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IP广播系统建设方案

合集下载

ip广播系统方案

ip广播系统方案

ip广播系统方案IP广播系统方案:IP广播系统是一种通过互联网传输音视频信息的系统,它基于IP网络协议,可以实现音视频的实时传输和广播。

一、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IP广播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服务器、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服务器负责音视频的编码和解码,以及音视频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广播;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负责将音视频数据通过IP网络传输到各个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电脑、手机、电视等,接收并播放服务器发送的音视频数据。

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服务器将音视频源进行编码,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通过IP网络传输到网络设备;然后,网络设备将音视频数据分发到各个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并解码音视频数据,并播放出来。

二、系统特点和优势1. 灵活性:IP广播系统可以实现多个终端设备同时接收和播放音视频,随时随地享受音视频的服务。

2. 可扩展性:系统可以支持多路音视频的传输和广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服务器和终端设备。

3. 节约成本:IP广播系统不需要额外的专用设备,只需利用已有的IP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即可,减少了设备和维护成本。

4. 高清晰度:IP广播系统可以支持高清晰度的音视频传输,提供更好的观看和听觉体验。

5. 实时性:系统可以实现音视频的实时传输和广播,满足用户对实时音视频的需求。

三、应用场景1. 教育领域:学校可以利用IP广播系统在各个教室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2. 企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IP广播系统实现对员工的培训和宣传,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效果。

3. 广播电视:广播电视台可以利用IP广播系统扩大传播的覆盖范围,降低传输成本。

4. 家庭娱乐:家庭用户可以通过IP广播系统在家中实现影音娱乐的共享,提供更好的家庭娱乐体验。

综上所述,IP广播系统具有灵活性、可扩展性、节约成本、高清晰度和实时性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教育、企事业单位、广播电视和家庭娱乐等领域。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IP广播系统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智慧校园IP智能教学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校园IP智能教学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校园•校园IP智能教学广播系统设计方案目录一、项目概述 (1)二、需求分析 (1)三、系统设计依据 (3)1.技术规范 (3)2.设计指标 (3)四、设计原则 (5)五、系统拓扑图 (7)六、系统设计说明 (8)6.1建设目标 (8)6.2详细设计说明 (8)6.2.1系统组成 (9)6.2.2系统布线说明 (12)6.2.3部分施工图纸展示 (12)6.2.4系统应用 (17)6.3系统特点 (19)七、项目施工管理 (20)1.施工安排及资料管理 (20)2.文明施工措施 (21)3.建立健全资料管理 (21)八、售后服务承诺 (22)1.保证 (22)2.安装调试 (22)3.安装培训 (23)4.保修 (23)5.高考值守 (23)一、项目概述校园公共广播是学校教育、教学基本的和必要的设备设施。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校园公共广播的方式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服务教学的作用越来越显著,IP网络公共广播系统以其超越传统模拟系统的技术平台优势,更能灵活实现各种需求。

除去周知的公共广播和背景广播外,作为一所考场建设的学校,教室内应配置可靠的考试音频播放设备,符合高考教委要求。

正常上课的时间,教师可以利用此套设备进行多媒体上课方式,丰富课堂内容,减轻教师负担,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推广校园110综合服务系统,形成快速反应和高效、协调的校园安全保卫体系”是教育部对校园安全防范的建设要求,同时是师生员工的愿望和保障校园安全与稳定的工作需要,因此校园报警求助服务已纳入建设日程。

根据中小学智慧校园的建设标准,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要求,结合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以智慧化应用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全过程的深度融合,集成各类应用服务系统,以此创设出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的一体化环境,实现教学、生活的智慧化、智能化的校园新模式。

ip网络广播系统方案.doc

ip网络广播系统方案.doc

项目编号正本数字智能网络IP 广播系统设计草案(技术部分)设计单位: XXXXX公司地址:联系电话:年月日校园智能IP网络广播系统简述网络音频广播系统是一套基于IP数据网络的纯数字化网络音频广播系统。

