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

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西方人文主义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发展到17世纪的欧洲各国,并在18世纪启蒙时代得到进一步拓展。
下面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时代三个阶段来介绍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开始重新关注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文学和艺术。
他们认为自由的个体是人类最高的追求,要追求个体的全面发展。
人文主义者强调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追求真理,他们反对狭隘的宗教和教条主义,寻求人性的本真和现实世界的真实模样。
例如,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彼特拉克通过研究和翻译古代经典文献,提倡人们追求知识和真理。
人文主义者希望通过对古典文化的研究,恢复人的尊严和人性的丰富性。
宗教改革是西方人文主义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等改革家强调个人与上帝的直接联系,反对教会的荣耀和中介。
他们主张个人信仰的自由和对圣经的独立理解。
这是一次对宗教和教权的颠覆,也是对传统体制的挑战。
宗教改革的思想对人文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它们强调了个体的地位和权利,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个体的自由发展。
启蒙时代是人文主义思想的高峰期。
启蒙思想家们秉持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观点,推崇人的理性和科学的方法,主张人们应该解放自己,摆脱迷信和偏见的束缚,追求真理和自由。
伏尔泰是启蒙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宽容和言论自由,并对迫害异议的封建体制进行了批判。
另外,洛克和卢梭等哲学家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和自然权利理论,强调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于社会的共识和个人的自由意志。
启蒙思想家们对教权进行了强有力的质疑,促进了人权和民主的发展。
总而言之,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时代。
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对人类尊严和自由的追求,以及个体的发展和创造力的推崇。
这些思想对西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对现代的人权和民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也充分体现了西方社会由封建传统向个体自由和人权迈进的进程。
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西方人文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和文化传统,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它强调人类价值和个体的自由,鼓励理性思考和人的进步。
人文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4世纪末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这是一个文化爆发的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学者和哲学家。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将人类的尊严放在绝对权威和宗教信仰之上,鼓励人们研究古代的文化和哲学作品。
他们强调人的理性和能力,相信通过学习和思考,人类可以实现个体自由和全面发展。
16世纪,人文主义的影响扩展到其他欧洲国家。
法国的人文主义者贡布林和蒙田将人的自由和尊严作为核心概念,批判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
英国的培根则强调实证主义思维和实用主义,提倡通过实践和经验来获得知识和智慧。
17世纪,人文主义在启蒙时代继续发展。
启蒙思想家们试图推翻传统的权威和迷信观念,强调理性和逻辑推理。
伏尔泰、洛克等人对启蒙思想起到了重要贡献。
伏尔泰尤其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言论自由,对暴政进行了批判。
洛克则提出社会契约论,并主张政府应受人民监督和限制。
18世纪,人文主义与自由主义和民主思想相结合,对法治和政府权力提出了更多要求。
卢梭提出了公共意志的概念,认为政府应该代表人民的利益。
他的思想在法国大革命中发挥了重要影响。
19世纪以来,人文主义在哲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得到了更深入的发展。
存在主义者如萨特、加缪等思想家强调个体存在的自由和责任。
他们认为人应该自觉地为自己的生活和选择负责,而不是依赖外部的权威和规则。
20世纪以来,人文主义也发展出许多不同的流派和分支,如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
这些思潮对于传统人文主义的一些概念和假设提出了批评和质疑,推动了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演变。
总的来说,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追求人类尊严和自由的过程。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再到现代,人文主义者与时俱进地批判传统观念,提出新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
他们的思想对欧洲和世界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历程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历程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是一种强调个体自由、人文关怀和人类价值的思想流派。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5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随后在欧洲各国逐渐发展和盛行。
意大利文艺复兴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源地。
这一时期,通过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和受教于亚茅士学派(Stoicism)的影响,人们开始逐渐摒弃中世纪的神权主义和神秘主义,追求个体的自由和人类的尊严。
人文主义者如伽利略、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通过他们的艺术、科学和哲学成就,倡导了人文主义的理念,强调人的价值和能力。
在16世纪,人文主义的思想逐渐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在法国,蒙田(Montaigne)以其《随笔》为代表,强调思辨和个人主义;英国的培根(Francis Bacon)提出实证主义的思想,主张通过实证和实践来探求真理;英国的萨克尔(Thomas More)则在他的《乌托邦》中探讨了理想社会的构想。
17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伏尔泰(Voltaire)以其批评教权和维护言论自由的言论为人文主义的代表,他提倡理性和审慎的思考,并反对迷信和压制。
伏尔泰的观点在他的著作《哲学字典》和《辩论自由》中得到了充分的阐述。
18世纪的德国,则迎来了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的思想。
康德主张个体的自主性和道德自由,并提出了“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的思想。
黑格尔则强调个体和社会的关系,认为人类通过实践和对立的辩证运动来获得自由和理性。
