反复和变化反复两种。单纯反复是将 单位元素按照一定的构成结构形式,始终不变的绝对的重构成形式。下图是呈单纯反复状态的 几何图案。
02平面构成中的形式
由黄金矩形又可以派生出黄金涡线,如下图所示。在黄金矩形中,如果去掉一个以短边为边长的 正方形时,剩下的矩形又是一个倒边的黄金矩形,以这样的规律,在黄金矩形中一直作下去,直 到最小的黄金矩形,再以每一个正方形的一个角为圆心,以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弧,将每一端 弧线连接起来即成黄金涡线。
2019
三大构成之平面构成知识
目 录/contents
1.平面构成的概念 2.平面构成中的形式 3.平面构成中的形态 4.平面构成中的构成方式
目 录/contents
5.平面构成中的空间 6.平面构成中的肌理
Part 01 平面构成的概念
01平面构成的概念
一、构成的概念 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包括自然的创造和人为的创造两个方面。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构成可以 理解为对视觉造型要素的提炼和配置。它打破了传统美术具象写实描绘的常规手法,以抽象简练 的几何形态为造型要素,并将其按照美的原则,组织成高秩序化的形态的表现方式。 二、构成教育的发展 构成的观念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当时的艺术设计领域,出现了主张以抽象形式代替传 统写实风格的美学观念。这种观念经过俄国构成主义,荷兰新造型主义、风格派以及德国包豪斯 设计学院的不断完善,最终发展成了一个新的造型原则。这个造型原则强调造型的美不是产品的 外部装饰就能涵盖的,而更强调功能产生的形态美;主张摒弃一切不必要的装饰,艺术作品应该 尽量几何化,认为秩序和单纯是最富有意义的视觉造型。包豪斯设计学院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年 时间,但它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吸取了包豪斯的设计思想,把构成教 育课程归类为三个模块,即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内地经由 香港地区引入了日本的构成教育体系,使之成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必修的设计基础课程, 以及雕塑、建筑等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选修课程。 三、平面构成的概念 平面构成作为视觉艺术,主要研究点、线、面、肌理等造型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一定 的设计目的和美的形式规律,进行编排和组合的造型活动。它从抽象造型入手,以理性和逻辑推 理来进行构图、造型和表现,是理性和感性的双重产物。

