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暑假读书随笔 读《常青藤教育的经典法则》有感

合集下载

常青藤原则对课堂提问的启示

常青藤原则对课堂提问的启示

常青藤原则对课堂提问的启示【摘要】常青藤代表着美国的精英教育,在常青藤盟校里永远没有单向的灌输,只有充分的交流、讨论、辩难,他们推崇的是苏格拉底式的街头讲学模式。

【关键词】常青藤原则;平等;启示【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249-01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一本名为《一岁就上常青藤》的书,作者薛涌他主张,常青藤教育应该从孩子一岁开始。

这本书就是他们教育女儿的心血、心得之作。

这种理想究竟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人的自我完善或自我实现,即塑造一个全面的人。

常青藤的原则”挑战了僵化的教育,使孩子的思想更开放。

老师或家长对待孩子,要用平等的态度与孩子对事物进行讨论,让孩子理解事物而不是刻板的学习知识,教育孩子要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让她理解他应该怎样做。

1 常青藤原则和特点“常青藤”或“常青藤盟校”不是一所学校,而是涵盖了像哈佛、耶鲁、等8所国际一流著名大学,它强调教育的对话性和互动性,要求父母或老师尽可能把自己摆在和孩子或学生平等的位置上,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品格和社会能力;帮助他们吸收知识,让他们自发地提高理解力、分析力感受力和表达力,是世界精英的摇篮。

常青藤的教育目标,绝不仅仅只是研究导向,更是成功导向。

这种成功,不仅仅是我们一般意义上有权有势的世俗成功,更是人本身的成功。

常青藤的理想是培养一个品格健全的人;一个能让自己幸福也能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人。

这便是一种长青藤素质,这种“长青藤素质”越早培养越好,幼儿阶段最为适宜。

常青藤模式强调教育的互动性,要求父母和老师尽量和孩子取齐,在平等的位置上对话,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传授知识,培养他们的品格和社会能力,让他们在互动、讨论的框架中,自发地提高理解力、分析力、感受力和表达力,在美国,越是有教养的家长,越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淡化自己的权威性,增强和孩子的对话性。

有位中国人曾观察到:这些美国家长和自己的孩子说话时,经常蹲下来,把自己的脸降到和孩子的脸同一个高度。

《常青藤教育的99个成功法则》读后感

《常青藤教育的99个成功法则》读后感

《常青藤教育的99个成功法则》读后感《常青藤教育的99个成功法则》内容简介:“常青藤”只是一个代名词,代表美国上层社会的教育思维和教育方式。

我们将《常青藤教育的99个成功法则》奉献给家长,与家长共同探讨美国成功人士的及教育环境,希望广大的家长能够从《常青藤教育的99个成功法则》中找到引领孩子朝向成功的策略。

当孩子具备了真正真正的常表藤素养,无论将来他遇到什么样的麻烦和携手,他都能从容面对,继续前行。

无需走出国门,您也可以了解到美国精英教育的法则,让孩子在成长青年才俊之路上与世界精英同步。

常青藤教育的99个成功法则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常青藤或常青藤指的是美国东北部最著名的8所大学: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康奈尔、布朗、达特茅斯和伯克利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这8所大学,除了普渡大学建于1865年以外,全都是在十七八世纪构建,属于美国历史最悠久也是最为精英的大学。

在习惯上,人们把精英教育称为常青藤教育。

19世纪末,一些学科专业的大学崛起,如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等,但是,在人们的习惯之下,还是把常青藤教育作为精英教育的另一个代名词,虽然它的范畴远远超越了这8所大学,而成为了全世界精英教育在世界上的典范。

多年以来,在美国的学术界渐渐形成了一种学术标准,对真理的认真探索以及道德水准的至今仍然是这一标准的核心,而这一标准的源.头,正是引自哈佛大学。

哈佛的创办者是一批从英格兰远道而来的清教徒,在他们的思想中,折射和衍生出一种求实求实正直的做人态度,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哈佛人,教导他们萨温齐依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哈佛大学第19任校长昆西更曾着重指出:“理工学院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追求真理,而不是一下追随任何派别、时代或局部的利益。

