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作业课件第16课 独立....ppt13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29张PPT)

3.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 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 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 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D.与苏联建交
——周恩来
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国家鼓励封锁中国的 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初期的外交状况:
背景
(1)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争 取和平的外部环境,打开外交局面,我国 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同苏联等国家建立了 外交关系 (2)国际: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华 人民共和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 政策、封锁和禁运
值得一提的是,此地区并不像西藏大多数 地区一样,而是充满了降雨与肥沃土地,价 值很大。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
互不
侵犯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哪些词语
最能体现了中国奉行独立自主
平等
互相尊重 和平 和平外交政策的特征?
互利
主权和领 土完整
共处
互不干涉 内政
尊重、平等、和平
活动探究:你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基本理念是什么?
➢ 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 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
的一项基本原则。
对世界
材料二: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 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
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 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 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 灭的贡献。
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 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
我国政府同印度政府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 (共21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 (共21张PPT)

根据这段话,你能说出“求同存异”的 “同”和“异”各指什么吗?
同——指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 殖民主义,谋求发展等。
异——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 路不同。
独立自主和求同存异会给中国 带来怎样的局面?你能举出一 些例子说明吗?
民族独立 和平共处
外交政策
五项原则
巨大成就
求同存异
国际地位提高
• 建国初,国际主要力量对中国的 不同态度,反映出什么样的国际 矛盾?
• 新中国成立所面临的外交环 境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
面对着当时对中国不利的国际形 势,中国领导人是怎样做的呢?
积极、主动,走向世界交朋友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 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 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 惠、和平共处的原则,作为处理两 国关系的原则。
1955 印度尼西亚 的万隆召开 , (1)万隆会议: ___________ 年在 ______________ 殖民主义国家 亚非 是第一次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 参加的 _____________ 会议。 求同存异 (2)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_____” 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 亚非各国 满成功, 加强了中国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团结与合作。
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 家。图为当年10月16日苏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排右六)向毛泽东主席递 交国书后合影。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科车 站时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 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 席签字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 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共22张PPT)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共22张PPT)

间的主要问题。
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他的
讲话是有权威的。
——尼赫鲁
求同 存异
想一下“求同存 异”“万隆精神”在我 们平常的生活中适用吗? 实际上它存在什么道理?
“求同存异”实际上包含了宽 容、谦虚、彼此理解、互相尊 重的内涵。
会议后各国代表纷纷请周恩来签名留念
万隆会议在亚非国家之间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亲近感的同时,也在华
盛顿和莫斯科引起了严重的关切。在艾森豪威尔政府看来,这个会议标志
着中立国家当中出现“左倾”的动向,国务卿杜勒斯曾一度考虑由美国发
起一个“反向的万隆”会议,让倾向西方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其中占上风
……在莫斯科,赫鲁晓夫的很多主要助手担心,第三世界领导人正在国际
上独立地组织起来,这种情况如果过头,就可能使苏联与当地的共产党更
小试牛刀
1954年《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说:“如果这些原则
(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
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声明中提到的原则应该适用
C 于(
)。
①发展中国家;②经济发达国家;③弱小落后国家;④资本主
义强国;⑤中国和日本; ⑥大陆和台湾;⑦中国和印度
A.①③⑤⑦
B.②③④⑤⑦
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3.方针: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4、影响:
周恩来一张震撼世界的照片
周恩来: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
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
团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 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 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
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
团结。……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 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
C.①②③④⑤⑦

2018年春统编人教版八8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匹配新教材)

2018年春统编人教版八8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匹配新教材)
2.万隆会议
(1)召开: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 (2)地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结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 圆满成功 (4)意义: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相关链接
思考“求同存异”中的“同”和 “异”各指什么?
同:共同的历史遭遇 :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共同的现实问题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 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 异: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本次会议还形成了“万隆精神”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 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最 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 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 行封锁和禁运 3.提出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4.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3.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 方针的含义邹垚娟3524 4.概括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成就
新课探究
一 探究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外交环境 (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 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 的外部环境
部编本八年级下册( RJ ) 教学课件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导入新课
《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学习目标
1.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
1955年,万隆会议 以“求同存异”的智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历史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历史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 (共21张PPT)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外交方针的制定 为了同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外交一刀两断,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和主权,1949 年春夏之际,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 条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以前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政 府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外国使节只当作侨民对待, 而不作为外交代表;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都要重新进行审查处理, 把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势力和特权逐步肃清,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 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一边倒”是指: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这是因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际上出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 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尖锐斗争的局面。美国站在中国人民的对立面,支持蒋介石 打内战。而苏联对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长期给予同情和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前夕,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 行武装干涉的可能性,这就决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各国联 合的必要性。因此,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公开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 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带来的影响:
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与认可;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例如:可以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 远影响,现在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 准则。与一大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以后外交成就的获得奠 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为国内 的政治、经济建设提供更好的环境)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实现独 立自主 和平外 交的前 提
政治上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敌视中国,对刚刚组建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经济封锁、外交孤立、 军事威胁。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 (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 (共19张PPT)