区别于传统的****音频广播,网络音频广播系统在物理结构上与IP网络完全融合,不仅真正实现基于I P网络的数字化音频的广播、直播、点播,并借助IP网络的优势,突破了传统****广播系统的内容局限、空间局限和功能局限。

网络音频广播系统不仅能够完全取代传统的****音频广播系统,更为音频广播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在传播内容方面,****音频广播系统只能使用和传送由卡座、CD机、麦克风等设备输出的****信号,对于大量的、以数字格式存储于网络服务器和各种载体上的音频资源无法直接应用。

网络音频广播系统支持各种****音源的数字化转换,同时作为数字化的音频广播系统,直接应用数字格式的音频资源。

当今社会正是以数字化的方向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资源以数字格式存在,数字化网络音频广播系统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在应用空间方面,****音频广播系统从节目源到发声单元,都需要专用的音频线路连接,受功率和线路的限制,传送距离、发声单元数量都受到很大局限,难以扩展。

网络音频广播系统融合于IP数据网络,无需另行布线,嵌入式的硬件终端设置独立IP地址,可跨网关连接,使发声单元的使用空间随着IP网络的延伸而延伸.在系统功能方面,****音频广播系统的运行平台是一套硬件设备,决定了系统的应用功能和管理功能都是固化的、有限的,诸如点播、任意点对点、任意/无限分区、多任务预设等功能,****音频广播系统是无法实现的。

网络音频广播系统的运行平台是系统软件,通过控制网络上的音频流信号,轻松实现任意路径、同时间多任务的传送,因此应用功能和管理功能是开放的、灵活的,随时按需要进行设置,真正满足实际应用,并能不断扩展。

系统设计依据1、以XXXXX学院提供的场地图纸和系统功能要求为依据;2、依照提出的扩声要求,并根据智能数字校园广播系统的需要;3、参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学校数字IP网络广播系统方案

学校数字IP网络广播系统方案

学校公共广播系统技术方案目录一、项目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需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方案设计32.1设计原则及依据32.2设计思想42.3系统介绍62.4设计效果8三、方案配置103.1系统配置103.2系统功能153.3方案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3.4方案系统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设备参数19五、品牌案例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公司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工程案例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技术服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方案设计2.1设计原则及依据从投资合理、外观美观、设计规范的思想出发,日常广播和紧急广播二个系统的设计,在功能上互相独立,在设备及器材上有机结合。

根据规范要求,紧急广播的控制具有最高优先权,并采用智能的联动和自动火灾报警广播方案。

设计原则:1.实用性:系统设备立足于用户对整个系统的具体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的效益;2.先进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应具有先进性和成熟性,避免了因技术陈旧造成整个系统性能不高和过早被淘汰;3.可靠性: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保证重要信息不致破坏和丢失;4.开放性: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并提供标准接口,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对系统进行扩展和升级;5.兼容性:系统设备的选择要以先进性和成熟性为基础,同时考虑兼容性,避免因兼容性造成系统难以升级和扩展;6.标准化:进行设备选择时,应符合国际、国内标准设计,避免因新技术不支持而造成设备淘汰;设计依据:系统规划设计必须按照国际、国家和本地区的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本设计将依据和参照以下的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1.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2010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3.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4. 《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119—2000)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版)》(GB 50045—95)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6—2007)8.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13)9.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2.2设计思想由于校园面积比较大,广播设计范围涉及到单元比较多,同时通过业主了解到,校园广播系统要在能够及校园其他系统兼容,利用校园网络进行传输;组成一套数字化、智能化的校园信息系统,作为现代化校园,整个校园数字化教学系统具有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共享化等特点,数字化校园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数字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

ip广播系统方案拓扑图

ip广播系统方案拓扑图

ip广播系统方案拓扑图为了改善企业内部通信和信息传递的效率,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沟通效果,许多企业纷纷引入IP广播系统。

