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双语)Andrew S.Tanenbaum第五版(第一章)CN-chapter1

合集下载

andrew s. tanenbaum 《computer networks》fourth edition习题答案

andrew s. tanenbaum 《computer networks》fourth edition习题答案
第2章物理层
1.
答;本题是求周期性函数的傅立叶系数。而题面中所给出的为信号在一个周期内的解析式。
即;
2.答:无噪声信道最大数据传输率公式:最大数据传输率=2hlog2v b/s。因此最大数据传输率决定于每次采样所产生的比特数,如果每次采样产生16bits,那么数据传输率可达128kbps;如果每次采样产生1024bits,那么可达8.2mbps。注意这是对无噪声信道而言的,实际信道总是有噪声的,其最大数据传输率由香农定律给出。
21.通常在物理层对于在线路上发送的比特不采取任何差错纠正措施。在每个调制解调器中都包括一个cpu使得有可能在第一层中包含错误纠正码,从而大大减少第二层所看到的错误率。由调制解调器做的错误处理可以对第二层完全透明。现在许多调制解调器都有内建的错误处理功能。
22.每个波特有4个合法值,因此比特率是波特率的两倍。对应于1200波特,数据速率是2400bps。
22. tcp与udp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答:tcp是面向连接的,而udp是一种数据报服务。
23.如果3枚炸弹炸毁与右上角那2个节点连接的3个节点,可将那2个节点与其余的节点拆开。系统能经得住任何两个节点的损失。
25.如果网络容易丢失分组,那么对每一个分组逐一进行确认较好,此时仅重传丢失的分组。而在另一方面,如果网络高度可靠,那么在不发差错的情况下,仅在整个文件传送的结尾发送一次确认,从而减少了确认的次数,节省了带宽;不过,即使有单个分组丢失,也需要重传整个文件。
10.区分n-2事件。事件1到n由主机成功地、没有冲突地使用这条信道的事件组成。这些可能性的事件的概率为p(1-p)n -1。事件n+1是一个空闲的信道,其概率为(1- p)n。事件n+2是一个冲突。由于事件n+2互斥,它们可能发生的事件必须统一合计。冲突的可能性等于那些小部分的槽的浪费,只是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0910学年第二学期本科课程参考教材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0910学年第二学期本科课程参考教材
2、《ERP---从内部集成起步》,陈启申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网络协议与组网技术
1、《计算机网络(第四版)》,Andrew S. Tanenbaum著,潘爱民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 1,网络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3、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 2,路由器与路由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面向服务架构SOA
1.《面向服务的计算:原理与应用》,喻坚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Understanding SOA with Web Services 中文版》,Eric Newcomer等著,徐涵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企业信息系统
1、《ERP原理、设计、实施(第三版)》,罗鸿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0910学年第二学期本科课程参考教材
课程名称
开课年级
参考教材
日语
09级本科
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
数字逻辑
08级本科
《数字电路与数字电子技术》岳怡编,西工大出版社
计算方法
08级本科
《计算方法》,聂玉峰 王振海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信号与系统
08级本科
《信号与系统(第三版)》段哲民等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
(2)Richard J. Roiger, Michael W. Geatz, Data Mining–A Tutorial-Based Primer,数据挖掘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Michael J.ABerry, Gordon S. Linoff, Data Mining Techniques for Marketing, Sales, and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Second Edition),数据挖掘技术,市场营销,销售与客户关系管理领域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1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习题答案第1章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习题答案第1章

第1章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连通性就是计算机网络使上网用户之间都可以交换信息,好像这些用户的计算机都可以彼此直接连通一样。

共享就是指资源共享。

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

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送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续接,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计算机网络(第5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Andrew 编著.ppt

