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辞格(三)ppt课件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词类PPT课件

33
1)人称代词
个体 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 其他 我 你、您 他、她、它 自己、自个儿 别人、人家 大家、大伙、彼此
34
群体 我们、咱们 你们 他(它、她)们
2)指示代词
指 代 一般名词 这 近 指 那 远 指
处所、时间 这里、这儿、这会 那里、哪儿、那会儿 儿
谓词
副词
这样、这么样
这么
那样、那么样
语 法
第二节
词类
一、词类的划分与标准* 二、实词* 三、虚词* 四、兼类与活用*
2
2.语法单位-词
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分类:
按音节: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多音节词 按语素:单纯词-合成词 按意义:单义词-多义词 按功能:实词-虚词
3
一、词类的划分与标准
词类:指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参考词汇学关于“词”的分类)
37
1.1)语法特征
第一人称:指说话人一方 “咱们”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 “我们”单用,可指说话人一方,也可指双 方 “我们”有时实际指“我”,一种委婉的表 达式
38
3.1)疑问代词引申用法
任指:表示任何人或事物 如:这么难谁会做呀!(任何人) 虚指:不能肯定的人或事物 如:别管是谁给的,你拿着用就是了。
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名词与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 • • •
能否经常作主语、宾语 能否经常作谓语 能否受“不”修饰 能否用“V不V”提问 多能 • 能否重叠
名能 谓能 谓能 谓大 谓部分能
22
动词与形容词的区别
• 能否带宾语 动大多能,形否 • 能否受“很”修饰 心理动词、性质形能 • 重叠方式:AA AABB(形) AA ABAB (动)
1)人称代词
个体 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 其他 我 你、您 他、她、它 自己、自个儿 别人、人家 大家、大伙、彼此
34
群体 我们、咱们 你们 他(它、她)们
2)指示代词
指 代 一般名词 这 近 指 那 远 指
处所、时间 这里、这儿、这会 那里、哪儿、那会儿 儿
谓词
副词
这样、这么样
这么
那样、那么样
语 法
第二节
词类
一、词类的划分与标准* 二、实词* 三、虚词* 四、兼类与活用*
2
2.语法单位-词
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分类:
按音节: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多音节词 按语素:单纯词-合成词 按意义:单义词-多义词 按功能:实词-虚词
3
一、词类的划分与标准
词类:指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参考词汇学关于“词”的分类)
37
1.1)语法特征
第一人称:指说话人一方 “咱们”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 “我们”单用,可指说话人一方,也可指双 方 “我们”有时实际指“我”,一种委婉的表 达式
38
3.1)疑问代词引申用法
任指:表示任何人或事物 如:这么难谁会做呀!(任何人) 虚指:不能肯定的人或事物 如:别管是谁给的,你拿着用就是了。
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名词与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 • • •
能否经常作主语、宾语 能否经常作谓语 能否受“不”修饰 能否用“V不V”提问 多能 • 能否重叠
名能 谓能 谓能 谓大 谓部分能
22
动词与形容词的区别
• 能否带宾语 动大多能,形否 • 能否受“很”修饰 心理动词、性质形能 • 重叠方式:AA AABB(形) AA ABAB (动)
《现代汉语辞格》课件

注意句子结构和语 序的安排,构建起 鲜明的表达形式。
