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常识
自然主义园林知识点汇总

自然主义园林知识点汇总自然主义园林是一种将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有机结合的园林设计风格。
它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追求营造出尽可能接近自然环境的空间。
下面将从园林设计原则、植物选择、景观特点以及园林的意义等方面进行自然主义园林知识点的汇总。
一、园林设计原则 1. 自然地形利用:自然主义园林倡导以现有的地形地貌为基础,利用地势起伏、河流湖泊等自然元素来塑造园林空间。
2. 有机布局:自然主义园林强调布局的自然流畅感,避免过于规则的几何造型,注重景观之间的过渡和连接。
3. 运动线条:自然主义园林中,通过运动线条的设置,引导人们在园林中的行走路径,使游览者能够有序地欣赏景观。
4. 水景设计:水是自然主义园林中常见的元素,它能够增添园林的灵动感和视觉效果,同时也是生物栖息地。
二、植物选择 1. 原生植物:自然主义园林强调本土植物的使用,尤其是采用原生植物,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
2. 多样性:自然主义园林注重植物的多样性,通过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可以创造出生态系统的平衡,并且增加园林景观的层次感。
3. 季节变化:考虑植物的季节变化,选择具有不同开花季节和叶子颜色变化的植物,使园林在不同季节都能展现出独特的美感。
三、景观特点 1. 自然元素:自然主义园林中,通过运用水、石、木材等自然元素,创造出自然的景观效果,使人们身临其境,感受自然的美妙。
2. 异质性景观:自然主义园林追求景观的多样性,通过组合不同材质和植物的景观,打造出独特的自然氛围。
3. 垂直层次:自然主义园林注重垂直层次的设置,通过选择具有不同高度和形态的植物,增加园林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4. 野生感:自然主义园林追求一种自然而野生的感觉,给人以放松和舒适的体验,使人们逃离喧嚣的城市生活,回归大自然。
四、园林的意义 1. 生态保护:自然主义园林的设计理念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通过合理的植物选择和景观布局,有助于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
园林设计常识

园林设计常识园林设计是一门涉及美学、生态、文化等多方面知识的复杂学科。
在园林设计中,有一些常识性的问题需要我们掌握,以确保我们的设计达到最佳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园林设计的常识,供读者参考。
一、地形要素的利用地形是园林设计中最基本的要素。
在利用地形时,需要充分考虑场地的特点,结合设计理念和主题,合理巧妙地运用自然的地形优势,让人们在自然环境中得到愉悦的体验。
二、植物素材的选择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素材之一。
在选择植物时,需要基于设计主题、气候与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
比如,气候干旱的地区可以使用吸水性较强的植物,而潮湿的地区则适合选用抗湿性较好的植物。
三、建筑物的设计建筑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园林设计中,建筑物的设计必须与场地环境相协调,不要与自然环境形成矛盾。
同时,在选用建筑材料时,应优先选择环保性较好的材料。
四、水景与石景的利用在园林设计中,水景和石景也是两种非常重要的设计元素。
通过水景和石景的装饰,可以增加景观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同时,在建造水景和石景时,也应考虑到自然环境,不要破坏生态平衡。
五、色彩的应用色彩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可以主导人们的感官。
因此,在选择色彩时,需要根据所设计的主题和气氛,选定合适的颜色搭配。
此外,还要注意色彩的协调度和对环境的影响。
六、照明灯光的设计在夜晚,园林园林的照明灯光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因此,在选择照明灯光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景观的特点和要求,确定好照明灯光的类型和安装位置。