”常青藤教育的99个轻而易举法则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拿起这本书,掌握常青藤教育是如何洞悉与孩子沟通、如何开发计划孩子的潜能、如何引导孩子的情操积极进取心、如何让孩子的品格和人格得以自我完善……如此便会拿起通向成功教育的镰形。

常青藤反思型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常青藤反思型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常青藤反思型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常青藤反思型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在教育领域,常青藤大学代表了世界一流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方法。

然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平凡的学校中工作,很难接触到这样的顶级资源和培训机会。

因此,当我有机会参加常青藤反思型教师培训时,我深感荣幸和激动。

接下来,我将从培训的内容、方法和效果等方面,总结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培训的内容非常丰富和有针对性。

常青藤大学的教育研究中心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内容。

在培训期间,我学到了许多关于有效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

比如,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如何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等。

这些内容对我日后的教学实践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帮助。

其次,培训采用了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

与传统的教师培训不同,常青藤反思型教师培训强调学员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在培训中,我们不仅接受传统的讲座和培训课程,还进行了大量的案例研讨、小组讨论和反思实践,让我们在主动参与中进行教育思考和经验交流。

培训教师也非常注重与学员的互动和沟通,通过适时的提问和引导,激发我们的思考和讨论。

这种灵活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培训的效果,还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再次,培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和影响。

常青藤反思型教师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我参加培训后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发现自己的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提升。

首先,我学会了更好地设计和组织课堂,通过多种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其次,我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提问和引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最重要的是,我开始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学习节奏,采取更合理的评价方式,以激励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培训过程中,我还结识了许多来自其他学校和地区的教师同行。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互动,我听取了不同学校和教育方向的理念和做法,收获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一岁就上常青藤读后感

一岁就上常青藤读后感

一岁就上常青藤读后感一开始看到这个书名,我就觉得特别新奇。

“一岁就上常青藤”,这怎么可能呢?心里就像被猫挠了一样,特别好奇书里到底讲了啥。

看进去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真的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它讲的那些教育理念啊,和我以前接触到的有很大不同。

我原以为教育就是按部就班地在学校里听老师讲课,考试拿分数。

但这本书里提到的教育,是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像思考能力、社交能力啥的。

书里有好多例子,虽然有些我也不是完全能理解得透。

不过这也正常,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个家庭的教育环境也不一样。

但我觉得其中有一点特别打动我,就是它强调要尊重孩子的个性。

我们生活中啊,经常看到家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孩子就像个小木偶似的被大人摆弄。

可这本书告诉我,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是很正常的,大人得去尊重,得去引导,而不是打压。

我就在想啊,要是我小时候能被这样教育,我现在会不会变得更优秀呢?我也不知道,哈哈。

但是我觉得这种教育理念真的值得我们去思考。

现在的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大家都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可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起跑线”呢?这本书就给了我一个答案,那就是孩子的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还有啊,书里提到的关于常青藤教育的一些模式,让我大开眼界。

感觉那里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学会知识,更是为了让他们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思想的人。

这一点我特别佩服。

读完这本书,我就像被敲了一下脑袋,突然意识到教育原来有这么多的可能性。

我觉得家长们真的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你要是还没看过,我强烈推荐你去看看!说不定你也会像我一样,对教育有新的认识呢!真的,这本书真的很值得一看!。

常青藤幼儿园教育读后感

常青藤幼儿园教育读后感

常青藤幼儿园教育读后感《常青藤幼儿园教育读后感篇一》读了常青藤幼儿园教育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后,我真是感触颇多啊。

常青藤幼儿园教育,在我看来就像一场奇妙的魔法之旅。

你想啊,幼儿园对于小朋友来说,那就是个小小的世界。

我就记得我小时候上的幼儿园,那简直是“小混沌”模式。

老师就只管看着我们别乱跑,磕着碰着。

可常青藤幼儿园教育完全不是这样。

它就像是精心设计的一个花园,每个小朋友都是独特的花朵。

他们的教育理念强调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这可太牛了。

我就在想,这在实际操作中得多难啊?也许就像要同时安抚一群调皮的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还都有自己的小脾气。