语气表达
运用适当的语气词 和语调,使表达更 具感染力。
动作配合
结合适当的手势、 音调和节奏,加强 表达的效果和感染 力。
辞格的注意事项
1 不要过度使用
2 不要滥用
辞格应当恰到好处,过度使用会使文字显 得夸张和不真实。
辞格要与文体和写作目的相适应,避免在 不合适的场合滥用。
结束语
辞格是汉语表达的重要方式
辞格能够使表达更具艺术感和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运用辞格需要技巧和方法
合理运用辞格需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辞格的正确使用可以提升表达效果
通过正确运用辞格,可以更好地传递信息和表达观点。
3 不要破坏语言的规范性
4 要适合场合和目的
辞格的运用要合乎语法规则和习惯用语, 避免错误和歧义。
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和表达场合,选择合 适的辞格形式。
模拟练习
选取一个场景
选择一个与自己熟悉的场景, 例如会议室。
运用不中运用不同的辞格, 增强表达的效果。
与他人分享自己运用辞格后的 成果和感受。
1
对仗
2
适用于辩论、文学作品等需要对立和
呼应的场合。
3
手法
4
适用于修辞、夸张和反复等需要创造 效果的场合。
头韵
适用于曲艺、广告、宣传等需要吸引 注意力的场合。
假设
适用于叙事、评论、分析等需要夸张 和强调的场合。
辞格的表达技巧
词汇运用
选择富有表现力和 感染力的词汇,注 重意境和感觉的营 造。
句子构思
《现代汉语辞格》PPT课 件
现代汉语辞格是汉语表达的重要方式,通过巧妙地使用辞格可以提升表达效 果。本课件将为您深入介绍辞格的定义、作用、分类以及使用技巧。
语气表达
运用适当的语气词 和语调,使表达更 具感染力。
动作配合
结合适当的手势、 音调和节奏,加强 表达的效果和感染 力。
辞格的注意事项
1 不要过度使用
2 不要滥用
辞格应当恰到好处,过度使用会使文字显 得夸张和不真实。
辞格要与文体和写作目的相适应,避免在 不合适的场合滥用。
结束语
辞格是汉语表达的重要方式
辞格能够使表达更具艺术感和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运用辞格需要技巧和方法
合理运用辞格需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辞格的正确使用可以提升表达效果
通过正确运用辞格,可以更好地传递信息和表达观点。
3 不要破坏语言的规范性
4 要适合场合和目的
辞格的运用要合乎语法规则和习惯用语, 避免错误和歧义。
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和表达场合,选择合 适的辞格形式。
模拟练习
选取一个场景
选择一个与自己熟悉的场景, 例如会议室。
运用不中运用不同的辞格, 增强表达的效果。
与他人分享自己运用辞格后的 成果和感受。
1
对仗
2
适用于辩论、文学作品等需要对立和
呼应的场合。
3
手法
4
适用于修辞、夸张和反复等需要创造 效果的场合。
头韵
适用于曲艺、广告、宣传等需要吸引 注意力的场合。
假设
适用于叙事、评论、分析等需要夸张 和强调的场合。
辞格的表达技巧
词汇运用
选择富有表现力和 感染力的词汇,注 重意境和感觉的营 造。
句子构思
《现代汉语辞格》PPT课 件
现代汉语辞格是汉语表达的重要方式,通过巧妙地使用辞格可以提升表达效 果。本课件将为您深入介绍辞格的定义、作用、分类以及使用技巧。
现代汉语·语法·3(层次分析)(共35张PPT)

│主│ │谓
│
┗━┛ ┗│━━━━━━━连━││━谓━│┛
┗━━━━━━━┛┗━┛
┗┃┃━述━┃━┃述━补┃┛┃┃┗宾━┛┃
┗━┛┗━┛
(三)兼语词组的层次切分
• 我 请 他 作 报告
• │主││谓
│
• ┗━┛┗━━━━┛
•
│述││宾│
•
┗━┛┗━┛
•
│主││谓
│
•
┗━┛┗━━━━━┛
•
│述││宾 │
•正是这种组合的先后次序构成了层次:先组合的 构成一个层次,后组合的构成另外的层次。
层次分析
• 词语组合的先后顺序,也可以这样认为:
• 1、词语实际上是与客观事物相联系的,而客观 事物是从小到大逐步组合而成的,所以词语的组
合也应该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 2、语言是表达意义的,所以各级语言单位都应 该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而为了表达一个相
• ┗━━━┻━━┛ ┗━━━┻━━┛
• 复杂短语: 学 新 课程 住 高 楼
•
┃ ┗┳┛ ┃┖┳┛
