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壁鸠鲁名言名句大全
伊壁鸠鲁主义的法律思想

伊壁鸠鲁主义的法律思想摘要“人是政治的动物” ,亚里士多德这句名言对于当时的一般古希腊人来说是不证自明的,人只有在城邦生活之中才能获得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
这一基本思路决定了当时古希腊人的整个关于人性、自然、正义、善等等问题的哲学思考。
然而, 奠定在这种思路上的政治哲学、法哲学, 是与现代启蒙主义精神格格不入的, 如果“人是政治动物”这一判断被人们当做不可动摇的真理一直保持下来, 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开创的近代的政治哲学、法哲学就是不可想象的了。
而本文所要研究和探讨的, 正是动摇亚里士多德这一论断的那个伟大人物的法律思想, 也就是伊壁鸠鲁主义的法律思想。
本文的主要任务就是追根溯源, 主要是从法哲学的角度上, 重新认识、发现伊壁鸠鲁主义??这个承前启后具有重要意义的思想学派。
我把文章分成若干层次,由浅到深的讨论伊壁鸠鲁主义的法律思想。
以一定的逻辑链条将文章各部分串联起来。
在古希腊时代,伊壁鸠鲁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异类” ,他既不像前苏格拉底时代的一般古希腊人那样视参与城邦生活为吃饭喝水般寻常, 也不像柏拉图那样高扬“理念” ,也不同于泰勒斯等自然哲学家仅仅沉醉于自然的神奇之中而不顾其他。
伊壁鸠鲁凭借他的敏锐和犀利的思想, 创造出了一种带有革命意义的、奇异而又玄妙、极富魅力的哲学。
伊壁鸠鲁主义的全部思想都可以说是关注于一个目的,即如何帮助人类摆脱外在的恐惧, 获得一种心灵上的平静, 从而达到一种独立自足的自然快乐。
这可以称得上是伊壁鸠鲁主义的理论宗旨。
伊壁鸠鲁主义的认识论与这一理论宗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伊壁鸠鲁主义者认为, 只有一种直接建基于感觉经验的认识方法才能帮助人类摆脱来自于未知领域的恐惧。
在古希腊时代,任何一种法律思想必然有其哲学上的背景。
比如说,一个思想家在宇宙论上的图景很可能影响到其对于法律的本质的态度。
所以本文花一定的篇幅来介绍伊壁鸠鲁主义的自然哲学、伦理学上的一些思想, 是十分必要的。
从伊壁鸠鲁悖论谈起

从伊壁鸠鲁悖论谈起——驳基督教“人性恶”之说伊壁鸠鲁(Epicurus, 公元前341~前270年)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学派的创始人。
伊壁鸠鲁成功地发展了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的享乐主义,并将之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结合起来。
作为一个坚定的原子论者,他是完全够得上“唯物主义者”这个称号的,自然而然的,他也会是个无神论者。
他否定宗教,否认神是最高的法则制定者,他提出的口号是:“神不足惧,死不足忧,祸苦易忍,福乐易求。
”[1]伊壁鸠鲁悖论(Euthyphro Paradox)是其最著名的思想遗产之一。
所谓的伊壁鸠鲁悖论,前提是建立在基督教给上帝的三个基本属性: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
基于这个前提,伊壁鸠鲁表述如下:如果是上帝想阻止“恶”而阻止不了,那么上帝就是无能的;如果是上帝能阻止“恶”而不愿阻止,那么上帝就是坏的;如果是上帝既不想阻止也阻止不了“恶”,那么上帝就是既无能又坏;如果是上帝既想阻止又能阻止“恶”,那为什么我们的世界充满了“恶”呢?[2]伊壁鸠鲁悖论几千年来一直作为基督教的强有力怀疑推理而存在,根据这一表述,可以得出的结论有四个:1.神不存在。
2.神存在,但并不全能、全善。
3.神有使他不能消灭善的苦衷。
4.恶不存在。
但无论是这四个可能结论中的哪一个,都不可能被基督教所接受。
于是,出现了一门旨在解决这种悖论的学问,这门学问由著名的西方哲学大师莱布尼茨创立,在他1710年所写的《神义论》(Theodicy)中,莱布尼茨论认为一个道德上及实际上有邪恶的世界,要比一个只有善的世界为好,因为在形上学来说,那是更丰富的。
但这一理论有时也是很无力的,比如当我们听说出现印度洋海啸,死伤无数时,我们怎么相信,这种自然的作恶,比全善更好。
一个似乎比较合理的让步,是由圣奥古斯丁(Sanctus Aurelius Augustinus)做出的,圣奥古斯丁认为恶是一种缺乏善的表现,即恶是善的缺失,恶主要的根源是用“对自己的爱”取代了“对神的爱”。
伊壁鸠鲁:回到哲学,严肃地对待幸福这件事

伊壁鸠鲁:回到哲学,严肃地对待幸福这件事公元前341年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出生于萨摩斯岛,离现代土耳其的海岸几英里远。
他胡子很长,作品有三百多本,是那个时代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
