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 人教版语文 三年级下册 昆虫备忘录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部编版

虽然行路难, 小结:备忘录可以用来记录有趣的动物,还可以记录我们观察的植物,如:
一、读一读,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有的吃蚜虫,有的吃马铃薯嫩叶
小巧可爱的昆虫,是大自然的小精灵。
自带小电棒。 蜻蜓——有复眼,视觉灵敏
(3)独角仙、蚂蚱是昆虫的名字。
蜻蜓——有复眼,视觉灵敏 (6)河北人把尖头绿蚂蚱叫作“挂大扁儿”。
第二十二页,共31页。
4.对比一下这两种备忘录,你们发现各有什么特点呢?
答案:图文式备忘录是以文字为主,以图为辅,具体生动 地描写昆虫。
图表式备忘录是精简地罗列出昆虫各方面的信息,能帮助 快速了解昆虫。
第二十三页,共31页。
小结:备忘录可以用来记录有趣的动物,还可以记 录我们观察的植物,如:
以后我们可以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来记录观察到
加一加:月+莫=膜 组词:膜拜 造句:忠肝义胆的关云长,让我怎不膜拜?
第八页,共31页。
1.这篇课文与我们平时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答案:文中有小标题,把课文分成了四个部分。
2.这些小标题有什么特点? 答案:(1)复眼是蜻蜓、苍蝇的特点。
(2)花大姐是瓢虫的外号。
(3)独角仙、蚂蚱是昆虫的名字。
第九页,共31页。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
造句:先想好实行的步骤,到时候才不会瞎忙。
答案:文中有小标题,把课文分成了四个部分。
瓢虫像舞蹈演员一样轻轻柔柔地从空而降,体态优雅,被叫做“花大姐”再合适不过了,真是有意思的修辞。
生平介绍:江苏高邮人,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唐·王昌龄《送十五舅》

部编版小学语文《昆虫备忘录》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昆虫备忘录》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昆虫备忘录》课文原文及赏析课文原文:标题:昆虫备忘录一、蜻蜓蜻蜓有复眼,视觉很灵敏。

它们在飞行的时候,连极小的物体都能看清楚。

蜻蜓的翅膀薄而透明,像两张薄纸。

它们飞起来那么快,那么灵活,好像在空中跳舞。

二、瓢虫瓢虫身体是半球形的,非常光滑,颜色鲜艳。

它们的壳硬而厚,背上有一对红色的硬壳,上面有七个黑点。

瓢虫是益虫,专门吃蚜虫。

三、独角仙独角仙是一种大型甲壳虫,体型壮硕,头部有一只长长的角,看起来十分威武。

它们力大无穷,能举起自身体重几十倍的重物。

四、蚂蚁蚂蚁虽小,但力气很大。

它们能够搬动比自己身体重几十倍的东西。

蚂蚁是非常团结的昆虫,常常一起合作搬运食物。

赏析:《昆虫备忘录》是一篇科普性质的课文,通过对蜻蜓、瓢虫、独角仙和蚂蚁四种昆虫的描述,让小学生了解这些常见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首先,课文语言简洁明了,形象生动。

如描述蜻蜓的翅膀“薄而透明,像两张薄纸”,瓢虫的壳“硬而厚,背上有一对红色的硬壳,上面有七个黑点”,这些形象的比喻和具体的描绘,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昆虫的特点。

其次,课文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

例如,介绍了蜻蜓的复眼和敏锐的视觉,瓢虫是益虫以及蚂蚁的团结协作等,这些都是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最后,课文通过描述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索自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总的来说,《昆虫备忘录》是一篇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的课文,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昆虫的基本知识,也启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昆虫备忘录》内容讲解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昆虫备忘录》内容讲解

4 昆虫备忘录
1、课文由4篇短文组成,描写了昆虫的复眼和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的外形、习性、活动等,写得情趣盎然。

2、“你走近蜻蜓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他们就发现了,噌——飞了。

”运用
拟声词,表现了复眼昆虫的机警。

3、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一一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动作描写和拟人手法,生动细致地写出了小瓢虫缓慢优雅降落的样子。

体现了作者对瓢虫的喜爱之情。

4、“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

”形象地写出了瓢虫漂亮的外形特点,“朱红的、瓷漆似的”写出了翅膀的色泽和质感。

5、“小圆点,叫做“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

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还有其他不同的名字。

6、“吃晚饭的时候,呜一一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

”运用拟声词,表现了和独角仙的莽撞和笨拙,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我们仿佛看到独角仙”呜呜”地横行霸道地飞来,然后”扑”的一声笨拙地摔在灯下的滑稽情景。