•
┗━━┛
┗━┛
二、层次分析法
(一)层次分析法1
• 层次分析一般是拿到一个语言片段之后尽可能地 对它进行一分为二的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 例如:
学习文化非常认真
学习文化
非常认真
学习
文化
非常
认真
(一)层次分析法2
现代汉语·语法
层次分析
一、层次
关于“扩展”
• 词与词组合之后,可以形成一个整体, 这个整体可以再与别的词或词组组合, 形成一个更大的整体。比如:
我
很好
关于“层次”
• 当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组合在一起的时候,这种 组合有先后顺序的。例如:“学习文化非常认真” 的组合模式应该是:
现代汉语电子课件修辞-PPT精选文档

三、借
代
1.类型:(1)特征代本体。 (2)专名代泛名。 (3)具体代抽象。 (4)部分代整体, (5)质料代本体。 (6)定数代不定数。 (7)处所代本体。
2.借代与借喻区别
(1)构成基础不同 借代是相关性;借喻是相似性。 (2)作用不同 借代重代,借体代本体; 借喻重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 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
3.比喻的用法
(3)迂回设喻
通过“否定”喻体以引出本体,否定喻体是假 ,更巧妙地将喻体和本体联系起来是真。 例:站在高山向西看,一条白带绕丛山,不是带, 原是新开么路上岭来。 (青海民歌《站在高山上》) (4)喻中有比 进一步把本体同喻体比较,为的是更强调事 物的特性。 例:“南霸天比豺狼还凶狠。”
二、比
拟人和拟物两种合为比拟。
拟
1.拟人:也叫“人格化”,把人所具有的动作、 感情等赋予物。
2.拟物:把人当作物或甲物当作乙物写。
二、比
拟
比拟的应用要注意: 根据事物特点比拟; 思想性和感情色彩; 比拟与比喻区别: (1)意义上比喻重在喻,突出事物相似点; 比拟重在拟,干脆把甲当乙写。 (2)形式上比喻的喻体往往以名词词语身份 出现表示一种实体;比拟的成分一般是描 写性的往往是动词性词语充当。
4.比喻的运用
(4)比喻要贴切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种事物, 必须有相似点。而“宏伟的教学楼就像高 楼大厦”“劳动一天累得像一朵花一样没 有一点力气”不贴切。
4.比喻的运用
(5)比喻与平语要配合恰当 原文: 一晃,这件事已经过去四年多了。但是,这最 动人心的一幕,却一直深深铭刻在我的脑海里。 改文:……一幕,…印在我的脑海里。 ——《一件珍贵的衬衫》 (6)比喻要新颖 创新才有生命力,才能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现代汉语常见辞格表

先“吃”晚报,后吃晚饭。
谐音拈连
“萍——你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同——统统都是混蛋!”
通感
一种感官所获得的感觉,用其他感官所获得的感觉来描述。
单项型
秦淮河的水冷冷地绿着。
声音在山谷中撞击着,空气哟,冷得发辣。
细伢子眼晴圆了,嘴巴忽大忽小一阵,竟是“哇”的一声灿烂。
多项型
我望着他的背景,感到自己的心脏像被根无形的绳子抽紧了,顿时间,病楚、辛酸、迷茫的感觉全涌上心头。
好!看我离开你,把抽水机修好不?
她开到口,说到话,这一条噪子才爱煞人呀!有四个字可当……尖、甜、媚、脆。她这一声喊呀,你就要接住,接不住,噼啦,掉在石头地上,能一跌四断,你看脆不脆?
反语
用与本义相反的话来表达本意,即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
嘲讽性
叭儿之类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却是口是心非的“战友”,因为防不胜防。
他是天底下头等大好人,浑身上下毫无缺点,连肚脐眼都没有。
程度夸张
黑龙江人常说,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
苍蝇打眼前飞过,他都能辨得出公母来。
眉毛高高在上,跟眼晴远隔得几乎要害相思病。
一条小街不过百米之遥,说句不能上桌面的话,放个屁臭一条街。
超前夸张
李二汉刚掀酒罐,就觉醉意已有八分。你寄的茶叶我还没收到,但已闻到它的香味了。
她是属炮仗的,一点就着,碰上院里搬来个陈大爷,捻儿更急,你还没点哪,他就炸了。
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站在矮墙下,哪能不低头?