IP广播系统是一种基于网络的音频通信系统,通过网络将音频信息传输到各个终端设备,实现全方位的信息传递和广播功能。

本文将介绍一个IP广播系统方案并提供方案拓扑图。

一、方案概述该IP广播系统方案将采用中央控制器和多个终端设备的方式实现广播功能。

中央控制器负责音频信号的接收、处理和分发,终端设备负责音频的播放和接收。

系统方案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二、方案拓扑图```[图像]```图中展示了一个基本的IP广播系统拓扑图,包括以下组件:1. 中央控制器:位于系统的核心位置,负责控制整个广播系统。

中央控制器通过连接到企业内部网络,实现与各个终端设备的通信。

2. 服务器:用于存储和管理音频资源,提供音频文件的编码和解码功能。

服务器与中央控制器通过网络连接,实现音频信号的传输。

3. 中继器:用于扩展网络的覆盖范围,加强信号的传输能力。

中继器通过连接到企业内部网络,将音频信号从中央控制器传输到终端设备。

4. 终端设备:包括扬声器、IP电话、网络收音机等,用于接收和播放音频信号。

终端设备通过连接到企业内部网络,实现与中央控制器和服务器的通信。

三、方案说明该IP广播系统方案通过中央控制器实现对音频信号的集中管理和分发,具有以下特点:1. 灵活性:通过与企业内部网络的连接,可以实现对不同区域和部门的分区广播。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性地向特定的终端设备发送音频信号。

2. 实时性:音频信号的传输是实时的,可以几乎同时到达各个终端设备,确保广播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 扩展性:系统支持多个终端设备的接入,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扩展。

新增终端设备只需通过连接到内部网络,即可实现与中央控制器的通信。

4. 管理性:中央控制器可以对终端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和监控,包括音量控制、频道切换等功能。

管理员可以通过中央控制器对广播系统进行管理和配置。

IP广播设计方案

IP广播设计方案

IP广播设计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广播电视等传统的媒体形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冷落,而网络媒体和数字化媒体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IP(Internet Protocol)广播在媒体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IP广播设计方案。

一、IP广播介绍IP广播即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是利用IP网络技术传输电视和视听信号的网络电视系统。

它以TCP/IP网络为基础,借助Internet、局域网和专用网络来实现,并且数字信号也可以通过频道调谐器传入传统的电视接收器中播放。

与传统的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相比,它有高画质、高音质、高清晰度等优势,而且可定制和交互性好。

二、IP广播设计方案1.硬件基础IP广播的技术基础在于网络设备和广播设备。

其硬件基础需要保障的有:网络交换机、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等网络设备和编码器、调制器、天线和发射机等广播设备。

其中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可以实现直播和点播节目的传输与存储,编码器和调制器主要是将摄像头或录像采集卡采集到的信号转化为网络兼容信号,最终通过天线和发射机以无线形式发送出去。

2.软件解决方案IP广播软件解决方案是实现IP广播的关键。

IP广播软件解决方案主要包括视频音频编辑、频道管理、文字滚动、广告发布、直播录制、点播观看等功能。

这个方案需要依托某种平台或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国内应用较多的平台有:Kylone、Streampower、VHI、润乾等。

3.单频网络和多频网络IP广播单频网络IP广播,是指在同一频段中广播多个频道,广播信号扩散范围小,但是信号稳定性好,可以提供更高质量的播放体验。

多频网络IP广播是指在多个频段中广播多个频道,广播信号扩散范围广,可以服务更多的用户。

4.云端IP广播除了传统的局域网、广域网、专用网络形式外,云端IP广播也是当前互联网生态中重要的开发方向。

将IP广播业务向云服务拓展,云端IP广播技术是一种依托云计算基础上开发的IP广播服务,分为云直播和云点播两种类型。

ip广播系统方案

ip广播系统方案

IP广播系统方案引言IP广播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广播方式,它允许将音频、视频和其他类型的数据广播到多个接收者。

在许多应用场景中,如会议、教育和娱乐等领域,IP广播系统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IP广播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一个可行的方案。

IP广播系统原理IP广播系统基于Internet协议,使用IP地址和端口号来唯一识别发送者和接收者。

下面是IP广播系统的基本原理:1.发送端将音频、视频或其他类型的数据转换为IP数据包。

2.发送端向目标IP地址和端口号发送数据包。

3.接收端根据IP地址和端口号监听网络流量。

4.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包后,解析数据包,提取出音频、视频或其他类型的数据。

