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建筑材料与检测复习资料,必考内容全整理!

合集下载

建筑材料与检测模块一 建筑材料与检测基本知识 理论内容

建筑材料与检测模块一    建筑材料与检测基本知识     理论内容

模块 一
单元一
建筑材料概述
知 识 目 标
了解建筑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了解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作用
了解建筑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
单元一 建筑材料概述 一、建筑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模块 一
定 义
各类土木工程中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 建筑构件及零配件的总称。
分类 无机材料
按 组成
有机材料 复合材料
单元二 建筑材料检测的意义及规定 二、建筑材料检测的相关规定 4
模块 一
(2)见证取样的送检程序
①取样送检前,建设单位向质监和检测单位提交 “见证单位和见证人员授权书”
②取样人在全程见证下完成现场取样和制作试件, 并在见证监护下送样至检测机构。
单元二 建筑材料检测的意义及规定 二、建筑材料检测的相关规定 4 (2)见证取样的送检程序 ③送检单位填写检测试验委托单。
金属材料
单元一 建筑材料概述
一、建筑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分类
模块 一
按 项目
主体材料 装修材料
单元一 建筑材料概述 一、建筑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分类
模块 一
结构材料(强度、耐久)
按 用途
功能材料(绝热、防水)
围护材料(分隔、保温)
装饰材料(美观、耐久)
单元一 建筑材料概述 二、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 材料是工程的物质基础 一般工程,材料占总造价50%~60%; 主要工程,占总造价60%~70%;
单元三 检测误差及数据修约规则 三、检测数据记录及修约 (二)数值修约及统计 1、数值修约规则 4)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等于5,且其后皆为“零” 时,若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为奇数则进1;若所保留的末 位数字为偶数(含0),则舍去。 5)负数修约时,先将它的绝对值修约,再在修约值 的前加上负号。 6)若拟舍弃数字为两位以上的数字,不得连续修约。 应根保留数后边(右边)第一个数字的大小,按上述规 定“一次修约”出结果。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建筑材料》知识点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1、多孔材料的密度在干燥和潮湿环境下哪个更大?解答:其密度在两种环境下一样大。

2、软化系数的取值范围,软化系数大小同耐水性的关系?0.75和0.80的所对应的构件?解答:软化系数的范围波动在0~1之间。

软化系数=压强度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的抗压强度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位于水中和经常处于潮湿环境中的重要构件,须选用软化系数不低于0.75的材料。

软化系数大于0.80的材料,通常可认为是耐水性。

3、密度、表观密度、近似密度、堆积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相互大小关系?解答:密度: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又称比重。

(材料的密度)ρ=Vm下的体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干燥材料的质量)表观密度:表观密度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俗称容量。

V0ρ0体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材料的质量)(材料的表观密度)m 近似密度:材料在近似密实状态时单位体积的质量。

所谓近似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包括材料内部闭口孔隙体积和固体物质实体积。

堆积密度: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材料(如水泥)或粒状材料(如砂,石)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堆积密度)0ρ'V'(0(材料的堆积体积)材料的质量)m 密度>表观密度>近似密度>堆积密度4、堆积密度和空隙率的关系,堆积密度越大,空隙率如何变?孔隙率如何变?孔隙率和强度的关系?解答:两种表观密度相同的散粒材料,按同样的方法测得他们的堆积密度,则堆积密度越大的材料与堆积密度小的材料相比,其空隙率越小。

孔隙率同堆积密度没有绝对对应关系,主要是考试孔隙率和空隙率的区别。

孔隙是材料强度的主要有害因素,因此孔隙率越大,强度越低。

相反,孔隙率越小,强度越高。

5、材料抗渗性的定义,评价指标?材料耐水性的定义,评价指标?解答:在压力水作用下,材料抵抗水渗透的性能称为抗渗性(或不透水性)。

材料的抗渗性可用渗透系数表示。

建筑材料的复习资料

建筑材料的复习资料

建筑材料的复习资料1、材料的⼒学性质包含哪⼏个内容,相应有哪⼏个指标?答:(1)强度、弹性、塑性、脆性、韧性、硬度、耐磨性(2)压缩强度、拉伸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扭曲强度、冲击韧性、硬度、抗劈⼒等。

2、孔隙率及孔隙特征对材料的表观密度、强度、吸⽔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等性质有何影响?参考答案:对表观密度的影响:材料孔隙率⼤,在相同体积下,它的表观密度就⼩。