难道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假如诸葛亮真的北伐成功,他百年之后,仍以扶不起来的阿斗为帝,能保天下不再大乱?
以肯定否定相叠,表示肯定或否定
谐音拈连
“萍——你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同——统统都是混蛋!”
通感
一种感官所获得的感觉,用其他感官所获得的感觉来描述。
单项型
秦淮河的水冷冷地绿着。
声音在山谷中撞击着,空气哟,冷得发辣。
细伢子眼晴圆了,嘴巴忽大忽小一阵,竟是“哇”的一声灿烂。
多项型
我望着他的背景,感到自己的心脏像被根无形的绳子抽紧了,顿时间,病楚、辛酸、迷茫的感觉全涌上心头。
好!看我离开你,把抽水机修好不?
她开到口,说到话,这一条噪子才爱煞人呀!有四个字可当……尖、甜、媚、脆。她这一声喊呀,你就要接住,接不住,噼啦,掉在石头地上,能一跌四断,你看脆不脆?
反语
用与本义相反的话来表达本意,即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
嘲讽性
叭儿之类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却是口是心非的“战友”,因为防不胜防。
他是天底下头等大好人,浑身上下毫无缺点,连肚脐眼都没有。
程度夸张
黑龙江人常说,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
苍蝇打眼前飞过,他都能辨得出公母来。
眉毛高高在上,跟眼晴远隔得几乎要害相思病。
一条小街不过百米之遥,说句不能上桌面的话,放个屁臭一条街。
超前夸张
李二汉刚掀酒罐,就觉醉意已有八分。你寄的茶叶我还没收到,但已闻到它的香味了。
她是属炮仗的,一点就着,碰上院里搬来个陈大爷,捻儿更急,你还没点哪,他就炸了。
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站在矮墙下,哪能不低头?
难道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假如诸葛亮真的北伐成功,他百年之后,仍以扶不起来的阿斗为帝,能保天下不再大乱?
以肯定否定相叠,表示肯定或否定
《现代汉语语法精讲资料PPT课件

又如: 万紫千红、理直气壮、丰功伟绩、是非黑白等。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语法专题)
②偏正短语,词和词按修饰限制关系构成的短语,由
定语或状语加中心词组成。
A、 定语+中心语(名、代)
如:我的老师(代+名)
一个顾客(数量+名)
伟大的人民(形+名) 昨天的事(名+名)
前进的步伐(动+名)
B、状语+中心语(动、形)
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 (4)砰,砰,一阵枪声传来…… (5)大师傅,白天的事你千万不要见怪。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语法专题)
第一步可先从中分出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第二步再找出主语部分的中心词——主语与谓语部分 的中心词——谓语;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第三步分析有沒有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 (3)他生〈于1918年。
〉
• (4)他坐〈在桌子旁。
〉
•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的。〉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语法专题)
独立语: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
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 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 叫,对事物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 气等。例如: (1)据说,最美的城市应该在山与湖之间。 (2)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语法专题)
谓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名词、名词性短语不能无条件地单独做谓 语。 1名词做谓语限于说明日期、天气等等、 简短的口语句子,例如: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语法专题)
②偏正短语,词和词按修饰限制关系构成的短语,由
定语或状语加中心词组成。
A、 定语+中心语(名、代)
如:我的老师(代+名)
一个顾客(数量+名)
伟大的人民(形+名) 昨天的事(名+名)
前进的步伐(动+名)
B、状语+中心语(动、形)
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 (4)砰,砰,一阵枪声传来…… (5)大师傅,白天的事你千万不要见怪。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语法专题)
第一步可先从中分出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第二步再找出主语部分的中心词——主语与谓语部分 的中心词——谓语;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第三步分析有沒有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 (3)他生〈于1918年。
〉
• (4)他坐〈在桌子旁。
〉
•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的。〉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语法专题)
独立语: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
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 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 叫,对事物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 气等。例如: (1)据说,最美的城市应该在山与湖之间。 (2)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语法专题)
谓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名词、名词性短语不能无条件地单独做谓 语。 1名词做谓语限于说明日期、天气等等、 简短的口语句子,例如:
现代汉语词性及句子成分 ppt课件

“嘿,不是你还有谁呀。傻帽!” “嘿,不是你还有谁呀。傻帽!”
