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文化弘扬民族传统国旗下讲话

合集下载

国学经典国旗下讲话稿十篇

国学经典国旗下讲话稿十篇

国学经典国旗下讲话稿十篇国学经典国旗下讲话稿十篇国学经典国旗下讲话稿篇1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滚滚长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历程,无不浸透着中华文化的精神。

于是,千百年中国傲立于东方,历史长河金鲤化龙,浩瀚的广宇群星灿然,炎黄挺起五岳的脊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是辛稼轩呐喊的两宋悲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是谭嗣同面对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胆神州大地上,国学文化传承千年。

何为国学?是司马迁熟悉华夏文明,留下了传承民族魂魄的《史记》?是李时珍涉足千山万水,遍尝百草,用自己的亲身体验造福于后人的《本草纲目》?还是纪晓岚精通经、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库全书》?何为国学?不就是经那得起时间洗炼而沉淀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后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让人从中获益的精神财富、文化积淀吗?《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

《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

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

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

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

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

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

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俗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国旗下的讲话演讲稿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国旗下的讲话演讲稿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国旗下的讲话演讲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主题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国旗下的讲话”,感到异常激动和自豪。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有着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

这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也是我们的骄傲。

而国旗是我们热爱祖国、热爱文化的象征。

在国旗下,让我们共同努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现我们中华民族的风采!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华和人文元素。

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中,儒家思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儒家强调仁爱之道,注重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间的和谐相处,提出“以仁治国、以义谋家、以礼安邦”的理念。

这种思想敬重人伦关系、注重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对我们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道家思想也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家强调顺其自然、与时俱进的观念,追求道的无为而治,主张不以权谋私、不以舍身外利,反而尊重自然、追求自由、宽容包容。

这些思想观念在当今社会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把它们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当然,佛家思想也是我们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佛家提倡慈悲与智慧,倡导菩萨心肠,追求解脱、涅槃的境界。

佛家的哲学启迪了许多文人墨客,他们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中,追求内心的宁静,遵循佛家的教诲,同时又融入国学的智慧,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新的高峰。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地纪念历史,而是为了让我们的文化在现实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我们需要学习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历史、传承优良传统,更是为了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提升自身修养。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基,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欣赏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要学术性地了解其历史渊源和内涵,更要实际行动起来。

我们要通过走进博物馆,参观传统艺术展览,听古典音乐,读古典文学,去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学习传统技艺,弘扬传统美德,努力把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社会生活中。

传承传统文化教育讲话5篇

传承传统文化教育讲话5篇

传承传统文化教育讲话5篇传承传统文化教育讲话5篇传承传统文化教育讲话怎么讲?儒家学者们强调“礼”,追求“礼”,即是要树立一种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用以调整和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传承传统文化教育讲话。

传承传统文化教育讲话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大家好!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五千多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在今天的新形势下,作为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此,今天我作“大力传承孝道文化,提升群众道德素质”的发言。

我们乐清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列,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相比发达的经济和富裕的生活,文化建设较为滞后,群众的道德素质落后于形势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与时代要求不大相符的现象,比如:人们心身浮躁不爱读书,有的人大办婚丧事,搞违章建筑,公建项目政策难以处理等等,这些都说明我们乐清必须加强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使群众的道德素质跟上时代的发展的步伐,让我们乐清不仅经济发达名扬全国,更是道德高尚名闻天下。

弘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大力传承孝道文化。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孝亲敬老代代相传,贯穿于整个历史进程,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的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教育基本内容。

孝为一切德行之本,是一切教化产生的根源,孝道文化所体现的核心理念是要求每个人一生都要恪守躬行并实现着至高至善的孝道,做到孝敬父母,尊长敬老。

孝道文化所提倡和要求人们所做到孝敬父母,尊长敬老,不仅是我们人类固有的传统美德,而且还是一切动物生存的本能,羔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舔犊之情、乌鸦还知报恩,寻食喂养飞不动的老乌鸦,被列为孝乌。