⽽且材料的孔隙在⾃然状态下可能含⽔,随着含⽔量的不同,材料的质量和体积均会发⽣变化,则表观密度会发⽣变化。

对强度的影响:孔隙减⼩了材料承受荷载的有效⾯积,降低了材料的强度,且应⼒在孔隙处的分布会发⽣变化,如:孔隙处的应⼒集中。

对吸⽔性的影响:开⼝⼤孔,⽔容易进⼊但是难以充满;封闭分散的孔隙,⽔⽆法进⼊。

当孔隙率⼤,且孔隙多为开⼝、细⼩、连通时,材料吸⽔多。

对抗渗性的影响:材料的孔隙率⼤且孔隙尺⼨⼤,并连通开⼝时,材料具有较⾼的渗透性;如果孔隙率⼩,孔隙封闭不连通,则材料不易被⽔渗透。

对抗冻性的影响:连通的孔隙多,孔隙容易被⽔充满时,抗冻性差。

对导热性的影响:如果材料内微⼩、封闭、均匀分布的孔隙多,则导热系数就⼩,导热性差,保温隔热性能就好。

如果材料内孔隙较⼤,其内空⽓会发⽣对流,则导热系数就⼤,导热性好。

3、某砖在⼲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f0为20MPa,当其在吸⽔饱和状态下抗压强度f1为14MPa,请问此砖是否适宜⽤于潮湿环境的建筑物。

答:软化系数 Kr=f1/f0=14/20=0.75因长期受⽔浸泡或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建筑物必须是⽤软化系数不低于0.85的材料建造,受潮较轻或次要建筑物的材料软化系数不宜低于0.75,故不适宜选⽤。

4、质量为3.4kg,容积为10L的容量筒装满绝⼲⽯⼦后的总质量为18.4kg。

若向筒内注⼊⽔,待⽯⼦吸⽔饱和后,为注满此筒功注⼊⽔ 4.27kg。

将上述吸⽔饱和的⽯⼦擦⼲表⾯后称得总质量为18.6kg(含筒重)。

教材,建筑材料与检测复习资料,必考内容全整理!

教材,建筑材料与检测复习资料,必考内容全整理!

▲建筑材料可分为狭义建筑材料和广义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按化学成分分可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每一类又可细分为许多小类▲按使用功能分类可分为承重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及建筑功能材料三大类▲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重要物质基础▲未来的建筑材料发展有着以下的发展趋势1在材料性能方面,要求轻质、高强、多功能和耐久2在产品形式方面,要求大型化、构件化、预制化和单元化3在生产工艺方面,要求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改造和淘汰陈旧设备和工艺,提高产品质量4在资源利用方面,既要研制和开发新材料,又要充分利用工农业废料和地方材料5在经济效益方面,要降低材料消耗和能源消耗,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绿色建筑材料又称生态建筑材料或无公害建筑材料▲我国根据技术标准的发布单位与适用范围,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或部)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P=M/V P(密度g/cm3)M(干燥环境下的质量g) V(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堆积密度P(kg/cm3)▲当空气湿度大且温度较低时,材料含水率就大,反之则小▲材料的导热系数:1材料的化学组成与结构:通常金属材料、无机材料、晶体材料、的导热系数大于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非晶体材料。

2材料的孔隙率、孔隙构造特征材料的孔隙率愈大,导热系数愈小。

▲脆性和韧性脆性,大部分无机非金属材料均属脆性材料,如天然石材、烧结普通砖、陶瓷、普通混凝土、砂浆等韧性,低碳钢、低合金钢、木材、钢筋混凝土等都属于韧性材料▲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及含量硅酸三钙45~60%硅酸二钙15~30%铝酸三钙(放热量最大)6~15%铁铝酸四钙6~8%▲硅酸三钙是决定水泥前度的主要矿物;硅酸二钙是保证水泥后期强度的主要矿物。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品种和组分水泥品种1硅酸盐水泥(P·I . P·II)2普通硅酸盐水泥(P·O)3矿渣硅酸盐水泥(P·S·A . P·S·B)4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6复合硅酸盐水泥(P·C)▲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390min;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600min▲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浆硬化后体积变化是否均匀的性质,当水泥浆体在硬化后体积发生不均匀变化时,会导致膨胀开裂、翘曲等现象,称为体积安定性不良▲体积安定性及其检测国家标准规定:通用硅酸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经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完整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完整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完整建筑材料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某一材料的下列指标中为常数的是(A )。

