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自查表模板

合集下载

网络安全自查情况表

网络安全自查情况表
附件3
网络安全自查情况表(示例)
检查项目
示例
网络安全工作组织领导
是否成立网络安全领导小组

是否一把手任组长
是保障情况
网络安全经费
是否纳入年度预算

网络安全经费金额(万元)
35
关设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数量(个)
4
网络安全保护平台
是否建设网络安全保护平台

重要数据
重要数据保护措施
本地备份
技术防护措施
防攻击
防火墙、WAF、IPS入侵防御检测
网站保护
IP白名单机制,WAF
邮件攻击
黑名单、白名单、反病毒、反垃圾邮件、安全锁功能
供应链安全
签订保密协议
新技术应用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LED等
无系统部署在私有云上
国产化比例
操作系统
国产数
1
总数
4
国产比例
25%
服务器
国产数
5
总数
XXX
联络员(单位部门负责人)
XXX
联络员(具体负责人)
XXX
网络及等级测评
系统总数
200
三级数量
30
二级数量
70
一级数量
10
未定级数量
90
其中省级卫生健康委
委本级数量
10
5
国产比例
100%
数据库
国产数
2
总数
2
国产比例
100%
交换机国产化
国产数
50
总数
50
国产比例
100%
网络安全设备
国产数
30
总数

网络安全自查自纠表

网络安全自查自纠表

网络安全自查自纠表网络安全自查自纠表1、系统安全1.1 是否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的补丁?1.2 是否配置了防火墙以限制不必要的网络流量?1.3 是否设置了密码复杂度要求,并定期修改密码?1.4 是否禁用或删除了不必要的账户?1.5 是否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1.6 是否开启了日志记录并对其进行审计?2、网络访问控制2.1 是否限制了员工的网络访问权限?2.2 是否实施了用户身份验证机制?2.3 是否限制了外部设备(如USB、CD-ROM)的访问?2.4 是否使用网络流量监测工具进行实时监控和检测异常活动?2.5 是否对访问网络的外部设备进行审查?2.6 是否对远程访问进行加密和身份验证?3、数据备份与恢复3.1 是否定期备份重要数据?3.2 是否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的地方?3.3 是否测试并验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3.4 是否有紧急数据恢复方案?3.5 是否定期测试和更新紧急数据恢复方案?4、员工培训与意识4.1 是否对员工进行网络安全方面的培训?4.2 是否定期强调网络安全政策和措施?4.3 是否建立了网络安全意识的考核机制?4.4 是否定期对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进行评估?5、物理安全5.1 是否控制了资产的物理访问权限?5.2 是否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5.3 是否安装了入侵检测和报警系统?5.4 是否设置了门禁系统和访客登记制度?5.5 是否对重要设备进行密封和标识?6、应急响应6.1 是否建立了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计划?6.2 是否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测试?6.3 是否建立了网络安全事件的报告和跟踪机制?6.4 是否与相关部门建立了紧急通信和合作机制?6.5 是否定期对网络安全事件的响应能力进行评估和改进?附件:本文档未涉及到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操作系统和软件的补丁:由软件开发商发布的更新程序,用于修复软件中存在的漏洞和安全问题。

2、防火墙:一种位于网络与外部之间的安全设备,用于监控和控制网络流量,阻止不安全的数据包进入网络。

网络安全自查表

网络安全自查表

网络安全自查表网络安全自查表1、网络基础设施1.1、网络拓扑结构1.2、网络设备配置1.3、网络访问控制1.4、IP地质管理1.5、网络连接安全性2、数据安全管理2.1、数据分类和标记2.2、数据备份计划2.3、数据加密措施2.4、数据传输安全性2.5、数据丢失和泄露防护3、用户访问控制3.1、用户账号管理3.2、用户权限分配3.3、用户密码策略3.4、用户登录监控3.5、用户身份验证4、应用程序安全4.1、应用程序开发规范 4.2、应用程序漏洞扫描 4.3、应用程序权限控制 4.4、应用程序日志管理4.5、应用程序补丁和更新5、网络安全监测与警告系统 5.1、安全事件监控5.2、安全事件响应计划 5.3、安全事件记录和分析 5.4、网络入侵检测5.5、安全告警系统6、物理安全6.1、数据中心安全6.2、网络设备安全6.3、无线网络安全6.4、办公场所安全6.5、电子设备安全7、员工安全意识培训7.1、安全政策和规范7.2、安全意识培训计划7.3、安全演练和模拟测试7.4、安全报告和沟通7.5、安全意识奖励机制附件:1、网络拓扑图3、用户权限分配表4、应用程序漏洞扫描工具报告样本5、安全事件响应流程图注释:1、IP地质管理:对网络中的IP地质进行统一管理和分配。