照明灯光的设计可以起到点缀景观、增强夜间体验的作用。
七、人性化的设计最后,在园林设计中,人性化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景观的美观性,也要重视园林的实用性和舒适性。
比如,可以安排座椅、休憩区、垃圾桶等公共设施,为人们提供舒适、便利的服务。
最后,总的来说,园林设计并不是简单的摆弄一些植物和构件,而是需要我们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创新思维,独具匠心,合理利用地形、植物、水、石等自然元素,将画面设计得富有美感、科学性和实用性。
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

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自然要素:1.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园林景观的基础,包括山脉、丘陵、水体、平原等地形特征。
地势的高低起伏、平坦或倾斜的程度对园林景观的营造和布局有重要影响。
2.气候环境:气候是园林景观的重要自然要素。
如气温、湿度、降水量等对植物的生长和景观呈现产生直接的影响。
3.水体:水体是园林景观中重要的要素,包括湖泊、河流、溪流和喷泉等。
水体可以使园林增添生气和动感,提供水源和水分供给,同时还可以调节温度和湿度。
4.植物:植物是园林景观的核心要素之一,包括大树、花卉、灌木、草坪等。
植物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还能提供阴凉和氧气,吸收有害气体等。
不同的植物种类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人工要素:1.建筑和构筑物:建筑和构筑物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要素,包括亭台楼阁、桥梁、休憩设施、人行道等。
建筑和构筑物可以提供人们休憩和观赏的场所,丰富景观层次,增加空间感和立体感。
2.园林道路:园林道路是人们游览园林的重要交通工具,包括步行道、车道、自行车道等。
园林道路的设置和布局需要考虑交通流量、通行安全、景点连通等因素。
3.景观艺术品:景观艺术品是园林景观中的装饰要素,包括雕塑、石头、花坛、喷泉等。
景观艺术品可以增添园林景观的艺术氛围,丰富景观层次,提升观赏价值。
4.灯光和音乐:灯光和音乐作为园林景观的表现手段,可以通过不同的灯光色彩和音乐旋律调动人们的情绪,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景效果。
5.配套设施:配套设施包括厕所、休息亭、餐饮设施、儿童游乐设施等,为游客提供必要的服务和便利。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
自然要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环境、水体和植物;人工要素主要包括建筑和构筑物、园林道路、景观艺术品、灯光和音乐以及配套设施。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和融合,共同营造出美丽、宜人的园林景观。
了解园林景观基础知识

了解园林景观基础知识1.园亭供游人休息和观景的园林建筑。
园亭的特点是周围开敞,在造型上相对的小而集中,因此,亭常与山、水、绿化结合起来组景,并作为园林中“点景”的一种手段。
中国古代园亭中国园林中很早就运用亭。
据《大业杂记》载:隋炀帝广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见隋西苑),“其中有逍遥亭,八面合成,结构之丽,冠绝今古。
”从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中,还可以看到那个时期亭的形象。
明末计成著的《园冶》一书中,有专节论述亭的形式、构造、选址等。
园亭的体量虽不大,但形式多样。
园亭的造型主要取决于它的平面形状、平面组合和屋顶形式等。
中国古建筑多是梁架体系的木结构,由木柱承重。
因此,平面和立面的处理都较自由。
屋顶的造型和曲线也可由人们的审美观点和视觉需要来确定。
这样一种具有丰富变化的屋顶形象和轻巧、空灵的屋身以及随宜布置基座的建筑形式,就很适合亭这类“观景”和“点景”建筑的需要。
亭的形式起初是一种体积不大的四方亭,木构草顶或瓦顶,结构简易。
