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全套教案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教案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传感器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2. 掌握常见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和应用。
3. 学习传感器信号的处理方法。
4. 能够运用传感器进行实际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 传感器的基本概念1.1 传感器的定义1.2 传感器的作用1.3 传感器的分类2. 常见传感器的原理与结构2.1 电阻式传感器2.2 电容式传感器2.3 电感式传感器2.4 霍尔传感器2.5 光电传感器2.6 热敏传感器3. 传感器信号的处理方法3.1 信号调理电路3.2 信号转换电路3.3 信号滤波与降噪3.4 信号放大与整形4. 传感器在实际检测系统中的应用4.1 压力检测系统4.2 温度检测系统4.3 湿度检测系统4.4 位置检测系统4.5 速度检测系统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结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检测系统中的应用案例。
3. 实验法:进行传感器实验,熟悉传感器信号的处理方法。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传感器的选用和应用。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传感器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分类。
2. 第二课时:常见传感器的原理与结构。
3. 第三课时:传感器信号的处理方法。
4. 第四课时:传感器在实际检测系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5. 第五课时:实验操作,熟悉传感器信号的处理方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传感器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传感器原理和应用的掌握。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传感器信号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对传感器应用的分析和讨论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传感器及检测技术》2. 实验设备:各种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信号转换电路、信号滤波与降噪电路、信号放大与整形电路等。
3. 网络资源:相关传感器的技术资料、应用案例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传感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传感器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2. 掌握常见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和应用。
3. 学会传感器信号的处理与分析方法。
4. 能够运用传感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二、教学内容1. 传感器的基本概念传感器的定义传感器的作用传感器的分类2. 常见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电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热电偶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3. 传感器信号的处理与分析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信号滤波与降噪信号线性化与校准信号的检测与测量4. 传感器的选用与安装传感器的选用原则传感器的安装方法传感器的调试与校准5. 传感器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工业自动化技术汽车电子生物医学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加深对传感器技术的理解。
3. 实验法:进行传感器实验,掌握传感器信号的处理与分析方法。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传感器选用与安装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相关教材。
2. 课件: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的PPT课件。
3. 实验设备:传感器实验装置、信号处理器等。
4. 网络资源:传感器相关技术的学术论文、专利、企业产品介绍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传感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
4. 小组项目: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综合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包括16次课。
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实验相结合。
3. 授课时间:每次课2课时,共计4小时。
4. 实验时间:每次课后的实验环节,共计8小时。
七、教学进度计划1. 第1-4课时:介绍传感器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分类。
2. 第5-8课时:讲解常见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和应用。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教案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1.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传感器的检测原理和工作方式3.常见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和特点4.传感器的选择和应用案例分析二、教学目标:1.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掌握传感器的检测原理和工作方式3.熟悉常见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和特点4.学会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进行应用案例分析三、教学过程:1.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5分钟)a.介绍传感器的定义和作用b.