7、“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形象地写出了独角仙的样子。

8、独角仙是昆虫里的霸王,因为它体形大、甲壳硬、头有硬角、力气大。

9、“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一一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体现了语言亲切
自然,充满童真童趣。

10、多音字“蚂”,蚂(mà)蚱”;蚂(mǎ)蚁。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说课稿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说课稿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说课稿第【1】篇〗三年级《昆虫备忘录》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录、凡”等生字,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默读课文,了解各种昆虫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默读,感受昆虫的有趣。

2. 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昆虫有趣的地方,培养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1.了解文中各种昆虫的特点,找出感兴趣的地方。

2.体味文章语言的生动、有趣。

教学课时 1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蜻蜓、瓢虫、蚂蚱、独角仙。

提问:图上的昆虫大家都认识吗?如果认识,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学生各抒己见,介绍这几种昆虫。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昆虫,它们身上还藏有哪些秘密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昆虫备忘录)。

2.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1)课文揭示了这几种昆虫的什么秘密?(2)“备忘录”指的是什么?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1)出示词语:备忘录凡是距离款款黑绸膜翅益虫(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学习生字。

(1)约斑录凡距款绸膜瞎益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注意读准翘舌音“绸”,前鼻音“凡款斑”。

(2) 识记生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1)熟字加偏旁:“巨+=距”“周+纟=绸”“莫+月=膜”“害+目=瞎”。

(2)形近字比较。

如:绿一录风一凡斑一班(3)组词扩展:“款待款款有益益虫大约”(4)以多种形式认读词语,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三年级语文下册《昆虫备忘录》知识归类(部编人教版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昆虫备忘录》知识归类(部编人教版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昆虫备忘录》知识归类(部编人
教版版)
《昆虫备忘录》是三年级语文下册的课文之一,主要讲述了一只小蚂蚁在寻找食物的
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

这篇文章可以归类到以下几个知识点:
1. 昆虫的特点:文章中描述了蚂蚁的外形、行动方式和具体特点,通过观察蚂蚁,学
生可以了解昆虫身体结构、感觉器官的作用、蚂蚁的社会组织等方面的知识。

2. 动物的生存需求:文章中蚂蚁为了寻找食物而在树上、地面上的行动,可以引导学
生思考动物的生存需求,如食物、栖息地和适宜的气候等,以及不同动物的适应能力。

3. 动物的行为特点:文章中描述了蚂蚁的探索和搜索行为,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动物的觅食行为、沟通方式以及社会行为等方面的知识。

4. 人与自然的关系:文章中描述了小女孩对蚂蚁的观察和思考,通过蚂蚁的故事,可
以引导学生学习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对生物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

5. 数字相关知识:文章中描述了蚂蚁的体长和行动距离,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数
学计算和量化分析。

通过《昆虫备忘录》这个课文,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昆虫的特点和行为,
培养对自然和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知识教学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知识教学

第4课《昆虫备忘录》知识教学课文知识点一、生字词1.多音字似sì(似乎)(shì 似的)壳ké(贝壳)qiào(甲壳)2.近义词琢磨—思考过去—从前灵敏—敏锐收拢—合拢漂亮—美丽3.反义词完整—残缺喜欢—讨厌灵敏—迟钝收拢—舒展严丝合缝—漏洞百出4.词语解释琢磨:思索;考虑。

形象: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

本文中指相貌、样子。

款款:慢慢地。

严丝合缝:指缝隙密合,也用来形容言行周密,没有一点儿漏洞。

5.词语搭配视觉(灵敏) 颜色(鲜艳) 身体(粗短)6.词语拓展AABB式词语:顺顺溜溜简简单单密密麻麻整整齐齐马马虎虎模模糊糊摇摇摆摆二、课文分析本课是部编版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包括4篇科普小短文。

讲的是四种昆虫:蜻蜓、独角仙、瓢虫和蚂蚱,揭示了它们各自的小秘密。

语言生动、有趣,很诙谐。

描述生动,特点突出,表现了童真童趣,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佳句赏析1.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瓢虫当作人来写,动作缓慢,穿着黑绸衬裙,多么有趣,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瓢虫的喜爱之情。

2.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

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根据瓢虫身上的星点不同,可以起出不同的名字。

四、结构图解教学设计4* 昆虫备忘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录、凡”等10个生字,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默读课文,了解各种昆虫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默读,感受昆虫的有趣。

2. 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昆虫有趣的地方,培养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1.了解文中各种昆虫的特点,找出感兴趣的地方。

2.体味文章语言的生动、有趣。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平时见过哪些昆虫?你了解哪些昆虫?它们身上的秘密你又知道多少?(课件出示2:一些昆虫图片)学生交流自己认识的昆虫。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4 昆虫备忘录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4 昆虫备忘录