以后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步发展出多角形(三角、五角、六角、八角等)、长方形、圆形、扇面形、圭角形等形体。
在单体建筑平面上寻求多变的同时,又在亭与亭的组合,亭与廊、墙、房屋、石壁的结合,以及在建筑的立体造型上进行创造,出现了重檐、三重檐、攒尖顶、歇山顶、录顶及组合亭等。
中国园林很讲究亭的位置的经营,在北京颐和园、北海、承德避暑山庄这类大型的离宫别苑中,亭多布置于主要的观景点和风景点上,或作为主体建筑的陪衬。
在规模较小的私家园林中,亭常常成为组景的主体和园林艺术构图的中心。
在一些风景游览胜地,亭则成为增加自然山水美感的重要点缀。
设计中经常运用“对景”、“借景”、“框景”等手法,创造风景画面。
设在风景点的“碑亭”,在亭中立碑刻石题诗,引起游人对园林意境的联想,也是常用的点景手法。
计成在《园冶》一书中,在讨论到亭的位置时说:“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斯园林而得致者……通泉竹里,按景山巅;或翠筠茂密之阿,苍松蟠郁之麓;或借濠濮之上,入想观鱼;倘支沧浪之中,非歌濯足。
园林行业知识点总结

园林行业知识点总结1. 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在园林设计中,要根据不同的场地特点和设计目的来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
首先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阳光照射情况、土壤特点、气候条件等。
然后再根据设计的风格和主题来选择相应的植物,比如要打造一个精致的花园,就需要选择一些色彩鲜艳的花卉;而要打造一个清新的自然景观,就可以选择一些乔木、灌木等。
在植物配置上,要考虑植物的成熟高度、生长速度以及繁殖能力等因素,合理安排各种植物的位置,以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空间布局。
2. 景观设计原理景观设计是园林行业的核心内容,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比例与对称:在景观设计中,要考虑不同元素之间的比例和对称关系,以创造和谐的视觉效果。
(2)重复与协调:通过重复使用某种元素或颜色,可以增加整体设计的统一感和协调感。
(3)节奏与动态:景观设计要有节奏感和动态感,通过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和排列方式来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变化。
(4)连续与转折:设计要考虑视线的连续性和转折性,创造出自然而流畅的空间变化。
(5)对比与平衡:景观设计中要考虑对比效果和平衡效果,使整体设计更加丰富和有趣。
3. 花草养护技巧花草养护是园林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要做好花草的养护工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1)水分管理:要根据植物的生长需要,合理浇水,避免水浇过量或不足。
(2)施肥管理:要根据植物的生长季节和品种需求,合理施肥,保证植物的养分供应。
(3)修剪管理:根据不同的花草品种和生长习性,进行适当的修剪和整形,保持植物良好的形态和生长状态。
(4)病虫害防治:要及时发现和处理植物的病虫害问题,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此外,还要注意花草的季节管理、根系管理等方面的养护工作。
4. 园林施工技术园林施工是园林行业中的重要环节,包括硬质景观的施工和软质景观的施工两个方面。
(1)硬质景观施工:主要包括铺装、建筑、水景、灯光等方面的施工工作,需要掌握砌石、铺砖、水泥浇筑、钢筋绑扎等技术。
园林绿化知识点汇总

园林绿化知识点汇总
1. 植物选择:在园林绿化中,应根据不同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环境要求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种植。
例如,在南方地区可以选择热带、亚热带植物,而北方地区则应选择耐寒、抗旱植物。
2. 林木修剪:对园林内的树木进行定期修剪,可以控制其生长方向和树冠形态,使其更加美观整洁,并防止过度生长影响周边环境。
