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及分成常识

合集下载

【最准确】【最详细】中国电影票房分账的规则与流程

【最准确】【最详细】中国电影票房分账的规则与流程

【最准确】【最详细】中国电影票房分账的规则与流程在中国大陆上映的电影,可分为国产片、合拍片、进口片三类。

在票房分账问题上,国产片、合拍片无本质区别,进口片应另当别论。

(一)国产片与合拍片国产片、合拍片的票房分账规则,如上图所示,具体操作过程可细分为如下七步:【第一步】所有在中国大陆上映的影片,不论是国产片、合拍片还是引进片,售票与票房收入均要计入“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简称“专资办”)指定的“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全国任何一家电影院均要安装此系统,每一部影片的实时票房数据都会即时汇总到该系统。

该管理委员会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等多个部委联合设立并共同主管,官方网站名为“中国电影数据信息网”,网址为,该网的数据是制片方、发行方、院线、影院等各方分账的唯一依据。

社会上、网络上流传的其它电影票房数据,若与“专资办”官方数据不一致,都不具有权威性。

【第二步】所有影片的票房总额,又称“总票房(Σ总)”,首先要向“专资办”缴纳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由各电影院每月支付给“专资办”,上缴国库。

具体操作时,“专资办”会委托、授权各省级新闻出版广电局向本省各电影院征缴或催缴。

其次,所有影片的票房总额,要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就是向国税、地税缴纳各种赋税,由影院从总票房中(Σ总)直接扣划并缴纳。

以上两项,合计5%+ 3.3%= 8.3%,称为“不可分账票房”,剩下的1 - 8.3% = 91.7%是“可分账票房”,又名“净票房(Σ净)”。

显然,Σ净=(1 - 8.3%)·Σ总。

举例说明,假定某电影总票房为10亿元,那么,应向“专资办”缴纳10×5%=0.5亿元,应缴纳的税费是10×3.3%=0.33亿元,两项合计即“不可分账票房”为0.5+0.33=0.83亿元,此电影的“可分账票房”即净票房就是10-0.83=9.17亿元。

【第三步】净票房(Σ净)减去6亿元,如果Σ净 -6 ≥0,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直属的国有独资企业——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影数字电影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简称“中影数字”)将征缴1% ~ 3%,作为发行代理费,简称“中数代理费”。

电影票房常识

电影票房常识

电影票房之预测篇对一部电影进行准确的市场估计,是判断投资商投资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赚钱是第一位的,电影被赋予文化产品地位。

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

如何对一部电影票房进行准确预测:1、首先看发行拷贝量。

通常单部拷贝的票房在3万-70万之间,知道一部电影发行了多少拷贝量就可以预测出这部电影可能的最低票房和最高票房。

目前国产类大片比较出色的平均是20-30万/单拷贝,好莱坞大片要比国产大片的单片拷贝成绩出色许多。

但是好莱坞大片的拷贝量也被上限到了500个。

文艺片的单片拷贝成绩要差一些,很多都是3万/单拷贝,能够达到10万/单质贝的文艺片非常不错了。

2、再看发行档期。

在国内,好档期有春节档、五一档(目前已取消)、暑期档、十一档、贺岁档五个黄金档期,春节档期票房容量3亿左右,五一档期有2亿左右,暑期档期接近6亿多,十一档有2亿左右,贺岁档有5亿多。

大部分创高票房的电影都是选择这五个档期发行,同时竞争量也很大,很多好片同挤一个档期会大量分流票房。

所以也要看这些档期的竞争影片,通常发行发都会协调关系,尽量将档期充分利用,平常来看撞车事故也不多。

3、电影针对的观众群和观众年龄段票房大卖的电影针对的观众年龄段是16-35周岁之间的青壮年,通常影片还是光影声出色,场面画面俱佳,娱乐性强的影片有优势,太玩深沉、沉闷的文艺片不会有太强的市场。

影片过份污辱智商的也不会有好票房。

4、电影是争议性的或者是好看性的票房都会很好争议性的电影通常引发观众大量观注,赞扬和批判两者都有,这种电影可能有的说好,有的说坏,但是这种电影票房很高,比如《色戒》,好看性的电影通常就是赞扬很多,主流上保持高分的电影,比如好莱坞大片等。

5、电影的宣传发行和炒作力度宣传发行又深又广,炒作力度突出的影片大多都会吸引一批票房。

能够搭上国家宣传机器更是一件好事。

6、品牌电影的特殊性这些电影的品牌化打的最好,也就是某某某导演和某某某主演的电影,因为在观众心中都是很有份量的,通常票房情况都会不错,最起码的是电影可以过票房及格线,这个对电影从业的导演和演员要求较高,为了不坏名声,还是要精挑细做才行。