平面构成群化作业9格

平面构成群化作业9格

平面构成群化作业9格
如何画平面构成作业
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

下面详细介绍:
1、按照一定的有序规律组织成有条理的装饰性图形,表现出一种整齐美和节奏美。

比如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重复构成装饰等。

2、四方连续是由一个纹样或几个纹样组成一个单位,向四周重复地连续和延伸
扩展而成的图案形式,连续的常见排法有梯形连续、菱形连续和四切(方形)连续等。

印花布、
壁纸等图案常用此组织法。

3、对称,通常是说一件特体的上下,或是左右一样的时候称之为对称。

常见的
内容有红双喜、门、酒瓶等。

4、对比与调和是反映矛盾的两种状态。

对比:物象的形有大小、方圆、曲直、长短、粗细、凸凹等等的对比。

物象的质有光滑、粗糙,黑与白等等对比。

物象的感觉有动与静、刚与柔、活泼与严肃、虚与实等等的对比。

调和:调和就是统一,与对比相辅相成。

5、发射是一种特殊的重复,是基本形或骨格单位环绕一个或多个中心点向外散
开或集中。

自然界中水花四溅,盛开的花朵,都属于发射的形式。

注意事项:
点、线、面三者的综合运用,不能等同,要以其中一种元素为主其他为辅,否则元素太越多就越容易凌乱,统一感就越难把握。

本页为预览页-1。

平面构成名词和简答题

平面构成名词和简答题

平面构成〔一〕、平面构成名词解释.1、〃平面构成:就是根据一定的构成原那么,将造型要素〔点、线、面〕进行理性的组合排列,主要二维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2、骨骼:即组织纹样的基架.3、倾侧渐变:根本形以正面逐渐倾侧到侧面及反面的过程就是倾侧渐变.4、发射构成形式〔发射〕: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央,呈向周边放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韵律感.5、特异:是规律性的突破和秩序的轻度比照,是在有规律形态中进行小局部的变异,以突某种较为标准的单调的构成形式.6、单形:是指一个形象,一般理解为视觉效果单一的形象.7、复形:指两个形以上较为复杂的视觉形象.8、正形:是图形着色,背景空白.9、负形;是图形空白,背景着色.指视觉中所具有独立与完整这两个特性的形象.11、〃连续形:指视觉中具有反复和连续性的图形,包括上下、左右的关系.12、〃比例:是决定事物整体美的重要元素,也是构成各单位之间匀称,和谐的主要因素,完美的构成设计都有着适度的比例尺度.14、〃黄金分割:是按黄金比例的量进行分割.15、〃等份分割:是把整体分成几个等形等量的局部.16、〃等差分割;是把整体按等差级数给的量进行分割.17、〃自由分割:是指不按比例进行的分割,是不设规那么,只将画面自由分割的方法.又叫“均齐〞,是以“中轴线〞为根底,两侧的形象同形、同量又同色.19、"平衡:指在同量、异形、异色,无中轴线的支配下构成的一种形式.20、〃几何形的面:是抽象的、单纯的,一般运用工具描绘,表现出来的效果是规那么、平稳、理性.21、〃有机形的面:指有机体的形态,具有生命的韵律.22、〃自然形的面:指大自然中固有的可见形态.23、〃人造形的面:指人们将创造出来的各种物体以面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其具有较为理性的特点.24、〃意外形的面:也称“偶然形〞,是采用特殊手段和特殊工具,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情况下获得的意外形.5、〃徒手的面:是在无任何仪器的辅助下,随手描绘的图形.26、〃几何形:是根据一定的规矩用绘图仪器制作的图形,其特点是标准、简洁、富有机械性的美感.27、〃自然形:是客观存在的形状,它的视觉特征是具体的形象,给人的感觉是熟悉、亲切、真实.28、〃偶然形:指在我们意识不到时偶然形成的形状.29、"重复:是指画面或造型中形态、线条、色彩的类同和屡次出现.30、〃近似:是重复的轻度变异,是非规律性的变动,它虽然没有重复的严格规律,但又不失规律感.31、〃.渐变:是一种运动变化的规律.32、〃单元渐变:骨骼线的一个单元等距离重复,另一个单元逐渐增宽或缩窄.33、〃双元渐变:水平线和垂直线同时产生阔窄变动,形成双渐变骨骼.34、〃等级渐变:水平线或垂直线产生阔窄分条变动,每一行是分条的重复,形成类似阶梯的渐变效果.35、〃折线渐变:整组水平或垂直的折线渐变.36、〃形状渐变:由一种根本形逐渐向另一种根本形转化.37、"大小渐变:是指根本形逐渐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而骨骼不变的渐变.38、〃方向渐变:是指根本形具有方向性时,可用方向渐变作为根本形的排列. 