19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延续了前几个世纪的发展,并与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等思潮相结合。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社会主义的观点,强调人的解放和人权的保障。
弗洛伊德则在心理学上对人的自我意识和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20世纪至今,人文主义思想在继续发展,并与后现代主义和存在主义等思潮相互交融。
艾伦·德波顿(Alain de Botton)和达斯汀·哈勃(Dustin Harder)等现代思想家和作家,通过他们的著作和讲座,试图把人文主义的理念带入当代社会,并引导人们重拾关怀他人和寻求人类意义的价值观。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及其发展

神的意志
封专制和 教会
核心 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文主义 因信称义 理性主义 思想 直接、系统 用人的眼光观 打着复兴古典 形式 披着宗教外衣 地提出反封 察、探索世界 文化的旗号
实质 影响
宗教外衣下的 人文主义精神 资’级反封建 反封建统治和 最初的体现 的思想解放运 罗马教会的政 治运动
动
资’级反封 反教的思想 解放运动
课堂精讲
1、人文主义精神发源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希腊,侧重于 哲学领域;近代人文主义复兴于14、15世纪的意大利,侧 重于文艺领域;宗教改革运动开始于16世纪分裂割据时期 的德意志,侧重于宗教领域;启蒙运动发源于17世纪资本 主义最为发达的英国,高潮在法国,侧重于政治领域。
2、希腊最早的哲学是自然哲学,即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 与解释,与人生没有关系。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 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苏格拉底提出“美德 即知识”,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5、成熟:17~18C的启蒙运动,提出理性主义,追求 人在政治上的自由平等和解放。
【过关知识】
1、简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2、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3、苏格拉底的思想观点? 4、文艺复兴起源的时间、国家?其原因、核 心、成就、实质和影响是? 5、宗教改革的时间、原因?(马丁路德改革 的)主张、实质和影响? 6、启蒙运动的时间、历史背景、主要代表及 其主张、启蒙运动的影响?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及其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1、起源: BC5C古希腊,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和 作用,苏格拉底等对人本身的研究。 2、压抑:中世纪,在神学和基督教的统治下,人文 主义被压抑。 3、复兴:14~17C的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人文主义,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神学贬低人。 4、发展:16C的宗教改革,主张因信称义,使人获得 了个人信仰的自主权。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②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③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④ 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⑤ 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⑥ 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⑦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 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⑧ 人总是追求幸福的。而美德归根结底会给人带 来好处,邪恶则总会给人带来坏处 。
精选课件
1
考情导学
精选课件
2
线索特征
本单元包括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和近代 欧洲(14-18世纪)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历程。。
●线索:
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思想蕴含人文精神的萌芽, 中世纪的欧洲,人文主义为宗教神学所压制。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促成近代人文主义兴起 16世纪宗教改革促成近代人文主义发展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促成近代人文主义走向成熟。
精选课件
9
二、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同时代但不属于智者学派)
课1前、思背考景::
1纳2子“苏((2、苏、,苏、12苏格苏被罪 苏12))格主、、格拉格成格智雅拉名针否要拉底拉为拉者典底砭定思:底的底“底学社时传把哲(思西想之不派会弊统哲学约想方:死重世敬,的思前主的学的视风批神神想张孔4真从人日6判,是子。9正和的下天—雅而在”有原作、前败上典宣怎何)因用道3的扬拉坏样影的9?,德9政自回的响主年青但沦治己社张?,了忽丧年领的会与略人视。袖思智背晚道间。想者景于德。。学下中。”派提国—有出之—何的孔哲?异子学结同、家合点略西教?早塞材于罗归孟 3格、以孔子、苏格拉底为例简要比较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中 西拉文①明学?术上:把人类及其环境作为探究的课题—发出“认识你自 底己”的呐喊(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 ,使哲学真 之 死正②③政道成治德为上上一门::研倡反究导对“过“人激有”的 思的民想学主力问政的治人是,主万张物寡的头尺政度治”。,希望重建人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2.(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
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
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
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
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 源及其发展
2020/12/7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一、雅典民主政治 1.形成条件 (1)地理条件:三面环水,山峦分割,土地贫瘠。 (2)政治条件:小国寡民的城邦,平民与贵族斗争激烈。 (3)经济条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相对发达。 (4)思想条件: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人文精神萌发。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二、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 (1)实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2)核心: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代表: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被称 作“人文主义之父”的彼特拉克。 (4)影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挑战; 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 神枷锁。