票房收益计算

票房收益计算

一、院线电影分账模式
票房纯收益=(票房总收入﹣票房总收入5%的国家电影发展专项基金﹣票房总收入3.3%的营业税)×40%×80%(其中20%为宣发公司的票房分账)
注:在扣除票房总收入5%的国家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和票房总收入3.3%的营业税后剩余部分,院线分成57%,中影数字代理费3%。

以一百万票房总收入为例
100万减去五万(票房总收入5%的国家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在减去3.3万(票房总收入3.3%的营业税)=91.2万
91.2万乘以40%(扣除院线分成57%,中影数字代理费3%总和百分之60%)=36.48万
36.48万乘以80%(其中20%为宣发公司的票房分账)=29.184万
电影纯票房收益=29.184万
其他收益
(1)网络播放权(2)电视播放权(3)新农村院线(4)电影中衍生品的授权收入
二、网络大电影票房收益
票房纯收益=电影总票房减去发行公司费用
电影总票房=以电影在视频播放平台正式上线之后起六个月内的有效点击率为准。

由视频网站给出票房数据
以票房一百万为例
一百万(总票房)减去20万(20%发行公司收益)=80万(纯票房收益)。

电影票房情况分析

电影票房情况分析

电影票房情况分析电影票房情况分析一、依靠票补和银幕数快速扩张驱动票房模式开始转变近几年,国内电影票房规模快速发展,从2011年的131.15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454.23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28.20%。

放映场次从2011年的1165.2万场增长到2016年的7459.5万场,观影人次从32508万次增长到137048万次,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44.96%和33.34%。

2016年电影票房增速开始放缓,同比增长3.74%,较2015年票房增速下滑44.26个百分点。

其中,2016年2月由于国产电影美人鱼的热映取得68.8亿元的超高票房,随后自4月份起较2015年下降态势明显。

2017年影院数量较去年增加了802家,同比增长了9.5%,增幅为2011年以来最低增速。

2017年银幕数达5.1万块,局全球首位,较去年同比增长24%,增幅为2010年以来的最低增速。

随着票补的大幅减少以及银幕数量的逐渐饱和,意味着依靠大量的票补和影院银幕数量快速扩张驱动票房的模式已经开始转变。

公开资料整理二、战狼2提振票房信心,未来优质影片内容将是票房的重要驱动力截止12月10日,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519.79亿元,放映场次达8885.2万场,观影人次150846人次,平均票价达34.4元。

剔除服务费全国电影总票房达487.5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26.75亿元上涨了14.24%;较去年全年票房455.27亿上涨了7.09%。

其中,全国一城市贡献票房97.63亿元(剔除含服务费),占全国总票房的20.02%,二线城市贡献票房194.92亿元(剔除服务费),占全国总票房的39.98%,一二线城市电影票房占全国票房的60%,较去年占比下降3.79%2017年全国电影票房前十详情(截至2017.12.10)排名影片名分账票房(亿)房占比分账票价(元)人次(万次)1战狼253.1010.9%33.315951.02速度与激情825.185.2%34.67287.73羞羞的铁拳20.624.2%31.26606.14功夫瑜伽16.443.4%35.94580.25西游伏妖篇15.623.2%37.04219.86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14.623.0%34.84199.57摔跤吧!爸爸11.992.5%27.84319.68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11.052.3%33.53294.59金刚:骷髅岛10.952.2%33.23297.110极限特工:终极回归10.502.1%33.83107.3公开资料整理2017年上半年,国内电影票房延续了2016年的态势,国产片票房尤为低迷,前六个月国产片票房仅有约105亿元,假期档相较往年亦没有靓丽表现。

电影行业的票房预测与评估

电影行业的票房预测与评估

电影行业的票房预测与评估电影行业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热衷关注的话题,而票房成为评判一部电影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

因此,准确的票房预测与评估对于电影从业者以及观众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电影行业的票房预测与评估方法、影响票房的因素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票房预测方法票房预测是通过对电影相关数据的分析和推算,从而预测电影在上映后的票房表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票房预测方法。

1. 大数据分析法:通过利用海量的历史票房数据和电影相关数据,运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电影的潜在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准确的特点,能够帮助电影从业者更好地掌握观众喜好和市场趋势。

2. 社交媒体分析法:近年来,社交媒体的兴起为电影票房预测提供了新的角度。

通过对社交媒体上人们的评论、转发和讨论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观众对电影的反馈和兴趣程度,从而预测票房表现。