3. 土壤管理:园林绿化中合理的土壤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需要根据植物品种和土壤类型等因素进行合理施肥和浇水,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水分。
4. 病虫害防治:园林中的植物常常受到病虫害的侵袭,造成损失。
因此,在园林绿化中,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提高植物抗病虫能力等。
5. 园林设计:园林绿化的成功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园林设计。
园林设计应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用途和环境要求进行合理规划,使其既美观又实用。
6. 环境保护:在园林绿化中,需要注重环境保护,采用生态友好的植物种植、水资源利用等方法,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7. 废弃物处理:园林绿化工程中会产生各种废弃物,如树叶、枝条等。
这些废弃物应当得到妥善处理,如堆肥、焚烧等,以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
园林景观专业词汇

园林景观专业词汇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园林景观专业词汇:1. 绿化:指栽植防护林、路旁树木、农作物及各种风景观赏植物等。
2. 园林: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因地制宜地改造地形、整治水系、营造建筑、布置道路、种植树木花草等途径创作而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
3. 园地:园地的植物种植,不仅可以美化环境,为人们提供优美的景观,同时,也可以利用某些植物作为控制水土流失、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
4. 植物:植物是构成园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地中的植物,按其功能可分为骨干树种、一般树种和草本花卉等。
5. 园景:园景是园林绿地最基本的组成要素,是构成优美环境的基本单元。
6. 园路:园路既是交通的路线,也是构成园景的轴线。
园路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园林绿地各功能区域的设计和布局。
7. 假山:假山是园林中以造景为目的,用土、石等材料构筑的山。
8. 水景:水景是以水为主体,以水面的动、静、声、光等综合效果来反映自然景观的。
9. 景观:景观是指一定区域内具有观赏和实用功能的环境景色。
10. 园林植物:园林植物是构成园林绿地最基本的物质资料,是实现园林各项功能的主要载体。
11.园林设计:是指根据园林绿地的功能要求,对地形、水系、植被、建筑、道路等元素进行科学规划和创意设计的过程。
园林设计需兼顾美学、生态、人文等多方面因素,以创造出富有特色和活力的园林空间。
12.景观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的自然、人文景观进行系统分析、评价和规划,以实现景观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景观规划需考虑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重目标,使之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实用价值。
13.园林建筑:园林建筑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亭、台、楼、阁、轩、榭等各种建筑形式。
园林建筑既要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存,又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韵味,以突显园林景观的特色。
14.园林小品:园林小品是指园林中各种小型建筑和设施,如喷泉、雕塑、座椅、灯具等。
园林小品起到点缀和装饰园林景观的作用,为游人提供便利和休闲设施。
园林知识点汇总

园林知识点汇总园林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涉及范围广,内容复杂。
作为一名园艺或园林专业的学生或从业者,需要掌握一定的园林知识点。