但人家常青藤幼儿园就能做到。

我看到里面说的课程设置,那叫一个丰富多彩。

什么艺术创作啦,科学小实验啦,就像一桌满汉全席,各种“菜肴”都有。

不像我们小时候,无非就是画画、唱歌,还都是千篇一律的那种。

我有个小侄子,在一家普通幼儿园,有次他回来给我看他画的画,我就感觉像是被老师规定好了模板,所有小朋友画的房子都是一个样,就像复印机印出来的。

这要是在常青藤幼儿园,那房子可能就有各种形状,有的像飞船,有的像大树,天马行空的。

还有啊,常青藤幼儿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探索能力。

这让我想到我自己,我小时候总是被大人管着,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

在常青藤幼儿园里,小朋友们就像小小的探险家,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这就好比给了孩子一把神奇的钥匙,让他们自己去打开未知世界的大门。

不过呢,我也有点小疑问。

这种教育方式会不会太放纵孩子了呢?我是说,毕竟孩子还小,有时候他们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就像一群小羊羔,要是没有一定的约束,会不会跑丢呢?但是呢,人家常青藤幼儿园肯定也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

总的来说,常青藤幼儿园教育真的是给传统幼儿园教育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

它让我看到了幼儿园教育还有这么多的可能性。

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如果能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成长,那可真是太幸福了,就像小树苗在肥沃的土壤里,想不茁壮成长都难啊。

一岁就上常青藤读书笔记

一岁就上常青藤读书笔记

一岁就上常青藤读书笔记一觉醒来,眼前竟是常青藤的校园。

我不禁惊呆了,这竟然是一所世界上最顶尖的大学,常青藤!我简直是捧上天了,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好的机会?四周的环境美丽而宜人,教学楼错落有致,树木葱茏,充满了学术气息。

我心潮澎湃地往前走,仿佛手握未来的钥匙。

过去的一年里,我经历了太多的变化,太多的挑战。

从刚开始学走路,到能说几个词,再到能识别一些图案、数字,生活对我来说已经是一片新的天地。

然而,最令人吃惊的是,我居然在这么小的时候就被选拔进入常青藤大学了。

有时候我也觉得这一切像是梦幻一样,但是当我看到那些和我同龄的小伙伴们都是一脸认真地学习时,我意识到这是真实的。

我身处在这样一个严肃而求知的氛围中,我不能辜负这个机会。

虽然我只有一岁,但我已经开始了我的学习之旅。

我的课表上满满当当,包括了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各种学科。

我也和其他同学一样,每天都要去上课、完成作业、参加考试。

虽然看似很繁重,但我从不觉得它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在语言课上,我开始学习拼音,学会了最基本的音节和字母,现在我已经能够读一些简单的中文故事了。

数学课上,老师教我们如何认识各种数字和形状,还教我们简单的加法和减法。

科学课上,我了解了世界上的一些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还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实验。

而在艺术课上,老师鼓励我们发挥想象力,用手工制作各种作品。

除了课堂学习,我还有许多其他的活动。

学校每周会固定组织户外游戏,我可以在校园里和同学们一起奔跑、跳跃,感受自然的美妙。

学校还会定期组织一些社区服务活动,我也参加了其中一些,帮助起小区的老人们。

这让我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

在常青藤的一岁读书生活中,我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是为了培养自己的能力,提高自我。

学习让我变得更加独立、自信,让我能够理解和应对不同的挑战。

我也明白了努力和毅力的重要性,每一次努力都会带来更好的成绩,每一次挫折都是前进的动力。

我的一岁就上常青藤读书生涯虽然只是刚刚开始,但我已经被这个优秀的环境所深深吸引。

老师暑假读书随笔读常青藤教育的经典法则有感

老师暑假读书随笔读常青藤教育的经典法则有感

老师暑假读书随笔读《常青藤教育的经典法则》有感这个暑假,利用了空余的时间我读了《常青藤教育的经典法则》一书,让我感受到了代表美国上层社会的教育思维和教育方式。

拿起这本书,掌握常青藤教育是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如何引导孩子的积极进取心、如何让孩子的品格和人格得以自我完善,如此便会拿起通向成功教育的金钥匙。