这种方法对于大众口碑电影的预测效果较好。

3. 调查问卷法:这是一种传统的票房预测方法,通过向观众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电影的期望和购票意向,从而预测电影的受欢迎程度和票房潜力。

虽然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但仍在一定程度上被应用于电影行业。

二、影响票房的因素电影票房的高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票房的因素。

1. 电影品质:电影的质量、故事情节、演员表现等直接关系到观众的满意度和购票意愿。

一部好的电影往往能够吸引更多观众并获得高票房。

2. 电影类型:观众对不同类型电影的喜好程度不同。

一些受众较广泛的类型,如动作片、喜剧片等通常能够获得较高的票房。

而一些小众类型电影可能面临票房困难。

3. 营销策略:电影的宣传和营销对于票房的成功至关重要。

通过巧妙的宣传手段和广告营销,可以提高观众对电影的关注度和购票欲望。

4. 竞争环境:电影市场竞争激烈,同一时期可能有多部电影上映。

因此,电影的票房还会受到其他同期上映电影的竞争影响。

三、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变化,电影行业的票房预测和评估方法也在不断演进。

国内院线票房分析

国内院线票房分析

国内院线票房分析作者:来源:《综艺报》2021年第21期《長津湖》蝉联冠军10月下半月,中影星美院线放映逾17万场,观影人次逾166万人,半月票房收入6165万元。

《长津湖》持续霸榜,以3398万元半月票房蝉联冠军;《我和我的父辈》紧随其后,半月票房677万元位列亚军,影片有笑有泪,有惊喜更有感动,见证父辈青春的主题获得观众盛赞;进口分账影片《沙丘》上映10天,票房627万元位列第三,吸引逾18万观众前往影院观影;经典现象级IP《007:无暇赴死》如期而至,上映3天,票房564万元排名第四;国产悬疑喜剧《不速来客》表现良好,意外反转好戏不断,上映10天,以232万元票房跻身前五。

(马可中影星美宣传部宣传策划)《我和我的父辈》余热不减10月下半月,大地院线观影人次逾382万,半月票房1.52亿元,主旋律影片长线效应明显,《长津湖》实力领跑,继续稳坐票房冠军宝座,本期票房8754万元,占据该时段总票房1/2;《我和我的父辈》凭借好口碑和观众缘,余热不减,本期票房1650万元摘得亚军;季军是国内观众期待已久的好莱坞科幻片《沙丘》,上映10天,票房1434万元,影片口碑两极,带有宗教色彩和哲学思想的情节让部分习惯以往好莱坞“爽”片的观众,一时间“消化不良”,但也不乏对这部改编自“科幻圣经”巨制的赞誉,称其为“恢宏的序曲”;《007:无暇赴死》《不速来客》分别以1272万元、537万元票房分列第四、五位。

(杨佳琪大地电影院线市场部)《沙丘》口碑两极10月下半月,上海联和院线半月票房1.37亿元,放映场次27.8万场,观影人次323万人。

《长津湖》自上映以来,票房和排片稳居第一,本期票房5989万元,遥遥领先;备受期待的科幻电影《沙丘》终于登陆国内院线,票房2480万元排名第二,影片上映后陷入了2D/3D之争的话题,加之影片世界观庞大,口碑两极,部分想看好莱坞爆米花电影的观众表示失望,影片后劲略显不足;007系列最新一部《007:无暇赴死》上映3天,斩获1977万元票房排名第三,影片的飙车、动作戏高潮迭起,但也缺少惊喜;《我和我的父辈》《不速来客》分别以1303万元、446万元票房,位列第四、第五位。

电影行业的票房数据分析及影片市场定位技巧

电影行业的票房数据分析及影片市场定位技巧

电影行业的票房数据分析及影片市场定位技巧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和商业产业,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的关注。

在现代电影行业中,电影票房数据的分析和市场定位技巧对于电影的制作和推广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探讨电影行业的票房数据分析方法以及影片市场定位的相关技巧。

一、电影票房数据分析方法1. 数据收集与处理电影票房数据的分析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电影院票房系统、观众调查、媒体报道等。

对于数据的处理,可以使用Excel等工具进行整理和分析,以获得更加直观和准确的结果。

2. 票房数据指标在进行票房数据分析时,可以参考以下一些重要指标:a. 总票房:反映电影在上映周期内的总收入。

b. 日票房:反映电影每天的票房表现。

c. 累计观影人次:反映观众数量。

d. 排片场次:反映电影在各个放映厅的排片情况。

e. 上座率:反映观影厅座位利用率。

f. 地域分布:反映电影在不同地区的受欢迎程度。

g. 评分:反映观众对电影的满意度。

3. 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电影票房数据的分析可以借助各种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如数据可视化、趋势分析、对比分析等。