142、〃分解重构形式:把一个完整的物体分为几个局部,然后根据一定的构成原那么重新组合成新的形象.43、〃分割:在平面构成中,把整体分成假设干局部叫分割.〔二〕、平面构成简做题1、平面上形成空间感的因素有哪些?答:1〕重叠形成空间2〕点的疏密形成空间3〕线的变化形成空间4〕透视形成空间5〕面的连接形成空间6〕矛盾空间2、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哪些?答:大小特异色彩特异位置特异形状特异方向特异骨骼特异3、发射构成具有哪些特征?答:第一,具有多方向的对称;第二,具有强烈的焦点,此焦点通常位于发射点的中央;第三,能造成光学的动感,或产生爆炸性的感觉,使所有形象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央向四周散射.4、平面构成的形式有哪些?答:1〕重复构成形式2〕近似构成形式3〕渐变构成形式4〕比照构成形式5〕发射构成形式6〕特异构成形式7〕空间构成形式8〕打散构成形式9〕密集构成形式10〕分割构成形式11〕肌理构成形式5、制作偶然形的特殊技法有哪些?答:〔一〕吹色法〔二〕滴流法〔三〕抗水法〔四〕压印法〔五〕吹肥皂泡法〔六〕纸张的揉、搓、刮、撕〔七〕震动摄影法6、错视的面有哪些种?答:〔一〕面的大小错视〔二〕面的形态错视〔三〕面的明暗错视7、错视的线有哪些种?答:〔一〕线的长短错视〔二〕线的交叉错视〔三〕直线曲化的错视〔四〕角度、位置的错视8、"平面构成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答:在平面构成中如何创造形象;如何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如何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根据美的形式法那么构成设计所需要的图形.9、两个或更多的单形相遇时可产生那些关系?答:别离、接触、重叠、透叠、差叠、联合.10、〃图与地的区别?答:在平面设计中,形象必然有形与托形的空间.通常,形象往往被称为“图〞,而其周围的空间被称为“地〞.“图〞有突出性,有明确的形状,有轮廓线或界空线;“地〞那么有后退性,形状比拟松散,无固定界限.11、〃正形与负形的区别?答:正形是图形着色,背景空白;而负形那么是图形空白,背景着色.如果“图〞在前面是主体,那么“地〞在后面是背景,这种形象就是“正〞的形象,反之那么为“负〞的形象.12、〃正形与负形的关系?答:在构成设计中,正形与负形是相互交织而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两种形象相互衬托,相互依赖,的主题形象更严谨,空间更为明确.在具体设计中,如果正形不突出,视觉效果就会减弱.13、〃举例说明什么是反转图?及反转图的特点是什么?答:如果正负形各自都成为完整的形象,就成了正负形的反转图.如中国的太极图图形.特点:如果正负形使用同一边缘线构成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转换性的效果.14、"变化与统一地关系?答:变化是各个组成局部之间的区别,统一是各个局部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化与统一的原那么是美的形式法那么的总法那么,它要求形式上既丰富而又有条理;组织上既有秩序而又不单调、不混乱.变化富于统一之中,2在统一中要有变化的因素,而变化时又必须用统一加以调整,两者缺一不可.15、〃在具体设计中,如何解决变化与统一二者之间的关系?答:在具体设计中,如果只注意统一性而缺乏多样性,整体的效果就会让人感到单调、乏味,甚至呆板.因此,在统一性上,注重局部之间的多样性,就能使整体显得丰富生动,又有变化.“变〞,要变而不乱,变中求稳;“统〞,要统而不死,统中求生.16、〃举例说明平衡的特点?答:使画面显得灵活多变,带有动感,它没有一定的组织原那么,只要能在形式结构上掌握好重心即可.例如人体的运动、兽的奔跑、鸟的飞翔、被风吹动的树木花草、杂技表演等.17、〃比照与调和的关系?答:比照与调和是相对立的概念,调和在设计中的作用是使其具有统一感,而比照必须受调和的约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完美的图形.但也不能过分强调调和的作用,否那么图形会显得平淡、呆板.18、〃形式美的根本法那么是什么?答:比例、分割、节奏、韵律、变化与统一、〃对称、平衡、比照、调和.9、〃平面构成设计的步骤?答:构思、起稿、画墨稿、修整.0、〃举例说明〔如何理解〕不同的线表现不同的意思?答:垂直线有庄重、上升之感; 水平线有静止、安宁之感;斜线有运动、速度之感;曲线有自由、柔美之感.3。