2、数据加密措施:使用密码学技术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

3、用户登录监控:监控用户登录行为、检测异常登录尝试,及时发现并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4、应用程序补丁和更新:及时应用最新的安全补丁和更新,修补已知漏洞,提高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5、网络入侵检测:使用专业的入侵检测系统,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和活动,发现并阻止潜在的入侵行为。

6、数据中心安全:确保数据中心的物理安全,包括访问控制、视频监控、消防系统等措施。

7、无线网络安全:采取合适的加密协议和访问控制措施,保护无线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

8、安全意识培训计划:制定员工安全意识培训计划,提高员工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网络安全问题专项整治清单自查表

网络安全问题专项整治清单自查表

网络安全问题专项整治清单自查表
1. 网络设备安全
- 是否定期更新网络设备的操作系统、驱动程序等关键软件,
以获取最新的安全补丁?
- 是否定期或随机更改网络设备的管理账号和密码,并设置强
密码策略?
- 是否在网络设备上启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其他网络安
全保护机制?
- 是否对网络设备的日志进行定期审查和分析,以发现潜在的
安全事件?
2. 数据安全
- 是否采取措施加密敏感数据,如个人身份信息、财务信息等?
- 是否定期备份数据,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 是否限制员工对敏感数据的访问权限,根据需要进行分级管理?
- 是否制定数据安全保护措施并进行培训,以提高员工对数据
安全的意识和保护能力?
3. 网络访问控制
- 是否使用安全的网络认证机制,如双因素认证、单一登录等?
- 是否定期审查和更新用户账号和密码,并删除无用的账号?
- 是否对网络访问进行限制和监控,如限制外部访问、禁止未
授权设备接入等?
- 是否对外部网络连接进行安全评估,查明潜在的网络威胁?
4. 员工安全意识
- 是否定期进行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网络安全的意识和
安全防范能力?
- 是否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员工向安全团队报告可疑活动或事件?
- 是否制定并执行网络安全政策,明确员工在工作中的责任和
义务?
- 是否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演练,测试员工对安全事件的应对和
处理能力?
以上是网络安全问题专项整治的自查表,通过定期自查,可以
及时发现并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保护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网络安全自查自纠表

网络安全自查自纠表

网络安全自查自纠表1. 网络基础设施1.1 硬件设备检查- 检查服务器、路由器和交换机等硬件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 检查各个硬件设备的固件版本,确保已经更新到最新版。

1.2 软件系统检查- 检查操作系统及相关软件是否存在漏洞,并进行修补或升级。

- 定期对防火墙、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等进行配置审计。

2. 访问控制管理2.1 用户账号权限管理- 对所有用户账号设置合理的访问权限,包括限制敏感信息的访问权限。

- 定期审核并清除不再使用或无效的用户账号。

2.2密码策略-强化密码复杂度要求(如长度、大小写字母混用);-定期更改重置默认口令以及过于简单易猜测口令;-禁止共享帐户和明文存储密码;3.应用程序开发与维护.31代码规范性–开发人员需遵守统一编码规范, 防止因为低级错误导致的安全漏洞;–定期进行代码审计,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问题。

.32输入验证-对用户提交数据进行有效性检查和过滤,防止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等。

- 使用白名单机制限定可接受参数范围。

4. 数据保护4.1 敏感信息加密- 对存储或传输中涉及敏感信息(如个人联系号码)采用合适的加密算法。

4.2 备份与恢复策略- 确保重要数据有备份,并测试其完整性以确保能够成功恢复。

5.网络监控与日志管理.51事件响应-建立紧急处理流程, 并培训相关员工;-实时监测异常行为和未经授权活动;- 及时记录所有关键操作、登录尝试失败次数等情况;.52日志分析—借助专业软件对系统产生大量日志文件进行自动化分析6.物理环境-.61设施布局-- 合理规划服务器房间内各种硬件设备位置,防止因误触造成不必要损失。

-.62访问控制-- 严格限制服务器房间的进入权限,只允许特定人员进入。

7.附件- 网络设备清单表- 用户账号列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数据保护:指对个人数据进行合理使用、存储和传输,并采取相应安全措施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泄露。

2. 加密算法:是一种将明文转换为密文的数学运算方法,通过加密可以有效地保护敏感信息不被非法获取。

网络安全自查表模板

网络安全自查表模板

附件3
网络安全自查表1
(样表)
最后自查表里应该上传什么报告?
自查表里上传的报告并非指外包服务商提供的检测报告,而是本单位管理机构编制的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参见检查指南,有明确的要求。

主要是网络安全工作的开展情况,对自身安全的评估,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建议等。

