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吼不叫》读书笔记心得感悟800字
《不吼不叫》读后感精选10篇

《不吼不叫》读后感精选10篇《不吼不叫》是一本由罗娜·雷纳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 .80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吼不叫》读后感(一):让教育“润物细无声”起来吧——读《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文/岸晓风在当前这个浮躁的时代,父母们自身难以静下心来观察世界,理解世界,在对待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也难免使用“大吼大叫”的方式,这使得的一些家庭的教育变得简单而粗暴,而取得的效果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能读到《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这本书,则会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说实话,对于已经形成习惯的家长来说,要做到“不吼不叫”是相当困难的,对此,作者也是充分的估计的。
因此作者专门用了三章节的内容专门来研究“吼叫”的原因问题。
首先是要了解自己。
做家长的,如果意识到应该减少吼叫,意识到可以做点什么来扭转自己这种下意识的反映,就在改变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根据心理学家默娜.舒尔的研究,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呵斥和命令,孩子就很容易在心理和言辞上表现出攻击性。
但是同时,书中也正面告诉家长们,要理解促发吼叫的日常因素。
毕竟,吼叫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妖魔鬼怪,而是一种正常的情绪。
比如自己的情绪因相关事情变得负面,如父母缺乏睡眠、作息不规律等等。
当然还有更进一步的深层次因素,比如家长自己从小受到的教育影响、自己的成长环境、遗传因素、身体健康状况问题,等等。
搞清楚了起因的状况,接下来,就是作者开出“药方”的时刻了。
一是让养育方式适应孩子的天性。
孩子天生具备一套性格特质,从婴儿期就开始影响他/她所面对的挑战与经历。
了解孩子的气质才能理解其行为问题、社会交往、偏好、争执方式。
同时也要了解自己的气质,从而达到两相协调。
当然在书中,作者也提出了若干减少吼叫的日常策略,包括观察和收集自己的情绪,逐步调整,加强沟通,规划自己的情绪控制路线,等等,当大家循序渐进的摆脱不良情绪读孩子教育的影响。
不吼不叫读后感

《不吼不叫》读后感
《不吼不叫》是一本关于如何有效沟通、避免情绪失控的书籍。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其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首先,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吼叫和情绪失控在家庭教育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行为问题时,往往会因为情绪失控而吼叫,甚至体罚孩子。
这种做法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如自信心受损、亲子关系紧张等。
其次,书中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保持冷静和理性。
比如,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倾听孩子的想法、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和鼓励等。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与孩子沟通,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我也尝试了一些书中的方法。
比如,当我遇到孩子不听话的情况时,我会先深呼吸几次,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尝试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和鼓励。
我发现这种方法确实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也能够减少我的情绪失控。
总的来说,《不吼不叫》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籍,它让我对如何有效沟通、避免情绪失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会继续运用这些方法来改善与孩子的沟通和关系。
同时,我也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相信它会给你带来很多收获和启示。
《不吼不叫》读后感(精选7篇)