分类:按照测量物理量(温度、压力、光强等)、按照检测原理(电磁、光学、声学等)进行分类,并介绍每种分类的特点和应用领域c.示意图及实物展示,让学生具体了解传感器的形态和外观2.传感器的检测原理和工作方式(25分钟)a.介绍传感器的检测原理,如电磁感应、光学原理、压阻原理等,以及各种原理的工作方式和特点b.结合案例,让学生分析不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适用场景c.展示一些传感器的内部结构图和工作原理示意图,帮助学生加深理解3.常见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和特点(25分钟)a.介绍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强传感器等常见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和特点b.讨论每种传感器的优缺点,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不同传感器的选择和应用场景c.引导学生思考传感器的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4.传感器的选择和应用案例分析(35分钟)a.分组讨论:给定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讨论选择的理由和可行性b.每组进行汇报和讨论,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学习c.教师点评和总结,归纳出选择传感器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四、教学手段:1.教师讲述:通过讲解和解析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工作原理等内容2.示意图、实物展示和多媒体资料: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直观展示传感器的外观、内部结构以及工作原理3.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加深对传感器选择和应用的理解4.学生报告和教师点评:每组学生进行报告并接受教师点评,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内容五、教学评估:1.看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和互动交流2.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形式,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学生的报告和教师的点评,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思考能力六、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设计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2.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教师在课堂上加强实例讲解和案例分析的环节,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4.教学评估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教案全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教案第一章:传感器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让学生了解传感器的分类和特点。
让学生了解传感器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1.2 教学内容传感器的定义和作用传感器的分类和特点传感器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传感器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传感器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讨论传感器的特点和优缺点。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的理解。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传感器特点和优缺点的理解。
第二章:温度传感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和结构。
让学生了解常见温度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
让学生了解温度传感器的选择和安装。
2.2 教学内容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和结构常见温度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温度传感器的选择和安装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和结构。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温度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
采用实验演示法,展示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和应用。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温度传感器原理和结构的理解。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和应用的掌握。
第三章:压力传感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和结构。
让学生了解常见压力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
让学生了解压力传感器的选择和安装。
3.2 教学内容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和结构常见压力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压力传感器的选择和安装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和结构。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压力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
采用实验演示法,展示压力传感器的安装和应用。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压力传感器原理和结构的理解。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压力传感器的安装和应用的掌握。
第四章:湿度传感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湿度传感器的原理和结构。
让学生了解常见湿度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
让学生了解湿度传感器的选择和安装。