他出名的原因是他巧妙并坚持不懈的钻研一个特别的主题:幸福。
之前的哲学家想知道怎样才是善;伊壁鸠鲁坚持关注怎样才能幸福。
之前很少有哲学家坦承对这个坦率务实的主题的兴趣。
所以伊壁鸠鲁让很多哲学家大为意外,特别是他开办了一家幸福学校,里面发生的事情让人震惊又极为挑逗。
一些不满的享乐者们泄露了学校里发生的事情。
提摩克拉底说伊壁鸠鲁每天要呕吐两回,因为他所有时间都躺在沙发上,一群奴隶伺候他吃大鱼大肉。
斯多葛派的狄俄提姆斯发表过据称是伊壁鸠鲁写给年轻学生的的五十封充满色欲的信,这些信是他喝醉酒春心荡漾的时候写的。
由于有这么多的八卦,我们到现在还用“伊壁鸠鲁的”来形容人奢侈腐化。
但这样的关联子虚乌有。
关于伊壁鸠鲁的事实远没有那么刺激,但远比这些更有趣。
这位希腊哲学家确实关注幸福和愉悦,但他对满足口腹之欲没兴趣。
他只有两件袍子,靠面包橄榄为生,偶尔犒劳自己吃片奶酪。
相反,经过多年对幸福的耐心研究,伊壁鸠鲁对于我们如何才能幸福得出一组重要的革命性的结论,这些结论震古铄今。
伊壁鸠鲁认为我们谈论幸福的时候犯了三个错。
1. 我们认为需要浪漫的亲密关系所以一直以来我们对爱都非常着迷。
但伊壁鸠鲁观察到,幸福与爱(就别说婚姻了)总是背道而驰。
这里面有太多嫉妒,误会和痛苦。
性总是很复杂,少有充满爱意的和谐。
他总结说,最好,对待亲密关系永远不要太有信心。
比较而言,他说大多数友谊回报更多:对朋友我们是礼貌的,我们求同存异,我们不会破口大骂,也不会占有欲太强。
问题是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看朋友,而让工作家庭排在前面。
我们没时间。
他们住太远。
2. 我们认为需要很多钱所以一直以来我们沉迷于职业发展,对金钱和掌声的欲望让我们趋之若鹜。
但伊壁鸠鲁强调受雇于人的种种麻烦:嫉妒、诽谤、壮志未酬。
快乐和幸福,是人生的唯一目标吗?看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怎么说

快乐和幸福,是人生的唯一目标吗?看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怎么说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要带大家了解的是古希腊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伊壁鸠鲁学派的创始人:伊壁鸠鲁。
伊壁鸠鲁有一句名言,或许有的人听过,他说:“死亡和我们没有关系,因为只要我们存在一天,死亡就不会来临,而死亡来临时,我们也不再存在了。
”伊壁鸠鲁认为对死亡的恐惧是非理性的。
从这里我们其实可以看出,伊壁鸠鲁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并不相信所谓的灵魂不死,精神永存的观念。
伊壁鸠鲁是一位古希腊中后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所创立的伊壁鸠鲁学派也是,后苏格拉底时期四大思想学派之一,其他三个思想学派包括:犬儒学派、怀疑主义学派、斯多葛学派。
在介绍伊壁鸠鲁的思想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古希腊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的这段历史背景。
古希腊哲学大致可以分为三段:第一阶段:是从大约从公元前600多年,至公元前400多年苏格拉底之前。
古希腊哲学的起点是从“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之原”。
古希腊人们开始摆脱神创论的束缚,打开了理性思考世界的大门。
之后一大批古希腊思想家开始对世界进行理性的思考,比较著名的有几大学派,包括泰勒斯为代表的米利都学派;以巴门尼德为代表的“爱利亚学派”、以毕达哥拉斯为代表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一时期涌现出了非常多伟大的哲学家,比如提出“气本原论”的阿那克西美尼、提出“火本原论”的赫拉克利特、提出“原子论”的德谟克利特、当然也包括提出“数本原论”的毕达哥拉斯等等。
这一时期的哲学家思想的一大特点就是,他们都偏向“自然哲学”,探讨的主题是“本体论”也就是对世界的起源,万物的构成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和见解第二阶段:是从公元前400多年的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之后便是古希腊著名的三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这一时期的思想特点是从外部的自然界,转向了关注人类自身。
从探索万物的构成,转向关注人性的善恶、道德以及知识等与人类自身相关的话题。
【写作素材】高考语文作文8大冷门好用的哲学家素材「名言+事例」,速速来读!