孝道文化除了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把它上升到道德的层面外,还延伸为尊重他人,忠于国家、办事诚信、邻里和睦、济世救人等范围。

孝道文化在历代都受到尊重和弘扬,在当前加强文化建设,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更要大力传承孝道文化。

阅读国学传承经典国旗下讲话

阅读国学传承经典国旗下讲话

阅读国学传承经典国旗下讲话阅读国学传承经典国旗下讲话(通用8篇)对于阅读国学传承经典国旗下讲话,你会写吗?来看看吧。

演讲稿可以帮助发言者更好的表达。

现如今,演讲稿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写起演讲稿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阅读国学传承经典国旗下讲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国学传承经典国旗下讲话篇1尊敬老师、亲爱同学们:大家上午好!经典浸润童年,智慧点亮人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名篇佳赋,灿若星河,大浪淘沙,留下一部又一部闪烁着光辉思想和深远智慧篇章,这些经典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精神宝藏!为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激发全体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热爱,全面提升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举行这次集吟诵、演唱、表演、背诵为一体国学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就需要我们诵读经典诗文,在诵读中品悟,在品悟中传承。

阅读经典可以使我们心情愉悦,眼界宽广;可以使我们拨云见日,柳暗花明。

《论语》字字珠玑,教我们如何做谦谦君子;《弟子规》谆谆教诲,教我们学修身齐家;“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告诉我们怎样做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告诉我们如何尊老爱幼;“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告诉我们懂得怎样感恩。

一篇篇经典美文,一句句哲理结晶,不仅能让我们享受阅读快乐,还能让我们悟出做人道理,从而提高人格品位,提升精神境界,追求美好人生。

同学们,老师们!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是短暂,但是,诵读任务是延续,是长久。

爱中华,读经典,让每个人,每个青少年学生都参与到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中去。

在中华美德滋养下,让我们生活更加阳光灿烂,我们诵读千古美文,在书声琅琅氛围里,让我们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举办经典诵读比赛,就是要让经典滋润我们心田,伴着我们成长,使文明溢满校园。

最后,衷心地祝愿我们这次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阅读国学传承经典国旗下讲话篇2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政治组的杨先霞,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阅读国学传承经典》。

中华经典诵读国旗下讲话稿

中华经典诵读国旗下讲话稿

中华经典诵读国旗下讲话稿中华经典诵读国旗下讲话稿篇1尊敬的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取之不竭的智慧之源——国学经典”。

我从来不知道,在我牙牙学语时,妈妈教会的第一首古诗就是汉语言的精华;我也不知道,独自玩耍时,妈妈播放的碟片就是民族文化的瑰宝,然后我更不知道易学好记的百家姓原来也出自于中华的传统文化。

后来,在老师那里,我知道了诗词歌赋的对仗工整,词采艳丽;知道了古风古韵的情思格律、平仄平收;知道了论语的和谐自然、淡泊、清静。

我终于明白,妈妈,为什么在我懵懂的世界里便播下文明的种子;老师,为什么在我学习的路上让我们又诵读又实践。

这些言简意丰,言少意深的文字深深地影响着我:小时候,当其他小朋友丢失橡皮时,我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橡皮递过去;当有的小伙伴摔倒时,我会鼓励他坚强的爬起来;当我的绘画作品得奖时,我会说出来和好友分享。

因为我知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

因为从小喜欢诵读经典,我和其他同龄的孩子便有了几分不同,然后老师们都夸奖我是最懂礼貌、最善良的好孩子。

当同学们在下课尽情嬉戏的时候,我会捧着一本散发油墨香的书静静的读着;当他们因为一件小事而争得面红耳赤时,我会笑着去劝慰他们;当他们因为我游戏做得不好而埋怨斥责我时,我会一笑置之;当他们有了困难而需要帮助时,我会挺身而出,毫不犹豫。

大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群高尚的人对话。

”是的,读国学经典,更能赋予我们精神的力量,获得极为丰富的营养,我们在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准则,“胸有诗书气自华”,以《唐宋诗词三百首》为例,读李太白诗,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便让我对大自然充满向往,读白乐天诗,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碳贱愿天寒”便让我对百姓的遭遇充满同情,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又让我感觉天地间浩气长存。