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
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
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
的目的是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1600年2月17日,布鲁诺 被绑在罗马鲜花广场上活 活地烧死。他的舌头被事 先钉住,以防他临死前喊 出什么异端的口号来。尽 管这样,布鲁诺的名言还 是流传了四百年而依旧震 撼人心:你们在宣判的时 候,比我听到判决时还要 恐惧。
布鲁诺
中世纪圣母
拉斐尔笔下的圣母
从以上作品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1、艺术创作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展现人性 之美,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2、作品多以宗教题材为主。
宗教神学 以神为 禁欲 和来 中心 世 等级 蒙昧 观念 主义
人文主义
以人 现世 自 为 的享 由 中心 受 平 等
理性 和科 学
4、表现(成就):首先表现在文学艺术领域。 16世纪以后向欧洲其他国家传播,涉及文学、 艺术、哲学、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举例)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 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 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 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
这个时期的欧洲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 活在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
二、人文主义的复苏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课标要求] 1、知道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等人的主 要作品和马丁· 路德的主要思想; 2、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 的含义
(一)文艺复兴运动
15、16世纪人文主义的内涵
强调人性的自由。重视现实生活、崇尚探究 精神,反对教会的禁欲。
比较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运动的 异同
见《导与练》P18
4.实质: 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 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5.影响: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对哲学的影响
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推动理性主义的发展 促进个人自由的追求 对宗教信仰的挑战与批判
01
西方人文主义的未来展望
面临的挑战
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
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平 衡
西方人文主义与非西方文 化的交融
人文主义价值观的传承与 创新
未来的发展趋势
科技与人文主义的融合 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文主义发展 人文主义在教育领域的影响 人文主义对未来社会的影响
发展:中世纪欧洲尽管基督教神学占据主导地位但仍有一部分思想家如伊曼努尔·康德等坚持理 性主义的人文主义思想强调人的自由和权利。
复兴: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重新兴起强调人的个性、情感和创造力推动了艺术、文学和科 学的发展。
演变:启蒙运动时期以伏尔泰、卢梭等为代表的思想家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提倡理性、自由 和平等为现代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对社会的影响
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文化繁荣 推动了科学和教育的进步 强化了个人主义和自我实现的理念 对社会制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文化的影响
促进文化交流与 融合
推动文化创新与 发展
丰富文化内涵与 多样性
提升文化认同感 与凝聚力
对科学的影响
促进科学方法的形成与发展 推动科学思想的解放与进步 培养科学精神:怀疑、探索、实证 促进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与进步
核心思想:以人为 本强调人的尊严和 价值追求理性和自 由
01
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
启蒙运动时期
背景: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壮大 代表人物: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 思想主张:理性、自由、平等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迷信 影响: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为人类社会进步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世纪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影响:
⑴积极性:
①否定神,突出人的价值,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②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③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⑵局限性:
①强调人的作用,但忽视了人道德作用; ②过分强调个人价值,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 秩序和社会公德。 想一想:同时期,中国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你认为哪些人的主张可以 弥补智者学派的不足? ( ①加强法制建设,树立法制权威。 ②加强道德修养,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4、研究对象与视角:
⑴主要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⑵以人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关注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和伦理规范等。
5、基本观点:
⑴和强权调威。人(的体价现值希,腊提文出化“人人文是主万义物的的本尺质度)”,要求树立人的尊严 ⑵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道德的兴废都要 以人为尺度。 ⑶对于社会道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想一想:智者学派与法家在对国家的国体和政体的设计上有何不同? (奴隶主统治、地主阶级专政;民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同时代的苏格拉底是如何弥补以上不足的?(他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与 基督耶稣、中国孔子、印度释迦牟尼一起,并称为人类历史上的四位至圣先师,亦称“人类 精神之父”。)
二、苏格拉底(公元前五世纪后半叶)
如何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含义?黑格 尔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与以前的哲 学家的研究相比,这句话的伟大之处在哪里?
