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合集下载

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 脑膜炎球菌 • 潜伏期:数小时-10天,一般2-3天 • 传染期:潜伏期末至病后3周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 临床表现:普通型90%、暴发型、轻型 • 普通型 • 上呼吸道感染期:发热、咽痛、鼻炎、咳嗽 • 败血症期:恶寒、高热、头痛、呕吐、乏力,肌肉酸痛、神
志淡漠,70%皮肤瘀点、瘀斑 • 脑膜炎期:多与败血症期同时出现,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
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常可危及生命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 传染源:病人、健康携带者 • 传播途径:经空气飞沫传播 •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成年人多成为健康携带者 • 家中、宿舍等人口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容易传播 • 流脑疫苗-环境卫生-通风换气-增强体质
三、学校防控措施
学校常见传染病处理方式
临床表现
• 前驱期:成人于皮疹出现前1~2日可先有发热、头痛、 咽痛、四肢酸痛等前驱症状
• 出疹期:皮疹先见于躯干和头部,12--24小时左右, 经丘疹发展成为水疱疹
Hale Waihona Puke • 几天后疱疹中心干枯并结痂,一般不留瘢痕 • 在水疱疹阶段有明显搔痒 • 成人水痘,疾病症状常较严重
典型水痘图片
水痘放大图片

传播迅速常引起大流行 • 乙型(常见流感病毒类型)变异少、易暴发 • 丙型
一、流行性感冒
• 潜伏期:1-7天,通常2-3天 • 传染期:潜伏期末至发病急性期 • 主要临床症状:
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区别
流行性感冒
病原体 传染性 症状
甲、乙、丙三种流感病 毒
消毒液擦洗消毒(按比例稀释84消毒液、消毒片) • 教室配置紫外线灯等消毒设备,每日消毒1次,紫外

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教案(通用7篇)

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教案(通用7篇)

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教案(通用7篇)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教案1一、活动目的:1、冬季是各种传染病多发季节,避开传染病在校内发生。

2、让同学了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进行预防教育。

3、增长同学的卫生知识,加强同学的自我保健意识。

二、活动过程:班主任讲话:同学们,冬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尤其是结核病,表现为咳嗽、发烧。

为了同学的身体健康,开展本次主题队会,盼望同学们能更多地了解有关传染病的知识。

(一)、通过看视频资料了解传染病(二)、向同学进行传染病的宣扬教育。

1、什么是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长期以来由于没有有效药物治疗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故人们对结核病产生了很强的恐惊心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科学工自50时代以来,已经研制出十数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只要早期发觉,正规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结核杆菌可以侵入人体任何器官,也就是说人体的各种器官都可以发生结核病。

2、有哪位同学知道结核病是怎样传播的吗?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空气中的结核杆菌,通过人的呼吸进入人的肺部,在那里繁殖、生长,这样人就会被传染上肺结核。

另一种是血液传播。

就是说原发肺结核病灶快速进展,结核性脑膜炎等等疾病。

3、肺结核有那些症状?(1)指名说一说同学1:肺结核早期或轻度肺结核,可无任何症状或症状稍微而被忽视,假设病变处于活动进展阶段时,可涌现以下症状:1、发热:表现为午后低热,多在下午4-8时体温上升,一般为37-38℃之间。

这时病人经常伴有全身乏力或消瘦。

2、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但也最易使患者或医生误以为是“感冒”,北宗学校六二班黄杏然或“气管炎’而导致误诊。

3、痰中带血:痰内带血丝或小血块,大多数痰内带血是由结核引起的。

同学2:是啊!得了结核病的人不仅非常痛楚,同时也会严峻地影响工作和学习。

为了给病人加强营养,还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同学3:吃了病人污染过的东西,就会得结核病。

冬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讲座

冬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讲座

冬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讲座海口市第九小学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学校是人群高度聚集的场所,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加之身体抗病能力较差,就会患病尤其是一些传染性疾病。

但只要同学们了解掌握传染病常识,我们就可以做到早防治。

1、避免受凉。

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2、净化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过室内。

3、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

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4、增加营养。

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6、讲究卫生。

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洗手,常剪指甲,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时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口鼻。

7、免疫预防。

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

8、早发现、早治疗。

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

一、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应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