A 密度B 表观密度(容重)C 导热系数D 强度2.评价材料抵抗水的破坏能力的指标是( C )。

A.抗渗等级B.渗透系数C.软化系数D.抗冻等级3.炎热夏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必须加入的外加剂是( B )。

A.速凝剂B.缓凝剂C.CaSO4D.引气剂4.下列材料中可用作承重结构的为( D )。

A 加气混凝土B 塑料C 石膏板D 轻骨料混凝土5.烧结普通砖在墙体中广泛应用,主要是由于其具有下述除( B )外的各性能特点。

A 一定的强度B 高强C 耐久性较好D 隔热性较好6.测试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时标准试件的尺寸为( D )。

A 150×150×150mmB 40×40×160mmC 70.7×70.7×70.7mmD 150×150×300mm7.石油沥青的粘性是以( A )表示的。

A 针入度B 延度C 软化点D 溶解度8.下列碳素结构钢中含碳量最高的是( D )。

A.Q235-AFB.Q215C.Q255D.Q275 9.欲增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下列措施中最有效的为( D )A 适当加大砂率B 加水泥浆(W/C不变)C 加大水泥用量D 加减水剂10.对混凝土有利的变形为( C )。

A 徐变B 干缩C 湿涨D 温度变形11.预应力混凝土中不宜使用的外加剂为( A )A M剂B 硫酸钠C NaNO3D SM剂12.下面哪些不是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特点( D )。

A、轻质B、保温隔热C、加工性能好D、韧性好13.钢的含碳量为( A )。

A、小于2.06%B、大于3.0%C、大于2.06%D、<1.26% 14.伸长率是衡量钢材的( B )指标。

A、弹性B、塑性C、脆性D、耐磨性15.石油沥青的组分长期在大气中将会转化,其转化顺序是( A )。

建筑材料复习提纲资料

建筑材料复习提纲资料

建筑材料复习提纲绪论1.建筑材料的分类方法有哪些,具体如何分类?2.建筑工程对建筑材料有哪些方面的要求?简述建筑材料今后的发展趋势。

3.掌握建筑材料技术标准的一般表示方法。

第一章材料的基本性质1.解释下列名词: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孔隙率、亲水性、憎水性、吸湿性、强度、塑性、比强度、软化系数、平衡含水率、比热容、导热系数、抗渗性、抗冻性、耐久性。

2.试分析材料的孔隙率和孔隙特征对材料的强度、吸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的影响。

3.脆性材料和韧性材料各有何特点?它们分别适合承受哪种外力?第二章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1.气硬性胶凝材料和水硬性胶凝材料有何区别?2.建筑石膏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建筑石膏及其制品适用于室内还是室外?为什么?3.建筑石膏是如何生产的?在使用时为什么常常要加入动物胶或亚硫酸盐酒精废液?4.什么是生石灰的熟化?伴随熟化过程有何现象?5.过火石灰、欠火石灰对石灰性能有什么影响?如何消除?6.什么是陈伏,石灰在使用前为什么要进行陈伏?7.为什么石灰经常被用于配制砂浆?为什么石灰除粉刷外均不可单独使用?第三章水泥1.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成分是什么?它们有何特性?2.什么是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产生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什么?某些体积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在存放一段时间后变为合格,为什么?3.什么是硅酸盐水泥?生产硅酸盐水泥时,为什么要加入适量的石膏?4.水泥有哪些主要技术性质?如何测试与判别?5.影响水泥凝结硬化及强度发展的外界因素有哪些?6.为什么生产硅酸盐水泥时掺适量石膏对水泥不起破坏作用,而硬化水泥石遇到硫酸盐溶液的环境时生成的石膏就有破坏作用?7.影响硅酸盐水泥水化热的因素有哪些?水化热的高低对水泥的使用有什么影响?8.硅酸盐水泥的细度对其性能有什么影响?9.水泥石易受腐蚀的基本原因是什么?防止腐蚀的措施有哪些?10.活性混合材料和非活性混合材料在水泥中各起什么作用?什么是活性材料的激发剂?常用的激发剂有哪些?11.简述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特性及用途。