特异构成 对比构成

特异构成 对比构成



► 3、对比形式主要有:
► (1)形状对比的构成:指在以较为均衡数量的两种基
本形进行形状不动的对比(可使用许多对比因素:曲 与直、动与静、繁与简、虚与实、抽象与具象、传统 与现代、圆熟与稚嫩等)使画面充满矛盾,形成明确 的差异,已达到对比构成的目的。

(2)大小对比构成:在构成中作形象大小面积对比,形成 一种力量强弱的悬殊对比,在形象上可选择相关的图形,以 说明某种可比性。


色彩对比:指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冷 暖、面积等方面的对比。如只以黑白两色来 说,则黑与白就是最强烈的一组对比。 肌理对比:指不同形态表面纹理 及质感的比较。如纹理的形状、 疏密、色彩的对比;质感 的粗糙与细腻、有无光
大小形状对比

泽、软与硬等的对比。

位置对比:指形态在画面 上所处的位置不同所产生的上、下、左、右、 中等对比。
在许多重复的基本形中,出现一小部分特异的形 状,形成差异对比,成为画面上的视觉焦点。
2.
大小突变
在相同的基本形构成中,只在大小上做些特异 的对比。
大多数基本形在方向上一致,少数基本形在方 向上有所变化形成的特异效果。

4. 位

突变
在相同的基本形中,出现一些形体位置的变化。
在同类色彩构成中,改变一些颜色,以打破 单调。
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方向特异:通过改变某一 基本形的方向,形成特异 效果。
肌理特异:通过改变某一 基本形表面的质感及纹理 形成特异效果。

2、骨格的特异—— ① 方向特异:骨格线在运行中因方向发生改变形成特异效果。 ② 整体错位:骨格线在运行中因整体上下错动或平行移动出现 一条虚线形成特异效果。 ③ 结构异质:骨格线在运行中变异成不同性质的形态形成特异 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的形状与气氛。骨骼既起管辖编排形象的作用,也给形象以空间阔窄的功能。
A
3
骨骼
• 1.规律性骨格:规律性骨格有精确严谨的骨格线,有规律的数字关系,基本形按照骨格排列, 有强烈的秩序感。主要有重复、渐变、发射等骨格。
• 2.非规律性骨格:非规律性骨格一般没有严谨的骨格线,构成方式比较自由。如密集、对 比、特异等构成方法。
在我们的环境设计、产品造型设计、服饰设计等艺术设计中,重复更是在大量使用着 ,街道的路灯、房屋的窗子、桌椅的四条腿、钢琴的键盘、成套的餐具、衣服上的纽扣、 体操团队成员服装等等。
A
11
重复
在平面空间中,重复的具体表现有:
1.基本形的重复排列:它是重复构成最基本的 表现形式。指在重复的骨骼中,同一基本形按相同 的方向、色彩连续并置排列。这种构成方法十分简 单,能使图形获得高度的秩序与协调感。
A
23
近似
A
24
近似
在平面空间中,近似形构成的具体表现有: 1.形状近似构成:一般指同一种类的形象构成。这种构成方式,通常在重复的骨骼中, 以一个基本形为原始依据,然后在此基础上作变形,可以是大小、方向、角度、色彩、肌 理的近似,也可在此基础法上进行加、减图形的变化的近似。
注意: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形象变化程度太小,会产生重复的感觉,反之,则会产 生杂乱不整体的感觉,因此分寸与节奏的把握很重要。在形象的近似变化过程中,应有意 识地突出某一种元素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使画面整体而统一。
重复中的基本形: 用来重复排列的形状。 基本形不宜太复杂,以简单的几何形为好。
重复构成的特点:
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和节奏感,使画面统一。
反复出现能加深给人的印象,有安定、整齐、机械的美感。
有序的重复能扩大空间感。
A
7
重复
A
8
重复
A9重复A来自10重复“重复”其实存在于我们生活的许多自然现象中,如四季的运转是一种重复,心脏 的跳动是一种重复,蜂巢的结构是一种重复等。
A
25
近似
A
26
近似
2.骨骼的近似构成:在近似构成中,骨骼也可以作近似的构成,也就是骨骼单位的形状 、大小有一定的变化,从而使重复稳定的基本形显得活泼而富于变化,形成一种近似。 (
注意:近似与渐变的区别,渐变的变化是规律性很强的,基本形排列非常严谨,而近 似的变化规律性不强,基本和其他视觉要素的变化较大,也比较活泼。
平面构成组织形式
A
1
骨骼 重复 近似 发射 渐变 特异 对比 密集 空间
分割 肌理
A
2
骨骼