5.接收端通过相应的设备(扬声器、显示器等)播放或展示数据。

IP广播系统方案硬件设备IP广播系统需要以下硬件设备:1.发送端:一台具备网络功能的设备,如计算机、服务器或网络音频编码器。

2.接收端:多台具备网络功能的设备,如计算机、服务器或网络音频解码器。

3.网络设备:包括网络交换机,用于连接发送端和接收端。

软件设置IP广播系统的软件设置包括以下方面:1.配置网络设备:设置发送端和接收端所在的网络,确保网络正常运行。

2.配置发送端:设置发送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以及要广播的数据类型。

3.配置接收端:设置接收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以及接收端的设备参数(如音量、画面分辨率等)。

4.测试连接:通过发送测试数据包,确保发送端和接收端正常连接。

网络拓扑IP广播系统的网络拓扑通常包括以下组成部分:1.发送端:将音频、视频或其他类型的数据转化为IP数据包并发送。

2.网络交换机:连接发送端和接收端,确保数据能够顺利传输。

3.接收端1:将接收到的IP数据包解析并展示音频、视频或其他类型的数据。

4.接收端2:将接收到的IP数据包解析并展示音频、视频或其他类型的数据。

5.接收端n:将接收到的IP数据包解析并展示音频、视频或其他类型的数据。

实施步骤1.配置网络设备:通过连接发送端、接收端和网络交换机,确保网络正常运行。

智能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广播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升,广播系统的智能化已成为一种趋势。

智能广播系统将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相结合,为人们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优质的服务。

本文将探讨智能广播系统的设计方案。

二、系统需求分析1、多元化功能:智能广播系统应具备多元化功能,如音频播放、语音识别、互动交流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2、稳定性与可靠性:系统应具备高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长时间无故障运行。

3、易用性:系统应具备良好的人机界面,操作简单直观。

4、可扩展性:系统应具备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的业务需求和技术变化。

三、系统设计方案1、硬件架构智能广播系统的硬件架构应包括音频采集设备、传输设备、处理设备和播放设备。

其中,音频采集设备应具备高保真度、低噪音等特点;传输设备应具备高效、稳定的特点;处理设备应具备强大的音频处理能力和高效的运算速度;播放设备应具备高音质、大功率等特点。

2、软件架构智能广播系统的软件架构应采用分层设计思想,包括数据层、处理层和应用层。

数据层负责音频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处理层负责对音频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应用层负责提供用户界面和业务逻辑处理。

3、通信协议智能广播系统应采用统一的通信协议,以保证各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通信稳定性。

通信协议应基于IP网络协议,实现音频数据的实时传输和远程控制。

4、智能化功能设计智能广播系统的智能化功能应包括语音识别、自动播报、远程控制等。

语音识别技术可用于实现用户与系统的互动交流;自动播报技术可根据预设规则自动播放音频内容;远程控制技术可实现远程对系统的控制和管理。

5、安全性设计智能广播系统的安全性设计应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方面。

数据加密技术可保证音频数据的安全性;访问控制技术可限制用户对系统的访问权限;安全审计可对系统的安全策略进行评估和优化。

四、总结本文对智能广播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系统需求分析和软硬件架构设计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IP广播系统建设建议书XXXX公司2014年04月目录第一章概述3第二章系统介绍42.1.系统结构42.1.1.广播配置管理42.1.2.多媒体交互控制系统72.2.系统特点72.3.系统功能描述8第三章系统部署93.1.服务器部署93.2.服务器配置93.3.通用组网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主从备份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4.1.M YSQL 主从设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Master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Slave错误!未定义书签。

4.2.R SYNC主从设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Master设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Slave设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4.3.M YSQL 恢复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Slave 服务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Master服务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概述语音广播是人类交流最直接、最原始、最有效的工具,广播系统广泛地应用在诸如休闲娱乐、危险警报、应急指挥、信息发布等领域。