8大冷门好用的哲学家素材「名言+事例」,速速来读!01第欧根尼道理论据1.太阳也光顾污秽之地,但并没有因此而被玷污2.知识是青年人最佳的荣誉,老年人最大的慰藉,穷人最宝贵的财富,富3.人最珍贵的装饰品。
4.世上最美好的事物是言论自由。
5.临阵磨枪,不光也亮。
6.教育是人在顺境中的饰物,逆境中的避难所。
人物素材古希腊犬儒学派哲学家第欧根尼(约公元前404―前323年),常常在大白天也点着灯走路。
每当人们诧异地问他时,他便回答说:“我正在找人。
”这是在讽刺当时社会上没有一个真正配得上“人”这一称呼的有德行的人。
亚历山大大帝来到科林特市时,拜访了这位哲学家,并且对他说:“你有什么希望尽管讲,我可以满足你的一切要求。
”第欧根尼爬进自己所住的酒桶,一边晒太阳一边说:“只希望你让到一边,因为你遮住了照在我身上的阳光。
”张扬个性,傲视权贵,不趋炎附势,不与之同流合污,正是哲学家可爱的独特之处。
02芝诺道理论据1.美是纯朴之花。
2.生活的目标是使生活合乎于自然规律。
3.我们两只耳朵,但只有一张嘴,所以应该多听少说。
4.与自然相一致的生活,就是道德的生活,自然指导我们走向作为目标的道德。
5.人人都追求幸福。
所谓幸福,就是顺从宇宙以及遵守作为人类指导原理的理性生活。
6.真实的东西是静止的。
飞行的箭在一定的时间内会经过许多点,在每个点上必然要停留,因此是静止的。
人物素材一次,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学生问他:“老师,您的知识比我们多许多倍,您回答的问题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对自己的解答总是有疑问呢?”芝诺用手在桌上画了大小两个圆圈,并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
我的知识比你们的多。
但是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的长,因而我接触到的无知的范围比你们多。
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知识的原因。
”知识无边,学海亦无涯,先贤用精当的比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这一道理。
03泰勒斯道理论据1.只有那些从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会跌入坑中。
从伊壁鸠鲁悖论谈起

从伊壁鸠鲁悖论谈起——驳基督教“人性恶”之说伊壁鸠鲁(Epicurus, 公元前341~前270年)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学派的创始人。
伊壁鸠鲁成功地发展了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的享乐主义,并将之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结合起来。
作为一个坚定的原子论者,他是完全够得上“唯物主义者”这个称号的,自然而然的,他也会是个无神论者。
他否定宗教,否认神是最高的法则制定者,他提出的口号是:“神不足惧,死不足忧,祸苦易忍,福乐易求。
”[1]伊壁鸠鲁悖论(Euthyphro Paradox)是其最著名的思想遗产之一。
所谓的伊壁鸠鲁悖论,前提是建立在基督教给上帝的三个基本属性: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
基于这个前提,伊壁鸠鲁表述如下:如果是上帝想阻止“恶”而阻止不了,那么上帝就是无能的;如果是上帝能阻止“恶”而不愿阻止,那么上帝就是坏的;如果是上帝既不想阻止也阻止不了“恶”,那么上帝就是既无能又坏;如果是上帝既想阻止又能阻止“恶”,那为什么我们的世界充满了“恶”呢[2]伊壁鸠鲁悖论几千年来一直作为基督教的强有力怀疑推理而存在,根据这一表述,可以得出的结论有四个:1.神不存在。