下面就为大家汇总一些常见的园林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植物分类学植物分类学是园林学的基础,对于喜欢园林学的人来说,了解植物分类是必要的。
植物分类是将植物按其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分类的学科。
因此,熟悉植物分类方法和各种植物的特征是学好园林学的前提。
1.植物分类方法:植物分类主要有形态分类、解剖分类、生态分类、细胞学分类、生物化学分类和分子分类等方法。
2.植物的分类特征:植物的分类特征是指植物在形态、解剖、生态、生物化学和分子五个方面的特征。
3.常见植物的分类:常见的植物分类有细叶常青树、针叶树、落叶树、地被植物等。
二、土壤学基础知识土壤是植物根系定居和生长的重要基质。
土壤质量不仅对种植作物和花卉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还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因素。
1.土壤类型:土壤类型可以分为沙壤土、壤土、黏土和泥土四种类型。
2.土壤养分:土壤养分是指土壤中可供植物吸收的养分。
常见的土壤养分有氮、磷、钾等。
3.土壤酸碱度:土壤酸碱度是衡量土壤性质的重要因素。
酸性土壤中有害物质较多,对植物的生长有害。
三、植物病虫害防治植物病虫害是园林中常见的问题。
学好园林学,对病虫害防治有一定的掌握是十分必要。
1.病虫害防治方法:病虫害防治方法可分为预防、治疗和综合防治三种方法。
2.常见的病虫害:常见的植物病虫害有蚜虫、白粉病、红蜘蛛、卷叶蛾等。
3.病虫害防治技巧:如合理选择植株、加强保育等是很好的防治病虫害的技巧。
四、绿化造景设计绿化是城市环境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绿地营造也是绿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对于园林人来说,掌握一些绿化造景设计的知识是必要的。
1.绿化造景设计步骤:绿化造景设计通常有设计前准备、设计草图制作、设计方案的制定和施工管理等步骤。
2.绿化造景要素:绿化造景要素有植物、庭院样式、地下设施、垂直空间利用、环境因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园林小常识一、住宅小区公共绿地的空间景观绿地宽度小,一般只有近20m,最多也只有30-40m,沿着狭窄河岸建设,地势平坦。
开放空间景观要因地制宜,以植物造景为主,辅以一些景观小品,景观特色多是小巧玲珑(休闲亭、花架、湖、池、曲桥等园林景观小品。
2、城市道路绿地空间景观沿着城市道路,绿地宽窄不一,以植物造景为住和景观小品。
3、区域拆迁大面积危旧房建成公元绿地空间景观。
4、滩溆自然绿地建成可供休闲娱乐的绿地空间。
5、采矿遗地建成风景游览区。
6、利用原有湿地地貌建成湿地保护区的空间景观。
二、绿地景观由九个方面组成。
1、人居环境景观:功能;为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条件而兴建的,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的重要场所。
2、植物景观。
有群体(复试群落)植物景观、休闲植物景观、自然野趣植物景观等不同功能作用的植物景观。
3、历史人文景观。
4、亲水景观。
有亲水平台景观与沙滩景观。
5、动水景观。
有瀑布跌水与喷泉景观,人工瀑布,6、自然地理地貌生态景观。
湿地景观(自然湿地景观和现代湿地景观。
7、造型寓意景观。
雕塑和建筑景观。
8、桥梁景观(平桥、拱桥、曲桥、廊桥)。
9、大门入口景观(传统风格和现代风格)。
三、滨水园林绿地自然环境资源人类起源于水,在生命系统发育过程中,都离不开谁,近水、亲水是人的天性,水域慈养、培育了人类的文明。
1、园林绿地景观研究内涵涉林水域,其水面不管大小,不管是浩瀚江湖大海面,还是一勺小水池;游览方式,不管是步行观赏游览,还是驾车远眺观望、乘机天上鸟瞰园林绿地景观;不管是公园,或是风景名胜区,还是自然保护区,不管是湿地景观,还是自然地质地貌景观,不管是自然生态植物景观,还是人居环境景观,建筑、雕塑造型景观;不管是历史人文景观,还是现代造型景观,都是滨水绿地景观研究的内容。
2、世界地质公园是以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了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
四、园林绿地景观总体规划理念。