“哦!谢谢!” “哦!谢谢!”
ppt课件 27
:摹拟事物声音的词。
如:啪 丁当 哗啦 轰隆窿 噼里啪啦
叽里咕噜 咣 语法特点: 单独成句或单独充当独立成分。
ppt课件
28
: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 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 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
ppt课件 25
:表示感叹或应答呼唤的词。
1、表感叹:啊 呀 呸 嗬 哎呀 哟 哼
2、表应答呼唤:喂 哦 唔 语法特点:
1、独立性最强,能单独成句;
2、可充当句子成分;如,他哎哟哎哟地叫。(作状语)
ppt课件
26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叹词找出来。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叹词找出来。
“ “ 哎呀,你丢钱啦!” 哎呀,你丢钱啦!” “唔,是叫我吗?” “唔,是叫我吗?”
ppt课件
1
1.便于修改病句,理解长句。 2.是理解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特殊句 式等的前提。 横柯上蔽 马之千里者 不能名其一处也 不戚戚于贫贱 3.利于在作文中告别大白话,写出典雅、 优美、出类拔萃的句子。
ppt课件
2
词从词性的角度分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实词
词
数词 量词 代词
副词 介词 连词
虚词
1、名、动兼类:工作 编辑 发明 病 关系
2、名、形兼类:标准 困难 科学 意外 民主 3、动、形兼类:开阔 严肃 坚定 温暖 孤立
如:把住质量关(动) 开了一朵花(名词) 把书 拿来(介) 花了很多钱。(动 ) 拿把菜刀来(量) 成了一个大花脸。(形) ☆如何辨别兼类词的词性:看它在句中的位置,
起的作用。
初中现代汉语基础语法知识课件(37张PPT)

(一)主语残缺(陈述主体、陈述对象)
(1)由于田芳各方面突出的表现,使她获得了学校“优秀团员”的称号。 (2)通过这次座谈会,使我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3)同学们到医院看望老师,老师一看到同学们来了,立刻坐了起来。 (4)我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握正确的方向,培养使自己成为现代化建 设的有用人才。
(二)谓语残缺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在一般主谓句中,谓
语也是不可缺少的。谓语残缺,一句话主体的情况不明,就会使人看不明 白。
(1)他的这种拼搏精神,大家一致赞扬他是勇于攀登的人。 (2)太原市民都在努力为建设一个文明卫生城市。 (3)大家必须认真分析问题,反复思考、善于用脑的习惯。 (4)陈老师是个有三十年教龄,工作起来不知疲倦的。 (5)我相信,只要你个人的不断努力,你会做出成绩的。
如果句子结构已经完整,表达的意思也清楚了,还要使用一些不必要的词语,就会出现句子成分多余,使句子显得累赘。
句子
04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的语言表达单 位。它具有一个完整的意思,并有一定的语气。
在句子里,词和词之间有一定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句子的组成
部分就叫做句子成分。
句子的一般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其中主语、谓语、宾语是句子的基本成分,这是句子的“主干”;定语、状语、补语是句子的连带 成分,这是句子的“枝叶”。
初中现代汉语基础语法知识
课件(37张PPT)
(三)宾语残缺 用词造句时,并非每个句子都必须要有宾语,但是,如果应当有宾语而缺
少了宾语,句子的意思就会表达不准确,甚致使人误解。
(1)他表演了一个类似西班牙民间舞的舞蹈。 (2)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阶段。 (3)今天报纸上继续发表文章,介绍我国的新成就,我读后深受鼓舞。 (4)在解题的时候,教师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注意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3
层递的基本类型
①递升: ——按照事物的发展,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去排列。
例如:事情就是这样,他来进攻,我们把他消灭了,他就舒 服了,消灭一点,舒服一点;消灭得多,舒服得多;彻底消 灭,彻底舒服。(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 例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 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 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孟子·公孙丑下》)
.