含义: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 全在于人的感觉。
评价(伟大之处):肯定和强调人的价值, 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在原始宗教 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思想批判”;新文化运动的科学精神;现代社会的“和谐社 会” ……;西方:理性主义……
普罗泰格拉
苏格拉底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泰勒斯
希腊哲学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神 亚里士多德
自然哲学 认识社会 认识人自己 (自然人) (社会人)
哲学独立
人类精神
的觉醒(创
立了朴素的 唯物主义世
界观)
人文精神的起源
公元前7世纪以前的希腊神话 时代,宙斯是众神之王、人类之王, 人们按神谕安排事情。
专题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 思想 史上 的三 次大 的思 想解 放运 动
智者运动
公元前5世纪
文艺复兴和 宗教改革运动
公元14-17世纪
启蒙运动
公元17-18世纪
使人开始从神灵和自 然的控制下觉醒
使人的思想开始从基 督教的神学束缚中解 放出来
把人们从封建专制和 等级特权的藩篱中解 放出来,“启蒙”之 火引领着“人”与 “社会”的双重觉醒。
派2、”出。 现的背景:
①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在广大奴隶的劳动基础上,古 希腊的文化迅速发展起来) ②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的民主 政治达到顶峰) ③人的地位的提高(民主政治制度和每个公民参与政治意识 的加强,使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
3、代表人物与主张: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安提丰(所有人都是平 等)
主要观点:
①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 的尺度”。 ②提出“美德即知识”。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 对道德问题的思考,体现反对 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 张。) ③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④指出教育使人认识灵魂已有 的美德。 ⑤“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做 人的道理,是苏格拉底对人的 价值的思考,体现了对理性的 尊崇、对思想自由的追求和道 德的重视,丰富了人文主义的
问题二:以孔子、苏格拉底为例简要比较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
前5世纪中西文明?
人物 项目
中国孔子
古希腊苏格拉底
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公民
一条主线: 人文精神分别在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和
启蒙运动时期的发展情况。
1、含义:“人文精神” humanism,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
人道主义。 ①广义: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其核心思想为:关心人,尤其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 价值,尤其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②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
“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特(公元前6世纪)
神 自然
“人是万物的尺度”——公元前5世 纪中叶
人
上面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什么变化?
一、智者学派(5BC中叶以后)
课1、前智思者学考派::(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中叶;中国:春秋战国
1之、交什,么“是百智家者争学鸣派”?局(面概已念开)始)又称哲人学派,主要由雅典城 2邦、中为“什教么授在智公慧元的前教5师世”纪(的即希“腊智会者出”现)智组者成学。派他?们(主原要因向和城邦 公背民景传)授有关辩论、演说、修辞的技巧和参政知识,以善辩取胜。 3他、(们智主的者张辩学和证派影思有响想哪)、些个代人表主人义物倾?向其以主及张怀有疑哪一些切?的影态响度如遭何到?一些人 的反对逐渐被视为巧言善变假冒智慧的人以致被称为“诡辩学
问题一:苏格拉底和智者思想有何异同?
相同点:①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
②都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强调人的价值, 注重人、人性,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不同点:①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人的
作用,忽视社会道德,追求功利;苏格拉底倡导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道德对人 的作用,认为美德即知识,认为人生的最高目标 是追求正义和真理。 ②智者学派主张民主政治,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人 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少数 人治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