《《不吼不叫》读后感(精选7篇).doc》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duhougan/3744199.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不吼不叫》读后感(精选7篇)》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不吼不叫读书心得

不吼不叫读书心得不吼不叫读书心得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
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不吼不叫读书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不吼不叫读书心得1在当今浮躁的时代,父母自己很难冷静下来,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
在对待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很难避免使用“大吼大叫”的方法,这使得一些家庭教育变得粗暴,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在这种情况下,读到了《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这本书,感慨颇多。
说实话,对于那些养成习惯的父母来说,做到“不吼不叫”,这是相当困难的,作者对此做了充分的估计。
因此,笔者用三章的篇幅来研究“吼叫”的成因。
首先是了解自己。
那些意识到减少吼叫的必要性,以及他们能做些什么来扭转下意识反应的父母,正在迈出改变的第一步。
心理学家默娜·舒尔的研究表明,如果父母用呵斥和命令来管教孩子,孩子更有可能在精神和语言上变得咄咄逼人。
但与此同时,这本书提醒家长们要了解引发吼叫的日常因素。
毕竟,嚎叫不是猛兽,也不是怪物,而是一种正常的情绪。
例如,他们的情绪变得消极,因为相关的事情,如父母缺乏睡眠,不规律的工作和休息等。
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因素,如父母从小受教育的影响、成长环境、遗传因素、身体健康问题等。
知道了原因,作者就该开药方了。
一是使教育方式适应孩子的天性。
孩子一出生就有一系列的性格特征,这些特征会影响他或她从婴儿期就面临的挑战和经历。
了解孩子的性格和行为问题、社会互动、偏好和冲突模式至关重要。
同时也要了解自己的`性格,从而达到两相协调。
当然,在书中,作者也提出了一些减少“大吼大叫”的日常策略,包括观察和收集自己的情绪,逐步调整,加强沟通,规划自己的情绪控制路线等,使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中逐步摆脱消极情绪。
罗娜。
雷纳,是这本书的作者,在纽约和加利福尼亚多个医院工作,参与多个项目,在世界各地的妇女和儿童的心理健康慈善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果。
不吼不叫捕捉瞬间的教育灵感读后感

不吼不叫捕捉瞬间的教育灵感读后感《<不吼不叫:捕捉瞬间的教育灵感>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一本超棒的书,叫《不吼不叫:捕捉瞬间的教育灵感》。
这书啊,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对教育的新认知大门!书里讲了好多好多的故事和例子,就好像我身边发生的事儿一样。
比如说,有个小朋友叫明明,他做作业总是慢吞吞的,他的爸爸妈妈一开始总是忍不住吼他,可结果呢?明明不仅没快起来,反而更害怕做作业啦!这难道不像我们有时候被大人吼吗?我就在想,大人为什么要吼呢?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样会让我们害怕,让我们不开心吗?就像一只小兔子被大老虎吓到了,哪里还有心思去做该做的事情呀!书里还说,其实每个瞬间都可能是教育的好时机。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班的一次活动。
那次,我们一起去郊外植树,大家都很兴奋。
可是,有个同学不小心把树苗弄断了,急得都快哭了。
老师没有吼他,而是轻轻地说:“没关系,咱们一起想想办法,说不定还能救它呢!”你猜怎么着?最后那棵树苗真的活下来啦!这要是换成吼,那同学得多难受啊!还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心里特别害怕回家被爸爸妈妈骂。
结果他们没有吼我,而是坐下来和我一起分析错题,鼓励我下次努力。
那一刻,我心里暖暖的,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可不能让他们失望!我不禁反问自己,如果以后我有了孩子,我能做到不吼不叫吗?能像书里说的那样,耐心地捕捉那些教育的瞬间吗?我想,我一定要努力做到!教育,真的不是靠吼就能解决问题的。
就像种一朵花,需要我们细心呵护,给它阳光,给它雨露,而不是一阵狂风暴雨。
我们小朋友的心也是一样的呀,需要的是温暖和理解。