但从技术上看,目前的广播系统实现上大都基于传统的模拟电子技术,模拟技术本身的局限性限制了广播系统的应用。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日益普及,“网络”充斥了人们生活中的大部分内容。

数据、语音、视频三网合一成为公认的主流方向,模拟广播系统向数字化、计算机网络化的转移也是大势所趋。

IP网络广播系统依靠IP网络传输数据流,只要IP网络能够覆盖到的地方,IP网络广播系统就能够覆盖。

而根据经验惯例,一旦IP 网络技术能够引入到某个系统,那必然将对该系统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智能IP广播系统采用当今世界广泛使用的TCP/IP网络技术,将音频信号以IP包协议形式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进行传送,彻底解决了传统广播系统存在的音质不佳,维护管理复杂,互动性能差等问题。

该系统设备使用简单,安装扩展方便――只需将广播终端接入计算机网络即可构成功能强大的智能IP广播系统。

第二章系统介绍2.1. 系统结构XXXX智能IP广播系统是由多媒体交互控制系统和广播配置管理系统两个组件构成,多媒体交互控制系统负责所有广播器的注册、呼叫等功能,同时及用户的IP电话系统互通,用户可以通过现有的IP电话拨打呼叫相应的广播器进行广播。

广播配置管理组件负责整个智能IP广播系统的配置管理,包括用户管理、广播器管理,可以配置中继、路由以及呼入白名单等设置。

2.1.1.广播配置管理通过配置管理可以进行用户管理、终端管理、终端分组管理、终端状态(广播)监控、召开广播、广播记录查询、系统参数配置、密码修改、出局路由等操作。

2.1.1.1. 参数管理参数管理包含话机管理、中继设置、出局路由;2.1.1.2. 用户管理可添加、修改、删除用户;2.1.1.3. 广播器管理可以新增楼宇、楼层、房间号等信息,并将相应的广播器分配到对应的房间;2.1.1.4. 查看广播记录可以根据时间查找相应时段的广播记录;2.1.1.5. 白名单设置白名单设置主要用来控制可以呼入广播系统的电话号码,只有在白名单中的号码才可以发起广播。

2.1.2.多媒体交互控制系统XXXX的多媒体交互控制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的软件系统,可以在基于各种不同技术、协议和设备的网络之间提供无缝的互操作性,是一个具有很好的伸缩性、接口标准性、业务开放性等特点的分布式软件系统,它独立于特定的底层硬件/操作系统,并能够很好地处理各种业务所需要的同步通信协议。

系统支持所有现有的电话功能及新型会话式多媒体业务,采用标准协议(如SIP、H.323、MGCP、MEGACO/H.248、SIGTRAN以及各种其它的数据及ITU协议),提供了不同厂商的设备之间的互操作能力。

2.2. 系统特点智能广播系统有如下特点:⏹基于IP的广播方式,适合跨区域部署⏹支持多品牌PBX整合⏹采用SIP技术及企业语音系统整合,通过话机发布实时广播⏹支持SIP广播器分组编制⏹支持通过电话呼入发起广播⏹支持通过网页发起广播⏹支持呼入白名单设置⏹支持并发多个广播2.3. 系统功能描述智能IP广播系统具备如下功能:⏹广播终端管理➢终端导入➢终端添加、删减、修改➢会议话机分组管理➢自定义分组➢定义分组广播号➢给组分配终端➢终端分组查询⏹广播启动➢电话发起➢页面发起➢呼叫管理⏹广播监控➢实时显示终端状态➢呼叫单个广播终端第三章系统部署3.1. 服务器部署初期用户规模不大时,可将系统部署在一台服务器上。