1本表统计范围为机关本级网络安全工作和所属信息系统情况,不含直属单位
2本表所称恶意代码,是指病毒木马等具有避开安全保护措施、窃取他人信息、损害他人计算机及信息系统资源、对他人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实施远程控制等功能的代码或程序。

3本表所称高风险漏洞,是指计算机硬件、软件或信息系统中存在的严重安全缺陷,利用这些缺陷可完全控制或部分控制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对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实施攻击、破坏、信息窃取等行为。

网络与信息安全自查表

网络与信息安全自查表

网络与信息安全自查表网络与信息安全自查表1、网络基础设施1.1 网络拓扑结构检查1.2 网络设备配置和管理1.3 防火墙设置与管理1.4 网络流量监控1.5 安全策略和措施评估1.6 网络备份与恢复机制2、系统与应用安全2.1 操作系统安全补丁更新2.2 权限和访问控制2.3 账号和密码管理2.4 数据加密和传输安全2.5 应用程序安全性评估2.6 弱点扫描和漏洞管理3、数据安全3.1 敏感数据分类和标记 3.2 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 3.3 数据存储和传输加密 3.4 数据访问控制和审计 3.5 数据泄漏防止和检测3.6 数据销毁和归档策略4、网络安全事件应对4.1 安全事件监测和报警 4.2 安全事件响应和处理 4.3 安全事件调查和取证 4.4 业务连续性和恢复计划 4.5 紧急通信和协调机制4.6 安全事件后评估和改进5、员工安全意识和培训5.1 安全政策和规程宣贯 5.2 社会工程学识别和防范5.3 网络安全意识培训计划5.4 安全演练和模拟攻击5.5 员工违规行为监测5.6 奖惩机制和绩效考核附件:1、网络拓扑图2、设备配置文件3、防火墙规则表4、安全策略和措施文件5、应用程序漏洞扫描报告6、数据备份和恢复方案7、安全事件响应指南8、员工安全意识培训材料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6年11月7日通过的一部涉及网络安全的综合性法律。

2、《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拟制的一部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

3、《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个人信息安全技术规范的国家标准。

4、《数据安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一项关于数据安全管理的规章。

5、《网络数据安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的一项关于网络数据安全管理的规章。

网络安全自查表

网络安全自查表
是否
2-2信息系统或网站运行状况是否正常
是否
2-3信息系统或网站是否存在弱密码账号
是否
2-4账号密码是否有强度要求(至少6位,数字、字母、特殊符号的组合)
是否
2-5信息系统或网站后台登录是否有验证码
是否
2-6信息系统或网站后台是否存在师生敏感信息(个人身份证、手机等)泄露
是否
2-7是否存在不良外链(外链黄赌毒网站、未备案网站)
是否
1-5防火墙规则是否适当(仅开放必需的网络端口)
是否
1-6是否安装防病毒软件
是否
1-7防病毒软件是否更新病毒库,是否定期杀毒
是否
1-8是否作系统日志
是否
1-10是否定期异地备份操作系统重要数据
是否
2、信息系统或网站自查
2-1是否有固定系统管理员
是否
2-8是否存在广告、非法言论、木马等不良信息
是否
2-9是否定期备份信息系统或网站重要数据
是否
3、数据库自查(无独立数据库可忽略此项)
3-1数据库管理员密码是否复杂(至少8位,数字、字母、特殊符号的组合)
是否
3-2数据库管理是否有限制(仅限某些用户或IP)
是否
3-3是否定期异地备份数据库
是否
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名(加盖单位公章):
网络安全自查表
单位名称
自查时间
自查对象(IP或域名,可多个汇总)
自查项目
1、服务器自查(无独立服务器或虚拟机的可忽略此项)
1-1操作系统密码是否已经托管到信息化处,是否使用堡垒机运维
是否
1-2操作系统密码是否复杂(至少8位,数字、字母、特殊符号的组合)
是否
1-3系统运行状况是否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3
网络安全自查表1
(样表)
最后自查表里应该上传什么报告?
自查表里上传的报告并非指外包服务商提供的检测报告,而是本单位管理机构编制的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参见检查指南,有明确的要求。

主要是网络安全工作的开展情况,对自身安全的评估,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建议等。

1本表统计范围为机关本级网络安全工作和所属信息系统情况,不含直属单位
2本表所称恶意代码,是指病毒木马等具有避开安全保护措施、窃取他人信息、损害他人计算机及信息系统资源、对他人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实施远程控制等功能的代码或程序。

3本表所称高风险漏洞,是指计算机硬件、软件或信息系统中存在的严重安全缺陷,利用这些缺陷可完全控制或部分控制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对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实施攻击、破坏、信息窃取等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