所以啊,大人们,别再吼啦!让我们一起在温馨和平静中成长,这样不是更好吗?我相信,只要大家都能像这本书里说的那样,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我们的成长之路一定会充满阳光!。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读后感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读后感《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读后感》篇一读了《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这本书后,我那叫一个感慨万千啊。
我就先说说我自己家的情况吧。
我邻居家那小孩,简直就是个“小魔头”,他爸妈呢,那是整天吼他,感觉就像两只愤怒的狮子在对着一只调皮的小猴子咆哮。
结果呢?这孩子是越来越叛逆,他爸妈吼得越凶,他就越对着干。
就像你越想把一个弹簧压下去,它就反弹得越高似的。
这本书就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
我就在想啊,要是我以后有了孩子,可不能这么干。
咱得像个智慧的魔法师一样,用平静的魔法去引导孩子。
比如说,书里提到要尊重孩子的感受。
我觉得这可太对了。
孩子虽然小,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小世界,自己的想法。
咱不能老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就像你不能把方的东西硬塞进圆的洞里一样。
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看到一对母子。
孩子想要再玩一会儿滑梯,可妈妈着急回家做饭,就开始吼孩子:“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赶紧走!”孩子呢,就坐在滑梯上大哭起来,死活不肯走。
要是这位妈妈不吼,而是蹲下来跟孩子说:“宝宝呀,妈妈知道你还想玩,可是咱们得回家做饭啦,要不然晚上就没饭吃啦,你要是现在跟妈妈走,明天咱们还能来玩哦。
”也许孩子就会乖乖听话了。
可是呢,我也有点小疑惑。
有时候孩子的要求真的很无理啊,难道也要一味地去尊重吗?就像我表弟,他想要天上的星星,这怎么可能满足呢?但书里可能也不是这个意思,也许是说在尊重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明白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
总之,这本书让我明白,和孩子相处就像是在走钢丝,得小心翼翼地保持平衡。
不能靠吼,要靠智慧和平静的力量。
这就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上划船,你要是大力地划桨,激起巨大的水花,船就会摇晃得厉害;但要是轻轻地划,船就能稳稳地前行。
我希望以后自己也能成为这样一个平静而智慧的家长或者能够给周围的父母这样的建议。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读后感》篇二读完《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我就像被人敲了一下脑袋,突然开窍了。
《不吼不叫》读后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解题,这句话说的真没错,通过一次次的阅读让我们的知识更加丰富,见识更广泛了。
下面是整理收集的《不吼不叫》读后感,欢迎阅读《不吼不叫》读后感一生活中不吼的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夫妻之间,每天面对的生活上的小事,争吵不休,不是你吼我就是我吼你,性格再好的也被影响着;管教小孩,更是这样曾经,带着外甥去肯德基吃汉堡,就看到过一幕,一个小孩很顽皮,不时的这里动一下那里摸一下,妈妈很生气,制止了好几次小孩子没听,那妈妈就开始要打小孩了,一直在那边吼,很大声的叫着,小孩就是不听,然后就更生气了,硬拉着小孩过来要他跪下来认错,小孩子哭着不愿意,妈妈大声吼了好久,小孩子才屈服跪下来认错……当时吓到了,心想以后自己对小孩不会是这样的,但是,真正当自己有了小孩才发现,虽然没这个妈妈那么恐怖,但是整天面对小孩各方面的事,还是会耐不住性子,经常性的吼他,大声的叫,比如早上去上学的时候,早上起来很慢,要叫很多遍才起来,刷个牙也是慢慢的,吃个早餐更是慢吞吞的,一早上都在吼着,大声的叫着,有时吼着吼着真是累,又没效果,经常想着要是不吼的话,更不会听这周刚好读了这本书,相信慢慢的会好一点的,确实应该要去改变下方式,与孩子好好的正确的沟通沟通,从自身的原因找出问题,好好分析分析,同时站在孩子的立场也要去多考虑考虑《不吼不叫》这本书的作者罗娜雷纳( Rona Renner ,RN )一直致力为帮助解决麻烦、减少痛苦。
这本书是她从工作及自身经历中学习后总结得出的一套“不吼不叫”的有效方案。
本书分为理解吼叫、喊少吼叫的日常策略、特殊情况三部分,针对“吼叫”这种日常普遍存在的育儿难题进行了解读。
书中主要提到“认知行为疗法” ,观察自己的想法,留意并分辨自己的情绪,然后追踪到行为的根源,这是减少吼叫的关键过程。
具体策略就是练习A—B—C —D —E 法则,再配合管教的4C法则。
A —B—C—D —E法则,自问(Ask)、呼吸(Breath )、平静自我(Calm yourself )、确定孩子的需要( Des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 )、同理心 (Empathize )。
《不吼不叫》读后感

《不吼不叫》读后感读了这本书,我仿佛被人当头一棒,猛然清醒。
以往在教育孩子时,我的大嗓门和坏脾气,就像一颗颗不定时炸弹,随时会把家里的氛围炸得鸡飞狗跳。