在美国,“常青藤”一般指高等院校,“常青藤联盟”指美国东北部八所久负盛名的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布朗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这八所大学,它们历史悠久,治学严谨,是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

进入这所学校是多少人一生的梦想,许多家长也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常青藤。

但是真正能进入这些学校学习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们要努力做到的是让自己能具备一种“常青藤素质”,同时作为一名担负起教育未来重任的教师来说,我们应该使用常青藤的教育准则,用最精英的教育思维来培养我们的学生。

在本书中提到了进入这八所大学的学生不仅学校成绩好,而且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过硬,这是什么原因呢?常青藤所看重的教育并不只是局限于狭隘的知识教育,选择或者塑造什么样的人,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常青藤教育的经典法则》一书中介绍的内容,很多都是关于家庭教育的。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父母更接近这个崇高的角色。

我觉得家教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的言行举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这些细节上的影响,会形成孩子日后待人处事的态度和方法。

法则45中讲到把家庭教育变成最高级的小班授课,我觉得在家庭教育中,当家长独自面对孩子时,正是“小班授课”的绝佳时机。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先要了解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然后通过一些方法使得家庭教育变成小班授课。

其实与孩子交流也是需要艺术的,我在平时与家长的接触中发现有一些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手足无措,不知道怎样和孩子交流。

该书教了我们一些招式,第一,主动交流。

读《教育的四大原则》有感

读《教育的四大原则》有感

读《教育的四大原则》有感作者:张娜娜来源:《新生代·下半月》2019年第03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由黄金屋。

”读书确实使人安静,但从书中能悟出道理来更是一种难得的事情。

韩愈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古代“夫子”职责的一个概括,但是对新一代的教师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如何才能做好一名教师,这是我们与时俱进、共创和谐的一代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

读了《教育的四大原则》,感受颇深,做一名教师很容易,做一名好的教师很难。

首先,一名好的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种自由的,自主的成长空间。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要去远方旅行,把庭院交给他的朋友留守。

院子破土而出的草芽,朋友从不去拔。

初春时,草芽健康成长,朋友发觉它像野兰。

到了夏天,那草开花了,五瓣的小花氤氲着一缕缕的幽香,花形如林地里那些兰花一样,只不过它是蜡黄的,不像野兰,野兰是紫色或褐色的。

朋友带着一朵花和几条叶子,向研究植物的伙伴求证,得知:这是兰花的一个稀有品种,许多人穷尽一生都很难找到它,如果在城市的花市上,这种腊兰一棵至少价值万余元。

其实这棵腊兰每年春天都要破土而出,这个人以为不过是一株普通的野草而已,每年春天它的芽尖刚出土就被他拔掉了。

是的,给每一棵草以开花的时间,给每一个人以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

这不正是我们教师所提倡的: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吗?记得有一次,我们正要学习《乌塔》这篇课文,刚上课突然要召开班主任会议,于是匆匆向学生交代了一下,让他们小组合作学习。

开会时很担心,因为我们班的学生比较活跃,就怕他们不认真学习出乱子。

散会后急匆匆跑回教室,学生们正在热烈的交流,全然不知我的到来,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学生们讨论的结果,竟然非常的正确全面,而且谈到中国孩子的时候,好多学生都羞愧的低下了头,就连我们班捣蛋的宋坤宇都表示,再也不做家里的小皇帝了,要学会自立独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师暑假读书随笔读《常青藤教育的经典
法则》有感
这个暑假,利用了空余的时间我读了《常青藤教育的经典法则》一书,让我感受到了代表美国上层社会的教育思维和教育方式。

拿起这本书,掌握常青藤教育是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如何引导孩子的积极进取心、如何让孩子的品格和人格得以自我完善,如此便会拿起通向成功教育的金钥匙。