2.神存在,但并不全能、全善。
3.神有使他不能消灭善的苦衷。
4.恶不存在。
但无论是这四个可能结论中的哪一个,都不可能被基督教所接受。
于是,出现了一门旨在解决这种悖论的学问,这门学问由著名的西方哲学大师莱布尼茨创立,在他1710年所写的《神义论》(Theodicy)中,莱布尼茨论认为一个道德上及实际上有邪恶的世界,要比一个只有善的世界为好,因为在形上学来说,那是更丰富的。
但这一理论有时也是很无力的,比如当我们听说出现印度洋海啸,死伤无数时,我们怎么相信,这种自然的作恶,比全善更好。
一个似乎比较合理的让步,是由圣奥古斯丁(Sanctus Aurelius Augustinus)做出的,圣奥古斯丁认为恶是一种缺乏善的表现,即恶是善的缺失,恶主要的根源是用“对自己的爱”取代了“对神的爱”。
伊壁鸠鲁名言名句

伊壁鸠鲁名言名句伊壁鸠鲁(约前341年-约前270年),古希腊哲学家,被公认为伦理学和幸福论的创立者之一。
他强调了人类欲望的理性调控以实现幸福生活,并提出了无神论和唯物主义的思想。
伊壁鸠鲁的名言和名句体现了他对人类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幸福的追求。
以下是一些精选的伊壁鸠鲁名言名句。
1. “什么是幸福?无非就是温和与和睦,由对内与对外的心灵获得的。
”这句话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与人相处的和谐对于幸福的重要性。
伊壁鸠鲁认为,只有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和谐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
2. “任何人对幸福的追求都是为了心灵中的快乐。
”这句话暗示了伊壁鸠鲁对于幸福的定义,他认为幸福就是人们内心的快乐。
他强调了人们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和名誉的荒谬,并强调了内心的满足才是真正的幸福之源。
3. “智者最大的喜悦就是贡献自己的智慧,帮助他人实现幸福。
”伊壁鸠鲁强调了智慧和善行对于幸福的重要性。
他认为智者最大的乐趣就是运用自己的智慧帮助他人,并对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4. “现在而言,幸福实际上被追求,而不是因为它实际上达到。
”伊壁鸠鲁指出了人们对于幸福的错误追求。
他认为现代社会过于关注外在的物质追求,而忽视了内心真正的满足与平静。
他认为幸福不是通过追求来获得的,而是通过内心的满足而实现的。
5. “智者也会感到痛苦,但他们的痛苦来源于对自己智慧的后悔,而不是对外界事物的无力。
”这句话强调了智者和普通人在面对痛苦时的差异。
智者的痛苦来自于对自己智慧的后悔,他们在遭遇困难时能够以智慧和理性的方式应对,而不是被痛苦所压倒。
6. “无论你过去的经历如何,未来都是可以改变的。
”伊壁鸠鲁的这句话传递了希望和改变的信息。
他认为人们不应该被过去所束缚,应该积极向前看,相信未来的变化,通过努力和决心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7. “最大的胜利,是能够拒绝对现状的无意义顺从。
”这句话强调了个人意志和坚持对于幸福的重要性。
伊壁鸠鲁认为,个体应该有勇气和力量去拒绝对不合理现状的顺从,去追求真正的幸福。
古希腊伊壁鸠鲁问

古希腊伊壁鸠鲁问,“上帝或者希望消除所有恶事而不能, 或者他能而不愿意;或者, 他既不愿意又不能;或者, 他既愿意也能。