C. 17个
D. 18个
4.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A.对内改革
B.对外开放
C.和平共处共处五项原则 D.独立自主
5.以下原则中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
则的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大国协列成语最能反映周恩来成功解决万隆会议分歧的是
1953年底,中印两国就西藏问 题谈判的时候,周恩来在会见 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
1.万隆会议的时间、地点 时间:1955年 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2.万隆会议的性质 性质: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会议中出现了什么异常情况? 一些国家在美国的挑拨下,把矛头对准中国,
A.纸上谈兵
B.三顾茅庐
C.唇亡齿寒
D.求同存异
7.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
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
恩来总理运用这种思想提出哪一外交方针,促进了会议的
圆满成功?
A.互不侵犯
B.和平共处
C.求同存异
D.平等互惠
8.材料一:胡锦涛主席在2005年4月24日印尼亚非峰会上 发表的讲话中指出:“50年前的会议,是亚非民族解放 运动中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伟 大创举。”“那次会议所确立的处理国家关系的五项原 则,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 基础。”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在 A.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C.1954年日内瓦会议 D.1955年万隆会议
2.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A. 印度 B. 缅甸 C. 苏联 D. 美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共21张PPT)

不平等
屈辱
建国初期,我国经济落后,百废待兴。
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 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以及多年 战争的破坏,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 濒于崩溃。——见人教版教材18页
坚持独立自主,实质上就是坚持中国人民根据自身 利益和国情所选定的社会主义道路和内外政策,坚持由 自己解决内部事务,走自己的路……毛泽东曾说:…… 为了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我们需要和平,时 间越长对人民越有利。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背景
材料解读:旧中国的外交形象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 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 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 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金冲及《周恩来传》
以上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的外交具有怎样的特征?
12、印度共和国(资本主义国家)
4、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13、瑞典王国(资本主义国家)
5、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4、丹麦王国(资本主义国家)
6、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7、波兰人民共和国
15、缅甸联邦 16、瑞士联邦(资本主义国家)
8、蒙古人民共和国 9、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7、芬兰共和国(资本主义国家)
①交标的志成着熟新…中…国50外多交年的来成,熟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 ②则成,为在我此国基处础理上国发际展关同系世的界一各项国基的本友原好则合。作关系。
对③ 接考 基 康在受世验本发半国,,原展界个际成得则,:世上为到,作纪产解国 为 出以生决际维了来了国社护不,深与会世可和远国的界磨平影之广的灭共响间泛和的处,关认平贡五被系同与献项世的,稳。原界基成定则上本为,经越准指促受来则导进住越。国国了多际际历的关关史国系系的家的健

课件_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作业课件: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共20张PPT)

课件_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作业课件: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共20张PPT)

◆易混辨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求同存异”的方针
项目 背景 内容 实质 影响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与印度代表首次提出、中印 缅三国倡导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 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
平共处
在国际关系中,国家不分大小、强 弱、贫富,应该享有平等权利
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

“求同存异”的方针 周恩来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
求团结,求共识
国家不分社会制度,应该撇开分歧 求共识,加强团结,增进友谊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加强了 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1.下面材料说明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门户开放”的外交政策 C.大国结盟的防御外交政策 D.“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
8.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
A
则,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这一原则体现了中国政府(
)
A.不以社会制度异同处理国际纠纷
B.主张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C.倡导世界各国避免战争,和平共处
D.大力支持弱小国家共同发展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国总理重申指导两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且感到他 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 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 与安全的坚固基础。 材料二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 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 会议的航向。”
(1)材料一中的“两国总理”分别指的是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 何历史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