4.2 教学内容湿度传感器的原理和结构常见湿度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湿度传感器的选择和安装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湿度传感器的原理和结构。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教案全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教案全第一章:传感器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掌握传感器的性能指标和选用原则。
3. 了解传感器在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传感器的定义和分类。
2. 传感器的性能指标:灵敏度、线性度、重复性、稳定性等。
3. 传感器的选用原则:根据测量需求、工作条件等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4. 传感器在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案例分析:分析传感器在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案例。
作业与练习:1. 了解并总结常用传感器的性能指标。
2. 根据实际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第二章:电阻式传感器教学目标:1. 了解电阻式传感器的原理和特点。
2. 掌握电阻式传感器的应用和优缺点。
教学内容:1. 电阻式传感器的原理:电阻变化的原因、测量方法。
2. 电阻式传感器的特点:线性度好、响应速度快等。
3. 电阻式传感器的应用:力、压力、位移等测量。
4. 电阻式传感器的优缺点: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电阻式传感器的原理和特点。
2. 实验演示:观察电阻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作业与练习:1. 了解并总结电阻式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2. 分析电阻式传感器的优缺点。
第三章:电容式传感器教学目标:1. 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和特点。
2. 掌握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和优缺点。
教学内容:1. 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电容变化的原因、测量方法。
2. 电容式传感器的特点:适用于微小量测量、抗干扰能力强等。
3.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位移、湿度、液位等测量。
4. 电容式传感器的优缺点: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和特点。
2. 实验演示:观察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作业与练习:1. 了解并总结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2. 分析电容式传感器的优缺点。
第四章:霍尔传感器教学目标:1. 了解霍尔传感器的原理和特点。
(完整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案

(完整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案
课时授课计划
科目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授课时数共页
课题:绪论
授课目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传感器概念,组成,分类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授课重点:传感器的概念和组成
授课难点:对传感器概念的理解
教学类型:讲授教具与挂图:
复习提问:
引入新课:如果将人的大脑比作CPU,那么感觉器官便是敏感元件,大脑是转换元件,那么四肢根据大脑转换的信息去处理事件,就是一个完整的传感器的模型了。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设备传感器。
讲授新课(附后):
本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传感器的一般概念和组成.
作业布置:
改进措施:。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案第一课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概述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熟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3.学习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分类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a.传感器的定义和作用;b.检测技术的定义和作用;c.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传感器的输入、输出和转换过程。
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应用a.生活中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应用案例介绍;b.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在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应用。
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分类和特点a.传感器的分类:按测量物理量分类、按传感原理分类;b.传感器的特点:灵敏度、精度、响应时间、线性度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讲解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智能家居、智能手机等;b.引发学生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兴趣和思考。
2.讲解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0分钟)a.定义传感器并解释其作用;b.定义检测技术并解释其作用;c.讲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包括输入、输出和转换过程。
3.分组讨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应用(15分钟)a.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讨论一个特定领域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应用;b.每组汇报讨论结果,展示该领域中的应用案例。