如果上帝愿意而不能的话, 他是软弱———这与上帝的品格不符;如果上帝能而不愿意的话, 他是恶毒———这同样与自己的品格相冲突; 如果上帝既不愿意又不能的话, 他就既恶毒也软弱, 因此就不是上帝;如果上帝既愿意又能———这唯一符合上帝, 那么, 恶事到底从何而来?或者说, 他为什么不拿开这些恶事。
”奥古斯丁早年信奉摩尼教的善恶二元本体论, 把罪恶看作是与善良同样具有本质性的实体, 在皈依了基督教之后, 他对早年的观点进行了彻底的理论清算后来奥古斯丁对摩尼教的这种观点进行反驳,即恶不具有实体性或本体性, 它只是“善的缺乏”或“本体的缺乏”。
通俗的来说可以用一篇关于爱因斯坦反驳老师的文章来说,当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待考察。
关于恶的种类, 奥古斯丁的思想有所变化。
在《论自由意志》中, 奥古斯丁认为恶具有两种意义, 即“某人作恶”和“某人遭受恶”。
前者是真正意义上的恶, 后者只是上帝施予作恶者的一种公正惩罚, 它恰恰彰显了上帝的公义———正是由于人(始祖亚当)作恶在先, 所以才有苦难、病痛之类的恶作为一种公正的惩罚降临于世人身上。
就此而言, “上帝是这第二种恶的原因, 但无论如何不是第一种恶的原因。
”⑥在晚年所写的《教义手册》中,奥古斯丁又把恶分为三类, 即“物理的恶”、“认识的恶”和“伦理的恶”。
“物理的恶”是由于自然万物与上帝相比的不完善性所致, 任何自然事物作为被创造物都“缺乏”创造者(上帝)本身所具有的完善性。
“认识的恶”是由人的理性有限性所决定的, 人的理性不可能达到上帝那样的全知, 从而难免会在认识过程中“缺乏”真理和确定性。
“伦理的恶”则是由于意志选择了不应该选择的东西, 放弃了不应该放弃的目标, 主动地背离崇高永恒者而趋向卑下世俗者。
在这三种恶中, 前两者都可以用受造物本身的有限性来解释, 属于一种必然性的缺憾;但是“伦理的恶”却与人的自由意志有关, 它可以恰当地称为“罪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壁鸠鲁名言名句大全
2017-05-061、欢娱本身并不是罪孽;但是,能带来一定乐趣的东西,同时也会留下比乐趣本身大出许多倍的烦恼。
——伊壁鸠鲁2、因此,我们把乐趣看作是幸福生活的全部,乐趣是人们首要的,不可缺少的东西——伊壁鸠鲁3、所谓的快乐,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
——伊壁鸠鲁4、友谊使欢乐倍对我们帮助最大的,并不是朋友们的实际帮助,而是我们坚信得到他们的帮助的信念——伊壁鸠鲁5、不明智、不健康、不正直地生活是不可能活得愉快的;同样,活得不愉快也就不可能活得明智、健康和正直。
——伊壁鸠鲁6、友谊真是一种最神圣的东西,不光值得特别推崇,而且值得永远赞扬。
——伊壁鸠鲁7、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
——伊壁鸠鲁8、快乐没有本来就是坏的,但是有些快乐的产生者却带来了比快乐大许多倍的烦扰。
?——伊壁鸠鲁9、最关于应付对外面敌人的恐惧的是尽量交友;对于不能交为朋友的人,至少要避免和他们结怨;要是连这个也办不到,就要尽可能地避免和他们往来,为自己的利益疏远他们。
——伊壁鸠鲁10、幸福就是肉体无痛苦,灵魂无纷扰。
——伊壁鸠鲁11、你要是按照自然来造就你的生活,你就决不会贫穷;要是按照人们的观念来造就你的生活,你就决不会富有。
——伊壁鸠鲁12、如果你想享受真正的自由,就必须充当哲学的奴仆——伊壁鸠鲁13、在智慧提供给整个人生的一切幸福之中,以获得友谊为最重要。
——伊壁鸠鲁14、宇宙是无限的——伊壁鸠鲁15、在确保终身幸福的所有努力中,最重要的是结识朋友。
——伊壁鸠鲁16、与正义为友的人,在哪儿都是安全的——伊壁鸠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