4 昆虫备忘录
课 后 作 业 1.课后搜集整理关于昆虫的资料。
2.读短文,请你试着用表格为它们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4 昆虫备忘录
你认识这 些昆虫吗?
4 昆虫备忘录
蜻蜓、瓢虫、蚂蚱......这些昆虫你了解吗?今天我们 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它们身上的秘密吧!
4 语文昆虫三备年忘级录 下册
4 昆虫备忘录
4 昆虫备忘录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 出生,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 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 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 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 水》《晚翠文谈》等。
说明喜欢画尖头蚂蚱的原因。
4 昆虫备忘录
还有一种“土蚂蚱”,身体 粗短,方头色黑如泥土,翅上有 黑斑。这种蚂蚱,抓住它,它就 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说明讨厌土蚂蚱的原因。
4 昆虫备忘录
蚂蚱
介绍了蚂蚱的特点、分类等。
河北人把尖头绿蚂蚱叫“挂大扁儿”。我挺喜欢“挂大扁儿” 这个名字。
尖头蚂蚱是国画家很喜欢画的。画草虫的很少有没画过蚂蚱 的。齐白石、王雪涛都画过,我小时候也画过不少,因为它的形 态好掌握,很好画。
幽默风趣。
4 昆虫备忘录
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 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 星点不同。
用具体数字说明圆点是有定数的。
4 昆虫备忘录
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 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
举例说明瓢虫有益虫和害虫之分。
4 昆虫备忘录
小讨论:和原句对比读,哪句话给你印象更为深刻?
由复眼昆虫联想到人如果也长一对复眼,后面还 用了省略号引发大家的联想,很有趣,也看出作 者的想象力非常的丰富。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课件PPT完美版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课件PPT完美版
还有一种“土蚂蚱”,身体粗壮,方头,色黑如泥土, 在思考复眼怎么看东西这个问题时,“琢磨”一词作者用了两次:“一直在琢磨”“总是琢磨不出来”,说明了什么?
有复眼的昆虫都有说明特点?
翅上有黑斑。这种蚂蚱,抓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
顶讨厌。
文中作者介绍了哪几种蚂蚱?
蚂蚱,植食性昆虫,具咀嚼式口器。触
独角仙 视觉极为灵敏,单眼3个;
尖头蚂蚱是国画家很喜欢画的。画草虫的很少有没画过
蚂蚱的。齐白石、王雪涛都画过。我小时候也画过不少,因 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了独角仙的外形特点。
“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 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
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了 独角仙的外形特点。
双叉犀金龟又名独角仙,是一种金龟 子科、叉犀金龟属昆虫,因雄性有发 达的头角而得名。分布于中国东部, 日本,泰国等地,生活在森林中。
幼虫是以腐叶土或朽木形成的腐殖质 为食,成虫还以树木伤口流出的汁液 或熟透的水果为食。生命周期约1年。 常被作为宠物饲养。
蜻蜓就有复眼,苍蝇也有。 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 的每一个角落。 昆虫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都能造成重大影响。 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 4、通过瓢虫的描写片段,你还知道哪些昆虫是益虫,哪些昆虫是害虫? 4、通过瓢虫的描写片段,你还知道哪些昆虫是益虫,哪些昆虫是害虫? 有复眼的昆虫都有说明特点? 昆虫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都能造成重大影响。 我小时候也画过不少,因为它的形态好掌握,很好画。 复眼是相对于单眼而言的,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通常在昆虫的头部占有突出的位置。 蚂蚱 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不知道它是怎么弄出这种声音的。 了解一种昆虫,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 花大姐”是“七星瓢虫”(甲克类)的形象叫法,属于中国北方方言词汇。 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有了复眼,就可以同时看不一样的东西,一些小眼睛看书,一些小眼睛看电视…… 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 独角仙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有复眼的昆虫都有说明特点? 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拟声词,表现了 复眼昆虫的机警。
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 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
想一想: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会是什么样?
瓢虫
比喻 拟人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 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 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 合缝。
把瓢虫的“膜翅”比作“黑绸衬裙”,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瓢虫膜翅的外形。
蜻蜓 苍蝇 瓢虫 独角仙 蚂蚱
蜻蜓、苍蝇的眼睛是复眼。瓢虫有益 虫也有害虫。独角仙的力气很大。蚂蚱飞 起来会咯咯作响,尖头蚂蚱形态比较好画; 土蚂蚱身体短粗。
结构梳理
蜻蜓、苍蝇:有复眼 视觉灵
昆 瓢虫:硬翅上有小圆点
虫 独角仙:个头大 甲壳硬 力气大