4.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分类和特点(30分钟)a.解释传感器的分类,包括按测量物理量分类和按传感原理分类;b.介绍传感器的特点,如灵敏度、精度、响应时间、线性度等。
5.总结与小结(10分钟)a.综合讨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应用、分类和特点;b.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c.提出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四、教学资源和工具:1.讲义或课件;2.动态模型或实物模型展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应用案例;3.实验室或示范设备展示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教学评价;2.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3.教师课堂教学反思和自我评价。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5目录6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概述第一章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被测量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装置。
机电一体化系统常用传感器1.1传感器的组成1.1.1组成。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及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是直接感受被测物理量,并以确定关系输出另一物理量的元敏感元件:①。
件(如弹性敏感元件将力、力矩转换为位移或应变输出)是将敏感元件输出的非电量转换成电路参数(电阻、电感、转换元件:②电容)及电流或电压等电信号。
是将该电信号转换成便于传输,处理的电量。
③基本转换电路:闭环系统。
大多数传感器为开环系统,也有带反馈的传感器的分类1.1.2.按被测量对象分类:1温度力矩、、力、、(1)内部信息传感器:主要检测系统内部的位置速度。
以及异常变化接触:主要检测系统的外部环境状态,它有相对应的2)外部信息传感器((视觉传感器、超非接触式式(触觉传感器、滑动觉传感器、压觉传感器)和声测距、激光测距)。
2.传感器按工作机理:利用某种性质随被测参数的变化而变化的原理制成的:1()物性型传感器。
(主要有:光电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主要有是利用物理学中场的定律和运动定律等构成的结构型传感器(2)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光栅式传感器)。
3.按被测物理量分类7用于测量温度。
如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位移,温度传感器 4. 按工作原理分类、陀光电式、磁电式、压电式、热电式可分为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有利于传感器的设计和应用:螺式、机械式、流体式。
5. 按传感器能量源分类:(主不需外加电源,而是将被测量的相关能量转换成电量输出(1)无源型:能量转换型;要有:压电式、磁电感应式、热电式、光电式)又称(主要有:电需要外加电源才能输出电量,又称能量控制型(2)有源型:电阻式包括光敏电阻、热敏电阻、湿敏电。
阻式、电容式、电感式、霍尔式)。
阻等形式 6. 按输出信号的性质分类:);0”或开(ON)和关(OFF开关型(二值型)(1):是“1”和“/输出是与输入物理量变换相对应的连续变化的电量,其输入模拟型:(2)输出可线性,也可非线性;它可以是任何一种脉冲发生器所①计数型:又称脉冲数字型,(3)数字型:(又②代码型发出的脉冲数与输入量成正比,加上计数器可对输入量进行计数;”1称编码型):输出的信号是数字代码,各码道的状态随输入量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目标:掌握接近开关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各种接近开关的环境特性及使用方法,掌握应用接近开 T丨关进行工业技术检测的方法教学■口h I能力目标:对不同接近开关进行敏感性检测,使用霍尔接近开关完成转动次数的测量。
目标!i素质目标:■ ■ ■ W ■・Fr・・T・・*教学重点.■该学…t 难点i接近开关的基本工作原理I---一一 ^—--十一- ——一一-一-一一--- —一-- . - —- - _-一- --- 教学]理实一体千輕丨实物讲解手段!小组讨论、协作接近开关的应用教学!学时丨10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1理论学习〗项目一开关量检测任务一认识接近开关一、霍尔效应型接近开关1.霍尔效应霍尔效应的产生是由于运动电荷在磁场作用下受到洛仑兹力作用的结果。
把N型半导体薄片放在磁场中,通以固定方向的电流i图1-2霍尔效应么半导体中的载流子(电子)将沿着与电流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如图1-2所示,i||(从a点至b点),那\I讲解霍尔效应基i本原理,及霍尔电I动势。
2.霍尔元件霍尔元件的结构简单,由霍尔片、四根引线和壳体组成,如图1-3 所示。
图1-3 霍尔元件—H ■ — — = H H H — H ■ ■ H H H H — H I3. 霍尔原件的性能参数 1)额定激励电流 2) 灵敏度KH3)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4) 不等位电动势和不等位电阻 5) 寄生直流电动势 6) 霍尔电动势温度系数 4. 霍尔开关霍尔开关是在霍尔效应原理的基础上,利用集成封装和组装工艺制作而成,可把磁输入 信号转换成实际应用中的电信号,同时具备工业场合实际应用易操作和可靠性的要求。
图1-6霍尔开关5. 霍尔传感器的应用 1)霍尔式位移传感器霍尔元件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动态特性好和寿命长的优点, 有功功率及电能参数的测量,也在位移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
1-7 霍尔式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2)霍尔式转速传感器图1-8所示的是几种不同结构的霍尔式转速传感器。
图1-8 几种霍尔式转速传感器的结构3)霍尔计数装置图1-9所示的是对钢球进行计数的工作示意图和电路图。
当钢球通过霍尔开关传感器 时,传感器可输出峰值 20 mV 的脉冲电压,该电压经运算放大器(卩A741)放大后,驱动半导蒞H 尤{牛吐n 惑坳强屢曲同的传黑器霜晦疋件\-Av 骷]罰腋的怖楞传想器雷耳朮件At畑铀构柑同的拉牌传感盟 1了解霍尔传感器Ii的应用。
它不仅用于磁感应强度、 U)22.光电管光电管的典型结构如图图1-10 光电效应1-11所示。
I掌握光电管的街I头,区分两种光电I管的伏安特性曲i线。
—H ■ ——— H ■ ■ HH —H ■■ ■ H H H H — H H H — H ■ ■ H H H H — H ■ • ■ H-H ■ H M・・■ ■— H ■ ■—■H H ■ 1H-H H — H ■ ■ ——H ■ ■ H H — H ^KH ■ ■I体三极管VT(2N5812)工作,输出端便可接计数器进行计数,并由显示器显示检测数值。