建筑材料检测与质量复习

建筑材料检测与质量复习

1、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总称为建筑材料,它是一切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

建筑材料种类繁多,通常按材料的化学成分及使用功能分类。

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建筑结构材料和建筑功能材料。

建筑结构材料是构成建筑物受力构件和结构所用的材料。

2、建筑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1)建筑材料是构成各种建筑物的物质基础。

(2)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

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质量符合要求的建筑材料。

(3)建筑材料直接影响工程造价。

选用是否合理,直接决定工程建设的造价和经济效益。

(4)建筑材料直接影响工程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

3、建筑材料与检测的技术标准是建筑材料的生产、销售、采购、验收和质量检验的法律依据。

根据标准的属性又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

国家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的标准,包括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推荐性标准又称非强制性标准或自愿性标准,是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代号为“GB/T”。

4、一般来讲,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标准的技术要求通常高于国家标准,在选用标准时,除国家强制性标准外,应根据行业的不同选用该行业的有关标准,无行业标准的选用国家推荐性标准或指定的其他标准。

5、材料检测是根据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的检测手段,对建筑材料的性能参数进行检验和测试的过程。

6、建筑材料在使用前应按有关标准、规范要求进行抽样检测,经检测符合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以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

7、材料检测的意义:①材料检测工作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评定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主要环节。

②检测报告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的重要凭据,且作为竣工验收资料的一部分归档保存。

③材料检测也是推动科技进步、合理选用建筑材料、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8、材料检测主要包括样品的抽取、处置和试验室检测三个步骤。

建筑材料与检测基本知识

建筑材料与检测基本知识

建筑材料与检测基本知识材料的基本性质一 材料的物理性质(一)与质量有关的性质 1、材料的微观体积构成 (1)块状材料(2)散粒状或粉状材料如图1-2所示:堆积体积=颗粒的实体体积+颗粒的闭口孔隙体积+颗粒的开口孔隙体积+颗粒间的空隙体积。

2、反映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参数——密度、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堆积密度(1)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不含任何孔隙),单位体积(矿质实体)具有的质量。

=sV m(a) (b)图 1-1 材料微观结构示意图(a) 材料微观结构组成示意图;(b) 材料质量与结构体积关系图具有的质量。

n s a V V m+=ρ表观密度在计算砂、石在混凝土中的实际体积时有实用意义。

(3)毛体积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矿质实体+闭口孔隙+开口孔隙)所具有的质量。

n i s b V V V m++=ρ(4)堆积密度——指散粒或粉状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矿质实体+闭口孔隙+开口孔隙+颗粒间空隙的体积)具有的质量。

'0'0V m =ρ 堆积密度用于计算材料用量、构件的自重、配料及确定堆放空间。

3、孔隙率和密实度、空隙率和填充率(1)孔隙率——材料中孔隙体积(闭合孔+开口孔)占材料总体积(矿质实体+闭口孔隙+开口孔隙)的百分率。

%1001%100a s ⨯⎪⎪⎭⎫ ⎝⎛-=⨯-=ρρV V V P (2)密实度——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

即固体物质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

(3)空隙率——散粒或粉状材料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率。

%1001%100a '0'00'0'⨯⎪⎪⎭⎫⎝⎛-=⨯-=ρρV V V P(4)填充率——散粒或粉状材料颗粒体积占其自然堆积体积的百分率。

二、与水有关的性质1、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a '0'00'P -1%100%100=⨯=⨯=ρρV V D材料的亲水性或憎水性——润湿角大小划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材料可分为狭义建筑材料和广义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按化学成分分可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每一类又可细分为许多小类▲按使用功能分类可分为承重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及建筑功能材料三大类▲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重要物质基础▲未来的建筑材料发展有着以下的发展趋势1在材料性能方面,要求轻质、高强、多功能和耐久2在产品形式方面,要求大型化、构件化、预制化和单元化3在生产工艺方面,要求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改造和淘汰陈旧设备和工艺,提高产品质量4在资源利用方面,既要研制和开发新材料,又要充分利用工农业废料和地方材料5在经济效益方面,要降低材料消耗和能源消耗,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绿色建筑材料又称生态建筑材料或无公害建筑材料▲我国根据技术标准的发布单位与适用范围,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或部)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P=M/V P(密度g/cm3)M(干燥环境下的质量g) V(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堆积密度P(kg/cm3)▲当空气湿度大且温度较低时,材料含水率就大,反之则小▲材料的导热系数:1材料的化学组成与结构:通常金属材料、无机材料、晶体材料、的导热系数大于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非晶体材料。