与经典为友,伴幸福同行,经典是我成长的道路上最好的朋友。

然后让我们一起背诵经典诗文,接受经典的熏陶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灿若云霞,辉耀千秋。

2024年弘扬民族文化演讲稿

2024年弘扬民族文化演讲稿

2024年弘扬民族文化演讲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很荣幸站在这里,向大家发表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的演讲。

我们都知道,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瑰宝,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发展的根基。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在2024年,我们应该如何弘扬和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

首先,我们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挖掘。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文学、艺术、科学等各个方面。

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2024年,我们应该重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通过学习古代经典著作、赏析传统艺术、传承传统手工艺等方式,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

只有深入了解,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我们所拥有的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将其发扬光大。

其次,我们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创造出更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化形式。

传统文化的宝藏是丰富多样的,但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中,无法与现代社会相契合,就会逐渐被时代所淘汰。

我们需要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当代的元素和创意,创造出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将传统音乐与流行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新颖的音乐作品;通过将传统戏剧与现代舞台技术相结合,创造出引人入胜的舞台表演;通过将传统绘画与摄影技术相结合,创作出华丽而又富有现代感的艺术作品。

只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才能使传统文化更加有生命力,让更多的人乐于接受和传承。

再次,我们要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力量,扩大传播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4年,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优势,将传统文化通过网络、手机和其他新媒体形式传播给更多的人。

我们可以通过建设专门的文化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发布传统文化知识和活动信息;通过开展线上直播和在线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通过拍摄微电影和纪录片,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读书节国旗下讲话稿:诵读文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读书节国旗下讲话稿:诵读文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读书节国旗下讲话稿:诵读文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一(10)班的郭xx。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诵读文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时代翻涌奔腾,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未停止。

发达的科技仿佛为中国的发展注入加速剂,推动着中国飞速前进。

然而,高新科技腾飞,并没有带来我们文学艺术的相应蓬勃。

拿阅读来说,据统计,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而以色列人均阅读量超过60本。

翻开时代画卷,回溯中国历史。

五千年文化孕育出无数瑰宝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展开老子的《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获得老子如此之高评价,是因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且心停留在最低、最潮湿的地方。

“予人玫魂,手有余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美德,作为青少年代的我们,从中学会了以奉献作为习惯,播洒人间大爱。

翻阅儒家经典著作《论语》。

甘于贫苦、矢志追求自己理想的仁者之风跃然于眼底,孔子这样评价他最欣赏的弟子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甚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住在陋室之中的颜回,每天只靠简单的饮食来维持生活。

一般人无法忍受如此清贫的生活,但颜回依热乐在其中,每天认真地读书,独立地思考。

不畏艰苦、傲立风霜的仁者之骨更是让人赞叹。

细品《红楼梦》,无一不为其伟大所折服,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出这部宏篇巨著。

书中黛玉一角更为妙趣生动,本真的色彩始终闪耀,如星辉、如钻石、如火花,如黑夜中的明灯,教会我们重拾本真永不褪色,常驻心间。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再次强起的精神支撑。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学经典浩如烟海。

“春云夏雨秋夜月,唐诗晋字汉文章”,从《周易》《诗经》《楚辞》,再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古代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骄傲。

中华民族有过辉煌灿烂的前天,也有近代受屈辱的昨天,在今天这个民族复兴的伟大时刻,经典著作中的雄心壮志豪情丈,激励我们斗志昂扬,再创辉煌。

5分钟经典诵读国旗下讲话稿5篇

5分钟经典诵读国旗下讲话稿5篇

5分钟经典诵读国旗下讲话稿5篇5分钟经典诵读国旗下讲话稿5篇好的讲话稿可以引导听众,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讲话的内容, 社会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讲话稿,到底应如何写一份恰当的讲话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分钟经典诵读国旗下讲话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5分钟经典诵读国旗下讲话稿篇1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在今年2月份,《中国诗词大会》引爆了荧屏,刷新了朋友圈,让我们在平仄押韵、上声去声中,充分领略了中国古诗词的浩瀚博大之美;其后不久,一个诵读类节目《见字如面》,又让我们在一封封书信的字里行间,细细品味了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接下来精彩不断,央视随后推出的《朗读者》,又用一篇篇经典又精彩的美文,带我们享受了一次次精神上的饕餮(tāo tiè)大餐。