通过这些工具和方法,可以深入了解电影的受众群体、观影趋势以及票房表现的变化规律,为市场定位提供有效的依据。

二、影片市场定位技巧1. 目标受众定位在制作和推广电影时,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受众。

根据电影的类型、风格、内容等特点,确定目标受众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

通过精确定位目标受众,可以更好地满足观众需求,提高电影的市场竞争力。

2. 竞争对手分析在市场定位过程中,需要进行竞争对手分析。

通过分析同类型或相似风格的电影的市场表现和受众评价,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并借鉴其成功经验或避免其失败经验。

同时也要关注竞争对手的宣传推广策略,以制定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市场定位策略。

3. 宣传策略与营销渠道选择电影市场定位需要制定合适的宣传策略和选择适当的营销渠道。

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和喜好,选择合适的宣传媒体和推广渠道,如电视广告、网络宣传、社交媒体等。

电影票房模型及应用

电影票房模型及应用

电影票房模型及应用Introduction电影票房是衡量一部电影在市场上取得的经济收益的重要指标。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电影制片方、发行方及投资者对于票房表现的预测和评估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影票房模型及其应用,帮助各方更准确地预测电影票房,制定战略决策。

1. 常用电影票房模型1.1 时间序列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是运用历史票房数据进行预测的一种常见方法。

其中,最著名的模型包括ARIMA模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GARCH模型(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等。

这些模型通过分析历史数据中的趋势、季节性和周期性等因素,进行未来票房的预测。

1.2 多元回归模型多元回归模型是利用多个相关自变量来解释因变量(票房)的一种统计方法。

在电影票房预测中,通常会考虑电影类型、演员阵容、导演水平、发行商实力等因素作为自变量。

通过构建适当的回归模型,可以预测电影票房在具体条件下的表现。

1.3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于模拟人脑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可用于预测电影票房。

该模型可以学习历史数据中的模式,从而预测新电影的表现。

它通常包含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通过调整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重,不断优化模型的表现。

1.4 集成模型集成模型是将多个单一模型结合起来,通过加权平均或投票的方式得到最终结果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集成模型包括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树等。

通过结合不同模型的优势,集成模型可以提高票房预测的准确性。

2. 电影票房模型的应用2.1 电影制片方决策电影制片方可以利用票房模型来评估不同元素对票房的影响,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通过模型预测,他们可以了解投入演员、导演、宣传等各个环节的成本与回报关系,从而更好地决策哪些项目值得投资,以及如何分配宣传资源等。

2.2 发行方市场定位发行方可以利用电影票房模型预测不同类型电影在不同受众群体中的表现,从而更好地进行市场定位。

他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电影对观众的吸引力、特定时期的观影量等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推出策略,提高电影的市场份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票房分账模式
2008年底,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出台《关于调整国产影件,将总票房中制片和发行商的分账比例提高到43%,较之前国产片主流分账比例(少数国产影片享有)提高了2个百分点。影 院一般不超过50%,剩下7%归院线。
国产片
进口批片制片方
38〜43%
进口批片:
进口分账片以外以买断形式所发行的进口影片。
2.
环节介绍
电影制作
完成电影的投资、拍摄和后期制作的环节。电影制作公司拥有电影的版 权,将电影某一期限内的版权出售给发行公司。
电影发行
发行公司从制作公司手中购买或代理电影发行权,然后以票房买断或分账 或协议的方式与院线公司合作,将电影在合作院线的电影院放映。很多时候, 电影的制作和发行都由同一家公司操作。
电影院线
一条院线下面会有若干个电影院,由院线公司统一管理,统一排片,以票 房分账的方式拿到影片拷贝。院线一般会安排所有大片的排映,而一些中小成 本电影的发行方则要努力争取院线支持获得最多播映场次。
影院
1.XX
1)营业收入
1爆米花、可乐等附加产品及电影衍生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10%~16%不等,也是影院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分账票房=实际票房 —国家电影与项资金 —营业税及附加
实际票房=观影人次*电影票价。
国家电影专项基金=实际票房* 5%,
营业税金及附加=(实际票房 —国家电影专项基金)*
3.3%
数十至数百万元
不等
进口分账片13〜20%43%
22〜28%3〜7%
3〜7%50- 52%50〜52%发行
4〜6%院线
3〜7%影院50〜52%进口分账片:
每年20部只能由中国电影集团和华夏发行有限公司发行的进口影片。
(2012年,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中国 每年将增加14部美国进口大片,以IMAX和3D电影为主;美国电影票房分账 比例从13%提高到25%。至此,中国每年的进口分账大片将达到34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