骨骼,就如人体的骨架支撑着人的全身,它是指支撑形象的内在支干、构架,它决定了图
形在空间中的格式与表现。图形可通过骨骼在空间中获得有序的呈现,在视觉图像中,图形一
旦进入空间,就离不开骨骼与其形态的意义。

骨骼最大的功用是将形象在空间或框架里作各种不同的编排,使形象有秩序地排列,构成
A
5
骨骼
基本格式: 90度排列格式 45度排列格式 弧线排列格式 折线排列格式
A
6
重复
概念:是指在同一视觉空间中,以相同的基本形(它涉及到图形的形状、大小、方向、色彩、 肌理等因素的相同)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空间构成。(鱼鳞\树叶\花瓣等)
按平均的、有规律的排列组合,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等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重复是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手法,以加强人的印象,造成有规律的节奏感,使画面统一。
但基本形过于简单,或单元构成次数过少, 容易使图形显得单调、平滞,是最容易暴露重复构 成缺点的构成方法。
A
12
重复
2.基本形的方向变动排列:指在重复的骨骼中,有显著方向性的同一基本形按规律化 的方向变动,如一上一下或一左一右的重复排列。这种构成方法能使图形在秩序中体现动 感,同时还能使图形获得很好的节奏感。
A
15
重复
重复构成在形式上还可分为完全重复构成和近似重复构成:
1.完全重复 是将一个或两个以上基本形重复排列,形成强烈的再现性的视觉效果。给人以严谨、平静 的感受。
A
16
重复
2.近似重复 将基本形或骨骼作不同的近似的变化,再将其进行重复排列,产生大同小异的趣味性
和变化性的视觉效。
A
17
重复
A
18

A
4
骨骼
3.作用性骨格:作用性骨格是使基本形彼此分成各自单位的界线,骨格给形象准确的空间, 基本形在骨格单位内可自由改变位置、方向、正负,甚至越出骨格线。 • 4.非作用性骨格:非作用性骨格是概念性的,非作用性骨格线有助于基本形的排列组织, 但不会影响它们的形状,也不会将空间分割为相对独立的骨格单位。 • 5.重复性骨格:是指骨格线分 •割的空间单位在形状、大小上完全 •相同,它是最有规律性的骨格,基 •本形按骨格连续性的排列。
A
27
近似
A
28
近似
A
29
近似
A
30
近似
A
31
近似
A
32
近似
A
33
发射
概念:发射构成是渐变构成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通常基本形或骨骼线围绕一个或几个中心, 向内或向外散发。这种构成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有时可形成光学的动感,令人目眩,可以起到 对形象的高度的强调,引起人的注意,是平面设计中很好的表现手段。
A
13
重复
3.基本形的色彩变动排列:通常指在重复的骨骼中,同一基本形按规律化的色彩变 动,这里主要指以黑白灰为手段所形成的一黑一白或一灰一黑等变动的重复排列。这种构 成方法能使图形在秩序中求得层次感。
A
14
重复
4.基本形的单元反复排列:指在重复的骨骼中,基本形以形状、色彩或方向变化的 组合,按规律化变动,形成一个单元,并反复排列。这种构成方法丰富活泼而充满变化, 是变化统一的最好体现。但也要注意基本形的简洁性,不易变化太多,以免失去画面的明 晰协调感,造成混乱。
重复
A
19
重复
A
20
重复
A
21
重复
A
22
近似
概念:近似形指基本形之间的一种相似性。往往是同类或同族的形体在形状、大小、色彩、肌 理等方面拥有共同的特征,并以重复或近似的骨骼来排列,这种构成非常简单。主要体现在基本 形的变化上。
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如果近似的程度大就产生了重复感,近似程度小就会破坏统一。 近似是基本形的形象产生局部的变化,但又不失大形相似的特点。
骨骼线和基本形呈发射状的构成形式,称为发射构成。
A
34
发射
A
35
发射
在平面空间中,发射构成的主要表现有:
1.中心式发射构成:又称离心式发射,是发射构成的主要形式,由一中心向外发射或由 外向内集中,发射的骨骼线可以是直线或曲线,骨骼线的疏密也可随意,但往往骨骼线的 密度越高,发射的感觉也越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