5、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6、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7、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8、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9、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某些药品,不要滥用抗生素。

10、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

二、流感的预防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急性流感患者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病初2—3日传染性最强,病后7日后仍有传染性,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冬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小学PPT

冬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小学PPT
治疗
多休息、遵医嘱治疗、保持良好 的个人卫生习惯、接种流感疫苗 等。
麻疹的症状及治疗
症状
发热、咳嗽、流鼻涕、眼睛红、口腔 溃疡等。
治疗
多休息、遵医嘱治疗、保持良好的个 人卫生习惯等。
水痘的症状及治疗
症状
发热、头痛、咳嗽、乏力等,随后出现皮疹,通常首先出现在面部和躯干,然 后扩散到四肢。
治疗
多休息、遵医嘱治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等。
VS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戴上 口罩及时就医,并避免与他人接触, 以防传染给他人。
THANKS
感谢观看
02
健康教育活动可以通过讲座、宣 传海报、班级会议等形式进行, 重点强调个人卫生、环境卫生、 呼吸道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及时报告疫情
学校在发现有学生出现冬季传染病症状时,应及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并按照 相关规定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学校应建立疫情报告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疫情报告工作,确保疫情报告的及时性 和准确性。同时,应做好疫情的保密工作,保护学生的隐私。
注意食品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品,特别是生鲜食品。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身体健康。
03
CATALOGUE
冬季传染病的症状及治疗
流感的症状及治疗
症状
发热、头痛、咳嗽、喉咙痛、肌 肉疼痛、乏力等。
水痘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喉 咙痛、恶心等,随后出现皮疹 。
预防水痘的方法包括接种水痘 疫苗、避免接触病人、注意个 人卫生等。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 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风疹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喉咙 痛、咳嗽等,随后出现皮疹。

冬季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ppt课件

冬季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ppt课件
预防措施:接种疫苗,避免 与患者接触,加强锻炼提高 免疫力,及时就医治疗
03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 措施
空气传播及其预防
• 空气传播是冬季学校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 空气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或气溶胶传
播给他人。在冬季,学校室内环境密闭,空气流通 不畅,容易造成病原体的滞留和传播。 • 预防空气传播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通风和个人防护 。 • 预防空气传播,学校应保持室内通风,定期开窗通 风换气,确保空气流通。同时,学生和老师应佩戴 口罩,避免病原体通过飞沫传播。此外,定期清洗 和消毒空气过滤器、空调设备等也能有效减少病原 体在空气中的滞留。
操作要点
学校应将疾病防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定期 开展专题讲座、宣传活动等,向学生和教职 工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提高其防控意识和 能力。
对出现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病例的班级持续进行症状监测 、病例管理并加强消毒、通风等工作。
重要性
操作要点
及时发现并控制疑似或确诊病例,防止疫情 扩散。
一旦出现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病例,学校应 立即对该班级进行症状监测和病例管理,加 强消毒、通风等措施,并根据疾控中心的指 导采取相应防控措施,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
感谢您的观看
健康的学习环境。 • 为了实现有效预防,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学生和教职工
的防范意识,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消毒,及时接种 疫苗等。只有全面、科学地开展预防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学校传 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02 冬季学校常见传染病的疾 病科普
制。
05 学生应对措施对措施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01
勤洗手
使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双手,特别是在咳嗽、打喷嚏、上厕所后。如果

冬季预防传染病 健康小常识

冬季预防传染病 健康小常识

冬季预防传染病健康小常识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我们不光要做好新型冠状病
毒的预防,同时还要做好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做好多病联防的工作,现将几种常见的秋冬季节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与各位家长分享,希望家长们能积极关注,做好预防措施,共同保护孩子的健康。

1、学习冬季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树立防范意识;
2、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以免受凉;
3、房间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4、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
5、饮食要均衡,营养搭配;
6、多饮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7、合理的锻炼,如早操、晨跑、散步等,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8、常洗手,形成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的习惯;
9、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影响他人;
10、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外出时一定要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11、流行季节前可接种相应的疫苗如流感、麻疹、腮腺炎及水痘等;
12、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13、养成外出戴口罩的习惯;
14、多晒太阳,增强自身抵抗力;
15、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尤其是出现急性发热、全身明显不适症状时应当及时就医。