3.2. 服务器配置服务器最低配置要求如下:项目推荐配置CPU Intel Pentium D 2.8G双核处理器或更高硬盘100G空余硬盘空间内存1G 或更高操作系统Windows 2003/2008 Server3.3. 通用组网图第四章主从备份方案4.1. Mysql 主从设置4.1.1.Master1)进入控制台, 输入“vi /etc/f”直接输入“/mysqld”按回车在”socket”的下一行输入:server-id = 1log_bin = /var/lib/mysql/master.log read-only = 0按Esc退出编辑模式:wq 保存,关闭输入命令”service mysql restart”2)在控制台中输入”/usr/bin/mysql -uroot -p”输入密码: 123456登录成功后输入如下命令并回车:GRANT REPLICATION SLAVE ON *.* TO 'backup'@'192.168.1.39' IDENTIFIED BY '123456';此命令里的192.168.1.39是指Slave服务器在心跳网络中的IP;完成后如下图:输入下面这行命令:flush privileges;reset master;show master status;会出现类似下图的表格:此时请用笔记下表格中出现的文件序号:000001 和位置:107(真实情况下该两者及此图可能有所不同,请按实际情况记录)输入下面的命令退出:\q4.1.2.Slave1)进入控制台, 输入”vi /etc/f”直接输入”/mysqld”按回车在”socket”的下一行输入:server-id = 2log_bin = /var/lib/mysql/slave.log replicate-do-db = broadcastskip-slave-start = 1按Esc退出编辑模式:wq 保存,关闭输入命令”service mysql restart”2)在控制台中输入”/usr/bin/mysql -uroot -p”输入密码: 123456输入如下命令来配置slave的数据同步目标(注意,此命令中的192.168.1.222 是master的心跳网络IP地址, 000001和107是前面在master机上操作 show master status; 时记录下的信息):输入: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192.168.1.222', master_user='backup', master_password='123456', master_port = 3306, master_connect_retry = 30, master_heartbeat_period = 5000, master_log_file='mysql-bin.000001', master_log_pos=107;最后输入以下命令来开始同步:slave stop;reset slave;slave start;接着再输入如下命令来查看同步状态:show slave status\G;看Last_IO_Error, Last_SQL_Error这两个参数是不是有出错信息, 如果没有, 主从已开启。

4.2. Rsync主从设置4.2.1.Master设置vi /etc/rc.local在文本后增加rsync --daemon:wq 保存,关闭重启服务器。

4.2.2.Slave设置vi /etc/rc.local在文本后增加/home/Adtec/ &:wq 保存,关闭Vi /home/Adtec/找到内容中的IP地址, 修改成Rsync Master的服务器IP, 保存重启服务器。

4.3. Mysql 恢复4.3.1Slave 服务器1)首先在Slave机导出broadcast数据库数据;进入控制台, 输入/usr/bin/mysqldump -uroot -p123456 broadcast>/home/broadcast.sql在 /home目录中就会生成broadcast.sql文件;输入”service mysql stop”4.3.2Master服务器1)把在Slave服务器中导出的SQL文件复制到Master服务器的/home目录中2)进入控制台, 输入/usr/bin/mysql -uroot -p密码是: 123456进入mysql系统;输入: drop database `broadcast`;输入: CREATE DATABASE `broadcast` DEFAULT CHARACTER SET utf8 COLLATE utf8_general_ci;输入”\q”, 退出mysql;3)在控制台输入:/usr/bin/mysql -uroot -p123456 broadcast</home/broadcast.sql 从Slave机导入数据至Master机成功4)在控制台输入:/usr/bin/mysql -uroot -p密码是: 123456进入mysql系统;输入: reset master;输入: show master status;会显示出一个列表再次进入SLAVE 服务器1)在控制台输入”service mysql restart”2)在控制台输入:/usr/bin/mysql -uroot -p密码是: 123456根据前面Master机上 show master status; 获取的信息,执行如下的命令:输入: slave stop;输入: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log_file='mysql-bin.000001',master_log_pos=107;(master_log_file 对应的是Master服务器执行”show master status;”后对应的File, 例如mysql-bin.000001 ;master_log_pos 对应的是Master服务器执行”show master status;”后对应的Position, 例如107 ;)最后输入以下命令输入: reset slave;输入: slave start;再次输入: show slave status\G;看Last_IO_Error, Last_SQL_Error这两个参数是不是有出错信息, 如果没有, 主从已开启, 如果有出错, 请查看错误信息, 并反馈给我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