计算机网络(第5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Andrew 编著.ppt
0
bn

2 T
T
g(t) cos(2 nft)dt
0
2T
cn T
g (t )dt
0
2019-6-26 5
谢谢你的观赏
2019-6-26 6
2.1.2 带宽有限的信号
带宽定义:在传输过程中振幅不会明显减弱的频率宽度。
例1、设数据传输率为:b比特/利润留成,发送8比特所需 时间:8/b秒,第一个谐波频率是b/8 Hz.语音线路频率在 3000Hz以上,则可以通过的最大谐波数是24000/b.
时分复用
频率
在 TDM 帧中的 位置不变
ABCDABCDABCDABCD …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时间
谢谢你的观赏
2019-6-26 26
时分复用
频率
在 TDM 帧中的 位置不变
ABCDABCDABCDABCD …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2.3 无线传输
2.3.1 电磁频谱
电信领域使用的电磁波的频谱
30000GHz
f (Hz) 100 102 104 106 108 1010 1012 1014 1016 1018 1020 1022 1024
无线电 微波
红外线
X射线
射线
可见光 紫外线
f (Hz)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1、不归零NRZ编码: 正电表1,负电表0,光纤:有光1,无光0
2、带宽效率: o 2个比特信号1、0交替才能在正电负电间循环,由尼奎 斯定律:至少B/2Hz的宽带才能获得B bps的传输速率 o 4个信号级别,可以携带2个比特,如00,01,10,11 减少了所需的带宽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
数据的物理传输(“怎样利用物理媒体”)
与接口和服务相关的名词:
服务提供者和服务用户:N层向N+1层提供服务,N层实体称为服务 提供者;N+1层实体为服务用户 服务访问点(SAP):接口上相邻两层实体交换信息之处 接口数据单元(IDU):相邻两层实体之间交换的信息单元 接口控制信息(ICI):相邻两层实体之间交换信息时的控制信息 服务数据单元(SDU):来自上一层,需要在本层与对等实体交换 的信息 协议数据单元(PDU):对等实体之间交换的信息单元
《计算机网络》
学时:48
把世界带给你!
Computer Network
把你带给世界!
经典参考教材
1、Tanenbaum,A.S.,Computer Network,3rd Ed 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版
2、Peterson, Computer Networks,A System Approach, 2nd Ed 机械工业出版社影印版
CERNET各地区网络中心
华北 西北
清华大学 ( 北京 )北京大学 ( 北京,天津,河北 )北京邮电 大学 ( 北京,山西,内蒙古 )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
西南 电子科技大学 ( 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 )
华南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广西,海南 )
华中
华东 (北) 华东 (南)
附图
CERNET各地区网络中心
地区网络中心是CERNET的重要组成部 分。各地区网络中心负责地区网的运行管 理和信息资源服务,负责管辖范围内单位 和用户入网,技术支持与培训。它是广大 校园网与CERNET联系的纽带与桥梁。 CERNET的地区网络中心和地区主结点分 布在全国八个城市的十所高等院校。

计算机网络andrew第五版答案

计算机网络andrew第五版答案

计算机网络andrew第五版答案【篇一:《计算机网络》第5版andrew课后第1章】p class=txt>1. 第一章1. 狗携带的数据 7gb*3=21gb数据传送21gb 的时间需要 t=21gb/150mbps = 1146.88s这段时间狗运动的路程 s=18km/h* 1146.88s = 5734.4m如果够的速度加倍或者磁盘容量,最大距离也会加倍。

如果线路传输速率加倍,则最大距离减半2. lan模型有可拓展性,如果lan 只是一条单一线路,虽然成本更低,但如果出现错误,则链路将崩溃。

客户机-服务器提供了更好的计算性能和更好的接口。

3. 大陆间的光钎网络,虽然能搭载大量数据,但由于距离遥远,所以延迟比较高 56kbps 的调制解调网络带宽较低,延迟也比较低。

4. 为提供数字语音流量和视频流量,需要统一的投递时间。

如果针对金融业务流量,稳定性和安全性很重要。

5. 交换时间不会成为延迟的主要因素。

信号传输速率为200 000 000m/s 在10us 内传输距离为2km,而纽约到加州距离为5000km,即使有50个交换机,也只增加了100km的距离,整体影响为只有2% 。

6. req 来回需要2次传输,rep 返回也需要2次总共4次传输距离为40 000km *4 = 160 000km 。

传输延迟 t = 160 000km / 300 000 000 = 523ms。

7.8.有ab ac ad ae bc bd be cd ce de 10种可能的线路,每个线路有高速线路中速线路低速线路不设置线路 4种状态所有有4^10 = 1048576 中可能。