〔帕电裁图图1-9 霍尔计数装置二、光电效应型接近开关1.光电效应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致电变的现象统称为光电效应,如图1-10所示。
*12 V全*,严电= PJ么U6. 光电耦合器件 1)光电耦合器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和接收元件都封装在一个外壳内,一般有金属封装和塑料封装两种。
光电耦合器常见的组合形式如图1-21所示。
I H H H H — H ■ ■ H H H — H ■ H = — — ■ ■ — H ■ ■ ■ ■ ■ ■ H H — H I图1-11 光电管的典型结构3.光电倍增管电倍增管是一种常用的灵敏度很高的光探测器,顾名思义是把微弱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且进行放大的器件,光电倍增管的典型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1-14所示。
n«,L - - - .. □丄仙姑梅山)【:件匝那1-14结合图片讲解电 倍增管的典型结 构和工作原理。
4.光敏电阻光敏电阻是一种基于光电效应制成的光电器件,光敏电阻没有极性,相当于一个电阻器 件。
光敏电阻的测量原理如图1-16所示。
电流-----■Of图1-16光敏电阻的测量原理5.光电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光敏二极管的结构与一般的二极管相似, 其PN 结对光敏感。
将其PN 结装在管的顶部,上面有一个透镜制成的窗口,以便使光线集中在PN 结上。
光敏二极管是基于半导体光生伏特效应的原理制成的光电器件。
光敏二极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1-18所示。
— --Urlb)图 1-18 光敏二极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结合图片讲解光 电耦合器常见的 组合形式。
KA〔叫结构4 4(th图1-21光电耦合器常见的组合形式2)光电开关光电开关(光电传感器)是光电接近开关的简称,它是利用被检测物对光束的遮挡或反 射,由同步回路选通电路,从而检测物体有无的。
三、感应型接近开关感应式传感器也称为涡流式传感器,由振荡器、开关电路及放大输出电路三部分组成。
振荡器产生一个交变磁场,当金属目标接近这一磁场,并达到感应距离时,在金属目标内产 生涡流,涡流反作用于接近开关,使接近开关振荡能力衰减,内部电路的电磁感应参数发生 变化,由此识别出有无金属物体接近,进而控制开关的通断。
; I2.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一方面从输出端取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然后去控制逆变器,改变其脉宽或 脉频,使输出稳定;另一方面,根据测试电路提供的数据,经保护电路鉴别,提供控制电路 对电源进行各种保护措施。
3. 检测电路检测电路提供保护电路中正在运行中的各种参数和各种仪表数据。
i --------心1Y 久_w1]结合图片讲解感 I 应接近开关原理。
丄応渦涼儼场Lh怕}感底传感肚的原円 图1-24 感应接近开关原理 任务二接近开关的应用(一)一、开关电源的基础知识1. 主电路 主电路包含的主要功能模块如下。
(1)(2)(3)(4)(5)山朋应按近JF 対瀏构冲击电流限幅。
限制接通电源瞬间输入侧的冲击电流。
输入滤波器。
其作用是过滤电网存在的杂波及阻碍本机产生的杂波反馈回电网。
整流与滤波。
将电网交流电源直接整流为较平滑的直流电。
逆变。
将整流后的直流电变为高频交流电,这是高频开关电源的核心部分。
输出整流与滤波。
根据负载需要,提供稳定可靠的直流电源。
!掌握开关电源的I 基础知识。
传感器激柚纸罔 J I4(hJ4.辅助电源!二、开关电源的选择与使用iI 使用上,开关电源工作效率一般可达到80%^上,远高于一般稳压器 35%~60的转换效率,1故在其输出电流的选择上,应准确检测或计算用电设备的最大吸收电流,并且按照此电流的11.5~1.8倍选择开关电源的额定电流或者功率,以使被选用的开关电源具有高的性价比。
I任务三接近开关的应用(二)i一、数显表简介 !数显表输入信号一般为开关量和模拟量,信号经过计数电路或者模 /数转换(A/D 转换),I采用数码发光二极管 (LED )或液晶屏幕来完成显示功能,作为检测器件的显示终端和人机界 i I面。
!输出或者电阻类检测的传感器检测设备。
2. DTR 600系列智能光柱调节仪其特点是:有万能输入功能,自动校准和人工校准功能;多重保护、隔离设计、抗干扰 能力强;可靠性高;有良好的软件平台;具备二次开发能力,以满足特殊的功能;具有模块 化结构,功能组合、系统升级方便。
三、 数显表的选用挑选一个适用、经济和性价比最佳的数显表与设备配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如果旧设备改造,需要充分了解原来设备的用途、 型号、原来使用表头的外形尺寸和 型号、配合的传感器等,这是进行设备改造的基础。
(2)若是研制新型产品, 需要设定检测需要达到的目标值。
包括需要检测控制的最小值和最大值;需要达到的控制精度,如果普通试验室的烘箱为±1.0 C,而基准温度使用的恒温槽为± 0.005 C ;结构安装尺寸,在相同条件下,尽可能选用表盘较大的显示仪表,容易观 察和读数;考虑传感器情况;考虑工作电源;考虑通信接口等。
〖实训〗〖思考与练习〗1. 设想一个使用光电接近开关测量转速的方案。
2. 使用数显表配合接近开关设计一个方案,测量传送带上输运物料的个数。
3. 上网查找一个接近开关的生产厂家,并介绍其生产接近开关的型号和应用场合。
二、 数显表规格与应用1. 东崎SV8智能传感器和变送器控制专用数显表其特点有以下几点。
(1) 开关电源100~240 V AC 供电。
(2) 输入多种标准信号,有 使用软件自动进行调节。
具有小数点设定、比率、 带隔离变送功能,隔离i 了解不同种类数II 显表的规格及特 0~50mV 、0~10 V 、4~20 mA 、可变电阻、 TC/RTD 等,并能]点。
(3) (4)(5) (6) (7)量程及零点自由调整功能。
485通信功能。
带24/12 V DC 辅助电源,两路报警输出。
精度等级为± 0.3%FS 。
应用范围有二线制变送器、压力传感器、四线制称重传感器等,具有mA mV 和 V i!能够正确选用数Ii 显表。
1. 接近开关的特性检测2. 接近开关对不同材料的敏感性检测3. 使用接近开关检测转动次数I ■ — ■ ■ ■ ■ ■ H H ■ ■ ■ ■ ■ ■ H — I了解位移传感器检测的一般方法,掌握各种位移传感器的量程、精度等检测性能,掌握直线 1型位移传感器的使用方法,掌握无接触状态下的位移传感器的使用方法1素质目标:i 知识目标: 教学 能力目标:认识各种位移传感器及其检测适应性,装配使用光栅尺位移传感器应用系统,使用无接触超目标声波位移传感器实现基本一维定位教学 重点 I 各种位移传感器及其检测适应性教学 难点 光栅尺位移传感器应用系统教学i 理实一体 手段 I 实物讲解i 小组讨论、协作教学 学时 11教学 内容与 教学过 程设计图2-2电阻尺二、感应同步器感应同步器是利用电磁原理将位移转换成电信号的一种装置。
根据用途可将感应同步器 分为直线式和旋转式两种,分别用于检测线位移和角位移。
在高精度数字显示系统或数控闭 环系统中,圆盘式感应同步器用以检测角位移信号,直线式感应同步器用以检测线位移信号。
图2-5所示为感应同步器在机床定位中的应用示例。
1理论学习〗项目二位移检测任务一认识位移传感器一、电阻尺!将被测量转换为电阻变化是电阻传感器的基本思路,电阻式位移传感器由位移转换为电 I阻的原理如图2-1 (a )所示。
对于一般的导体电阻有如下公式 R=p IS(2-1)式中,R 为电阻| 阻值(Q);卩为电阻率(Q- mm ; I 为导体长度(mm ; S 为导体截面积(mm2。
|电刷滑动时,导线是一圈一圈被接入的,长度变化是不连续的,其与电刷滑动量之间呈 I 现阶跃特性。