巧立创意主体1、总体规划首先要巧立创意主体,使绿地建设充满历史文化艺术寓意,具有深刻地文化艺术内涵,表达出深刻意境和情趣。
规划设计要巧于构思,却立创意理念情景交融,富有动人地构图造型和艺术感染力。
2、中国园林欣赏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
物镜;指景区、景点、景观所营造形成的视觉艺术形态。
情境;由于景观艺术所引起的心理感受,有触景生情,心旷神怡之感觉。
意境;人们欣赏园林风景的客观行为活动上升到心理主观思维活动,利用历史文化艺术沉淀于心理思维的联想,创造出充满艺术美感的翩翩福相,积极向上的精神境界。
五、因地制宜园林绿地规划要注意林水的特点,充分利用地形环境,因地制宜,充分做足“水”的文章,形成富含水的历史文化意境的优秀作品。
“园治”;因势利导,因高就低建园、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
六、独具特色园林景观规划应是艺术品,不是放之四海皆宜的复制品,每个园林规划应有自己的独特主题创意与景观意境,应结合绿地复杂丰富的地形环境条件、当地的历史认为景观与自然景观环境,创造出意味深长、意境深远的园林规划佳作。
七、宛自天开中国传统自然山水园林造园思想,讲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和仿效自然,将人工建造的作品融入自然,好似天然形成。
为了满足人们游览休息需要,常安排一些亭台水榭、座椅、园路等建筑设施与景观小品。
这种人工建设作品,从规划设计之初就应该考虑做到人工与自然和谐协调,这种设计匠心独运之初,不管是造园的材料,色彩、体型尺寸,还是建筑选址、安放位置,都要注意精巧适宜、压制协调,以体现园林景观整体自然美。
八、园林绿地总体规划设计相地----立意----布局九、园林植物景观园林植物景观从植物群落构成、培植技巧、产生景观特色效果来研究,大致可分为群体植物景观、休闲植物景观、自然野趣植物景观三种;1、植物群体美景观追求园林植物群体景观,形成自然生态群落效应,体现生态环境效益功能,使园林植物一种特色,也是景观设计的一种创意理念。
园林群体植物景观的定义;是通过详尽植物或同类植物,按园林艺术美的韵律节奏与比例协调关系的组合布局,表现植物群体规模,以体现其后恢宏、雄伟壮观的植物景观。
植物可纯林群植,也可混交群植,形成自然生态群落。
绿地群体园林植物,按生态习性群植布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自然生态群落效应,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城市输送大量氧气,成为城市绿肺;大量的乔灌地被草坪植物组合形成自然生态群落,成为城市生态廊道,为改善城市生态发挥了作用,成为城市环境的冷湖,源源不断地城市输送氧气,清新低压空气,最大限度地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
2、休闲植物景观特点是以观赏花卉色彩变化为主。
在休闲草坪丛植开花乔灌木、宿根地被花卉,先花色叶变化不断,空间通透,视野宽阔,供人观赏,使人心情愉悦。
休闲植物景观定义;以观赏花木色彩变化,体现季相景观,为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服务为主,配有休闲娱乐设施的植物景观。
园林水体给人以明净、清澈、亲切、开怀的感觉。
园林可赏、可游。
大水体有助于空气流通,视野宽阔无边即使是一斗碧水映着蓝天,也可起到使游客的视线无限延伸的作用,在视觉感观上扩大了空间,从而改变空间景观。
3、自然野趣植物景观在自然山水园林中,溪河两岸绿地培植自然式树丛、乔灌木地被、缓坡草坪,充满自然情趣。
十、园林历史景观考察园林历史人文景观的三种资源:1、历史事件上自然形成的历史人文景观。
2、利用当地社会历史发生的事件而创造的园林人文景观。
3、根据当地历史人物的传说、故事,收集整理综合而创建园林人文景观。
园林栏杆栏干在绿地中起分隔、导向的作用,使绿地边界明确清晰,设计好的栏干,很具装饰意义,就像衣服的花边一样,栏干不是主要的园林景观构成,但是量大、长向的建筑小品,对园林的造价和景色有不少影响,要仔细斟酌推敲才能落笔生辉。
如李渔所言:“窗栏之制,曰异月新,皆从成法中变出,腐草为萤,实且至理,如此则造物生人,不枉付心胸一片”。
●栏干的高度低栏0.2~0.3米,中栏0.8~0.9米,高栏1.1~1.3米,要因地按需而择。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精神、物质水平提高,更需要的是造型优美,"防君子不防小人"的导向性栏干、生态型间隔。
切不要以栏干的高度来代替管理,使绿地空间截然被分开来。