100ms 一种线路,需要花费 104857.6s 。

9.总共n+2 个时间,事件1 - n 表示对应主机成功反问信道,未遇到冲突,该概率为p(1-p)^(n-1), n+1 表示空闲信道该概率为 (1-p)^n ,n+2事件是冲突。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英文版)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英文版)
– 物联网高速接入和应用技术
• Co-operator: EPFL • 正申请上海市科委项目
This is a Bilingual Course
• Why we give this bilingual course?
– To meet the needs of excellent engineer training program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 Final exam (40%), middle exam (20%), experiments (20%), reports/problems (10%), and others (10%) – After study Chapter 4, there will be mid-term exam
– Deployment Models
• • • • Private Cloud Community Cloud Public Cloud Hybrid Cloud
Source: Wikipedia
1.2 Uses of Computer Networks (5)
• Client-server module
Source: David Lazer et al.,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SCIENCE, 323, 721-724 (2009)
Exploring Study (1)
1. Use complex network theory and dynamics of human behavior (DHB) to analyze social networks and optimize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SNS). 2. Research on opinion evolution and interference model on Internet, specially on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SNS).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2009-12-14 18:04:43)转载▼标签:课程-计算机教育第一章概述1-0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1-02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 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1-08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Network hardware-scale
2.2.1 Network hardware-scale
Personal Area Networks
2.2.2 Network hardware-scale
Local Area Networks
2.2.3 Network hardware-scale
applicatictions
Home applications
• • • •
Twitter Youtube Facebook Ubiquitous computing
• • • •
Smart phone GPS M-commerce Wearable computer
Mobile users
Social issues
Since computer scientists like to have their cake and eat it, too, we will use the hybrid model of Fig. 1-23 as the framework for this book.
4.1 Reference models-OSI
4.1 Reference models-OSI
4.2 Reference models-TCP/IP
4.3 Reference models- Used in This Book
目前在计算机网络领域有影响的标准化组织: 1、国际电信联盟(ITU) 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3、电子工业协会(EIA) 4、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5、ATM论坛
Network hardware Network software
Reference models
4 Reference models
Although the protocols associated with the OSI model are not used any more, the model itself is actually quite general and still valid, and the features discussed at each layer are still very important. The TCP/IP model has the opposite properties: the model itself is not of much use but the protocols are widely used.
3.3 Network software-interface
interface
Interface is a connection point which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adjacent layers.
The interface defines which primitive operations and services the lower layer makes available to the upper one.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2.2.4 Network hardware-scale
Wide Area Networks
Uses of computer networks
Network hardware Network software
Reference models
3 Network software
Point-topoint
• Point-to-point links connect individual pairs of machines
broadcast
• On a broadcast network,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 is shared by all the machines on the network
COMPUTER NETWORK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EACHER: HUAN
Uses of computer networks
Network hardware Network software
Reference models
1 Uses of computer networks
• • • •
Resource sharing(VPN) E-mail Desktop sharing E-commerce Business
3.2 Network software-protocol
protocol A protocol is an agreement between the communicating parties on how communication is to proceed.
As an analogy,when a woman is introduced to a man, she may choose to stick out her hand. He,in turn, may decide to either shake it or kiss it, depending, for example, on whethershe is an American lawyer at a business meeting or a European princess at a formal ball. Violating the protocol will make communication more difficult, if not completely impossible.
3.4 Network software-service
service
A service is a set of operations that a layer provides to the layer above it. A service relates to an interface between two layers, with the lower layer being the service provider and the upper layer being the service user. Layers can offer two different types of service to the layers above them: connectionoriented and connectionless.
Layer
Protocol service
Connect-oriented service Connectless service
Network architecture
3.1 Network software-layer
layer To reduce their design complexity, most networks are organized as a stack of layers or levels, each one built upon the one below it. The purpose of each layer is to offer certain services to the higher layers while shielding those layers from the details of how the offered services are actually implemented.
3 Network software
3.4 Network software-network architecture
A set of layers and protocols is called a network architecture.
network architecture
Dutch
Uses of computer networks
• • • •
Sharing problems Piracy Privacy Law problems
Uses of computer networks
Network hardware Network software
Reference models
2.1 Network hardware-transmission technolog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