6
运用对偶要注意的问题
严格的对偶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互相对应的词性一致、 平仄协调、实虚相对。现代诗文中对偶运用相当宽松,只要字 数相等、结构相同、声韵大体协调就可以。 例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是严格的对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互相对应的词性一致,平仄协调。
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
.
8
排比
定义: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 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法成分排列起来, 使内容和句势增强,这种辞格叫排比。 作用: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表达强 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从而增加 文采。
.
9
排比的基本类型
.
10
运用排比要注意的问题
1.排比都是三项或更多项排列连用,要从客观实 际出发,不能生搬硬凑排比的形式。 2.排比有的是多项全举;有的是在多项之中举其 要者,留有弦外之音,启发读者深思。后一种排 比,句尾用省略号。 例: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 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3.准确地使用提示语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
定义: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 循环往复的形式,用以表达不同事物间 的有机联系,这种辞格叫回环。 作用:使语句整齐匀称,能揭示事物 的辩证关系;使语言精辟警策、有情趣; 在视觉上语感上都给人以循环往复的美 感。
①①句子排比: ②——从句子结构上看,单句和复句(其中包括分句)都可 以构成排比。 ③例如: 白天,我被求生的本能所驱使,我谄媚,我讨好, 我妒嫉,我耍各式各样的小聪明。(张贤亮《绿化树》
④②句法成分排比: ⑤——一般说,句法成分都可以用来排比。 ⑥例如: 我爱动,爱看动的事物,爱活泼的人,爱水,爱 空中的飞鸟,爱车窗外掣过的田野山水。(徐志摩《自剖》)
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 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作用: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 表达如行云流水,气势贯通; 抒情写意,格调清新。
.
17
顶真
例1:什么树开什么花 什么花结什么果。
例2:茵茵牧草绿山坡, 山坡畜群似云朵, 云朵游动笛声起, 笛声悠扬卷浪波。
.
18
回环
.
5
对偶的基本类型
①正对 ——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 关的关系。 例如: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②反对 ——对偶的两部分,表示一般的相反关系或矛盾对立关系 。 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串对 ——对偶的两部分,在意义上有的相关联(承接,连贯, 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叫“串对”,也叫“流水 对”。 例如: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
14
层递的基本类型
②递降: ——按照事物的发展,由大到小,由多到少……去排列。
例如:产品都要有质量标准,首先是国际标准,其次是国家 标准,此外还有部颁标准、行业标准、最不济也应当有个企 业标准,现在有些不法商贩,专搞伪劣假冒,什么标准规范 都不讲,不严格治理怎么得了。(报刊选摘) 例如: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 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 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孙子兵法》)
.
15
层递和排比的区别
1.层递在结构上不强调相同或相似,往往不 用相同的词语;排比的结构往往相同或相似 ,常用相同的词语。 2.层递在内容上是递升或递降的,事物之间 是步步推进的逻辑关系;排比的内容是并列 的,是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或几个相关的 问题。
.
16
顶真
✓定义:用上一句结尾的词或句子做下一句的 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 这种辞格叫顶真,也叫“连珠”。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端起饭碗想起了妈,拿起筷子想起了家; 辛苦我一个,幸福千万家。
这些都是宽对,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声韵大体协调。
.
7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 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 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 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 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 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 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而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陶渊明《闲情赋并序》
.
11
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1.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的平行排列,对偶只 限于两个句子;
2.排比的形式不如对偶严格。排比的各个句子字数 可以不完全相等,对偶的两个句子字数必须相等
3.排比往往反复运用相同的词语,而对偶忌用相同 的词语。
.
12
层递
定义: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内容 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 这种辞格叫层递。 作用:使事物按步步推进的逻辑关系依 次排列,语言一环扣一环,内容一步紧一 步,使人们的认识层层深入,对表达的事 理产生深刻的印象。
.Leabharlann 1——从屌丝蜕变成文艺小青年 过程中的必备神器!
.
2
Title
目录
.
3
对偶
➢定义:结构相同或基本 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 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 子,对称的排列,这种辞 格叫对偶。
.
4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 齐,节律感强;内容上, 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对句有上下,贴联分左右,左上右上何为准 谈题无高低,论理排前后,前高后高怎判评 横批:只看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