相反,在能用自然的、空间的办法,达到分隔的目的时,少用栏干。
如用绿篱、水面、山石、自然地形变化等。
●栏干的用料石、木、竹、砼、铁、钢、不锈钢都有,现最常用的是型钢与铸铁、铸铝的组合。
竹木栏干自然、质朴、价廉,但是使用期不长,如有强调这种意境的地方,真材实料要经防腐处理,或者采取"仿"真的办法。
砼栏干构件较为拙笨,使用不多;有时作栏干柱,但无论什么栏干,总离不了用砼作基础材料。
铸铁、铸铝可以做出各种花型构件;美观通透,缺点是性脆;断了不易修复,因此常常用型钢作为框架,取两者的优点而用之;还有一种锻铁制品;杆件的外型和截面可以有多种变化,做工也精致,优雅美观,只是价格不菲,可在局部或室内使用。
园灯沿园路布置,按照所在园林的特点,交通的要求,选择造型富于特色、照明效果好的柱子灯(庭园灯、道、路灯)或草坪灯。
定位时既要考虑夜晚的照明效果,也要考虑白天的园林景观,沿路连续布置。
一般柱子灯保持在25-30米,草坪灯6-10米的间距,具有强烈的导向性。
除了"点"、"线"上的灯,为了游人休憩和管理上的需要,绿地各处还要保持一定的照度,这是"面"上的照明。
间距因地形起伏的程度、树丛的疏密开朗有所不同。
作为估计大致每亩地1盏灯,达到朦胧的照度、约为道路上的1/5即可。
选择园灯,在重要近观的场所,造型可稍复杂、堂皇,并以多个组合灯头提高亮度及气势;在"面"上,造型宜简洁大方,配光曲线合理,以创造休憩环境并力求效率。
一般园林柱子灯高3-5米,正处于一般灌木之上、乔木之下的空间.广场、入口等处可稍高,7-11米。
足灯型(草坪灯、花坛灯)不耀眼、照射效果也好,但易损坏,多在宾馆房地产开发等专用绿地和公共绿地的封闭空间中使用,其灯具设计有模仿自然,也有简洁抽象的现代造型。
一般庭园柱子灯的构造,由灯头、灯干及灯座三部分组成。
园灯造型的美观,也是由这三部分比例匀称、色彩调和、富于独创来体现的。
过去往往线条较为繁复细腻,现在则强调朴素、大方、整体美,与环境相协调。
灯座。
灯干的下段,连接园灯的基础,地下电缆往往穿过基础接至灯座接线盒后,再沿灯柱上升至灯头。
单灯头时,灯座一般要预留20×15厘米的接线盒位置,因此灯座处的截面往往较粗大,因接近地面,造型也需较稳重。
灯柱。
灯干的上段,可选择钢筋混凝土、铸铁管、钢管、不锈钢、玻璃钢等多种材料。
中部穿行电线,外表有加工成各种线脚花纹的,也有上下不等截面的。
园林池岸近来,环境景观越来越注重水体,无水不灵;有的房地产公司还提出户户开门临水的要求。
而在实际操作上,水面边岸则是易被忽视且不易设计、施工好的项目。
其所占投资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讨。
从总体看,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一块绿地、一个公园的水体,应服从总体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构思;池岸是自然,抑或是规则?是隐是现?有无栏干小径?要看整体的地域位置、风格面貌而定。
一个园内不同区域,也可有不同的要求。
二是几种池岸做法,也可相互配合使用。
此岸近广场建筑而规则,彼岸近丘陵丛林而自然,也不失为一种变化和对比,注意点是交接如何过渡。
三是池岸要考虑安全因素.一般近岸处水宜浅(0.4~0.6米),面底坡缓(1/3~1/5),以求节约和安全。
人流密集地方,如何防止落水,也须多费匠心。
四是水面使用功能的不同,如观赏鱼、植荷莲、划舟艇、显倒影、喷水、游泳、溜冰等,也会使景观和水深浅、水波浪不尽相同,而影响池岸设计。
五是选材既关及景观,也决定造价,从经济上也要多加考虑。
园林围墙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提高,"破墙透绿"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说明对围墙的要求正在起变化,设计园林围墙时要尽量做到:1 能不设围墙的地方,尽量不设,让人接近自然,爱护绿化。
2 能利用空间的办法,自然的材料达到隔离的目的,尽量利用。
高差的地面、水体的两侧、绿篱树丛,都可以达到隔而不分的目的。
3 要设置围墙的地方,能低尽量低,能透尽量透,只有少量须掩饰隐私处,才用封闭的围墙。
4 使用围墙处于绿地之中,成为园景的一部分,减少与人的接触机会,由围墙向景墙转化。
善于把空间的分隔与景色的渗透联系统一起来,有而似无,有而生情,才是高超的设计。
围墙的构造有竹木、砖、混凝土、金属材料几种。
5 竹木围墙:竹篱笆是过去最常见的围墙,现已难得用。
有人设想过种一排竹子而加以编织,成为"活"的围墙(篱),则是最符合生态学要求的墙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