书里的很多场景和案例,都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想起前段时间孩子写作业的那件事儿,那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那天,孩子放学回家,像往常一样,放下书包,准备写作业。
我在厨房忙着准备晚餐,心里想着,今天他应该能自觉快速地完成作业。
可过了好一会儿,我走到他房间一看,他居然还在摆弄着铅笔,作业本上一个字都没写。
我的火气“腾”地一下就上来了,大声吼道:“你在干什么?这么久了一个字都没写!”孩子被我突如其来的吼声吓了一跳,眼神里充满了惊恐和无助。
我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我坐在他旁边,看着他的作业本,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说:“咱们先把数学作业完成,好不好?”孩子默默地点点头。
然而,当他开始做题时,第一道题就做错了。
我一看,那是一道很简单的算术题,心里的怒火又开始往上冒。
但我忍住了,耐着性子给他讲解。
可讲了好几遍,他还是一脸茫然的样子。
这时候,我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怎么这么简单都不会?你到底有没有认真听?”孩子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小声嘟囔着:“妈妈,我听不懂。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的吼叫并没有让他明白问题,反而让他更加紧张和害怕。
我再次调整自己的情绪,重新换了一种方式给他讲解。
这一次,我讲得更慢、更详细,还不时地问他:“这里明白了吗?”终于,他听懂了,顺利地做完了第一道题。
接下来的作业,虽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我都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再吼叫。
当作业全部完成的时候,孩子轻轻地拉了拉我的衣角,说:“妈妈,今天你没吼我,我觉得写作业也没那么难了。
”那一刻,我心里五味杂陈。
回想之前,每次孩子一犯错,或者做事达不到我的要求,我就会大声吼叫。
我以为这样能让他听话,能让事情按照我期望的方向发展。
但其实,吼叫只是在宣泄我的不满和焦虑,对孩子没有任何帮助,反而让他对学习产生了恐惧和抵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吼不叫》读书笔记心得感悟800字
《不吼不叫》读书笔记心得感悟800字:
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教出好孩子,首先要改变我们的教育思维,而掌握不吼不叫的教育智慧,正是改变一切的开始。
父母在与孩子发生矛盾时,轻则责骂,重则抬手就打,这也是极其错误的。
孩子是需要教育,不经过长期的科学的教育,孩子不能成人,也不能成才。
但我们必须坚持在尊重孩子人格尊严的基础上教育孩子。
教育只有在尊重人格、尊重个性的前提下进行,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来。
对孩子的尊重,会使孩子更加自尊,有了自尊,才可能自强。
现实中,那些破罐破摔的孩子,首先就是因为失去了自尊,为什么失去自尊,因为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记得有一次我和孩子之间发生的矛盾,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一个周二的晚上,孩子有一项背诵课文的家庭作业。
这项作业需要家长监督并检查,孩子背了七八遍都没能顺利地完成,还在那嬉皮笑脸。
当时我就控制不住发火批评她了,结果孩子理直气壮地反驳我,说你觉得容易你来背下试试。
见她是这种态度,我顿时火冒三丈,顺手拿起书拍在她身上。
孩子哭着说:“我没有你这种坏妈妈”。
当时我的心好痛,没想到孩子这样来说我。
我突然后悔朝孩子发火,面对孩子满是泪痕的脸,我好心疼。
读书笔
记·我主动给孩子道歉后,孩子主动说她会用心来完成背诵,不应该惹妈妈生气,最后出乎意料的是孩子很快完成了作业。
在通过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孩子需要的是更多的肯定和鼓励,一味的批评和数落会适得其反,甚至会让孩子产生一番心理,最后得不偿失。
父母认为孩子不听管教,孩子觉得父母很唠叨,这样无止境的家庭角力经常在生活中上演,那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其实,很多父母喜欢唠叨孩子,本意是对孩子的成长进行督促,但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施压,利用孩子的弱点和父母的权威对孩子施加无形的压力,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使孩子产生厌烦情绪。
如果父母总是喋喋不休地数落孩子的缺点,反反复复地教训孩子,他们会将此视为不信任,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这种唠叨的环境里,长大后也很难形成良好的个性。
所以,唠叨不但不能达到目的,还会给孩子带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