2材料的孔隙率、孔隙构造特征材料的孔隙率愈大,导热系数愈小。

▲脆性和韧性脆性,大部分无机非金属材料均属脆性材料,如天然石材、烧结普通砖、陶瓷、普通混凝土、砂浆等韧性,低碳钢、低合金钢、木材、钢筋混凝土等都属于韧性材料▲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及含量硅酸三钙45~60%硅酸二钙15~30%铝酸三钙(放热量最大)6~15%铁铝酸四钙6~8%▲硅酸三钙是决定水泥前度的主要矿物;硅酸二钙是保证水泥后期强度的主要矿物。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品种和组分水泥品种1硅酸盐水泥(P·I . P·II)2普通硅酸盐水泥(P·O)3矿渣硅酸盐水泥(P·S·A . P·S·B)4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6复合硅酸盐水泥(P·C)▲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390min;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600min▲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浆硬化后体积变化是否均匀的性质,当水泥浆体在硬化后体积发生不均匀变化时,会导致膨胀开裂、翘曲等现象,称为体积安定性不良▲体积安定性及其检测国家标准规定:通用硅酸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经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体积安定性检测:体积安定性可以用试饼法(代用法),也可以用雷氏法(标准法),有争议时以雷氏法为准▲强度及其检测国家标准规定强度时水泥性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是确定水泥强度等级的依据。

按照(3d,28d)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硅酸盐水泥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六个强度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分为42.5,42.5R,52.5,52.5R四个强度等级,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分为32.5,32.5R,42.5,42.5R,52.5,52.5R六个强度等级,其中R表示早强型。

强度检测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强度应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771—1999)进行试验。

试模可同时成型三条截面为40mm×40mm,长160mm的棱形试体▲水泥和标准砂的质量比为1:3,水灰比为0.5。

每成型一联三条试件需称取水泥450g,标准砂1350g,拌合水225g▲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保水性差,容易泌水,干缩小、抗裂性好▲矿渣硅酸盐水泥泌水性大、抗渗透性差,干缩大,耐热性较好▲火山灰硅酸盐水泥保水性好、抗渗透性好,干缩大▲复合硅酸盐水泥干缩较大▲普通混凝土:厚大体积混凝土,优先选用矿渣、火山灰、粉煤灰、复合水泥,可以选用普通水泥,不宜使用硅酸盐水泥▲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优先选用普通水泥、火山灰水泥,不宜使用矿渣水泥有耐磨性要求的混凝土,优先使用硅酸盐、普通水泥可以选用矿渣水泥(强度等级大于32.5),不宜选用火山灰、粉煤灰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用于道路▲白色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特点是色白,以白度表示▲白色硅酸盐水泥与彩色硅酸盐水泥主要应用于装饰工程▲普通混凝土概述;在混凝土中,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包裹砂、石颗粒表面,并填充砂、石空隙。

水泥砂浆在硬化前主要起润滑、填充、包裹等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在硬化后,主要起胶结作用,将砂、石黏结成一个整体,使其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

砂、石的强度高于水泥的强度,因而它们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故称为骨料,骨料可抑制混凝土的收缩,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细骨料的主要质量和粗细程度粗细程度是指不用粒径砂粒混合在一起的总体粗细程度。

在相同质量的条件下,粗砂的总表面积小,包裹砂表面所需的水泥浆就少;反之细砂总表面积大,包裹砂表面所需水泥浆量就多。

因此,在和易性要求一定的条件下,采用粗砂配置混凝土,可减少拌合用水量,节约水泥用量。

▲砂的粗细程度用细度模数Uf表示粗砂:Uf=3.7~3.1中砂:Uf=3.0~2.3细砂:Uf=2.2~1.6特细砂:Uf=1.5~0.7Uf=[(A2+A3+A4+A5+A6)-5A1]/﹙100-A1﹚A1~A6:分别为公称直径5.00mm,2.50mm,1.25mm,630um,315um,160um方孔筛的累计筛余量,代入公式计算时,Ai不带%▲普通混凝土是指干表观密度未2000~2800kg/m3,以水泥为胶凝材料,天然的砂、石为粗细骨料配置而成的混凝土。