尖头 动作:咯咯作响
忘 录
蚂 绿蚂蚱 外形:膜翅 漂亮的桃红色 蚱 土蚂蚱 外形:身体粗短、方头、翅膀有黑斑
连续的问句写出了作者进行了各种 猜测,表明了什么?
写“我”对复眼有很多疑问,却没有 找到答案。
点明了复眼的作用。
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蜻蜓就有复眼,苍蝇也有。你走近蜻 蜓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了, 噌——飞了。
举例子
说明复眼的作用
你走近蜻蜓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 它们就发现了,噌——飞了。


雨过天晴,小蚂蚁出来寻找食物了。
小蜜蜂飞来了
识字游戏
复眼
琢磨
备忘录
严丝合缝 款款
词语解释 复眼:一种由不定数量的 小眼组成的视觉器官,主 要在昆虫及甲壳类等节肢 动物的身上出现。
蜻蜓长着一对复眼。
琢磨:思索、考虑。本课 指“我”思考蜻蜓的复眼。
他是个遇事爱琢磨的孩子。

一种薄而软 的丝织品。

密,与“稀” 相对。
整体感知 什么是备忘录?
随时记载,帮助记忆的笔记本。 读课文,说说这份备忘录记录了哪些昆虫?
蜻蜓、苍蝇、瓢虫、独角仙、蚂蚱。互动课堂 Nhomakorabea复眼
“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 睛合成一个大眼睛。那它怎么看 东西呢?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 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还 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 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
动作:吐褐色口水
主题概括
本文介绍了_苍__蝇__和__蜻__蜓___的复眼,花大姐的种 类及特点,独角仙独特的外形及_力__气__大___的特点, ___蚂__蚱____在画画时形态好掌握的特点。表现了作 者平时_观__察__细__致__,以及作者对昆虫的_喜__爱__之__情__。
拓展延伸
描写昆虫的诗句 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蚂蚱
尖头蚂蚱是国画家很喜欢画的……我 小时候也画过不少,因为它的形态好掌握, 很好画。
说明喜欢画尖头蚂蚱的原因。
还有一种“土蚂蚱”,身体 粗短,方头色黑如泥土,翅上有 黑斑。这种蚂蚱,抓住它,它就 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说明讨厌土蚂蚱的原因。
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昆虫?它们 有什么特点?
绸( 丝绸 ) 稠( 稠密 ) 瞎( 瞎眼 ) 割( 割舍 )
三、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瓢虫
头上长着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蜻蜓
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
独角仙
朱红色的硬翅上有小圆点
土蚂蚱
长了一对复眼
四、课下观察一种昆虫,注意观察昆虫的外形、 活动、习性等,也可以查阅资料或请教他人, 试着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独角仙
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 独角仙,摔在灯下。它摔得很重,摔晕了。
拟声词
形象地表现了独角仙飞行时的状态。
词语积累(“得”字短语)
摔得很重 跳得很高 跑得很快
这家伙,是昆虫的霸王。
作者对独角仙的评价。
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仙卖,据说 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
举例子
用具体事例说明独角仙的力气大。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lù fán jù
kuǎn chóu
记录 平凡 距离 款款 丝绸
mó xiā
yì yuē mà bān
膜翅 瞎点 有益 大约 蚂蚱 斑纹
识字方法
加一加:月+莫=膜 目+害=瞎
换一换:炬-火+⻊=距 摸-扌+月=膜
稠-禾+纟=绸 班- +文=斑
多音字

尖头蚂蚱是国画家很喜欢画的。
用具体数字说明圆点是有定数的。
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 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
举例说明瓢虫有益虫和害虫之分。
小讨论:和原句对比读,哪句话给你印象更为深刻?
吃马铃薯嫩 叶的瓢虫,你们 可以改改口味, 吃蚜虫。
吃马铃薯嫩 叶的瓢虫,你们 疑问句 就不能改改口味, 也吃蚜虫吗?
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写出了作者 对吃马铃薯嫩叶的蚜虫的讨厌。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 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 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 合缝。
“顺顺溜溜”“严丝合缝” 写出了瓢虫翅膀的特点。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 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
具体、详细地描写 瓢虫的外形。
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 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 星点不同。
——李商隐《锦瑟》 2.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
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课堂演练
一、为红色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目录(√lù lǜ) 丝绸(cóu chóu√) 大款(kǎn ku√ǎn) 瞎说(x√iā xā)
二、形近字组词。 昆( 昆虫 ) 晃( 晃动 ) 摸( 抚摸 ) 膜( 膜翅 )
4 昆虫备忘录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 出生,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 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 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 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 水》《晚翠文谈》等。
昆虫 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
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 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 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 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