1。

冬季传染病预防安全知识有哪些

冬季传染病预防安全知识有哪些

冬季传染病预防安全知识有哪些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气温渐渐下降,天气寒冷、风大干燥,是一些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冬季传染病预防安全知识, 希望对你们有援助。

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冬季是人类的呼吸系统最经受考验的季节之一,气候的变化是对机体免疫力的一次考验,所以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身体健康,就需要多关注和了解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从而增强和提高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远离呼吸道传染病。

冬季比较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结核等,这些疾病虽然临床症状各异,但都与干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有关,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其传播途径的共同特点是:大多通过呼吸道飞沫散播传染,也可通过患者口、鼻、眼睛及疱疹的分泌物直接传染给被接触者;水痘还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病死率高,常在24小时内出现严重休克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因此,在流脑高发期,若出现类似上述症状要马上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传染源:带菌者和病人。

传播途径:病源菌主要通过喷嚏、咳嗽、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

三、流行性腮腺炎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宿主。

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2岁以下,40岁以上很少发病。

腮腺炎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但全年即可发生感染流行。

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新兵中暴发。

大约2年发生一次大流行。

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

腮腺炎是由患者和健康携带者的唾液中分离出病毒。

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期内接触到易感着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

本病潜伏期4-21天,平均18 天。

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患者受感染后,大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者两侧腮腺同时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开口和咀嚼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颌下腺,台下腺和颈部淋巴结。

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

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

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冬季是常见传染病高发的季节,为了预防疾病的传播,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

以下是一份关于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的知识宣传内容:
标题: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
一、流感预防:
1.接种疫苗:冬季是流感高发季节,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对于儿童、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病的人群。

2.勤洗手:频繁洗手,特别是在公共场所、交通工具上之后,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

3.避免人群拥挤:尽量避免拥挤的场所,减少感染的机会。

二、呼吸道疾病防护:
1.正确佩戴口罩:在公共交通和拥挤场所佩戴口罩,保护呼吸道。

2.通风:居住和工作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开窗通风。

3.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注意保暖以防感冒。

三、手足口病和腮腺炎预防:
1.儿童个人卫生:教育儿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吐痰。

2.隔离患者:发现患有手足口病或腮腺炎的患者,要及时隔离,避免传播。

四、胃肠道疾病防护:
1.饮食卫生:食用熟食,尽量避免生食,注意水源卫生。

2.手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避免手传播病菌。

五、注意心理健康:
1.保持乐观心态:长时间的寒冷天气容易影响心情,保持乐观积极心态对提高免疫力有帮助。

2.加强锻炼:适度的户外活动和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通过以上宣传内容,希望能够提高公众对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的认知,促使大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同时,鼓励人们在冬季注重保暖、合理饮食,保持身体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冬季来临,xx结合学校实际开展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宣传活动。

各年级班主任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健康知识和习惯的宣传,教育学生了解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增强自我防病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冬季传染病相关知识
1.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几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腮腺炎、水痘、风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肺炎和肺结核等。

其中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2.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的共性为:发热,乏力,头痛,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包括咳嗽、流涕、打喷嚏、鼻塞等症状)。

3.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尘埃进行传播。

病人在讲话、咳嗽、打喷嚏时可以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病原体的黏液飞沫悬浮于空
气中,被易感者吸入,即可造成传染,也可形成大面积流行。

二、主要预防措施及健康习惯
1.注意防寒保暖,随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

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2.多喝水。

冬季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3.勤洗手、科学洗手。

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掌握六步洗手法: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第五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第六步:将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4.文明咳嗽、不随地吐痰。

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清洁的手绢或纸巾遮掩口鼻;若一时来不及拿纸巾遮掩,可用手肘弯的衣服遮挡口鼻,因为病毒不容易在干燥的衣服上停留;打喷嚏或咳嗽时,千万不能用手遮掩口鼻;吐痰时,痰液用纸巾包好,弃置垃圾桶。

5.学习、生活环境开窗通风,勤晒被褥,清除卫生死角。

良好的通风可消除80%自然菌,所以自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至关重要。

教室在每节课后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其他教学生活用房应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