▲和易性: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性质,具体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三方面涵义流动性的大小,反映拌合物的稠稀程度,它直接影响着混凝土浇筑的难易和混凝土的密实程度。

若拌合物太干稠,混凝土难以捣实,易造成内部孔隙;若拌合物过稀,振捣后混凝土易出现水泥浆上浮而石子下沉的分层离析现象,影响混凝土的匀质性。

▲有钢筋的混凝土要求坍落度比较大,没有钢筋的混凝土要求坍落度比较小和易性的评定:通常的方法是用定量方法来测定流动性的大小,再辅以直观经验来评定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拌合物的流动性大小用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法和维勃稠度法测定。

▲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的测定方法与步骤将拌合物按规定的方法装入坍落度筒内,并均匀插捣,装满刮平后,将坍落度筒垂直提起,移到混凝土拌合物一侧,拌合物在自重作用下向下坍落,量出筒高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mm),即为坍落度值(用T表示),拌合物坍落度值越大,表示其流动性越大▲坍落度测定步骤(用自己的话描述)1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2把按要求取得或制备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为三层均匀地装入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层用捣棒擦匀,最后顶层插捣完成后,刮去多余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3清楚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应在5~10s内完成4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的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改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值▲影响和易性的主要因素(简答题)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原材料的性质、原材料之间的相对含量(水泥浆量、水灰比、砂率)、环境因素及施工条件等。

1水泥浆量:水泥浆量是指单位体积混凝土内水泥浆的数量。

在水灰比一定的条件下,水泥浆量越多,对砂石的润滑作用越好,拌合物的流动性越大。

但是水泥浆量过多,则会产生流浆现象,使拌合物黏聚性、保水性变差;水泥浆量过少,不能填满砂石间空隙,或者不能很好地包裹骨料表面,同样会是拌合物流动性降低,黏聚性降低,故拌合物中水泥浆量不能过多或过少,以满足流动性要求为宜单位体积混凝土内水泥浆的含量,在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可以用单位体积用水量(1m3混凝土拌合物用水量)来表示。

因此,水泥砂浆对拌合物流动性的影响,实质上就是单位用水量对拌合物流动性的影响2水灰比:在水泥品种、水泥用量一定的条件下,水灰比越小,水泥浆就愈稠,拌合物流动性越小。

当水灰比过小时,混泥土过于干涩,会使施工困难,且不能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水灰比增大,流动性加大,但水灰比过大,会由于水泥浆过稀,使黏聚性、保水性变差,并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水灰比的大小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合理选用。

3砂率: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占砂、石总量的百分率,可用式子βs=(ms/(ms+mg)×100%βs:砂率ms:砂的质量(kg)mg: 石子的质量(kg)▲改善和易性的措施(答题时不可少)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须同时兼顾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的统一,并考虑对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的影响。

综合起来,可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①合理选取粗骨料。

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砂率,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节约水泥;选用质地优良、顶级良好的粗、细骨料,可改善混凝土的综合性能。

②当所测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小于设计值时,保持水灰比不变,适当增加水泥浆用量;拌合物的坍落度大于设计值时,保持砂率不变,增加砂石用量③改进混凝土拌合物的施工工艺。

采用搞笑了的强制式搅拌机,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尤其是低水灰比混泥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商品混凝土在远距离运输时,为了减小坍落度损失,还经常采用二次加水法,即在搅拌站只加入大部分水,剩余部分水在快到施工现场时再加入,然后迅速搅拌以获得较好的坍落度。

④掺加外加剂和掺合剂。

使用外加剂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重要手段。

▲混凝土强度等级强度保证率是指在混凝土强度总体中,不小于设计要求强度等级的校准值的概率P(%)普通混凝土划分为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及C80等14个等级。

“C”为混凝土强度符号,C后面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例如C25表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5MPa且<30MPa的保证率为95%,即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5MPa▲影响干缩的因素是因为外来环境水的侵入或自身水的流失▲引气剂引气剂是表面活性剂,可以使混泥土的很多性能改善引气剂的作用效果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2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渗性3降低弹性模量及强度引气剂的品种引气剂主要有松香树脂类、烷基苯磺酸盐类和脂肪醇磺酸盐类,其中松香树脂类中的松香热聚物和松香皂应用最多。

▲必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概念及要求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仲水泥、粗、细骨料和水等各项组成材料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