凡此种种举动充分说明了如今每一名中国人都试图在绵延不绝的文化长河中追寻精神依托与心灵归宿,但现实往往与初衷相悖。

我们常常感叹现在人心的“浮躁”,却很难让自己静静坐下来读一本好书,写一段流淌在心间的文字,甚至我们连阅读新闻都是“看图”式的、“跳跃”式的。

我们常常鄙视某些媒体“无娱乐不文化”“娱乐至死”的浅薄,却又一次次乐此不彼的关注小道新闻、明星八卦、成功鸡汤,却很难细细地读经典、诵经典,品味诗词韵律、家国情怀之美。

我们看不上报刊杂志的慢阅读与大道理,自己却在不知不觉中提笔忘字,那些快餐式的碎片化阅读让我们渐渐失去了鉴别力和判断力,以至于人云亦云,缺乏立场与认知,没有观点与主张,用到工作上写出的东西就是干巴巴、流水账、没营养。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诗书二字在于底蕴、在于积累,在于持续不断的学习与提升。

今天我们为了响应桃园学校党支部童心向党的号召,特此举办“红色经典诵读”活动,就是要找到一根杠杆,搭建一个支点,撬动禁锢了我们思想深处的那道门、那扇窗。

“红色经典诵读”代表着两层意思。

诵读经典,是要我们发出心与声的共鸣,体会经典文化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诵读经典文化弘扬民族传统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诵读经典文化弘扬民族传统。

同学们,你们读过《三字经》吗?读过《弟子规》吗?读过《千字文》吗?读过《唐诗三百首》吗?看来同学们还是读了不少经典文化书籍。

像刚才我们说的这些书籍,我们称它们为中华经典文化书籍。

除了以上这些书籍,还有很多优秀的中华经典文化书籍,比如:、《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增广贤文》、、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记录了我们民族的感情和精神,见证了民族的灾难和复兴,它以独特的教育功能,教育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我相信已经有很多同学阅读背诵的一些经典,比如《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弟子规》、《唐诗三百首》等等。

现在我想考考大家,我读一句大家读一句,行不行?。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事实证明历史最悠久、生命力最强劲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为优秀、美好的特质,越是在现代化的时代,越显示了它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中国文化以孔孟思想为代表,孔孟思想是最好的人学,揭示了做人做事的根本规律,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

在中华的传统文化里,除了有做人做事道理的孔孟作品以外,还有像《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资治通鉴》《战国策》《史记》《吕氏春秋》等
等奇谋妙术的典籍,可以说在中华传统文化里面,我们都能学到有用的文化知识。

同学们,我们中国人向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学习什么吗?(我们中国向他们学习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

)那你们知道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向我们中国学习什么吗?(中华的传统文化)。

现在在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都开设有专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孔子学院等,每年派遣到中国来留学的学生数以千计。

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国的西点军校将《孙子兵法》列为教学参考书。

在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孙子兵法》配备到人手一册。

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孙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灵,我们必须顶礼膜拜,认真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发达。

”世界各国都在学习我们传统文化,大家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努力学习我们的祖先留传下来的中华的传统文化?
从2009年开始,我们学校领导就已经决定,在全校推行“诵读经典”的教育,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学校校园围墙上到处都写上了中华传统文化名言名句,还配有生动的图画,我们的老师也在引导同学们诵读各种经典文化书籍。

在日后的教学中我们学校还会引导大家开展各种经典诵读活动,让大家能够在中国文化的海洋里自在遨游。

最后,我想引用一幅流传了很久的对联来结束我今天的讲话:“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我愿意与同学们共勉。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