在美国,“常青藤”一般指高等院校,“常青藤联盟”指美国东北部八所久负盛名的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布朗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这八所大学,它们历史悠久,治学严谨,是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

进入这所学校是多少人一生的梦想,许多家长也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常青藤。

但是真正能进入这些学校学习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们要努力做到的是让自己能具备一种“常青藤素质”,同时作为一名担负起教育未来重任的教师来说,我们应该使用常青藤的教育准则,用最精英的教育思维来培养我们的学生。

在本书中提到了进入这八所大学的学生不仅学校成绩好,而且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过硬,这是什么原因呢?常青藤所看重的教育并不只是局限于狭隘的知识教育,选择或者塑造什么样的人,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常青藤教育的经典法则》一书中介绍的内容,很多都是关于家庭教育的。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父母更接近这个崇高的角色。

我觉得家教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的言行举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这些细节上的影响,会形成孩子日后待人处事的态度和方法。

法则45中讲到把家庭教育变成最高级的小班授课,我觉得在家庭教育中,当家长独自面对孩子时,正是“小班授课”的绝佳时机。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先要了解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然后通过一些方法使得家庭教育变成小班授课。

其实与孩子交流也是需要艺术的,我在平时与家长的接触中发现有一些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手足无措,不知道怎样和孩子交流。

该书教了我们一些招式,第一,主动交流。

作为家长要主动找一点时间和孩子聊一聊学校里的情况,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事情,比如做饭、逛街、打球、看电视等。

一边做事情一边交流。

第二,认真倾听。

家长老是抱怨孩子为什么总是不听自己的话。

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在有的时候会发布一些异议。

当孩子发表异议的时候,我们应该先学会倾听,让孩子把想法表达清楚,然后再针对他的观点和他进行交流。

第三,讨论问题。

遇到事情可以和孩子讨论,听听他的建议并达成协议。

比如家长不希望孩子沉迷于电脑游戏,就需要和孩子一起讨论如何能在玩电脑和学业上保持平衡,并达成协议。

通过这样的方法,问题和分歧就很容易解决了。

在倾听方面,作为教师更应该多倾听学生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教学中我非常注重这一点,采用了理解学生,主动交流,认真倾听,进行心灵感化。

努力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学会宽容学生,激发学生的对话欲望,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表达,及时鼓励学
生的个性化感悟,使对话真正成为“点亮智慧火炬”的过程。

法则55提到给孩子正面夸奖以培养其自信。

自信心是孩子潜力的“放大镜”。

美国历史上的著名富豪范德比尔特曾经说过:“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自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

”如果一个孩子是成长在只有批评没有夸奖的环境中,就很难能得到自信。

相对来说,一个积极夸奖的环境更容易激发孩子的自信。

在教学过程中,每当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练习作业时,我都要给予及时而积极的评价。

“你说得真不错!”“你真会动脑筋!”“现在说不出来也没关系,坐下来想好了还可以说。

”“这一下你说得很有条理,而且非常具体,真了不起!”老师的热情话语就像涓涓细流顷刻间流入学生心间。

此时,学生在无拘无束地描述着、议论着,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给孩子一些正面的夸奖,让孩子知道老师其实在注意他做的每一件事,在注意他说的每一句话,这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很有好处。

如果孩子犯了错误真的需要我们做出批评,在不伤害他自信心的前提下,这样说比较好:用低声和孩子交谈,有的时候可以采用沉默的方式,旁敲侧击加以暗示,用推己及人的方式说教,只要问一句“如果你是那个人,你会怎么想”,通过这样引导孩子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孩子也会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并促进他反省自己,主动承认错误。

自信的人总是可以赢得更多地关注和机会。

信心是一切事情顺利开展的保障,即使是在不顺利的情况下,信心也可以帮助我们挽回一半的局面。

有信心不一定就会成功,但是没有信心注定要失败。

可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非常重要。

或许在培养常青藤思想和素质这一路非常艰难,但当孩子具备了真正的常青藤素质,无论将来他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都能从容面对,继续前行。

这本书让我们无需走出国门,也可以了解到美国精英教育的法则,让孩子在成长之路上与世界精英同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